网络虚拟货币可以立案吗
1. 虚拟货币网络诈骗,需要什么证据才能立案
购买东西的收据,通话记录,电话号码,网络汇款存单,银行汇款不能单这些都是警察用的信息,警察会破案找证据的,你只要报警就可以了
2. 被别人用8块钱骗走价值1600元的网络虚拟货币可以立案吗
只能报警,让别人知道少上当。但是不会立案,资金数目太少。
3. 虚拟货币否据备立案条件,能不能追究刑事责任。
网络上的虚拟货币也若具有财产的属性(如需要花费一定的人民币予以购买或者需要付出一定的劳动才能得到的),也可认定是财产,具备财产属性的虚拟货币受到损害,达到数额较大标准的,可以立案。
4. 网络虚拟货币被盗的话多少钱够立案多少够判刑
这要看当地的立案标准,一般在800-2000为起点,当然这得要虚拟货币可以折算成人民币
5. 盗取网络虚拟钱币算不算犯罪、算的话要报案的话找什么部门
我国刑法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盗窃罪。盗取网络虚拟钱币或虚拟财产虽然在形式上不同于窃取传统意义上的公私财产,虚拟钱币或财产虽然是无形的,但存在于特殊的网络游戏环境中,其真实地存在并具备传统财产的价值性、流通性特征,具有财产的基本属性,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可以视为是现实货币的特殊转换形式,其内在本质完全符合刑法所保护的“公私财物”,也应当认定为是刑法意义上的“财物”,理应得到法律的保护,因此秘密窃取他人虚拟财产完全可以适用我国刑法关于盗窃罪的规定定罪处罚。当然,也有专家曾经主张对此定性为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但司法界特别是掌握定罪量刑司法权的机关法院则认为,此类行为的本质是秘密窃取网络虚拟财产然后占有或通过转卖获取非法利益,行为都是基于非法占有的故意而对他人财产进行的一种秘密窃取,应当以盗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近两年河南、北京、广东、辽宁、四川等地法院均在审理此类案件中,对犯罪嫌疑人作出了有罪宣判。2009年4月,张晋之等人利用网络黑客技术盗取网络游戏币,并在网上销售获利案,经重庆市九龙坡区法院审理,以盗窃罪判处张晋之有期徒刑10年零6个月。
6. 虚拟币被骗20万怎么办可以报警立案吗
首先要确定是被骗还是亏了,我认为赚了就放自己口袋,亏了就理解成被骗了是不对的。如果是骗,那就无论是亏还是赚就都是骗。
7. 虚拟游戏币买卖交易,被骗金额多少以上可以报警立案
虚拟货币交易被骗也属于诈骗范畴,会不会立案要看你被骗多少钱,如果金额比较大是会立案的
8. 请问被那种虚拟货币平台骗了1300元钱 这种情况报警可以立案吗 让往里面转一万多块才能取
可以立案,但不是刑事立案。
刑事立案标准,各地不同,但基本都在三千元以上。1300这个数额不足刑事,只能以治安违法立案。
问题是,治安违法通常是当地辖区派出所的工作,网络诈骗的话,当地派出所也无能为力,只能上报,情况如何就难说了。
9. 数字货币被骗能立案吗
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多名虚拟货币诈骗案的受害者称:他们向当地警方报案时被拒绝立案,理由是虚拟货币无法估价,难以达到盗窃罪或诈骗罪的起点损失金额。此种情况可能是受七部委于2017年9月4日发布的《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影响。一般来说,诈骗等侵犯财产权的犯罪都有“数额较大”的立案起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但《公告》中明确指出,“任何所谓的代币融资交易平台不得为代币或虚拟货币提供定价、信息中介等服务。”因此,公安机关难以认可交易平台所显示的虚拟货币价格,在受害者遭遇虚拟货币诈骗时也难以对虚拟货币的价值做出估算,进而无法确定案情是否达到立案标准。
10. 虚拟交易达到多少可以立案
虚拟交易达到2000可以立案
网络交易只是运用网络手段进行的诈骗行为,形式不同,本质都一样,根据刑法第266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1996年12月16日)的规定: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虚拟交易指虚拟物品的交易。虚拟交易其实是伴随着网络时代和网络游戏而生产的自然衍生品,网络游戏是虚拟交易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片面的认为虚拟交易仅仅存在于网络游戏的认识是不正确的,租用虚拟空间,虚拟硬盘,进行付费形式的网络冲浪都可以划入虚拟交易的范围,所以虚拟交易的市场之广大,或许是一开始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网络普及化之后的网游浪潮时代,部分甚至已经彻底地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