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西安虚拟货币
① 请网友看看这一元硬币是错版币还是假币,谢谢!
错版币(The wrong version of the coins),又称为错版钱币、错版货币,指因设计上或母版雕刻上的出错,导致印刷出现错误而发布的钱币。错版币主要错误表现在漏印、折白、位移、印偏、水印倒置、水印偏离等几个方面。
货币
5角钱错版币错版币是指设计上或母版雕刻上的错误,印刷流程中的漏印不属于错版,货币因质量缺陷导致的“残次品”只能属于残次币而不属于错版币。
世界上还无法定论什么样的才是真正的错版币,所以残次品也算错版币。收藏所遵循的原则是少、新、奇,也就是罕见的、奇特之物就具备一定的收藏意义,决定这类藏品价值的关键所在。市场炒作进入了全新的时代但还很难确定错版人民币真正有多大的收藏价值。在购买收藏错版人民币时,应考虑会否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法规保障
人为制作“错版人民币”属于“故意毁损人民币”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43条规定:“故意毁损人民币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利用“错版货币”进行诈骗的,有关执法部门将依法制裁。
区别对比
有些情况下,一些钱币会被误作错版币。
大致有以下几种:
1、水印移位;
2、票面有少许飞白残次;
3、票面裁剪有偏差,不是很整齐;
4、票面油墨色泽不均匀,或过深,或过淡。
收藏价值
100元错版币人民币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和其他产品一样,它在生产过程中要经过印刷、裁剪等多道工序,有时也会出现残次品,但人民币在出厂前都要经过非常严格的检验,但由于人民币印量巨大,有时难免会有极个别残次品流出来,但它不属于错版币。
这种残次品和错版邮票不同,邮票在设计或制版中出错,发行后发现错误会及时收回,少量流入社会的则成为珍邮,如“全国山河一片红”、“蔡伦公元前”等邮票。但残次人民币不是错版币,没有收藏价值,更没有升值潜力,当然,集币爱好者若有幸觅到这类与一般人民币略有区别的残次币,作为趣味币收藏倒也未尝不可。[1]
2015年8月15日,市民李先生收藏的一张罕见的错版水印倒置百元纸币,有业内人士估出300万元天价一事。报道之后,很多收藏有各式错币的读者联系华商报咨询错币收藏事宜。
② 西安破获的盗窃虚拟货币案涉案金额达多少
日前从西安市公安局经开分局了解到,历时近半年的“3·30”特大网络黑客盗窃虚拟货币案告破,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初步查明该团伙所涉案件案值达6亿元。
2018年3月30日,西安市公安局经开分局接到受害人张某报警,称其个人电脑疑似被非法入侵,大量比特币、以太坊等虚拟货币被洗劫一空,市值达上亿元。市公安局迅速成立专案组开展侦破工作。
经审查,3名犯罪嫌疑人均为高级黑客,曾通过多次非法入侵、控制公司企业和个人网络系统,获取大量非法收益,初步查明的涉案金额就达6亿元。目前,该案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③ 区块链是不是传销
近期,一张中国大妈在区块链大会现场摆pose的照片在朋友圈里走红,网友们纷纷评论:大妈们已经被区块链盯上。而今年以来,有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区块链金融的旗号进行传销活动,成为传销的最新变种之一。近期,西安市就破获了一起区块链传销案件。
张阳秋说,虚拟货币作为一种新兴事物,目前常被用于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其通常集中控制少数个人或公司账户吸纳、转移资金,又通过互联网媒介建立传销网络扩大集资规模,而普通的投资者很难看清其背后的运作规律。她提醒,各种虚拟货币平台普遍宣传“区块链”、“去中心化”等技术,有的还以国际组织、跨国金融集团命名,极具迷惑性,中老年朋友一定要慎重投资,最好不要涉足不熟悉的投资领域。
内容来源新华网
④ 警方对西安区块链网络传销案的处理结果如何
区块链网已经做了明确的报道。相关人员已经处理了。
⑤ 国民战略平台是不是传销组织
国民战略平台已经被警方证实为传销组织,国家战略是政府行为,决不会向个人征集资金。
华商报2017年8月14日报道,东北大学毕业生李文星误入传销组织最终身亡、山东籍男子张超进入传销组织死亡……让传销成为近期社会关注的热点。上周五凌晨,西安警方出动千余警力,共捣毁传销窝点429个,查获传销人员1373人。让西安以及周边区域的传销状况再度进入公众视线。
连日来,华商报记者通过各种渠道采访了部分传销案例,以深挖传销背后的“赚钱故事”。值得关注的是,传销现在形式变幻多端,有的披着“互联网+”、“重点工程”的外衣,令人防不胜防。
如果不出意外,21岁的甘肃女孩于娅娟,2017年7月将从兰州一所全国重点大学毕业,找一份不错的工作,回报辛苦养育她的父母、找个志同道合的伴侣,享受生活……然而,这一切都随着传销戛然而止。
2017年三四月份,大四实习期中的于娅娟因为要完成毕业论文,需要找一家实习单位,她在网上认识的一个网友很热心,说能帮她在西安介绍一个专业对口的好单位。
5月初,于娅娟从兰州来到了西安,在火车站被网友接走,但是并没有带她去那个“好单位”,而是将她带到了一个小区内的一处单元房,里面已有十几位和她年纪相仿的男女。进去之后,如同媒体此前多次报道的那样:身份证上交、手机上交、专人看管、给她讲课、让她交钱,声称交2900元,一年可赚300万……没错,她掉进了传销组织。
但直到被民警从传销窝点带出时,于娅娟仍然不认为自己加入了传销组织,她口口声声对民警说自己从事的是正当行业,并不是违法的传销组织。
一贯在校园成绩优异的于娅娟在进入传销组织后,适应得非常快,每天她和其他人在一起就是打牌、聊天、参加“疯狂训练营”,听上级如何成为金牌销售的课程,尽管从来没有见到过上级口中销售的“产品”,尽管每天吃的菜不是土豆就是莲花白,但她和其他人一样都做着一年赚300万的梦。
不仅如此,学历高的她还受到上级的重用,迅速由初级会员升级为“老板”,成为传销头目。
如今的于娅娟,涉嫌非法拘禁罪正在被关押,由于是在实习期时涉案,她已经失去了在7月份领到大学毕业证的机会,还将面临有期徒刑。而这一份刑事犯罪的记录,将会对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不小的影响。
在采访中,华商报记者了解到,除了传统以发财、赚钱为名义的就业传销欺诈,还有很多新型传销则打着“互联网+”、“国家工程”的旗号迷惑人。
例如,一些传销组织假借“互联网+”“大众创业”“一带一路”旗号,把一些重要人物活动报道嫁接到传销宣传中,以“互联网金融”的名义骗钱。某传销组织主要头目仅有小学文化,却能把传销活动说成符合国家“互联网+”战略的重大项目。还有新型传销借助互联网工具,打破地域和亲友关系限制,传播更快更广。
“互联网+”专家、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传销出现除了一些参与者赚大钱心切,还跟当下缺乏较好的理财渠道有关,P2P、互联网金融问题多,股市低迷,投资者比较迷茫。一些传销打着高科技、互联网、国家扶持等概念,很容易迷惑一些缺乏社会经验和判别能力,又急于赚大钱改变生活面貌的群体。
近年来,传销借力互联网发展成为互联网传销,打着所谓“购物返利”、“微商”、“电商”、“多层分销”、“消费投资”、“爱心互助”等名义从事传销活动,在组织上更加封闭,在交易上更加隐蔽,在手段上更加恶劣,越来越体现出高智商化的特点。
针对严峻的网络传销形式,国家工商总局在2016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查处网络传销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加强部门联动,监管和查处网络传销组织。
2018年5月31日,公安部经侦局揭露7类传销陷阱,提醒公众提高警惕。其中,虚拟货币类传销、消费返利类传销、微信手游类传销、金融互助类传销涉及互联网,另外3种较为传统的传销类型——产品道具类传销、资本运作类传销、慈善互助类传销也不容忽视。
资本运作类传销以“1040工程”传销案最为典型。这类传销以资本运作、“西部大开发”等为名,打着“国家扶持”“有政府背景”等幌子虚假宣传,以“连锁加盟”“投资开发”等手段,或以考察、旅游、加盟、建立工作站等方式,设立传销骗局。
据介绍,打着“慈善救助”“爱心互助”幌子进行的传销,大多号称自己有官方背景,以“做慈善事业筑和谐家园”“爱心支助贫困学子”等爱之名,欺骗群众上当。
(5)华商报西安虚拟货币扩展阅读:
2016年12月16日,记者自金昌市了解到,连日来,由公安、工商、综治、民政、司法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的清查组,兵分四路对金川区部分小区出租屋进行了集中清理。共清查出租屋74户,端掉一个非法传销窝点,共抓获36人。
前期,执法人员通过摸排、走访、取证了解到,传销人员以“5321”西部经济大开发国家战略平台的名义从事传销违法犯罪活动。“5321兴边富民工程”是以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为名,通过拉人头,交会费的方式迅速传播,截至目前,共登记在册的传销违法人员多达2000人。
12月14日,在龙泉里某出租房内,执法人员对正在搞传销的张姓夫妇下达限期离金的处罚决定。在清查行动中,执法人员将非法传销人员所居住出租屋内的非法传销用品没收。
⑥ 虚拟货币西安分公司
虚拟货币只是一个名称,不存在所谓的公司。虚拟货币也不是一家公司。所谓的虚拟货币西安分公司可能只是一个虚拟货币相关公司的分支机构或者分公司。
现在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一般都是公司化运营,例如锡谷、国内五大比特币交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