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银币虚拟货币
『壹』 普洱币百亿藏茶做支撑吗
这两年,如果不晓得“区块链”“比特币”这些流行词,都不好意思出门。一时间,各种打着“去中心化”“运用区块链技术”旗号的虚拟货币大行其道,让人难辨真假。这不,深圳某公司发行了一种号称“全球首个本位制数字货币”,并有100亿藏茶背书的“普银币”出了事,3000多位投资者被骗,甚至有投资者数百万元打了水漂。
这两年,比特币猛涨,让不少投资者格外关注区块链,各种虚拟货币一夜之间涌出。虽然挂上了区块链、数字加密等高大上的技术名词,投资者最关心的还是资金安全问题。
普银币宣称其与藏茶实物资产对应,流通价值高,增值前景广阔。且普银集团母公司已开始筹备上市,并得到国际认可,2016年9月在韩国平台首发,未来将会在新加坡、日本等平台陆续上线。这些渲染的前景,让大批投资者蜂拥认购。
在普银币贴吧,投资者们相互交流经验,“为什么普银币今天猛涨”“今天怎么又狂跌”,形同股市涨涨跌跌的普银币,让投资者们操碎了心。直到2017年12月份,贴吧里讨论的热点开始变为“普银钱包里的币能不能找得回来”。
投资者们开始惊慌,他们找到普银的办公地,这家公司幕后老板已经消失,办公室里只有三三两两的工作人员在撑场子,已经形同停业。“普银跑路”的传闻开始四起。
普洱币回报高?假的!
记者了解到,2017年11月,深圳市市场稽查局曾对普银区块链作出行政处罚,对当事人利用宣传资料发布含有虚假内容广告以及在网站上发布有投资回报预期的商品(普洱币)广告,通过回购对普洱币的未来收益作出保证性承诺行为,责令当事人停止发布违法广告,并处罚款合计120万元。
事实上,警方早已经介入调查。2017年6月15日,南山警方接群众举报,深圳普银区块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银公司)存在非法集资的情况。经查,普银公司通过“趣钱网”P2P平台,非法吸收公众资金,骗取被害人约3.07亿元人民币,并有集资诈骗嫌疑。南山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案件侦查工作。
今年3月28日,南山警方对普银公司涉嫌集资诈骗案开展收网,成功抓获潘某东、熊某龙等犯罪嫌疑人6名。目前正在追逃其他犯罪嫌疑人,追缴赃款,为受害人最大程度挽回损失。警方督促其他在逃犯罪嫌疑人,尽快投案自首,主动退赃,争取从宽处理。
“区块链”+茶诈骗四部曲
第一步:穿上“马甲”
第一步是将虚拟货币包装上新鲜元素,披上“区块链”的外衣,普银公司声称其发布的“普洱币”(后更名为普银币),是一种自称以百亿藏茶作为抵押的虚拟货币,投资人所持有的每一枚普银币都有对等实物藏茶作为抵押。投资人可将普银币放到聚币网(虚拟交易平台)上买卖,以此赚取差价。
第二步:粉墨登场
第二步是在前期进行疯狂宣传,吸引大量热钱进盘。这家公司在互联网、社交平台、投资论坛上设立公号大肆宣传,甚至在星级酒店做路演,并承诺短时期内的高额回报。
第三步:引君入瓮
第三步,犯罪嫌疑人在前期拉涨币价,让“投资者”吃到一些甜头。但根据警方侦查结果,价格的变动系该公司使用投资人的投资款进行操作,一度将普洱币的价格从0.5元拉升至10元。该公司承诺将投资人持有的普银币通过两次拆分(一拆十),使投资人持有的普银币扩大100倍,并宣称补充100亿元的藏茶作为支撑,实际上只有少量的库存藏茶。
第四步:收割“韭菜”
最后就是“割韭菜”了。当大量投资人进场之后,该公司通过恶意操纵普银币价格走势、不断套现,导致投资人手中普银币毫无价值,损失惨重。该公司在发币时称资金将用于茶叶的投资,但在侦查中发现,投资人的钱被该公司以其他目的挥霍。
警方:虚拟货币兼具多种违法犯罪特征
深圳南山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副大队长王飞表示,我国禁止虚拟货币的发行和交易,“虚拟货币本身毫无价值,作案分子构造虚拟货币,涉众诈骗特征明显”。今年,相关部门审计抽查的60家平台发现,实际全部不具备其宣称的技术和任何货币功能。除非法集资之外,虚拟货币甚至是被人做传销之用。
宝安警方昨日通报了一起借虚拟货币名义的新型传销案,嫌疑人唐某猛认识了一自称是“LPA全球普惠金融投资平台”中国区负责人的王某军,该公司的运作模式是在平台上发行200万个LPA币,每个价值0.2美分,投资者每交易10万个LPA币,LPA币的价格就涨0.01美元,当LPA币的价格涨到0.4美元就达到拆分标准,拆分后可以申请提现。而唐某猛只要发展会员,就能拿到会员投资额的5%-6%的佣金。
去年2月至7月间,唐某猛通过利诱、劝说等方式不断拉人头入会,发展下线,并组建微信群进行教学。至案发之时,其团队层级超过三层,下辖人员100多人,团队投资金额500多万元。唐某猛因此非法获利50多万元,其中佣金就达30万元。
律师:虚拟货币存在“庞氏骗局”风险
深圳知名法律评论员张兴彬表示,虚拟货币存在着“庞氏骗局”的风险,并存在巨大泡沫,一旦泡沫破灭,它们都会回归其原本价值——零。
张兴彬认为,从本质上说,虚拟货币炒作的重头就在于让散户接盘。借着区块链等精美包装,进入金融市场,散户不明就里往里面大量砸钱,而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则成了巨富。
提醒:
投资者应提高风险意识
面对虚拟货币,警方提醒投资者:一是选择银行、保险、证券等合法金融机构进行投资;二是投资要理性。投资过程中,要了解企业或个人吸收资金行为是否符合金融管理法律规定,考察企业或个人真实的资产、运营状况,分析其承诺的收益是否合理,不要被“耀眼的招牌、诱人的项目、高额的收益”等表象所迷惑而盲目投资;三是增强风险意识。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非法金融活动更是蕴藏着巨大的风险。投资者首要考虑资金安全,不要受高息的诱惑而动心,避免“赚了利息、丢了本金”。
张兴彬表示,投资者只有远离打着区块链技术包装的虚拟货币投资,放弃急功近利的暴富幻想才是最好的“投资之道”。
内容来自新浪网
『贰』 现阶段投资虚拟货币在国内来说哪种潜力好
虚拟货币的投资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比特币在虚拟货币圈仍旧是最安全的投资,人们已经普遍的接受了比特币,比特币受政策的影响较小。
个人感觉国内的普银币是非常有潜力的。普银币是一种本位制数字货币,背后有茶资产的信用背书,差资产的升值也就意味着数字货币的升值,普银算是一种资产凭证。普银也可以在市场上自由的进行交易。
『叁』 银元中的真银假币
银圆收藏说辨伪
言 午
近年来银圆收藏不断升温,其主要原因是银圆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材质价值被人们普遍接受。因利益驱动,银圆作伪一直是古玩做假的“重灾区”。作伪技术不断改进,仿制花样不断翻新,上当受骗者屡见不鲜。现将辨认银圆的主要方法予以介绍。
一、银质辨伪。辨别银圆的真假,首先从辨识银质的真假说起。银原子序数47,元素符号Ag,不易氧化,柔性好。真银光泽柔和,润白色。银的成色越高其泽度越白,真银圆清洗后雪白照人。银圆硬度低,两块银圆相叠摩擦,有油润感,听不到金属磕碰声音(外国银币或凸凹不平的银币除外)。假银圆或钢铁做胚、或铜铅做胚、或铝锡做胚,或金属粉末水泥合成做胚,其色度偏暗,无光泽。假银圆用火烧后便“丑态”百出,有断裂的、变形的、散化的,真银圆火烧不变形、不变音,清洗后雪白有亮光。假银圆清洗后泛黄、泛青、泛黑或泛灰。辨别银质是收藏银圆的前提。
二、听音辨伪。用拇指和食指两指甲尖对卡银圆中心,或用中指托住银圆中部,用另一枚银圆撞击,声音清韵柔和的是真银圆。声音尖高的是钢铁做胚假币,声音嘶哑的是铜锡合金做胚假币,声音沉闷的是“银包铜夹馅”假币,无声的是金属粉末水泥合成胚假币。过去传统的鉴定银圆方法是用拇指和食指两指甲尖掐住银圆中心,用力猛吹,能听到轻微韵音的是真银圆,无韵音的是假银圆。这种方法一是要听力好,二是切忌手指与银圆接触面过大,三是要猛吹快听。听音辨伪是识别银圆的基础。
三、包浆辨伪。传世银圆表面有一层氧化银,就是人们常说的包浆。包浆主要有浅黑色、浅灰色、浅橙色和粟壳色。用鞋油擦涂和蜡火烧烤出来的包浆呈重黑色,一眼便识。辨认包浆是识别银圆的有效方法。
四、锈色辨伪。银圆停止流通后,存放不当会生锈。传 世银圆锈层很薄,呈墨绿色。出土银圆一般锈层较厚,局部锈层凸起。两枚银圆锈在一起,磕开后,表面有分布不匀的白色亮点,迎光而视闪闪发光,俗称“泛银”,泛银现象是无法作伪的。陪葬出土银圆多数泛酱红色,局部有绿色锈斑。水坑银圆通体泛绿锈。真银圆的锈色是历史的烙印,很难去掉,用碱水沸煮而不退。假银圆人工做作的锈呈淡绿色,用指甲就能刮掉,用针扎在上面可直立不倒,用碱水沸煮半小时便锈色全无。假银圆的锈用鼻子闻有腥味,用舌头舔有酸味。锈色辨伪是识别银圆的关键。
五、擦痕辨伪。银圆在流通过程中,因摩擦、磕碰所致,留下了岁月的痕迹,这些痕迹用放大镜观察,或轻或重、或长或短,布满全身,凸出部位磨损较重,凹低部位磨损较轻。假银圆的擦痕多用砂纸打磨,极不自然。凡是磨损有悖常理,痕迹分布不自然,一般多数为假银圆。晚清及民国时期的钱庄或银号有在银圆上打戳记的习惯,凡是有戳记的银圆很少见到赝品。
六、文字辨伪。真银圆不论是汉字、满文、藏文、维吾尔文或英文都流畅隽秀,清晰可辨。假银圆文字笔划软弱无力,粗细不匀,有的模糊不清。龙洋中间的满文不显或模糊不清的,一般不要购买。
七、图案辨伪。从晚清到民国流通银圆版别众多,图案各有特色。清代龙洋图案有游龙、 座龙、长须龙、短须龙、反龙、大尾龙、曲须龙、圆眼龙等;民国银币图案主要有嘉禾、铁血十八星旗、五色旗、八辨莲花、忍冬草、花星、八吉祥微、汉字隶书等图案。真银圆图案线条流畅精美,喻意丰富。如“袁大头”银圆嘉禾图案为稻穗,“小头”银圆嘉禾图案为麦穗,稻麦是我国南北主粮代表,为“农业立国、丰岁足民”之意。真品银圆的嘉禾图案穗粒饱满,穗芒精细。仿品则穗芒粗短,穗粒欠丰。同一厂家铸造的银圆,其图案也不尽相同,如北洋34年“光绪元宝”,真品龙鳞呈片状,互不相连。长尾龙眼珠中有针尖小眼,而短尾龙眼珠中却没有小眼。北洋34年“光绪元宝”仿品龙鳞呈网状,眼珠较大。1935年银圆停止铸造后,部分钱币商收取各造币厂作废钢模,用两个不同的版别模具铸造这面那背,合面合背等“驴头马嘴”戏作臆造银币,没有历史价值,不值得收藏。
八、工艺辨伪。我国真品银圆绝大多数为机制币,造币设备冲压力一般为5-6吨,银圆表面平滑如镜,图像立体感强。早期假银圆多系翻砂作伪,边道发毛,有手工锉边痕迹,内齿粗细不均,外齿宽窄不等,用放大镜观察币面有砂眼或不规则的凸凹。银圆制造,轧边为单独工序,真银圆边齿一般呈梯形状,内齿精细,大小一致,厚薄一致。假银圆非大即小,非厚即薄。
九、重量辨伪。清末龙洋和民国流通银圆,主币重量绝大多数为旧制七钱二分,每钱约合3.7克。“库平”系清政府征税所用量衡标准,1908年清政府规定库平一两等于37.301克;“足纹”乃清政府法定标准成色,其含银量为93.5%;“关平”为近代中国海关收税量衡标准,关平一两约合37.799克;“漕平”为清政府光绪二十六年以后采用征收东南各省漕粮所用量衡标准,一两约合36.65克;“湘平”是晚清及民国前期湖南及新疆量衡标准,一两约合36.13克;“厂平”是清代吉林省所用量衡标准,一两约合35.86克;1933年民国政府公布《银本币铸造条例》规定,每枚银圆重量为26.697克。真银圆每枚重量在26.5克~26.7克之间都为正常。假币的重量非重即轻,很难与真币重量一致。
十、改版辨伪。各种银币,由于版别不同,其价格差异较大。如“袁大头”普通银圆目前市场价格一枚在200元左右,而一枚签字版“袁大头”一枚却在60000元左右;江南甲辰银圆,正面标记为CH的目前市场价格在400元左右,而TH标记的则在1800元左右。银圆的点星之分,字体之别其价格也相差较大。作伪者常常用刮去、悍接、挖补等“手术”进行修改。购卖高档银圆,对重点部位要用高倍放大镜仔细观察,看字体迹缝是否留有刀痕,看包浆是否有异,看标志是否有悍接痕迹。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抱着捡漏的心理去购买高档银圆,往往会吃大亏。
十一、真银假币辨伪。近年来,银币作伪不断改进,用真银机制假币屡见不鲜。用现代新银伪造普通银圆,其边道外齿为一次冲压而成,齿口无梯形状,没有摩擦痕迹,声音略高于真币。仿制高档银圆,一般采用旧银圆熔化翻铸,并用现代科技克隆复制,做旧处理后很难辨认真伪。但这种银圆缺少“古气”擦痕极不自然,在高倍放大镜下便“原形毕露”。
银圆辨伪,说易不易,说难不难。作伪与辨伪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将长期存在。要识得银圆的真面目,既要多见各种真品,又要多见各类仿品,多见而识广。既要多问,又要多想,熟记各类银币的细微特征,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看见真品,一眼知真,晓得真在哪里。遇到赝品,一眼识假,知道假在何方。收藏银圆,贵在实践,银币文化的艺术享受,属于勤奋者。
『肆』 普通袁大头头像银币是咋鉴别真假的
适用于一切银元!!!
近年来银圆收藏不断升温,其主要原因是银圆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材质价值被人们普遍接受。因利益驱动,银圆作伪一直是古玩做假的“重灾区”。作伪技术不断改进,仿制花样不断翻新,上当受骗者屡见不鲜。现将辨认银圆的主要方法予以介绍。
一、银质辨伪。辨别银圆的真假,首先从辨识银质的真假说起。银原子序数47,元素符号Ag,不易氧化,柔性好。真银光泽柔和,润白色。银的成色越高其泽度越白,真银圆清洗后雪白照人。银圆硬度低,两块银圆相叠摩擦,有油润感,听不到金属磕碰声音(外国银币或凸凹不平的银币除外)。假银圆或钢铁做胚、或铜铅做胚、或铝锡做胚,或金属粉末水泥合成做胚,其色度偏暗,无光泽。假银圆用火烧后便“丑态”百出,有断裂的、变形的、散化的,真银圆火烧不变形、不变音,清洗后雪白有亮光。假银圆清洗后泛黄、泛青、泛黑或泛灰。辨别银质是收藏银圆的前提。
二、听音辨伪。用拇指和食指两指甲尖对卡银圆中心,或用中指托住银圆中部,用另一枚银圆撞击,声音清韵柔和的是真银圆。声音尖高的是钢铁做胚假币,声音嘶哑的是铜锡合金做胚假币,声音沉闷的是“银包铜夹馅”假币,无声的是金属粉末水泥合成胚假币。过去传统的鉴定银圆方法是用拇指和食指两指甲尖掐住银圆中心,用力猛吹,能听到轻微韵音的是真银圆,无韵音的是假银圆。这种方法一是要听力好,二是切忌手指与银圆接触面过大,三是要猛吹快听。听音辨伪是识别银圆的基础。
三、包浆辨伪。传世银圆表面有一层氧化银,就是人们常说的包浆。包浆主要有浅黑色、浅灰色、浅橙色和粟壳色。用鞋油擦涂和蜡火烧烤出来的包浆呈重黑色,一眼便识。辨认包浆是识别银圆的有效方法。
四、锈色辨伪。银圆停止流通后,存放不当会生锈。传 世银圆锈层很薄,呈墨绿色。出土银圆一般锈层较厚,局部锈层凸起。两枚银圆锈在一起,磕开后,表面有分布不匀的白色亮点,迎光而视闪闪发光,俗称“泛银”,泛银现象是无法作伪的。陪葬出土银圆多数泛酱红色,局部有绿色锈斑。水坑银圆通体泛绿锈。真银圆的锈色是历史的烙印,很难去掉,用碱水沸煮而不退。假银圆人工做作的锈呈淡绿色,用指甲就能刮掉,用针扎在上面可直立不倒,用碱水沸煮半小时便锈色全无。假银圆的锈用鼻子闻有腥味,用舌头舔有酸味。锈色辨伪是识别银圆的关键。
五、擦痕辨伪。银圆在流通过程中,因摩擦、磕碰所致,留下了岁月的痕迹,这些痕迹用放大镜观察,或轻或重、或长或短,布满全身,凸出部位磨损较重,凹低部位磨损较轻。假银圆的擦痕多用砂纸打磨,极不自然。凡是磨损有悖常理,痕迹分布不自然,一般多数为假银圆。晚清及民国时期的钱庄或银号有在银圆上打戳记的习惯,凡是有戳记的银圆很少见到赝品。
六、文字辨伪。真银圆不论是汉字、满文、藏文、维吾尔文或英文都流畅隽秀,清晰可辨。假银圆文字笔划软弱无力,粗细不匀,有的模糊不清。龙洋中间的满文不显或模糊不清的,一般不要购买。
七、图案辨伪。从晚清到民国流通银圆版别众多,图案各有特色。清代龙洋图案有游龙、 座龙、长须龙、短须龙、反龙、大尾龙、曲须龙、圆眼龙等;民国银币图案主要有嘉禾、铁血十八星旗、五色旗、八辨莲花、忍冬草、花星、八吉祥微、汉字隶书等图案。真银圆图案线条流畅精美,喻意丰富。如“袁大头”银圆嘉禾图案为稻穗,“小头”银圆嘉禾图案为麦穗,稻麦是我国南北主粮代表,为“农业立国、丰岁足民”之意。真品银圆的嘉禾图案穗粒饱满,穗芒精细。仿品则穗芒粗短,穗粒欠丰。同一厂家铸造的银圆,其图案也不尽相同,如北洋34年“光绪元宝”,真品龙鳞呈片状,互不相连。长尾龙眼珠中有针尖小眼,而短尾龙眼珠中却没有小眼。北洋34年“光绪元宝”仿品龙鳞呈网状,眼珠较大。1935年银圆停止铸造后,部分钱币商收取各造币厂作废钢模,用两个不同的版别模具铸造这面那背,合面合背等“驴头马嘴”戏作臆造银币,没有历史价值,不值得收藏。
八、工艺辨伪。我国真品银圆绝大多数为机制币,造币设备冲压力一般为5-6吨,银圆表面平滑如镜,图像立体感强。早期假银圆多系翻砂作伪,边道发毛,有手工锉边痕迹,内齿粗细不均,外齿宽窄不等,用放大镜观察币面有砂眼或不规则的凸凹。银圆制造,轧边为单独工序,真银圆边齿一般呈梯形状,内齿精细,大小一致,厚薄一致。假银圆非大即小,非厚即薄。
九、重量辨伪。清末龙洋和民国流通银圆,主币重量绝大多数为旧制七钱二分,每钱约合3.7克。“库平”系清政府征税所用量衡标准,1908年清政府规定库平一两等于37.301克;“足纹”乃清政府法定标准成色,其含银量为93.5%;“关平”为近代中国海关收税量衡标准,关平一两约合37.799克;“漕平”为清政府光绪二十六年以后采用征收东南各省漕粮所用量衡标准,一两约合36.65克;“湘平”是晚清及民国前期湖南及新疆量衡标准,一两约合36.13克;“厂平”是清代吉林省所用量衡标准,一两约合35.86克;1933年民国政府公布《银本币铸造条例》规定,每枚银圆重量为26.697克。真银圆每枚重量在26.5克~26.7克之间都为正常。假币的重量非重即轻,很难与真币重量一致。
十、改版辨伪。各种银币,由于版别不同,其价格差异较大。如“袁大头”普通银圆目前市场价格一枚在200元左右,而一枚签字版“袁大头”一枚却在60000元左右;江南甲辰银圆,正面标记为CH的目前市场价格在400元左右,而TH标记的则在1800元左右。银圆的点星之分,字体之别其价格也相差较大。作伪者常常用刮去、悍接、挖补等“手术”进行修改。购卖高档银圆,对重点部位要用高倍放大镜仔细观察,看字体迹缝是否留有刀痕,看包浆是否有异,看标志是否有悍接痕迹。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抱着捡漏的心理去购买高档银圆,往往会吃大亏。
十一、真银假币辨伪。近年来,银币作伪不断改进,用真银机制假币屡见不鲜。用现代新银伪造普通银圆,其边道外齿为一次冲压而成,齿口无梯形状,没有摩擦痕迹,声音略高于真币。仿制高档银圆,一般采用旧银圆熔化翻铸,并用现代科技克隆复制,做旧处理后很难辨认真伪。但这种银圆缺少“古气”擦痕极不自然,在高倍放大镜下便“原形毕露”。
银圆辨伪,说易不易,说难不难。作伪与辨伪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将长期存在。要识得银圆的真面目,既要多见各种真品,又要多见各类仿品,多见而识广。既要多问,又要多想,熟记各类银币的细微特征,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看见真品,一眼知真,晓得真在哪里。遇到赝品,一眼识假,知道假在何方。收藏银圆,贵在实践,银币文化的艺术享受,属于勤奋者。
『伍』 投资普洱币的人是如何被骗的呢
这两年,如果不晓得“区块链”“比特币”这些流行词,都不好意思出门。一时间,各种打着“去中心化”“运用区块链技术”旗号的虚拟货币大行其道,让人难辨真假。这不,深圳某公司发行了一种号称“全球首个本位制数字货币”,并有100亿藏茶背书的“普银币”出了事,3000多位投资者被骗,甚至有投资者数百万元打了水漂。
有关的专家表示,虚拟货币存在着“庞氏骗局”的风险,并存在巨大泡沫,一旦泡沫破灭,它们都会回归其原本价值——零。专家认为,从本质上说,虚拟货币炒作的重头就在于让散户接盘。借着区块链等精美包装,进入金融市场,散户不明就里往里面大量砸钱,而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则成了巨富。
『陆』 普银币诈骗案有3千多投资者被骗吗
这两年,如果不晓得“区块链”“比特币”这些流行词,都不好意思出门。一时间,各种打着“去中心化”“运用区块链技术”旗号的虚拟货币大行其道,让人难辨真假。这不,深圳某公司发行了一种号称“全球首个本位制数字货币”,并有100亿藏茶背书的“普银币”出了事,3000多位投资者被骗,甚至有投资者数百万元打了水漂。
这两年,比特币猛涨,让不少投资者格外关注区块链,各种虚拟货币一夜之间涌出。虽然挂上了区块链、数字加密等高大上的技术名词,投资者最关心的还是资金安全问题。
普银币宣称其与藏茶实物资产对应,流通价值高,增值前景广阔。且普银集团母公司已开始筹备上市,并得到国际认可,2016年9月在韩国平台首发,未来将会在新加坡、日本等平台陆续上线。这些渲染的前景,让大批投资者蜂拥认购。
在普银币贴吧,投资者们相互交流经验,“为什么普银币今天猛涨”“今天怎么又狂跌”,形同股市涨涨跌跌的普银币,让投资者们操碎了心。直到2017年12月份,贴吧里讨论的热点开始变为“普银钱包里的币能不能找得回来”。
投资者们开始惊慌,他们找到普银的办公地,这家公司幕后老板已经消失,办公室里只有三三两两的工作人员在撑场子,已经形同停业。“普银跑路”的传闻开始四起。
2017年11月,深圳市市场稽查局曾对普银区块链作出行政处罚,对当事人利用宣传资料发布含有虚假内容广告以及在网站上发布有投资回报预期的商品(普洱币)广告,通过回购对普洱币的未来收益作出保证性承诺行为,责令当事人停止发布违法广告,并处罚款合计120万元。
事实上,警方早已经介入调查。2017年6月15日,南山警方接群众举报,深圳普银区块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银公司)存在非法集资的情况。经查,普银公司通过“趣钱网”P2P平台,非法吸收公众资金,骗取被害人约3.07亿元人民币,并有集资诈骗嫌疑。南山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案件侦查工作。
今年3月28日,南山警方对普银公司涉嫌集资诈骗案开展收网,成功抓获潘某东、熊某龙等犯罪嫌疑人6名。目前正在追逃其他犯罪嫌疑人,追缴赃款,为受害人最大程度挽回损失。警方督促其他在逃犯罪嫌疑人,尽快投案自首,主动退赃,争取从宽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