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虚拟币百科 » 欧盟虚拟货币体系

欧盟虚拟货币体系

发布时间: 2021-07-02 00:24:50

Ⅰ 欧洲货币体系作用

欧洲货币体系(1)
(一)建立欧洲货币单位(ECU)

要建立一个对内稳定对外灵活的汇率制度,需要有一个各成员国都能接受的客观的计价单位,这种计价单位既不能使用美元,也不能用某一成员国的货一?币,于是人们创造了欧洲货币单位并且成为欧洲货币体系的核心。

欧洲货币单位是一个货币篮,是由成员国的各国货币的一部分组成的组合货币,在货币篮中各成员国货币的比重,按各国在共同体内部的贸童易额和国民生产总值所占份额加权计算确定,货币篮的权数构成,每隔5年调整一次,如果货币篮中任何一种货币的比重变化超过25%时,货币。篮的构成随时调整。从这个意义上说,欧洲货币体系是一种在成员国范围内固定的可调整的汇率制度。

有了欧洲货币单位,也就有了区域内各成员国金融当局进行结算的手段,有了作为中心汇率的计算标准,有了政府介入外汇市场的干预标准,有了作为。区域内货币的对外汇率,可以计算一个欧洲货币单位同美元、日元、瑞士法郎t及区域外其他货币的比价。欧洲货币单位虽然还不是一种标准的国际区域货o1口币,但却是一种新型的国际区域货币的雏形。

(二)建立汇率稳定机制

口?具体做法是让成员国以ECU为中心,将本国货币同ECU挂钩,确定各。成员国双边货币相对固定的汇率,并规定各国问汇率波动的幅度为±2.25%(意大利里拉的汇率波幅可扩大到与中心汇率差价的±6%),在这个范围内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决定,一旦超出规定限度,该国的中央银行有责任和义务介入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维持区域内各国问汇率的稳定。由于该汇率稳定机制是以ECU为中心而不是以美元为中心,所以,各国央行在干预中所使用的货币原则上是参加欧洲货币体系的货币而不是美元,从而,摆脱了对美元的过分依赖,削弱了美元在欧洲货币市场上的作用。

(三)建立欧洲货币基金(EMF)

在欧洲货币体系成立之前,欧共体成员国已于1973年4月6日成立了欧?洲货币合作基金(EMCF)。但由于当时基金拥有的资金十分有限,使用期限1也比较短,因此基金的作用有限。1979年3月,欧洲货币体系成立,要维持罔际金融

和保证它的正常运转,需要有相当雄厚的资金支撑。1979年4月,欧洲货币体系的参加国(包括非正式参加的英国),各自以本国黄金和外汇储备的20%

用周转性转换方式存人欧洲货币合作基金,总额达250亿ECU。并拟两年内建立欧洲货币基金(EMF)。考虑到各国国际储备的变动及黄金、美元价格的波动,欧洲货币基金在滚动的基础上,每3个月重新调整一次。基金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欧洲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稳定各成员国间的汇率,并对国际收支逆差国提供信贷支持,使成员国能够有效地干预外汇市场。

一、国际货币制度变革的目标

从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总体趋势上看,它的长远目标是创立一种既不依赖黄金,又不依附于单一国家的统一的世界货币,这是国际货币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还相当遥远,需要若干个发展阶段,并且有赖于全球经济的高度一体化及国际范围内强大统一的政治经济联合体的形成。这一目标虽然十分遥远,但是变革的进程已经开始。20世纪70年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立的特别提款权(SDRs)及欧洲货币单位(ECU)的出现,打破了美元一统天下的格局。前者无疑是既脱离黄金本位又不依附于单一国家经济实力的、统一的世界货币的雏形,后者则是统一的世界货币形成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国际区域货币的发展阶段。

ECU经过30年的发展已演变为一种崭新的国际区域货币。欧元的出现标志着国际货币制度演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国际区域货币创立及几种国际区域货币并存的发展阶段。作为国际区域货币的欧元,未来的发展道路也许坎坷不平,然而它的诞生,无疑是国际货币制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是,创立统一的既不依赖黄金,又不依附于某一强国的世界货币还为时过早,条件尚不具备。因为统一的世界货币,需要以高度一体化的世界经济、统一的世界政府、全球性的中央银行为发行的基础,很显然这是一个相当遥远的目标。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规律和各国国民经济相对独立化的运行规律,将会第五章吲际货币制度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相互影响、才目互作用。

作为国际区域货币的先驱一欧元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现行国际

(一)对汇率波动与波幅失控盾

由于欧洲经济同盟国之间流通统一的货币,成员国内部的货币兑换已不复口。存在,因此,成员国内部或者区域内各国间由货币兑换带来的汇率波动风险、成为可以同美国经济规模相媲美的世界最大的经济联合体,其整体抵抗国际游资冲击的能力大大增强。因此,由国际区域货币加以统一的巨大的经济。共同体的出现,将会使资本在国际间自由流动与国际游资监管失控的盾得到渗羹缓解,使加入国际区域经济同盟的各国经济受到国际游资冲击的损害及可能性减小。

(三)对世界货币双重角色盾的化解

1. 如果我们把欧元区扩大为一个世界.那么,欧元就是统一的既不依赖于黄。金,又不依赖于单一国家的世界货币。因此,在国际区域货币的流通版图内,由货币双重角色带来的盾也会迎刃而解。

由于开放经济是一种将本国经济的发展同国际市场相连接的经济,因此-放经济的风险规避和成本控制,也需要寻求国际协调与合作。从已有的国际区?。域货币合作的实践和发展趋势看,国际区域的货币合作正在形成三种独具特色蘩的合作模式,即货币同盟的欧元模式、货币替代的美元模式、10-F3的东亚货币合作模式。

(一)货币同盟的欧元模式

欧元诞生走的是一条从初级的经贸合作到高级的货币合作之路。

初级的合作形态是政府问就某种具有战略意义的商品进行联营。1951年,法、联邦德国、意、荷、比、卢等西欧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首先在煤和钢两个生产部门实行具有明显的超国家调节的一体化经营,为日后全面的经济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中级的合作形态是建立经济共同体,促进生产要素在成员国问的自由流动。1955年6月,上述六国通过了《墨西纳协议》,决定将经济一体化经营从煤和钢的领域扩大到其他部门,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1957年3月,上述六国的政府首脑签署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二者合称为《罗马条约》,并于1958年1月1日经六国议会批准生效,标志着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诞生。1986年2月,欧共体各国签订《单一欧洲法案》,确定在1992年底以前建立区域内的统一大市场,实现商品、劳务、资本、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高级的合作形态是建立经济合作区内的货币合作体系,直至创建区域内的统一货币。货币合作成为各种国际经贸合作中最高级的合作形态,也是一种必然的经济合作形态。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国际金融危机和汇率剧烈波动对各国经济造成的冲击越来越大。为了寻求开放经济的最大效益和最小代价,欧共体周边国家加入欧共体的愿望越来越强烈。1973年,英国、爱尔兰、丹麦正式加入其中,80年代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相继加入,欧共体增至12个国家。1993年,欧共体演进为欧洲联盟。1995年,瑞典、芬兰、奥地利被正式接纳为成员国,欧盟扩大为15国.,2004年5月1日中东欧的10个国家正式加入欧盟,使欧盟在原有15国基础上扩大到25国。

Ⅱ 欧盟其实就是包含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就是成员国构成的联盟既有

好像是经济军事联盟。政治没有统一吧😊

Ⅲ 欧盟统一的货币是什么

欧元(Euro)是欧盟中19个国家的货币。欧元的19会员国是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芬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希腊、马耳他、塞浦路斯 。
1999年1月1日在实行欧元的欧盟国家中实行统一货币政策(Single Monetary Act),2002年7月欧元成为欧元区唯一合法货币,欧元由欧洲中央银行(European Central Bank,ECB)和各欧元区国家的中央银行组成的欧洲中央银行系统(European System of Central Banks,ESCB)负责管理,另外欧元也是非欧盟中6个国家(地区)的货币,他们分别是:摩纳哥、圣马力诺、梵蒂冈、安道尔、黑山和科索沃地区,其中,前4个袖珍国根据与欧盟的协议使用欧元,而后两个国家(地区)则是单方面使用欧元。

Ⅳ 欧盟统一货币代表了什么有什么意义它与什么事件可以相提并论

欧盟之所以要实行统一货币,主要是提升欧洲国家政治和经济地位。二战前,欧洲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后盾,曾长期称雄于世界。二战后,欧洲国家的世界地位大幅度下降,随着欧洲复兴计划的实施,欧洲各国越来越希望在政治、经济上联合起来,以达到与美国、日本等经济强国相抗衡的目的。从1958年的欧共体发展到1991年的欧盟,欧洲各国在经济上合作不断加深。相应地,欧盟各国在经济上合作的愿望也越来越强。
1.经济利益的角度
从经济利益的角度讲,实行统一货币会给欧盟各国带来以下好处
(1)增强自身经济实力,提高竞争力
未来欧元区在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总额两个方面都将高于美国和日本。欧元启动以后,统一货币与统一市场的共同促进无疑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使得欧盟在与美国和日本等经济强国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2)减少内部矛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经济竞争日益全球化、地区化、集团化的大趋势中,统一货币是最有力的武器之一。欧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集团,但对国内市场动荡的冲击仍然缺乏抵御能力。1995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机、1996年的日元危机,都一度导致欧盟经济增长滑坡、出口下降、就业减少。事实证明,欧盟浮动汇率机制下各自为政的多国货币币值“软硬”不一,利率的差别、汇率的变动等因素都引发过欧盟内部金融秩序的混乱。欧元作为单一货币正式使用后,上述问题将自然会大大得到缓解。
伦敦摩根史坦利经济学家费尔斯指出,EMU的计划具持久性,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已经体现出这套体系的优势,以往欧洲地区是无法安然度过这类风暴的侵袭的。
(3)简化流通手续,降低成本
欧元的使用,不仅简化了手续、节省了时间、加快了商品与资金流通的速度,而且还会减少近300亿美元的兑换和佣金损失,使欧盟企业无形中降低了成本,增强了竞争实力。随着欧元地位的上升和欧洲资本市场的发展,成员国的资金成本也会下降,有利于投资和经济增长。
(4)增加社会消费,刺激企业投资
在欧盟内部尽管统一大市场已经建立,但由于多种货币的存在,使得同样的资源、商品、服务在不同的国家表现出不同的价格。这种现象如长期存在下去,将扭曲各国的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不利于大市场的合理发展。如果实施单一货币,由欧洲中央银行(ECB)制定和实施统一的货币政策,各国的物价、利率、投资利益将逐步缩小差别或趋于一致,形成物价和利率水平的总体下降,居民社会消费扩大,企业投资环境改善,最终有利于欧盟总体经济的良性发展。
2.单一货币的影响
一般认为采用单一货币可以提高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并有利于欧元国家间的国际贸易。在理论上,这是有利于欧元区的人民的,而且从历史的观点上来说贸易的增长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此外也是符合建立欧盟间统一市场这个长期目的的。另一个主要的好处是取消了银行交易的费用。而在以前,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企业,在将本国货币兑换为外币是这都是一项重大的成本。相反地,银行将要承受相应的利润损失。
单一货币的第二个影响是各国的物价水平的差异将要减少。因为价格的差异将引发套利行为,商品将从价格低的地区流向价格高的地区,使得欧元区内各地区间的价格趋于一致。这也将导致企业间的竞争加剧并有助于控制通货膨胀,有利于消费者。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在这样一个大而不同的区域内使用单一货币是有害的。他们认为,由于欧元区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水平由欧洲央行决定,各国将不能根据自身的情况调整其经济。(但是在欧元实施以前,自从1990年代欧洲货币危机之后,各国的利率水平的变化就十分接近同步了。)公共投资和财政政策将成为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干预经济的唯一手段。
也有的观点认为虽然欧元区的面积和人口都和由美联储负责制定利率和货币政策的美国相似。但是与欧盟各国相比,美国各个州的自治权较小而经济的相似性较大。而且欧盟各国的经济并非“同步”的,某些国家位于经济周期的底部而另一些国家则位于顶部,不同的国家也面对着不同通货膨胀压力。由于欧洲国家间语言和文化的不同,欧元区之间劳动力的流动性也比美国低许多。
也有观点认为美国之所以可以采用单一货币是因为美元在国际上是处于统治地位的货币。在欧元出现之前,世界上80%的外汇储备是采用美元的形式。这给了美国经济一个巨大的“补贴”,因为储备美元相当于对美国机构或美国控制的外国机构投资。这种“补贴”有助于缓冲美国特定地区的采用单一货币的影响。
如果欧元可以取代美元或者和美元一起成为国际主要货币,那么一部分对美国的“补贴”就会转移到欧元区,这可以有助于解决因为经济结构不同而带来的问题。
有观点认为欧元会给欧洲金融市场的带来巨大的波动性,因为政府和企业如今可以借入欧元而不是本国货币,这就使得市场上资金的来源大为增长。
3.欧元与石油
欧元对油价将有重大的影响。欧元区比美国进口更多的石油用于消费,这意味着,欧元将要比美元更多的流入那些并不只用美元标价石油的OPEC国家。欧佩克也经常讨论用欧元标价石油,这就要求石油进口国将储备欧元而不是现在使用的美元以用于石油进口。尽管委内瑞拉的大部分石油出口美国,但是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Hugo Chávez)已经声明支持这个计划。另一个支持此计划的是已故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而伊拉克拥有的石油储量为世界第二。自2000年起,伊拉克在出口石油时已经开始使用欧元,而在2002年,伊拉克将其美元储备转换为欧元,而在几个月之后,美国决定对伊拉克开战并随后侵入其领土。如果欧佩克执行这项计划,欧元区将获得原来由美国获得的“补助”。用欧元标价石油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欧元区油价的变化将紧贴世界油价。当2004年9月原油价格飙升至50美元一桶时,因为欧元对美元的汇率上升,欧元标价的石油价格并没有太大的增长。同样地,当油价和欧元汇率一起下降时,欧元标价的油价也不会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如果油价的变化和汇率的变化方向相反,欧元标价的油价变动将会被放大。用欧元标价将会消除欧洲油价对于欧元兑美元汇率的依赖性。
美国的赤字型经济严重依赖于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统治地位而带来的多种美国债务和赤字的保障作用。如果美元不具有统治地位,美元和美国经济可能会经历许多拉美国家在 1980年代经历过的危机。只要美元的地位没有受到威胁,美国的经济就没有崩溃的危险。单独欧洲国家的货币不足以威胁美元的统治地位。有些经济学家认为,欧元足以威胁美元的统治地位,并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美国经济崩溃。

4.欧元启动对中国的影响
欧元从过渡期、进入稳定期后,将对世界经济以及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产生显著影响。
欧元启动对发展中国家有利有弊,欧元的建立可以减少国际贸易中数以百亿计的外汇交易费用。同时,欧元的最终流通也将促进这些国家与欧盟的关系,也可促进欧盟国家向外,包括向发展中国家投资。欧元启动促使欧盟内部经济政策趋向稳定,其稳定资源优化配置也引发了产业结构变动。这将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影响。由于世界初级产品出口收入需求弹性低,加上欧盟区域集团的保护性贸易政策,欧元区以外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欧洲区域化进程中有被排斥的危险,发展水平低下的国家几乎在欧洲货币联盟中无利可图。总体看,发展中国家从实施欧元中所得到的利益会远不如发达国家,今后将面对各种挑战。
欧元启动对中国经济开放既有机遇,也有挑战。首先,欧元启动后欧洲内部汇率风险消除,交易费用下降,欧洲内部的商品、劳务、资本流动更加自由,有利于欧洲资源配置和分工。中国出口企业有可能丧失以往的竞争优势,如劳动密集产品将会遭遇南欧国家更大的竞争。
尽管在短期内中国面临激烈竞争,但从长期看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欧元启动对我国有有利方面。我国有巨大的外汇储备并且位居全球贸易十强的地位,所以,欧盟期望与中国加强金融合作,以实力支持欧元;欧元启动后,简化了贸易手续、方便了贸易结算,为出口提供了便利条件。
其次,欧元对促进欧洲企业向中国投资创造了一定条件。欧元启动推动了区内资本市场迈向一体化,使欧洲企业扩大境外投资,寻求市场。从长远看,欧元区将减轻美元动荡对国际金融的冲击,有利于欧元区的稳定和均衡发展,减少欧盟企业在境外经营的风险,将促进欧盟对外投资。由于欧元中长期可能是一种较稳定的货币,因此欧洲企业有条件考虑长期投资项目,即注重交通、原料工业、基础设施和高技术产业的投资。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之中,这类行业需求较大,并具备支付能力,双方具备投资合作基础。
再者,欧元启动促进中国加快金融改革与开放。欧元启动促使欧盟内部银行兼并调整,金融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加强。欧洲是中国金融跨国经营的中心区域。今后中国在更加强大的欧洲金融业中的竞争将更为激烈。欧元促使欧洲金融业向东南亚、美国和中东等区域扩大经营,我国在欧元区以外也会面对激烈竞争。欧元区作为区域集团将进一步发展同中国的金融关系,包括要求中国开放金融市场。这些挑战促使中国尽快建立与开放相适应的金融监管制度并完善我国金融银行体系。
另外,欧洲央行的宏观调节已取得一些经验,可为中国金融政策提供借鉴,如何实施货币政策,主要采取哪些政策调节工具,如何协调不同国家的利益与矛盾,如何监控资本市场等。在这些领域,中欧金融合作具有广阔空间。

Ⅳ 美国、日本、欧盟对货币层次的划分。

(1) 美国现行货币量层次

M1= 现金① + 活期存款② + 其他支票存款③ + 旅行支票。

M2=M1+ 由商业银行发行隔夜回购协议 (RP)+ 隔夜欧洲美元存款 + 货币市场互助基金股份 (MMMF)+ 在所有存款机构的储蓄和货币市场存款账户 (MMDA) 。④ + 在所有机构的小额定期存款⑤

M3=M2+ 所有存款机构的大额定期存款⑥ + 定期回购协议和定期欧洲美元 + 货币市场互助基金股份 ( 机构 )

M4=M3+ 短期财政部证券 + 商业票据 + 储蓄债券 + 银行承兑票据

(2) 日本现行货币层次

Ml= 现金 + 活期存款 ( 现金指银行券发行额和辅币之和减去金融机构库存现金后的余额 ; 活期存款包括企业支票活期存款、活期储蓄存款、通知即付存款、特别存款和纳税准备金存款 ) 。

M2+CD=M1+ 准货币 + 可转让存单(准货币指活期存款以外的一切公私存款 ;CD 是指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

M3+CD=M2+CD+ 邮政、农协、渔协、信用合作和劳动金库的存款以及货币信托和贷方信托存款。此外还有广义流动性等于“ M3+CD ”加回购协议债 券、金融债券、国家债券、投资信托和外国债券。

(3) 我国现行的货币层次

目前 , 中央银行对货币层次的划分具有权威性 , 其划分方法是 :

M0= 流通中现金

M1=M0+ 单位活期存款 + 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M1+ 居民储蓄存款 + 单位定期存款 + 其他存款

M3=M2+ 金融债券 +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①流通于财政部、联邦储备银行和横跨州内机构以外的硬币和纸币。

②在银行的无息支票账户。

③如下形式的计息支票账户 : 可转让提款单账户 (NOW) ;超级可转让提款单账户 (super –NOW) ;自动转账账户 (ATS 账户 ) ;信用协会股金提款账户 (credit share drafts) 。

④ MMDA( 货币市场存款账户 ) 是存款机构的计息账户 , 每月开出的支票数额有限制。

⑤发行的定期存款面额在 100000 美元以下。

⑥发行的定期存款面额在 100000 美元以上。

Ⅵ 欧盟使用统一货币欧元的利弊是什么

欧盟使用统一货币欧元的利:

1、增强自身经济实力,提高竞争力

未来欧元区在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总额两个方面都将高于美国和日本。欧元启动以后,统一货币与统一市场的共同促进无疑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使得欧盟在与美国和日本等经济强国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2、增加社会消费,刺激企业投资

在欧盟内部尽管统一大市场已经建立,但由于多种货币的存在,使得同样的资源、商品、服务在不同的国家表现出不同的价格。这种现象如长期存在下去,将扭曲各国的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不利于大市场的合理发展。

欧盟使用统一货币欧元的弊:

1、欧盟统一欧元,实际是将欧元区国家的货币政策统一,部分主权出让给欧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现在各国自己掌握的只剩下财政政策。

只有统一的货币政策是不足以协调各国的经济差异的,这也是经济一体化与政治一体化不平衡的表现。

2、统一欧元意味着欧元区国家的利益全部栓到了一起,一旦一个国家发生危机必然牵涉到整个欧元区的国家经济稳定。

Ⅶ 欧盟货币政策的欧盟的货币机制

欧洲中央银行(ECB)于1998年6月1日成立。1999年1月1日,欧洲中央银行承担起在欧元区制定货币政策的责任,实现了实施单一货币欧元和在欧元区国家实行统一货币政策的目标。 (1)欧洲中央银行体系
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由两个层面构成,一个层面是具有法人资格的欧洲中央银行,另一个是欧盟成员国的中央银行。欧盟成员国中尚未采用欧元的国家,虽然是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的成员,但不能参与欧元区货币政策的制定,也不能参与货币政策的操作和实施。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理事会(Governing Council)和执行董事会(Executive Board )是欧洲中央银行的两个主要决策机构。
①行长理事会,是一个超国家的决策机构,负责制定和实施欧元区的货币政策,主要职责是确定欧元区货币政策目标、主要利率水平和中央银行体系准备金数量等。行长理事会由执行理事会的6名成员和欧元区国家的中央银行行长组成。当制定货币政策时,行长理事会成员并不作为国家代表而行动,必须考虑欧元区整体利益,而不是各自成员国的利益。同时,欧洲中央银行体系坚持分权原则,规定欧洲中央银行依靠国家中央银行开展银行业务,但国家中央银行作为欧洲中央银行的业务部门,必须遵循欧洲中央银行的导向和指令。
②执行董事会,主要负责货币政策的执行,即履行行长理事会制定的货币政策,负责欧洲中央银行的日常业务。
为了有效地形成和促进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的决策进程,欧洲中央银行体系设立了12个由成员国中央银行和其他国家监管机构代表组成的专家委员会:会计与货币委员会、银行监管委员会、钞票委员会、外部联络委员会、信息技术委员会、内部审计委员会、国际关系委员会、法律委员会、市场操作委员会、货币政策委员会、支付与结算委员会和统计委员会。
(2)欧洲中央银行的目标及独立性
欧洲中央银行的首要目标是保持价格稳定。在不影响价格稳定的总目标下,中央银行有义务支持欧元区经济增长、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其他经济政策。
为保证欧洲中央银行首要目标的实现,《马约》规定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原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机构的独立性。无论是欧洲中央银行还是成员国中央银行,或者决策机构的任务成员,在行使权力和履行责任时,都不得从欧共体任何机构、成员国政府或其他组织寻求和接受指导。欧共体的各机构和组织以及成员国政府不得对欧洲中央银行的决策机构成员施加影响;二是人事独立性。主管理事会成员可以长期任职,在任期上,首任中央银行的行长任期为8年,其后为5年,成员国中央银行行长的任期至少达5年;三是资金预算上的独立性。欧洲中央银行有自己的预算,它的资本金由欧元区各国中央银行认购和支付,禁止中央银行向公共部门贷款。 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的货币政策可分为三类:公开市场业务、常设工具和最低准备金。
(1)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在指导利率、管理货币市场、向市场发出政策信号等方面发挥主要作用,具体有四种方式:一是再融资,成员国中央银行根据投标程序每周进行一次,两周到期,向市场发出政策信号。再融资利率也是欧洲中央银行调控经济的最主要的杠杆利率。二是长期融资业务,成员国中央银行根据投标程序每月进行一次,三个月到期。三是微调操作,由成员国中央银行在特定情况下通过投标程序和双边程序进行。四是结构操作,只要欧洲中央银行想调整资金结构,就可以由成员国中央银行通过投标程序和双边程序进行。
(2)管理流动资金的常设工具(standing facility)。 欧洲中央银行通过管理流动资金的常设工具提供和吸纳隔夜流动资金,规定隔夜拆借利率,并通过改变隔夜拆借利率向市场传递政策信号。
(3)准备金制度。欧元区内的银行和信贷机构必须根据欧洲中央银行体系规定的标准和条件,在所在国中央银行的账户上保持最低限度的准备金。银行存入的最低准备金是计息的。 汇率政策是欧元区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欧元区将在保持价格稳定的前提下制定汇率政策。
(1)汇率政策的制定机制。欧元区汇率政策制定权归欧盟理事会,欧洲中央银行和欧委会也发挥重要作用。在协调汇率政策方面,欧盟理事会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对欧元汇率走势进行监督,向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理事会提出有关看法,欧洲中央银行负责组织实施欧盟理事会制定的汇率政策,欧盟理事会有权决定签署有关汇率体制协议,确定与第三国以及国际组织有关汇率的立场。
(2)外汇管理和干预。《马约》规定欧洲中央银行具有实施外汇业务的全部权力。欧洲中央银行拥有外汇储备500亿欧元,这些外汇由成员国中央银行按其所在国的人口和经济总量比例缴纳。根据欧洲中央银行体系规定,欧洲中央银行可以自由支配这500亿欧元的外汇储备,在必要时,还可以动用成员国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欧元区成员国中央银行在动用其外汇储备时,必须征得欧洲中央银行的批准,以防止成员国中央银行进行外汇业务时出现与欧元区汇率政策不一致的问题。必要时,欧洲中央银行可在欧洲理事会的指示下,对欧元区与美元、日元以及其他货币进行外汇干预。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理事会确定如何分配外汇干预的职权范围,并根据信贷信誉、竞争价格、资产规模等标准选定进行外汇干预的银行和信贷机构。
欧元区汇率政策的制定权归欧洲理事会,欧洲中央银行和欧委会也发挥重要作用。在协调汇率政策方面,欧盟理事会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对欧元汇率趋势进行监督,向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理事会提出有关看法,欧洲中央银行负责组织实施欧洲理事会制定的汇率政策。欧洲理事会有权决定签署有关汇率体制的协议,确定与第三国以及国际组织有关汇率政策的立场。

Ⅷ 试述欧洲货币体系历史背景,主要内容,英国为什么要退出欧盟

一、欧洲货币体系历史背景,主要内容:
(1)固定汇率制在70年代初解体后,整个西方工业国家的中央银行便处于一种学会如何适应浮动汇率制的状态中,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国家更是如此。浮动汇率使欧洲联合进程中又冒出一个货币问题。
(2)对欧共体国家来说,欧洲货币体系首先是一个政治考虑,它是欧洲全面联合的一个组成部分。只要欧洲联合的进程不放弃,欧洲货币体系就得维持。1970年10月,欧洲共同体就提出了"沃纳报告"(the Werner Report),建议共同体到1980年建立经济和货币联盟。由于这一目标要求有完全统一的中央银行和纯自由的资本流动,这一报告的设想并不现实。欧共体因而在1972年4月提出了货币汇率"蛇形浮动"的设想,即把欧共体成员国货币汇率的浮动限制在一个范围内,就像蛇在一管道内爬行一样,超出这个范围,中央银行就得不断进行干预。这便是欧洲货币体系的早期设想。以后随着欧洲联合的目标越来越高,欧洲统一货币的问题就变成一个很现实的政治和经济问题。根据1999年欧洲大联合的设想,欧洲货币体系要不断缩小和固定成员国之间的货币汇率,以至到1999年,能达到欧洲货币同盟的最终目标,欧共体只有一种货币和一个统一的中央银行。
(3)对于欧共体来说,实行欧洲货币体系当然还有更多的经济原因。首先,欧洲的现代史经常使许多欧洲人对汇率的大动荡所触发的经济灾难记忆犹新。在本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世界经济萧条曾触发工业国家靠货币贬值来扩大出口的贸易战。至今仍有许多人认为,当年的这种贸易战扰乱了国际经济和贸易活动,导致了当年欧洲民主的崩溃,使法西斯上台。有鉴于此,二次大战后西方建立了固定汇率制。
(4)欧共体本身的存在使它的成员国更需要货币汇率的稳定。欧共体并不是一个经济和贸易对外十分开放的实体,进口在90年代初占欧共体国内生产总值的10%略多,与美国和日本的差距并不很大,所以欧洲货币与美元或日元的汇率波动并不是欧共体经常忧虑的问题。但是,欧共体内部却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实体,相互之间基本上没有关税壁垒,成员国之间的外贸额都占国内生产总值很高的比重,有的甚至高达70%。因而,任何汇率上的大波动都会直接影响到欧共体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发展。欧共体对汇率大幅度波动的忧虑实际上从欧共体一成立就产生了。欧共体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而共同的农业市场首先就得依靠稳定的汇率才能维持。因为法国的谷物和德国的谷物并没有什么区别,而谷物价格在欧共体国家也应该是基本相同的,所以汇率的变化势必造成价格变化,使粮食贸易在欧共体内部受到干扰。
(5)对欧共体的各个成员国来说,加入欧洲货币体系也各有自己的考虑。对德国而言,欧洲货币体系可以保护德国的外贸竞争力。德国是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它的出口不仅数量最大,而且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因此,德国马克一直有升值的压力。欧洲货币体系实际上是稳定了德国的贸易条件。根据对德国贸易统计资料的分析,德国的外贸竞争力在欧洲货币体系建立后,已明显地比以前稳定。
(6)对其他国家如法国来说,参加欧洲货币体系有助于稳定国内的物价。从70年代开始,法国、意大利、英国等一直受到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本国货币也就受到贬值的压力。而德国马克坚挺,德国中央银行在控制通货膨胀方面一直有很高的信誉。欧洲货币体系是把这些国家的货币汇率相互间固定住。因此,加入欧洲货币体系对法国等来说,就意味着能从德国的反通货膨胀政策中借"信誉",即德国中央银行会致力于维持低通货膨胀的政策,而法国等则致力于维持本国货币如法郎与马克的汇率,那么,法国等的通货膨胀压力就会受到抑制,本国工资增长就不致于太快。
二、退出欧盟的原因:
(1)英国退欧的种子早在加入欧盟时就已埋下,其根源在于流淌在英国人血液中的主权意识。英国曾经日不落帝国荣耀加身,日不落帝国梦碎但余念犹存,对欧盟保持政治独立、牢牢控制主权是其不忘大英帝国初心之体现。
(2)无奈英国在逐渐衰落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使其不得不面对现实。为求经济繁荣的“实用主义”思想萌芽,促使其调整对欧政策并在1961年申请加入欧盟。法国总统戴高乐称其为美国用来打入欧共体的“特洛伊木马”。
(3)退欧的导火索:欧债危机的持续发酵使欧盟愈发认识到,只有欧元区实行统一的财政政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实行统一的社会政策,欧元才能继续生存下去。在这一理念推动下,欧洲大陆经济体要求加强欧洲政治联盟的呼声增强,而其正是英国一贯反对的。

热点内容
调研组在调研btc天 发布:2025-05-18 04:19:18 浏览:556
数字货币ddm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5-18 04:14:59 浏览:266
怎么算摩擦力的能量 发布:2025-05-18 04:13:26 浏览:694
币印矿池dcr算力骤减 发布:2025-05-18 04:11:52 浏览:646
虚拟货币唯有茅台和比特币 发布:2025-05-18 03:56:07 浏览:944
比特币挖矿不是浪费钱 发布:2025-05-18 03:51:32 浏览:403
usdt如何卖出人民币 发布:2025-05-18 03:43:08 浏览:417
元宇宙区块链代币yyz 发布:2025-05-18 03:42:28 浏览:419
测绘次新元宇宙 发布:2025-05-18 02:37:55 浏览:970
比特币转让币手续 发布:2025-05-18 02:37:53 浏览: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