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货币吴国晋
① 吴国被灭是哪一年
1、吴国(约前11世纪—前473年)是周朝时的一个诸侯国,姬姓,其国境位于今苏皖两省长江以南部分,后扩张到除徽州地区以外的苏皖两省全境。据史料吴国都初期在无锡梅里,但据考古材料吴国初期国都可能在江阴市境内,后期吴国迁都苏州。传说周太王的长子太伯和次子虞仲为了将他们的王位让给幼子王季出逃建立吴国。这个传说的准确性无可考证。春秋时期,吴国与中原的诸侯国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也开始与其他诸侯国争雄。吴王阖闾在今天的苏州建立都城,任用伍子胥和孙武攻破楚国都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阖闾的儿子夫差不顾国家连年征战空虚,与齐国和晋国争霸,令伍子胥自杀,忽视了边界上的越国,被越王勾践趁虚而入。前473年,夫差兵败而逃,被围困在秦馀杭山(今天苏州南阳山),向勾践求和,勾践不准,夫差自杀,吴国灭亡。
2、吴国(222年~280年)是3世纪时孙权建立的政权。史称孙吴或东吴。首都建业(今南京)。孙权,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其父孙坚被荆州军阀刘表所杀,孙权及其兄孙策借江淮军阀袁绍的兵力进入江南,并且自立。孙吴对江南开发卓有贡献,孙吴时江南州郡大为增加,同海外诸国联系也大为密切。
3、吴国(902~937)是五代时十国之一。淮西(今属安徽)杨行密所建,号杨吴。
唐昭宗景福元年(892)杨行密为唐淮南节度使,据扬州。天复二年(902)受封为吴王。建都广陵(即扬州),称江都府。杨吴天祚三年(937)为南唐所灭。吴共历4主,36年。起初杨吴仅有淮南(江淮之间的地区),后占有江西。
② 逃亡的伍子胥为什么受到各国招待不怕楚国找麻烦吗
第一,还得看时机,伍子胥投奔吴国的时候,吴国已经较强可抗衡楚国了。而不像以前齐国大夫庆封投奔鲁难留又改奔吴国,那时楚国比吴国明显更狠,盟主楚灵王要显摆帮齐国出头,就派楚将屈申讨伐吴国攻打朱方捕杀了庆封。
第二,叛逃者通常是投奔敌对国的,伍子胥逃亡时楚国的敌国是晋国吴国联盟。例如前巫臣等叛投晋国,后伍子胥和伯嚭等流亡吴国,楚国和吴国本来就一直麻烦对攻着,也无所谓再有什么麻烦了。
第三,伍子胥是楚望族之后,而且有才华能力,会利用机会展示所能而上位的。例如吴国收留伍子胥,他却帮助阖闾弑君除去吴王僚和庆忌,因而受到新吴王的重用。伍子胥自身有利用价值所用,自然会受招待。
天,时期;
地,国别;
人,自身。
呵呵都是原因~~~~~~
③ 历史上有哪几个朝代在南京定都
在南京定都的朝代有:孙吴(或称东吴、三国吴)、东晋、南朝宋(或称刘宋)、南朝齐(或称萧齐)、南朝梁(或称萧梁)、南朝陈这六个朝代。
1、陈朝(557年—589年),史称南陈或南朝陈,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最后一个朝代,为陈武帝陈霸先于永定元年(557年)代南梁所建立,定都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传五帝,共历三十二年。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六朝
④ 《刘基言明公》 中刘基为吴国提出了怎样的战略方针
采纳刘基建议,确定先灭陈、后攻张、统一江南、再北上灭元的方略,置主力于西线。
原文:
初,吴国公至婺州,召见濂,及克处州,胡大海荐基等四人,即遣使以书币征之。时总制孙炎先奉命聘基,使者再往反,不起,炎为书数千言,陈天命以谕基,基乃与三人者同至。入见,吴国公甚喜,赐坐,劳之曰:“我为天下屈四先生,今天下纷争,何时定乎?”溢对曰:“天道无常,惟德是辅,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公称善。
基陈时务十八事,且言:“明公因天下之乱,崛起草昧间,尺土一民,无所凭借,名号甚光明,行事甚顺应,此王师也。我有两敌,陈友谅居西,张士诚居东。友谅包饶、信,跨荆、襄,几天下半,而士诚仅有边海地,南不过会稽,北不过淮扬,首鼠窜伏,阴欲背元,阳则附之,此守虏耳,无能为也。友谅劫君而胁其下,下皆乖怨;性剽悍轻死,不难以其国尝人之锋,然实数战民疲;下乖则不欢,民疲则不傅,故汉易取也。夫攫兽先猛,擒贼先强,今日之计,莫若先伐汉。汉地广大,得汉,天下之形成矣。”
吴国公大悦曰:“先生有至计,毋惜尽言。”于是设礼贤馆以处基等,宠礼甚至。
翻译
同月,吴国征召青田(大概是州或县名)的刘基、丽水的叶琛和金华的宋濂到建康(应该是南京)来。
起初,吴国公(就是老朱)到婺州去召见过宋濂。等到攻克处州后,胡大海又举荐了刘基等四人,因此吴国公心动了,就派遣使者,带着合同协议和丝帛见面礼去招聘他们。当时,总制(这官不清楚,人事部长??)孙炎首先奉命招聘刘基,他派使者去了两趟,刘基耍清高,不肯出来(大概月薪没谈好)。孙炎只好写信,一写就数千字(对文言文可是很大的篇幅),告诉刘基说跳槽到吴国朝廷可是顺应天命哦!刘基这下才和另外三人同去吴。他们晋见吴国公,吴国公很高兴,赐坐,慰劳说:“我是为了天下(他意思不是为了得到天下,而是为了天下安定)而委屈四位先生要你们给我打工的。现在天下你打我我打你,你们说什么时候能有个定局呢?”章溢回答说:“这个,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滴,没有一定。不过那种肯帮助有德的人,不乱杀人的人才能统一天下。”(空话套话)公称赞他所言。刘基陈述了十八件关乎时政的问题,还补充道:“明公你趁天下动乱之时崛起于草莽间(老朱身份卑微),一介平民,没啥后台滴却也能混到今天这样,强!你的名号很光明,行事也很符合光明的名号,这才是王者之师呀!(说到老朱心坎里了)我们现在面对两敌,陈友谅在西,张士诚在东。友谅占了饶、信、荆、襄,几乎天下一半被他占了;而士诚只有靠海的一点地盘,最南不过到会稽,北不过到淮、扬,他像老鼠头子那样到处躲窜,背地里想反元,面上却又归顺元朝,所以这是采取守势的敌人,没什么大作为。友谅靠挟持君主来胁迫下面的臣僚,下面的人都有怨忿。他性格剽悍不怕死,不在乎让自己的国家陷入战争,但是几次大仗打下来民生凋敝。下属有怨气而不高兴(士气不高),民众受苦就不再依附他,所以汉容易攻克。俺们讲嘛打猎先打最猛的那只,擒贼先擒最拽的那个,所以今日之计无非就是先打汉。汉地广大,得到汉,天下基本就掌握了。”吴国公高兴得要昏过去了,说道:“先生若有好的计策,不要吝惜,要都告诉我哦!”于是设了礼贤馆来招待刘基等人,嘉奖赏礼大送特送。~~~
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419271.html
⑤ 请问东吴军事家陆抗和晋国军事家羊祜哪个厉害
都很厉害。
虽然历史上羊祜打败了东吴的陆抗。但内战从来不能从历史的表象来看。
羊祜在行事上处处压陆抗一筹,不是他有多强。而是吴国政治腐朽,统治者完全失去了民心。这和抗战名将卫立煌,杜聿明,孙立人们打内战败的那么快一个道理。
⑥ 中国有多少朝代,谁建的,首都在哪
黄帝轩辕氏(前2697~前2599)
少昊金天氏(前2598~前2515)
颛顼高阳(前2514~前2437)
帝挚高辛氏(前2366~前2358)
唐尧(前2357~前2258)
虞舜(前2257~前2208)
夏(-2070~-1600年)
商(-1600~-1300年)
殷(-1300~-1046年)
周(-1046~-249年)
西周(前1121~前771)
东周(前770~前249)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 秦始皇确立郡县制 统一货币
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 陈胜 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 刘邦攻入咸阳 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汉之争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 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 119年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 王莽夺取西汉政权 改国号新
17 18年 绿林赤眉起义爆发
东汉(25年到220年)
25年 东汉建立
73年 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 蔡伦改进造纸术
184年 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年 官渡之战
208年 赤壁之战
三国(220年到280年)
220年 魏国建立
221年 蜀国建立
222年 吴国建立
263年 魏灭蜀
265年 西晋建立 魏亡
西晋(265年到316年)
280年 西晋灭吴
316年 匈奴兵攻占长安 西晋结束
东晋(317年到420年)
317年 东晋建立
383年 淝水之战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20年 南朝宋建立 南朝的开始
485年 北魏实行均田制
494年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隋(581年到618年)
581年 隋朝建立 北朝结束
589年 隋统一南北方 南朝结束
605年 开始开通大运河
611年 隋末农民战争开始 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
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 唐朝建立 隋朝灭亡
627年——649年 贞观之治
7世纪前期 松赞干布统一吐蕃
8世纪前期 粟末秣褐建立的政权 以渤海为号
同一时期 南诏首领皮罗阁合并六诏为南诏
8世纪中期 骨力裴罗统一回纥
713年——741年 开元盛世
755年——763年 安史之乱
780年 实行两税法
875年——884年 唐末农民战争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 后梁建立 唐亡 五代开始
916年 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
北宋(960年到1127年)
960年 北宋建立
979年 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1005年 宋 辽澶渊之盟
1038年 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纪中期 毕晟发明活字印刷术
1069年 王安石变法
1115年 完颜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 金灭辽
南宋(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 金灭北宋 南宋开始
1140年 宋 金郾城大战
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1227年 蒙古灭西夏
1234年 蒙古灭金
元(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 忽必烈定国号元
1276年 元灭南宋
1351年 刘福通等领导红巾军大起义
明(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 明朝建立 盟军攻占大都 元亡
明初 开始修建明长城
1405年——1433年 郑和七次“下西洋”
1421年 明成祖迁都北京
明朝中后期 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开始出现
16世纪中期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
1581年 实行一条鞭法
16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28年 明末农民战争爆发
1636年 后金改国号为清
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 农民军攻占北京 明亡
清(鸦片战争以前)(1644年到1840年)
1644年 清军入关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年 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5 1686年 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696年 昭莫多战役
1727年 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18世纪中期 维吾尔贵族大和卓 小和卓发动叛乱
1771年 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
中华民国( 1912-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首都北京
⑦ 西施和范蠡之间,到底有没有爱情是战友还是世中恋人呢
范蠡出身微贱,但是博学多才,与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当时的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为官。范蠡和文种一起投奔越国,辅佐勾践。
勾践三年,吴军大败越国,勾践被迫求和。勾践和范蠡君臣入吴国为奴。
此时的范蠡听说西施绝美,找到西施,惊艳于西施的美貌。同时找到同样貌美的郑旦,教授她们歌舞礼仪,三年学成,范蠡献西施、郑旦于吴王夫差。
史书中没有明确描写西施的翻云手段,只给了看者一个结果。西施独得吴王夫差宠爱,以美色诱吴王夫差,乱其心志。夫差昏庸,吴国式微,越国趁乱报仇。
那么当年,四十不惑的范蠡,到底对及笄年华的西施说了什么?让一女子孤身入敌营,已报家国?范蠡初见西施,会不会这样说:“姑娘,越国被灭,吴国势大。偏于一隅,也不能长久。我奉王之命,遍寻貌美女子,为越国争取时间,翻身一搏。姑娘大义,能否祝范蠡一臂之力?姑娘貌美难见,埋于村落,未免蒙尘,国破之下何来家圆,求得一世安稳,又岂能长久,若越国复国,千秋史册,必有姑娘,范蠡拜谢!”
所以西施以容貌为利刃,杀进吴宫,兵不血刃。
前朝,为名为利杀伐征战。
后宫,夺宠夺爱以宫心计。
⑧ 五代十国中的吴国那里去了
吴(907年-937
五代十国(917年)之吴国版图
年)是五代时十国之一。为杨行密所建,又称“杨吴”,亦称南吴,弘农,淮南。
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杨行密为淮南节度使,据扬州。天复二年(902年)拜东面诸道行营都统、检校太师、中书令、吴王[1],建都广陵(即扬州),称江都府。杨行密注意招集流亡,奖励农桑,使江淮一带社会经济有所恢复。由于其去世时唐朝仍然存在,形式上仍奉唐正朔,实际上也未建立独立王国,因此就理论而言,杨行密只能算是唐朝的封国国君。
唐天祐二年(905年)杨行密去世,其子杨渥嗣位为淮南节度使、东南诸道行营都统、兼侍中、弘农郡王。但杨渥喜好游玩作乐,其亲信不断欺压元勋旧臣,将领们颇感不安。天祐四年(907年,此时唐已亡,南吴不承认后梁,仍沿用唐年号),张颢、徐温发动兵变,控制军政,杨渥大权尽失。
天祐五年(908年),徐温杀杨渥,立杨隆演为淮南节度使、东南诸道行营都统、同平章事、弘农郡王,然而大权仍掌握在徐温之手。天祐七年(910年),杨隆演加中书令、吴王。天祐十六年(919年)晋吴国王,改元武义,自是与唐朝断绝法统。杨隆演个性稳重恭顺,徐温父子专权,不会显露出不平之色,因此徐温也很放心。但也因大权旁落,杨隆演建立吴国后并不快乐,于是放纵自己,以致生病卧床,第二年便去世了。
杨隆演去世后,徐温立丹阳郡公杨溥为吴国王,改元顺义。顺义七年(927年),杨溥即皇帝位。天祚三年(937年)让位予宰相徐知诰(徐温义子)。
南吴共历4主,36年。统治地区包括今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一部分。
⑨ 翻译刘基论天下
当月,吴国征召青田县的刘伯温、龙泉的章溢、丽水的叶琛和金华的宋濂到南京来。起初,吴国公(朱元璋)到婺州去召见过宋濂。等到攻克处州后,胡大海又举荐了刘基等四人,因此吴国公心动了,就派遣使者,带着合同协议和丝帛见面礼去招聘他们。当时,总制孙炎首先奉命招聘刘伯温,他派使者去了两趟,刘伯温不肯出来。孙炎只好写信,一写就数千字,告诉刘基说跳槽到吴国朝廷可是顺应天命啊!刘伯温这下才和另外三人同去吴。他们晋见吴国公,吴国公很高兴,赐他们坐,慰劳说:“我是为了天下(不是为了得到天下,而是为了天下安定)而委屈四位先生要你们为我办事。现在天下纷争不断,什么时候能有个定局呢?”刘伯温陈述了十八件关乎时政的问题,还补充道:“明公你趁天下动乱之时崛起于草莽间,一介平民,无依无靠,而今名号大起,行事顺天下之大势,这是王者之师呀!我们现在面对两敌,陈友谅在西,张士诚在东。陈友谅占了饶、信、荆、襄,几乎天下一半了;而张士诚只有靠海的一点地盘,最南不过到会稽,北不过到淮、扬,他像一群老鼠的首领那样到处躲窜,背地里想反元,面上却又归顺元朝,所以这是采取守势的敌人,没什么大作为。友谅靠挟持君主来胁迫下面的臣僚,下面的人都有怨忿。他性格剽悍不怕死,不在乎让自己的国家陷入战争,但是几次大仗打下来民生凋敝。下属有怨气而不高兴(士气不高),民众受苦就不再依附他,所以汉容易攻克。所谓猎兽起于最猛者,俘获敌人先从首领开始。所以今日之计无非就是先打汉。汉地广大,得到汉,天下基本就掌握了。”
吴国公十分高兴,说道:“先生若有好的计策,不要吝惜,要都告诉我啊!”于是设了礼贤馆来招待刘基等人,嘉奖赏礼十分充足。
【公益慈善翻译团】真诚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