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考虑发行虚拟货币
⑴ 中国央行虚拟货币
中国人民银行在今年1月公开宣布尽快推出数字货币后,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在接受财新周刊专访时,又对数字货币进行了详细阐述,中国数字货币的发展思路或由此可见一斑。
周小川指出,数字货币作为法定货币必须由央行来发行。数字货币的发行、流通和交易,都应当遵循传统货币与数字货币一体化的思路,实施同样原则的管理。这也就说,Q币之类肯定不行。
至于是不是用区块链技术创造数字货币。周小川说,区块链技术是一项可选的技术,但是到目前为止区块链占用资源还是太多,不管是计算资源还是存储资源,应对不了现在的交易规模,未来能不能解决,还要看。周小川称,除了区块链技术,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团队还深入研究了数字货币涉及的其他相关技术,比如移动支付、可信可控云计算、密码算法、安全芯片等等。
有一定可以肯定的是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绝对不可能像比特币、瑞泰币、千金卡等数字货币一样。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只是货币的数字化。
⑵ 中国央行要发行的虚拟货币是怎么回事
发行数字货币可以降低传统纸币发行、流通的高昂成本,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减少洗钱、逃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提升央行对货币供给和货币流通的控制力,更好地支持经济和社会发展,助力普惠金融的全面实现。未来,数字货币发行、流通体系的建立还有助于中国建设全新的金融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中国支付体系,提升支付清算效率,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⑶ 将来央行发型虚拟货币与承兑币能对接吗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兴起,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原型方案已完成两轮修订,法定数字货币成为近年来各国央行的重点研究领域,另外英国、加拿大等多国央行都表示将涉足该领域,并提出了自己方案。
⑷ 央行拟发行数字货币(DC/EP)的背景和战略意图是什么
今年11月13日,央行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网传人民银行已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更有个别机构冒用人民银行名义,将相关数字产品冠以“DC/EP”或“DCEP”在数字资产交易平台上进行交易。央行强调,未发行法定数字货币(DC/EP),也未授权任何资产交易平台进行交易。市场上交易“DC/EP”或“DCEP”均非法定数字货币,网传法定数字货币推出时间均为不准确信息。
目前网传所谓法定数字货币发行,以及个别机构冒用人民银行名义推出“DC/EP”或“DCEP”在资产交易平台上进行交易的行为,可能涉及诈骗和传销,请广大公众提高风险意识,不偏信轻信,防范利益受损。
早在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门就曾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下称《公告》),指出发行虚拟货币、ICO等涉嫌从事非法金融活动,严重扰乱了经济金融秩序,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从事上述活动。
⑸ 央行什么时间能发行虚拟货币
第一,现在发行的虚拟币大多都是去中心化的,但是这一点上,央行发行的虚拟币一定做不到,它一定是中心化的,便于调整。
第二,货币的价值在一定时间内,一定是稳定的,不会像btc等虚拟币,价格被炒的高到没边,央行发行虚拟币的最主要目的还是要一定程度上取代现行纸币,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虚拟币假设敲定价值是1块钱的话,那么,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就是一块钱,不会也不允许出现,一个虚拟币涨到100甚至1000以上的情况。
第三,最保守的估计,到时候一旦发行,国内企业或者银行在发工资或者取钱的时候,是可以选择是支付虚拟币还是现金币(人民币)的,一定程度上,现金是还会很长时间存在的,而不是一下子说发行,就一下子,全部就换成了虚拟币,所有现金作废,这不现实。只能说一点一点慢慢的取代。
第四,央行发行虚拟币的目的,最终还是要代替现行纸币,所以,这种虚拟货币跟现行纸币之间就必定要存在很多的相似性,也可以直接把虚拟币直接代替纸币来替换,就可以很好的理解央行发行虚拟币的性质了。所以,央行虚拟币是绝对不会允许出现,币价虚高情况的。
所以,上边几点就可以看出来,央行虚拟币就是一种新式的人民币,只是之前都是实物的,现在是电子的,虚拟的。这一点儿,就像古代用的都是真金白银,后来出现“角子”,也就是纸币,这只是时代的一种进步表现,其他没有任何意义,只是为了便于交易,便于携带或者个人财产更安全而已。如果你是想投资炒币赚钱,那么你可以打消这个念头了,没有意义,如果你只是想去体验新币带来的新鲜感,那就静静等待就可以了。早出晚出,早晚要出的。不过话说回来,我也很期待啊。
⑹ 央行何时发行虚拟货币
更加方便快捷,央行计划发行的数字货币更多的是用于支付、瑞泰币。不可能像比特币,去替代纸币、活力币、莱特币一样可以在市场上进行自由的交易,而不是炒作央行的虚拟货币只不过是人民币的数字化而已
⑺ 央行发行货币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GDP的增长是可以预期的,可以根据上年的GDP预计当年的货币需求.而且,中国的货币供应量一般会超过GDP增长10%左右,甚至更多.因为有个很大的"黑洞",否则会造成货币供应不足.在大方向决定的情况下,国家也会根据现实情况随时调节货币供给.
就目前的利率水平而言,我们不能不说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已经很松。尽管我国的货币当局始终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实际上中央银行8次降息以来推行的是一种趋于扩张的货币政策。然而,困扰我国的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而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经占到全部企业数的90%以上,在工业产值中占60%左右,在实际利税上占40%左右,在就业人数中占75%左右,在新增业机会中占90%以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此外,我国从2001年9月开始,通货紧缩现象又断断续续出现,特别是在2002年3月以后,物价水平始终处于下降状态。既然所有这些现象不是因为利率过高造成,那么是否是因为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量不足造成的呢?
对中央银行货币供给适度性的考察
关于货币供给究竟是内生性的还是外生性的,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论。所谓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指当代世界各国无不建立起独享货币发行权的中央银行体制中, 央银行既是信用货币的发行者,又是货币供应量的调节者。同时,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也不完全受制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还受制于客观经济过程,即受经济社会中其他经济主体的货币收付行为的影响,所以货币供给同时又是一个内生变量。
首先,就货币供给数量看,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仿佛并不存在问题。从2002年8月份的统计数字看,广义货币M2余额为17.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5%,增幅比上年末提高1.1个百分点,是自2001年8月份以来增幅最高的年份,狭义货币M1余额为6.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6%,增幅比上年末高1.9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余额1.57万元,同比增长9.3%,增幅比上年末高2.2个百分点。显然,广义货币增长被稳定在13—15%这一平稳区间,说明我国货币供给量指标具有外生性。
既然货币供给量是充分的,而货币又是通过金融中介输送到企业去的,那么为什么中小企业的资金普遍感到紧张呢?难道是大中型企业掌握了过多的资金吗?实际上,中央银行在货币发行保持M2适度平稳增长的过程中是遇到困难的,但是因为我国的外汇储备不断上升,借助于中央银行维持汇率水平的冲销操作,以外汇占款逐渐增多的形式,货币供给的预期目标才得以实现。据此,一些学者认为,中小企业之所以资金偏紧,是因为尽管我国货币供给连年增长,但是中央银行货币供给中用于海外增值的外汇储备资产在持续增长,国内信用中用于支持政府支出的部分又迅速增长,以及由于银行贷款存量中一部分已被不良资产所抵消等原因。观察从1998年到2001年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发现用于国外的资产总共增长了93.4%,而用于国内的资产仅仅增长了59.6%,并且从绝对额来看, 2001年158302亿元的广义货币供应量中竟有26425亿元未用于国内经济,而是以海外资产的形式流离在国外。
但是,上述将中小企业资金紧张归结为我国中央银行外汇占款迅速增加,因而货币供应总量用于国内信贷的货币量实际较少的分析是存在问题的。如果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平衡表来考察货币基数,应该是:
基础货币=
⑻ 央行要发行的“数字货币”究竟是个啥
是电子货币形式的替代货币,数字金币和密码货币都属于数字货币(DIGICCY)。
数字货币是一种不受管制的、数字化的货币,通常由开发者发行和管理,被特定虚拟社区的成员所接受和使用。欧洲银行业管理局将虚拟货币定义为:价值的数字化表示,不由央行或当局发行,也不与法币挂钩,但由于被公众所接受,所以可作为支付手段,也可以电子形式转移、存储或交易。
(8)央行考虑发行虚拟货币扩展阅读:
按照数字货币与实体经济及真实货币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其分为三类:
一是完全封闭的、与实体经济毫无关系且只能在特定虚拟社区内使用,如魔兽世界黄金;
二是可以用真实货币购买但不能兑换回真实货币,可用于购买虚拟商品和服务,如Facebook信贷;
三是可以按照一定的比率与真实货币进行兑换、赎回,既可以购买虚拟的商品服务,也可以购买真实的商品服务,如比特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