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虚拟货币当心血本无归
A. 月入三千的王女士投资虚拟货币半小时5万元没了,她是如何被骗的
这是因为她落入到了一个陷阱当中,然后为对方的账户当中打了很多的钱,但是后来就被骗了。
B. 如果投资了归零下架的虚拟货币,归零后钱就打水漂了吗
国内不允许交易虚拟货币
明显是你被骗了
C. 很多人投资虚拟货币都血本无归,虚拟货币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多人追捧
因为现在人们受到网上的一些言论影响,比如说比特币,从面世到现在价值翻了很多很多很多倍,人们就觉得虚拟货币它应该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东西,所以很多人跟风去操作。
如果真的有很多的闲钱,可以考虑投资一些稳健型的债券,一些科创板,股票,但是不要太多的投入到虚拟货币之中。
D. 瑞波币暴跌18%,投资虚拟货币会有哪些风险
虚拟货币在许多国家并没有获得认可,所以很容易受到政策影响,而产生大量波动,所以投资虚拟货币需要格外谨慎。这次瑞波币的下跌主要是因为美国证监会对瑞波币的两名高管进行起诉,指控他们在没有进行注册的情况之下,发行了加密数字货币。从证监会提供的报告来看,瑞波币已经在没有注册的情况之下,发行价值大概有13亿美金的瑞波币,这项现象类似于公司在没有进行注册授权的情况之下,擅自进行股票发行,所以美国证监会对其高管提起了诉讼。
截止目前为止,瑞波币已经下滑了60%,一些早前持有瑞波币的大机构也对外宣布已经清仓了手里的瑞波币,受到这个消息的影响,盘内所有数字货币的价格都出现下滑,早前涨出新高的比特币,也下跌了不少。
E. 虚拟货币投资靠谱吗是区块链吗会不会被骗
现在虚拟货币各国都处于研究阶段,区块链都是大公司在研究,大公司有风险投资,不会去找个普通人投资,所以普通人能投资的虚拟货币和区块链,都是假的。
F. 辛顿虚拟货币会让人血本无归吗
没听过这种山寨币,不过个人感觉疑似传销骗局。一般前面带上什么集团的虚拟货币大多都是传销骗局。这些骗局往往声称某种传销比具有国际大公司背景(实际上没有任何关系),采取世界上最先进的算法,收益率高的惊人,在利益的巨大驱逐下一些网友就会进入,当知道被骗时为时已晚或者说已经没有了退路。比特币之家就成爆出了个类似的传销骗局。
其实,他们和比特币以及虚拟货币是没有任何关系的。让你血本无归是很简单的事情。
G. 虚拟货币的风险高不高血本无归的几率有多大
(三)支付系统稳定性风险
1、难以规避与支付系统相关的典型风险
在特定的虚拟社区,虚拟货币支付活动已演变为“真正的”支付系统,面临着与支付系统相关的典型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运行风险及法律风险等。这些风险的性质、规模及持续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系统的设计或流动性匮乏的程度,网络虚拟货币方案很难规避或控制这些风险。从国际清算银行(BIS)发布的《重要支付系统的核心原则》(CP)来看,网络虚拟货币方案并不符合CP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同时也不属于系统性重要支付系统。所以,并不会在全球金融系统引发或传递冲击。从目前情况下,网络货币系统在这些虚拟社区外并不存在系统性风险。
2、缺乏相应监督和保护机制。
在现实经济中,央行充当着最后贷款人角色且不存在违约风险,可以在出现支付危机或无法预知的流动性短缺情况下采取行动,以避免连锁反应。而网络虚拟货币方案中,以网络货币为结算资产并不能做到这些。由于网络货币简单地依赖于发行人信誉,并不能保证被广泛接受用作支付手段,网络货币不能被视作安全的货币。另外,商业银行按要求接受审慎监管,降低了违约可能性,商业银行账户中的钱安全度高于网络货币。网络货币的一个根本性风险体现在:网络货币方案结算机构并不受任何监管,没有任何机构对其行为负责,同时也不具备任何投资者/存款人保护机制,导致用户自身承担所有的风险。
(四)监管缺位风险
通常来讲,监管滞后于科技发展。网络虚拟货币方案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建立,但直到2006年,美国的一些政府机构才着手分析这些方案。由于监管缺位,加之其交易有匿名、不可见、难追踪等特点,网络虚拟货币方案极易被恐怖活动、诈骗、洗钱等非法活动利用。当前,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门都在考虑是否承认或使这些虚拟方案合法化,并将其纳入监管范畴,从而达到支持货币和支付形式创新、保护消费者权益及金融稳定,同时抑制利用虚拟货币方案从事犯罪活动的目的。目前虚拟货币方案法律地位不确定性也可能对政府当局带来挑战。
(五)货币当局声誉风险
货币当局(央行)的声誉是决定其各项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公众对法定货币的信任程度与央行形象密切相关,央行十分关注其声誉。欧央行将声誉风险定义为声誉、信用或公共形象恶化的风险。由于网络货币方案与货币和支付相关,大-众普遍认为属于央行职责范畴,需警惕其可能给央行带来的声誉风险。虽然在规模较小的情况下,网络货币方案失败带来的影响有限,但其高度波动和不稳定性也加剧了失败的可能性,并吸引媒体广泛报道。若任由网络货币持续发展而不进行管制,中央银行可能被认为失职而影响其声誉。
(六)投资者损失风险
相对于交换价值而言,公众对网络虚拟货币的投资价值认可度更高,也正是基于投资的交易才加速了虚拟货币市场形成。与其他投资市场一样,虚拟货币市场的参与者也将面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以及政策风险带来的潜在损失。以比-特币为例:2009到2010年初,比-特币毫无价值;2010年夏天比-特币交易开始进入黄金时期,由于供给远小于需求,网上交易价值开始上升,到11月初,比-特币在29美分处沉寂多日后窜升至36美分;2011年2月,比-特币继续升值,其与美元的兑换率达到了1:1;2013年,比-特币价格实现“大爆炸”式增长,并在2013年11月29日触及1242美元,超过同期黄金1241.98美元/盎司价格。剧烈的价格波动使市场参与者面临着巨大的投机风险。
不同于股票、债券等成熟资本市场,比-特币市场深度不足,且目前主要持有在大户手中,分散化程度低,比-特币价格很容易受到大户买卖行为影响,也容易被投机者操控。同时,各国对比-特币态度不一,德美等国持开放支持态度,泰国、巴西等国将比-特币相关活动视为非法。各个国家对比-特币的态度及采取的应对措施都将对比-特币价格造成重大影响,尤其在短期内造成其价格急剧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