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公园可以挖矿
A. 天人合一的杰作:典型矿床及采矿遗迹
新疆土地辽阔,是一个资源大省区,尤其是矿产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已经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矿山大规模开发的同时,遗留下可贵的采矿遗迹,记述着过去的历史与消失的宝藏。
(一)阿尔泰山巨大海蓝宝石坑——可可托海稀有矿遗迹
位于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城东北的可可托海镇,高程 1360 米,遗迹面积约 7 平方千米(图8-8-1)。典型矿床及采矿遗迹景观主类,稀有金属矿。
地质特征:可可托海矿床发现于 1935 年,经勘探确定为世界级的大型花岗伟晶岩脉稀有金属矿床,与世界上同类矿脉相比,铍资源量居第一位,钽、铌、锂、铯资源量位居第三位。矿区面积 7 平方千米,出露和揭露伟晶岩脉共 25 条,其中盲矿脉 14 条。大部分穿入角闪岩、斜长角闪岩,极少数穿入花岗岩和片岩。伟晶岩长10~2000米,一般350~740米,厚1~150米,一般 1 ~ 7 米,个别可达 40 ~ 60 米,垂直埋藏深度达 1000 米以上,一般 100 ~ 200 米。伟晶岩多具带状或环带状构造,可分 2 ~ 9 带(图 8-8-4)。可可托海矿床包括 1、1A、1b、2、2A、2 B、2δ、3、3a、3δ、3B 等矿脉,其中以 3 号矿脉为主体矿脉走向 310°,倾向南西,形态独特,呈草帽状,帽高、宽分别为 250 米,帽缘直径 2000 米,厚 20 ~ 40 米,同心环带状构造完美,钟状体部分由外向内依次为:
Ⅰ带 文象及变文象结构中粗粒伟晶岩带,为次要含铍矿带。
Ⅱ带 细粒钠长石带,为主要含铍矿带。
Ⅲ带 块体微斜长石带,为钾长石矿带。
Ⅳ带 石英-白云母带,含铍矿带。获地质年龄 2.2 亿年。
Ⅴ带 叶钠长石-锂辉石带,为含铍、钽、铌的锂矿带。
Ⅵ带 石英-锂辉石带,为含铍、钽铍的锂矿带。获地质年龄 2.1 亿年。
Ⅶ带 白云母-薄片钠长石带,为含锂、铍的钽铌矿带。
Ⅷ带 锂云母-薄片钠长石带,为含钽、铌的锂矿带。获地质年龄 1.2 亿年。
Ⅸ带 块体石英带(核),为硅矿带。
上述各带除Ⅷ带呈透镜体之外,其他各带都基本为连续环带状构造。
帽缘部分(缓倾斜体部分)由上到下依次为:
Ⅰ带 文象及变文象结构中粗粒伟晶岩带,矿石品位:手选绿柱石 0.2% ~ 0.4%,总氧化铍 0.4% ~ 0.6%。含铍矿带。
Ⅱ带 含钠长石细粒伟晶岩带,矿石品位:氧化铍 0.02% ~ 0.04%。
Ⅲ带 细粒钠长石带,矿石品位:氧化铍 0.06% ~ 0.1%。含铍矿带。
Ⅳ带 块体微斜长石带,为钾长石矿带。
Ⅵ带 叶钠长石-石英-锂辉石带,锂辉石 10%,为锂矿带。
Ⅶ带 锂云母-薄片钠长石带,为锂矿带。
可可托海矿床矿物结晶分异完全,稀有金属矿化顺序清楚,矿物种类齐全,包括变种 76种。主要矿物有:锂辉石、绿柱石、铌锰矿-钽锰矿族,少量矿物有:铯榴石和铪锆石。其生产勘探储量(B 级):锂矿石 274.29 万吨、钽铌矿石 48.44 万吨、铍矿石 289.56 万吨。此外伟晶岩中还盛产海蓝、碧玺、石榴石、芙蓉石、水晶等多种宝玉石。
可可托海矿床是一个难得的天然矿物博物馆,被列入教科书,而享誉世界。其矿石储量:铍超大型、锂大型、钽中型、铌小型。矿床成因属与酸性岩有关的花岗伟晶岩型矿床。
1950 年,3 号脉被正式开采,最初 5 年为中苏合营,属井下开采。1955 年,中方独立经营后转为露天开采。半个世纪以来,这条矿脉从矿体露头海拔 1236 米采至海拔 1096 米的矿底深部,垂直深度140余米,低于额尔齐斯河102米,共采出有用矿石700多万吨。20世纪60年代,3 号脉提供的大量矿产品,为我国偿还了前苏联大量的债务,同时也为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作出了重大贡献。
可可托海露天采矿坑长250米、宽240米,现已采到深约140米,形成13层旋环运矿车道,气势颇为壮观,犹如古罗马巨型“斗牛场”。但矿坑已充水深达 90 余米,形成一个美丽的人工湖。
成因分析:有关伟晶岩成因问题的争论已经持续了近100年,至今仍有很大的分歧。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由哈克尔(1909年)、尼格里(1937年)和费尔斯曼(1940年)等提出的残余熔浆结晶成因说,认为伟晶岩是由花岗质岩浆经结晶分异而产生的富挥发分的残余岩浆-热液(伟晶岩浆)结晶而成;第二种观点是由沙莱尔(1925年)、海斯(1925年)和兰帝斯(1933年)等提出的交代成因说,认为含稀有矿化的伟晶岩,甚至包括文象伟晶岩在内,不是岩浆直接结晶的产物,而是外来热液交代的结果。作为交代说的一个变种,查瓦里斯基(1944年)提出再结晶说,认为伟晶岩是由细粒岩石受气液作用,发生再结晶而形成。在长期的争论中,残余熔浆结晶成因说占据了优势,但其中不少人亦不同程度地承认某些交代现象的存在和重要性。而交代论者亦大多认为,文象伟晶岩、块状微斜长石带和石英核等组成的一些所谓简单伟晶岩,是岩浆—热液直接结晶的结果,但由锂辉石、钠长石、白云母、石英等组成的共生结构单元是由外来热液交代而产生。大量的地质、地球化学事实和实验研究都证明了,伟晶岩的形成过程是十分复杂的,用任何一种简单的观点都难以解释伟晶岩成因的全过程。
朱金初(2000年)根据伟晶岩各共生结构带的时空关系、矿物的多世代性和矿物中的包裹体等特征,从岩浆—热液演化的角度,探讨了伟晶岩的成因问题。认为:Ⅰ、Ⅲ带和部分Ⅱ、Ⅳ带主要是富水但水不饱和的伟晶岩浆直接结晶的产物;Ⅴ、Ⅵ、Ⅶ带是在晶体相、熔体相和流体相三相并存的条件下,即岩浆—热液过渡阶段结晶形成的;Ⅸ带是在热液早阶段从高温富硅酸盐溶质的超临界流体中结晶出来的;Ⅷ带和部分Ⅱ、Ⅳ带则是热液交代的产物。但交代流体不是从深部外来,而是从伟晶岩浆体系本身在分异演化过程中发生液相分离的结果。
(二)地下喷出的石油:克拉玛依黑油山
黑油山位于距克拉玛依市区东北2千米处,面积约0.2平方千米,相对高度只有13米。典型矿床及采矿遗迹景观主类,石油矿。
地质特征及成因:“克拉玛依”是维吾尔语的译音,“克拉”是黑色,“玛依”是油,所以克拉玛依为“黑油”之意,克拉玛依市即为“黑油市”,其名取自黑油山,如果把黑油山翻译成维吾尔语应为“克拉玛依塔格”。
黑油山分布于戈壁滩上,高不过15米,长宽不过40米,只能称之为小丘,但它是很重要的地质遗迹,在寻找石油时,起着指向作用。黑油山由干涸的黑色沥青和少量泥、砂、砾石组成,山顶还有一个黑色原油的喷口,黑黝黝的原油和沥青尚处于喷溢状态,大大小小的气泡大量外溢,气泡大者直径数厘米,小者仅几毫米,油气的味道间或可闻,实测这是一个原油喷溢的天然露头。
克拉玛依油田是中—新生代的陆相油田,生油层位是三叠系和侏罗系,距今大约有1.8亿~2亿年了,生油层之上覆盖有白垩纪、第三系的岩层和第四纪的沉积层,厚度达几百米到千余米。克拉玛依—乌尔禾逆冲断裂成为主要的控油构造,喜马拉雅后期的构造运动将断裂延至地表,深埋地下的原油沿断层向地表不断喷溢,含沥青很高的稠油喷发地表后,一方面油气挥发,留下沥青胶结由风吹来的泥砂和碎石,日复一日,年积一年,慢慢地便堆积成了黑油山。黑油山是地质演化的遗迹,是石油埋藏的标志,是找油初期的重要信息。
图8-2-1 独库公路地质剖面-1
图8-2-2 独库公路地质剖面-2
图8-2-3 库勒湖北上志留统信手剖面(据王宝瑜)
图8-2-4 祁家沟剖面-1
图8-2-5 祁家沟剖面-2
图8-2-6 安集海剖面
图8-2-7 仓房沟剖面-1
图8-2-8 仓房沟剖面-2
图8-2-9 芦苇沟蛇绿岩实测地质剖面(据王作勋,1990)
图8-2-10 哈希勒根达坂路线地质剖面图1. 板岩;2. 黑色凝灰岩;3. 灰色细粒石英闪长岩;4. 花岗岩;5. 黑色安山岩;6. 微晶二长云母石英片岩;7. 黑云母角岩;8,9. 黑色二辉橄榄岩;10. 花岗闪长岩;11. 粉砂岩 C1aj—安集海组;D2a—阿克塔斯组;Pt2—那拉提群
图8-2-11 中国西天山及邻区构造略图(据王宝瑜等,1997)
图8-2-12 昆仑山一喀喇昆仑山构造示意图
图8-2-13 喀什至红其拉甫地质剖面图(据潘裕生等,1992,修编)
图8-2-14 二乡桥中一上石炭统地质剖面图(据王宝瑜等,1994)
图8-2-15 拉尔敦达坂附近地质构造剖面图1. 第四系;2. 玄武岩;3. 闪长岩;4. 石英闪长岩;5. 花岗岩;6. 绿泥斜长片岩;7. 阳起石片岩;8. 石英片岩;9. 大理岩化灰岩;10. 花岗质片麻岩;11. 眼球状混合片麻岩;12. 斜长角闪岩;13. 条带状混合岩;14. 花岗混合岩;15. 糜棱岩;16. 断层
图8-2-16 拉尔敦达坂防雪走廊东出口附近发育的大型杆状“A”线理
图8-2-17 白杨沟火山岩剖面-1
图8-2-18 白杨沟火山岩剖面-2
图8-3-1 奇台硅化木园-1
图8-3-2 奇台硅化木园-2
图8-4-1 天山1号冰川-1
图8-4-2 天山1号冰川-2
图8-4-3 慕士塔格峰冰川-1
图8-4-4 慕士塔格峰冰川-2
图8-4-5 慕士塔格峰冰川地貌素描图
图8-4-6 慕士塔格峰冰川分布图
图8-4-7 慕士塔格峰冰川素描图
图8-4-8 奥依塔克冰川-1
图8-4-9 奥依塔克冰川-2
图8-4-10 天池-1
图8-4-11 天池-2
图8-4-12 天池地貌略图
图8-4-13 天池附近第四纪冰川遗迹素描图
图8-4-14 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1
图8-4-15 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2
图8-4-16 乌禾尔魔鬼城-1
图8-4-17 乌禾尔魔鬼城-2
图8-4-18 哈密魔鬼城-1
图8-4-19 哈密魔鬼城-2
图8-4-20 哈密南湖大峡谷-1
图8-4-21 哈密南湖大峡谷-2
图8-4-22 哈巴河鸣沙山-1
图8-4-23 哈巴河鸣沙山-2
图8-4-24 木垒鸣沙山-1
图8-4-25 木垒鸣沙山-2
图8-4-26 巴里坤鸣沙山-1
图8-4-27 巴里坤鸣沙山-2
图8-4-28 塔克拉玛干沙漠沙丘
图8-4-29 塔克拉玛干沙漠沙丘及沙漠公路
图8-4-30 库木库里沙漠——世界最高的沙漠及沙子泉素描图
图8-4-31 独山子泥火山口分布图
图8-4-32 独山子泥火山-1
图8-4-33 独山子泥火山-2
图8-4-34 独山子泥火山地区构造剖面示意图(王道、李茂玮、李锰等)
图8-4-35 乌苏泥火山分布简图
图8-4-36 乌苏泥火山-1
图8-4-37 乌苏泥火山-2
图8-4-38 B5煤层与泥火山关系示意图(据新疆乌苏市南地热资源勘查报告)
图8-4-39 博乐怪石沟-1
图8-4-40 博乐怪石沟-2
图8-4-41 库车天山神秘大峡谷-1
图8-4-42 库车天山神秘大峡谷-2
图8-4-43 库车县第三系直立岩层素描图
图8-4-44 库车盐水沟景区-1
图8-4-45 库车盐水沟景区-2
图8-4-46 库车红山石林景区-1
图8-4-47 库车红山石林景区-2
图8-4-48 温宿博孜墩盐山-1
图8-4-49 温宿博孜墩盐山-2
图8-5-1 乌什县九眼泉-1
图8-5-2 乌什县九眼泉-2
图8-5-3 博斯腾湖-1
图8-5-4 博斯腾湖-2
图8-5-5 罗布泊周围地区地质简图(据郭召杰、张志诚)
图8-5-6 开都河曲
图8-6-1 卡拉先格大断裂-1
图8-6-2 卡拉先格大断裂-2
图8-7-1 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图8-8-1 可可托海稀有金属矿床地形地质图
图8-8-2 可可托海采矿遗址-1
图8-8-3 可可托海采矿遗址-2
图8-8-4 可可托海综合稀有金属矿床3号脉地表平面地质图
图8-8-5 克拉玛依黑油山-1
图8-8-6 克拉玛依黑油山-2
B. 1980年那个被挖走两万多颗钻石的美国公园,时隔40年如今怎样了
导语:大家都知道钻石是结婚的时候必备的一种求婚东西,钻石的价格非常的昂贵。所以人们常常以一个人是否拥有钻石,以及他拥有多少的钻石来评判他的财富,评判他的能力。钻石是如此的珍贵,他当然不会出现在普通的老百姓所能接触到的东西当中。因为钻石的提取过程非常的复杂,它需要很多的工序,同时也需要很多的高科技手段,好的钻石需要有精准的钻石切割师还要有好的工厂才能够设计和打磨出好的钻石。今天我们来讲的这个故事也和钻石有关。1980年,美国的一座公园被挖走了两万多颗钻石,40年过去了,大家很想知道现在怎么样了,我们一起往下看一看,这是怎么一回事吧。
举报/反馈
C. 冰河湾国家公园在哪里
冰河湾国家公园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交界处,区内包括一系列冰川。1925年这里成为国家纪念公园,目的在于保护冰川环境和当地植被。1980年冰河湾成为国家公园和保护区,1986年此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生物保护区。公园覆盖面积共约13000平方千米,包括约2500平方千米的咸水区和1415千米长的海岸线。这里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完整的生态系统,典型的冰川作用形成了迷人的景色。绵延的高山、环抱着避风港的海滩和峡湾,以及潮汐冰川都是这一地区的特色景观。
1794年,英国航海家温哥华乘“发现”号来到艾西海峡时,还没有冰川湾。他所看到的只是一条巨大的冰川的尽头,那是一堵16千米长、100米高的冰墙。但是85年后美国博物学家缪尔来到此地,发现的是一个广阔的海湾。冰川已向陆地缩回了77千米。
现在,在冰河湾国家公园里,冰蚀的峡湾沿着两岸茂密的森林,伸入内陆100千米,尽头是裸露的岩石,或是从美加边境山脉流下的16条冰川中的某一条。高高的山峰远远耸立在地平线上,俯视这片哺育冰川的冰雪大地,其中最高峰是海拔4670米的费尔韦瑟峰。
1879年,缪尔曾经攀登过高耸入云的费尔韦瑟峰。他描述过翼状的云层环绕群峰,阳光透过云层边缘,洒落在峡湾碧水和广阔的冰原上;还描述黎明景色非凡美丽,山峰上似有红色火焰在燃烧。“那壮丽的辉光消失了”,陶醉其中的缪尔写道,“那五彩斑斓的万道霞光渐渐消退了,变成了淡淡的黄色与浅白”。如此美景至今仍可看到。
冰河湾沿海地区属于海洋性气候。夏季,融化的雪水在冰川底部咆哮,冲蚀出洞穴和沟渠,最终,不断融化的冰川薄得无法支撑时,便轰的一声塌下来。在最近的几个世纪里,冬季的降雪量不及夏季的冰雪消融量,于是冰川以每年400米的速度后退。缪尔冰川在7年中后退了8000米。冬季气候温和湿润。内陆属于高海拔地区,气候终年严寒。整个地区年平均降水量约1800毫米,海边地带为2870毫米,内陆为390毫米。冰河湾是一块尚未被开发的荒野,因近两个世纪来的冰川迅速融化和16个潮汐冰山的形成而引起世人瞩目。这里的16个潮汐冰山占世界上已发现的30个潮汐冰山的一半以上。
冰河湾还有许多有特色的海洋物种。这里的土壤层逐渐形成,阴地植物根部的固氮细菌使土壤肥沃。一簇簇矮桤木和柳树出现了,接着出现了更高大的黑三角杨,最后让位给铁杉林和云杉林,它们现已遍布海岸。出现植被后,吃植物的动物随之出现,继而出现猛禽和猛兽,如狼等。夏季,巨大的冰山为海狗提供了栖息地。夏季还有14米长的座头鲸到来,它们在夏威夷过冬后,便来此翻腾嬉戏。缪尔目睹了无数冰山的诞生,为之神往。他写道:“它们几个世纪来一直在冰川中蠕蠕而行,如今终于得以摆脱,在水中沉浮翻转,成为蓝色水晶岛逍遥漂流。”在18、19世纪,这里出现了比较稳定的居民群,他们居住在阿尔塞克河的边缘地带。有许多证据显示这条河在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除了当地居民,也发现了欧洲人到过这里的痕迹,他们挖矿、做皮毛交易、伐木、捕鱼和进行探险活动。潮湿的气候和植物的快速生长掩盖了大部分的人类居住痕迹。
当然,冰河湾最有特色的肯定是冰河。整个冰河湾国家公园包含了18处冰河、12处海岸冰河地形,包括沿着阿拉斯加湾和利陶亚海湾的公园西缘。几个位置遥远,且罕有观光客参观的冰河,都属于冰河湾国家公园所有。
泛太平洋冰河是一处退却的冰河,1879年缪尔抵达时,已向北退却了约24千米;1999年长度约为40千米、宽度约为2300米、高度约100米,是冰河湾国家公园最壮丽的到海冰河,穿越于美国阿拉斯加州及加拿大卑诗省的边界。目前此冰河表面覆盖着大量由上游携来的泥沙,略显灰暗。
马杰瑞冰河1912年由于泛太平洋冰河的退却而独立分开,成为另一独立的到海冰河,22.4千米长、1.6千米宽、59~122米高;其洁白的冰岩断面,更显其壮丽,与泛太平洋冰河一起被称为最美的冰河。
马杰瑞冰河由于少了泥沙覆盖的保温,在夏季许多情况下人们将会目睹其冰河崩塌的奇景,体会隆隆的巨响,它有如天籁般的绝妙声音。冰山的崩裂除了隆隆巨响外,同时也激起冰河区内的水里及天上的生物一阵骚动,飞鸟海豹追逐着因冰裂所激起的游鱼。大自然食物链的神奇,着实让人赞叹。原来冰河湾国家公园并不是一片凄清安静,而是一片生气盎然的世界。阳光下的冰河湾是洁白的大自然雕塑。原来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冰河,是几十年甚至数百年以来累积下的结晶。
哈普金冰河约20千米长、1600米宽、61~122米高;为纪念约翰·哈普金1879年与约翰·缪尔一起进入冰河湾而得名。
瑞德冰河位于瑞德内湾。瑞德内湾为冰河湾国家公园进出泛太平洋冰河及马杰瑞冰河的通道,由于冰河的堆积与密度的不同,在切割的冰雕间,可以看到原来冰不是只有一种颜色,还有各式各样的蓝色,在迷蒙的雾中更添一分神秘的色彩。
那么,冰河为什么看起来是蓝色的呢?冰河磨松河壁,造成大小不一的岩石碎块。碎石夹杂在冰河内部或压在冰河底,被带到了湖泊。大块的碎石沉淀形成三角洲,小块的碎石则散入湖区,只剩下最小的类似波形瓦的冰块浮在水中。分布在水中的冰块,可以折射光线中的蓝色和绿色光线。因此这些冰河就有了举世闻名的特殊色彩。随着冰河融化的季节,湖泊的色彩会因水中的冰块增加而更加光彩夺目。冰河的表层若是呈现出白色及灰色的色彩,是因为里面含有空气及杂质,影响了光线的折射。在冰河较深层的冰块,因冰河流动的推挤过程自然会将空气及杂质挤压出来,所以呈现蓝色的光泽。经过挤压的冰块结晶大都是同样的大小,而且能够在日光中呈现蓝色波。
冰河湾国家公园中冰河的形成,是因为积雪速度超过融雪速度所致。简单来说,高山地区温度比平地低,每上升100米,温度即降低0.6℃,当温度降至0℃时,又有足够的湿度及雨量,便会下雪;而下雪的地方,形成一条无形的线,即所谓雪线。雪线以下温度未达0℃,不会下雪;雪线以上的地区,温度为0℃以下,才会下雪。当冬天来临时,温度降低,雪线以上的高山地区快速积雪;而春天来临时,温度上升,将积雪融化成水。当积雪还未完全融化的时候,冬天又来了。于是温度降低,水遇冷结成冰,并再次下雪,堆积在原先的结冰上。如此年复一年,当冰的厚度累积到某种程度时,因地心引力,便顺山势滑动,于是形成冰河。
D. 山南市砂石料开采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全市砂石料矿产资源开采活动,合理利用砂石料资源,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砂石料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砂石料矿产资源开采和管理的活动,适用本条例。
河道管理范围内砂石料矿产资源开采和管理的活动,不适用本条例。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砂石料矿产资源,是指河道两岸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和水库、人工水道、蓄滞洪区等管理与保护范围以外的地表及地下的砂石土类矿产资源。第四条砂石料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而改变。第五条全市砂石料矿产资源开采、管理活动应当遵循可持续发展、科学规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规范开采、有效保护的原则。第六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砂石料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工作的领导。
市、县(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砂石料矿产资源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县(区)发展和改革、经济和信息化、公安、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应急管理、市场监督管理、林业和草原、税务、气象、电力等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做好砂石料矿产资源开采监督管理工作。第七条砂石料矿产资源开采应当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第二章砂石料采矿权审批登记第八条开采下列砂石料矿产资源,由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依法审批登记,颁发采矿许可证:
(一)砂石料矿产资源储量规模为小型的;
(二)矿区范围跨县(区)行政区域的;
(三)自治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授权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审批登记的。
开采零星分散砂石料矿产资源的,由县级以上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依法审批登记,颁发采矿许可证。
个人采挖生活自用的少量砂石料,可不登记,采挖地点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指定。第九条开采砂石料矿产资源储量规模为小型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经矿产储量管理部门审批的普查以上的地质勘查报告;
(二)合理的采矿设计;
(三)经过批准无争议的矿区范围;
(四)与所建矿山规模相适应的资金、设备和技术人员。第十条开采零星分散砂石料矿产资源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地质勘查资格的单位提交的工作程度不低于矿点检查报告的地质资料;
(二)合理的开采方案;
(三)经过批准无争议的矿区范围。第十一条办理砂石料采矿许可证时,应当向市、县(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提交下列资料:
(一)依法设立矿山企业的批准文件;
(二)砂石料采矿权登记申请书和矿区范围图;
(三)采矿权申请人的资质条件证明;
(四)砂石料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及评审意见;
(五)砂石料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及评审意见;
(六)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意见;
(七)水土保持方案及批复意见;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资料。第十二条砂石料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继续采矿的,砂石料采矿权人应当在砂石料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届满三十日前到市、县(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办理延续登记手续。砂石料采矿许可证到期后未办理延续登记手续而继续开采的,按无证开采查处。第十三条砂石料采矿权人在砂石料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向市、县(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申请变更登记:
(一)变更矿区范围的;
(二)变更开采方式的;
(三)变更矿山企业名称或地址的;
(四)经依法批准转让采矿权的。第十四条禁止在下列区域开采砂石料矿产资源:
(一)国家、自治区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重要湿地、地质遗迹保护区、重点历史文物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保护区、公益林地、古树木保护范围及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地质灾害高危区;
(二)机场、国防工程设施圈定地区以内;
(三)铁路、公路两侧一定范围内和影响其交通运输安全的地段;
(四)河湖水域岸线保护范围、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
(五)电力设施、通信网线、广播电视设施、地震监测点、永久性测量标志保护范围;
(六)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储存仓库安全规程规定范围;
(七)Ⅱ级保护林地中的有林地范围;
(八)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开采砂石料矿产资源的其他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