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矿宝石故事
① 《广韵十月》里关于那块宝石的故事是什么
一〕○铎按:东汉浮伪,诸所讥刺,自衣食器用之靡,车舆庐舍之僭,下至游敖博弈之纷,俳倡戏弄之巧,巫觋祝祷之诞,婚姻礼节之繁,无巨细咸列举之,而尤痛疾于丧葬祠祭之滥。盖与盐铁论散不足篇所缕陈者,详略互见焉。参合观之,则两京贫富不均之状可知矣。
〔二〕汉书高帝纪七年:‘萧何曰:“天子以四海为家。”’荀子王制篇云:“四海之内若一家。”
〔三〕闵元年左传云:“天子曰兆民。”
〔四〕管子揆度篇云:“农有常业,女有常事。一农不耕,民有为之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受其寒者。”吕氏春秋爱类篇云:‘神农之教曰:“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绩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新书无蓄篇云:‘古人曰:“一夫不耕,或为之饥;一妇不织,或为之寒。”’
〔五〕后汉书章帝纪元和三年诏曰:“务尽地力,勿令游手。”按汉书货殖传云:“童手指千”,孟康曰:“古者无空手游口,皆有作务。作务须手指,故曰手指。”“巧”旧作“功”,据本传改。
〔六〕汉书成帝纪阳朔四年诏曰:“闲者民弥惰怠,乡本者少,趋末者众。”地理志云:“汉兴,立都长安,郡国辐辏,浮食者多,民去本就末。”治要载崔实政论云:“世奢服僭,则无用之器贵,本务之业贱矣。农桑勤而利薄,工商逸而入厚,故农夫辍耒而雕镂,工女投杼而刺文,躬耕者少,末作者众。”
〔七〕诗殷武云:“商邑翼翼,四方之极。”汉书匡衡传衡上疏引诗与今同,汉纪载衡疏作“京邑翼翼,四方是则”。后汉书樊宏后准传又引云:“京师翼翼,四方是则”,章怀注谓出韩诗。张衡东京赋:“京邑翼翼,四方所视”,薛综注云:“京,大也。大邑谓洛阳也。”此文引诗以证洛阳,疑本作“京邑”,后人据毛诗改之。○铎按:此书引诗多三家,则本作“京邑翼翼,四方是则”。汉纪之文本于衡疏,今本衡疏作“商邑翼翼,四方之极”,亦后人所改。樊准传作“京师”,因彼处下文“京师”字而误。后魏书甄琛传、白帖七十六两引亦并作“京邑翼翼,四方是则”,后魏时齐诗已亡,唐时韩诗尚存,则皆韩诗也。说详经义述闻卷七。又匡衡疏引诗以证长安,与此文引诗之旨合,作“四方是极”,则非其旨矣。后汉书鲁恭传恭引鲁诗亦作“四方是则”。
〔八〕后汉书光武帝纪云:“建武元年冬十月,车驾入洛阳,遂定都焉。”按“洛”当依下文作“雒”。汉书地理志:“河南郡雒阳”,颜师古注:‘鱼豢云:“汉火德,忌水,故去洛水而加隹。”如鱼氏说,则光武以后,改为“雒”字也。’○铎按:古字本作“雒”,非汉所改,明、清地理家多能辨之。
〔九〕“而”旧作“则”,据传改。○铎按:“则”犹“而”也,不烦改作。
〔一0〕管子八观篇云:“主上无积而宫室美,氓家无积而衣服修,乘车者饰观望,步行者杂文采,本资少而末用多者,侈国之俗也。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民贫则奸智生,奸智生则邪巧作。奸邪之所生,生于匮不足;匮不足之所生,生于侈;侈之所生,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墨子辞过篇云:“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邪多。奸邪多则刑罚深,刑罚深则国乱。”说苑反质篇:‘魏文侯问李克曰:“刑罚之源安生?”李克曰:“生于奸邪淫佚之行。凡奸邪之心,饥寒而起。淫佚者,久饥之诡也。雕文刻镂,害农事者也。锦绣纂组,伤女工者也。农事害,则饥之本也;女工伤,则寒之原也。饥寒并至,而能不为奸邪者,未之有也。男女饰美以相矜,而能无淫佚者,未尝有也。故上不禁技巧,则国贫民侈。国贫穷者为奸邪,而富足者为淫佚,则驱民而为邪也。民已为邪,因以法随诛之,不赦其罪,则是为民设陷也。刑罚之起有原,人主不塞其本而替其末,伤国之道也。”’新书孽产子篇云:“百人作之,不能衣一人也,欲天下之无寒,胡可得也?一人耕之,十人聚而食之,欲天下之无饥,胡可得也?讥寒切于民之肌肤,欲其无为奸邪盗贼,不可得也。”汉书景帝纪后二年诏曰:“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工害,则寒之原也。夫饥寒并至,而能亡为非者寡矣。”按数家所言,意恉相同,此文所从出也。
夫贫生于富,弱生于强,乱生于治,危生于安〔一〕。是故明王之养民也,忧之劳之〔二〕,教之诲之〔三〕,慎微防萌,以断其邪〔四〕。故易美“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五〕”;七月诗大小教之,终而复始〔六〕。由此观之,民固不可恣也〔七〕。
〔一〕孙子兵势篇云:“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二〕汉书董仲舒传云:“忧劳万民。”淮南子泛论训云:“以劳天下之民”,高诱注:‘“劳”犹“忧”也。劳,读“劳敕”之“劳”。’
〔三〕诗绵蛮。
〔四〕说苑杂言篇:‘孔子曰:“中人之情,有余则侈,不足则俭,无禁则淫,无度则失,纵欲则败。饮食有量,衣服有节,宫室有度,畜聚有数,车器有限,以防乱之源也。”汉书王吉传云:“古者衣服车马,贵贱有章,以褒有德,而别尊卑。今上下僭差,人人自制,是以贪财诛利,不畏死亡。周之所以能致治,刑措而不用者,以其禁邪于冥冥,绝恶于未萌也。”
〔五〕节彖辞。
〔六〕豳风。
〔七〕淮南子主术训云:“古之置有司也,所以禁民使不得自恣也。”
今民奢衣服,侈饮食,事口舌〔一〕,而习调欺〔二〕,以相诈绐〔三〕,比肩是也〔四〕。或以谋奸合任为业〔五〕,或以游敖博弈为事〔六〕;或〔七〕丁夫世不传犁锄〔八〕,怀丸挟弹,携手遨游〔九〕。或取好土作丸卖之,于弹外不可以御寇,内不足以禁鼠,〔一0〕晋灵好之以增其恶〔一一〕,未尝闻志义之士喜操以游者也。惟无心之人,群竖小子〔一二〕,接而持之,妄弹鸟雀,百发不得一,而反中面目,此最无用而有害也。或坐作竹簧〔一三〕,削锐其头,有伤害之象,傅以蜡蜜,有甘舌之类〔一四〕,皆非吉祥善应。或作泥车、瓦狗、马骑、倡排〔一五〕,诸戏弄小儿之具以巧诈〔一六〕。
〔一〕史记苏秦传云:‘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
〔二〕广雅释诂云:“调,欺也。”一切经音义十二引通俗文:“大调曰譺。”苍颉篇:“譺,欺也。”
〔三〕说文云:“诒,相欺诒也。”“绐”与“诒”通。
〔四〕晏子春秋杂下云:“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
〔五〕本传注云:“合任,谓相合为任侠也。”按“合”疑当作“会”,详述赦篇。汉书酷吏尹赏传:“受赇报雠”,汉纪成帝永始三年作“受任报雠”,“任”即“合任”之“任”,疑汉书为后人所改。○铎按:“合任”即“会任”,谓幷兼任侠也。史记货殖列传:“其在闾巷少年,攻剽椎埋,劫人作奸,掘冢铸币,任侠幷兼,借交报仇。”即此所谓“以谋奸合任为业”者也。
〔六〕汉书循吏召信臣传云:“府县吏家子弟好游敖,不以田作为事,辄斥罢之。”
〔七〕“或”字疑衍。○铎按:本传无。
〔八〕“传”本传作“扶”,盖本是“傅”字。尚书大传云:“距冬至四十五日,始出学,傅农事。”“世”当为“卉”,说文云:“卉,三十幷也。”○铎按:“传”当作“傅”。释名释言语:“扶,傅也。”是汉世二字同音之证。
〔九〕说文云:“弹,行丸也。”管子轻重丁云:“挟弹怀丸,游水上,弹翡燕小鸟。”轻重戊云:“众鸟居其上,丁壮者胡丸操弹居其下,终日不归。”诗北风云:“携手同行。”柏舟云:“以遨以游。”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云:“相与结侣,携手俱游。”按北堂书钞一百廿四引东观汉记诏曰:‘三辅皆好弹,一大老从旁举身曰:“噫嘻哉!”’东京时挟弹成俗,父老叹息,王氏所言为不虚矣。
〔一0〕○铎按:王绍兰云:‘“于”当为“其”,御览兵部引作“其弹外不可御盗:内不足禁鼷鼠。”’
〔一一〕宣二年左传。
〔一二〕史记平原君传:‘毛遂曰:“白起,小竖子耳。”
〔一三〕“坐”疑衍,盖即“作”字之驳文。释名释乐器云:“簧,横也。以竹铁作,于口横鼓之。”○铎按:“坐”字副词,思贤篇:“坐作骄奢”,是其用例。
〔一四〕御览五百八十一“傅”作“塞”,“甘”作“口”。按汉书五行志云:“有口舌之疴。”傅,谓涂附之,如汉书佞幸传云“傅,脂粉也”。○铎按:塞则不能鼓而出声,傅蜜则有类甜言蜜语,傅、甘二字为长。
〔一五〕“排”何本作“俳”。说文云:“倡,乐也。俳,戏也。”汉书霍光传云:“引内昌邑乐人击鼓歌吹,作俳倡。”按俳、排古亦通用,庄子在宥篇云:“人心排下而进上”,释文:‘“排”崔本作“俳”。’○铎按:泥车、瓦狗、马骑、倡俳,汉墓中多有之。
〔一六〕汉书地理志云:“赵中山地薄人众,作奸巧,多弄物,为倡优。”成帝纪永始二年诏曰:“将作大匠万年,妄为巧诈。”新书瑰玮篇云:“饰知巧以相诈利。”
诗刺“不绩其麻,女也婆娑〔一〕”。今多不修中馈〔二〕,休其蚕织〔三〕,而起学巫祝,鼓舞事神〔四〕,以欺诬细民,荧惑百姓〔五〕。妇女羸弱〔六〕,疾病之家,怀忧愦愦〔七〕,皆易恐惧,至使奔走便时,去离正宅〔八〕,崎岖路侧〔九〕,上漏下湿〔一0〕,风寒所伤〔一一〕,奸人所利,贼盗所中,益祸益祟〔一二〕,以致重者不可胜数。或弃医药,更往事神,故至于死亡,不自知为巫所欺误,乃反恨事巫之晚,此荧惑细民之甚者也〔一三〕。
〔一〕诗东门之枌。“女”今诗作“市”。按本传亦作“市”。○铎按:汉书地理志云:‘周武王封舜后妫满于陈,是为胡公,妻以元女大姬。妇人尊贵,好祭祀,用史巫,故其俗巫鬼。陈诗曰:“东门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此其风也。’此云:“起学巫祝,鼓舞事神”,与班说合,皆本三家诗也。卢文弨、李富孙并谓作“女”为三家异文是已。陈乔枞、陈奂以为误字,殆不然。
〔二〕易家人六二:“在中馈。”
〔三〕诗瞻昂。
〔四〕说文:“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也。”盐铁论散不足篇云:“世俗饰伪行诈,为民巫祝,以取厘谢,坚
② 高分!世界著名的传世宝石以及它们的故事
世界八大著名宝石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 加入时间:2006-1-27 人气:43
NO.1库利南
世界上最大的宝石金刚石名叫 “库利南”,它的发现是相当偶然的。1905年1月25日,南非 (阿扎尼亚)的普列米尔矿山(亦称总理矿),有一个名叫威 尔士的经理人员,偶尔看见矿场的地上半露出一块闪闪发光 的东西,他用小刀将它挖出来一看,是一块巨大的宝石金刚 石。它的重量用当时的旧克拉单位(1克拉=205毫克)为 3024.75克拉。换算成现在通用的公制克拉(1克拉=200毫 克)为3106克拉,即621.2克。体积约为5×6.5×l0cm,相 当于一个成年男子的拳头。它纯净透明,带有淡蓝色调,是 最佳品级的宝石金刚石。一直到现在,它还是世界上发现的 最大的宝石金刚石。
库利南不是一个完整的晶体,它只是一个大晶体的一部 分碎块。库利南由于太大,当时没有人能买得起。后由南非 的德兰士瓦地方当局用15万英镑收购,在1907年12月9日,为祝贺英王爱德华 三世的生日而赠送给英国皇室了。
1908年初,库利南被送到当时琢磨钻石最权威的城市荷 兰的阿姆斯特丹,交给约·阿斯查尔公司加工,加工费8万 英镑。由于原石太大,须要事先按计划打碎成若干小块。打 碎它是一件极其困难的工作,因为如果研究不够或技术欠佳, 这块巨大的宝石就会被打碎成一堆没有什么价值的小碎片。
打碎工作由荷兰著名工匠约·阿斯查尔进行。他用了几 个星期的时间来研究库利南,按它的大小和形状造了一个玻 璃模型,并设计了一套工具。他先用这些工具对玻璃模型试 验,结果模型按照预想的要求被劈开。经过几天休息之后, 1908年2月10日,他和助手来到专门的工作室中,将库利南 放在一个大钳子里紧紧钳住,然后将一根特制的钢楔放在它 上面预先磨出的槽中。约·阿斯查尔用一根沉重的棍子敲击 钢楔,“啪”的一声,库利南纹丝不动,钢楔却断了。阿斯查 尔脸上淌着冷汗,在那紧张得像要爆炸的气氛中,他放上了 第二根钢楔。再使劲地敲击一下,这一次,库利甫完全按照 预定计划裂为两半,而阿斯查尔却昏倒在地板上了。
库利南被劈开后,由三个熟练的工匠,每天工作14小时, 琢磨了8个月。一共磨成了9粒大钻石和96粒小钻石。这 105粒钻石总重量1063.65克拉,为库利南原重量的 34.25%。由此可知,金刚石在加工成钻石后,重量损失很大。 九较大钻石中最大的一粒名叫“非洲之星第Ⅰ”也就是“库利南1号”,重530.2 克拉,为水滴形,琢磨了74个面。它也是现今世界上 最大的钻石,镶在英国国王的权杖上。次大的一粒 叫做“非洲之星第Ⅱ”,重317.4克拉,外观方形,磨有64个 面。它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钻石,现镶在英帝国王冠下方的正 中。其它7粒重量分别为94.4、63.6、18.8、11.5、 8.8、6.8及4.39克拉。
由库利南磨成的9粒大钻,全部归英国王室所有。其中 “库利南第I”和“库利南第Ⅳ”,曾被镶在1911年制成的玛丽王后的王冠上 ,后又取下归王后收藏,王冠上则用水晶的复制品代替。 1919年,在普列米尔矿山又找到一颗重达1500克拉的 宝石金刚石。按重量为世界第三。它也是一个大晶体的碎块, 并且颜色和库利南相似。因此有人认为它与库利南是同一个 大晶体碎裂而成的,故这块金刚石没有给它取专门名字。
NO.3厄运之钻--蓝色希望
噩运之钻
“蓝色希望”的英文名称为Hope Blue,重44.53克拉,深蓝色,椭圆型琢刻形状,原产于印度西南部,是极其罕见的稀世珍品,现存于美国华盛顿史密森博物馆。
大约在公元1642年,有人在印度的基斯特的砂层中发现了一颗大金刚石,重112克拉,把它镶在了神像上,以求神灵保佑。但也许是宝石的震撼让神灵闭上了眼睛,从此伴生着“蓝色希望"的是奇特而悲惨的经历,每位拥有它的人都难以抗拒人财两空的噩运。
有一个僧人因为偷了它被人发现,后被活活烧死。由于种种原因,这颗金刚石几次转手,被法国皇帝路易十四获得,磨成重69.0 3克拉的钻石,但他仅戴了一次,不久便患天花死去。后来,法国皇室的兰伯娜公主、路易十六和皇后都因为这块宝石被杀身亡。1792年在法国国库中被盗,1830年重新出现,但已被磨成45.5克拉的钻石。荷兰的一位宝石匠费尽心机得到了这块宝石,结果被他的儿子偷走,宝石匠一气之下自杀身亡。1911年美国华盛顿邮政局长麦克兰用151000美元买下了这颗宝石,两年后他的结局也特别悲惨,儿子在车祸中丧生,麦克兰去世,女儿服安眠药自杀身亡。最后,1958年美国的另一位富翁著名的珠宝商温斯顿先生买下了这颗宝石,他将这颗宝石作为珍贵的厚礼,无偿献给了美国华盛顿史密森博物馆,供游人观赏。
自从进了博物馆,附着在“蓝色希望”身上的恶梦也终告结束。看来,美丽的东西是必须要让大家共享的。
NO.4金绿石猫眼
金绿石猫眼
猫眼是指具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在所有宝石中,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品种很多,但在国家标准中只有具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才能直接称为猫眼,其它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都不能直接称为猫眼。金绿宝石矿物为铍铝氧化物(BeAl2O4),原生矿物晶体常呈板状、短柱状晶形,属斜方晶系,折射率为1.745-1.755,密度为3.76g/cm3,硬度为8-8.5,常见颜色为金黄色、黄绿色、灰绿色、褐色、褐黄色等等,其颜色成因是在于金绿宝石矿物中含有F离子。猫眼主要产在斯里兰卡、巴西等地,斯里兰卡猫眼一直著称于世。
猫眼产生的原因,是在于金绿宝石矿物内部存在着大量的细小、密集、平行排列的丝状金红石矿物包体,金红石的折射率为2.60-2.90,由于金绿宝石与金红石在折射率上的较大差异,使入射光线经金红石包体中反射出来,集中成一条光线而形成猫眼如图,当金绿宝石越不透明,金红石丝状包体越密集,则猫眼效应越明显。当用一个聚光手电照射猫眼宝石时,在某个角度,猫眼向光的一半呈现黄色,而另一半则呈现乳白色。如果用两个聚光手电从两个方向照射猫眼,并同时以丝状包体方向为轴线来回转动宝石,可见猫眼线一会儿张开,一会儿闭合的现象。
NO.5"世纪"
世纪钻石
“世纪”钻石重273克拉,不算大。一般的钻石切割面为58个,“世纪”钻石的切割面为247个,由世界著名的钻石切割专家历时3年完成,这使它价值倍增。7年前,“世纪”钻石售出,没有人知道具体价格,外人只知道它的保险额为2亿美元。
NO.6 世界最大的有色钻石
世界最大的有色钻石
世界最大的有色钻石。原石890克拉,切磨出407.48克拉的梨形钻。在1988年拍卖会中以1250万美元成交。
NO.7 光明之山
“光明之山”的英文名称为Kon-I-Noor,重108.97克拉,无色,椭圆形琢刻形状,原产于印度戈尔康达,在世界著名钻石中排名第三十三位。
“光明之山”的原石据说重800克拉,经过宝石工匠第一次磨制后成为191克拉的大钻,以后又被重新磨制为108.97克拉。这颗大钻石原来归印度莫卧儿皇帝所有,1739年被波斯皇帝纳狄尔夺走。1747年纳狄尔被暗杀,贵族阿贝德尔趁机抢夺了这颗钻石。一百多年以后,1849年在英国吞并印度的旁遮普战争中,英国总督戴胥勋爵夺取了这颗宝石,并在后来贡献给了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后,“光明之山”钻石被永久镶嵌在了英王的皇冠上。但是否也会因此而给英国民众带来永久的光明呢?
NO.8德累斯坦钻石
德累斯坦钻石
相传1743年,奥古斯塔花了六万提拉(约合9000英镑)购买到一颗蓝绿色重40克拉的钻石,纯正无瑕,藏于法国的德累斯坦宝库中,故而得名“德累斯坦绿”,是绿色钻石的代表,现在的价值难以估量。
③ 找一部动画片,大概讲的是一个星球上的矿工挖红色的宝石,有一天为了
《奥林传奇》
英文片名:Starchaser The Legend of Orin
故事大意:
在一个星球的地下矿坑中,人们被关在矿井世界,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被机器人统治。一个当奴隶的年轻人偶然发现了一把神剑,但这剑没有剑身。于是,年轻人在众人的帮助下逃离了矿坑,开始了寻找传说中剑身的历程。最后,年轻人终于领悟到,神剑的剑身其实是隐藏在神剑持有者的内心中,于是,神剑再次发挥威力,消灭了企图统治整个星系的机器人头领。
④ 5个海盗分100个宝石的故事新解。。。。。。。。。
1号直接说要100个,然后后面的2,3,4,5号全部杀掉。
⑤ 关于各种颜色宝石的故事以及各月出生的诞生石
诞生石
从16世纪开始,有人把不同的宝石配上一年12个月,当作个人出生的标志。这代表每个月的宝石,便被称为“诞生石”或“生辰石”,前人普遍认为:诞生石具有避邪护身的魔力,能给人带来好运气,到了科学文化进步的今天,大多数人已不再相信“诞生石”具有的特殊功能,但仍把它当作传统的习俗和对宝石饰品的爱好,而这又正好符合首饰商们推销商品的需要,因而宣传、制作、购买和佩戴“诞生石”饰物之风代休相传,愈演愈烈。国际珠宝学会排列了一个生辰石表。
一月:石榴石:象征忠实、真诚、友爱、贞操;
二月:紫晶:象征诚实、真挚、内心平和;
三月:海南宝石或鸡血石:象征沉着、勇敢、聪明;
四月:钻石:象征恒久、纯洁无瑕;
五月:翡翠或祖母绿:象征幸福、幸运、美好、长久;
六月:珍珠或月光石:象征健康、安宁、富贵、长寿;
七月:红宝石:象征热情、爱情、力量、尊严;
八月:橄榄石或缠丝玛瑙:象征夫妻合欢,幸福好运;
九月:蓝宝石,象征慈爱,诚实,安详,高贵;
十月:欧泊:象征幸运,希望,纯洁,安乐;
十一月:黄玉:象征友情,友爱,真挚,洁白;
十二月:绿松石或锆石:象征爱情,幸福,好运和成功
关于诞生石,由来甚古,据说同圣经中的十二基石、胸甲十二颗宝石、伊斯兰的十二天使和天体十二宫的传说有关,久而久之,已成为一种佩戴诞生月宝石的习俗。
⑥ 关于钻石的故事
钻石的故事
在南非发现第一颗钻石的人名叫丹尼·乔可伯,那是1866年的事了。
有一天,有收集漂亮石头嗜好的丹尼来到距金伯利120公里的霍普敦走访他在德考克农庄的朋友雅克布斯一家,当时雅克布斯的小儿子在和一群小孩玩耍,丹尼发现他们玩游戏
的石块中有一颗很特别的小石子,于是就问是从哪捡到的,雅克布斯的小儿子说是自己从奥兰治河边捡的。丹尼很喜欢这颗小石子,正张口想问时,雅克布斯夫人大方地说:“你如果喜欢,就拿去吧。”丹尼·乔可伯拿走了这颗注定要载入南非史册的“小石子”—后经住在格雷厄姆斯敦的地质学家阿瑟斯通博士的最终鉴定,被确认为重21.25克拉的钻石。不过,后来在南非引起寻觅钻石狂潮的并不是这颗被取名为“尤蕾卡”的钻石,而是3年后丹尼·乔可伯获得的第二颗钻石。
这第二颗“小石头”不再让丹尼如此随意拿到手,他是花了500只羊、10头牛和1匹马的代价才从格里夸地区一个牧羊人手中换得。这个代价随后被证明是值得的—经鉴定那是一颗重达83.5克拉的钻石。这颗后被命名为“南非之星”钻石的发现令当时英国在开普敦的殖民大臣迫不及待地向全世界宣布:南非将来的成功就建立在这颗石头上。
无数怀揣发财梦的人涌向了南非,涌向了金伯利。
如果说黄金的开采是地层底下艰苦危险的劳作,那么钻石矿的采挖则是另一番景象,他们甚至会把钻石矿称为“绅士矿”。
钻石矿传统的开采方式是在露天处从地面向下挖掘,通俗说就是“挖大坑”。
在金伯利,有许多大矿坑,这些留在大地上巨大无比的大窟窿总会让游人惊叹不已,甚至会怀疑:以人类的力量怎能挖出如此貌若自然造化般的大坑?
很多人也许不相信,尽管南非盛产钻石,不过你要在南非买到便宜钻石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钻石业是高度垄断的行业,任何一个地方的钻石实行的都是全球统一垄断价格,也就是说真正来路正当的好的钻石,无论在南非还是在其它国家的钻石珠宝店里买,价钱都是相差无几的。
赝品钻石在南非不难见到,其外型与真的钻石无别。曾有一些黑人从嘴巴里吐出假钻石,然后故作神秘地说是从哪个钻石工厂偷出来的,以此来诓骗中国人。为了证实他们的货是真的,他们会拿出玻璃片用自己的“钻石”在上面划出几道痕来给你看,以说明有足够的硬度。其实,懂行的人是不会上当的:玻璃的硬度仅为5,钻石的硬度是10,硬度大于5而小于10的任何物质都能在玻璃上留下划痕,比如硬度为7的水晶或者硬度为5-9的人造钻石。
当然,要鉴定钻石的真伪最保险的办法还是到权威的机构或者是找行家,用专门的仪器进行检测。
⑦ 蓝宝石的故事文章1000字
蓝钻“希望”
公元1642年,法国的探险家兼珠宝商塔维密尔,在印度西南部首先得到了这块巨大的宝石金刚石,重112克拉,它具有极为罕见的深蓝色。塔维密尔将宝石带回法国,献给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国王封了他一个官职,并且赏他一大笔钱作为宝石的代价。传说中的噩运也随之开始降临到接触宝石的人的身上。塔维密尔的财产,被他那不孝的儿子花得精光,使得他到了80岁的高龄时穷得身无分文,仍不得不再一次到印度去,希望寻求新的财富。可是,他却在那里被野狗咬死了。
下一个便轮到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了。他将这颗蓝色的宝石金刚石琢磨成了重69.03克拉的钻石。路易十四仅仅戴了一次,不久就患天花死去。继位的法王路易十五,成了钻石的新主人。他发誓不戴这颗深蓝色的大钻,可是,他把它借给他的情妇佩戴。结果,路易十五的情妇在法国大革命中被砍了头。这颗蓝色大钻又传给了法王路易十六,他的王后经常佩戴此钻,结果是将路易十六夫妇双双送上了断头台。路易十六王后的女友兰伯娜公主,随之成了这顾蓝色噩运之钻的主人。她大概又是因为戴了这颠倒霉的钻石,在法国大革命中被杀。
这颗蓝色的大钻于1792年在法兰西的国库中被盗。窃贼的命运如何,不得而知,只知道它被重新琢磨了一次,重量减为45.52克拉,并于1830年在伦敦的珠宝市场上出现,当即被银行家霍普(Hope)买去,价值18000英镑。从此,这颗蓝钻就以它新主人的姓氏为名,叫做“霍普”。由于英文Hope又是希望的意思,故此钻又名“希望”。银行家霍普终生未婚,他将蓝钻传给外孙(其条件是要他改姓霍普)。这位新的钻石主人后来娶了一位美国女演员约西为妻,不久,小霍普破产,约西和他离了婚。约西于1940年死于美国坡士顿,她在晚年穷困潦倒,经常埋怨那顾蓝钻“希望”给她带来了难以摆脱的翘运。1906年,小霍普为清偿债务被迫卖掉了蓝钻“希望”,此后的两年之内,“希望”被转卖了多次。
1908年,蓝钻“希望”被土耳其苏丹哈密德二世用40万美元买走。据说,经手这笔买卖的商人在带着他的妻儿出门时,汽车翻下了悬崖,全家一起遇难。蓝钻“希望”在土耳其宫廷中由苏丹赏给他的亲信左毕德佩戴,可不久,左毕德被苏丹处死。
1911年,美国华盛顿的邮政负责人麦克兰,用11.4万美元购得了蓝钻“希望”,他将它送给自己的妻子作为礼物。有人告诉麦克兰夫人,说这是一顾会带来噩运的钻石,并谈了不少历史上的传说,麦克兰夫人一笑置之。她经常佩戴此钻,并常与她保有的另一顾名钻——94.8克拉的“东方之星”同时佩戴,以显示豪华与富有。也许是巧合吧!就在麦克兰夫人得到蓝钻“希望”的第二年,她的儿子在一次车祸中丧生,而她的丈夫麦克兰先生不久也死去,她的女儿又因为服用安眠药过量而死。
表克兰夫人于1947年去世,美国著名的大珠宝商温斯顿,在1958年买下了她的全部珠宝,成了蓝钻“希望”的新主人。后事如何呢?温斯顿带着这颗噩运之钻,在不同的季节多次飞越大西洋,当然,都平安无事,不过,倒遇见了一件趣事。
一次,温斯顿和他的妻子一起,到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去,回纽约时他妻子先一天乘飞机走,温斯顿本人于第二天飞返纽约。温斯顿夫人的飞机按署飞,按规定在亚速尔群岛的玛丽亚机场中途降落加油,由于飞机引擎发生了小故障,因而耽误了约3个小时。在等待修理的过程中,突然有一位男乘客提出拒绝再乘这一架飞机旅行,坚决要求改乘第二天的飞机,于是他下飞机走了。温斯顿并不知此事,他在第二天去里斯本机场的路上,接到了妻子打来的电报,说她已平安抵达纽约。温斯顿将此电塞进衣袋,随即登上飞往纽约的班机,飞机起飞时,他发现邻座是空的,他很高兴,因为可以好好地睡一觉了。一觉醒来,飞机巳到达加油站亚速尔群岛的玛丽亚机场,在飞机加油时,他下机散步去了。
当他回到飞机时,发现邻座已经有了客人,而且此人正在滔滔不绝地给机上的旅客们讲述自己的一个冒险故事。他说自己昨天居然和噩运之钻主人的妻子同乘一架飞机,果然飞机在这玛丽业机场发生了故障,他赶快逃下飞机,要求改乘今天的飞机,等等。这位旅客继续说:“我并不迷信,可我为什么要冒险和噩运之钻主人的妻子同乘一架飞机呢?我坚决要求改乘另一架飞机,你们看,我安全了,并且能在此地谈话。”温斯顿在旁边听着,真是哭笑不得,心想,这位老兄要是知道我是蓝钻“希望”的主人,那他现在又会怎样呢?正在这时,邻座那位客人突然提高嗓门说:“如果昨天那架飞机能够安全到达,那才是怪事。”涵养不错的温斯顿先生大约也忍不住了,他从口袋中掏出妻子打来的电报,递给了邻座这位激动的旅客,顿时,他像泄了气的皮球安静了,一直到达目的地纽约,这位旅客再也没有开口。
这颗历尽坎坷,得到了它适宜的归宿。温斯顿将它作为礼物捐献给了国家,它现在藏于美国华盛顿的史密森研究所。从此,它再也不是炫耀豪华和财富,或增加个人娇美的装饰品了,而是成了科学研究的标本。
⑧ 怪盗基德中潘多拉宝石的故事梗概,在线等急
您好,我是柯南吧的成员,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_^《魔术快斗》中的组织和《名侦探柯南》中的组织是不是同一个还没有定论,青山也没有明确表态。虽然《魔术快斗》中那个组织的确穿黑衣,但是感觉比黑衣组织逊色多了,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和GIN比起来就像幼儿园的见到大学毕业生一样。连袜子颜色这么明显的错误都会犯,很难想象它是会和黑衣组织是一个门下。《魔术快斗》中的组织,给人感觉就是个盗窃组织,根本和黑衣组织是两码事。在魔术快斗第三卷里那个神秘组织的小头目说过,他们就是一个被神秘富豪雇佣去找宝石的兵团。也就是说,即使他们和黑衣组织有关系,也不过是个小小的雇佣军而已。而且,《魔术快斗》里经常出现的那位组织成代号是斯内克,就是英文“Snake”,是“蛇”的意思,不是酒名。再有,《魔术快斗》中的组织盗取“潘多拉宝石”和《名侦探柯南》中的黑衣组织研发APTX 4869的目的都是为了“长生”,这是共同点。但是两个组织所使用的方法是大相径庭的。《名侦探柯南》中的黑衣组织是研发可以永葆青春的药物,虽然说这套理论是伪科学,但是也是以现实为依托的,这和《柯南》本身推理漫画的性质很符合。而《魔术快斗》中的组织却是盗取传说中的宝石“潘多拉”来长生,这在现实世界中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比《柯南》中的做法来的更不实际,这样如同《哈利波特》故事中的情节,与《魔术快斗》这部认同魔法存在的漫画的主题很符合。所以,我认为这两个组织只能分别存在于自身的漫画世界中,根本不可能是一个组织。以上只是个人观点,希望可以帮助你
⑨ 宝石的传说故事
西王母献玉故事介绍:
民间传说中的西王母子居住在远古人类的发源地喜马拉雅山肪和昆仑山肪,曾向黄帝尧舜献玉,这反映了古人类对自己故乡的怀念,对自己祖先崇拜之心的结晶。
和氏之璧
传说2000多年前的楚国和氏,把在山中得到的玉璞献给楚国的厉王和武王,但厉王听信玉人的谗言,两次以欺君之罪,先后砍去了和氏的左、右脚,后来文王继位,知道和氏因璞玉被诬为石头而在山中痛哭了三天三夜,便命人剖玉察看,证实那果然是一块举世无双的美玉。于是把这块美玉琢成玉壁,为了奖励和氏献玉有功,逐以和氏之名命名此壁为“和氏璧”。
完壁归赵
和氏璧到战国后期,被楚国用作向赵国求婚的聘礼,赠给了赵国。秦国也非常想得到它,就宣称愿以十五座城池交换赵国的“和氏璧”。虽名曰交换,其实只想骗而取之,赵国也明白秦国的用意但因惧怕秦又不敢拒绝,于是便派机智勇敢,足智多谋蔺相如担任出使秦国,护送“和氏壁”去秦国交换城池的任务,在谈判过程中,蔺相如识破秦王的阴谋,略施小计,从秦王的手中夺回了“各氏壁”,并顺利地返回赵国。后来,秦统一七国,这块“和氏壁”便被秦始皇琢成世代相传的“传国玉玺”,上刻“受命子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成为帝王无上权力的象征。
《玉环》的典故
战国晚期,秦王政曾遣使送一个玉连环给齐国,并对齐国说:这连环上的两个环,没有人能分开,齐国人足智多谋,能不能把它解开呢?想以此不可解之环试探齐国的虚实,齐国的王后听罢来使之言,拿来铁锤,把玉环打破了,并对来使说,我们已遵命打开了连环。秦王政知道此事后,认为齐国有宁为玉碎的精神,所以就不敢再存伐齐之心了。
弄玉吹箫
弄玉是古代神化传说中的神仙佳人,据说是秦穆公的女儿,生时正好有人南来一块碧色美玉,一周岁生日时,宫中摆了很多珍珠宝石,其女独抓此玉,弄玩不舍,因起名为弄玉,弄玉长大后姿容光焕发绝世,聪明能干,善于吹箫,不用乐师,就能自成音调,穆公令巧匠剖此玉做成箫,弄玉吹之,声音如凤鸣。穆公宠爱此女,特为她修筑“凤楼”,楼前建有高台,名“凤台”,随后穆公欲为其女寻求佳婿,而引出了吹箫引凤,弄玉成亲,乘龙快婿的典故。
女娲补天
相传远古之时,天柱倾塌,九州崩裂,大火燃烧,洪水汪洋不息,民不聊生,女娲炼以五色石补苍天,挽救了众生,又将补天石多余之石散后落在大地,“千样玛瑙万种玉”由此而来。这个神化将玉说成补天之物,可见我们民族对玉有着特殊的喜好。
雨花玛瑙
在南京中华门外,有一座满是砾石小山岗,相传在1400多年的梁朝,有一位和尚云光,曾在这里讲经说法,直讲得顽石点头,落花如雨。从此这里就有了很多花纹美丽、色泽鲜艳的小圆石子。(雨花石)人们认为这是从天上降下的雨花,因此把这一带叫做雨花台。
⑩ 急求续写矿工与宝石的寓言故事。
如何练好钢笔字
练好钢笔字,对于小学生,以及一些字体尚未定型的广大青年来说,一般比成年人容易些。这是因为他们容易接受新的字体,一旦有正确的引导,选择合适的字体,正确的方法,再有持之以恒的态度,在短期内便可收到良好的效果。而对于字体已定型的成年人,要练好钢笔字就不那么容易了。由于他们以前没有注意字的好坏,一些难看甚至错误的写法已成恶习,很难改正。他们现在想练字,但往往只在现有的字体上修修补补,选择和自己相似的字体上打主意,这样常常是好的没有学到,坏的没丢掉,以至越练越难看。
那么怎样让这些人练好字呢?我的经验是:首先必须使他们完全忘掉以前的字体,从零开始,从最基本的点划练起。然后再练结构。对钢笔字来说,最重要的是结构问题,结体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字的美观。所以要写好钢笔字结体最重要。但现在有一个很不好解决的问题,就是很难把以前的字体忘掉,在临帖过程中常常把旧习惯带入新字体。要改变这种状况,最好的办法首先是选择与自己以前的字体载然不同的正楷字进行摹写。练正楷是为了正形,练上一两个星期或更长的时间,就可以正形。当形正了以后,也应选择与本人原字体截然不同的,并且是自己认为美观的行书字帖进行临摹。如以前的字体拘谨则选择奔放的字帖;如字体散漫则选择严谨的字帖;如字体呆板则选择潇洒的字帖;如字体软滑则选择坚挺的字帖,若字体臃肿则选择清秀的字帖......这样练上二到三个月,就可以学会新的字体。在学习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在刚开始几天进步还快,但过一个时期反到觉得越写越差,这是正常现象。这时要沉住气,继续练下去,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就能走出困境而上轨道。临摹的目的是将以前的字忘掉,将字帖上的字记住,加以应用。在这以后,就要安排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所谓的章法布白。对一般只想把字写得好看些,而不想在这方面有所成就的人来说,能做到以上所说的就足够了。这是我在学习中得到的经验,也曾将这些经验介绍给别人,效果都不错。
如果想在钢笔书法艺术上有所成就,那就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不仅必须借鉴毛笔书法的用笔、结体、章法、气韵等等,还必须充分发挥钢笔所固有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繁荣钢笔书法艺术,才能使她具有强大而永久的生命力。否则,钢笔书法只能是毛笔书法的附庸,不能有所发展、有所创新,也就不会有强大、永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