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挖矿知识 » redis挖矿原理

redis挖矿原理

发布时间: 2021-06-23 10:04:50

『壹』 redis原理,单线程怎么做到高并发的

但线程,只能靠单个处理器速度,内存速度,处理器上的缓存速度,总线传输速度。余下的是你的网络IO。但线程高并发完全依赖程序的运行速度。redis这种东西肯定不是但线程的。一个连接就是一个线程,你这样理解应该不准确。

『贰』 redis是怎么实现的

第一:Redis 是什么?

Redis是基于内存、可持久化的日志型、Key-Value数据库 高性能存储系统,并提供多种语言的API.

第二:出现背景

  • 数据结构(Data Structure)需求越来越多, 但memcache中没有, 影响开发效率

  • 性能需求, 随着读操作的量的上升需要解决,经历的过程有:
    数据库读写分离(M/S)–>数据库使用多个Slave–>增加Cache (memcache)–>转到Redis

  • 解决写的问题:
    水平拆分,对表的拆分,将有的用户放在这个表,有的用户放在另外一个表;

  • 可靠性需求
    Cache的"雪崩"问题让人纠结
    Cache面临着快速恢复的挑战

  • 开发成本需求
    Cache和DB的一致性维护成本越来越高(先清理DB, 再清理缓存, 不行啊, 太慢了!)
    开发需要跟上不断涌入的产品需求
    硬件成本最贵的就是数据库层面的机器,基本上比前端的机器要贵几倍,主要是IO密集型,很耗硬件;

  • 维护性复杂
    一致性维护成本越来越高;
    BerkeleyDB使用B树,会一直写新的,内部不会有文件重新组织;这样会导致文件越来越大;大的时候需要进行文件归档,归档的操作要定期做;
    这样,就需要有一定的down time;

  • 基于以上考虑, 选择了Redis

    第三:Redis 在新浪微博中的应用

    Redis简介

    1. 支持5种数据结构

    支持strings, hashes, lists, sets, sorted sets
    string是很好的存储方式,用来做计数存储。sets用于建立索引库非常棒;

    2. K-V 存储 vs K-V 缓存

    新浪微博目前使用的98%都是持久化的应用,2%的是缓存,用到了600+服务器
    Redis中持久化的应用和非持久化的方式不会差别很大:
    非持久化的为8-9万tps,那么持久化在7-8万tps左右;
    当使用持久化时,需要考虑到持久化和写性能的配比,也就是要考虑redis使用的内存大小和硬盘写的速率的比例计算;

    3. 社区活跃

    Redis目前有3万多行代码, 代码写的精简,有很多巧妙的实现,作者有技术洁癖
    Redis的社区活跃度很高,这是衡量开源软件质量的重要指标,开源软件的初期一般都没有商业技术服务支持,如果没有活跃社区做支撑,一旦发生问题都无处求救;

    Redis基本原理

    redis持久化(aof) append online file:
    写log(aof), 到一定程度再和内存合并. 追加再追加, 顺序写磁盘, 对性能影响非常小

    1. 单实例单进程

    Redis使用的是单进程,所以在配置时,一个实例只会用到一个CPU;
    在配置时,如果需要让CPU使用率最大化,可以配置Redis实例数对应CPU数, Redis实例数对应端口数(8核Cpu, 8个实例, 8个端口), 以提高并发:
    单机测试时, 单条数据在200字节, 测试的结果为8~9万tps;

    2. Replication

    过程: 数据写到master–>master存储到slave的rdb中–>slave加载rdb到内存。
    存储点(save point): 当网络中断了, 连上之后, 继续传.
    Master-slave下第一次同步是全传,后面是增量同步;、

    3. 数据一致性

    长期运行后多个结点之间存在不一致的可能性;
    开发两个工具程序:
    1.对于数据量大的数据,会周期性的全量检查;
    2.实时的检查增量数据,是否具有一致性;

    对于主库未及时同步从库导致的不一致,称之为延时问题;
    对于一致性要求不是那么严格的场景,我们只需要要保证最终一致性即可;
    对于延时问题,需要根据业务场景特点分析,从应用层面增加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
    1.新注册的用户,必须先查询主库;
    2.注册成功之后,需要等待3s之后跳转,后台此时就是在做数据同步。

    第四:分布式缓存的架构设计

    1.架构设计

    由于redis是单点,项目中需要使用,必须自己实现分布式。基本架构图如下所示:

    2.分布式实现

    通过key做一致性哈希,实现key对应redis结点的分布。

    一致性哈希的实现:

    lhash值计算:通过支持MD5与MurmurHash两种计算方式,默认是采用MurmurHash,高效的hash计算.

    l一致性的实现:通过java的TreeMap来模拟环状结构,实现均匀分布

    3.client的选择

    对于jedis修改的主要是分区模块的修改,使其支持了跟据BufferKey进行分区,跟据不同的redis结点信息,可以初始化不同的 ShardInfo,同时也修改了JedisPool的底层实现,使其连接pool池支持跟据key,value的构造方法,跟据不同 ShardInfos,创建不同的jedis连接客户端,达到分区的效果,供应用层调用

    4.模块的说明

    l脏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失败执行的缓存操作。

    l屏蔽监控模块,对于jedis操作的异常监控,当某结点出现异常可控制redis结点的切除等操作。

    整个分布式模块通过hornetq,来切除异常redis结点。对于新结点的增加,也可以通过reload方法实现增加。(此模块对于新增结点也可以很方便实现)

    对于以上分布式架构的实现满足了项目的需求。另外使用中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用途的缓存数据可以单独设置一些redis结点,设定特定的优先级。另外对 于缓存接口的设计,也可以跟据需求,实现基本接口与一些特殊逻辑接口。对于cas相关操作,以及一些事物操作可以通过其watch机制来实现。

    声明:所有博客服务于分布式框架,作为框架的技术支持及说明,框架面向企业,是大型互联网分布式企业架构,后期会介绍linux上部署高可用集群项目。

『叁』 redis如何实现多线程

redis是以单进程的形式运行的,命令是一个接着一个执行的,能很好的解决程序的并发问题
所以在当数据涉及并发问题 比如秒杀 我们就是把数据线存进redis 然后用户请求的时候在redis中减库存redis是单线程所以不会减超 redis减成功了之后就拒绝之后的请求然后在数据库减库存 这样就不会出现库存为负的问题 这就是基本的运作原理

『肆』 利用redis什么原理实现分布式锁

Redis有一系列的命令,特点是以NX结尾,NX是Not eXists的缩写,如SETNX命令就应该理解为:SET if Not eXists。这系列的命令非常有用,这里讲使用SETNX来实现分布式锁。

用SETNX实现分布式锁

利用SETNX非常简单地实现分布式锁。例如:某客户端要获得一个名字foo的锁,客户端使用下面的命令进行获取:

SETNX lock.foo <current Unix time + lock timeout + 1>

如返回1,则该客户端获得锁,把lock.foo的键值设置为时间值表示该键已被锁定,该客户端最后可以通过DEL lock.foo来释放该锁。
如返回0,表明该锁已被其他客户端取得,这时我们可以先返回或进行重试等对方完成或等待锁超时。
解决死锁

上面的锁定逻辑有一个问题:如果一个持有锁的客户端失败或崩溃了不能释放锁,该怎么解决?我们可以通过锁的键对应的时间戳来判断这种情况是否发生了,如果当前的时间已经大于lock.foo的值,说明该锁已失效,可以被重新使用。

发生这种情况时,可不能简单的通过DEL来删除锁,然后再SETNX一次,当多个客户端检测到锁超时后都会尝试去释放它,这里就可能出现一个竞态条件,让我们模拟一下这个场景:

C0操作超时了,但它还持有着锁,C1和C2读取lock.foo检查时间戳,先后发现超时了。
C1 发送DEL lock.foo
C1 发送SETNX lock.foo 并且成功了。
C2 发送DEL lock.foo
C2 发送SETNX lock.foo 并且成功了。
这样一来,C1,C2都拿到了锁!问题大了!

幸好这种问题是可以避免D,让我们来看看C3这个客户端是怎样做的:

C3发送SETNX lock.foo 想要获得锁,由于C0还持有锁,所以Redis返回给C3一个0
C3发送GET lock.foo 以检查锁是否超时了,如果没超时,则等待或重试。
反之,如果已超时,C3通过下面的操作来尝试获得锁:
GETSET lock.foo <current Unix time + lock timeout + 1>
通过GETSET,C3拿到的时间戳如果仍然是超时的,那就说明,C3如愿以偿拿到锁了。
如果在C3之前,有个叫C4的客户端比C3快一步执行了上面的操作,那么C3拿到的时间戳是个未超时的值,这时,C3没有如期获得锁,需要再次等待或重试。留意一下,尽管C3没拿到锁,但它改写了C4设置的锁的超时值,不过这一点非常微小的误差带来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注意:为了让分布式锁的算法更稳键些,持有锁的客户端在解锁之前应该再检查一次自己的锁是否已经超时,再去做DEL操作,因为可能客户端因为某个耗时的操作而挂起,操作完的时候锁因为超时已经被别人获得,这时就不必解锁了。

示例伪代码

根据上面的代码,我写了一小段Fake代码来描述使用分布式锁的全过程:

# get lock
lock = 0
while lock != 1:
timestamp = current Unix time + lock timeout + 1
lock = SETNX lock.foo timestamp
if lock == 1 or (now() > (GET lock.foo) and now() > (GETSET lock.foo timestamp)):
break;
else:
sleep(10ms)

# do your job
do_job()

# release
if now() < GET lock.foo:
DEL lock.foo
是的,要想这段逻辑可以重用,使用python的你马上就想到了Decorator,而用Java的你是不是也想到了那谁?AOP + annotation?行,怎样舒服怎样用吧,别重复代码就行。

『伍』 redis和MQ做并发测试原理是什么

1 单线程模型
Redis客户端对服务端的每次调用都经历了发送命令,执行命令,返回结果三个过程。其中执行命令阶段,由于Redis是单线程来处理命令的,所有每一条到达服务端的命令不会立刻执行,所有的命令都会进入一个队列中,然后逐个被执行。并且多个客户端发送的命令的执行顺序是不确定的。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不会有两条命令被同时执行,不会产生并发问题,这就是Redis的单线程基本模型。

2 单线程模型每秒万级别处理能力的原因
(1)纯内存访问。数据存放在内存中,内存的响应时间大约是100纳秒,这是Redis每秒万亿级别访问的重要基础。

(2)非阻塞I/O,Redis采用epoll做为I/O多路复用技术的实现,再加上Redis自身的事件处理模型将epoll中的连接,读写,关闭都转换为了事件,不在I/O上浪费过多的时间。

(3)单线程避免了线程切换和竞态产生的消耗。

(4)Redis采用单线程模型,每条命令执行如果占用大量时间,会造成其他线程阻塞,对于Redis这种高性能服务是致命的,所以Redis是面向高速执行的数据库。

『陆』 redis缓存原理

redis缓存原理是sql语句时key值,查询结果resultSet是value,当同一个查询语句访问时(select * from t_proct),只要曾经查询过,调用缓存直接返回resultSet,节省了数据库读取磁盘数据的时间。

redis的存储分为内存存储、磁盘存储和log文件三部分,配置文件中有三个参数对其进行配置。

save seconds updates,save配置,指出在多长时间内,有多少次更新操作,就将数据同步到数据文件。这个可以多个条件配合,比如默认配置文件中的设置,就设置了三个条件。

appendonly yes/no ,appendonly配置,指出是否在每次更新操作后进行日志记录,如果不开启,可能会在断电时导致一段时间内的数据丢失。因为redis本身同步数据文件是按上面的save条件来同步的,所以有的数据会在一段时间内只存在于内存中。

(6)redis挖矿原理扩展阅读

redis的出现,很大程度补偿了memcached这类key/value存储的不足,在部 分场合可以对关系数据库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它提供了Java,C/C++,C#,PHP,JavaScript,Perl,Object-C,Python,Ruby,Erlang等客户端,使用很方便。

Redis支持主从同步。数据可以从主服务器向任意数量的从服务器上同步,从服务器可以是关联其他从服务器的主服务器。这使得Redis可执行单层树复制。

存盘可以有意无意的对数据进行写操作。由于完全实现了发布/订阅机制,使得从数据库在任何地方同步树时,可订阅一个频道并接收主服务器完整的消息发布记录。同步对读取操作的可扩展性和数据冗余很有帮助。

redis的官网地址,redis.io。(域名后缀io属于国家域名,是british Indian Ocean territory,即英属印度洋领地)

『柒』 使用redis实现的分布式锁原理是什么

一、写在前面

现在面试,一般都会聊聊分布式系统这块的东西。通常面试官都会从服务框架(Spring Cloud、Dubbo)聊起,一路聊到分布式事务、分布式锁、ZooKeeper等知识。

所以咱们这篇文章就来聊聊分布式锁这块知识,具体的来看看Redis分布式锁的实现原理。

说实话,如果在公司里落地生产环境用分布式锁的时候,一定是会用开源类库的,比如Redis分布式锁,一般就是用Redisson框架就好了,非常的简便易用。

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看看Redisson的官网,看看如何在项目中引入Redisson的依赖,然后基于Redis实现分布式锁的加锁与释放锁。

下面给大家看一段简单的使用代码片段,先直观的感受一下:

大家看到了吧,那个myLock的hash数据结构中的那个客户端ID,就对应着加锁的次数

(5)释放锁机制

如果执行lock.unlock(),就可以释放分布式锁,此时的业务逻辑也是非常简单的。

其实说白了,就是每次都对myLock数据结构中的那个加锁次数减1。

如果发现加锁次数是0了,说明这个客户端已经不再持有锁了,此时就会用:

“del myLock”命令,从redis里删除这个key。

然后呢,另外的客户端2就可以尝试完成加锁了。

这就是所谓的分布式锁的开源Redisson框架的实现机制。

一般我们在生产系统中,可以用Redisson框架提供的这个类库来基于redis进行分布式锁的加锁与释放锁。

(6)上述Redis分布式锁的缺点

其实上面那种方案最大的问题,就是如果你对某个redis master实例,写入了myLock这种锁key的value,此时会异步复制给对应的master slave实例。

但是这个过程中一旦发生redis master宕机,主备切换,redis slave变为了redis master。

接着就会导致,客户端2来尝试加锁的时候,在新的redis master上完成了加锁,而客户端1也以为自己成功加了锁。

此时就会导致多个客户端对一个分布式锁完成了加锁。

这时系统在业务语义上一定会出现问题,导致各种脏数据的产生。

所以这个就是redis cluster,或者是redis master-slave架构的主从异步复制导致的redis分布式锁的最大缺陷:在redis master实例宕机的时候,可能导致多个客户端同时完成加锁。

『捌』 redis怎样解决高并发

Redis是个单线程程序!这点必须铭记。

也许你会怀疑高并发的Redis 中间件怎么可能是单线程。很抱歉,它就是单线程,你的怀疑暴露了你基础知识的不足。莫要瞧不起单线程,除了Redis 之外,Node.js 也是单线程,Nginx也是单线程,但是它们都是服务器高性能的典范。

Redis单线程为什么还能这么快?

因为它所有的数据都在内存中,所有的运算都是内存级别的运算。正因为Redis是单线程,所以要小心使用Redis 指令,对于那些时间复杂度为O(n) 级别的指令,- -定要谨慎使用,一不小心就可能会导致Redis 卡顿。

Redis单线程如何处理那么多的并发客户端连接?

这个问题,有很多中高级程序员都无法回答,因为他们没听过多路复用这个词汇,不知

道select 系列的事件轮询API, 没用过非阻塞IO。

非阻塞IO

热点内容
元宇宙产业股 发布:2025-07-26 08:57:31 浏览:119
比特币及虚拟货币金融 发布:2025-07-26 08:55:19 浏览:754
dcep币圈会涨吗 发布:2025-07-26 08:29:28 浏览:77
太一云区块链上市公司股票代码查询 发布:2025-07-26 08:17:34 浏览:44
俄罗斯的数字货币有几种 发布:2025-07-26 08:16:02 浏览:530
btc交易有记录吗 发布:2025-07-26 08:03:29 浏览:318
二次元小宇宙图片 发布:2025-07-26 07:30:30 浏览:943
ltc决策机制 发布:2025-07-26 07:29:09 浏览:57
币圈都用什么app聊天 发布:2025-07-26 07:15:22 浏览:290
福州元宇宙公司 发布:2025-07-26 06:45:39 浏览: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