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挖矿会污染坏境
⑴ 采矿引起的水质恶化问题
由于矿床的存在和开采,多使矿区附近的地下水与地表水水质恶化。
1.矿区(床)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
1)天然污染:主要指矿床内存在的有害人体健康及危害其他生物生存的元素或成分,在自然条件下进入地下水或地表水中,污染了天然水体。如多金属及放射性矿床中所含的有害元素,经自然的氧化或淋滤或溶解作用,进入矿区水体中。这些有害元素,会在矿床周围形成大于矿体分布范围、高异常含量的水晕。它具有与区域地下水化学成分不同的特点。它们的存在虽可作为找矿标志,但会危及人类健康和恶化环境,有些地方病即源于此。
2)采矿对水体的污染。主要有:①采矿揭露矿体,使有害元素直接进入矿井水中,造成污染;②采矿使不同成分的水相混合,往往使原来优质水污染,不能饮用;③勘探工程沟通矿体及含水层,造成污染;④废矿渣淋滤水,会成为富含有害物的污染水;⑤采矿附属工厂排放“三废”造成的水质污染;⑥采矿对大气造成污染,形成的酸雨污染矿区水体;⑦各种原因导致的微生物污染;⑧酸性矿井水的形成与污染。这些严重受污染的矿井排出水和地下水与地表水,危害人体健康,恶化矿区环境,其危害面积远大于矿床分布或开采范围。
2.采矿改变了地下水循环条件和水文地球化学环境,使水质恶化
因采矿疏干形成新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加速了水循环或使原排泄区转变为矿井水的补给区,或直接使污染的地表水倒灌等,都会造成水质恶化。
随采矿向深部发展,多使揭露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发生转化,采矿活动常常使还原环境转化为氧化环境,发生新的物理化学变化,使水质污染,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3.热污染
开采深部矿床有可能引导深部高热量(能)至浅部,使浅部地层或井巷空间增温,形成人为热污染。这主要是指某些井巷延深揭露出热水,或在地热异常区采矿,井下温度超过安全规定,使作业环境恶化。
以上对矿区环境地质作了简要介绍。在实际生产中,地质灾害通常不是孤立产生的。例如矿区疏干,不仅会破坏供水水源,又是产生水质变坏、地面塌陷和开裂的直接原因。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对环境地质问题要进行综合研究。研究中应注意:①勘探中,应在研究矿区水文地质条件、预测涌水量的同时,加强矿区环境地质与生态和环境保护的研究工作;②在重视现场研究的同时,加强环境地质的理论研究,在研究单体灾害的同时,加强总体规律的研究;③在评价现状的基础上,做好对地质灾害预测和防治的研究;④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在制订防治环境地质灾害方案时,应从多种方案对比中择优;⑤在有代表性或产生严重环境地质灾害的井巷和地表,应设置长期观测网,以掌握它们的活动规律。应对已发生的环境地质灾害积极整治,加强环境保护,使其向良性方向转化。
小结
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掌握以下重点内容:①矿床水文地质调查概述,包括矿床水文地质工作的内容及特点、矿床水文地质勘查原则、矿床水文地质图系的编制;②矿区地下水防治方法,主要是防水措施(地面防水,井下防水)、疏干排水(地表疏干、地下疏干、联合疏干)、注浆堵水;③矿区环境地质,包括矿区供排水矛盾问题、矿区岩土体变形与破坏问题、采矿引起水质恶化问题。
复习思考题
1.矿床水文地质调查的内容及任务是什么?
2.矿床水文地质调查有什么特点?
3.对矿床水文地质调查的范围与比例尺有什么要求?
4.为什么要对矿床充水条件、主要来水方向、矿床周边界、顶底板隔水层等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哪些内容?
5.对岩溶矿区的地面塌陷,调查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6.为什么要对断层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哪些内容?
7.矿床水文地质勘探的原则是什么?
8.从地质勘探孔中可获取哪些水文地质资料?
9.从地质勘探孔中获取资料之后,应编制哪些图件?
10.为什么要对井巷围岩隔水层(组)进行调查研究?
11.隔水层可分为几种类型?
12.井巷水文地质工作有哪些?
13.大型抽水试验、井下放水试验和连通试验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14.矿床水文地质图系有哪些?如何编制?
15.防水措施有哪些?
16.如何开展矿区地面防水工作?
17.如何开展矿区井下防水工作?
18.什么叫防水矿柱?为什么要留设防水矿柱?如何留设防水矿柱?
19.为什么要超前探水?在什么情况下要超前探水?超前探水应遵循什么原则?
20.什么是疏干排水?如何分类?
21.地表疏干的含义是什么?有几种疏干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22.地下疏干工程主要包括哪些?如何布置?有什么优缺点?
23.注浆堵水的使用条件是什么?
24.试述注浆堵水的方法和要求?有什么优点?
25.矿区环境地质问题有哪些?如何防治?
⑵ 挖矿会造成什么影响
铁矿是人们开采地球矿石资源的一种,也是用的较多的一种,铁矿开采过多,会造成以下问题:⑴铁矿在某个地区开采过多甚至全部开采,会形成地层的断陷,下沉或地下水的进入。⑵会有污染环境的问题。(现在来看很少)主要的铁矿石要进行冶炼,会产生废渣和废气污染环境。
对地球整个整体来说,我想没有太大的问题。毕竟铁矿石的分布没有集中在地球某个地区(列如西亚的石油),只是局部改变了近地面的自然环境,对地球不会有太大影响。
⑶ 人们在挖矿产的时候对地球造成了哪些伤害如何解决
采矿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水土流失、矿坑造成的地面沉降、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以及采矿过程中含化学物的废水对地下水的污染等。
国家对采矿业有严格的环境保护和恢复地表状态的法律法规,保证采矿区域要恢复原有的状态,甚至要求比采矿以前的环境更好。使用过去的方法采矿,对采矿业限制不严格的国家,采矿业会对环境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同时会影响人类的健康。
⑷ 为保护环境,内蒙正式叫停挖矿机,为何挖矿机能消耗巨大电量
要说投资回报率最高的投资品是什么,那一定是近几年的比特币,成几十倍的价额翻番令许多人心动不已,纷纷投身挖矿。但众所周知,比特币挖矿并不简单,需要高配置多数量的电脑连续工作,消耗的电费也可想而知。近期,内蒙古就要求在4月末前关停所有虚拟货币挖矿项目,并严禁新建虚拟货币挖矿项目。近期,内蒙古发改委发布《关于确保完成“十四五”能耗双控目标任务若干保障措施(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了全面清理关停虚拟货币挖矿项目,2021年4月底前全部退出。
⑸ 采矿对环境的危害
一、露天采铜对环境有什么危害:露天矿山容易造成水体污染、地质灾害、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及水环境污染等危害。
治理与防护方法:开发新能源,减少开采,合理开采。
二、露天采煤对环境有什么危害:为露天煤矿要大面积的开挖地面,所以对地面植被的破坏很严重,其次地表疏松会造成水土流失,第三是会造成土壤酸化,因为煤炭中含有大量的硫元素,煤炭的开采会造成大量硫元素融合到水体中,进而造成土壤酸化,第四,会造成泥石流,塌方灾害。
治理与防护方法:开发新能源,减少开采,合理开采。
三、采铁对环境有什么危害:水土流失、矿坑造成的地面沉降、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以及采矿过程中含化学物的废水对地下水的污染等。
治理与防护方法:开发新能源,减少开采,合理开采。
拓展资料
一、什么是水体污染
当进入水体的污染物质超过了水体的环境容量或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变坏,从而破坏了水体的原有价值和作用的现象,称为水体污染水体污染的原因有两类:一是自然的,二是人为的。特殊的地质条件使某种化学元素大量富集、天然植物在腐烂时产生某些有害物质、雨水降到地面后挟带各种物质流人水体等造成的水体污染,都属于自然污染。
⑹ 采矿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有什麼呢急用!
采矿业影响环境
采矿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采煤诱发的地裂缝、地面塌陷、泥石流,采矿造成的地表水漏失、水位下降、水质变差等,也给周围村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部分矿山随意堆弃废矿石、煤矸石等,造成河、道堵塞。采矿活动中造成地表水污染、空气质量下降等,破坏了矿区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存环境。
⑺ 露天采矿对环境的影响
(一)水体污染
露天采掘直接破坏大量土地,各类废石、废渣、尾矿的堆放也侵占大量土地。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矿山累计占压土地达586万hm2,破坏森林约106万hm2,草地26.3万hm2。山西省大的煤研石山有100多座,占地超过2
000
hm2,大小建材矿山(点)1.5万余处,取土采石挖沙破坏土地8万hm2。矿山表土剥离通常忽略了对可耕种土壤的保存,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地表植被破坏后,受风力水力的侵蚀加剧,大片土地出现沙化。
(二)地质灾害
地面及边坡开挖影响山体、斜坡稳定,导致岩(土)体变形,诱发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矿山排放的废石(渣)常堆积于山坡或沟谷,在暴雨诱发下极易发生泥石流。抚顺西露天矿曾发生滑坡60余次;白银露天采坑曾发生100万m3的大型滑坡;襄樊万山采石场滑坡造成11人死亡;攀钢石灰石矿发生大滑坡3次,造成设施严重损毁;2003年,铜川矿区因连续降雨诱发大而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达94起,直接经济损失2
000余万元;安太堡露天矿南排土场滑坡造成多人死亡。
(三)固体废弃物污染
在风景区附近的露天矿,因采矿对地貌景观的破坏使旅游观光环境极不协调。许多矿山随意倾倒固体排弃物,导致沟壑、河道淤塞,泄洪不畅,水患不断。
(四)对水环境系统的破坏
采矿废渣、尾矿暴露在大气中,其中的硫化物发生氧化使降水成为酸雨,加上选冶废水的未达标排放,往往造成矿区附近的地表水体遭受污染,甚至无法饮用、灌溉。另外,采场内疏干排水改变了地下水自然流场及补、排条件,打破了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均衡转化,常常形成以采区为中心的大而积降落漏斗,造成泉眼干涸、水源枯竭。
(五)大气污染
露天采场生产因大量使用大型移动式机械设备和大爆破,使矿内空气产生一系列尘毒污染,如爆破和采用柴油机为动力的设备等。常见的污染物质主要有粉尘、有害有毒气体[H2S,
SO2, C0, NO2等]和放射性气溶胶。由于生产工序的不同,产尘量与所用的机械设备类型、生产能力、岩石性质、作业方法及自然条件等许多因素有关。露天开采强度大,机械化程度高,受地面气象条件影响,产生的气体常具突发性,如爆破,不利的气象条件及不良的自然通风方式,甚至可使局部污染扩散全矿,使大气污染。选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粉尘和有毒物质,也是矿区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在自然及运输车辆产生的风流作用下,会将尾矿粉直接扬起,使大气中粉尘浓度非常高,严重地污染矿区空气。此外,矿区繁忙的交通运输产生的富含重金属物质的废气,矿区冶炼厂、烧结厂、电厂产生的浓烟以及矿区燃煤产生的有害物质,均构成矿区大气的污染。
⑻ 开采铁为什么会引起土地荒漠化
开矿,势必要挖矿坑矿井等通道(矿口植被生态最先被破坏),会有员工在地面上的生活工作区,会有挖通道时产生的废石废料堆放区(会大量产生,因此大量损毁当地植被),会有支撑通道的木柱木桩等木质架构(常就近随意砍伐),会有员工生活所必需的燃料等消耗(矿区周围就近砍伐植被充当柴火等),会有员工生活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料(洗澡、洗衣、刷锅、排泄等产生)污染环境,会在将矿石冶炼成铁块的时候产生大量废水废渣(用酸提取会有大量废酸水导致土壤酸碱度平衡被破坏,含酸性物质的废矿渣也会严重污染周围的土壤)。
以上种种原因,综合起来,对当地的土地是一场噩梦,不进行科学管理及排污前合理处置,土地荒漠化是必然会发生的。
⑼ 论述采矿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矿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采煤诱发的地裂缝、地面塌陷、泥石流,采矿造成的地表水漏失、水位下降、水质变差等,也给周围村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部分矿山随意堆弃废矿石、煤矸石等,造成河、道堵塞。采矿活动中造成地表水污染、空气质量下降等,破坏了矿区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