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矿经济报道
❶ 全球只剩420万枚比特币没挖出了吗
据报道,目前比特币的总供应量已经用掉了80%,只剩下约420万枚,等待全球的“矿工”们瓜分。在价格惨遭腰斩、监管日益严格的情况下,这场最后的盛宴还能维持多久?
监管走向决定价格走势
但是在国际范围内,比特币的日子也并不好过。美国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已经针对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成立工作组,以评估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欧洲证券及市场管理局也表示,正在研究数字货币是否属于监管范围内的金融工具。此外,韩国、印度等金融监管部门也加强监管力度。
黄震认为,监管政策的走向将会对比特币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等各个国家的政策出台之后, 特别是G20如果能够协调这些发达国家出台统一的监管政策,比特币的价格走势以及上下游的产业就会有一个更明确的预期。
❷ 比特年耗电量够全体英国人用整整27年,比特币这是在浪费资源吗
如果比特币没有投入到实际使用场景之中,那可能就是在浪费资源。媒体报道,一个研究机构的报告显示,比特币每年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资源,如果把最近一年比特币挖矿的耗电量看做一个国家的话,比特币年耗电量已经超过了荷兰和阿联酋,如果给英国人的热水壶全部通上电,可以烧上27年。根据专业人士介绍,比特币需要不断通过计算机计算才能获得新的区块,而且因为比特币的总量是固定的,所以未来需要更多的电力计算,才能赢得比特币,而这个过程被叫做挖矿。
❸ 数字货币挖矿风云如何
“一币一别墅”的财富神话依然在币圈里广为流传,不断有新的投资者跃跃欲试。但其实,从矿机厂商到大矿场主,再到矿池,这个小圈子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权力结构。
制售矿机、挖矿、建矿场、搭矿池,“矿圈”成为区块链世界里另外一条发财之路,矿机也成为一门鲜为人知的“大生意”。
按照比特币发明者中本聪的设想,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去中心化”的,算力分散在全球各地。但是,与去中心化背道而驰,矿池是绝对的中心化,越来越多的矿机接入到矿池里。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如果说炒币是一条不归路,那么投资矿机就是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回收成本只是时间问题。”深圳爱播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钟熙算了一笔账,一台矿机每天200元收益,120天可以回本,之后就是利润了。
2017年10月,钟熙在主业之余,加入了挖矿大军,并迅速成为矿圈大佬,他在江西、四川、贵州等地运营着多个大矿场。
其实这个“稳赚不赔”的生意仍然依赖于币价的持续高涨。过去两个月时间,比特币币价从15000美元跌到了10000美元左右,甚至一度跌破6000美元,使得矿机回本周期延长,如果一直跌下去,盈利也就遥遥无期了。
在比特币问世4年之后,也就是2012年,可以量产的矿机才出现。在此之前,挖矿主要是私人行为,家用电脑就可完成。“那时,家用电脑就是印钞机,每天都能挖出不少比特币。”资深数字货币玩家、早年卖过矿机的黄世亮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
矿机出现后,挖矿开始“社会化”,出现了矿场和矿池,挖矿成为一件集体工作。单独的矿机被矿场托管,就像生产线上的工人,只要摆在那里,就可以每天领薪水。
制售矿机、挖矿、建矿场、搭矿池,“矿圈”成为区块链世界里另外一条发财之路,矿机也成为一门鲜为人知的“大生意”。
中国则成为全球最大的矿机生产地。从2012年开始,在中国诞生了一批矿机生产商,如生产烤猫矿机的深圳比特泉有限公司,还有现在赫赫有名的比特大陆、嘉楠耘智和亿邦通信。在深圳华强北,到处也都可以看到外国人带着翻译询问矿机价格。
近期,比特大陆CEO詹克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这个成立仅4年的创业公司,2017年的营收规模约25亿美元。比特大陆号称全球最大的矿机生产商,他们的蚂蚁矿机一直都是币圈和矿工世界的硬通货。
与币圈一样,矿圈也需要信仰——要坚信矿机每天机械地数学运算能够创造巨大财富。
不过,与比特币所宣扬的“去中心化”背道而驰,矿工的世界正在走向“中心化”。矿机销售商自己建矿场,投资者买完矿机之后,又被销售商托管;而生产商则自己建矿池,又将矿场给管起来。
这种“中心化”的过程,使得矿圈的财富被少数人攫取,钟熙要想进入到核心圈子,也并不容易。
算力“中心化”
矿场的主要作用,是给分散的矿机提供一个运转的地方。但真正起到整合作用的则是“矿池”。
所谓“矿池”,可以简单理解为“合作挖矿”。矿工和矿场们,把算力交给矿池,由矿池作为唯一的地址,来接入数字货币网络进行挖矿,再按照矿机的算力,给矿工分发红利。
矿池的历史要比矿机更悠久。2010年11月,名为Slush的矿池出现,它的官网在今天还写着是“世界上首个矿池“,这个称号也被币圈所公认。与矿场相比,矿池的搭建需要一定的技术,门槛相对更高。
国内一家知名矿池的负责人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矿池的原理。他把挖矿比作买彩票,一个人挖,中奖的概率很不稳定,可能今天中了10万,以后半年都不中。
“把买彩票的人聚到一起,统一买,无论谁中,根据出钱比例来分成。在币圈,矿池就发挥这个作用。”该负责人说。
矿机连接矿池并不复杂,根据各大矿池的操作指南,一般只要几步就可完成,然后就根据自己提供的算力,从矿池获得收益。矿机就像一个站在生产线上的工人,每天领取固定的薪水。
掌握巨大算力和众多矿机的矿池,在币圈和矿圈都有着绝对的发言权。比如,如果要发行新的数字货币,或者要主导比特币分叉,一般要获得矿池的支持,没有矿池的支持,新币种没人挖,也就没有了意义。
此外,当一个抢手的新币面世时,矿池也可以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矿工,快速打包,在这些新币的抢购中占得先机。
2017年6月份,SNT和EOS两大代币发行时,南方周末记者就见证了矿池抢购代币的场景。由于投资者太多,很多个人投资者无法将资金打入到指定位置,但一家矿池的负责人,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这一操作。
按照比特币发明者中本聪的设想,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去中心化”的,算力分散在全球各地。但是,与去中心化背道而驰,矿池是绝对的中心化,越来越多的矿机接入到矿池里。
2018年1月18日,康奈尔大学计算机教授埃敏·允·西拉什等5人合著一篇论文,直指两大数字货币比特币和以太坊背后存在隐性的权力结构,挖矿过于集中,其中比特币50%的算力被四大矿池所控制。
其实,这个问题一直存在。4年前,以太坊创始人Vtalik在写以太坊白皮书时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写道:“这个问题可以说很严重,在本文写作时,最大的两个矿池,间接地控制了大约全网50%的算力。”
直到今天,这个问题也没能解决。一位以太坊白皮书的早期翻译者向南方周末记者无奈地表示:“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人的问题。”
5
隐性的权力结构
在矿圈,食物链顶层就是矿机生产商。目前,公认的三大矿机生产商均位于中国。他们通过生产销售矿机,获得大量的利润,同时也涉足矿场和矿池的建设,布局在整个币圈的话语权。
蚂蚁矿池是全球排名前二的大矿池,它的算力占据全网算力的17%,但根据工商资料,该矿池是由比特大陆一手创办;嘉楠耘智的几位投资人,同时也是杭州矿池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资人,后者有自己的矿池Hash和挖矿平台,不过矿池已于2017年底停止运营。
亿邦通信则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乌海市,新疆准东经济开发区成立了三家区块链公司。亿邦通信的一位销售人员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他们在这三地都有矿场和挖矿业务,但这些矿场也已全负荷运转,没有机位可以托管新的矿机了。
“我们正在俄罗斯的伊尔库茨克搭建新矿场,那里电费低很多,新矿机可以在那里托管。”该人士说。
在矿机厂商之上,则是芯片巨头的收割。“矿机的核心技术在芯片上,谁有矿机芯片,谁就可以生产更多矿机。”丁杨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芯片主要掌握在几家巨头厂商手中,如台积电、英伟达、AMD等。
从2015年开始,台积电一直都是嘉楠耘智的最大芯片供应商。2015年,嘉楠耘智从台积电采购的芯片,占据嘉楠耘智所有采购量的69.62%,此后这个数据一直维持在60%左右。嘉楠耘智的大部分利润,均被台积电赚走。
2018年1月18日,在台积电第四季度财报的说明会上,董事长张忠谋就称,虽然今年的移动业务前景较弱,但公司的营收依然会增长10%—15%,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持续稳健的加密货币开采对芯片的需求。
在矿机厂商之下,则隐藏着另外一种权力结构。嘉楠耘智2017年的招股书上,透露了这个秘密。2017年前4个月,嘉楠耘智的前五大客户中,有四大客户属于“个人”。而根据公开资料,其中有三人均是币圈鼎鼎大名的“腕儿”。
第一大客户吴钢是最早的一批矿工,后来创办了Haobtc,该公司拥有一个全球前十的矿池;第二大客户林志鹏是小强矿机的创始人,很早便从事矿机的生产销售,其与第六大客户谢维钦,一直是合作关系;第三大客户王晋创办了币圈资讯网站比特帮。
这些大客户均不是单纯的矿工,他们都在币圈拥有着自己的影响力。机械运转的矿机给他们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话语权。
据比特大陆一位内部人士介绍,比特大陆的大客户中,也多为币圈的大佬。不过,比特大陆官方婉拒了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该公司公关部回应称,由于与客户签署了保密协议,该方面内容不方便透露。
“一币一别墅”的财富神话依然在币圈里广为流传,不断有新的投资者跃跃欲试。但其实,从矿机厂商到大矿场主,再到矿池,这个小圈子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权力结构。
新入局者,大多只能做被收割的“韭菜”
❹ 内蒙古禁虚拟货币“挖矿”,为什么会这么引关注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近日发文称,严禁新建虚拟货币挖矿项目,计划于2021年4月底前全面清理关停虚拟货币挖矿项目。新加坡《联合早报》2日报道称,内蒙古由于其廉价电力而在虚拟货币行业中备受青睐,内蒙古此举引发市场担忧中国将采取更多措施来取缔高能耗的虚拟货币挖矿活动。该消息被国际媒体报道后,比特币价格周一一度上涨6%,截至记者2日晚发稿时,比特币报48672.3美元。
❺ 做比特币挖矿机犯法吗
截止至2020年7月24日,国家还没发布任何的法律说明比特币挖矿机违法。
比特币挖矿机是获取比特币的方式之一。比特币(Bitcoin)是一种由开源的P2P软件产生的网络虚拟货币。
它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通过特定算法的大量计算产生,比特币经济使用整个P2P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P2P的去中心化特性与算法本身可以确保无法通过大量制造比特币来人为操控币值 。
(5)挖矿经济报道扩展阅读
比特币的发行和交易的完成是通过挖矿来实现的, 它以一个确定的但不断减慢 的速率被铸造出来。每一个新区块都伴随着一定数量从无到有的全新比特币,它作为coinbase交易奖励给找到区块的矿工。
每个区块的奖励不是固定不变的 ,每开采210000个区块,大约耗时4年,货币发行速率降低50%。在比特币运行的第一个四年中,每个区块创造出50个新比特币。每个区块创造出12.5个新比特币。除了块奖励外,矿工还会得到区块内所有交易的手续费 。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比特币挖矿机
❻ 区块链全民热潮乱象是什么
据报道,随着区块链从高冷晦涩的专业术语变身为全民热议的“爆红”风口,众多嗅觉敏锐的商家,正在想方设法抢占先机,以各种花式“蹭热点”借机吸金。而在各方资源资本裹挟追捧的背后,恐是兴奋与焦虑掺杂的纠结:抢占风口还是戳破泡沫?
这么火爆为哪般?据悉,“流量矿石宝盒”是一款入门级的“挖矿神器”,可以说是用共享经济来挖矿。主要通过收集利用闲置宽带资源,通过流量矿石的区块链数字资产LLT来回报用户,而数字资产LLT则可兑换购物卡,充值电费、话费、网费等,获取一定的现实收益。
全民热议的背后难掩各界对区块链未来命运的纠结与担忧。“一方面,大家意识到区块链作为一种新技术前景可期,想抢占风口,但正因为是一个新事物,同时也有诸多不确定性,存在一定的泡沫风险。”业内人士坦言,在区块链技术还不太成熟的背景下,对于一些“跑步入局”的机构来说,如何摸着石头过河的同时谨防“劣币驱逐良币”,值得进一步深思与关注。
❼ 数字货币挖矿从17年“94”事件,到现在经历了哪些政策调整
经历的东西可多了,但都是往良性发展,不然今天的比特币现在能到12万一枚吗?
2017年4月,央行等七部委将ICO定性为非法集资,叫停ICO并发布公告:ico是指融资主体通过代币的违规发售、流通向投资者募集比特币、以太坊等所谓的“虚拟货币”,其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金融诈骗、传销违法犯罪活动。
一时间各大交易所平台纷纷清退资产关门歇业,交易所的币种纷纷跳水,跌幅达到90%,这就是币圈著名的“94”事件。
❽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挖矿来源了吗
1月16日,据报道,一份政府内部会议记录显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认为,应该禁止虚拟货币的集中交易,同时禁止个人和企业提供相关服务。
潘功胜表示,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查封为虚拟货币提供集中化交易的场所,而比特币则是规模最大的一种虚拟货币。他们还应该禁止那些为这类货币的集中化交易提供做市、担保、清算服务的个人和机构,例如在线“钱包”服务提供商。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挖矿来源,但潘功胜表示,政府应该采取措施禁止这种行为。他建议地方政府使用电价调节、土地使用、税收和环保等措施引导从事这类活动的企业“有序退出”。
❾ 山西一煤矿发生透水事故,你认为挖矿都存在哪些风险
山西朔州平鲁区茂华万通源煤业有限公司,发生透水事故,据说当天井下值班人员总共有91人,安全出来的有86人,还有五人被困,事故发生之后,政府派出上百名搜救人员展开了搜救行动。事故发生地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白堂乡,事后经过调查人员发现,之所以会发生透水事故,就是因为工人在作业的时候无意中打通了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流入矿井当中,矿工一直以来都是高危工作,在挖矿过程当中都存在哪些风险呢?
日常对身体的损害
出现意外固然影响矿工的人身安全,但是矿工在日常工作当中,因为工作条件差,对身体健康也有着巨大的影响,首先在采矿过程当中,有大量生产性粉末,这些粉末会进入人体当中,增加矿工尘肺病的可能性,在采矿过程当中,还有可能遇到各种不明物体,地下的固体液体气体都有可能是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进入人体,也会改变人的体质,采矿过程需要伴随高强度的噪音,噪音对人体的危害也十分严重。采矿的机械大幅度的振动,会让人的记忆力,视力,血压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地下环境潮湿阴暗,冬冷夏热,照明不良,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影响着矿工的身体健康。就算一生幸运没遇到意外事故,也有可能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疾病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