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挖矿知识 » 江西挖矿破坏生态环境

江西挖矿破坏生态环境

发布时间: 2022-05-11 04:10:39

1. 广西岑溪31座矿山20座被开膛破肚,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什么影响

开采矿山会导致当地的大气环境受到污染。还会破坏大量的森林植被,导致许多动物没有栖息地居住。导致大量的动植物灭亡,可能会引起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因为矿山的本质上是一座山,一座山本来就是一个大生态系统。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动物,森林。这些东西帮助这座山稳固下来。如果开凿矿山就必须把这些全部东西破坏掉,直接影响生态平衡。还有就是在开采矿山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跟细小贵金属物质不漂浮形成大气污染和其他环境污染。下面几个观点是我认为会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 导致大气污染和环境污染。首先在开采。因为在矿山施工开采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大型的机器在运作,在挖土再钻洞,在工地上造成大量的泥土裸露在陆地表面。那么这些矿石在运输过程中就会掀起大量的尘土。跟空气中的物质混合,形成大气污染。这些含有大量贵金属烟尘还有可能漂浮在附近的小溪小河里面,造成水体贵金属污染。有一些金属还有放射性物质,会直接污染土地。

关于广西20座矿山被开采后给当地生态造成了什么影响,大家还有什么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2. 矿山环境保护现状

几十年来,我国矿业发展迅速,有力地保证了国民经济发展对矿物原料的需求。但矿产资源开发活动也程度不同地造成大气、水源和土壤的污染,破坏自然景观和植被,诱发地质灾害等一系列矿山环境问题,矿山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已引起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为了保障矿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努力实现矿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效统一,从中央到地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了矿山环境保护工作。

1.1.1 逐步建立健全矿山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体系

1986年10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规定开采矿产资源必须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防治污染环境。耕地、草原、林地因采矿受到破坏的,矿山企业应当因地制宜地采取复垦利用、植树种草或者其他利用措施。1994年3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52号)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规定矿山企业要按照批准的关闭矿山报告,完成水土保持、土地复垦和环境保护工作,或者缴清土地复垦和环境保护的有关费用。2001年4月11日,国务院批准《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0~2010年)》,并授权国土资源部发布实施。该规划确立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和“坚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体方针,明确了矿山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治理的目标、要求。

各省级政府及国土资源部门,在积极贯彻、落实国家颁布的有关矿山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同时,针对本省矿山环境保护和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状况,按照国土资源部的统一要求,相继制定、颁布了一系列关于矿山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律、法规。主要包括:31个省(区、市)制定了《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0~2010年)》,26个省(区、市)制定了《省级矿产资源管理条例》,12个省(区、市)制定了《省级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在此基础上,各省(区、市)为进一步提高对矿山环境管理水平,提高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解读和执行能力,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又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和要求。例如,四川省制定了《关于严禁滥采乱挖矿山保护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管理条例》,甘肃省制定了《矿山企业“三废”指标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云南省制定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履约保证金制度(草案)》,湖南省制定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备用金管理暂行办法》,山西省制定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技术要求》等。

1.1.2 开展全国矿山环境调查与评估

在国土资源部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02年启动了以省为单元的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项目。全国31个省(区、市)通过发表调查和实地调查的矿山数为113149个,调查的矿山面积为581.90万公顷。截至2005年,全国因采矿形成的采空区面积约80.96万公顷,发生塌陷的面积为35.23万公顷;采矿活动压占和破坏的土地面积约143.89万公顷,其中耕地29.56万公顷,林地13.65万公顷,草地16.38万公顷,其他84.30万公顷;采矿活动平均每年产生的废水、废液数量约60.90亿吨,年排放量约47.90亿吨;采矿活动平均每年产生的尾矿或固体废弃物量约16.73亿吨,尾矿或固体废弃物的累计积存量约219.62亿吨;采矿引发的矿山次生地质灾害累计12379起,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61.63亿元。通过调查摸清了各省(市)矿山环境现状及其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基本查明已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并初步分析预测了潜在的危害。

基于全国31个省(区、市)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成果,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矿山环境与国土整治评价室对取得的调查数据资料进行了全面统计、整理、分析、综合研究和成果集成,以矿山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和采矿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作为参评指标,建立了矿产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估指标体系,按照能源、贵金属、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特种非金属、化工原料非金属、稀有稀土及分散元素等九大类矿山,开展了全国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评估,对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作出总体评价,提出了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对策建议,并建立了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为我国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整治矿山环境、恢复与重建矿山生态环境、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提供了基础资料和依据。

1.1.3 加强矿山环境保护与监督管理

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和保障,有翔实的矿山环境调查与评估成果作为技术支撑,国家和省级行政主管部门加大了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管的力度,提高了监管水平,并且规范了监管程序。坚持开发矿产资源必须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并重,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闭坑等全过程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与恢复的监督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及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

1)严格矿山开发的准入制度,保证矿山建设与矿山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要求新建矿山必须进行矿山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矿山开发项目影响评价书或报告表是办理采矿登记手续,取得采矿许可证的必备条件。在矿山开发项目影响评价书或报告表中应主要说明矿山开发可能产生和排放的废物种类、成分、数量,以及采取的处理方法等;预测矿山开发可能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分析其产生原因;制定为避免和消除各种不良影响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及矿山环境恢复及土地复垦方案等。

2)实行矿山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强化采矿权人对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责任和义务,确保矿山开采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得到及时治理和恢复。新建矿山在向国土资源部门办理采矿登记时,需要缴纳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未交纳矿山环境保证金的采矿权人,不予采矿登记,不发采矿许可证。

3)建立矿山环境监督、检查制度,加大对矿山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矿山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提高,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各级矿山环境行政监督管理部门,逐步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矿山环境监督管理、检查制度和管理办法。采取定期月、季、年度检查与不定期抽查及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矿山环境监督检查,督促采矿权人落实各项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措施,对未按要求落实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措施进行生产的,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查处的重点是:①在禁采区违法开采矿产资源的行为;②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或未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及“三同时”有关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措施要求的,以及严重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矿业企业;③排放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污水、废气,严重污染环境及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矿业企业和行为。

4)编制省级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根据《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全国矿产资源规划》,以及《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为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污染和生态破坏,逐步治理历史遗留的矿山环境问题,明确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目标,落实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计划,改善矿区人民生产、生活环境,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国土资源部组织开展了31个省(区、市)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编制工作。省级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是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保护和治理矿山环境的重要依据,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法管理和保护矿山环境的指导性文件,其主要规划目标要纳入省级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中实施。

1.1.4 积极开展矿山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为了营造保护矿山环境的舆论氛围,不断提高全社会对矿山环境的保护意识,国家和省级行政主管部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一是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矿山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积极推介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监督披露严重的矿山环境破坏行为。2003年9月,中央电视台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制作了18集电视系列节目《2003资源环境记忆》,运用大量的第一手拍摄素材,全面地展示了我国矿山环境保护的现状,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在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及面对的问题。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性栏目《焦点访谈》多次深度报道了不合理开采造成矿山环境破坏,发生地质灾害的新闻事件,起到了良好的警示教育和舆论监督作用。二是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采用集会、展览等形式向公众进行“依靠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推进资源合理开发、节约利用和集约利用,推进环境保护与治理,提高国土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等有关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矿山环境保护的国家政策和科普知识宣传。三是发布环境质量公报,及时向公众通报矿山环境状况、保护工作取得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等,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3. 采矿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有什麼呢急用!

采矿业影响环境

采矿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采煤诱发的地裂缝、地面塌陷、泥石流,采矿造成的地表水漏失、水位下降、水质变差等,也给周围村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部分矿山随意堆弃废矿石、煤矸石等,造成河、道堵塞。采矿活动中造成地表水污染、空气质量下降等,破坏了矿区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存环境。

4. 祁连山子公司越界采矿被罚没近7300万,对其公司有何影响

祁连山子公司越界采矿被罚没近7300万,该企业在未取得自然资源、林草等部门用地使用许可的情况下,将该区域原有植被损毁殆尽。无视国家法律法规要求,违法越界开采长达十年之久,虽然因为越界开采问题先后3次被漳县国土资源局处罚,但该公司一直采取交完罚款就此了事,之后依然我行我素,两个矿山均长期违法越界开采,逾越法律底线。该公司除了未退出超采区域之外,也没有按要求开展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由于漳县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以上种种行为,忍无可忍,漳县自然资源局决定责令漳县公司限期恢复原状并处罚款4134920.6745元。但其负责人表示,上述行政处罚并没有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也不会对公司造成重大影响。

一:祁连山子公司屡次越界采矿

漳县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是甘肃祁连山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营水泥研究、制造、批发零售。看似“平平无奇”的全资子公司,却在过去10年的时间里,在没有经过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的审核同意下,在漳县苟家寨林地内违法开采石灰岩矿,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被漳县自然资源局罚逾400万元。而这竟不是该公司第一次因违法开采被罚款,由此可见该公司有多目无王法。罚款后,其负责人甚至表示,上述行政处罚并没有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也不会对公司造成重大影响。

5. 淘金活动对土地坏境的危害

金矿是一种重要的贵金属矿产资源,在很多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金矿床按其赋存状态可分为砂金矿床和岩金矿床。砂金矿是指元素金以颗粒状态赋存于松散的坡积物和海洋、河流沉积物中的矿床,最早的黄金就是从砂金中淘出来的。岩金矿是指元素金以微粒或分散状态赋存于各类岩石中的矿床。无论是对砂金矿或岩金矿的开采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和污染。

砂金矿的开采历史悠久,通常是利用沙金与砂石的密度差异进行机械重力分选。由于砂金矿多分布在坡积地、河谷及其河流阶地。大规模的淘金活动和重型设备会严重毁坏当地植被,破坏河床结构和高位阶地的稳定性,诱发水土流失、山崩和泥石流等环境问题。因此在采金后一定要做好植被的恢复和复垦工作。

岩金矿的开采除了对地形地貌和植被的破坏外,还有开矿过程中产生的废石尾矿中伴生的汞、砷、铅、锌等重金属的污染问题,废石被风化淋滤后,释放出的这些重金属和炼金过程中的氰化物加重了对环境的污染。

除了开采过程,炼金过程的污染更是触目惊心。人们常利用汞齐吸附、分离的性质来采金。自1930年以来,这一方法排入环境的汞达260,000 吨。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巴西亚马逊河流域、东南亚和一些非洲国家,仍在使用这一方法炼金。这种污染不仅造成局部的生态环境破坏,而且对全球汞循环变化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金是非常稳定的元素,不溶于一般的酸和碱,但能极易与氰酸根形成易溶的络合物。因此现代岩金企业大都采用氰化钠(钾)浸取金的工艺,即利用氰化钠(钾)溶液将矿石中的金溶解出来后,再经过活性炭或树脂吸附-解吸-电解-冶炼等流程得到黄金。岩金浸取过程中加入的大量氰化钠(钾),在尾矿和废水中仍保持较高的氰化物浓度。氰化物是剧毒物质,水体中CN-含量达0.3~0.5 mg/L即可使鱼致死,人的HCN致死量为0.05~0.1 g ,其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岩金的大规模开采过程中除了毁坏植被、破坏景观、诱发水土流失、山崩、地滑、泥石流等环境地质灾害外,还存在化学污染物的环境污染问题。

国内外的金矿尾矿污染环境事件时有发生,影响最大的是2000年初,由于积雪融化和连续下雨,罗马尼亚的两座金矿尾矿坝决口,分别有10万吨和2万吨含有大量铅、铜、锌和氰化物的废水流入蒂萨河、多瑙河,近800公里的河段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大量的生物死亡。有人称这次事故是1986年切尔诺贝利事件以来最严重的生态灾难。

6. 紫金矿业被查实无证越界采矿超400万吨,相关负责人会面临什么处罚

紫金矿业被查实无证越界采矿超400万吨,相关负责人会面临什么处罚?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没有许可证书的情形下,立即滥采,违反规定采矿超出600万吨级,非法所得十几亿,如此状况并并不是一年半载产生的,为什么自始至终没能发觉呢,要是没有郑某投案自首,是否紫金矿业的问题仍然没有人会发觉,这才算是最高的问题,针对紫金矿业违反规定采矿盈利你们怎么看,下边留言板留言共享你的见解!

7. 矿山过度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哪些

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破坏。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及区域水质污染,矿区开采造成地下储水结构发生变化,地表径流变更使得水源枯竭,矿坑水、废石淋滤水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土壤污染退化。由于表土清除,采矿后遗留的大部分矿渣,养分与水分缺乏。随着土壤裂隙的扩大,土壤养分会直接渗入土壤中,造成严重的酸碱污染、重金属污染、有机毒害物质污染。危害毗邻区环境和人类健康。

8. 矿井停产20年溪水仍是黄褐色,挖矿对环境影响这么大

是的,影响非常大

在陕西省一个矿石开采地,这个矿井已经停止开采快20年,但是这附近的溪水还是一如既往的黄褐色,畜生都不能喝。这画面一度十分的可怕,环境破坏的十分严重,水质严重污染了。网友看到这个图片,这都才认识到挖矿对于环境影响这么大啊。

挖矿是可以继续进行的,但是一定要减少环境的破坏。对于一个矿井来说,需要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做好排水规划,分期分批进行污水处理,尽可能减少污水中的有毒物质,还要积极的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污水的过滤方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环境,实现一个同步发展。

9. 非法采矿掩盖隐瞒犯罪所得,村民为获暴利疯狂“挖土”,将会面临什么处罚

根据了解到的消息,非法采矿罪且掩饰隐瞒犯罪一致最高可判处缓刑。马某某和其他人都没有采矿许可证,他们其实已经多次交连,并私下联系相关人员来负责挖掘和运输,准确来说这个情况很严重,而且为了逃避国家监督,必须通过非正式渠道出售非法开采的矿产品,从而形成非法的利润链,随后的联系,例如以他人的名义进行海港,转让,购买和出售,已成为此类犯罪蔓延的重要原因。

涉案公司知道这是犯罪收益,但仍然购买, 中间人知道这是犯罪的收益,但仍进行干预以进行销售,这导致了偷窃和挖矿的自大,这也是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法矿工会考虑一夜之间致富,而不论子孙后代和国家利益如何,非法采矿挖空了资源,仅留下坑洼,不仅破坏了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而且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以上的问题是我个人的看法,还有其他想法可以在下方讨论。

10. 中央环保督察揭批了广西岑溪野蛮采矿,原因是什么

近日,中央环保督察揭批了广西岑溪野蛮采矿的问题,迅速上了热搜,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一些网友认为,岑溪市花岗岩的开采有助于带动经济的发展,虽然过程可能有一些瑕疵,但是结果是好的。但是另一些网友则认为,岑溪市的野蛮采矿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其次,岑溪市的野蛮采矿也造成了严重环境污染。一些采矿企业运用切割机疯狂切割石材,这一过程产生了大量的粉尘,造成了空气污染,危害着居住在这附近民众的身体健康,另外,在野蛮开采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的洗砂废泥,他们并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沿着山体倾倒下来,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热点内容
eth收款钱包地址 发布:2025-07-08 00:20:19 浏览:334
2020年区块链明星币 发布:2025-07-08 00:09:47 浏览:172
区块链相关资讯 发布:2025-07-08 00:01:35 浏览:826
元宇宙概念能实现吗 发布:2025-07-07 23:40:19 浏览:525
用友网络区块链技术 发布:2025-07-07 23:38:38 浏览:959
比特币矿机庄家跑路事件 发布:2025-07-07 23:18:28 浏览:792
百度研究院区块链 发布:2025-07-07 22:54:10 浏览:711
密码货币可分为哪些类型的数字货币 发布:2025-07-07 22:41:55 浏览:149
区块链网站上边的特效 发布:2025-07-07 22:04:33 浏览:972
元宇宙和虚拟实境 发布:2025-07-07 22:04:12 浏览: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