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挖矿的纪录片
⑴ 读懂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了吗
2018年,我担任上海高中生书评大赛的评委。我读到了一个女孩的评论文章,评论的是加拿大作家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的短篇小说集《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那篇略显幼稚但写得情真意切的文章,读得我等不及地下单买了一本被她说得很好的那本书。果然。
去年10月,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的第二本短篇小说集《当鸟儿带来太阳》出版,那会儿,我知道了有一部以这位加拿大作家为主角的纪录片《读懂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读着他的第二本短篇小说集,我既想看到这部纪录片,又怕对照电影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读懂《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和《当鸟儿带来太阳》,就假装找不到片源将欣赏《读懂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这件事,搁置了起来。
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的两部短篇小说集费解吗?一点儿也不。
200多年前,一群爱尔兰人在家乡实在呆不下去后,下定决心乘上海船,他们历经艰险远渡重洋,来到了加拿大靠近大海的一个叫布雷顿角的地方安顿下来,从此以后,他们下海捕鱼、下井挖矿,付出最艰辛的劳作,得以在布雷顿角生生不息。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描述祖辈的生活史时,摈弃了20世纪以降世界文坛上此起彼伏的文学新潮流,就这么直截了当地陈述,有什么读不懂的道理? 但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的短篇小说写得太像一位见证者的娓娓道来,反而让阅读者心存疑虑:作家是不是在文本里暗藏了玄机?
年初,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唯一一本长篇小说中译本出版。 译成中文后,原书名《没什么大不了的》被改成了《布雷顿角的叹息》。这一改,将这部长篇小说的基调尽数道来 :只要可能,每逢周六,“我”就要开车去多伦多,去坐落在皇后西街上一栋破旧的大楼里看望一个人。这个人,来开个门身体都会控制不住地晃动,只有等到“我”拿出一瓶白兰地让他喝上几口,他才能控制住自己肢体……见他喝得那么痛快,又明白不能再给他烈酒,“我”只好下楼去买啤酒。一周一会终有别时,临别之际,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呼唤“我”“留下来陪我吧”…… 多么伤感的开头呀,就像《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和《当鸟儿带来太阳》中的男男女女一样,布雷顿角并没有因为他们来自遥远的爱尔兰而善待他们,贫穷、困顿是他们的生活常态,且又总是在他们不经意间就将亲人从他们的身边夺走,如果想侧耳倾听布雷顿角的叹息,那一定是凄苦的,甚至是凄惨的,可是,经由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的选择,留在他书里的,都是他的祖辈被艰难的生活越挫越勇的故事。
该怎么解读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式的虚构呢?我想, 我必须去看一次纪录片《读懂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了,便预约了5月30日下午在上海图书馆放映的那一场,我选择的理由是,那一场的解说嘉宾是我的好友、作家走走。
这是一部叙事风格非常奇妙的纪录片,在欣赏的过程中,我们也许会觉得导演拍摄得有些任性,仿佛拿着摄影机跟着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在随心拍。可一个半小时以后,当字幕缓缓升起时,我们不得不承认,纪录片是经过导演精心构思的。 片名不是叫《读懂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吗?影片就让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的身边人朗读他的作品,这样的表现手法,除了呼应了影片的片名外,更让观众通过朗读者的表情和片言只语的评论,读懂了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
那么, 影片都选择了谁来朗读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
身为大学教授的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婚后与妻子生活在布雷顿角。难以忘怀将他带到布雷顿角的祖辈,每天上午作家就拎着个公文包隐身到海边的小屋子里写作,两三个小时候再回到家里跟家人一起欢度时日。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说,假如要让他在孩子和写作之间选择,他选择孩子,所以,他有6个孩子, 影片选择了女儿玛丽安、儿子亚历山大和杰克来朗读他们父亲的作品。除了最后出场的杰克读着读着潸然泪下外,玛丽安和亚历山大读完了父亲小说的片段后,都试图用平静来告诉镜头自己完成任务了,可转瞬之间写在他们脸上的忧戚和悲悯,掩饰不住地告诉我们,他们再一次被父亲的作品打动了。
这就是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的作品!杰克说,许多人经历过的,父亲写得很有力量。加拿大著名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评论,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的小说,写得很像民间故事,这种写法,比想象难多了。 起先不相信只写过13篇短篇小说的加拿大作家能牛到哪里去,读过《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和《当鸟儿带来太阳》后,爱尔兰作家科尔姆·托宾说:他写的都是原始感情,这种感情最能触动人心。
“能让人一瞬间心揪紧的短篇小说不多。写生死的短篇小说很多,但把生与死每天的较量写得平静、尊严的,极少”,这是几天前走走再读《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后写在朋友圈里的留言。 在出版物汗牛充栋的今天,得有多喜欢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走走才会放不下地一读再读他的作品?得读得多么入心,走走才会在影片刚一放完就识别出,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的儿女们朗读的作品分别是选自《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中的《秋》和《船》。我们且来分享《秋》所写的故事,看看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是如何将许多人都经历过的事情,灌注以原始情感后,再讲故事般地写在书里,使之充满鼓舞读者的力量:
那匹叫斯科特的老马,虽然救过爸爸一命,但在妈妈看来,牲口就是牲口,斯科特老得不中用时,就应该抛弃它,省下的饲料用来喂养在圣诞节前夕可以卖个好价钱的鸡。爸爸当然舍不得弄走斯科特,可他知道自己像斯科特一样老得难以让一家人衣食无忧了,他只好同意妈妈的决定让牲口贩子牵走斯科特。几经周折后,斯科特终于被弄上了牲口贩子的皮卡。皮卡还没有开走,家里最小的男孩大卫就已经在鸡棚里“大闹天宫”了,“浑浊的空中包罗万象,有从地板上扰起来了各种灰尘,有扯碎的稻草,还有小小的白色鸡毛,沾了红色,在空中飞舞、沉降、旋动”,他把寄托着妈妈希望的鸡杀得差不多了。眼看由一匹老马引发的家庭战争就要步入不可收拾的境地,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让大卫的爸爸和妈妈面对一片狼藉的鸡棚紧紧相拥——马走了,鸡死了,生活还要继续,这就是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的文学世界:每一个有着灰暗背景的生活故事里,都挺立着再重量级的艰辛都不能折损的男人。
几乎读过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小说的读者就无法忘怀这位产量极少的加拿大作家?美国了不起的小说家、诗人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在为《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撰写的后记中,这么界定这本小说的世界性: “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的布雷顿角无处不在。任何人只消跨一步便能进入”,所以,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塑造的,何尝不是我们周边那些不因为一时的困顿而向生活低头的人们。
⑵ 最近大热的HBO新剧《切尔诺贝利》到底属于剧情片还是纪录片
剧情片。
《切尔诺贝利》(Chernobyl)是由乔韩·瑞克执导,克雷格·麦辛编剧,杰瑞德·哈里斯、斯特兰·斯卡斯加德、艾米丽·沃森、杰西·巴克利等主演的电视迷你剧集。
该剧讲述了在1986年的乌克兰,究竟是什么原因引发了切尔诺贝利事故,以及当年勇敢的众人是如何牺牲自己拯救处于灾难中的欧洲的故事。
(2)关于挖矿的纪录片扩展阅读:
1986年4月26日凌晨,位于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普里皮亚季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严重的爆炸事故。瓦列里·列加索夫(杰瑞德·哈里斯饰),作为一个杰出的苏联核物理学家,成为了处理这场事故的应急小组的一员,同时也成为最先了解并着手组织处理这场事故的负责人之一。
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苏联能源局领导鲍里斯·谢尔比纳(斯特兰·斯卡斯加德饰)在事故发生数小时后被指派领导事故调查委员会,但当时政府还没意识到反应堆已经爆炸。作为这史无前例人为灾难的高级应对官员,他发现自己身陷政治体系问题,以及得面对这场核灾难不停攀升的伤亡人数。
苏联核物理学家乌拉娜·霍缪克(艾米丽·沃森饰)致力于调查切尔诺贝利事故的真相,好让未来不会再发生同类事件。但在调查期间她与想埋葬可怕秘密的人产生了未曾预料的冲突,为了真相她得冒着失去自由,甚至生命的危险。
⑶ 深岩银河(Deep Rock Galactic):有虫深空的挖矿历险记
作者:NGA-hjyx01
快速了解深岩银河(Deep Rock Galactic)
深岩银河是一款多人合作科幻型第一人称射击 游戏 ,设有了不起的矮人、100% 可破坏的环境、由程序生成的洞穴以及无数外星怪物群体。严格意义上它并非新作:已经在steam上EA了接近两年之久,也凭借着优秀的 游戏 素质和颇具特色的核心玩法吸引了大量的玩家(steam评论数达到33000+)。而在2020年的5月13日深岩银河终于结束了长时间的EA之旅,发售了1.0的正式版。
深岩银河的LOGO下面有3个D:danger、darkness、dwarves,很好的表明了这是个3D 游戏 , 游戏 的特色:代表着贪婪与采矿、 探索 与勇气的矮人,在黑暗的行星深处、面对潜伏在阴影中的威胁,获取最为宝贵的矿物。
本作在玩法上似乎有很多 游戏 的影子,在获取资源然后撤离这一点上让我想到了<逃离塔科夫>,在多职业协作的PVE枪战共斗逃生又有点让人想到<hellper>,虫潮追击的设定又有点像<求生之路>的尸潮,在随机生成的星球上采集各种矿物则有点像<异星探险家>或者<starbound>。但 游戏 并不是一个没有灵魂的缝合怪,这些系统加上本作的职业设定和围绕挖矿的矿工养成系统融合的浑然一体,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有趣玩法。
[发行时间] 古(90年以前) 旧(90-00) 近(00-10) 现(10-19) 新(20-)。 本作于2020年5月13日发行于steam平台。
[ 游戏 类型] 探索 采矿 FPS 多人合作 太空 冒险。 可以理解为3D版多人合作的屎大棒或者行星探险家。
[ 游戏 价格] Fantasy girl 伊甸之路 骑马与砍杀霸主 赛博朋克2077 生化危机RE3,正式版售价90元。
[性价比]全款购入 打折购入 平平无奇 能退就退 白送也亏。 游戏 有着惊人的高完成度、远超一般小型工作室&独立工作室的技术表现力和非常不错的 游戏 素质。
[玩家群体] 儿童 所有人 休闲玩家 硬核大佬 挂逼。晕3D、幽闭恐惧、虫类生物恐惧、强迫症患者和没有朋友的玩家慎入。
[配置需求] 土豆 神州 IBM 外星人 天河一号,有显卡就能玩。
[ 游戏 性] 学徒 助手 工匠 专家 大师,在资源管理、共斗合作和 探索 乐趣上都有不错的表现。
[难度] 俄罗斯方块 刺客信条 超级玛丽 黑暗之魂 只狼。相对于塔科夫这种硬核写实派的资源搜集 游戏 ,本作在系统学习成本上并没有太高的门槛,大部分玩家很快就可以上手,当然对于高难度关卡的挑战需要大量 游戏 时间来进行经验的累积。
[时长]
超短(1小时) 短(1天) 中等(1周) 长(1月) 无穷无尽,大约10-20小时可以完成战役流程解锁绝大部分飞船功能,50小时以内晋升职业解锁锻造和深潜&精英深潜(由3个高难度任务组成的精英副本),但目前的 游戏 内容养成元素有限,也没有家园建设要素, 以及不是PVP 游戏 ,并不足以支撑数百小时的 游戏 体验。
[剧情]老滚6试玩版 小时代 神奇女侠 蝙蝠侠 冰与火之歌,挖就完事了。
[画面] 马赛克 小鸡吃米图 百鸟朝凤图 富春山居图 蒙娜丽莎,除了Low-poly风格的画面可能不那么精细(构成地形地块的颗粒有点过大),深岩银河在画面的表现力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在美术风格上它有点像一个分辨率不那么高的<无主之地>,无论是飞船内的各种设施,机械道具、枪械、异虫生物等都有着不俗的画面表现力。
[音乐] 鸡你太美 青春修炼手册 告白气球 以父之名 月光曲,配乐接近于无,但配音&台词还是蛮逗的。
[其他]多人 游戏 单人 游戏 持续更新 社区支持 创意工坊,独狼也可以进行 游戏 ,但多人 游戏 会有乐趣的多。
深岩银河(Deep Rock Galactic) 游戏 玩法与设定
游戏 阶段
作为一款以“资源采集”-“等级&装备提升”形成循环的 游戏 ,深岩银河虽然没有主线剧情,但是还是比较清晰的区分了 游戏 阶段,帮助新手玩家更好的融入 游戏 的玩法。
首先玩家需要完成 游戏 的战役任务,战役任务可以帮助玩家熟悉 游戏 的主要任务类型(采矿、挖蛋、救援、定点采集、消灭目标)和主要地形(沼泽、密林、盐坑等),为后续的高难度任务打下基础。
在完成战役内容以后可以解锁更多的 游戏 内容(包括枪械、资源交换商店等),玩家也对 游戏 内的主要任务类型和玩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就可以将一个职业玩到25级进行晋升。
当某一角色达到25级,即可以在战役面板领取晋升任务,完成后在房间内的角色面板晋升,需要花费一定的代币和矿石。晋升后等级归一,但是角色已解锁的武器装备不受等级影响,玩家的头像框将会多一颗五星。第一次晋升之后,可以解锁“深潜”和“锻造”两个面板,深潜是更为危险的任务,分为深潜和精英深潜,由3个难度递增的任务组成(可以理解为高难度副本),深潜任务会每周刷新。锻造可以使武器更加强大。晋升之后,可以领取“核心突破”任务,奖励是锻造需要的灌注矩阵核心,升级装备。
在晋升以后,玩家便可以开始挑战难度5或者以上的任务,这些任务有着更加复杂的地形、更加强大的敌人、更快的 游戏 节奏,需要玩家熟悉自身职业特色的同时,和队友也有着更紧密的配合,对于熟手玩家,职业的晋升才是 游戏 的开始,而之前则是一个漫长的教程。
新手上路:关于 游戏 的基础常识
首先第一步是要选择职业,目前 游戏 内包含4个职业,每个职业包含2种武器、1种特殊道具和1种探险类枪械:
枪手: 顾名思义主要负责输出消灭虫子,武器为加特林机枪,左轮手炮(伤害最高的单发武器)和C4(炸死队友的神器)。拥有可让全队成员使用的滑索发射器,在跨越地形时非常高效,也可以在困难的战斗中用来占据有利防守位置和滑来滑去躲避敌人攻击(要记得先把飞虫消灭了不然会被击落)。
工程师: 武器为弹鼓霰弹枪,榴弹发射器和机枪塔。工程师的武器杀伤力不错,但是弹药相对吃紧,要善于利用机枪塔消灭敌人,拥有平台发射器可以制造一个平台,主要用来给侦察兵去挖高处墙体上的矿产,也可以用来过窄勾。
钻机手: 武器为火焰喷射器,一把普通手枪和C4,火焰伤害有一个很大的优势是可以穿甲,同时也能高效的清理大批的杂兵,探险工具为钻机,钻机毫无疑问是 探索 第一神器,可以处理任何地形,同时在撤离的时候可以强行挖到出口(当然最好是无路可走了再挖不然来不及)。
侦察兵: 武器为自动步枪和双管霰弹枪,探险道具为照明弹和弹射勾爪。照明弹有着比其他职业的灯管更大的照明范围、更久的持续时间和更好的适用性(可以粘附在墙壁表面),弹射勾爪最大的优势是不限使用次数,配合工程师的平台发射器更是采矿神器。
因为硝石的分布是随机的,有的时候很富余,但有的时候很吃紧,在探险过程中最好别太磨叽(太磨叽就意味着要打更多轮次的虫潮),也要节约资源,尤其是探险道具的使用,很多时候前期一次随意的勾爪或者平台枪使用很有可能就意味着撤离路上近在咫尺的翻车。
在职业选择完毕以后,就可以去任务面板选择任务,然后开始采矿之旅了~。虽然家园的飞船里设施众多,但对于新手阶段的玩家是没有意义的(大多数的选项并没有开放)。
开始采矿:任务、战斗与挖掘
按ESC可以获得关于 游戏 基本常识的一些帮助内容。
从战役开始,可以开始我们的采矿之旅。任务分为盐坑(相对最为简单友好的地形)、熔岩之心(有火焰环境伤害)、放射性区域(有放射性伤害)、水晶洞穴(有雷电环境伤害)、飞沙走廊、霉菌沼泽、密林从原、冰封岩层共8种地形上的采矿(收集一定数量的目标矿石,较为常见)、特殊物品收集(包括虫蛋、化石等,一般在地图较为深层和危险的区域,伴随着守卫的异虫敌人)、定点提取(需要更频繁的防守更多敌人的进攻)、消灭任务(消灭一个强大的特定目标)、救援目标(需要保护目标并撤离,有较多的追击敌人)。不同任务类型与不同地形的组合,加上随机生成的地图,构成了能带来很好重复可玩性的别样体验。
存在地形要素的地图,地形伤害往往是无法去除的,比如雷电晶体,虽然无法直接破坏,但是可以利用放电的间隙通过,还能利用它来给与异虫伤害。
在选定任务以后,我们就可以进入钻机,前往星球深处的岩层了。
进入岩层以后,第一件事是打开地形探测器进行扫描,不同于<异星探险家>和<starbound>大部分路线要靠自己挖。在深岩银河中,除了稀松的土层,大部分的岩石和矿层破坏起来是很慢的,但是大部分任务地图都会有已经形成了的洞穴,玩家需要做的是挖通这些洞穴的连接点,所以一定要善用地形扫描,第一时间对地图的大致地形进行了解,并且有的放矢的进行挖掘。
如果是独狼玩家,会全程拥有小机器人博斯科的陪伴,这个机器人有常亮的探照灯,可以挖掘玩家指定的地点(使用ctrl+右键),也可以攻击敌人(当然伤害嘛,就很一般了)、还可以复活玩家(初始2次,可以在家园飞船升级)。
而如果是多人 游戏 ,那么分头行动(至少是22分组)很有可能是有必要的:工程师可以在重要目标地点放下平台留下标记,侦察兵快速探查近路,枪手提供绳索,钻机手挖通洞穴链接点。一次高难度任务的顺利完成很有可能需要一开始就慎重的规划路线,越是复杂的地形越是如此。
在没有光源的洞穴中,最为优先的任务就是照明,照明可以发现资源,敌人,也能在危险的区域规避地形伤害。在资源集中的区域可以使用侦察兵的照明弹,而其他人的闪光棒也最好是CD好了就扔。
任务中一般分为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以采集任务为例,一般主要目标是区域特产的矿石,次要目标就是区域特产的植物。一般洞穴内除了任务目标的矿物与植物,还会有其他矿物和植物(包括用来升级武器模块的稀有矿物)、金矿(任务完成后直接结算成金币)、硝石(每80单位可以召唤一个补给舱,用来补给所有的消耗品弹药)、血石(人物拥有可以回复的蓝条护盾和不能自然回复的红条血量,挖血石可以回复红条血量)。
矿物类储量的上限是40,如果接近储量上限(一般一个矿块就够40了)需要呼叫矿骡过来存款,矿骡是一个造型类似无主之地小吵闹的储物机器人,除了存矿,还可以用来任务完成后呼叫撤离(完成主要目标即可呼叫撤离),在相对简单的地形(没有悬崖沟壑那种)玩家可以跟随矿骡一起撤离(它会在身后不断插下绿色荧光棒),但复杂地形最好还是跟着钻机自谋出路了(因为它可以飞檐走壁你不行)。
任务完成后的撤离过程中会面临源源不断的追兵,很多情况下前面需要挖路,后面还需要断兵,如果走散了往往会面临任务失败,但哪怕只有一个人能回舱也最好尽量争取返回,全灭的话只有少量经验,会失去全部其他任务奖励。而根据任务环节中的目标完成情况、资源收集情况等会给与玩家经验、金钱和物品奖励。
战役任务完成还会给与额外奖励。
我把星球挖秃了,也变强了:家园与养成系统
资源收集类的 游戏 ,最终是为了让玩家在不断的 探索 与历险中,利用获取的战利品来建设家园和养成人物,深岩银河也不例外。一年多前我玩还在EA早期的版本时,并没有这一块的内容, 游戏 开始就是乘钻机下井开挖。不过如今1.0的正式版在这一块的内容已经相当完善了。
现今的正式版本有了一个作为基地的飞船,飞船内有各个队员的舱位,里面可以选择职业,用绩效兑换特长。
绩效-特长系统类似于用成就点换技能,完成一定次数特定类型的任务都会获得绩效点。
使用绩效点可以获得各类特长,特长往往同时拥有被动效果和主动效果(在单次探险中可以有限次的使用)。除了绩效系统,其他的养成元素主要分为武器&武器模块和自定义外观。
自定义外观可以在自定义外观的商店解锁。除了人物的外观,还可以自定义十字镐的外观(锄头才是本体?),初始可用的外观选项不多,但随着人物等级的提升会有更多可选的样式逐步解锁。
武器则是随战役任务的进度可以解锁更多可用武器,而随人物等级可以逐步解锁各个模块的使用,不过同一行的武器模组只能选择一种来使用(在飞船内可以随时切换),一般来说不要解锁多个以免浪费资源。解锁一般同时需要C币和高级矿物,在飞船中还有矿物商店,可以用不需要的资源去交换相对紧缺的资源(但是算上手续费会血亏,一般不推荐)。
在职业晋升以后可以通过核心突破任务来获取核心用来锻造超频模块,超频模块是更为强力的武器模组。
类似于武器模块,无人机也可以做各种模块化的升级,在单人 游戏 中,无人机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独狼玩家很有必要尽快提升它的性能。
飞船中还有一些休闲 娱乐 场所比如酒吧,酒吧里部分饮料有提供临时BUFF的功能~
此外还有点唱机。
也可以玩踢桶子进轮胎的小 游戏 。按ESC可以查看飞船地图,点各个圆圈就可以查看各个机器的位置避免迷路。
深岩银河(Deep Rock Galactic)的优点与不足
非常高的完成度
深岩银河有着非常高的完成度,包括了作为教程的战役任务流程(这个在早期EA阶段是没有的,是后续逐步完善的),包括了由晋升系统自然区分的新手&老手 游戏 阶段,还包括了以资源采集为核心的一套完善的洞穴探险 游戏 玩法。这种完成度对于这种小型独立 游戏 还是非常难得的。
非常好的优化与 游戏 表现
游戏 运行效果非常流畅,无论是静态的模型效果还是战斗、挖掘等过程中的物理特效都非常出色。而且优化非常出色,配置要求很低很少会有卡顿掉帧的情况出现。
颇有合作乐趣的核心玩法
四个职业的设计各有特色,在战斗和 探索 中都可以形成多样化的配合,当然本作存在友伤系统,也要提防着类似helldrivers中来自队友的黑枪。
光源与地形造就的 探索 体验
本作的任务洞穴中保持着没有光照的状态,这是一柄双刃剑:在多人协作中,队友的光源是你行动的指示灯,而在单人行动中,无边的黑暗让幽闭的恐惧感更强烈了:你在一个完全陌生危机四伏的环境中挖这矿,指挥台告诉你虫群即将来袭。
不错的节奏感:虫群袭击与紧张撤离
在任务过程中除了会遭遇一些异虫,也会遇到定期的虫群袭击事件。
虫群袭击事件中会由一些重甲的异虫带着大量的杂兵对玩家进行围攻。
按G可以使用各种手雷型的技能,比如工程师可以制造一个吸引火力的全息投影,在很多场合下(比如被疯狂追击的撤离环节)G技能往往能起到奇效。
而在收集满资源,呼叫撤离舱以后更是沿途都会大量刷新异虫,在5分钟的倒计时中,玩家需要在漫无边际、地形复杂的洞穴中找到出路,逃出生天。撤离毫无疑问是每次任务最为紧张刺激,让人心跳加速的环节。
虫群袭击和撤离环节的紧张感让相对单调的任务过程有了更多的跌宕起伏和心跳时刻,增加了 游戏 过程的节奏感。
战斗环节的正反馈偏少
虽然存在着一些对战斗增益的变异事件(比如杀虫掉钱),但总体而言,战斗环节的正反馈还是偏少。既然有这么多种类的外星异虫,为什么不能通过消灭他们收获到更多特殊的战利品呢?
没有建造系统有点可惜
游戏 的养成系统基本集中在挖掘-强化武器的循环中,相对于其他类似 游戏 ,并不存在飞船的DIY系统,这也导致作为一款存在“刷刷刷”(反复做任务)属性的 游戏 ,相对容易毕业(等级升满模块打造完毕),缺少了装备毕业以后,继续游玩的乐趣。
深岩银河是一款非常适合与朋友同乐的 游戏 , 游戏 内的每一个系统都不复杂,让新的玩家可以相对容易上手,但是这些系统(不同的地形、任务类型、敌人类型、职业、武器等)相互之间有着不错的化学反应,共同形成了一个以资源管理(血量、弹药、探险道具)、资源收集(矿物获取)、战斗和装备强化为循环的有趣的核心玩法。
但由于职业特性的高度区分(主要是勾爪绳梯钻机平台枪这些 探索 道具)、高难任务的敌人强度和密度、并没有适合单人游玩去浸入的背景故事与剧情,本作并不适合很多虽然喜欢此类型,但是没有朋友一起的独狼玩家。
虽然没有泰拉瑞亚那样养成趣味更足的物品系统或者starbound那样更有粘性的飞船改造环节,但相对轻肝度的深岩银河也更适合和朋友一起享受合作探险的乐趣,你为他架好前行的勾索,他为你的撤离掩护背后,在一片欢声笑语中 撤离失败 享受合作 游戏 的乐趣:hey,那边的矮人,我有十字镐,你有酒么?
⑷ 找一部没有一句台词的纪录片 关于文明的,大部分拍摄非洲的 几年前看过的
TVB台庆纪录片《活着》无线电视播放一连十集的纪录片《活着》,以探讨及反思人类活着的意义。是最近的。
⑸ 阿凡达剧情介绍
《阿凡达》剧情介绍:在未来世界中,人类为获取另一星球——潘多拉星球资源,启动了阿凡达计划,并以人类与纳美人(潘多拉星球土著)的DNA混血,培养出身高近3米高的“阿凡达”,以方便在潘多拉星球生存及开采矿产。
受伤的退役军人杰克,同意接受实验并以他的阿凡达来到天堂般的潘多拉星球。然而,在这唯美幽境里,地上爬的、天上飞的、土里钻的生物却只只巨大且致命。
杰克背负重任,身处险境中,在与纳美人首次意外接触后,虽然开启了沟通的可能,却也即将面临一场异想不到、浩瀚壮烈的世纪冲突,从中他也将获得空前启示。
(5)关于挖矿的纪录片扩展阅读
《阿凡达》角色介绍:
1,楚蒂·查孔
楚蒂·查孔是一个潘多拉星球上人类军队的飞行员,心地善良,非常同情纳威人的遭遇,但是无奈立场不同,而不得不参与到人类对潘多拉大势破坏的恶行,最后在紧要关头,她实在忍无可忍。
2,迈尔斯·夸奇
迈尔斯·夸奇上校,一个严格的军人,是阿凡达计划的管理者,杰克·萨利就是被他招到潘多拉来操控纳威人化身,他在潘多拉星球上已经呆了很多年,为地球人在潘多拉开采矿石提供强大武力保障。
3,帕克·塞尔弗里奇
帕克·塞尔弗里奇是阿凡达计划的成员,也是一个技术工程师,是地球开采部队不可或缺的人,他其貌不扬,但是充满心机,认为纳威人是人类资源开拓的绊脚石,为地球人开采资源而不折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