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主賬戶子賬戶
『壹』 第二課 如何完成比特幣交易資金的准備(場外入金、資金劃轉)
第一步、入金
如果您在OKEx平台沒有數字貨幣資產,那麼您就需要先進行入金操作才可以進行合約交易。
途徑①: 您可以在法幣交易區使用法幣購入數字貨幣。
途徑②: 您也可以將自己其他數字資產地址的資產轉入交易所資金賬戶地址。
第二步、資金劃轉
當您擁有數字資產之後,接下來還有前期最關鍵的的一步——資金劃轉,這將為您的交易賬戶提供原始資本。
途徑①:比如,您打算交易BTC幣本位交割合約,如圖中所示,在頂部導航欄點擊資金劃轉功能。進入後,首先選擇劃轉的幣種(BTC),然後選擇轉出的賬戶,如果您是從法幣渠道入金,那麼就需要選擇『從法幣賬戶到交割合約賬戶』,然後在交割合約的子目錄再選擇『BTCUSD賬戶』。選擇完成後,填寫劃轉數量,點擊確定即可完成劃轉。
途徑①:比如,您打算交易BTC幣本位交割合約,如圖中所示,在頂部導航欄點擊資金劃轉功能。進入後,首先選擇劃轉的幣種(BTC),然後選擇轉出的賬戶,如果您是從法幣渠道入金,那麼就需要選擇『從法幣賬戶到交割合約賬戶』,然後在交割合約的子目錄再選擇『BTCUSD賬戶』。選擇完成後,填寫劃轉數量,點擊確定即可完成劃轉。
途徑②:在合約的交易頁面,同樣會提供資金劃轉的入口和功能
比如,您打算交易BTCUSDT交割合約,如圖所示,選擇資產欄右邊的『資金劃轉』,進入後,系統會幫您默認選擇劃轉幣種為USDT,然後您需要選擇轉出的賬戶,如果您是從站外充幣渠道入金,那麼就選擇『從資金賬戶到交割合約賬戶』,此時系統已經默認選擇了BTCUSDT賬戶。您只需要填寫劃轉數量,點擊確定即可完成劃轉。
接下來,附上兩個合約賬戶(交割&永續)之間的劃轉。
1.交割BTC幣本位保證金合約→永續BTC幣本位保證金合約
2. 交割ETHUSDT保證金合約→交割BTCUSDT保證金合約
3.交割BTCUSDT保證金合約→永續BTCUSDT保證金合約
附OKEx平台賬戶結構
點擊領取OKEX學院專屬送幣福利
https://www.okex.me/academy/zh/hu-jianshu-cn?channelFlag=ACECK1501349
『貳』 一個比特幣10萬賬戶一下子歸零了是怎麼回事
如果是錢包賬戶,有下面幾種情況:
1、你的錢包私鑰泄露,幣被轉走了;
2、你錢包里的幣是山寨幣,價格跳水歸零了;
3、被平台監守自盜,拿走了。
如果是交易所賬戶,有下面向種情況:
1、期貨或者杠桿爆倉,代幣、保證金全部歸零;
2、黑客盜幣,攻破了交易所代碼;
3、平台跑路、監守自盜。
4、山寨幣,歸零下架。
具體哪一種情況,要看你的帳戶屬於哪一類,然後查看哪一種發生的概率比較大,再尋找解決辦法。一般來說,這種損失很難挽回,大概率是要自己承擔,目前沒有相關法律規定。
『叄』 怎麼注冊比特幣賬戶地址
先要隨機生成一個私鑰,私鑰通過橢圓曲線加密演算法生成公鑰,公鑰再通過哈希演算法生成地址。
與銀行開戶不同,比特幣的賬戶無需申請注冊,可隨機生成。
你的私鑰就相當於賬戶加密碼,不能泄露給他人,地址相當於賬戶名,可以給別人,用於轉賬。
助記詞一定程度上也相當於私鑰。
下載一個錢包,它會隨機生成一個私鑰或者助記詞,然後你就可以擁有你的比特幣賬戶了。
比特幣簡介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並於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
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比特幣的交易記錄公開透明。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與大多數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
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基於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
這同樣確保了貨幣所有權與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幣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稀缺性。該貨幣系統曾在4年內只有不超過1050萬個,之後的總數量將被永久限制在2100萬個。
2021年6月,薩爾瓦多通過了比特幣在該國成為法定貨幣的《薩爾瓦多比特幣法》法案。9月7日,比特幣正式成為了薩爾瓦多的法定貨幣,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賦予數字貨幣法定地位的國家。
2021年9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進一步防範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通知指出,虛擬貨幣不具有與法定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
2021年11月9日,Bitstamp平台報價顯示,比特幣首次突破68000美元/枚。11月10日,比特幣首次逼近6.9萬美元/枚。
『肆』 一個比特幣賬號包括什麼
私鑰、公鑰。
比特幣的一個賬戶由一對密鑰(私鑰、公鑰臘陵)組成。賬戶所有者可以用自己私鑰進行數字簽名,用公鑰則可以驗證簽名。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並於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比特幣是一種輪茄戚P2P形納做式的虛擬的加密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伍』 區塊鏈比特幣子賬戶是什麼意思
子賬戶就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多開一個賬戶,只能交易,不能充提幣。
『陸』 幣印礦池的錢怎麼拿出來
操作環境:操作電腦型號:筆記本電腦聯想小新v5.2.1,網頁瀏覽器版本號:QQ瀏覽器iOS 14.3
1.登錄幣印礦池官網 poolin.com,並創建BSV挖礦子賬戶,填寫收款地址
2. 子賬戶創建完成後,即可看到礦機配置示例。
3. 硬體安裝:聯網通電後,訪問礦機後台ip,填寫幣印礦池挖礦地址、礦機名稱和密碼,運行機器。
1)部分礦機的標簽上寫有礦機默認的IP地址,但受多種因素影響,可能實際IP地址並非標簽上標注的地址。建議先用電腦連接上礦機所連接的路由器或交換器,然後使用IP Scanner對此網段進行掃描,尋找出礦機IP。
2)找到礦機IP後,在瀏覽器訪問此IP,螞蟻S9的登錄賬戶為root,密碼為root。若賬戶和密碼不對,可參考礦機使用說明或聯系廠商。
3)登錄後點擊Miner Configuration下的General Settings,在Pool 1/2/3中分別配置上步驟2網頁中展示的URL(挖礦地址),Worker(子賬戶.礦機ID)和Password(密碼)。設置完畢,點擊後下角Save&Apply(保存並應用)保存您的配置信息。
拓展資料:
1、由於比特幣全網的運算水準在不斷的呈指數級別上漲,單個設備或少量的算力都無法在比特幣網路上獲取到比特幣網路提供的區塊獎勵。在全網算力提升到了一定程度後,過低的獲取獎勵的概率,促使一些「bitcointalk」上的極客開發出一種可以將少量算力合並聯合運作的方法,使用這種方式建立的網站便被稱作「礦池」(Mining Pool)。
2、在此機制中,不論個人礦工所能使用的運算力多寡,只要是透過加入礦池來參與挖礦活動,無論是否有成功挖掘出有效資料塊,皆可經由對礦池的貢獻來獲得少量比特幣獎勵,亦即多人合作挖礦,獲得的比特幣獎勵也由多人依照貢獻度分享。
3、PPLNS模式:(最純正的組隊挖礦)全稱Pay Per Last N Shares,意思是說「根據過去的N個股份來支付收益」,這意味著,所有的礦工一旦發現了一個區塊,大家將根據每個人自己貢獻的股份數量佔比來分配區塊中的貨幣。在PPLNS模式下,運氣成份非常重要,如果礦池一天能夠發現很多個區塊,那麼大家的分紅時間會非常快,如果礦池一天下來都沒有能夠發現區塊,那麼大家當天也就沒有任何收益,收益要等到你參加的區塊被完全挖掘出來才能得到分配。同時,由於PPLNS下,具有一定的滯後慣性,你的挖礦收益會有一定的延遲,比如說,你加入到一個新的PPLNS礦池,這個時候你會發現前面幾個小時的收益比較低,那是因為別人在這個礦池裡已經貢獻了很多個share了,你是新來的,你的貢獻還很少,所以分紅時你的收益都是比較低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該結算的也結算了,大家又開始進行了新一輪的運算時,你就回到和別人一樣的水平了。同樣道理,若你離開了PPLNS礦池不再挖礦,你貢獻的share還在,在此後的一段時間里,你依然會得到分紅收益,直到你的share被結算完畢。
『柒』 交易及記賬(上) | 小白學比特幣之二
在 精讀「Mastering Bitcoin」1 中, 提到比特幣不僅是一個 電子現金 (系統),也是一個公開的賬本,這賬本上記錄了每筆交易的信息。用比特幣交易,其實就跟我們用人民幣或者美元交易買賣東西一樣。作者給比特幣交易行為的定義是:
那麼,在比特幣系統里,是以什麼樣的形式將這些交易記錄下來的呢?
跟傳統記賬一樣,在比特幣系統中也對交易採用復式記賬的方法 (double-entry bookkeeping ledger),直白點翻譯就是雙入口記賬。復式記賬,簡單理解就是以下兩點 [1] :
每一筆交易都要至少在兩個賬戶上進行記錄 ,在會計記賬中有三個基本賬戶也就是資產賬戶、負債賬戶以及所有者權益賬戶,跟會計等式 資產(Assets) = 負債 (Liabiliteis) + 所有者權益 (Equity) 是一一對應的。那麼單獨每個賬戶又是以怎麼樣的方式呈現出來的呢?方法是每個賬戶都需要記錄這個賬戶的debits和credits(見上圖):
說完復式記賬,再回到《Mastering Bitcoin》(精通比特幣) ,在書中,作者給出的記賬例子如下面那張截圖;一筆交易中可以包含多個Input和output。這里的Input和output如何理解呢?
總結一下:
通過作者這句話, 可以看到比特幣系統其實執行的是價值交易。更進一步地,可以理解為價值的輸入和輸出。
上筆交易和下筆交易之間會形成一個「無形的鏈」:
作者用一張圖形象的說明了什麼是「交易鏈」。
對於同一個地址而言,上一筆交易中的output將會作為下一筆交易的輸入,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交易鏈。
在上面的交易截圖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幾筆交易里有 spent 、 unspent 和 change 。 change 為找零地址,為什麼會有找零地址呢?
比特幣系統中的找零概念和平時用現金交易的找零概念是一樣的,如果你要買一個1塊錢的包子,但是你身上只有一張20塊錢的紙幣,這個時候就需要包子鋪老闆找給你19元零錢。
在比特幣系統中,每一個input就相當於一定面值的紙幣。如果一筆交易中只包含一個Input,為20個BTC,當這個地址向其他地址支付1個BTC時候,就需要對方找還19個BTC。不同的是,比特幣不像紙幣那樣只有幾種面值固定的紙幣,比特幣系統可以隨時創建「新面值」。
出於保護隱私的考慮,找零地址沒必要跟原先的付款地址一樣,通常錢包會生成一個新的找零地址。
在真實應用中,並不會在找零地址旁邊標注 change 的字樣,如下圖顯示(截圖來自blockchain.info上的某筆交易),
比特幣系統可以隨時創建「新面值」來用於找零,而且這「零錢」可以用於下次交易。在每個輸出(output)記錄里,可消費的比特幣數量會被標記成 unspent ,這樣的輸出有一個專門的名字叫做 Unspent Transaction Outputs (UTXO)。可以把unspent的輸出理解為面值不同的、可用於下次消費的紙幣,就好像10元面值紙幣、100元面值紙幣那樣。
[1] Mastering Bitcoin 第二版 https://github.com/bitcoinbook/bitcoinbook
[2] http://learnmeabitcoin.com
『捌』 我的比特幣怎麼轉賬到別人的賬戶上
很多人只知道比特幣可以用來投資,卻不知道比特幣可以像銀行卡一樣轉賬。
生活中我們都有自己的銀行賬戶,轉賬是在銀行賬戶之間進行的。同樣,比特幣轉賬就是把比特幣從一個比特幣地址轉移到另一個比特幣地址上的過程。
如果你想要轉賬比特幣給別人,你需要在比特幣交易平台、比特幣錢包或者比特幣客戶端中,輸入你的比特幣地址、接收方地址、轉賬金額和手續費金額。
確定支付後交易信息會在比特幣網路進行全網廣播。礦工每隔10分鍾會將比特幣網路中未被記賬的交易打包進一個區塊,這就完成了一次確認,此時比特幣已轉到對方賬戶。
通常需要經過6次確認,確保交易記錄不能被任何人竄改,轉賬才算真正完成。
1、輸入自己的比特幣地址,接收方地址。
2、輸入轉賬金額和手續費金額。
3、確定支付後交易信息全網傳播。
4、礦工會將比特幣中未被記賬的交易打包進入區塊。
5、完成確認後比特幣就已轉到對方賬戶。
6、為確保交易記錄不被人篡改,需要經6次確認,轉賬真正完成。
比如一個叫小五的人在山上挖礦,今天手氣不錯挖到了一塊值10000元的稀有金屬,為了感謝小三和小四借他工具所以想分別轉賬給小三和小四100和400塊表示感謝,小四為了感謝小三告訴小五想借他工具這件事(只是借了下工具得到400元),為表示感謝小四給小三轉賬150表示感謝,下面我們看看基於賬戶是怎麼處理的,比特幣是怎麼處理的。
比特幣轉賬手續費是交易者付給礦工的一筆費用,用於激勵礦工競爭記賬為比特幣提供足夠的算力從而確保比特幣網路的安全,有的地方也叫做礦工費。用戶在比特幣網路發起一筆轉賬時,一般需要支付給記賬礦工一定的轉賬手續費。轉賬手續費一般為0.0001-0.0015個比特幣,由於區塊能容納交易記錄的容量有限,礦工會優先打包手續費高的交易,所以多付手續費可以更快被記賬。比特幣交易手續費的存在能提高轉賬門檻,有效防止區塊鏈中充斥垃圾信息,並且能夠保證在比特幣被挖完之後礦工仍有動力維護比特幣網路。
理論上講,打包完這個交易記錄的區塊後,再產生6個區塊後,原則上講這條交易記錄就完全確認了。這個轉賬就完全確認了。
總結:在比特幣網路中,由於沒有了中心,為了實現安全、有效的記賬,採取了多種新的技術。為了防止網路上廣播秘鑰而採用的私鑰、公鑰、地址的加密形式;為了減少檢索整個賬單而採用的UTOX集,讓比特幣在像在水管中一樣在比特幣網路中來迴流淌;為了公平記賬,採用挖礦的機制來讓每個礦工根據算力付出來競爭;為了平衡10分鍾出一個區塊,可以根據全網算力動態調整挖礦的難度。而這一切技術都是圍繞著記賬展開,比特幣區塊鏈的區塊主體數據也都是這樣一條條交易數據,沒有比特幣本身,有的只是基於若干聰的UTOX;沒有賬戶本身,有的只是一串數字的三種形式(私鑰、公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