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相關關鍵詞
1. 什麼東西「原價萬元現價兩千!」
9月份,多部委對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採取了嚴厲的監管措施,相應虛擬貨幣的價格也發生了較大波動。
在各大比特幣交易平台陸續關閉交易服務的同時,部分國內開采比特幣的「礦機」也失去用武之地。用於挖比特幣的「礦機」和顯卡正在被拋售。
據了解,此前,還有部分低素質的「挖礦」者購買了顯卡後,將其用於挖礦,挖了幾天後,利用購物平台的退換貨政策,將使用過的顯卡退還給購物平台。購物平台一般都會檢查顯卡,發現無損壞後重新包裝出售給下一位消費者。這無疑是損害了其他消費者的利益。
「只是挖了1-3個月的礦的話,連顯卡廠商自己也沒法用絕對准確的方法來判斷顯卡是否有挖過礦。有一些買二手顯卡的買家,如果是用來打游戲,買到『礦卡』肯定是帶不動機器的。」前述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
「最近這一波的變動,市場變化太大了,我認為顯卡最終的價值不在挖礦。畢竟比特幣挖礦也要看規模效應,這是未來趨勢,少數人的顯卡挖礦最終會被淘汰的。希望市場回歸理性吧。」另一位比特幣「礦工」則如此認為。
國家明文規定限制,肯定只會越來越貶值。
2. 比特幣是什麼為什麼會有如此高的增長
比特幣[1](BitCoin)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算 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基於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這同樣確保了貨幣所有權與流通交易的匿名性。[1]比特幣是一種網路虛擬貨幣,數量有限,跟騰訊公司的Q幣類似,但是可以用來套現:可以兌換成大多數國家的貨幣。
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是非常有限的,具有極強的稀缺性。該貨幣系統在前4年內只有不超過1050萬個,之後的總數量將被永久限制在2100萬個之內。還有一點是,你可以用電腦生產比特幣。
2008年爆發全球金融危機,當時有人用「中本聰」的化名發
比特幣
表了一篇論文,描述了比特幣的模式。2009年,不受央行和任何金融機構控制的比特幣誕生。[2]比特幣是一種「電子貨幣」,由計算機生成的一串串復雜代碼組成,新比特幣通過預設的程序製造,隨著比特幣總量的增加,新幣製造的速度減慢,直到2140年達到2100萬個的總量上限,被挖出的比特幣總量已經超過1200萬個。[2]和法定貨幣相比,比特幣沒有一個集中的發行方,而是由網路節點的計算生成,誰都有可能參與製造比特幣,而且可以全世界流通,可以在任意一台接入互聯網的電腦上買賣,不管身處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購買、出售或收取比特幣,並且在交易過程中外人無法辨認用戶身份信息。[2-3]不少比特幣玩家是被比特幣的不能隨意增發所吸引的。和比特幣玩家的態度截然相反,經濟學家們對比特幣2100萬固定總量的態度兩極分化。[4]2009年比特幣誕生的時候,每筆賞金是50個比特幣。誕生10分鍾後,第一批50個比特幣生成了,而此時的貨幣總量就是50。隨後比特幣就以約每10分鍾50個的速度增長。當總量達到1050萬時(2100萬的50%),賞金減半為25個。當總量達到1575萬(新產出525萬,即1050的50%)時,賞金再減半為12.5個。[3][5]2產生原理從比特幣的本質說起,比
瘋狂漲勢
特幣的本質其實就是一堆復雜演算法所生成的特解。特解是指方程組所能得到無限個(其實比特幣是有限個)解中的一組。而每一個特解都能解開方程並且是唯一的。[6]以人民幣來比喻的話,比特幣就是人民幣的序列號,你知道了某張鈔票上的序列號,你就擁有了這張鈔票。
而挖礦的過程就是通過龐大的計算量不斷的去尋求這個方程組的特解,這個方程組被設計成了只有 2100 萬個特解,所以比特幣的上限就是 2100 萬。[6]3挖掘方法要挖掘比特幣可以下載專用的比特幣運算工具,然後注冊各種合作網站,把注冊來的用戶名和密碼填入計算程序中,再點擊運算就正式開始。[7]4兌換方式國內外有很多網上的比特幣交易機構,接受比特幣與法定貨幣的兌換。其中Mt. Gox是最早及最具實力的比特幣交易平台,2010年成立於日本。Bitstamp和BTC-e是另外兩個國外較大的交易所。[8]5兌換利率兌換利率 貨幣 符號 發行時間 作者 活躍 官網 市值 比特幣
基礎 備注
比特幣 BTC 2009 Satoshi
Nakamoto 是 bitcoin/org ~$243億 美元 是 SHA-256
比特幣買賣交易,海內外各大小交易平台,加起來有10萬BTC左右。國內正在正常運營的比特幣交易平台,日成交量加起來,約為50000BTC。[9]6法律現狀德國
2013年6月底德國議會決定持有比特幣一年以上將予以免稅後,比特幣被德國財政部認定為「記賬單位」,這意味著比特幣在德國已被視為合法貨幣,並且可以用來交稅和從事貿易活動。[10]美國
2013年8月,美國德克薩斯州地方法院法官阿莫斯-馬贊特在一起比特幣虛擬對沖基金的案件中裁定,比特幣是一種貨幣,應該將其納入金融法規的監管范圍之內。
中國
中國央行12月5日下午發布《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央行在這一通知中稱比特幣不是貨幣,只是一種虛擬商品,此外,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不得開展與比特幣相關的業務。[11-12]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表示,比特幣一年上漲89倍,價格已高得無法持續,而它並不是貨幣。[2]伯南克表示,「雖然美聯儲很關心虛擬貨幣與其它創新支付系統的發展,但這並不一定意味著美聯儲有權可以直接對這些創新或創新背後機構進行直接干預或監管。
3. 錨定:區塊鏈行業關鍵詞
區塊鏈是心海泛舟,必須有錨,才可以定;因此,錨定是區塊鏈行業發展的關鍵詞。
商船遠航、漁船捕撈、情侶泛舟……無論是百萬噸級的海上龐然大物,還是小巧宜人、不論吃水噸位的湖面小舟,都必須有錨而後能定。
水,流動性的象徵物,在即將到來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鋪展開來的萬物互聯、價值互聯、數據及交易大爆炸時代,顯得尤為重要。流動性就這樣成為這個時代永不凋落的王冠,資產與資本流動性的攻防戰——交易,就這樣從一個略含貶義色彩的詞升華為時代的焦點。交易必須有媒介,於是物物、幣物、幣幣交易有機和合的局面就這樣催生。
錨定區塊鏈:比特幣基於POW共識的區塊鏈就是所有區塊鏈的錨定區塊鏈;一旦比特幣區塊鏈的頭部哈希指針出現問題,整個區塊鏈就會坍塌;屆時,與比特幣區塊鏈錨定度越低的區塊鏈將生存、發展得越好。
錨定幣:2018-2020年,USDT、Bitcny、BNB、HT、ZB、OKB等等錨定幣之間必然爆發一場異常慘烈的錨定與反錨定的戰爭;硝煙已起,戰火尚未紛飛。
錨定人:內容區塊鏈必須有錨定人,以各類大佬、大V為代表的錨定人,將與信息互聯網時代的明星、大腕平起平坐,其氣場甚至會超過明星與大腕;因為他們手握粉絲/用戶價值評估的生殺大權。
錨定物:提供去中心化交易功能的區塊鏈手機很有可能會成為區塊鏈錨定物。以手機為價值集散中心,形成一個個與錨定人密切相關的價值中樞。
錨定平台:紅海拼殺後,中心化平台會越來越中心化,形成以行政/稅收區域為界的錨定性平台,為喜歡中心化交易的人群提供免手續費交易服務。同時,各式各樣的去中心化社群會如雨後春筍般從鐵板一塊的地表破土而出、茁壯成長。
圍繞著各種錨定對象,會形成一個個價值漩渦,以光速爆炸性發展。
各種錨定對象之間會形成和合,終成大勢。
所有這一切都因為價值大爆炸:個人信息、能力等等都可以兌現;相當於顛覆了之前的不把人當人的年代。
區塊鏈發展初期,越中心化越能與傳統的現實世界和合而催生出面貌煥然一新的和合世界。但是,隨著區塊鏈的思想性釋放得越來越充分,世界將會有越來越多而扁平的錨定對象,最終實現完全的去中心化;屆時,作為區塊鏈世界的頭部哈希指針——比特幣將昂貴到令人嘆為觀止的地步。因為屆時比特幣網路將受路徑依賴與收益遞增律加持而成為全球價值流轉的基礎性設施。這,大概就是最後一個比特幣誕生的時候。
黃金作為金本位時代的驕子,在以比特幣為首的數字貨幣全面崛起後,必將落落寡歡、成為末日黃花。
價值錨定將成為加密經濟永恆的主題。
一個人,一件物品或者一個人機和合體的價值,必須有錨而後能定。
4. 比特幣是什麼意思顯卡怎麼挖礦
比特幣起源
想完全了解比特幣的起源,不得不提現有的金融體系。
眾所周知,貨幣本身是不存在價值的。起初人類採用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交易,但有諸多不便,很難換到自己所需要的物品。於是貨幣應運而生,通過貨幣這一中介,可以將不同物品按稀有程度進行定價,簡化交易流程。
雖然貨幣交易好處多多,但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中心化。全世界現有貨幣100%是國家央行發行或者廢除,普通人無法參與貨幣發行亦或者是央行帳目。如果央行不斷的發行貨幣,將會將人們手中的貨幣不斷稀釋,降低貨幣購買力。
為了解決此問題,比特幣之父中本聰於2009年提出去中心化概念,也就是說將貨幣發行在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打造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很多讀者看到這又不明白了,什麼是去中心化?什麼是P2P網路?
我們以國內流行的微信支付舉例,微信雖然和比特幣同為虛擬支付系統,但微信的每一筆交易都要在銀行系統中進行,銀行便是微信支付的中心。去中心化即是點對點交易,不受任何其他因素影響。
P2P網路更好理解,P2P是peer-to-peer的縮寫,就是「夥伴對夥伴」,也稱之為對等網路。比如你通過愛奇藝下載一個電影,就是從愛奇藝伺服器將電影傳輸至你的電腦;而如果你從P2P資源下載一個電影,便是從其他已有此電影資源的P2P用戶電腦中下載,並且如果其他P2P用戶需要此資源,也可以從你的電腦里下載。
比特幣就像這部電影,它不是像央行一樣存在中央伺服器中,而是存在於世界上億萬的電腦之中。自發行後,理論上沒有任何人可以控制比特幣數量,也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基於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安全性極佳。
比特幣是怎麼產出的?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區塊鏈」,比特幣的核心原理是「區塊鏈」,每一個區塊對應一個帳單,將所有的區塊鏈接起來就是區塊鏈,任何交易信息和轉賬記錄都記錄在區塊鏈中。要注意的是區塊鏈存在於整個互聯網中,所以任何比特幣持有者都不擔心比特幣遭受損失。
每隔一個時間點,比特幣系統會在系統節點上生成一個隨機代碼,互聯網中的所有計算機都可以去尋找此代碼,誰找到此代碼,就會產生一個區塊,隨即得到一個比特幣,這個過程就是人們常說的挖礦。計算這個隨機代碼需要大量的GPU運算,於是礦工們采購海量顯卡用以更快速的獲得比特幣獲利,這也是近期顯卡缺貨的重要原因。
有人說那這樣比特幣不就會越來越多,最後完全沒有價值了嗎?中本聰當然也想到這個問題,這里比特幣系統還有一個機制:那就是比特幣具有總量有限,前4年總額將產生10,500,000 BTC,每隔4年產出數額減半,在第4年至第8年會產生5,250,000 BTC,第8至12年則只有2,625,000 BTC,如此類推。到最後,總共產生的比特幣數量為接近21,000,000 BTC。
回答後一個問題,說說我知道的情況。為什麼用顯卡挖礦,因為是大量數據運算(需要下載的賬單資料庫大小已經超過20個G了),單個主板CPU速度太慢,而且運算不需要額外的多餘的顯示屏,所以用十幾個高端顯卡並聯進行運算,網上有現成的礦機出售,不過現在的形勢,是十幾天礦機就落後了,需要更新。---------原因是挖礦速度快了,為保證每天全世界產生的比特幣數量不變,程序會自動提高數據運算難度,你的運算工具就顯落後了。組合顯卡礦機運算,最大的問題也是挖礦成本,就是電,機器運行和機房冷卻,消耗大量的電能,電費驚人。如今幾個十幾個礦工聯合租用場地,一般把廠子設在南方水電站附近,原因是電站棄水可以發電,因為不上電網成本很低,電價就低,電廠的人還能撈外快。
官方一點這樣說: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9年提出,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但是簡單一點怎麼說?我這里忽略很多很多復雜的知識,就是為了讓大家簡單的了解一下,如果想更加深入的話,需要大家去看書。
不過如果你是想靠幾百字就弄懂了是不可能的了。
簡單版本:
比特幣是虛擬的貨幣。比特幣是依靠在區塊鏈技術的。
我們先要明白區塊鏈是什麼?是分布式的賬本?怎麼分布式?假如你有一個賬本,記錄過去十分鍾的這個社區的交易。十分鍾之後又有另外一個人把你的賬本復制過去,並且又更新記錄新的過去十分鍾的人交易,順便把剛剛的新的記錄告訴你,讓你記錄在本子上。每過十分鍾就有一個新的人來,開啟一個新的賬本。
如果你想修改賬本,就需要經過超一半的人同意,基本上就是不可能,同時你的本子丟了也關系,因為其他人的還在。
那麼為什麼要幫它們記賬?因為如果你記賬之後,你就會獲得收入,每一次獲得這一次記賬權,你就獲得了比特幣。
所以比特幣就是這一個網路的虛擬貨幣。
挖礦是什麼?就是為了爭奪記賬權。它的原則很簡單,採用工作量證明原則。多個礦工通過機器運算,尋找一個合適的哈希碼。最快獲得合適哈希碼的就是獲勝。
獲取哈希碼只能通過枚舉法,顯卡的並行運算能力非常強大,適合這種運算,所以礦工用顯卡來挖礦。
比特幣的瘋狂,還在延續。
在經歷了8月初的硬分叉後,比特幣就猶如被打了雞血一樣,再次開啟了「火箭升空」模式。直接從8月1號的19050元不斷飆升,目前的價格已經升到了29500元(聚幣網價格)。兩周內的累積升幅已非常直逼50%。
在這個過程中,人們還在不斷重復那個已經問了快8年的兩個問題:比特幣究竟能漲多高?下一次比特幣大跌會在什麼時候出現?但過往事實也證明,無論悲觀還是樂觀,回答這兩個問題的人幾乎都被打過臉。
但有一個基礎問題還是可以繼續追問,造成這次比特幣「火箭升空」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
稀缺性依舊是基礎
文主注意到,作為一整波「虛擬貨幣」風潮開始的源頭,以及區塊鏈、虛擬貨幣運行規則等相應制度成為現實的第一落點,2009年誕生的比特幣相比傳統金融依舊是具有「稀缺性」的。
這其中包括了區塊鏈技術本身,比特幣本身的挖礦系統設置,甚至是比特幣在整個「虛擬貨幣」風潮中首先登場而占據的市場規模優勢。你甚至可以這樣說——虛擬貨幣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比特幣,另一類不是比特幣。
這種獨立於傳統金融體系的稀缺性,就像一塊磁鐵,不斷吸引著更多人將錢投入這個「熔爐」。他們的理由或許是投機、是嘗試,甚至是賭上身家。
文主還發現來自市場研究機構的Standpoint的研究員Ronnie Moas為此專門發表了一份122頁的研究報告。他自己的結論是:在2018年來臨之前,也就是在僅剩的5個月不到的時間里,比特幣將達到33370元,約合5000美元。Moas給出的理由也很簡單:「目前世界上全部流通的股票、債券、黃金和現金總值超過200萬億美元,其中一小部分終將通過各種方式進入比特幣和其他虛擬貨幣的市場。」根據這個理由,他還給出了未來最終比特幣市場可能的估值——2萬億美元。而目前,這個數字僅為560億美元,按這個估算的差距還有35倍。Moas甚至這樣來形容現在的比特幣市場:「我們正在看一場90分鍾的足球賽,但實際上目前才剛開場15分鍾。」
除了稀缺之外,還有啥原因?
稀缺性確立了之後,決定比特幣價格波動的就是資產,或者說是資產背後人們投入其中的「程度」了,搜索引擎中的熱度可以說是最好的指標。
國外比特幣玩家Chris Burniske就將比特幣的價格走勢將Google Trends(Google搜索熱度指數)結合到了一起,然後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結果:當越來越多人搜索「比特幣」的時候,比特幣價格也會隨之提升。而且這兩者之間的關聯性越來越高。
一些短期原因或許也應該計入在內:
暴漲了,那回落還遠么?
正如蹺蹺板一般,各種人為介入的金融系統都會有其自己的波動性存在。在各種暴漲之後往往緊跟著的都是暴跌。
對此Burniske也給出了一個他自己的指標:如果比特幣在30天內價格翻倍,那麼這段時間就可以直接稱為「泡沫期」。而按照這個指標來衡量,比特幣最近一個月內的價格增長實際已經達到了215%,毫無疑問已經是「泡沫期」。
究竟這些規律是否會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出現?沒人知道。但就從今年4月至今接近400%的升幅來看,比特幣快速回落的可能性還在不斷變大。而這次回落也必將成為影響幅度最大的一次回落
大白話,撈干貨!
一次性解釋清楚所謂分布式記賬系統與區塊鏈的意義。
挖礦不是真的挖礦石,是算力是試錯,是安全。
比特幣價值的來源?泡沫會不會破?
關鍵詞:記賬,區塊,算題,價值,共識,信任,泡沫。
第一,虛無縹緲,天才想法,創新記賬
到底什麼是比特幣呢?就是一個叫中本聰的人,當然這個人到底是誰,現在也不知道。是一個人還是一群人也不知道。他搞了一個想法出來,一種是全新的創意。
這句話大家應該都聽過,比特幣是一種分布式的記賬系統。
什麼意思?分布式是相對於中心式來說的,什麼叫中心式的記賬系統呢?那就是比如銀行這種系統,你把你的銀行卡里的錢轉給了張三,於是銀行就在他的信息中心會做一筆會計的記賬記錄,你轉了一筆錢給張三,這叫中心式的記賬系統。只有中心可以記,別人不能記。
而分布式的記賬系統是什麼呢?分布式的記賬系統就是大家都可以記,你也可以記,我也可以記,所有人都要在一段時間內把所有的交易記錄打包放到裡面。比特幣的演算法規定就是十分鍾記一次賬。
每一次記賬打一個包,這個包就相當於一個區塊兒,你把這個包打完之後,別人會在下一個十分鍾生成下一個區塊,然後接到你這個區塊之上,大家想想這像不像一個鏈子,一串鏈子,像不像所謂的區塊鏈,用來記錄數據,只要這個鏈子足夠長,這就構成了一個所謂的區塊鏈。
這時候有兩個問題,第一,人們為什麼要打包區塊?第二,安全性怎麼保證,假賬錯賬怎麼辦?
打包區塊的好處,第一個就是你可以獲得獎勵,這個獎勵就是所謂的比特幣,其實也是虛幻的,就是個想法。而這個數量呢每過四年就會減半,這樣總體算來,最後總的比特幣的數量大約就是2100萬枚。
第二就是如何保證賬務記錄正確,如何保證沒有假賬錯賬,這是因為他的記賬是可以追溯,還是競爭性。
如果你記錄錯誤,你多重支付或者你瞎記。那後面別人的賬和你的賬就對不上了,這樣你就暴露了。大概通過這種方式就保證了比特幣的安全性,准確性。那麼全網上最長的那個鏈s就是准確,真實和安全的,這就是分布記賬的好處,誰也無法篡改。
說了這么多,總結一句話,比特幣就是你獲得的一種獎勵,這種獎勵就是你在分布記賬中進行一次模塊記賬所獲得的東西,同時由於區塊的連接性,公開性,競爭性和數學方程的算力安全性,那麼你就可以保證這種記賬方式的准確,比特幣的安全。
第二,挖礦其實是在算題
挖礦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剛才我們說了比特幣的基本原理,比特幣的數量,比特幣的記賬方式,以及比特幣的安全性,現在我們要說一說究竟誰有資格來記賬。這就是挖礦的意思。
記賬的資格誰有呢?答案是能夠算得了數學題的人,這就是挖礦的意思,當你解出來一個方程組的解,那你就可以記賬,注意這個方程組是非常難算的,它是一種叫做哈希方程的東西。
這種方程的特點是你知道了x可以求出y,但是你知道y反解不出x,那你怎麼才能知道x呢?
那就是一個一個去試,這就是挖礦的意思,挖礦並不指的是拿一個鋤頭,而指的是計算機的算力。CPU一個一個往裡試數字的速度。
簡單說,如果你能算出一個解,你就有了打包的資格,你把這些數據打包完了之後呢?向全網公布,沒問題,你就可以獲得比特幣的獎勵,所以你既可以說比特幣就是方程組的解,也可以說比特幣是這些獎勵,差不多就是一個意思。
第三,價值的來源,大家的信任
我之前有篇文章提示大家在16000,17000美元的時候買入比特幣,現在我一回頭看自己都嚇了一跳,已經漲到29000了,很多人就在問我,為什麼比特幣會這么值錢,比特幣的價值到底來自哪裡呢?他不是一個虛無縹緲的想法嗎?
比特幣的價值大約來源於這樣幾個方面。
一是安全性,二是共識機制,三是數量的稀缺。
第一個根據我前面的介紹,大家發現比特幣想要破解是很難的,想要出錯也是很難的,因為哈希方程式很難解出來的,你有了這樣的算力,那你就可以進行這樣的打包。同時打包的時候你也可以避免記賬的錯誤,這樣它的安全性就非常高,當一個東西不容易錯的時候,那他的就有了價值的基礎。信任是一切價值的基礎,當你篡改不了,當你非常正確,當你技術高超的時候,人們就會信任你。
這就像是最早的微積分,他雖然也是個虛無縹緲的東西,但是用它就可以算加速度,可以算邊際,可以解決生活中的精密計算問題,那麼這個東西盡管它沒有實物的形態,但卻也非常值錢,如果你學會了,考一個好大學,你也可以出來掙錢。
再比如,很多人說比特幣這種貨幣並沒有國家信用的背書,為什麼他有機會成為貨幣或者投資品?
關鍵就在於它的信任來源於技術。你想想飛機為什麼能在天上飛,是因為國家的信用保證嗎?不是的,是因為流體力學,是因為空氣動力學的支持,是因為科學的知識,科學就是底層的邏輯帶來的一種方法論,它的信用價值也非常高。甚至不需要國家信用的保證。
第二個就是數量的稀缺,比特幣的獎勵每4年會減半,比特幣的總數就只有2100萬枚,一個東西的價值來源大約就是兩部分,第一是要稀缺,第二是要大家都想要,大家都信任。
比如方便麵就不可能賣得上價錢,因為你一天最多吃五包,我一天可以生產20包,那這種東西怎麼值錢呢?而鑽石呢,鑽石這種東西,你說它有多大用吧?也就那回事,但是因為它稀缺,稀少。那大家就會覺得他很值錢。
第三就是共識機制,也就是說要很多人都相信他,很多人都想要他才行,你想想。3個黃的雞蛋也不多,一隻眼睛的蛤蟆也不多,為什麼大家不想要呢?或者說價值沒有那麼高呢?
這就是一種共識機制。說到這里,我想起以前我第一次喝啤酒的時候,那個味道跟馬尿一樣,實在是太難喝了,要吐了,我們都管他叫泔水。
但是現在呢,由於各種各樣廣告的忽悠,由於大家都說什麼冰爽什麼麥芽香,其實我實話實說,沒有喝可樂好喝。但是不斷的這種刺激,不斷地形成共同理念,他的價值就被顯露出來的說句不好聽的,當所有人都說他是對的時候,他可能就真的就對了。
第四,比特幣的泡沫會不會破,什麼時候會破?
首先我想說,泡沫在一定時間內和價值是一個意思。你說比特幣不值這個錢,但是它越漲越高,已經長了很多年吶,你在說它是泡沫,那就沒有什麼意思了。
從更長的時間來講,人類會毀滅地球會爆炸,所有的一切的美好的東西都將不存在,但是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是泡沫呢。顯然不能這樣看,還是那句話,在一段時間內,價值就是泡沫的意思。
那什麼時候比特幣這個泡沫會破呢?他當然會破,只不過破裂的時候是有嚴格的邏輯和原因的。
那就要從我剛才所說的比特幣的價值來源入手,比如說它的共識機制,比如說人們對他的信任,比如說大家都覺得他會漲的這種信念和投資價值。
那什麼時候這個價值會破?比如說有人能夠破解比特幣,比如說比特幣記賬不再安全,不再能夠給大家提供一個稀缺的保存手段,那麼比特幣的泡沫就會破。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人們對於比特幣的追逐變到了別的東西身上,比如說有別的技術創新,大家可以拿資金,拿資源,拿負債去買別的東西,投資更新的 科技 產品收益率更高,那比特幣可能就會被競爭掉,它的泡沫就會破滅。
很多人都詬病日本的房價泡沫破滅,卻不知道日本的經濟在衰落之後,整個亞洲其他國家也在崛起,特別是中國崛起讓資金已經不用再在日本本國待著,而是可以出海掙錢,導致了日本房價的泡沫。
一句話,泡沫要麼是自身有缺陷破滅的,要麼是有更好的東西把它競爭下去的,他不會自己破掉。當有東西超過比特幣的時候,當比特幣自身的缺陷被人發現的時候,比特幣的泡沫也就會破掉。
結論。比特幣其實是一種天才的想法,一種分布式的記賬系統,一種獎勵的方式,它的安全性很高,不容易破解,還具有稀缺性。
挖礦的意思其實是算方程組帶數試錯的意思。挖礦的能力其實就是你的算力,這只是一種比喻,當你挖礦得到了獎勵的時候,你就可以獲得相應比特幣的獎勵,比特幣,挖礦,數字貨幣,區塊鏈。這些東西本質都是沒有實物形態的,只是天才的想法。
比特幣的價值來源於人們的共識機制,來源於人們對技術的信任,來源於他自身的稀缺性。信則有,不信則無,所有人都信,那就是對的。
要想讓這個泡沫破滅,要麼他自身出現嚴重的問題被人攻陷,被人抓住把柄,要麼就是有更好的東西,能夠競爭過它,形成更強的共識機制,技術更加高超,收益更高,那這個泡沫泡沫就會破滅。不然在任何一個時間段內,泡沫就和價值是一個意思。
比特幣是一種虛擬貨幣,他總量是開始就設定好的,所以不存在通貨膨脹。
比特幣就像礦石一樣,被埋在數據的大山裡,你需要用電腦來開發比特幣,顯卡越好,你電腦性能越好,采礦效率越高。但比特幣想礦石一樣,越開采越少,越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來計算開采,投資成本越來越高,如果是小白,建議不要采比特幣了,直接買比特幣等升值就好了么
比特幣是一種虛擬貨幣。
它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與大多數貨幣不同, 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 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
基於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 這同樣確保了貨幣所有權與流通交易的匿名性。
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極強的稀缺性。該貨幣系統曾在4年內只有不超過1050萬個,之後的總數量將被永久限制在2100萬個。比特幣可以用來兌現,可以兌換成大多數國家的貨幣。使用者可以用比特幣購買一些虛擬物品,比如網路 游戲 當中的衣服、帽子、裝備等,只要有人接受,也可以使用比特幣購買現實生活當中的物品。
比特幣挖礦比特幣是由挖礦產生的 ,比特幣挖礦通俗點說就是利用你的硬體設備計算SH265演算法的數學難題,確認網路交易,保證整個網路系統的安全,作為獎勵比特幣系統會根據礦工貢獻算力的大小給與一定的比特幣獎勵。
比特幣挖礦經過了三個階段(CPU、GPU、ASIC)CPU:就是利用我們普通的電腦進行挖礦。
GPU:就是利用顯卡進行挖礦,也就是我嗎經常說的燒顯卡挖礦。
ASIC:ASIC是一種專門為比特幣挖礦設計的集成電路。 自從2012年阿瓦隆生產出世界上第一台ASIC礦機,比特幣挖礦就被徹底的顛覆了。目前,已進入ASIC專業挖礦階段,阿瓦隆礦機也已經更新換代了三代,阿瓦隆四代晶元據說很快也將問世。
西方一些發達國家對比特幣的態度相對寬松,發展中國家則相對嚴格, 中國目前只承認比特幣的商品屬性,但不承認比特幣的貨幣屬性。 由於比特幣交易很難被跟蹤,因此比特幣可能會被用於洗錢、恐怖融資等非法活動,因此,大部分國家對比特幣保持謹慎的態度。
我們來說點簡單易懂的。
比特幣的挖礦共識機制是POW,POW是工作量證明,比特幣礦機通過計算哈希值,來確定新的區塊由誰來主導,這個時候就要由工作量證明來體現區別,比特幣的哈希值,是每個機器都能一次算出來一個值,但是不一定這個值就是最符合標準的,所以單位時間內誰算的次數最多誰的機會就越大。
顯卡提供的是計算能力,大量的計算可以給你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就有了大家瘋狂買礦機,並且必須要加入礦池才能挖礦的原因。Hubox研究院——給你帶來最簡單的區塊鏈知識。
1.比特幣的本身是包裝到完美的虛擬幣,2.比特幣的目的是暗度陳倉,通過明面上的比特幣交易,悄悄的進入目的國或地區。在不被監管的前提下洗劫一番,再通過明面上的比特幣交易,悄悄的走,高明人發明的高明的物種。3.有這個前提,所以比特幣兌換現實貨幣的價格一定要高,否則不能實現巨大資金的轉移。所以比特幣在人為和物誘的引導下不斷攀升。4.即使國內完全禁止了平台交易,在國外一定會繼續,因為不是所有的國家都發現問題。坑不了你還可以坑別人。而你帶著辛苦挖來的或抄來的比特幣去國外交易完全可行,必然是虛擬幣去真金白銀回來,畢竟監管真金白銀要比監管虛擬幣成熟。[酷拽][酷]
5. 細數比特幣十宗罪之一:龐氏騙局中的比特幣是貨幣嗎
關鍵詞:比特幣、貨幣、區塊鏈、比特幣分叉
2008年爆發全球金融危機,同年11月1日,一個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在P2P foundation網站上發布了比特幣白皮書《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陳述了他對電子貨幣的新設想,比特幣就此面世。2009年1月3日,比特幣創世區塊誕生。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
最初的比特幣並沒有產生太多的影響,它更多的象是在社區論壇裡面的積分值或 游戲 幣。當時比特幣的挖礦獲取非常容易。小部分的極客用家用的電腦就可以參與挖礦行動並且得到數量可觀的比特幣。很多極客手中都擁有動輒上萬的比特幣卻不知道怎麼去使用它,大部分人都把比特幣送人。你可能認為自己從未聽說過Laszlo Hanyecz,這名在線上零售公司GoRuck上班的佛羅里達程序員。而事實上你錯了——Hanyecz就是在2010年5月22日用10000枚比特幣從棒!約翰(Papa John』s)購買兩個披薩餅背後的那個人。而這個兩個披薩餅當時價值是50美元。由此,比特幣得到了有史以來的第一次的公認匯率:1比特幣=0.005美元。後來的比特幣愛好者把這一天稱為比特幣披薩日。
從2008年開始,QE導致美國聯邦儲備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從2008年的1萬億美元增加到了2014年的4萬億美元,美聯儲這種史無前例,前所未有的速度印鈔,這被稱為無限QE。在這場史無前例的貨幣和財政刺激中,投資者正在尋找各種方法,以抵禦通貨膨脹帶來的負面影響。由於比特幣的稀缺性與獨特的發行機制,越來越多的人看好比特幣,之前亂世囤黃金,現在同樣亂世囤比特幣
之後的事情就大家都知道了,由於大量投資客的加入,比特幣的價格一路飆升。2017年12月17日,比特幣達到 歷史 最高價19850美元。2020年7月27日,比特幣再次突破1萬美元關口。現在幣圈盛行的一句話就是一幣美女,一幣一別墅。
在比特幣這個領頭羊的帶領之下,其他所有的加密貨幣都出現了價格暴漲。瑞波幣在2017年以36018%的漲幅高居所有加密貨幣之首,而比特幣在2017年的漲幅僅為1318%。其他的空氣幣、山寨幣也渾水摸魚大賺一筆。虛擬貨幣交易所如雨後春筍一般繁榮。各種數字貨幣錢包如餃子下鍋層出不窮。各種區塊鏈媒體招兵買馬搖旗吶喊。各種高大上包裝下的ICO扎堆上市。各種白皮書七拼八湊,東抄西借者有之;上窮碧落下黃泉,一門心思割韭菜者常見;願景產麟鳳,落地成綿羊者,更是數不勝數。在此亂象之下,各國政府開始出手打壓和進行規范化。在政府的重壓之下。行業亂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治理。比特幣的價格也隨著開始出現了過山車行情。正所謂幣圈一日人間一年。
繁華之後只剩下一地雞毛,人們在踏空之後開始靜下心來,開始去思考比特幣的價值。問的最多的就是比特幣是貨幣嗎?比特幣具有投資價值嗎?比特幣的價格到底在什麼位置?我們買比特幣到底能賺錢嗎?所有的問題歸結到一點。那就是比特幣,它到底是不是貨幣?如果是,他是一種怎麼樣的貨幣?
毫無疑問,答案是否定的。他不是貨幣。其實從最初的比特幣白皮書中,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在中本聰書寫的比特幣白皮書中,他把比特幣稱為COIN。而不是CASH。更加不是currency。COIN這個英文單詞,它的意思是硬幣的意思。他一般是指數額很小的無關緊要的硬幣。所以說從最開始比特幣它就不是一種貨幣。最多他只能說是一種 游戲 代幣。一般來說貨幣具有4種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儲存手段。我們可以從這4個方面來分析。
貨幣從本質上來說它是一種商品,或者說是另外一種商品價值的參照體系。作為商品的貨幣它本身是具有價值的,我們之所以可用尺子來衡量長度,是因為尺子本身是有刻度的,它本身是具有長度的。我們之所以用天平上的砝碼去衡量質量,就是因為這個天平的砝碼,它本身是有質量的。所以說作為價值尺度的貨幣。他本身必須要具有價值。
黃金白銀具有天然的稀缺性,所以他具有價值。法定紙幣由國家主權對他進行信用背書,而國家主權的背後是國家財富,所以說他也具有價值。比特幣只是一段代碼。甚至說是一段毫無意義,雜亂無章的代碼。他本身沒有使用價值。我們拿著這一串代碼,既不能吃飯也不能穿衣服。並不能滿足人民的生活需求。沒有使用價值,沒有機構對他進行信用背書的貨幣。肯定是不具有價值尺度功能的。
貨幣的流通手段是價值尺度的派生功能。也就是說貨幣能夠當做一般等價物的商品用來做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現貨交易行為。我們用黃金白銀或紙幣去購買現貨是非常方便的,因為當面交易是即時性的。即使網銀轉賬我們也是做到秒到賬。但是比特幣作為流通手段時會有很大的麻煩。因為它不能秒到賬。比特幣每秒可處理的交易量主要受以下兩個因素的限制:
1.區塊產生速度(10分鍾1區塊)
2.區塊規模限制(現在默認是1MB)
這兩個參數共同影響著比特幣網路每秒可以處理的交易數量。目前比特幣是每秒7筆。 顯然,這樣的速度也不能滿足大多數應用場景。舉例來說,如果我今天支付1個比特幣去購買一部 汽車 ,如果每秒7筆的話,在比特幣網路排隊後,可能要等上70天 汽車 4S店才會收到我的這筆付款。VISA每秒7萬多次交易速度,支付寶近8萬次交易速度,銀行同業結算的每秒交易速度也近7萬次。
最後一點我們來說明一下儲存手段。儲存手段是指貨幣退出流通領域。作為財富的的形式儲存起來。人們儲存一種商品的主要目的就是,這種商品它很可能升值,或者說它至少不會貶值。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的比特幣都作為儲存手段儲存起來。因為人們看好他的升值屬性。
先看一下比特幣為什麼能升值,按照中本聰的設計思路,比特幣是這樣升值的。比特幣網路上的節點,每成功競得一個區塊,便可獲得50枚新發比特幣獎勵。從2009年創世區塊開始,獎勵數量每隔21萬個區塊(大概4年時間)就會減半,變成25個;再過21萬個區塊(即4年左右),獎勵額再度減半到12.5個,以此類推。雖然比特幣獎勵是一個增量,卻是一個不斷減少的增量,通過數學計算,可以發現比特幣的供應上限在2100萬枚, 類似莊子所說的的「一尺之隔」。所以說,比特幣網路被人為的設計成是一個通縮的貨幣。正是這種通縮的理念與以美聯儲的無限寬松的通脹政策形成鮮明的對比。但這種想法本身就是一種鏡中花、水中月,天馬行空、一廂情願的想法。
從經濟學的角度出發。決定一種商品的價格。稀缺性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還有幾個因素也會決定商品的價格。比如說可替代性、說供求關系、先進性。
首先,我認為比特幣的供應端是固定的,需求端是遞減的 。因為比特幣沒有沒有現實的需求。人們並不是需要用比特幣來實現自身的需求。它不能買東西,也不能帶來自我實現。那麼有人馬上會嘲笑我的太天真,太幼稚,太年輕了。說我不懂金融。拿經濟學的老觀點來看待代理了新型生產關系的區塊鏈革命。他們會說,比特幣沒有生產性需要,但是它有投資性需求。也就是說,只要比特幣的價格一直在漲,一直在升值,就會一直有人買,反過來可以推動比特幣的升值。這個觀點本身沒有錯,這就是金融學是傻博理論,就也是說,不管比特幣有沒有具體的經濟價值,只要找到一個比自已更傻和傻蛋,並願意出更高的價格,那麼主可以大膽的買入這個商品。不言而喻,這是一種典型的龐氏騙局,最後倒霉的那就是個高位接盤俠。這種擊鼓傳花的 游戲 最終的結果可能會導致類似荷蘭鬱金香那種巨大泡沫。是泡沫遲早有一天會破裂的,但是什麼時候破裂卻無人知曉。
其次,我要強調一下比特幣分叉的問題 。比特幣價格的形成,正是依託於其唯一性、總量恆定、不可篡改、無限可分的類黃金屬性,可分叉事件的出現,一方面讓不少市場參與者覬覦並獲取其中巨大的潛在利益或捍衛既得利益,而另一方面,分叉次數的增多,讓比特幣的辨識度愈加模糊,影響了其IP價值的唯一性,更破壞了市場對比特幣穩定性的預期。事實上,密集分叉所帶來的利空此前亦有體現。去年底,BTC就進一步分叉出ABTC、SBTC、LBTC等不少於9條子鏈,而密集分叉後的BTC在觸及2萬美元之後直接下跌,進入長達近一年的熊市。也就是說,當初中本聰設計的比特幣總量2100萬的理想已經被現實的利益即得者做出修改。比特幣並不是總量固定的,它的總量是無窮多,說比特幣是稀缺貨幣已經沒有現實意義。
再次,比特幣有可替代性。 比如說我們要吃早餐。如果發現包子的價格最近現在漲的厲害。那麼我們就可能去吃那個沒有漲價的饅頭。又比如說我們想去買一張椅子。發現木材的價格上漲的厲害。那麼我們就可能去買價格沒有上漲的塑料的椅子。這就是商品的可替代性。從比特幣的角度來說。因為比特幣所有的代碼都是開源的。所以說仿照比特幣並且修改其中的規則,而形成其他的山寨幣,是一件非常容易輕松的事。而且這些山寨幣。在充分的吸收比特幣的優勢的基礎之上,做了一些或大或少的改變。相對而言比比特幣更具有技術性優勢和後發優勢。雖然說比特幣的種子是固定不變的。但是比特幣的替代商品是層出不窮的。所以說比特幣不可能無限制的上漲。
第四,比特幣是一種過進的商品,不具備先進性 。互聯網領域存在一個摩爾定律。也就是說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將會成指數級的加速。比如說軟體系統的更新。 IOS最早是三年更新一代。後來已經是一年更新一代。現在已經是半年更新一代。也就是說 科技 產品它的更新換代將會呈現指數級的增長。他的加速度會越來越快。作為第1代區塊鏈產品的比特幣。隨著區塊鏈產品和各種供應鏈產品的成熟。他的可拓展性。一致性。安全性。會逐漸的被新的技術所挑戰,甚至取代。比特幣最引以為傲的安全性。也是建立在51%的攻擊制度基礎之上。而且現在電子計算機的技術突破。在不遠的將來,將會很輕松的破解比特幣的加密演算法。也就是說新技術的出現和新的安全技術的進步,將會使比特幣的最終價值將會變得一文不值。
6. BTC 比特幣 內涵
1、區塊鏈和比特幣的概念、內涵、本質等。
2、區塊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規劃、通知公告等。
第一,筆者眼中的區塊鏈:
如同它名字一般,是指一個區域連接成一塊,最終形成很多區塊的拼接,而每一個區塊都有一個節點可以承載不同的事物,比如說你買一箱蘋果在這個節點上銷售者給你賣100塊,你就可以通過這個鏈條知道上一個種蘋果的農戶是50塊賣給銷售者的,信息公開並且透明化,可以揭開交易、服務、溝通過程中的層層面紗;個人認為區塊鏈不是去中心化,而是所有中心化的聯合,因為每一個節點就是一個小中心,將所有中心連接起來形成一整個區塊鏈資料庫,而不是傳統的將一個事物孤立為一點從而發散,是需要每一個節點配合聯動,是一種思想模型,一種載體建立在分布式核算和存儲上,只是不存在中心化的硬體或管理機構,任意節點的權利和義務均等,一個系統中的數據塊由整個系統中具有維護功能的節點來共同維護。
網路和360網路的解釋,和根據我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2016)》的定義:其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
2018年3月31日,《區塊鏈技術原理與開發實戰》正式引入高校講堂,首次課程在西安電子 科技 大學南校區開講。2018年4月,一群來自牛津大學的學者宣布創辦世界上第一所區塊鏈大學——伍爾夫大學。5月29日,網路上線區塊鏈新功能,以保證詞條編輯公正透明。
...
第二.筆者眼中的比特幣:
基於區塊鏈技術應用發展起來的數字貨幣,非法定貨幣,向法律規則發起了挑戰,引發諸多 社會 和財產風險。需要我們慎重評估區塊鏈技術應用可能存在的法律問題,思考對策。監管問題...
...
...
狹義區塊鏈,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的一種鏈式數據結構,並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布式賬本。
廣義區塊鏈技術是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來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演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利用由自動化腳本代碼組成的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全新的分布式基礎架構與計算方式。一般說來,區塊鏈系統由數據層、網路層、共識層、激勵層、合約層和應用層組成數據層封裝了底層數據區塊以及相關的數據加密和時間戳等技術;網路層則包括分布式組網機制、數據傳播機制和數據驗證機制等;共識層主要封裝網路節點的各類共識演算法;激勵層將經濟因素集成到區塊鏈技術體系中來,主要包括經濟激勵的發行機制和分配機制等;合約層主要封裝各類腳本、演算法和智能合約是區塊鏈可編程特性的基礎(區塊鏈技術的廣泛應用,離不開智能合約,所謂的智能合約就是以數字編碼的形式定義承諾。交易的雙方無須彼此信任,一切交易都由代碼強制執行。但智能合約的形式及其內容的效力,還沒有得到法律和司法的正式認可,其作為數字編碼的形式體現出來的合同文本,尚無法確知,是否可以構成生效合同的要件,是否可以符合司法擬採信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有效性。);應用層則封裝了區塊鏈的各種應用場景和案例。
區塊鏈已經從區塊鏈1.0——數字貨幣到2.0——數字資產與智能合約,發展到現在區塊鏈3.0——DAO、DAC(區塊鏈自洽組織、區塊鏈自洽公司)-->區塊鏈大 社會 (科學,醫療,教育,區塊鏈+AI)。從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到追蹤中國放養肉雞。專門跟加密貨幣相關的專利申請——不包括在區塊鏈專利類別中——在2017年增長了16%,達到602項。中國2017年申請了225項區塊鏈項專利,而2016年為59項,
其次是美國(去年為91項,2016年為21項)。其體系結構的核心優勢:任何節點都可以創建交易,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確認之後,就可以合理地確認該交易是否為有效,區塊鏈可有效地防止雙方問題的發生。對於試圖重寫或者修改交易記錄而言,它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區塊鏈實現了兩種記錄:交易以及區塊。交易是被存儲在區塊鏈上的實際數據,而區塊則是記錄確認某些交易是在何時,以及以何種順序成為區塊鏈資料庫的一部分。交易是由參與者在正常過程中使用系統所創建的(以加密數字貨幣為例,一筆交易是由b將代幣發送給a所創建的),而區塊則是由我們稱之為礦工的單位負責創建。
...
(部分)區塊鏈的特點:
1. 去中心化:使用分布式核算和存儲,不存在中心化的硬體或管理機構,任意節點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均等的,系統中的數據塊由整個系統中具有維護功能的節點來共同維護。
2. 開放性:系統開放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區塊鏈的數據對所有人公開,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公開的介面查詢區塊鏈數據和開發相關應用,因此整個系統信息高度透明。(私有物被加密,公有物透明)
3. 自治性:區塊鏈採用基於協商一致的規范和協議(比如一套公開透明的演算法)使得整個系統中的所有節點能夠在去信任的環境自由安全的交換數據,使得對「人」的信任改成了對機器的信任,任何人為的干預不起作用。
4. 信息不可篡改:一旦信息經過驗證並添加至區塊鏈,就會永久的存儲起來,除非能夠同時控制住系統中超過51%的節點,否則單個節點上對資料庫的修改是無效的,因此區塊鏈的數據穩定性和可靠性極高。
5. 匿名性:由於節點之間的交換遵循固定的演算法,其數據交互是無需信任的(區塊鏈中的程序規則會自行判斷活動是否有效),因此交易對手無須通過公開身份的方式讓對方自己產生信任,對信用的累積非常有幫助。
綜上筆者認可的觀點是區塊鏈是一種系統,是一種演算法技術的創新應用,只要不涉及倫理問題和道德風險,本不存在國家監管與法律規制問題。
...
參考文獻
1. 鄭惠敏:《區塊鏈法律:部分國家對虛擬貨幣、數字代幣的性質認定》大風號自媒體。
2. 曹磊:《區塊鏈,金融的另一種可能》.首席財務官.2015年24期。
3. 王文嫣:《安全透明的公共賬本——區塊鏈》.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2016年2月26日。
4. 蔣潤祥;魏長江:《區塊鏈的應用進展與價值探討》.金融視界.2016年Z2期。
5. 「區塊鏈」到底是什麼?和普通人有什麼關系?.網易 科技 .2016年8月5日。
6. 劉晉豫:《 香港證監會發布公告提醒數字貨幣風險 稱其會在必要時採取執法行動》鳳凰網 財經 金色 財經 .2018年2月9日。
7. 蘇德棟:試論區塊鏈法律規制與風險.中華全國律師協會.
7. 幣安、火幣等關鍵詞疑似被百度、微博屏蔽
微博作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社交平台之一,近日也開始加大對虛擬貨幣相關言論的封禁。
6月5日,加密行業的KOL的微博賬號大面積被封禁,@比特幣女博士、@區塊鏈威廉、@超級比特幣、@薄荷37度等近30個相關微博賬號被關停,粉絲量少則幾萬,多則上百萬;而一些比特幣相關的企業賬號此次也未能倖免,如@比特派錢包等。目前一部分被封禁的賬號已經開通了新的賬號,也有相當一部分並未有任何動作。
微博封禁消息一出,加密行情出現短線跳水。
6月9日,有網友發現,幣安、火幣、OKEx等關鍵詞疑似已經被網路、360等搜索引擎以及微博屏蔽。
12日,基金君登錄網頁版網路、微博等搜索引擎發現,幣安、火幣等關鍵詞已無法正常搜索,手機版微博頁面顯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搜索結果未予顯示」。
由此可見,中國對虛擬貨幣的強監管正在從各個方面落實。除了各大銀行方面表示,禁止賬戶用於比特幣交易之外,部分平台為了配合國內的監管政策,已經對國內投資人禁止開放合約交易,還有部分平台直接禁止國內 IP訪問。
現在從源頭上直接清理整頓「挖礦」行為,將給虛擬貨幣帶來不小的影響
8. 與加密貨幣(虛擬貨幣)采礦有關的相關術語有哪些
1、閃電網路閃電網路是一種脫鏈技術,使用第2層消除了比特幣的交易處理能力。
術語用法示例
加密貨幣交易所Bitfinex計劃實施基於Tether的閃電網路(USDT)。
詳細說明
如果引入了閃電網路(Lightning Network),則有可能在擁擠的區塊鏈之外進行交易,從而加快交易速度並降低費用。如果可以加快交易速度並降低費用,則可以進行小額付款,這有望創造出新的產品和服務。
挖礦池是一個有組織的伺服器,其創建目的是收集每個礦工的哈希值並在挖礦中進行協作。
術語用法示例
虛擬貨幣交易所Binance在采礦池中賺取的獎勵可以由Binance直接進行交易。
詳細說明
在規模至關重要的采礦業務中,多個礦工共同合作進行采礦的一種機制。獎勵根據采礦的貢獻支付。
7、半衰期半衰期是指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采礦獎勵(=新發行量)減少一半的時間。
術語用法示例
加密貨幣比特幣(BTC)於2020年5月12日達到其第三個半衰期,采礦獎勵從12.5 BTC降至6.25 BTC。
詳細說明
許多虛擬貨幣具有防止通貨膨脹的「發行限額」,並且每隔一定間隔的半衰期,新發行的發行量將減少一半。這也是虛擬貨幣特有的值得注意的事件,因為隨著供應量的減少和價格趨於上漲,稀缺價值顯著上升。
9. 比特幣突破4萬美元,為何一個月內價格翻倍
因為莊家在拉盤。
首先,先根據標題中的關鍵詞進行科普。
比特幣是一種虛擬貨幣,它屬於一種加密貨幣,最早是由中本聰在2008年提出來的概念。
中本聰根據自己的思路設計和開發了開源軟體和P2P網路,並最終形成了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而比特幣也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資料庫。
比特幣和正常貨幣不同,不依靠正規發幣機構發行。
對於比特幣突破4萬美元,為何價格翻倍?我有以下看法。
一、莊家拉盤。提起比特幣我就有發言權了,因為我現在就在玩。
比特幣雖說是區塊鏈,但是其本身目前還沒有確定價值和受官方承認,所以比特幣的價格也是飄忽不定,定價權也掌握在一些大量持幣的莊家手中。
在虛擬幣交易所中,莊家的態度可以控制幣價的漲跌,而如果莊家想要砸盤或者吸盤的話,也是可以直接進行操作的。
如果對此回答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