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算力共享
下面是算力分布圖:
比特幣的算力主要掌握在全球的一些礦場主手中,散戶的算力已經是非常少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中國礦池的算力甚至佔到了80%以上,中國的話語權在增加。
不過,現在的好多數字貨幣已經不需要挖礦了,一些數字貨幣通過ICO以後會直接發給投資者,普銀就是其中的代表,但是這些數字貨幣一般都會對應實體資產。
『貳』 建立一個虛擬世界 深入淺出理解亦來雲
引用三體作家劉慈欣的一段話作為開頭:
「我理解的區塊鏈,是一個比較應用型、比較現實的技術,它好像並不涉及到宇宙運行的法則,它主要涉及的一些經濟學方面的東西。 坦率地說,到目前為止,我沒有見過科幻中有區塊鏈這種東西。現在科學技術很多地方已經走到科幻的前面了。 區塊鏈最讓人驚嘆的一點,就是它用一個數字技術來建立起了一個穩固信任體系,而以前這種信任體系是由於某些外部的政治力量,像國家這些建立起來的。
人類所有的事情都要重復三遍。第一遍在現實世界中,我們重復了一遍;第二遍可能就要在虛擬世界中重復。 你看看虛擬世界中發生的東西,其實在現實中都似曾相識,比如挖比特幣,挖礦,那不就是當年舊金山淘金么,現在區塊鏈就是它的數字版,就是它的網路版。第三次可能是發生在太空中。
因為獨立的一個國家或是殖民地,它很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自己能發行貨幣。這個發行貨幣以前它的權力只是在政府,只有政府才有這樣的信任體系,而現在這種信任體系在這個虛擬世界中也出現了。 這樣的話,虛擬世界代替現實世界就又向前邁了一大步,這就很像一個虛擬世界相對於現實世界的一個獨立。虛擬世界正在逐漸變的離開現實世界而獨立,或者是它取代現實世界,現實世界中的許多重要的因素,逐漸的在虛擬世界都出現了。」
其實在作者眼裡看來,亦來雲要建立的正是這樣一個新的虛擬世界!
從接觸到的亦來雲的關注者來看,大多還不理解亦來雲要做的是什麼,技術結構怎樣。所以,本文嘗試用現實世界的實例類比,讓更多的人能深入淺出的理解亦來雲的技術結構,和其如何設計這個虛擬世界的。
以下內容是作為社區成員的個人看法,不盡全對,還請大家不吝賜教,多多包涵。
亦來雲的技術機構包涵以下幾大塊
1.區塊鏈(包含主鏈,系統側鏈ID鏈,生態側鏈,友鏈,智能合約)
2.Elastos Carrier (P2P網路)
3.Elastos Runtime,Elastos OS (可信的運行環境)
4.Elastos SDK (開發工具包)
5.Elastos Storage (分布式存儲)
6.Elastos Dapp (分布式應用)
7.cyber republic (共治委員會
構成虛擬世界的也就這幾大塊,下面我們一步步解析。
構建虛擬世界之一,建立貨幣流通體系(主鏈)
貨幣作為交易媒介、價值尺度、支付手段、價值儲藏的物品。它加強了各地的經濟聯系,促進了物品交換流通的發展。
亦來雲通過主鏈產生的ELA就屬於這個虛擬世界的貨幣。ELA與比特幣實行聯合挖礦,與比特幣共享龐大的算力,在不浪費額外資源情況下,最大限度的保障了數據安全。而比特幣一直被人詬病的缺陷,就是其POW(工作量證明機制)每年消耗幾十億美元的電力,造成巨大的浪費。而比特幣已誕生10年,它強大的算力至今還沒有得到任何大規模應用。 如果大家去觀察比特幣,會發現其基本上被視為是數字黃金(一種價值儲存手段),而不是其他的。但是轉變一下思路,如果能利用比特幣的算力,不僅可以為整個虛擬世界的代幣賦能,還能繼承算力為成千上萬的dapp安全賦能。
構建虛擬世界之二,權益所屬的ID認證(ID鏈)
現實中個人的身份證,就是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身份特徵的管理為公民進行社會活動,維護社會秩序提供便利,而身份證本就是一種ID認證。進出多數場合都需要提供身份證。社會還存在為資產所屬權益,為服務做認證的,比如房產證,結婚證,產權證等。
而亦來雲是利用ID側鏈進行用戶ID確認,ID鏈是屬於整個系統側鏈(無幣的區塊鏈)。每個用戶可以生成自己DID,未來APP登陸入口可能也需要用戶提供DID,才能進入正常進入。但這個DID是通用的,無數APP應用可以使用同一DID登錄,不再像現在的網路一樣,每換一個服務公司,都要重新注冊登記。ID鏈不僅僅只面向用戶,也能對數字內容資產及物聯網設備服務進行確權。包括:數字資產的ID,或者是網路節點的身份,我們都可以通過這個DID確認ID數據的可信。
構建虛擬世界之三,建設基礎設施(carrier,IPFS)
建設基礎設施三部曲
1.交通(carrier)
交通是實體世界經濟發展的動脈。交通網路的建設對促進經濟發展,提高生活水平,改善消費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要想富,先修路",沒有便利的交通,就難以形成大的市場。
而carrier是個P2P網路,便利的通訊需要一個強大的P2P網路支持,P2P網路是亦來雲建設基礎設施的基石,亦來雲的生態合作商IOEX也在布局,IOEX未來也將不斷壯大亦來雲整個的通訊網路。
2.物流體系(carrier)
交通網路的完成,也就促進了物流體系的發展,實體世界中物流的門店越多,運輸的范圍也就越廣,速度越快,此外物流還負責打包,運輸物品,保障物品安全。
P2P網路的完善,虛擬世界中carrier也是傳輸數據流的體系,運行carrier的中繼節點越多,傳輸數據的范圍也就越廣,速度越快,此外carrier還負責加解密數據,傳輸數據,保障數據不被泄露。
3.倉庫存儲(IPFS)
倉庫存儲是商家,家庭都需要的,也是物流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物流系統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效合理的倉儲可以幫助運營商加快物資流動的速度,降低成本,保障生產的順利進行,並可以實現對資源有效控制和管理。
數據存儲也是每個用戶都需要的,如果能把所有用戶的閑置存儲空間利用起來就能大大降低成本,IPFS協議剛好能解決這個問題,非常適合作為虛擬世界的數據存儲倉庫,能加快數據的流動,實現對閑置資源的利用和管理。亦來雲的生態合作商也在做類似的工作,例如快牙,為了滿足了區塊鏈所需的去中心化存儲,他們設計了DPFS,增強的IPFS,彌補了IPFS缺失的功能,例如NAT穿透。
補充一點,亦來雲落地第一槍,發布的電視盒子其實就正在走這三部曲,首先是組建網路利用carry網路實現P2P直連控制電視,後續電視盒子也能作為中繼節點,完善亦來雲的網路,未來也可以接硬碟,支持數據存儲,作為個人的私有雲,也可以利用閑置空間獲取收益。所有這些都是在完善這個虛擬世界的基礎設施。所以電視盒子的落地是很有必要也是重要的一環。
構建虛擬世界之四,讓每個公民擁有自己的房子(runtime)
現實中的房子會與外界隔離開來,房子的作用也就是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能防風避雨,禦寒保溫,供人們在其中工作、生活、學習等社會活動,還有儲藏物資,保障個人資產的安全。
Runtime就類似於虛擬世界的房子,它是通過沙箱隔離機制與原生操作系統隔離,提供可信用的運行環境,」上網不計算,計算不上網」, Elastos Runtime不允許應用直接訪問網路,由系統自動創建和查找部署於本地、周邊、雲的微服務,自動生成遠程調用及事件回調。不必擔心Ddos攻擊、中間人攻擊、身份冒用。runtime就能給DAPP提供安全保障,防止個人數據,隱私泄露,存儲虛擬資產,保障虛擬資產的安全。
構建虛擬世界之五,讓每個公民資產私有化(dapp)
首先要明白什麼能稱之為資產。作為資產,至少需要可轉讓性與稀缺性。當資產物品產生後,伴隨著物品在特定位置集中交易,市場便隨之產生。私有資產需求與交易活動促生了市場。而私有資產物質層的保障就是房子,把私有資產與外界隔離開來。而另一方面就是精神層面的保障,這需要人民的共識與國家的信用擔保。
那什麼才能是虛擬資產,同樣一定要具備可轉讓性與稀缺性。虛擬資產生成後(比如電影,游戲,個人數據,各種軟體等等,虛擬資產的呈現形式可以是亦來雲的Dapp,也可以是Dapp裡面的某個服務)可以像比特幣一樣是限量的,具有所有權,同時可以交易轉讓。而亦來雲的去中心化虛擬市場生態,簡稱DMA(Decentralized Digital Marketing),就是基於亦來雲架構的去中心化的營銷平台。一方面Runtime提供的可信的運行環境(沙箱隔離),保障虛擬資產擁有不可復制的產權價值。另一方面利用亦來雲系統側鏈ID鏈為每個虛擬資產確權,並且依託比特幣的算力,讓整個網路的價值交互像比特幣網路一樣安全。
構建虛擬世界之六,共治政府(cyber republic)
政府是包括一切依法享有制訂法律、執行和貫徹法律,以及解釋和應用法律的公共權力機構。
政府是維護安全與主權、加強國防建設、消除社會隱患和內部腐敗、保護生態環境、提高國民生產能力、優化社會結構的特殊機構。而稅收就是政府公共財政最主要的收入形式和來源。稅收的本質是國家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國家的良性發展與合理的稅收是互相促進的。
cyber republic相當於一個共治政府,未來亦來雲虛擬世界的新的規則的制定,生成的提案,提案的執行等都會在cyber republic上運行和公布。每個擁有ELA的公民都將擁有投票權, cyber republic的所有規則和消費都將像透明,向所有公民開放,受所有人的監管,cyber republic 保護用戶的安全,扶植ELA生態,保護生態建設環境這些需要大量的資金去支持。未來支撐它運行的應該是整個亦來雲世界的產生的GDP值(生態用戶產生的價值),相當於所有用戶為cyber republic納稅,每年增發4%的ELA幣當中的30%作為納稅額。
構建虛擬世界之七,社區共識,生態養成(側鏈 dapp)
現實世界中的社會不同層次不同身份都存在不同的共識,例如人力勞動工作者,對他們來說POW模式(比特幣工作量證明機制)才是最能提高生產效率,最公平的方式。那企業員工,就是用POS模式(權益證明機制),由擁有股權的人決定企業的發展方向,用股權綁定激勵員工,POS模式與企業環境匹配,會帶來更快的效率。所以說沒有一種共識能解決所有問題,每個社區將擁有社區自己的共識,多種共識的碰撞與結合,將不斷促進社區發展。
亦來雲提供的運行環境,讓每個社區都可以生成的自己的側鏈,那側鏈的共識應該就由社區來決定,可以是任何共識機制,但是側鏈也可以獲取到主鏈算力的保障。就好比國家也會給內部社會一個穩定安全的環境。生態側鏈的社區不再以距離劃分,而是一種集體想像,這種「集體想像」便是共識,因項目制宜,發展側鏈,支持任何共識機制這才是大鏈應有的態度。側鏈可以支持智能合約,智能合約相當於契約與合同等文件。
Elastos SDK
Elastos SDK比較特殊,可以把它認為是聯通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橋梁,傳統意義的APP,可以通過包含亦來雲的SDK來擴展能力,獲得身份鑒權、可信記錄等區塊鏈典型能力,現實世界的交易支付也可以使用ELA。 同理亦來雲調用Elastos的carrier網路介面也不一定只服務亦來雲網路,也可以獨立運行,調用Carrier的介面進行數據傳輸。
區塊鏈技術只是亦來雲的一部分,因為區塊鏈還面臨很多問題,區塊鏈解決了幣雙花的問題,而亦來雲解決是虛擬資產的安全與雙花問題,目前所有的區塊鏈的項目也只有亦來雲正在解決虛擬資產雙花問題,區塊鏈讓虛擬世界代替現實世界就又向前邁了一大步,而亦來雲做的是搭建一個完整的虛擬世界。Elastos是設計框架最大,最富想像力的區塊鏈項目,值得大家期待。
感悟亦來雲一周年,以上是個人對亦來雲的部分理解,希望能幫助到大家理解亦來雲,後續也會以此文為基礎,再寫一些亦來雲與其他區塊鏈項目的對比,ELA幣的使用場景,暢想亦來雲未來等主題的文章。
未來亦來
『叄』 比特幣與我們的世界(下)
文接《比特幣與我們的世界(上)》
理想與現實
隨著比特幣的不斷發展,比特幣的技術聯盟也在逐步完善整個體系的構建。輕量化錢包,正是他們的一種改良試驗。輕量化錢包本身並不會保存全部賬本,而是僅僅保留與自己相關的交易,這樣就極大減輕了自己的體量,非洲酋長也就不再需要記錄我去超市買羽絨服這件事了~。
埃森哲發明的一種採用「變色龍散列」(Chameleon Hash)密鑰的可編輯區塊鏈技術也在試圖解決我們少年時留下的放盪不羈的交易記錄。
『肆』 比特幣產生原理
什麼是貨幣呢?貨幣就是商品(包括服務)交換的媒介。現在我們通行的貨幣是由有信譽的銀行發行的,基本上是由其信譽來擔保的。只要用的人都認可,那麼我 們就可以用它來交易。貨幣有一定的保值特性,我把我的勞動/服務/所有的商品換成貨幣後,銀行擔保我在日後的某一天,我還可以用它交換會差不多等值的東 西。這個保證的前提是,銀行不會濫發新的貨幣以及大家都信任這一點。
以前,我們用貴金屬做貨幣。因為貴金屬產量不高,貨幣新增加的速度有限,而經濟體在不斷增大,市場需要更多的貨幣來讓商品盡量的流通。有需求就有價 值,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貴金屬本身製造別的東西具備的價值是次要的,經濟體需要貨幣來流通商品這個需求才是主要的。而貴金屬產量有限,且曾經流通著的貴金 屬貨幣由於各種原因會退出市場,那麼即使是新造的貴金屬貨幣也有同樣甚至更高的價值。
Bitcoin 為什麼保值,BTC (Bitcoin 的貨幣簡稱)存在於一個龐大的 p2p 網路中。使用 Bitcoin 的群體公認了一種演算法,這種演算法在現今的條件下,每小時只會新產生大約 6 組新的 BTC ,目前一組是 50 個。也就是說,這個世界上,每個小時大約只會產生 300 個 BTC 。這個產量還會由網路自動調整難度來限制產量。你沒辦法通過修改所有人的 Client 的演算法及參數(client 是開源的)來加快貨幣產量。偽造的貨幣會被網路丟棄(除非你可以控制大部分網路節點)。
BTC 本身有什麼價值?
BTC 的價值就是交易渠道本身。一組新製造出來的 BTC 提供了把舊的 BTC 從一個帳戶轉移到另一個帳戶的數學保證。這個安全保證背後的代價是大量的計算力。生產這么一個安全通道是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所以整個 BTC 用戶群體,獎勵那個造幣者(目前是 50 BTC),,2012年12月份後會變成25BTC,並且每4年減半一次。
簡單說,我的理解就是,現在世界上所有的 BTC 背後都是用運行計算機的能量產生出來的,它們的總價值,(到現在一共有大約 12w 組 BTC 被生產出來,每組 50 個,市場價格大約 7.3 美金一個),應該是少於消耗掉的能源的總市場價值的。不過我想,用於生產 BTC 的能源大都原本就是不用也被浪費掉的資源。
4
『伍』 比特幣有什麼用
比特幣可以用來兌現,可以兌換成大多數國家的貨幣。使用者可以用比特幣購買一些虛擬物品,比如網路游戲當中的衣服、帽子、裝備等,只要有人接受,也可以使用比特幣購買現實生活當中的物品。
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1、比特幣(Bitcoin:比特金)最早是一種網路虛擬貨幣,可以購買現實生活當中的物品。它的特點是分散化、匿名、只能在數字世界使用,不屬於任何國家和金融機構,並且不受地域的限制,可以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兌換它,也因此被部分不法分子當做洗錢工具。
2、 2014年1月7日,淘寶發布公告,宣布1月14日起禁售比特幣、萊特幣等互聯網虛擬幣等商品。西維吉尼亞州民主黨參議員喬·曼欽(JoeManchin)2014年2月26日向美國聯邦政府多個監管部門發出公開信,希望有關機構能夠就比特幣鼓勵非法活動和擾亂金融秩序的現狀予以重視,並要求能盡快採取行動,以全面封殺該電子貨幣。
3、 2017年5月12日,全球突發比特幣病毒瘋狂襲擊公共和商業系統事件!全球有接近74個國家受到嚴重攻擊!
4、2017年8月1日起全球比特幣交易平台將暫停充值、提現服務。比特幣中國數字資產交易平台9月14日起停止新用戶注冊,9月30日數字資產交易平台將停止所有交易業務。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9年提出,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5)比特幣算力共享擴展閱讀
與大多數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
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基於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這同樣確保了貨幣所有權與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極強的稀缺性。該貨幣系統曾在4年內只有不超過1050萬個,之後的總數量將被永久限制在2100萬個。
『陸』 比特幣多少算力是一個比
比特幣150000TH算力是一個比。
比特幣大陸專用礦機算力只有100TH,它一天只能挖1/1500個比特幣,那麼挖一個比需要100÷1/1500=150000TH算力。
算力是比特幣網路處理能力的度量單位,也稱為哈希率。當網路達到1Th/s的哈希率時,意味著它可以每秒進行1萬億次計算。
『柒』 四方算力是幹啥的
四方算力,是一家BTC雲算力服務商,通過創新的分布式算力租賃模式,向全球用戶提供:無電力成本,無硬體成本的高算力共享挖礦(BTC)服務(解釋:用戶只需繳納一定的押金來購買礦機算力,即可挖取BTC,租賃到期後即退還押金)。
四方算力通過租賃礦機算力的形式,讓更多認可比特幣的人,能夠輕松的獲取比特幣。四方算力的用戶只需要通過一部手機即可實時監管自己資產,完全的透明公開。
『捌』 比特幣礦業躲得過天災,躲不過行業低潮
最近的天氣預報中,西南地區尤其是四川,21日至23日還有強降雨,局部地區還將出現暴雨。持續不斷的降雨,讓西南地區豐水期的水量過於豐富。雲南昭通、四川阿壩、眉山等地連續遭遇暴雨襲擊,甚至引發洪澇和山區塌方。
關注汛情的不僅包括普羅大眾,還有比特幣愛好者,特別是礦工。畢竟,2018年,四川就曾發生過洪水淹沒礦場、礦機被泡的情況。這樣的一幕是否會再次上演?
「沒有受到直接影響。」比特幣算力共享平台Weminer在四川眉山擁有礦場,該平台合夥人章魚感慨,他們在選址時就想到了水情問題,礦場避開了低窪的河道空地,強降水沒有波及到礦場的運維。
位於雲南昭通的奇妙礦場創始人薄荷也表示,未受到暴雨汛情的影響,選了好位置同樣也是她們的「護身護」。
謹慎選址可以避免礦場在物理空間的運維風險,但一些非自然的因素成了今年比特幣挖礦行業的新負重——疫情影響下的經濟環境和礦機廠商的內部糾紛。前者讓新礦工及資金入場的速度放緩,後者直接影響到礦機的出貨量和質量。
比特幣的礦工們盼完了減半行情,盼豐水期。如今,減半行情未兌現,豐水期倒是來了,結果新的不利因素出現,疊加在一起將整個挖礦業的上下游都帶入了低潮。
汛情雖猛「礦難」減少
「今年苦啊,泄洪、停電、全網算力跌。」不久前,魚池的創始人神魚在微博訴苦。聯想到近期西南地區連綿不斷的暴雨和洪澇災害,不免讓比特幣愛好者為處在豐水期的礦場感到擔憂。
由於比特幣挖礦需要大量電力以及水資源,靠近水電站的江河沿岸成了比特幣礦場較為經濟的選址條件。當降雨量過大引發洪澇災害時,這些建在水邊的礦場很容易成為洪水的靶子。
2018年6月,四川部分地區遭遇連續暴雨襲擊,引發洪災。由於四川阿壩等地區是加密貨幣礦場的集中地,當時造成了部分礦場被淹,礦機泡在了洪水裡。礦場運維人員清洗礦機後晾曬的圖片曾傳至幣圈。當年的6月24日,全網算力明顯下滑,短期內全網算力直接下降了30%。業內就曾推測,這與洪水暴發有關。
今年,四川的汛情猛於往昔。7月21日,中青網消息,入汛以來,四川全省降水量為352.4毫米,接近常年均值。全省出現三次區域性強降雨過程,38條江河出現超警超保水位,大渡河支流小金川、梭磨河發生歷史最大洪水,重現期約50年一遇。涼山、甘孜、阿壩、瀘州、達州等地發生嚴重洪澇災害。
雲南昭通也遭遇了大暴雨。據媒體報道,洪水漫進了房屋、淹沒了農田。四川和雲南又都是比特幣礦場的集中地。不過,蜂巢財經檢索發現,今年並沒有出現「水淹礦場」的消息。
一位近期前往四川境內考察礦場的人士向蜂巢財經證實,「目前還沒有聽說礦場遭災。」
位於雲南昭通的奇妙礦場反饋,「沒有受到汛情影響,可以隨時對接託管。」
在四川眉山擁有礦場的Weminer也向蜂巢財經表示,「沒有受到直接影響,礦場正常運行」
汛期算力波動穩定
從算力數據看,近期的算力也在正常的波動范圍內。OKlink區塊鏈瀏覽器數據顯示,在暴雨集中的6月中下旬,全網算力總體呈上漲趨勢,穩定在120EH/S左右。
礦場選址是防災關鍵
今年的礦場抗住了洪澇,究其原因,主要基於礦場團隊經過「風雨」後的選址經驗。
奇妙礦場創始人薄荷告訴蜂巢財經,奇妙礦場沒有受到洪災的直接影響是因為選址的時候就比較謹慎。
她提到,暴雨、地震等自然災害的發生很難預估,但可以在選址上減少犯錯。一般情況下,直接在水電站旁邊搭建礦場反而存在風險,「河道旁的低窪空地更是雷區,」她指出,礦場建在變電站旁,遭受水災和地質災害的風險會比較低,「如果變電站都出問題了,那肯定是很大的自然災害」。
章魚他們的礦場在選址時也做了謹慎評估,最終,Weminer的礦場位置選在了人煙稀少、地勢較高且跟電站離得近的地方,「建礦場,電力、水資源以及氣候、地質條件最為重要,既要考慮礦場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也要考慮環境對礦場的影響,包括是否能通風、避開洪水以及地震帶等。」
盡管Weminer這次沒有直接受到四川洪澇災害的影響,但他們的礦場運維人員並不敢掉以輕心,今年夏初的時候,他們就對機房的房前屋後進行了檢查。章魚要求他們留心附近的地質變化。最近,收聽當地氣象防汛部門的汛情通報成了他們的重要工作之一。
除此之外,Weminer礦場的維護人員日常就自備了防水、排水設施,「比如帆布、編織袋、沙石、木板、抽水泵,這些都得時刻備著。」入夏以來,團隊時常會給運維人員做防災培訓,但他也強調,「雖然礦場價值連城,如果遇到特別緊急的情況,大家一定得保持冷靜,果斷放棄財產,先保證人身安全,生命比什麼都重要。」
在行業低潮中煎熬
目前來看,因為經驗和應對得當,自然災害對礦場的直接影響較小。不過,比特幣礦工們並未因為豐水期到來而感到「錢比過去好賺」。
今年剛創辦奇妙礦場的薄荷,作為礦圈新人還沒有直接感受到神魚的「苦」,但她明顯感到「今年整個礦業上下游都不容易」。
豐水期來了,原先受比特幣產量減半影響的瀕臨關機的機器,如今尚能開機都加入網路後,也將全網算力推高到120E,單機產出因為網路獎勵的減半和算力增加而變少了。同時,比特幣幣價也在近期出現了橫盤的狀況。
產量減半後比特幣價格在9500美元附近徘徊
今年上半年,全球經濟都因疫情受到影響。如此背景下,想要投入礦業的新資金和准礦工們,態度也都從去年年底的熱情高漲轉變為持續觀望,「礦場現在的招商難度比以前要大。」
疫情對比特幣挖礦業的直接影響是礦機生產商的產能下降。今年2月,比特大陸、嘉楠耘智、比特微等礦機生產商當時均宣布,推遲礦機的生產、發貨、售後等時間。豐水期到來後,這些廠商才逐漸開工。
好不容易盼來開工,比特幣礦機市場份額較大的比特大陸又出現了內斗,期間,有礦場反饋他們收到的礦機出現了運行不正常的情況。
作為礦工的「掘金」工具,礦機的產量和質量都出現問題時,無形中給礦工們帶來「無米之炊」的麻煩。
礦場主們總結,他們用防災防震的技術性舉措躲過了自然災害,但沒有躲過行業上下游的不景氣,「今年的礦工依舊很苦。」
『玖』 詳解比特幣的「51%攻擊」
剛接觸比特幣的時候,都聽過「51%攻擊」這個概念。簡單來說,就是如果某個節點擁有超過全網51%的算力,將能夠實現雙重支付、撤銷交易等操作,讓比特幣網路崩潰。
那麼,這個51%攻擊是什麼實現的?
假設一個場景,A用10比特幣向B購買一樣商品,步驟如下:
(1)A支付給B 10BTC;
(2)B收到10BTC確認收款後發貨(一般認為6次確認後交易就不可逆轉);
(3)A隨即創建另一筆交易,將同樣的10BTC支付給自己。
顯然,A想要撤銷第一筆交易,不用花錢就得到B的商品。為了達到這個目的,A進行了雙重支付,將同樣的10BTC支付給B和自己。在正常的比特幣網路中,一旦第一筆交易經過6次確認後就幾乎不可更改,後續的交易數據將繼續打包成新的區塊依次鏈接下去。可是,如果A用戶擁有51%的算力,情況將會發生有趣的變化,A可以實現雙重支付的目的。
具體過程如下:
假設第一筆交易被打包到100號區塊,當後面再增加5個區塊後,6次即可確認該交易,區塊如下圖所示:
這時,A又發起了一次給自己10BTC的交易。如果A向全網廣播,這筆交易不會被處理(因為找不到要花費的UTXO,10BTC支付給B的事實已經被全網確認了),所以A選擇不廣播,而是對主鏈進行「分叉」,生成另外一個100號區塊,並在其中打包第二筆交易,如下圖:
由此,產生了兩條子鏈。簡單描述起見,第一筆交易所在的叫C1,第二筆交易所在的叫C2。其他礦工繼續在C1上打包數據,而A則在C2上挖礦,兩條鏈開始賽跑。由於A具有超51%的算力資源,很快,C2的長度就會超過C1,如下圖:
這時,按照比特幣的最長鏈優先原則,其他礦工也會自動轉到C2上,使C2變成了主鏈。C1則會被拋棄,之前打包在C1上的所有交易(包括第一筆A支付給B 10BTC的交易),都會變為無效。結果是A不花一分錢就擁有了屬於B的商品,這就是「51%攻擊」。
當然,要真正實現51%攻擊是非常困難的,在比特幣網路中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這需要消耗巨大的成本,跟攻擊成功後獲取到的收益相比,完全是得不償失。
51%攻擊能帶來的收益是非常有限的,只能做到:
1、修改自己的交易記錄,如雙重支付;
2、阻止確認部分或全部交易。
而下面這些即使是51%攻擊也沒法做到的:
1、憑空生成比特幣;
2、修改每個區塊產生的比特幣數量。
因此,51%攻擊成本巨大,收益卻很小,僅能實現「雙重支付」而已,所以51%攻擊很多時候又被稱為「雙花攻擊」。「雙花」是數字貨幣要解決的第一個核心問題,比特幣通過共享賬本和工作量證明共識機制比較完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