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低點和高點
㈠ 比特幣低買高賣為什麼顯示虧損
比特慶斗幣低買高賣顯示虧損原因如下:
1、晌差枝買賣價差導致投資者虧損,即宴敏投資者買入之後,比特幣出現相反的走勢,導致投資者虧損,甚至出現爆倉的情況,其中爆倉出現在加杠桿操作中。
2、由於生產成本高於比特幣現貨價格,礦工仍在虧損。
㈡ 這幾天比特幣跌的很多,是底部了還是仍舊要繼續跌
根據58COIN交易所提供的數據顯示,過去24小時,比特幣從高點8800美元跌至最低8000美元,跌幅接近9%,而市值排名前10的加密貨幣資產,多數跌幅超過了10%。
其實比特幣已經走壞了,這不是主力洗盤想要的結果,市場不會因為有逢低多頭買盤而形成中長期底部,只有當市場沒有了拋壓,根據58coin交易所的市場情緒數據顯示,現在交易者的情緒意願已接近冰點,反彈會一觸即發,但是不是底部還有待觀察。
㈢ 12月4日比特幣價格暴跌一萬美元,比特幣的現在行情是怎麼樣
比特幣已經不是第一次價格暴跌,可是這樣暴跌落情況還是令人非常震驚,比特幣這種虛擬貨幣的交易是一種投資,如果一周內沒有反彈發生,市場行情將不再樂觀。
比特幣大幅度的下跌,令華人新首富幣安公司的創始人趙長鵬一天之內身家縮水超過百億,真得令人不勝唏噓。
一、比特幣連續多日價格下跌厲害,巨鯨公司卻大量買進
2021年12月初是所有比特幣投資者黑暗的日子 ,在12月1日比特幣上漲至六萬美元的高點時,之後就開始了瀑布式的行情,到了3日直接低至五萬美元,到了4日跌至四萬二千美元,一天內跌幅超過一萬元美元。隨著比特幣的下跌,以太坊也跟著下跌,不過跌幅明顯要小許多。值得注意的是在價格下跌的狀態下,持有比特幣最多的巨鯨公司卻在這種情況下大量的買進。
總結
雖然比特幣有可能會發生反彈的情況,但比特幣不是法定貨向,背後沒有實際價值支撐,一切的相關交易是投資炒作,大家一定要加強風險意識,遠離風險,保護我們的私有財產。比特幣這種虛擬貨幣在全球來說都,交易所都處在缺乏管理的狀態,可以說是灰色地帶,幣安遭到英國、日本等許多國家金融監管機構的告誡,並逐漸的將美國、中國等國家的用戶清退。
㈣ 當我們說「炒幣」時,我們「炒」的是什麼
最近比特幣大盤回漲,一度回到一枚9750美元,壓抑已久的數字貨幣投資市場各種幣上竄下跳,幣圈好生熱鬧。這也有引得不少普通人再次將目光投入數字投資市場,但因為現實世界「炒股」的失敗率比較高,因而對風險更大的數字貨幣投資望而卻步。
我們經常說「炒幣」,我們到底炒的是啥?說白了,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利用「幣」這個介質的波動屬性,低買高賣以獲得投資收益的行為。
「幣」的價格波動,最理想的波動模型是這樣的:(即我們上學時候學的正弦曲線或者餘弦曲線)
我們通過在A點(低點)買入,B點(高點)賣出,一次買入一定數量的幣,投資收益為:
收益值=(Pa-Pb)*Q。
Pa--某幣在價格波動曲線a點的價格
Pb--某幣在價格波動曲線在b點的價格
Q---你買入某幣的數量
如果買入價格比賣出價格低,收益就是正的,即賺錢 。如果買入價格比賣出價格高,那收益 就是負的,就虧損了。
依據上述模型,想必你看出來了,我們就可以以少量資金在短期內反復在買入賣出,來達到投資收益最大化。當然,如果幣價是這樣波動,那投資就太簡單了,高點和低點都可以准確判斷;在最低點買入,最高點賣出,就能掙錢。但實際的幣的價格波動曲線是這樣的:
從上圖可以看出,實際的幣價格波動比理想波動模型要復雜得多。
理想的價格波動模型有規律,可以判斷出高點和低點。實際的價格波動曲線則受很多因素影響,比如政策、消息、項目本身的價值、創始人團隊等等,價格曲線呈現出不規律性,按納西姆·特勒布的話說是數字貨幣市場短期內呈現出「隨機漫步」模式,不可預測。
所謂的「短線操作」,其實就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利用數字貨幣的價格波動,「高拋低吸」,頻繁的買入賣出以獲利的行為,這是最典型的「炒幣」行為。
雖然數字貨幣價格短期內波動雜亂不可預測,但也有人認為其中有些規律可循。在某個小的時期內,幣價會呈現出類似上升或下降的正弦曲線或餘弦曲線,因此可以利用這一特徵反復投機。這也是廣大普通投資者會乾的事情。
我們從上述的比特幣的2017~2018價格曲線(圖三)可以看出,數字貨幣的價格曲線常常是呈現出突變的特徵,突然上漲,或者突然下降,這個特徵溢出了原來的模型,使得抄短線的行為充滿風險。
至於我們為什麼不應該抄短線,我將在下一篇中詳細分析。
㈤ 比特幣價格為什麼暴漲暴跌
兩年前,比特幣還被認為是屬於自由主義者和計算機極客的邊緣技術。如今,比特幣和以太幣等其他加密貨幣正在獲得主流的認可。然而,主流群體這樣做是由金融投機推動,而不是出於私密貨幣和通縮交換媒介的需求。在美聯儲加息之後,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的價格(如以太幣和達世幣)立即出現下跌。具體來說,比特幣價格下跌了大約16%,而其他加密貨幣價格下跌了大約25%。不過比特幣的價格在18個小時內又反彈回了前一個高點。
加密貨幣對美聯儲加息所作的反應表明,在主要法定貨幣的價值不斷稀釋的背景下,加密貨幣被視為避險投資。這就是為什麼比特幣的需求在一些法定貨幣貶值的國家會有所上升,例如印度和委內瑞拉。
但是,如果美聯儲繼續提高利率,那麼市場對於加密貨幣的需求就可能會降低。理由是當美聯儲停止印刷新的貨幣時,流入房地產、股票和加密貨幣等資產的新增資金就會減少。因此,投資者對於抗通脹類資產的需求就會下滑。
㈥ 影響比特幣漲跌的原因看這里!
從地SKEW圖表可以看出,比特幣和以太坊的實際波動率在過去一周中大幅下降。比特幣的實際波動率從6月10日的6.7%下跌至6月15日的4.1%。而在下跌之前,比特幣一直保持較高的實際波動率水平,在6%以上。同樣,以太坊的實際波動率從6月11日的8.4%的高點下跌至6月15日的4.9%。比特幣和以太坊最近的實際波動率下降意味著它已經與不斷下降的隱含波動率保持一致。實際波動率下降或可表明,幣價估值范圍在2020年期間可能是一個強勁的底部,並且可能會在接下來的6個月內從這個基本范圍內建立起來。另一方面,實際波動率也可能暗示在當前趨勢中購買壓力最終得以消除。
數字貨幣的出現並非偶然,它雖然不是貨幣,但也是由其逐步演化而來,同時也藉助了數字科技的成果。從虛擬貨幣的現象,大家或許能夠預感到未來金融世界或將面臨一場革命。
2015年虛擬貨幣再次強勢闖進人們的視線,2016年大有崛起之勢,2018、2019呈現火爆之勢,很多人至今都認為虛擬貨幣是互聯網金融的創新,是一次技術革命。去年以來,虛擬貨幣以前所未有的沖擊度走進普通人的視野,有人堅信虛擬貨幣會沖擊現有金融體系。
關於比特幣價格因素,首先,從最基本的經濟學原理而言,決定一個商品價格的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供求關系,對比特幣等數字貨幣來說也是一樣。
具體來說,如果數字貨幣的供應量很高,而來自交易員和用戶的需求卻很少,那麼數字貨幣的價格就會下降。相反,如果數字貨幣供應有限但需求很高,那麼價格就會上漲。
從比特幣的例子來看,比特幣價格之所以一馬當先,它的總量固定且稀少是推動其價格不斷攀升的重要原因之一。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極強的稀缺性。比特幣的的供應量上限為2100萬,與其他數字貨幣相比,這一供應總量相對較低,而需求層面來看,近年來比特幣的需求在大幅上升。
目前,已經有投資人把虛擬貨幣看作一種新的投資品種,很多人從中獲得了幾百倍甚至上萬倍的投資回報。由此,加密貨幣的支付優勢就充分體現出來,P2P網路的跨國界性,轉賬的瞬間到達,費用的低廉,都是法幣沒有辦法能夠達到的。現在的虛擬貨幣就像中國股市剛開始一樣,用專家的一句話「像小牛犢一樣」,一定能成長為大牛市。一切剛剛開始,一切「幣」須改變。
從虛擬貨幣的現象來看,這個依託互聯網平台下虛擬市場的私下交易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虛擬貨幣與人民幣之間的雙向流通。這些交易者的活動表現為低價收購各種虛擬貨幣、虛擬產品,然後再高價賣出,依靠這種價格差贏取利潤。
有消息稱,虛擬貨幣的產業化將形成虛擬貨幣市場。如果說股票市場的出現是工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結合的產物,那麼虛擬貨幣將是服務資本與金融資本結合的產物。現代服務業,特別是個性化的現代信息服務業,將成為個性化虛擬貨幣的產業基礎。
個性化的虛擬貨幣市場與股票、衍生金融工具市場不同,後者更多的是為工業化的需求而建立起來的,這種工業化的需求也體現在滿足所謂現代服務業的需求上;而前者的產業基礎將與信息化的需求息息相關。
未來的第三產業不同於服務業,它的發展方向是後現代服務業,也就是體驗業,即更多的滿足精神、文化、娛樂發展需求的個性化產業。股市將更多地發揮利用信息引導工業和服務業理性投資的作用,而個性化虛擬貨幣市場則更多的是發揮利用信息引導體驗業感性消費的作用。
究其核心原因,是因為數字貨幣市場目前來看仍然是一個新興市場。出生的、新興的市場的內在特質使它們天生波動很大。
如果將數字貨幣市場與更為成熟的傳統經濟體市場進行比較,會發現數字貨幣市場的流動性仍然相對有限。從宏觀角度來看,全球資金總價值超過了90萬億美元,而整個數字貨幣市場總市值卻在徘徊在2500億美元左右的水平,相差約36000%。從交易量來看,數字貨幣市場的日均交易量約為140億美元,而傳統經濟體市場方面,以外匯交易市場為例,每日外匯交易量接近5萬億美元。再從交易結果來看,外匯交易的價差(也就是買賣價格之間的差額)最多隻有幾美分,而數字貨幣交易的價差可能高達幾美元。
短期的價格與市場熱度密切相關,當市場熱度高的時候,需求大於供給(買單多於賣單),價格上漲;當市場出現政策等利空消息時,熱度降低,需求減少供給大於需求(賣單大於買單),價格下跌。例如:上一波牛市中由於愛西歐的火爆,作為參與愛西歐籌碼的ETH在短期內供不應求,直接導致ETH持續上漲至接近1W元RMB。作為基礎流通貨幣的ETH價格的一路飆升進一步刺激了其他代幣價格的上漲。之後由於眾多愛西歐項目代幣紛紛破發,隨之而來的便是愛西歐市場的冷清,並且伴隨著項目方拋售ETH的現象直接導致ETH價格一落千丈。
總結:價格與價值並不對等,價格的波動屬於市場行為,由供需關系決定。短期的價格可以通過資本操控,長期來看價格則會漸漸趨於價值,價值需要時間來驗證。目前數字貨幣市場除了主流貨幣外其餘的大部分代幣都有莊家在高度控盤,莊家在高度控盤的情況下可以隨意控制價格的漲跌。代幣的長期價值則由代幣的價值支撐以及項目落地進度決定。在數字貨幣市場里最賺錢的往往是做長期價值投資的投資者。在價格巨幅波動的情況下,數字貨幣市場充斥著浮躁的氣息,在浮躁的大環境中發現熊市中價值被嚴重低估的優質幣種,做一個長期的價值投資者或許才是性價比最高的選擇。
㈦ 加密貨幣大跌,比特幣已跌超 25%,給哪些人造成了嚴重的損失
那些在比特幣高點時進入的投資者受到了損失。據媒體報道,在過去的幾天時間里,以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在全球市場引起了一波大跌潮,其中影響力最大的比特幣已經跌破3萬美金,幾乎可以說,在近幾個月買入的投資者,都被深套其中。有業內人士指出,這次比特幣的波動,也再度彰顯虛擬貨幣市場的風險性。而這次大跌後,市場對待虛擬貨幣的看法也逐漸兩極化,一方面認為,現在是低點,有買入的空間,還有人認為,比特幣毫無價值,未來的風險會更大。
這次幣圈打崩,其實不少中國投資者也深套其中,很多人甚至使用杠桿借錢買入,但在這個毫無監管,混亂的市場中,虛擬貨幣的價格毫無規律可循,它可以一天漲十幾倍,也可以一天跌50%以上,風險遠遠比其他市場要高得多,對於散戶來說,一個不小心,就可能被收割,最後的結局就是徹底爆倉了。
㈧ 比特幣的價格走勢是怎樣的
比特幣誕生於2009年1月,2017年11月29日,比特幣價格首次突破1萬美金,市值接近1700億美元,並在12月19日攀升至歷史高點2萬美金。此後,比特幣價格急速震盪下探。2018年3月,比特幣價格跌破1萬美金,並在年末下探至4000美元下方。
2019年4月,比特幣價格曾一路走高,在7月攀升至12000美元上方,在8月末回調至1萬美金以下後回溫,9月下旬曾遇冷跌破8000美元關口,此後一度在7000至9000美元區間浮動。
2020年以來,比特幣價格於2月突破萬元關口後,在次月短時跌破4000美元,8月以後基本在1萬美元上方。11月6日早間,比特幣價格逼近1.6萬美元關口,單價已逾10萬元人民幣,24小時漲幅達12%。較2020年3月最低價,比特幣價格漲近300%。
(8)比特幣低點和高點擴展閱讀
比特幣具有極強的稀缺性:
與所有的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
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基於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這同樣確保了貨幣所有權與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極強的稀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