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比特幣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Ⅰ 炒幣賺的錢要交稅嗎
投資者投資款項不需要繳稅,但最後得到的收入、分紅,需要繳稅個人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法明確指出第二十六條第二項規定,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為免稅收入。第八十三條規定,所稱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是指居民企業直接投資於其他居民企業取得的投資收益。
所以這個交稅的問題還是要看投資的性質如何了。
但比特幣自然是不屬於股息、紅利一類的,不過國際上很多國家持有比特幣是要上稅滴!
拓展資料
炒幣盈利了要交稅的國家
1.美國稅率15%
早在14年的時候,美國就指出持有比特幣需要上稅,而且將比特幣看做是財產而不是一種貨幣,但是稅率相比普通收入率(25%)要低很多。
2.日本稅率5%~55%
在日本,所得稅屬於累加的情況,虛擬貨幣的所得稅是通過利潤、工資、其他收入相加來確定的,股票和其他的利潤統一為20%,收入越高,稅率越高。
3.俄羅斯稅率13%
俄羅斯18年的時候將投資加密貨幣申報資本徵個人稅了,個人所得稅稅率為13%。
韓國、新加坡、德國等國家也有一部分關於比特幣所得稅的稅法,在中國,目前還沒有明確出台政策指明比特幣上稅的問題
其實炒幣並不是一個新鮮的名詞,最開始炒幣指的都是炒錢幣,我們使用一種外幣去銀行的外匯交易中心按照當時的比價購入外幣,然後等待匯率上升等時機將外幣出手,從而賺取差價。
不過現在更多的炒幣的類型都轉為了網路虛擬貨幣。
不過在這里還是給大家一個提醒,虛擬貨幣本身是沒有價值的,一旦崩盤的話將全盤皆輸,所以炒幣風險很高。
虛擬貨幣是指非真實的貨幣。知名的虛擬貨幣如網路公司的網路幣、騰訊公司的Q幣,Q點、盛大公司的點券,新浪推出的微幣(用於微游戲、新浪讀書等),俠義元寶(用於俠義道游戲),紋銀(用於碧雪情天游戲),2013年流行的數字貨幣有,比特幣、萊特幣、無限幣、誇克幣、澤塔幣、燒烤幣、便士幣(外網)、隱形金條、紅幣、質數幣。全世界發行有上百種數字貨幣。圈內流行"比特金、萊特銀、無限銅、便士鋁「的傳說。
虛擬幣種類多樣,在國外接受度比較高的虛擬貨幣有Facebook的F幣、網路游戲Second Life的林登幣等,在國內比較有代表性的虛擬貨幣有騰訊Q幣、新浪U幣、網路幣、盛大元寶等。
Ⅱ 比特幣賣了一億要交稅么
比特幣賣了一億要交稅。在中國,比特幣交易被視為一種財產轉讓行為,因此根據相關法律規定,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具體來說,當你將比特幣兌換成法定貨幣時,根據提現金額的20%繳納個人所得稅。這一稅率是根據財產轉讓所得的法律規定來確定的。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所得額 = 每次轉讓財產收入額 - 財產原值 - 合理費用。在比特幣提現的情況下,應納稅所得額即為提現金額減去比特幣的原始購買成本以及相關的合理費用。
所以,如果你賣了一億比特幣,你需要按照稅法規定申報並繳納相應的個人所得稅。請注意,稅務法規可能會隨時變化,建議在進行比特幣交易時咨詢專業的稅務顧問或律師以確保合規性。
此外,除了個人所得稅外,還可能涉及其他稅費,如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具體稅費取決於你的交易情況和稅務身份。因此,在進行比特幣交易時,務必了解並遵守相關的稅收法規,以確保交易的合法性和合規性。
Ⅲ 比特幣賺5000萬要交多少稅
百分之20。根據查詢律臨網顯示,個人通過網路賺取的虛擬貨幣屬於個人所得稅應稅所得,應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比特幣賺5000萬元需要繳納百分之20的個人所得稅。
Ⅳ 數字貨幣盈利要不要交個稅如果交要交多少
在我國,數字貨幣不屬於貨幣。所以,數字貨幣取得的收入應該繳納個人所得稅。
根據《關於個人通過網路買賣虛擬貨幣取得收入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8〕818號)規定,個人通過網路收購玩家的虛擬貨幣,加價後向他人出售取得的收入,屬於個人所得稅應稅所得,應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銷售虛擬貨幣的財產原值為其收購網路虛擬貨幣所支付的價款和相關稅費。
對於個人不能提供有關財產原值憑證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其財產原值。
財產轉讓所得適用20%的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財產轉讓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20%
應納稅所得額=每次轉讓財產收入額-財產原值-合理費用確定財產原值。
Ⅳ nft納稅是多少
交稅標準是多少1、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稅率為3%,一般納稅人稅率為17%—6%)或營業稅(稅率3%-20%,按應稅內容劃分)2、城建稅(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納稅額*適用稅率,這里的適用稅指納稅人所在地市區的稅率為7%,在縣城、鎮、大中型工礦企業不在縣城、鎮的稅率為5%,不在市區、縣城、鎮的稅率為1%3、教育附加費(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納稅額*3%4、地方教育費附加(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納稅額*2%5、水利建設基金(按照銷售收入的0.1%來計提和交納)6、企業所得稅(利潤總額*25%)。新所得稅法規定法定稅率為25%,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一致,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為15%,小型微利企業為20%,非居民企業為20%。7、印花稅按購銷金額0.3‰8、車船使用稅9、房產稅10、土地使用稅11、個人所得稅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六十一條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設置、保管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帳簿或者保管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記帳憑證及有關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美國的個人所得稅的稅率是多少
法律分析:美國個人所得稅的稅率一般分為7種情況,分別是10%,15%,25%,28%,33%,35%以及39.6%,這7個等級。在進行交稅的時候,根據你的實際收入情況,按照比例來上交,如果你的收入是0~9275美元,那麼交稅時只需要承擔10%的稅率。如果你的收入達到了415,050美元以上,那麼就要按照39.6%的稅率來進行計算。具體所交的稅,根據你的收入實際情況來看。美國個人所得稅指美國聯邦、州和地方政府對個人所得徵收的稅。按徵收級別不同,分為聯邦個人所得稅、州個人所得稅和地方個人所得稅,其中以聯邦個人所得稅為主。聯邦個人所得稅以取得所得的個人為納稅人,以個人毛所得為征稅對象。個人毛所得是指個人的全部所得減去不予計列項目後的余額。[1]
法律依據:《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個人所得稅的稅率:一、工資、薪金所得,適用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稅率表附後)。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一(工資、薪金所得適用)級數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
交稅的標準是多少1、工資范圍在1-5000元之間的,包括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0%2、工資范圍在5000-8000元之間的,包括8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3、工資范圍在8000-17000元之間的,包括17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10%4、工資范圍在17000-30000元之間的,包括3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5、工資范圍在30000-40000元之間的,包括4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5%6、工資范圍在40000-60000元之間的,包括6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0%7、工資范圍在60000-85000元之間的,包括8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5%8、工資范圍在85000元以上的,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45%。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NFT,2022不太好過如果說前兩年人們提到最多的是區塊鏈和數字貨幣,去年最火熱的詞則是元宇宙和NFT。
2021年最後一天,周傑倫在社交賬號上曬出一張幻象熊圖片,把NFT這股浪潮從2021年帶到了2022年。
區塊鏈技術在虛擬世界實現了對貨幣的映射,由此產生了大量同質化的加密貨幣,造就了最近幾年數字貨幣的投資浪潮。
而非同質化的NFT的出現,則讓許多人看到了虛擬世界映射到整個現實世界的可能。
得益於一個又一個新的浪潮推動,NFT迅速出圈,取代紅極一時的DeFi,天價藝術品交易頻出,打破人們的認知,越來越多投資者被吸引進入其中。
2021年三季度,NFT的買家數量約有26萬人,而在2020年同期,僅有1.9萬人。同時根據CNBC調查,超過10%美國成年人擁有加密貨幣。
據Chainalysis統計的數據,當前,NFT的市場規模已經膨脹至440億美元,是加密領域最熱門的領域之一。
而且在未來4年,其規模預計還將增長4倍。這么大一塊肥肉,怎能放過?
最近,美國國稅局官員宣布,計劃開始打擊那些逃避納稅的NFT創作者和投資者。
欠稅數額目前難以精確精算,但據加密稅收軟體平台TokenTax的首席運營官ArthurTeller估計,NFT的總稅收將達到數十億美元。
何以有這么多?
01
富人玩藝術
關於NFT是什麼,本人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詳細說明過,這里就不展開了。
其本質上是種獨一無二的數字資產。
其實,早在2021年10月28日,《福布斯》就曾發文談及NFT征稅的問題。
NFT既能作為數字資產,也能成為實體代幣。即當NFT虛擬資產確權的同時,還能夠為實體資產確權。
基於這樣的特性,原本只是作為加密藝術作品、個人頭像的NFT,未來很有可能發展到房產、車輛等不可或缺的事物。
媒體數據,是鑄造NFT藏品的本體,若失去作品本身的版稅權和所有權,這個NFT作品本身也將失去世俗價值。
不過,因為崛起速度過快,NFT市場沒有監管約束,也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所以在交易時,買賣雙方的權利義務基本沒有保障。有心人眼紅於此,的危害越來越大,進而影響到了個行業的正常發展。
購買NFT再轉手賣出,犯罪分子就可以把與非法活動相關的加密貨幣,轉移到「干凈」加密錢包中。
早些時候,美國國家稅務局局長查爾斯·雷蒂希對此發出警告稱,NFT天生就是隱形的屬性,而同樣隱形的加密貨幣,每年讓美國損失了約萬億美元的稅收。
目前,大多數國家的稅收部門,仍只是把加密貨幣當做股票一類的財產,雖然可以征稅,但征稅權的轄區該如何劃分,仍沒有準確說法,該針對哪種NFT收稅,也沒有定論。
盡管美國稅局還沒有明確說明NFT就是收藏品,給以後留了一些解釋空間。
但稅務專家們似乎已經將其定性,與硬幣、郵票、金屬、古董歸於一組,並將其標記為有形收藏品。
既然是收藏品,大多當然為富豪所有。
在美國,比特幣和以太坊其他數字貨幣升值,最高稅率為23.8%。相較之下,作為收藏品的NFT在資本上的收益稅率則高得多。
NFT征稅,徵收的對象是在買家在購買NFT後,積累的任何增值。
比如某人持有NFT資產的時間不到一年就賣出,會產生短期資本效益,而短期收益的最高納稅比例高達37%!同時,年收入超過一定門檻的投資人,還需額外繳納3.8%凈投資所得稅。
只有持有資產超過1年後再賣掉,所得到的才是長期資本收益。
換句話說,這是鼓勵投資者們長期持有,降低交易的頻率,來減少違法交易在NFT市場存在的可能。
可即便是長期資本收益,也需按照28%的聯邦最高稅率來徵收。同時,3.8%的附加稅同樣適用。
為誰辛苦為誰甜?
但它真的能被簡單定義為收藏品嗎?
這個問題,必然會被爭論許久。因為它仍是一個全新的領域。
02
窮人玩游戲
國內,游戲行業有一句流傳已久的話,「游戲公司都在聊出海,海外公司都在聊鏈游。」
與存世幾年的炒幣行為相比,NFT游戲更具策略性和娛樂性,比較適合普羅大眾。
當下,鏈游與傳統游戲的關聯度越來越高。如《Sorare》拿到尤文圖斯、利物浦、黃河和德國足聯等超過180個機構的球員官方拿個授權,《NBATopShot》則拿到足球聯盟西甲和NBA的授權。
如若說NFT藝術品是發達國家裡富人們的玩具,那麼其在游戲中的應用,則正中很多窮人們的下懷。
他們玩游戲不是為了休閑放鬆,而是一種另類的上班打工。
2021年,發達國家中的富豪們在這個巨大的自由賭場中交鋒,指縫間漏掉的些許殘渣,喂飽了世界各地許多靠打金為生的窮人。
法國社會學家羅傑·凱洛斯曾在《游戲與人》中,對游戲做出定義,其中有一條很重要。即,無生產性,參與者無法得到實質上的報酬。
但NFT游戲卻恰恰與此定義背道而馳,帶著高收益性質。
這類游戲最大的特點,就是把游戲世界內的資源儲存在區塊鏈中玩家之間相互交易道具,在本質上是在更換該道具的所有權。
以風靡全球的「鏈游之王」AxieInfinity為例,玩家們對這款游戲的評論簡單粗暴,「游戲體驗其實一半,寵物之間的剋制極不平衡,玩這游戲就是為了賺錢。」
該游戲目前日活躍玩家已經達到300萬,成交價最高的NFT寵物高達233萬美元。
曾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其DAU增幅超過400%,其中60%都位於菲律賓。
菲律賓財政部認為,玩家在AxieInfinity等play-to-earn游戲中所獲得的收益,都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方面,這肯定能促進鏈遊走向合規有序的發展。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是AxieInfinity這款游戲變相解決了當地人的生存困境。無論是NFT還是整個加密行業,都屬於前沿的科技行業,作為欠發達國家,菲律賓完全可以藉此機會吸引國外資金推動本地NFT產業發展,從而獲得更大利益。
一個是短期利益,一個是長期發展機會。該如何抉擇?
菲律賓不是唯一舉國沉迷NFT游戲的國家。
據獨立研究機構Finder出示的報告稱,人均收入越低的國家,NFT游戲普及率越高。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分別以32%、27%和24%的國民NFT資產持有率,名列世界前茅。
綜合而言,與數年前相較,NFT游戲已經大大改善,盡管仍優缺點並存,這也讓各國監管部門和游戲大廠們,對此看法不一。
即便是作為發達國家的韓國,也對此高度熱衷。
據統計,2021年韓國交易加密貨幣的人口超過了其總人口的10%,這股熱潮甚至使得韓國的加密貨幣交易所產生了獨特的「泡菜溢價」。
基於國民的熱情,韓國游戲公司對NFT的興致也愈來愈濃。尤其是在去年8月,《MIR4》引入區塊鏈功能後,在全球大獲成功,相關領域的熱度越發高漲。
韓國的游戲企業們,正預備大展拳腳,許多甚至將此寫進2022年的新年寄語中。
如網禪CEO稱,將根據潮流參與,在游戲中嫁接區塊鏈事業;KakaoGames也消失,會把業務擴展到NFT、元宇宙以及體育上……
然而,最近韓國政府卻發布了一條新規定:游戲大多數鏈游帶有高收益性質,未來將無法獲得評級。
這一禁令,可以說是在砸游戲公司們的飯碗。
其理由,也很尖銳:開發NFT游戲時,有沒有想過對未成年玩家的保護?
鏈游與幣圈不同,游戲這種形式,參與其中的門檻和成本更低,很有可能會將未成年人捲入其中。
韓國政府是以國家身份抵制NFT游戲,全球最大的游戲發行平台Steam,則是以企業的身份坐著同樣的事。
Steam在2021年10月曾推出新規,禁止使用區塊鏈技術或允許玩家交換NFT的游戲發布。
這條規定發布後,包括FightfortheFuture在內的20多家區塊鏈游戲公司,一同致信要求收回這條規定。
然而,G胖做但凡做出決定就雷打不動,這是眾所周知的。
03
結語
美國欲對NFT收藏品征稅,不管出於什麼目的,是想要撈一波油水也好,還是真的想要促使行業合規健康發展,NFT投資者繳稅似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這本質上是在征富人稅。
而在NFT游戲盛行的各個亞洲小國,或打壓,或也想征稅分一杯羹,總之不算友好。
而在我國的社會文化中,能賺錢的游戲叫什麼?
賭博。結果如何不言而喻,鏈游想要進入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022年才剛剛開始,NFT的日子卻已經不太好過了。
本文源自格隆匯
納稅的標準是多少【法律分析】: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5%-45%九級超額累進稅率、個體工商戶經營所得5%-35%五級超額累進稅率、勞務報酬所得20%、稿酬所得×70%×20%、特許權使用費所得20%、財產租賃所得20%、財產轉讓所得20%偶然所得20%、利息股息紅利所得20%。
其他所得20%城鎮土地使用稅:大城市0.5-10元/平方米,中等城市0.4-8元/平方米,小城市0.3-6元/平方米,房產稅:自有房產,房產原值*10至30%後的余值,稅率1.2%,租賃房產,租金×12%還有車船稅、資源稅、印花稅及文化事業建設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寧德時代每年交多少稅4.5億元。
寧德時代2021年所得稅費用當期4.5億元。而2020年4季度是1.9億元。
2019年,寧德時代上榜《財富》中國500強,位列290位。2019年6月11日,寧德時代入選「2019福布斯中國最具創新力企業榜」。2019年10月23日,2019《財富》未來50強榜單公布,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4。
Ⅵ 比特幣賣了一億要交稅么
比特幣交易在中國是非法的,不受法律保護。自然不需要納稅。
1、投資者無需為其投資基金納稅,但最終收入和股息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2、企業所得稅法明確指出,第二十六條第二項規定,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利、紅利等股權投資收益為免稅所得。
3、第八十三條規定,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利、紅利和其他股權投資收益,是指居民企業直接投資其他居民企業取得的投資收益。
拓展資料:
1)比特幣目前在交易所上市,與美元、美元等世界主要貨幣配對。當美國財政部宣布比特幣相關交易和投資不能被視為非法時,它認識到比特幣日益增長的重要性。起初,比特幣的吸引力部分是由於其不受監管的性質以及其通過交易來逃避納稅義務的能力。比特幣的虛擬性和普遍性也使得在跨境交易中更難追蹤。此外,世界各地的政府當局很快意識到比特幣吸引了可能從事非法交易以進行洗錢的非法商人。
2)比特幣是一種類似於電子郵件的電子現金。雙方需要一個類似於電子郵件的「比特幣錢包」和一個類似於電子郵件地址的「比特幣地址」。與發送和接收電子郵件一樣,匯款人根據收件人的地址,通過電腦或智能手機直接向對方支付比特幣。下表列出了一些免費下載比特幣錢包和地址的網站。
3)許多技術玩家的網站已經開始接受比特幣交易。比如火幣、遷安、歐易等網站,以及一些淘寶店鋪,甚至可以接受比特幣兌換美元、歐元等服務。毫無疑問,比特幣已經成為真正的貨幣,而不是像騰訊Q幣那樣的虛擬貨幣。國外有專門的比特幣第三方支付公司,類似於國內的支付寶,可以提供API介面服務。
4)你可以用錢購買比特幣,也可以當礦工,用電腦搜索64位數字來「挖礦」。通過計算機反復解密,與其他金礦商競爭提供比特幣網路所需的號碼。如果一台計算機可以成功創建一組數字,它將獲得 12.5 個比特幣。比特幣是去中心化的,需要在每個計算時間單位內創造固定數量的比特幣。比特幣每10分鍾可以獲得12.5個比特幣。到2140年,流通的比特幣上限將達到2100萬。換句話說,比特幣系統是自給自足的。可以翻譯成代碼來抵抗通貨膨脹,防止被他人破壞。
Ⅶ 比特幣買賣要交稅嗎
*特幣交易過程中是否需要繳稅?數字藏品的繳稅問題很多小夥伴都不是特別的清楚,想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那麼各位小夥伴可以趕緊查看JQ下載站小編分享在下面的內容,能幫助大家快速度的掌握*特幣買賣繳稅的問題。
*特幣買賣要交稅嗎
*特幣買賣是否需要交稅取決於具體的國家和地區的稅收政策。一些國家對*特幣交易征稅,而另一些則不征稅。以下是部分國家的稅收政策:
在美國,*特幣等數字藏品的買賣可能需要交稅。
在葡萄牙,對*特幣等密碼貨幣的交易免徵資本利得稅或增值稅。
在德國,如果個人持有*特幣超過一年,則不需要交稅。
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沒有資本利得稅,因此*特幣交易通常不需要交稅,但企業參與加密貨幣交易時可能需要交稅。
此外,如果*特幣用於支付工資或服務費,接收方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在一些國家,數字藏品的資本利得和損失可能需要按照資本所得稅的方式處理。
Ⅷ 虛擬幣賺5000萬要交多少稅
我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規定個人需要申報的范 圍包括:工資、薪金所得、財產轉讓所得......根據該規定,買賣比特幣獲得收益 可解釋為第(八)項財產轉讓所得。這個前提是它屬於財產。這個可以依據 2008 年 9 月 28 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關於個人通過網路買賣虛擬貨幣取得收入 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復》指出的,(一)個人通過網路收購玩家的虛擬貨幣, 加價後向他人出售取得的收入,屬於個人所得稅應稅所得,應按照「財產轉讓所 得」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二)個人銷售虛擬貨幣的財產原值為其收購網 絡虛擬貨幣所支付的價款和相關稅費。(三)對於個人不能提供有關財產原值憑證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其財產原值。在,資金交易涉及兩種稅務,一是所得稅,徵收對象為公民在虛擬貨幣交易中獲得的收益(資本收益);二是消費稅,針對所有在的交易所產生的稅。但是,政府於2017年出台了新的稅收政策,取消了交易虛擬貨幣和以虛擬貨幣購買商品或服務的消費稅,因此目前在國內幾大交易所網站顯示的消費金額,都是不包含消費稅的實際價格。個人所得稅在,所得稅的演算法是累加型,虛擬貨幣的所得稅率是通過將虛擬貨幣的利潤與工資、其他收入相加來確定的,根據國稅廳的信息,虛擬貨幣交易收入計入個人收入的「雜項收入」中。根據稅務政策,收入越高,稅率越高。如果總收入低於195萬日元,則為5%;超過900萬日元為33%,超過1800萬日元為40%;超過4000萬日元為45%,加上10%的居民稅,最高適用55%的稅率。【拓展資料】根據規定,虛擬貨幣的買進、賣出、與其他幣種的交換全部都在征稅范圍內,其基本計算公式為取得價格與賣出價格的差額:個人所得金額=出售價格-買入時單幣價格*賣出幣種數量。根據規定,虛擬貨幣的買進、賣出、與其他幣種的交換全部都在征稅范圍內,其基本計算公式為取得價格與賣出價格的差額:個人所得金額=出售價格-買入時單幣價格*賣出幣種數量。舉例來說,去年5月,以5000美元的單價買了4枚比特幣,共20000美元;12月以每個20000美元全部賣出,賣得總價為80000美元。那麼需要繳稅的個人所得部分就是60000美元。什麼人需要交個人所得稅?年薪是2000萬日元以上,除工資收入和退休收入以外的收入每年超過20萬日元,在兩個以上的地方工作,除主薪以外的收入每年超過20萬日元的人群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消費稅根據國稅廳消息,目前虛擬貨幣交易沒有消費稅。2017年4月1日,修訂版《支付服務法案》生效,虛擬貨幣在正式成為合法支付方式。2017年7月1日,新版消費稅法律生效,正式取消虛擬貨幣8%的消費稅,這也就意味著,在通過交易所交易虛擬貨幣將不徵收任何稅。
Ⅸ 普通人交易持有比特幣需要繳稅嗎
來自Bitcoin.org的觀點
作為區塊鏈科普系列中的又一篇,咱們先來看一下這個問題bitcoin.org上是怎麼說的:
這段話言簡意賅,核心內容就是告訴我們:比特幣不是各國政府的法幣,所以具體由比特幣產生的收入如何納稅,需看當地政府的法律法規具體是怎麼規定的,納稅義務它講究一個入鄉隨俗因地制宜。
明確納稅主體
首先根據《人民銀行等五部委發布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里的定義, 比特幣是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比特幣交易作為一種互聯網上的商品買賣行為,普通民眾在自擔風險的前提下擁有參與的自由。 既然這裡面合法參與的的主體是個人,那麼我們下面就圍繞個人所得稅這一個稅種,來探討一下在中國境內交易和持有比特幣可能需要承擔的納稅義務吧。
適用法律法規
所以我們得先參照一下最新版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以下簡稱個稅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個稅法實施條例)裡面的相關內容,分析一下大柱子獲得、持有、賣出比特幣的納稅義務分別是什麼:
首先有哪些情況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呢?根據個稅法的規定,主要是下面這9種情況:
代入假想案例
問題來了: 假如把比特幣看做是一種應納稅財產(雖然目前不明確),大柱子如果按照以上9種情況得到一定數量比特幣,是否需要繳稅呢 ?
咱先別管這樣的情況出現的可能性大不大,先論證一下一旦出現,按照法律法規到底要不要繳稅?
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參照個稅法實施條例里的第十條的內容:
上面這段簡單說就是,如果大柱子是按照以上9種類型得到一定數量比特幣,那麼就應該用公允的市場行情價格來衡量這一所得,並按照個稅法中的相關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也就是說, 個人獲得比特幣的方式如果涉及個稅法中規定的這9種情況,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
進而我們也可以得到一個簡單推論: 大柱子在得到比特幣之後如果一直持有,在不產生上面說的9種所得的情況下,是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 。
那麼如果大柱子賣出擁有的比特幣,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呢?
這個問題參照個稅法和實施條例中的相關條款可以知道:
大柱子賣出比特幣的所得屬於「財產轉讓所得」這種應稅所得,需要減除財產原值(獲取時的成本)和合理費用之後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
結論
也就是說在中國境內, 如果監管政策把比特幣被定義為一種應稅的個人財產 ,那麼 獲取和賣出比特幣的應稅所得,需依據相關法規的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而只持有比特幣則無需繳稅 。
而具體實際上是否應將比特幣定義為需要納稅的個人財產,則屬於有待進一步明確的立法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