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比特幣問答 » atx與btc板的區別

atx與btc板的區別

發布時間: 2021-06-28 22:22:19

1. AT和ATX主板的區別

1.AT主板
AT是一種主板的尺寸大小和結構規范,主板尺寸一般為13in*12in,板上集成有控制晶元和擴展插槽,AT主板現在已經淘汰了。
2.ATX主板
ATX主板是Intel指定的主板標准。ATX是「AT
Extend」的縮寫。ATX主板的尺寸為12in*9.6in,相對AT主板改進的主要方面是主板上各元件的相對位置,ATX主板將AT主板上的組件旋轉了90度,主板布局更加合理。
ATX主板的改進主要有:
(1)
把CPU的位置放在靠近主機電源的第二風扇的位置,讓主機電源的散熱風扇直接吹CPU。
(2)
ATX主板的邊緣直接提供了2各串口、一個並口、一個PS/2鍵盤介面和一個PS/2
滑鼠介面
,減少主機內部線纜的數目,降低了
電磁輻射
和信號的損耗。
(3)
ATX主板提供了3.3V電源,減少了主板上採用的元件數,降低主板成本,有利於提高可靠性和電腦的總體性能。
(4)
ATX電源
在關機轉台下仍然可以提供5V、100mA的直流電,維持計算機內部一小部分電路在關機的情況下依然保持工作狀態,便於實現遙控開機、軟體關機、
定時關機
的功能。

希望能幫到你

2. 電腦主板板:Micro ATX板型,uATX板型,ATX板型 有什麼區別

主要是尺寸的不同:(以下尺寸不是絕對的,因為允許一定的誤差)

ATX :30.5cm × 24.4cm ;

Micro-ATX:24.4cm × 24.4cm;

uATX:24.4cm × 18.4cm

Mini-ITX:17.0cm × 17.0cm。

3. ATX主板和M-ATX主板的區別

ATX主板和M-ATX主板主要在標准發表時間、大小、插槽數量方面存在區別。

1、標准發表時間的區別

ATX主板的規格標准由Intel公司在一九九五年制定,即ATX(Advanced Technology Extended)主板標准。ATX取代了AT主板規格,成為較新計算機系統默認的主板規格。

M-ATX主板的標准在一九九七年十二月發表。

2、大小的區別

標準的ATX主板長為三百零五毫米,寬為二百四十四毫米。

標準的M-ATX主板長為二百四十四毫米,寬為二百四十四毫米,長和寬相等。

3、插槽數量的區別

ATX主板擁有一共七個插槽,CPU與I/O插槽、內存插槽位置較上一代BAT主板更加合理。

M-ATX主板因為長度大小的降低,插槽從七條減少到了四條,但是插槽的寬度和背板I/O大小均和ATX相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Micro-ATX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ATX結構

4. BTX主板和ATX主板有何區別

傳統的atx主板的介面在主板的左方;而btx的介面在主板中間偏右的位置。btx主板要專門配btx機箱,機箱前方有一個很大的進風入口,cpu散熱器也經過改良的,北橋和南橋的位置排列在一條直線上

5. ATX與BTX的區別是什麼啊

BTX,就是Balanced Technology Extended的簡稱。是Intel定義並引導的桌面計算平台新規范。BTX架構,可支持下一代電腦系統設計的新外形,使行業能夠在散熱管理、系統尺寸和形狀,以及噪音方面實現最佳平衡。

BTX架構特點:支持Low-profile,也即窄板設計,系統結構將更加緊湊;針對散熱和氣流的運動,對主板的線路布局進行了優化設計;主板的安裝將更加簡便,機械性能也將經過最優化設計。基本上,BTX架構分為三種,分別是標准BTX、Micro BTX和Pico BTX。

從尺寸上來看全系列的BTX平台主板都沒有比ATX主板小,所以BTX的發展並不為更小的桌上型計算機,但較具彈性的電路布線及模塊化的組件區域,才是BTX的重點所在。BTX機箱相比ATX機箱最明顯的區別,就在於把以往只在左側開啟的側面板,改到了右邊。而其他I/O介面,也都相應的改到了相反的位置。

BTX機箱內部則和ATX有著較大的區別,BTX機箱最讓人關注的設計重點就在於對散熱方面的改進,CPU、圖形卡和內存的位置相比ATX架構都完全不同,CPU的位置完全被移到了機箱的前板,而不是原先的後部位置,這是為了更有效的利用散熱設備,提升對機箱內各個設備的散熱效能。為此,BTX架構的設備將會以線性進行配置,並在設計上以降低散熱氣流的阻抗因素為主;通過從機箱前部向後吸入冷卻氣流,並順沿內部線性配置的設備,最後在機箱背部流出。這樣設計不僅更利於提高內部的散熱效能,而且也可以因此而降低散熱設備的風扇轉速,保證機箱內部的低噪音環境。

除了位置變換之外,在主板的安裝上,BTX規范也進行了重新規范,其中最重要的是BTX擁有可選的SRM(Support and Retention Mole)支撐保護模塊,它是機箱底部和主板之間的一個緩沖區,通常使用強度很高的低炭鋼材來製造,能夠抵抗較強的外來力而不易彎曲,因此可有效防止主板的變形。

另外,機箱還有超薄、半高、3/4高、全高和立式、卧式機箱之分。3/4高和全高機箱擁有三個或者三個以上的5.25英寸驅動器安裝槽和二個3.5寸軟碟機槽。超薄機箱主要是一些AT機箱,只有一個3.5寸軟碟機槽和2個5.25寸驅動器槽。半高機箱主要是Micro ATX和Micro BTX機箱,它有2-3個5.25寸驅動器槽。在選擇時最好以標准立式ATX和BTX機箱為准,因為它空間大,安裝槽多,擴展性好,通風條件也不錯,完全能適應大多數用戶的需要。

BTX標准中電源的工作原理和性質與ATX完全相同,具體的指標也大同小異,同樣能夠實現軟開機、睡眠與喚醒、遙控開關機等功能,針對CPU大功率化的趨勢同樣加入了ATX12V中的P4四針專用插頭,但BTX標准對電源與主板的連接器加入了新規定,建議採用原來伺服器電源中才使用的24針連接器,與目前ATX電源的20針連接器相比又增加了4根針腳(分別為+3.3V、+5V、+12V和地線)以增加插頭帶動負載的能力,減少大電流通過接頭時接觸電阻導致的電壓損耗,所以目前的ATX電源還需要進行插頭轉換後才能在BTX主板上使用,不過預計早期生產BTX主板的廠家會考慮到ATX電源的兼容性問題而繼續在主板上保留20針的連接器。
BTX電源一般都會考慮到兼容ATX主板。

6. 捷安特ATX系列區別

捷特安山地有以下5種系列,具體區別看一下描述:

1、捷安特ATX系列:

ATX系列是捷安特最經典的一個系列,屬於最初級的娛樂級,那些喜歡騎行的朋友在選擇入門級山地車的時候都可以考慮這個系列。

剛剛入門自行車騎行的朋友一般對山地車的要求沒有那麼高,就是質量要好不容易出現故障問題就可以了。

2、捷安特XTC系列:

這個系列主要是分為XTC 7系列和XTC 8系列,這兩個系列的山地車都是採用SL級的輕量鋁合金車架,相比較起ATX系列等級會稍微高一點,適用於那些業余級的越野騎行朋友。

3、捷安特XTC SLR系列:

這個系列採用的是SLR級超輕量的鋁合金車架,不僅山地車的輕量性比SL級更高,而且整輛車的性能也做了升級處理,適用於那些業余的越野山地車比賽,或者是一些專業的騎行訓練用。

4、捷安特XTC C系列:

這個系列的山地車使用的是碳纖維車架,不僅整輛車的質量很輕便,而且各項配置也進行了全面設計,也是適用於那些業余的越野山地車比賽或者是一些專業的騎行訓練。

5、捷安特XTC ADV系列:

這個系列採用的就是ADV級超輕碳纖維車架,比起前面幾個系列的山地車在輕量性方面就有了更大的提升,這個系列就比較適用於專業的輕量越野車競賽,當然價格也會高上很多,沒有比賽需求的朋友大可不必考慮。

系列的區分價格:

1、atx系列:660/690/710/777/830等,入門或娛樂級,價位1500-3000不等。

2、xtc系列:750/850/860/880等等,屬於專業級,價位4500-6000不等。

3、xtc slr系列:1/2/3/4等,專業或競賽級,價位5500-15000不等

(6)atx與btc板的區別擴展閱讀:

製造技術

捷安特自行車公路碳纖維(GCT)技術

GIANT對於碳纖維產品的長遠歷史;早在1984年即生產出全碳纖維車架,GIANT的GCT生產技術介紹如下:

T-700 纖維: 高度可伸展性

GIANT的復合碳纖維產品採用航太等級的T-700纖維,此纖維兼具令人難以置信的輕量化及更高的強度,可說是自行車的最佳材料。

擁有1.8g/cm3的密度及4900 Mpa拉力強度,沒有任何車架材料能與GCT纖維比擬。

UD 壓條 (UD layers)

GIANT復合碳纖維產品使用單向疊層技術,讓最輕的重量能獲得最大的強度及硬度。

纖維在樹酯氧化物中以相同的方向排列形成了單向疊層;這些壓層再依車架的各部位造出不同的厚度,例如,在車頭管就比上管中間的使用更多壓層。

這些UD壓層也可以不同的角度來排列,以提供車管各角度的強度,這都是依車架上各部位不同而改變。

有限元素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

有限元素分析(FEA)電腦測試模式讓GIANT可以偵測出隱藏於設計上較弱的區點,可以藉由最佳的單向疊層組合方式加強這些特定區域。

使用此項科技,GIANT可以保證生產出擁有最佳強度與重量比例的碳纖維復合材料產品。

Air Bladder One-Piece Monocoque Frame Proction

GIANT於碳纖維車架上應用最新的氣囊球技術,生產出更具強度及更具造型的單體設計。

GCT壓層精確地依據車架設計的厚度與結構形成;車架被置於特殊設計有氣囊球的模具內;這個氣囊球是於高溫製程中利用高壓充氣將復合材料緊密附於模具上,生產出來的就是一體成型且緊密無氣囊的單體結構車架。減少分子結合的需要有助於GCT單體構造車架的強度及外觀。

7. At和atx主板怎麼區分

這個還有什麼好分的,都是過時的東西了,特別是區分尺寸和外貌,怎麼能確定了主板尺寸呢?現在的主板五花八門,各種插口介面每個牌子型號都可能不同。真正唯一的區別是在電源,這才是劃時代的區別,AT電源和ATX電源。AT主板使用AT電源,要關機的話必須手動關閉電源;ATX主板使用ATX電源,插上電就有待機電壓,關機不需要手動,關了機也一樣有電壓提供給主板。現在使用的都是ATX電源。

8. atx主板和matx區別

ATX主板和M-ATX主板主要在標准發表時間、大小、插槽數量方面存在區別。



1、標准發表時間的區別

ATX主板的規格標准由Intel公司在一九九五年制定,即ATX(Advanced Technology Extended)主板標准。ATX取代了AT主板規格,成為較新計算機系統默認的主板規格。

M-ATX主板的標准在一九九七年十二月發表。



2、大小的區別

標準的ATX主板長為三百零五毫米,寬為二百四十四毫米。

標準的M-ATX主板長為二百四十四毫米,寬為二百四十四毫米,長和寬相等。

3、插槽數量的區別

ATX主板擁有一共七個插槽,CPU與I/O插槽、內存插槽位置較上一代BAT主板更加合理。

M-ATX主板因為長度大小的降低,插槽從七條減少到了四條,但是插槽的寬度和背板I/O大小均和ATX相同。

同型號的matx主板性能沒什麼大的縮水。最大的優勢是:可以裝在小機箱里,比較小巧、美觀。最大的不足就是散熱差,因為空間小了散熱自然就差了。還有就是拓展升級時不太方便,因為主板上的插槽就限制了。

9. e–atx主板和atx主板有什麼區別,哪個更大

你好樓主

e-atx主板一般是伺服器主板,它大多支持兩個以上CPU。高性能,高穩定度。

ATX屬於普通大主板,也就是通用版大主板。相對EATX來說,ATX更便宜。。。。

大的話,其實都差不多。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10. at主板和atx的區別

AT主板和ATX主板是沒有區別的,ATX相對於AT改進的主要方面是主板上各個元件的相對位置,因為隨著CPU等元件的進步和電腦向多媒體、網路化方面發展,AT主板元件位置的不合理,越來越影響電腦的擴充能力和可靠性。ATX較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

熱點內容
區塊鏈的使用范圍 發布:2025-07-18 13:49:50 瀏覽:19
區塊鏈技術與物聯網的關系 發布:2025-07-18 13:24:25 瀏覽:655
eth國內還能提現嗎 發布:2025-07-18 12:50:11 瀏覽:136
區塊鏈全書下載 發布:2025-07-18 12:34:09 瀏覽:403
幣存冷錢包將來如何交易 發布:2025-07-18 12:07:47 瀏覽:252
道奇公羊trx標志 發布:2025-07-18 11:58:43 瀏覽:146
礦池挖礦啥意思 發布:2025-07-18 11:48:12 瀏覽:16
金鵬礦機招聘 發布:2025-07-18 11:44:29 瀏覽:879
元宇宙餐飲 發布:2025-07-18 10:33:04 瀏覽:709
ethg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18 10:33:03 瀏覽: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