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號為什麼比特幣瘋漲
Ⅰ 比特幣是什麼 為何價值大起大落
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該貨幣系統曾在4年內只有不超過1050萬個,之後的總數量將被永久限制在2100萬個。今年11月初比特幣在5000美元左右,而12月17日比特幣就突破2萬美元大關,聖誕節又猛跌7千美元,下跌到12612美元,相當於人民幣82541元。
導致比特幣暴漲暴跌的原因有很多,2009年最初比特幣發行的時候只有1美分,如今是12612美元。目前,有大約16億人擁有比特幣,超過14萬人有比特幣錢包。這個數字正在快速增長,而且由於比特幣的數量是固定的,普及率和其他利好消息會使得比特幣價格持續上漲。但比特幣也不是只漲不跌的,CME、CBOE上線了比特幣期貨交易、各國政策上的收緊、比特幣被盜等因素也會引起比特幣的下跌。不過比特幣價格如今再怎麼波動,相比最初的價格也是顯得太過離譜。
Ⅱ 比特幣再次刷新歷史新高,為何比特幣會持續上漲
比特幣是第一種也是最流行的分散加密貨幣。目前,世界上有數百種加密貨幣,其中一些正在以幾何級數增長。但主要焦點還是比特幣。首先,它是最貴的加密貨幣。第二,全球有超過1億人是比特幣持有者。2017年12月,當加密貨幣開始流行時,比特幣價格突然漲到了2萬美元。大家投入巨資不僅買了加密貨幣,還開采比特幣,建了一個巨大的“礦”,安裝了采礦設備,消耗的電量幾乎和小城市一樣多。一些企業家已經投資了數億美元來開礦。采礦設備製造商做得相當好。比如比特蘭公司的一台特殊報價的集成電路螞蟻礦工S9礦機,售價6500美元。
當然,比特幣和其他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是高動盪不可預測的極端特性資產。因此,投資的是樂觀派,或者沒有道路的專業投資者。匯率不穩定,比特幣很難成為支付手段和存儲工具,加密貨幣不能進入廣泛流通。世界經濟穩定的話,就會出現預測收入好的投資工具。
Ⅲ 比特幣為什麼突然暴漲
什麼原因推動比特幣暴漲?
供需
比特幣在跟其他虛擬貨幣相比較時,總會提及「固定產量2100萬個」。在早些年,比特幣還沒大面積的暴露在投資人面前,產量大,挖得多,但沒有需求。而現在購買比特幣,價格貴,產量小,需求多。
嘉豐瑞德分析師認為,當供需發生不平衡,商品的價格就會受到影響。受到政策的影響,現在許多比特幣持有者都開始保持觀望的態度。市場上流通的比特幣減少,而市場對比特幣的需求還在增大,勢必推動價格上漲,但其實最後獲益的不會是在這個高位進場的投資投機者們。
區域鏈普及
瑞銀10月份發布的報告中提到了區域鏈技術的問題,報告顯示,到2027年,區域鏈技術在全球范圍內帶來的投資價值將會達到3000億到4000億美元。並且區域鏈作為一種基礎設施發展,將會會應用到越來越多的場景之中。
到那時,區域鏈的普及是否將會拉升比特幣的價格也是充滿了不確定性。
投資者信心不減
雖然現在有很多家機構和金融大佬都看空比特幣,然而投資者對於比特幣未來的價值仍舊信心不減。畢竟在歷史上,還有沒有任何一種交易品能在八年時間內暴漲754萬倍。
嘉豐瑞德分析師表示,10年前,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讓很多國家到目前為止都還沒走出陰影,每股泡沫繼續膨脹,投資者們會擔心原有金融體系是否會再次崩盤。而有著強勁表現的比特幣將會吸引跟多的投資者帶著資金湧入,從而推動價格上漲。在某種程度上,比特幣已經算是一種避險資產了。
雖然比特幣在今年9月份被中國暫停交易,但在去中國化之後,比特幣暴漲逾233%。
分叉投機預期
11月份比特幣開始硬分叉,也就是把區域鏈一分為二,相當於增發了一倍比特幣,增發一倍就意味著比特幣價值將被稀釋。受到硬分叉即將啟動的影響,比特幣在11月9日開始,已經4天呈現下跌狀態。
而原定於11月16日的2X分叉暫停,這讓整個比特幣產業鏈焦慮的擴容之爭稍有緩和,市場對分叉或將引發的崩盤危機,稍微放心不少。
泡沫大風險更大
不少投資人在看到比特幣的升值及利潤空間之後,紛紛擁入比特幣交易市場。然而目前國內的大型比特幣交易平台已全數關閉,監管層面並未放鬆比特幣進入國內市場。
比特幣作為一種具有投機性質的商品,其間泡沫之大,未知風險也大到難以想像。我們往往無視風險,而往往也是風險讓我們口袋裡的資金遭到損害。在參與進一個風險較高的市場時,一定要合理分配個人資產,比如配置穩健型如穩利精選投資計劃等理財產品,切忌將全部身家都用來配置風險大的投資品種。
總之,比特幣在近年來,確實漲勢驚人,難免會看到一些「8年前買了比特幣你就是現在的中國首富」等話語。但八年前的你並不知道比特幣能有今天的輝煌,倒不如現在就轉換一下眼界,尋找下一個「比特幣」。
Ⅳ 比特幣七天掉價7000美元,背後真的有莊家操縱嗎
是不是莊家收割韭菜,我只能說不知道,不能否認的確有這個可能,但可能比較小。市場在下跌的時候,通常會造成韭菜的恐慌,這個時候就是莊家低價抄底的最好時機。
不過,有一點我們需要確認,就是這樣的下跌對比特幣來說算不了什麼,甚至還沒有跌出月線。比特幣歷史上曾經一下跌過94%,比這跌的多的多的情況,也有很多,所以不用過度解讀這次下跌,不要用炒股票的思維看待幣市的漲跌。
個人認為,這樣的下跌是對於前段時間比特幣暴漲,帶來大量泡沫的的一波糾偏式回調,並沒有什麼過於奇特的地方,市場正常行為而已。
總結:比特幣作為數字貨幣的開山怪,雖然掌握了先發優勢,但是我們可以預見,比特幣在未來必將是動的最慢,技術最落後的一種數字貨幣,相比擁有智能合約的ETH或eos等幣,比特幣的應用將無比狹窄。不適合作為貨幣還有一種原因,就是比特幣的總量是限制的,不能夠超發。但貨幣的總量從來就不應該限制,因為總量限制就會帶來通縮,大家都會把比特幣屯起來,而不是拿出交易,所以交易量會非常小,進而表明比特幣完全不適合作為一種貨幣。
Ⅳ 5年前偷電挖礦,5年後身價暴漲12倍,比特幣究竟是什麼
比特幣(Bitcoin)是時下最火的虛擬貨幣,許多互聯網中的概念比如區塊鏈等都是從它的出現後才被人們所提及分析。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最開始注意到比特幣的時候就是因為它的價格一直在不斷暴漲,讓不少人完成了一夜暴富、財富自由的夢想。
Ⅵ 比特幣的持續大漲,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比特幣的持續大漲的原因,我認為有三個方面構成的。
一、供需失衡
從需求而言,比特幣產出設計僅有2100萬枚總量,每4年產量減半,想擁有比特幣的人越來越多,供求失衡導致幣價飛漲。另外礦機四年換一遍,在年電費不變情況下,比特幣挖礦成本提高一倍,比特幣價格要長期高於挖礦成本!
2020年,美國、中國、歐洲、日本等八個發達經濟體今年貨幣總供應量達到14萬億美元。此外全球12個最大經濟體的貨幣總量已經爆發至94.8萬億美元。要知道,這是一個天文數字,在2016年,全球貨幣供應總量僅僅才60萬億美元。
2020年可以說是全球放水年,但是有一個更壞的消息,2021年全球新一輪的大放水已經在路上了。最近歐洲一行二次爆發,為了穩定金融市場,歐美再次巨量放水,歐洲央行再放水5000億歐元加碼,美國900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也正式簽署實施。根據世界知名投行蒙根士丹利的預測,未來兩年美聯儲、歐洲央行、日本央行、英格蘭銀行,這全球四大行的印鈔規模將高達5萬億美元,5萬億美元換成人民幣就是32萬億,而過去幾十年這4家央行放水的總規模也就25萬億,大家想想這波放水是多大的體量。
Ⅶ 比特幣暴漲最高是哪一年
2017年12月17日,比特幣漲到了目前為止的最高點,接近兩萬美金。
Ⅷ 比特幣為什麼爆漲
比特幣是一種加密貨幣,但是因為一開始就是用區塊鏈技術進行了市場區域的鎖定,所以市場內的比特幣數量是一定的。而用戶想要獲得比特幣就要耗費電力和算力去「挖」比特幣,於是就出現了礦機。形象一點的比喻就是,礦機就是用來挖比特幣的機器,它的出現讓挖幣玩家提高了挖幣的效率,同時也促進了這個行業的快速發展。
加密貨幣有交易所,但其價格卻是根據市場的存量變化來確定的。很多人要想購買比特幣等貨幣,就要到這些交易所去進行購入、賣出等操作。也就是說,交易所提供一個平台,來為大家進行比特幣等的交易提供便利。因為其加密的屬性,監管層面很難做到統一的部署和落實相關的措施,所以很多國家是禁止比特幣交易的。
但即便如此,比特幣依然有很高的交易價值,其中有一部分是挖幣要付出的勞動和成本,一部分是因為市場因素,幣的總量是確定的,那麼每挖出一枚幣,就少一枚,從市場化的角度來看,比特幣的價值也會越來越高。因此很多人認為比特幣具有很大的增值空間,很多投資人選擇長期持有比特幣。於是,底層的比特幣價值就被鎖定了。後來,比特幣還用於一些社會化活動中去,比如國外有的公司使用比特幣來給員工發工資,甚至於比特幣還能用來購物消費。
而一旦底層的價值確定之後,比特幣的暴漲暴跌就多是市場行為來主導了,這種不確定性更甚,市場波動更頻繁,在沒有相關的信用背書支持的情況下,自然一旦出現任何風吹草動,就會使得比特幣出現較大的價值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