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能規避遺產稅
⑴ 美國如何規避高額遺產稅
美國規避高額遺產稅的方法:
(一)對於「小門小戶」人家,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利用每年贈與豁免額給兒女留錢。按照稅法,2015年每個人每年可向任何人贈與14000美元,在這個額度以下任何的財產贈與都無需繳納贈與稅。如果一對夫妻有3個未成年孩子,每一個孩子夫妻兩人一年可以贈與26000美元,3個孩子就可以贈與78000美元而不必繳稅。不用多,10年下來父母轉讓給孩子的財產可以達到780000美元,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而且這些錢用來投資,投資所得和本金則都屬於孩子的財產,賺多少錢都名正言順的落入孩子的腰包而無需繳納贈與稅。
(二)美國最簡單和最有效向子女轉讓財產的方式是買人壽保險,既可以為自己買也可以為後代買,而最終的目的是讓子女能夠有「意外之財」或是讓財產順順利利「傳宗接代」。很多人一生中能留給子女的財產可能不會超過百萬美元,如果買下一份百萬美元理賠的人壽保險,這就等於是實實在在為子女留下了百萬現金。而且人壽保險保險的理賠受益人不用繳納所得稅,也不用繳納遺產稅。
(三)為子女購買永久人壽保險也是美國人將財產轉移給後代較常見的做法,孩子小保費自然低,這樣的投資效果好。保險公司一般是在投保時對投保人做身體檢查,為孩子買人壽保險等於使孩子有了終身可保性,而且以後孩子身體不好,保險公司也無法取消其保險而且也不能漲保費。父母為子女買人壽保險,孩子不用出錢,父母將自己的財產無形中轉移到孩子身上,而且即使以後留下其他遺產,有一部分財產已事先轉移,這樣自然也降低了遺產總額,從而降低遺產稅。
⑵ 如何應對遺產稅
遺產稅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對死者留下的遺產征稅。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規定規定:若房屋所有權人不在了,由第一順序繼承人(配偶、子女、父母)繼承;在繼承房屋辦理過程中不需繳稅,在對外出售時需要全額繳納20%個稅及其他稅費。1、公證繼承: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規定,若房屋所有權人不在了,由第一順序繼承人(配偶、子女、父母)繼承,辦理房屋繼承公證;2、繳納公證費2%:房屋的所有法定繼承人帶著身份證明、戶口本、房權證、死亡證明等到公證處辦理房產繼承公證;公證部門工作人員受理後按規定對當事人提供的材料核實調查,對所有法定繼承人逐一問訊筆錄,記錄在案,委託評估公司評估、出具評估報告;確認無誤後,根據上述證言、證據等出具公證書;領取公證書,繳納公證費2%;3、房權變更;繼承人帶著身份證明、房權證和公證書到房管部門申請繼承變更申請,房管部門工作人員受理、審批、出證;手續費每平方1元,登記費80元,領取房權證;4、對外售房過戶;和買方一起准備好過戶材料,按程序測繪、評估,繳納稅費;5、繳納個稅及其他稅在稅務部門契稅窗口,申請繳納契稅,契稅按評估額1%-3%繳納,買方繳納;在稅務部門營業稅窗口,申請繳納(或減免)營業稅,按5.6%繳納(減免),賣方繳納;在稅務部門營業稅窗口,申請繳納個人所得稅,所得稅按全額20%繳納,賣方繳納;國家按全額20%徵收的個人所得稅,就是所說的房屋遺產稅;6、房管部門繳費到房管部門受理窗口申請房權證交易過戶,房管部門工作人員受理、審批、出證,繳納交易費、登記費(工本費)、工本印花稅5元,領取房權證。
⑶ 如何巧妙規避英國高達40%的遺產稅
1、按照法律,若夫妻或民事伴侶(Civil Partnership)雙方均定居在英國,死者的配偶接受的遺產不繳納遺產稅。同居的伴侶在遺產稅上是沒有法定身份的。若夫妻或民事伴侶一方定居在英國,另一方定居在海外,這種情況下的贈予在555,000的額度之內仍可免遺產稅。
2、自2007年10月開始,去世伴侶未使用的免稅津貼部分可全部轉移給遺留伴侶,累加到其免稅津貼之上。例如,去世的伴侶已經把遺產贈予給除您以外的其他人,數額為5162,500, 那麼他「免稅津貼」中的50% 已被使用。當您去世時,假設您自己擁有的「免稅津貼」是5400,000,您的伴侶沒有使用的津貼的50%可以轉移並累加在您已有的津貼額度里。所以,屆時您所擁有「免稅津貼」的總額度將是5600,000(5400,000+50% x 5400,000=5600,000)。
3、每年有一定的配額免徵遺產稅。每年每人接受5250的生日、聖誕禮物免徵遺產稅。婚嫁時子女接受55000的婚嫁禮物、孫輩接受52500的婚嫁禮物、作為新郎和新娘或民事伴侶互贈52500的婚嫁禮物或其他親朋接受51000以下的婚嫁禮物都不在遺產稅之列。每人每年共有53000的免稅贈予額度。未使用的額度延續一年。
4、如果贈予財產之後超過七年才去世,則所贈予的財產免稅。如贈後七年之內去世,則有部分價值的財產還是要徵收遺產稅。
5、從日常花銷中所做的贈予也不產生遺產稅。這項規定使得個人可將贏余的收入,在不影響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從自己的活期儲蓄中以固定的額度和頻率轉移給他人。
6、為年老或身體虛弱的丈夫、妻子、前夫、前妻或前民事伴侶所支付的贍養費。為18歲以下的子女、養子女和繼子女支付的教育等撫養費。
7、殘疾人繼承遺產可免繳遺產稅,給慈善機構和政治團體的捐款也不在課征遺產稅的范圍之內。這些組織包括,英國成立的慈善機構、國家博物館、大學,國家名勝古跡信託以及一些政黨組織(至少在議會中有兩個國會議員)。給注冊的住房協會和社區業余體育俱樂部的贈予也可免遺產稅。
除此之外,以下幾個方式也能有效避稅:
1、免稅轉移與錐度救濟:大部分在個人有生之年做出的贈予,都被劃分到「潛在的免稅轉移(potentially exempt transfers)」,簡稱PETs。個人在去世的7年前做出的贈予都不需交遺產稅,而在去世前7年內所做的PETs要被納入總遺產中計算遺產稅。這些潛在的免稅轉移(PETs)需被重新評估並劃分到其他應付稅的贈予中。如果7年內所有的PETs、應付稅的贈予和遺產總額沒有超過個人的「免稅津貼」,則不需要付遺產稅。如果評估的結果是PETs需要付稅,受贈予人仍可利用「錐度救濟(Taper relief)」來降低部分稅負。
如果贈予發生在當事人去世前的3到4年,稅負減少20%
如果贈予發生在當事人去世前的4到5年,稅負減少40%
如果贈予發生在當事人去世前的5到6年,稅負減少60%
如果贈予發生在當事人去世前的6到7年,稅負減少80%
如果7年之內所有的應付稅贈予和PET總額沒有超過個人的「免稅津貼」,則不需要為PET交稅
不過錐度救濟只是用來減少個人在去世前7年內所做的贈予所產生的遺產稅,並無法減免個人在遺產上所產生的遺產稅。
2、以孩子名義購置房產:房產從長遠看有著保值增值的作用,而且能夠最大限度減少將來遺產稅徵收的數目。業內人士認為,為孩子購置房產的最佳時間是10歲至16歲。這個年齡段,孩子具有法律行為能力,18歲後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買賣房產。從嚴格的法律意義上說,房產證上是誰的名字,法律就保護誰擁有物權。不過,父母在房產證上寫孩子的名字,也會導致一些風險,比如孩子不懂事,隨意賣出房產,或孩子被人利誘,賣出房產等。為了防止這一點,父母可以選擇在交付房款時留下付款憑證,並和孩子簽訂協議,以便在必要的時候收回房產。但必須注意這需要在孩子具有法律上的行為能力(10歲)之後。
3、購買人壽保險產品:在國外,許多富豪大量購買保險,並不是出於生活保障的目的,而是為了規避遺產稅。國外不少保險產品專門設置了避稅功能,許多終身壽險產品包含有身故受益功能,這一部分是不用交稅的。根據保險法規定,保險不納入遺產,除了保險本身確定的受益人,任何人無權分割,所以一些富豪會選擇通過購買保險,將自己的財產冷凍起來,並逐漸追加和組合,實現高度的變現能力。
一般而言,通過購買保險產品來達到避稅的目的有兩種方式:一是父母為自己投保,二是父母為小孩投保。比如王先生有1000萬元資產,若王先生想把財產留給女兒繼承,又想規避繳納高額的遺產稅,可以在女兒未成年的時候,父母作投保人,女兒為被保險人,投保保險公司的生存保險。這樣滿期時,保險金給付將歸於子女,即為子女自有財產。或是投保以父母為被保險人而指定孩子為受益人的終身壽險,這樣,在父母萬一意外身故後,子女就可以得到完整的保險金。
4、成立信託基金:成立基金的做法可以完全避免遺產稅。基金其實是將本身的財產轉讓給一間公司管理,由基金管理人全權負責所有財產的管理、收入及支出,和打理一間公司的產業類似。但所得到的收益將由基金成立人立約用途或分配給指定的受益人。因為基金是不會死亡的,當然沒有遺產稅。但政府也沒有這么笨,所以在基金的法例當中,有很多不同的限制確保當事人並不是用基金為名躲避遺產稅而實則是個人仍然擁有財產及控制權。成立基金要有專業的基金管理人員,稱為信託人,他們要有真實的自主權處理及管理財產。信託管理人一般是專業人士及有酬勞的,而基金的收入也要納稅的,雖然稅額沒有遺產稅的40%那麼高,但所有的費用加起來也是一筆可觀的數目。所以英國基金創辦的門檻一般被認為要超過四百萬鎊才劃算,否則成立基金的費用,每年的管理費及征稅可能比一次性繳納遺產稅還要多。
5、離岸信託基金:把資產轉移到一些不徵收遺產稅或者遺產稅率較低的地區也是常用的避稅方法之一。不徵收遺產稅的地區包括英屬維京群島、開曼群島等傳統的避稅天堂,還有澳大利亞、加拿大、香港等。離岸信託是指在離岸屬地成立的信託,在操作上與信託類似,但因為特定的屬地對信託的定義或法條有相對寬松或特別的政策,受益人的利益能夠得到更多的保護。資產轉移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投資海外基金、國外股票、注冊離岸公司等等,還可以設立離岸基金或者信託,一次性將現金、股票、保單、房產等動產、不動產或者有形資產、無形資產注入其中。像普通信託一樣,離岸信託的所有權屬於受託人,從法律意義上來說,即使全球資產征稅也追溯不到離岸信託的財產。不過,離岸信託成立的費用和每一年要交的信託管理費和法律費用也都不便宜,如果資產不是很高的話,成立信託要交的費用可能比要繳的遺產稅還要高,應該視資產的情況來決定。
⑷ 把錢留給孩子 百萬富翁如何規避遺產稅
你可能沒有喬布斯的83億美元身家,也不像王永慶那樣擁有多任老婆,但也會需要有一件馬甲,用來規避遺產稅。
幾乎每一個富豪的離世,都會掀起一股對遺產稅的關注。中國會不會成為下一個遺產稅徵收國?目前全球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征了遺產稅,其中最高的遺產稅稅率高達98%。國內先富起來的一批人,已經開始未雨綢繆,或房產,或保險,或信託,只為把財富毫發無損的傳給下一代。
目前,中國百萬富翁的人數已經超過英國,排名全球第四位,僅次於美國、日本和德國。在貧富差距日益懸殊的社會背景下,遺產稅的開征只剩一層窗戶紙。開征遺產稅所需要的金融實名制、個人信用體系和專門的遺產評估機構,在技術上已不存在任何難度。
房產:適合10歲以後的孩子
在首都經貿大學就讀的小周,去年18歲生日的時候,收到父母送給他的一份特別禮物——一套位於北京西站60平方米價值140萬元的單身公寓
,房產證上寫的是小周的名字。小周現在肯定沒時間過去住,父母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是閑置資金用做投資,還有一個考慮就是躲開至今語焉不詳的遺產稅。
對此,北京正平律師事務所張瑞琴律師認為:盡管現在遺產稅還沒有徵收,但是相關草案已經過會,隨著坊間呼聲越來越強和中國富人階層越來越多,開征只是時間問題。「在現有關於遺產分割里的房產部分,如果是直系親屬,不會征稅,只要到戶口所在地的房地產管理局,辦理過戶即可;如果是其他非直系親屬或者接受遺贈,則要徵收2%的公證費和3%的契稅,合計5%。」
值得一提的是,非婚生子女作為第一繼承人范疇,也享受免掉的這5%優惠。
「以前錢少,房子買的不多,頂多結婚再買一套。現在中產越來越多,青睞於置辦房產,直接給子女買房子,還能規避以後可能產生的遺產稅。」在一家跨國貿易公司供職的張女士說。
現在困擾張女士的問題是,她准備在購置的第二套房的房產證上寫她兩歲女兒的名字,但不知道這樣做是否合適。鏈家地產工作人員告訴張女士,孩子太小沒有認知能力,最好不要這樣做。
「為孩子購置房產的最佳節點應該是10歲甚至是16歲。在這個節點上,孩子具有法律行為能力,所有結果有法律效力,18歲後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買賣房產。嚴格的法律意義上說,房產證上是誰的名字,法律就保護誰擁有物權,父母在房產證上寫孩子的名字,會導致一些風險,比如孩子不懂事隨意賣出房產,或孩子被人利誘賣出房產等。為了防止這一點,父母可以選擇在交付房款時候留下付款憑證,並和孩子簽訂協議,以便在必要的時候收回房產。孩子在10歲以前是沒有行為能力的,這個時候如果父母和孩子簽協議,也就是和孩子的監護人簽協議,這就變成了父母和自己簽一份協議。這種協議法院是不予採納並視為沒有法律效力的。」 張瑞琴律師表示。
張律師介紹,這種協議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一個附條件的贈與協議,「把條件明確列明,比如出現不贍養父母、不做婚房使用,或者隨意買賣等情況,通過之前的買賣收據和協議,可以通過訴訟將房產收回來。」
⑸ 遺產稅的缺點有哪些,有哪些可以規避的
對於遺產稅的缺點來說,主要看情況而定,比如分割財產後再征稅,其徵收管理復雜,徵收成本加大,故要求稅務征管能力較強才行。混合遺產稅制是先要對被繼承人所留遺產徵收一次稅,稅後遺產分配給各繼承人時,再就各繼承人繼承份額徵收繼承稅,這種稅制不僅征管非常復雜,且形成嚴重的重復課稅。而總遺產稅制,因其稅源集中、充分,考慮因素較少,徵收管理較易。但總遺產稅模式,其稅收按遺產總額累進課征,稅負大小與各繼承人繼承的遺產份額的多少無關,也較少考慮繼承人的經濟能力及其與被繼承人的親疏遠近適用差別稅率,而被認為有失公平和合理。
遺產稅的免徵 1. 遺贈人、受贈人或繼承人捐贈給各級政府、教育、民政和福利,公益事業得遺產免遺產稅; 2. 以古董、字畫、圖書、資料等形式遺留給繼承人,免交遺產稅; 3. 被繼承人投保人壽保險所得的保險金免徵遺產稅。
⑹ 怎麼規避遺產稅
不用規避!中華人民共和國遺產稅還沒有開始實行,遺產繼承也毋需繳納個人所得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遺產稅暫行條例(草案)》只是草案,
一個草案要成為法律,必須經過相關的法律程序
「網路法律達人團」為您解答
⑺ 保險為什麼能規避遺產稅
保險在避稅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提供應稅現金,投保以父母為被保險人而子女為受益人的終身壽險,在父母意外身故後,子女可以得到保險公司的保險金,以這筆錢作為繳納遺產稅的資金來源;二是資產轉移,減少應稅財產
⑻ 比特幣的發展歷史
2008年11月1日,一個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在一個隱秘的密碼學討論組上貼出了一篇研究報告,報告闡述了他對電子貨幣的新構想——比特幣就此問世!
2009年1月3日,中本聰在位於芬蘭赫爾辛基一個小型伺服器上挖出了第一批比特幣50個。
2010年5月21日,第一次比特幣交易:佛羅里達程序員Laszlo Hanyecz用1萬BTC購買了價值25美元的披薩優惠券。
2010年7月16日, BTC價格從0.008美元升值0.08美元,第一次價格的劇烈波動,顯示新生事物的崛起。
2010年7月17日,第一個比特幣平台成立。
2010年11月6日,MTGOX上的價格達到0.5美元,此時比特幣經濟達100萬美元。
2010年12月7日,第一次便攜設備到便攜設備的交易在NOKIA900上實現,交易量為0.42BTC。
2011年2月9日,價格首次達1美元,與美元等價。BTC與美元等價的消息被媒體大肆報道後引發起人們的高度關注,新用戶大增。此後2月內,比特幣與英鎊、巴西幣、波蘭幣的互兌交易平台先後開張。
2011年3月18日,BTC/USD匯率創7周來新低,降為0.7美元。
2011年8月20日,第一次比特幣會議和世博會在紐約召開,谷歌趨勢區縣中,比特幣的關注度創新高,當時價格為11美元。
2011年11月14日,比特幣價格創半年新低,價格為1.99美元。
2012年9月15日,倫敦比特幣會議召開,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1.8美元。
2012年9月27日,比特幣基金創立,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2.46美元。
2012年11月25日,歐洲第一次比特幣會議在捷克布拉格召開,此時比特幣價格12.6美元。
2013年2月19日,比特幣客戶端V8.0發布,此時比特幣價格為28.66美元。
2013年4月10日,BTC創下歷史最高價,110美元。
2013年5月9日,最大的比特幣報道網站-BTC中文網www.sosobtc.com獲得了投資基金Union Square的500萬美元A輪投資,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12.09美元。
2013年5月17日,2013年聖何塞比特幣大會召開,1300人參與,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19.1美元
2013年5月28日,美國國土安全部以涉嫌xiqian和無證經營資金匯劃業務取締了位於哥斯大黎加的匯兌公司Liberty Reserve的虛擬貨幣服務,美國檢察官稱這將成為歷史上最大的國際xiqian訴訟案,吸錢規模達到60億美元,包括中國在內的大量用戶血本無歸,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28美元。
2013年6月,網傳美國將退出QE3,通縮的比特幣,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兩者是針尖對麥芒的關系。
2013年6月27日,德國會議作出決定:持有比特幣一年以上將予以免稅,被業內認為此舉變相認可了比特幣的法律地位,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02.24美元。
2013年6月28日,MTGOX獲得美國財政部金融犯罪執法網路處頒發的貨幣服務事務許可,交易規范化可能意味著比特幣開始走向正軌,政府風險降低,其融入顯示經濟的步伐將會加快,同時會對其它虛擬貨幣起到示範作用,此時比特幣價格為97.99美元。
2013年11月28日,熱門比特幣交易所Mt. Gox的比特幣交易價格突破1000美元,創下1073美元的歷史新高。
2013年11月29日,比特幣在熱門交易所Mt.Gox的交易價格創下1242美元的歷史新高,而同時黃金價格為一盎司1241.98美元,比特幣價格首度超過黃金。
⑼ 如何規避遺產稅
您好,我國尚未規定遺產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