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易物到比特幣論文
1. 比特幣怎麼獲得,如果回到2009年怎麼獲得
我剛才去看了,淘寶上就有賣的。
現在很難,去官網上下載程序,自己做,但是可能要好幾年,第二種方法就是去買,現在大約是十八美金一個,不到一百元。比特幣最大交易網站mt.gox 。在比特幣的官方網站上,有一篇中本聰的論文,詳細講述了比特幣的技術原理。簡而言之,比特幣基於一套密碼編碼、通過復雜演算法產生;任何人都可以下載並運行比特幣軟體而參與製造比特幣;比特幣利用電子簽名的方式來實現流通,通過p2p網路來核查重復消費。
到2140年之前,比特幣的總量為2100萬個。建議你還是買吧。
如果你還是不明白,建議在搜索引擎里搜:老端,或者端宏斌,他有很多博客,很容易搜到,也有qq,加好友讓他交你吧。
「挖礦」
2009年,一個名叫satoshi
nakomoto的神秘黑客率先提出比特幣這個概念,並描述了一種利用計算機網路創造一種不受管理的「秘密貨幣」的方法。不像其他的虛擬貨幣,比特幣不由某家公司或某個央行發行,也不與任何的現實貨幣掛鉤,卻可以用來購買現實世界中的物品和服務。本質上,它可以看做是在互聯網上快速傳遞和存儲在電子錢包中的一小串加密代碼。
正如曾經的napster和skype這些p2p網路把唱片業和電話業搞得天下大亂,挑戰現代貨幣金融學的比特幣也是基於p2p——與我們常用的bt下載的技術一樣。p2p的好處是,確保沒有任何機構可以操控比特幣的價值,或者增加供應量製造通脹。在一個龐大的p2p網路中,比特幣有一種特別的演算法,大概每小時產生300個,這個產量是由網路自動調節的,因為你無法控制大部分網路節點,所以無法修改每個用戶的演算法來加快貨幣產量。
形象地說,比特幣是由遍布世界各個角落的計算機「挖礦」而得的。如果你想要獲得比特幣,只需要安裝挖礦軟體,你的計算機就開始進行大量運算,這就是挖礦了。
不管用哪一台電腦挖礦,在比特幣誕生初期都很容易獲得(50個比特幣)。早在今年1月,50比特幣還不值15美元,但是在6月9日,1個比特幣的價值高達29.55美元,如果你把它們交易出去,就能換回1500美元的真金實銀了。不過現在,挖礦需要擁有高性能的計算機,一些參與其中的開發者說估計普通的筆記本工作五年才能得到1個比特幣。
2. 貨幣銀行經濟學畢業論文好寫嗎關於虛擬貨幣發行或者比特幣的研究
我國商業貨幣經濟金融產品創新研究
出口保險中融資貨幣經濟權益保障法律問題分析
VaR在商業貨幣經濟信用風險管理中的應用
論貨幣經濟的全面風險管理核心方法RAROC
我國貨幣經濟跨國經營的戰略選擇
基於價值鏈的貨幣經濟商業模式創新
入世後城市商業貨幣經濟的發展問題研究
我國農村商業貨幣經濟競爭力實證分析
關於我國城市商業貨幣經濟競爭力的分析
商業貨幣經濟企業客戶滿意度探討
貨幣經濟人力資本價值測量及其貢獻研究
論商業貨幣經濟私人業務的品牌建設
我國國有商業貨幣經濟不良資產的成因分析及對策研究
中國商業貨幣經濟投資理念研究
我國商業貨幣經濟跨境並購動機及其戰略實現
貨幣經濟帳戶資金權利狀態研究
我國網路貨幣經濟發展戰略研究
關於我國貨幣經濟並購問題的探討
平衡計分卡在我國商業貨幣經濟績效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外資貨幣經濟法律監管制度研究
國有商業貨幣經濟公共性職能探討
我國商業貨幣經濟中間業務的發展及對策研究
我國貨幣經濟保險業務發展瓶頸及其對策研究
中國商業貨幣經濟信息披露的影響因素及效應研究
政府對國有商業貨幣經濟管理關系初探
我國民營貨幣經濟發展問題探究
招商貨幣經濟網上貨幣經濟建設的研究
商業貨幣經濟制度變遷研究
我國商業貨幣經濟客戶經理制再造研究
VAR模型在我國商業貨幣經濟市場風險管理中的應用
我國商業貨幣經濟客戶關系管理理論及信息技術應用
試論強化政府貨幣經濟監管的方法和途徑研究
3. 概括《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論文的要點
概括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論文的要提示什麼了?這個論文要提,你要去官方網搜索就得到答案了。
4. 求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發表的那篇關於比特幣的論文……
https://docs.google.com/file/d//edit?hl=en
http://tieba..com/p/2306477975
5. 本科論文想寫有關比特幣對金融體系的影響好寫不
比特幣對金融體系的影響論文,要求,原創.
6. 求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發表的那篇關於比特幣的論文
肯定日文寫的啦
7. 求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發表的那篇關於比特幣的論文……詳細全文,有的發[email protected] 萬分感謝…
也我來一份吧!
謝謝!
[email protected]
8. 從物物交換到比特幣是怎樣的過程呢
貨幣一開始以實物貨幣的狀態呈現,如貝殼、金銀等,因為他們具有稀缺性,用於充當一般等價物。
後來我們開始用紙幣進行支付。面值100元的紙幣製作成本可能只有幾厘錢,卻能夠換取價值100元的物品,這是因為有國家的信用背書。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我們從紙幣過度到記賬貨幣,比如發工資只是在銀行卡賬戶上做數字的加法,買衣服只是做減法。整個過程中都是銀行在記賬,且只有銀行有記賬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