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迪康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比特幣
A. 交易塊是指什麼
您好,交易板塊:
股票:上證綜指,深證成指,中小企業板 一般是指這個.
債券:國債地方債,
基金:開放式基金,封閉式基金,私募基金
請採納
B. 張小雷犯什麼法了
7月27日,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關於下架計劃類理財產品及打擊逃廢債行為的通知》。通知中提到,近期網貸行業流動性風險和項目逾期事件頻發,嚴重損害出借人合法權益,影響行業穩健發展。協會為加強網貸業務合法合規管理,降低項目流動性風險,要求網貸機構全面下架「鎖定期+自動債權轉讓」模式的計劃類理財產品。
區塊鏈疫苗帶火易聯眾 股票三漲停引監管關注
日前,易聯眾宣布已與螞蟻金服通過區塊鏈技術在疫苗溯源方便展開合作,此後,股價連續三漲停,引來監管關注函。易聯眾認為,疫苗溯源技術是藉助區塊鏈數據不可篡改、可回溯的特點,保證疫苗從生產、質檢、入庫、出庫、流通、接種等各環節信息真實有效,讓數據有跡可循,增加數據造假成本,讓疫苗使用更加安全。
被寄予厚望的比特幣ETF申請再度被拒 比特幣跌破8000美元
Winklevoss兄弟的比特幣ETF申請昨日再次被拒,美國證監會SEC仍然顧慮市場操縱問題。這意味著第一個比特幣ETF產品的面世再度被推後。受此消息刺激,比特幣跌超200美元,跌破8000美元;其他主流數字貨幣也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在對ETF產品過審的期待下,比特幣近日漲回兩個月高點。
央行嚴監管壓頂 今年支付罰單已超55張
第三方支付行業強監管態勢仍在延續,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18年以來,央行對支付機構共計開出了超過55張公開處罰清單。7月以來,支付機構被罰金額接近230萬元。7月25日,濟南人行公布兩則行政處罰信息公示,其中,易通金服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通金服」)因違反支付結算業務規定,被濟南人行罰沒款逾189萬元。
比特幣分叉中國首案開庭 OKcoin平台誠信遭質疑
2018年7月12日,比特幣分叉引發投資者訴交易平台的案件在北京開庭。2016年11月以來,本案的原告馮先生在OKCoin幣行購買了38.748個比特幣。2017年12月,馮先生按照領取公告進行比特幣現金提取時,發現該網頁「領取」按鈕消失,多次與OKCoin幣行溝通無果,馮先生該幣行的所有人北京樂酷達網路科技有限公司訴至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本案件暴露出來的比特幣交易平台誠信問題也引發關注。
投之家暴雷陷羅生門 珈偉股份大股東灝軒投資詳述被「騙」經過
7月26日,珈偉股份發布關於深交所問詢函回復的公告,公告稱,2018年6月初,阿拉山口市灝軒股權投資有限公司因為短期流動資金緊張,找到一出借方上海芯璽通訊設備有限公司,出借方借款的同時,要求灝軒投資幫第三方新疆天富藍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代持「投之家」的股權。但明確表示灝軒投資僅為代持,不參與任何投之家的經營管理、不享受任何股東權益、亦不承擔任何股東責任。
來自鳳凰網
C. 量子區塊鏈科技(廣州)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量子區塊鏈科技是一家集計算機軟硬體研發、數字化貨幣生產及資產管理三大業務模塊為一體的專業的互聯網技術服務商,主要業務是進行全球最具核心價值的數字貨幣的挖掘,尤其是比特幣的挖掘,隸屬於量子區塊鏈科技(廣州)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許榮
成立時間:2018-04-28
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廣州市番禺區沙頭街嘉品三街6號3棟205
D. 廣州迪康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廣州迪康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02月28日,主要經營范圍為項目投資咨詢及管理等。
法定代表人:黃漫翔
成立時間:2011-02-28
注冊資本:5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40104000190032
企業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廣州市越秀區東風東路754-9號702房
E. 廣州市迪康葯業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廣州市迪康葯業科技有限公司是2017-05-31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廣州市天河區沙河沙和路32號3樓自編F321房(僅限辦公用途)。
廣州市迪康葯業科技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40101MA59NJCR92,企業法人邵傳沖,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廣州市迪康葯業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葯品研發;生物醫療技術研究;生物技術推廣服務;生物技術開發服務;生物技術咨詢、交流服務;生物產品的銷售(不含許可經營項目);化妝品及衛生用品批發;化妝品及衛生用品零售;清潔用品批發;消毒用品銷售(涉及許可經營的項目除外);非許可類醫療器械經營;商品批發貿易(許可審批類商品除外);互聯網商品銷售(許可審批類商品除外);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化學葯制劑、生物製品(含疫苗)批發;中成葯、中葯飲片批發;。
通過愛企查查看廣州市迪康葯業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F. 光錐lcc是傳銷嗎
光錐lcc以及被廣州警方認定為涉嫌詐騙以及傳銷。
很多參與炒作的人並不知道區塊鏈的真正含義,而這完全不會影響他們的炒作,「穩穩一個月30%收益」
「躺著就能賺錢」,是坊間對於區塊鏈的理解。然而,和炒作財富深度掛鉤,也讓區塊鏈逐漸變成了傳銷組織、龐氏騙局加以利用的工具。
廣州市天河區警方以涉嫌詐騙罪刑事拘留了三名涉及光錐LCC的人員。LCC及其衍生的多種「數字貨幣」投資者約為5至8萬人,涉及的資金總額可能高達49億元。
「老套路」披上區塊鏈的「新馬甲」,立刻就成為了實現「財務自由」的捷徑,而這其實只是一個騙局。知名投資人、PreAngel創投基金創始合夥人王利傑在今年3月的一次微信分享會上更是語出驚人:「目前90%的區塊鏈產品是龐氏騙局。」
光錐LCC的前身為影視文化數字資產(FCC),聲稱結合比特幣、萊特幣、以太坊推出的區塊鏈4.0技術創造了全球第一個影視數字區塊鏈。FCC的戰略合作夥伴為深圳天易家禾影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官網稱,LCC的大陸戰略合作夥伴為成立於2014年的三道集團。(本文轉自防騙大數據:FPData)
LCC的官方網站聲稱初始發行600萬枚,明確說明其收益模式為「每天復利倍增」,持有人「每天新增按持有量
(日復利)1‰—3‰」,並且「拿分享人日產量的30%」,以及「拿6代總持有量1‰—3‰」。LCC聲稱「單邊上揚,只漲不跌」,短短時間就席捲了全國,發展的會員已達到幾萬人。
家住河南鄭州的商人王晶晶,2017年被鄰居康雨拉入「天易家禾河南群」,在群里目睹了其他會員買賣光錐LCC幣賺了錢之後,原本並不相信天上會掉餡餅的她最終也動了心。
起初,王晶晶從康雨手中以每枚7.48元的價格買了3500枚光錐LCC幣,當月月底,以每枚11.15元的價格賣給了群友。粗略算了一下,除去10%的手續費,不到一個月便賺了約6000元。
然而,當王晶晶帶著其他鄰居再次殺入,花20多萬元分批次購買了光錐LCC幣之後,危機卻不期而至。3月13日,LCC價格達到每枚58.53元。當天,光錐國際技術研發團隊發布系統通知稱,持續受到外部組織數據溢出和拒絕服務式攻擊,需要對交易平台進行改造升級,因此暫停了LCC的交易。
此後,LCC交易再未重啟。其間雖然多次傳出重新開盤的消息,並有可以用LCC兌換珠寶鏈(柏拉圖幣)的舉措,但投資者的疑慮越來越大。到5月份,開始有全國各地的投資者趕赴廣州和深圳尋找天易家禾的高層人員索要投資款,隨之案發。
6月中旬,廣州辦案警官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稱,目前案情還不明朗,LCC的操作模式到底是傳銷還是詐騙,尚待深入調查後才能判斷。
(6)廣州迪康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比特幣擴展閱讀:
2018年3月底,深圳警方偵破了一起特大集資詐騙案,數千名投資者被騙資金達3.07億元。在這起案件中,涉案的深圳普銀區塊鏈集團有限公司正是以「區塊鏈+藏茶」的模式發行虛擬貨幣,套取公眾存款的。
2017年6月,深圳市南山區警方接群眾舉報稱,深圳普銀區塊鏈集團有限公司存在非法集資的情況,先後有數千人購買該公司發行的虛擬貨幣「普洱幣」(後更名為「普銀幣」),隨後投資化為泡沫。警方立即成立專案組展開了調查。
專案組民警在調查中發現,這家公司通過互聯網、社交軟體等平台對外宣稱,其公司發布的「普銀幣」是一種以海量藏茶作為抵押的虛擬貨幣,投資人所持有的每一枚「普銀幣」都有對等實物藏茶作為抵押,投資人可將「普銀幣」放到虛擬交易平台「聚幣網」上買賣,以此賺取差價。
然而,警方經偵查發現,其買賣價格的變動系該公司使用投資人的投資款進行幕後操作,並一度將「普銀幣」的價格從0.5元拉升至10元,而該公司則通過「趣錢網」P2P平台非法吸收公眾資金。
區塊鏈還日漸成為部分傳銷案件的「當紅標的」。今年4月,西安警方破獲了一起打著「區塊鏈」幌子的特大網路傳銷案,涉案資金達8600餘萬元。
據悉,該傳銷團伙打著「區塊鏈」的旗號,藉助西安作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的便利,以聚集性傳銷、網路傳銷為手段,以每枚3元的價格在「消費時代」(DBTC)網路平台銷售虛擬的「大唐幣」,並自行操縱升值幅度。
與以往的傳銷組織不同,該組織沒有選擇隱匿在小區內避人耳目,而是將辦公地點設在豪華、氣派的寫字樓內,並且在網上的音頻平台持續大張旗鼓地做起了宣傳。此外,該團伙還花3萬元請外籍男子做旗下公司的董事長,將自己打造成具有外資背景的「高科技跨國企業」以擴大影響。
事實上,像「大唐幣」這樣名為「虛擬貨幣」、實為傳銷活動的案件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出現,只不過目前借著區塊鏈的東風呈加速爆發之勢而已。
早在2015年就出現了「百川幣」傳銷騙局——福建百川幣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周運煌,只用了不到一年時間便建立起「百川幣」多級金字塔形傳銷活動王國,范圍涉及24個省(區、市)的90餘萬會員,會員層級多達253層,涉案金額高達21億元。
2016年11月,廣東警方破獲了「恆星幣」非法傳銷案。公開資料顯示,該組織團伙以發展人員數量為條件提成返利,引誘會員通過「恆星幣」繼續層層發展他人參與,4個月就吸收了全國31個省(區、市)的16萬余名會員,涉案金額近兩億元。
2017年9月,海南海口警方破獲的「亞歐幣」傳銷案也屬於同一類型。短短一年時間,亞歐幣騙局就吸引了4萬多名參與者,吸收資金達40多億元。
類似的「虛擬貨幣」傳銷騙局還在不斷上演,隨手在網上一搜就會看到大量相關信息。在這些騙局中,有的發幣公司幾個月後就關門跑路,使受害者維權無門;有的發幣公司則被警方查獲,組織者被逮捕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