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c礦場為什麼在電站旁
您好,礦機託管看情況決定
如果礦機只有一兩台,您可以選擇在家挖礦,租個稍微大一點的偏僻點的空房子,專用做機房,這樣礦機運轉起來,不會擾民,也方便您隨時去看;
如果是礦機數目比較多幾十台甚至上百,建議您選擇礦場託管,一來礦場託管的話電費會較個人便宜,且有專人看顧礦機,不便之處可能在於礦場位置大多在西北西南省份,可能不方便您了解實際情況,但是也可以選擇後台軟體監控自己託管的礦機,具體礦場的選擇可以根據報價的情況來衡量擇優;
如果您之前對這一塊了解的一般,也沒有礦機,可以選擇購買雲算力,這種雲礦機,只是所用權與使用方式不同,雲礦機的所有權並不屬於你,而是租用給你的礦機。
礦機託管的優勢在於,全年正規電費補貼,電費便宜;全天24小時不停電挖幣;有運維技術在礦場24小時待命,有問題可以馬上解決;算力板壞了需要返廠,公司會有機器頂上去補算力。但是建議您在選擇礦場的同時,多考慮礦場管理費以及電費的報價
如果還有其他疑問可以問我。希望可以幫到您,謝謝!
❷ 比特礦場是真的嗎,怎麼挖礦
比特礦場是真的。
比特幣通過挖礦產生。每10分鍾,全網礦工一起計算一道算術題,誰先算出答案,就相當於挖到了這個區塊,該礦工便能獲得系統新生的比特幣獎勵。
礦池挖到比特幣之後根據礦場的算力佔比分配收益,以此保證更加穩定的投入產出。
每隔一個時間點,比特幣系統會在系統節點上生成一個隨機代碼,互聯網中的所有計算機都可以去尋找此代碼,誰找到此代碼,就會產生一個區塊,隨即得到一個比特幣,這個過程就是人們常說的挖礦。計算這個隨機代碼需要大量的GPU運算,於是礦工們采購海量顯卡用以更快速的獲得比特幣獲利,這也是近期顯卡缺貨的重要原因。
❸ 為什麼比特幣礦場在四川
出於節省成本以及用電便利性等方面的考慮,比特幣這種世界前沿金融事物,目前已經和一些中國偏遠山區的小縣城產生了交集,並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當地人的生活。
❹ 中國的比特幣礦場都在哪裡
礦場一般離發電站近,都在山裡,國內的都集中在新疆和雲南!賣礦機的都集中在深圳
❺ 比特幣「挖礦」有多費電
比特幣「挖礦」對電力的過度消耗引發擔憂,其全年耗電量超160多個國家,1次比特幣交易產生的二氧化碳是VISA交易的40萬倍。
為什麼挖礦會非常耗電呢?其實很簡單,得到比特幣獎勵需要大量的專業計算器「礦機」挖礦,它們需要極大的電量維持工作。現在比特幣網路中,每10分鍾形成一個新區塊,也就表明全網所有的算力用了10分鍾才碰撞對一個哈希值。那麼現在的礦機每秒鍾能進行多少次運算呢?一台中國出品的礦機最強算力為13TH/s,相當於一秒鍾進行13×1012次HASH運算。而現在全比特幣網的算力達到25895PH/s,1PH/S等於1000TH/s,相當於全世界近200萬台這種礦機同時工作。可能你還沒有概念,那如果說200萬台空調,24小時不停歇地運轉,要用多少電力?
▲1 次比特幣交易和10萬次VISA 交易產生的碳足跡對比(圖片來源: digiconomist)
所以作為礦場老闆,他們不得不考慮用電成本問題,去選擇電價最便宜的地方建起礦場。所謂礦場,其實只是為了放置上數千台甚至上萬台礦機的地方,一個通風好的大倉庫,把礦機密密麻麻地擺放起來。今年年初,一篇題為《我做比特幣礦工》在網上盛傳,裡面介紹了礦工——實際只是倉庫機房管理員的工作,每天礦機運轉發出轟鳴聲,產生的熱量把礦場變得像一個桑拿房。
雖然根據比特幣的能源消耗指數用電量極高,但並未引起多少波瀾,一方面是統計數字為預測值,另一方面世界上的礦場都建在電廠旁邊,他們利用「廢電」。比特幣礦場就像候鳥一樣,我國的幾個比特幣公司礦場,他們尋找到四川大渡河畔,與當地各種小水電站簽約,用最低廉的價格供應他們電力。夏季源源不斷的流水讓他們也賺得缽滿盆滿,到了冬天,四川枯水期,他們又搬到新疆、內蒙,用當地極其便宜的火電。美國也有一家比特幣公司從紐約州搬到聖勞倫斯河,那裡的一座大壩會提供廉價的電力。《紐約時報》則把這些比特幣公司形容為一群吸血的蚊子。
2016年,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互聯網金融實驗室發布了《2014-2016全球比特幣發展研究報告》,全球算力的75%集中在我國,與此同時我國也成為了比特幣礦機晶元的研發和生產大國。但由於比特幣涉及金融風險,以及它本身所處的黑色一面,我國已經禁止了比特幣交易,德國、法國等國家也在醞釀加強監管虛擬貨幣。
本文來自:北京科技報
❻ 比特幣是虛擬貨幣為什麼還有礦場挖掘
所謂的挖礦,只是為了方便理解而已。。。並不是真的去礦場挖掘
❼ 小孩子問我為什麼蒙古國、中亞五國比特幣挖礦機銷量寥若晨星,怎麼解釋清楚
因為礦機的耗電量和發熱量非常大,一台普通礦機的日用電量能達到40度,所以大量的礦場都布放在水電站旁邊,能夠降低成本。蒙古和中亞的水電站非常少所以礦場也少。
❽ 比特幣礦場為什麼紛紛"出海"
據1月5日報道稱,隨著一輪接一輪的監管措施出台,中國對比特幣礦場的政策不斷收緊,一些瘋狂「挖礦」的業內最大玩家已經將業務從中國轉移到海外。
比特幣礦場圖自《石英》網站
因此,適合挖礦的地區一般擁有電價便宜的優勢,其次則需要區域溫度低以利於礦機散熱。從全球來看,最符合上述條件的國家,多處於緯度高或者海拔高、水電、火電資源豐富的地區,比如說俄羅斯、加拿大、冰島等等。
據日前報道,一大批來自全球各地的數字貨幣投資者將溫尼伯視為開設礦場的最佳場所。在北美洲20個主要城市中,溫尼伯電價最低,紐約、多倫多等地的電價接近溫尼伯的3倍。而且,溫尼伯平均氣溫低於10攝氏度,很適合礦機散熱。
❾ 數百億的產業面臨關停,央行為什麼要關閉比特幣礦場
近期,關於「中國悄然下令關閉比特幣礦場」的消息不脛而走。一些媒體通過知情者獲悉,央行召開了閉門會議,對一些存在用電情況不規范的礦場進行整頓。
其實關於對礦場的整頓和處理,去年就開始了,尤其是在去年國內關閉交易所之後,相關監管機構也討論過關於礦場的存留問題,但結論是關閉礦場的理由並不充分,而且礦場並沒有引起更多的社會性問題,風險點並不明確,因此沒有做具體的安排。但各地方都是接到了「窗口指導」,就是當地的企業不能參與到數字貨幣挖礦當中。
2016年中國的發電量世界第一,而且發電總量佔到全球的25%,這情況下,如果按照常識,在中國挖礦電力確實是最充裕的,尤其是隨著中國經濟增速的下滑,本身被浪費掉的電力資源在增多。
電站的電是儲存不了的,但如果把電轉換成數字貨幣,就可以儲存,實際上如果把中國多餘的發電量,都能轉換成比特幣來保存,那應該是一種效率最高的生產經營方式。相當於用電在生產美元,是附加值最高的一種加工出口方式。
另外,如果按照歷史的發展,未來的電力,大部分可能要消耗在計算機上,這是我做出的一個判斷,我們這一代人是可以作見證的。人類日常的生活,對電的消耗佔比,會越來越低。人類未來要用數字化、區塊鏈化的方式解決各類問題,「礦場」只會增多,不會減少。尤其是隨著人工智慧、宇宙探索等領域的發展,對算力的要求,將會呈現指數級增長。
電力僅僅是一種能量,就像一個人,真正消耗能量最大的地方,不是四肢,而是大腦,人腦就是一台24小時工作的機器,一個愛思考的人,其大腦每天要消耗掉肝臟儲存血糖的75%,而耗氧量佔全身耗氧量的20%,大腦思考得越多,其神經元需要的葡萄糖就越多。
兩百年前電燈發明的時候,人們以為電的最好的用途就是把燈泡點亮。未來電用在什麼地方最有效,應該是市場說了算。
電這個東西,誰也看不見,到現在,很多人也很難理解其存在的奧秘,但電改變了世界。很多虛擬的東西,其影響力往往比實體的東西要大,「數字資產」對中國及世界到底意味著什麼,我覺得很多人,包括政府層面,也很難在此時搞清楚。我們需要反思的是,除了四大發明,電、電燈、電話、電腦、數字貨幣等等,正在推動人類大步向前的東西,有幾個是中國發明的?
當一個現象出現的時候,一定要研究背後的大背景和大邏輯,未來的競爭,可以說是軍事的競爭、經濟發展的競爭、金融的競爭,但也可以說,是思想和算力的競爭。關閉礦場容易,阻止趨勢比較難。
❿ 比特幣礦機為什麼用電量那麼大
比特幣是一種基於去中心化,採用點對點網路與共識主動性,開放源代碼,以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的加密貨幣。比特幣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並於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與所有的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基於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這同樣確保了貨幣所有權與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極強的稀缺性。
溫馨提示:
1、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
2、在投資之前,建議您先去了解一下項目存在的風險,對項目的投資人、投資機構、鏈上活躍度等信息了解清楚,而非盲目投資或者誤入資金盤。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應答時間:2020-11-3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