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孫傑比特幣
『壹』 ico的"暴富神話"背後,究竟是餡餅還是陷阱
ICO暴富神話背後:刀口舔血的融資游戲。除非掐斷互聯網,否則如火如荼的ICO無法隔絕。首批「試水者」已經賺得盆滿缽滿,而前赴後繼者則如過江之鯽。「上海一個賣手機的小夥子,兩年前用父母給的20萬元投了一個區塊鏈ICO項目,今年上半年發現賬戶資產已經暴漲至600萬元;還有一個做小私募的合夥人,這兩年用三四千萬投了數個ICO項目,如今資產已經達到30億元。」8月29日,上海一位資深ICO玩家孫傑透露,而類似的暴富傳說每天都在市場上上演著。記者了解到,當ICO的火熱程度已經遠超市場想像,並引起監管層密切關注的時候,外界對於ICO罪與罰的爭論也甚囂塵上。然而,市場的投資者卻對這些聲音置若罔聞,因為在他們看來,不真正參與進來,根本無法體會ICO的刺激與風險。ICO怎麼玩?「與市場上濫發虛擬代幣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騙局不同,ICO是首次數字代幣公開發行的簡稱,國內目前已經完成融資和即將ICO的項目基本都與區塊鏈技術有關。這些項目發行團隊通過發行自身設計的數字代幣來完成首輪融資,不過這些數字代幣並非由投資者用現金完成認購,而是先要認購比特幣或者以太幣等通用的數字貨幣,然後再用持有的數字貨幣來認購ICO項目的代幣。這樣就使得ICO項目規避了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嫌疑,很多圈外人都以為是投資者直接用現金認購,其實不然。」8月30日,上海一家區塊鏈技術公司創始人梁明(化名)告訴本報記者。按照梁明的敘述,記者也嘗試在國內某數字貨幣交易平台上注冊了一個賬號,發現在驗證身份的過程中,還必須得實名制輸入身份證號碼並且上傳身份證正反面照片,以及上傳個人手持身份證的照片。經過這樣的步驟,才可以成為一個數字代幣投資人參與ICO。「每一個投資者都必須是實名制,如果不認購比特幣或者以太幣,就無法交易,這也解釋了緣何今年以來,盡管監管層屢次發整頓令卻絲毫無法阻止比特幣等價格的上漲,因為ICO的交易媒介是通用代幣。」梁明稱。ICO的暴富幾率到底有多高?看看上海小蟻科技完成的小蟻幣ICO就可見一斑。根據查閱發現,截至8月25日,NEO(原小蟻股)自去年9月完成ICO並上線交易以來,漲幅已經高達282倍,這樣的收益率遠遠將IPO新股中簽漲幅甩在了後面;而排名第二的上海量子鏈(QTUM)今年3月在雲幣網進行ICO,發行價2元,在發行當日開盤價為66.66元,一天漲幅33倍之多,其後價格一路回落到20多元,接下來又暴漲至57元左右。這樣暴漲暴跌的ICO讓無數投資者變得興奮,不顧一切地往裡沖。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技術平台近期發布的《2017上半年國內ICO發展情況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已完成的ICO項目共計65個,累計融資規模26.16億元,累計參與人次達10.5萬。而有業內人士分析稱,目前參與ICO的人數絕對不止10.5萬人,保守估計已經超過百萬之眾。
『貳』 ICO暴富神話背後的真實情況是什麼
ICO暴富神話背後:刀口舔血的融資游戲。
除非掐斷互聯網,否則如火如荼的ICO無法隔絕。首批「試水者」已經賺得盆滿缽滿,而前赴後繼者則如過江之鯽。
「上海一個賣手機的小夥子,兩年前用父母給的20萬元投了一個區塊鏈ICO項目,今年上半年發現賬戶資產已經暴漲至600萬元;還有一個做小私募的合夥人,這兩年用三四千萬投了數個ICO項目,如今資產已經達到30億元。」8月29日,上海一位資深ICO玩家孫傑透露,而類似的暴富傳說每天都在市場上上演著。
記者了解到,當ICO的火熱程度已經遠超市場想像,並引起監管層密切關注的時候,外界對於ICO罪與罰的爭論也甚囂塵上。然而,市場的投資者卻對這些聲音置若罔聞,因為在他們看來,不真正參與進來,根本無法體會ICO的刺激與風險。
ICO的暴富幾率到底有多高?看看上海小蟻科技完成的小蟻幣ICO就可見一斑。
根據查閱發現,截至8月25日,NEO(原小蟻股)自去年9月完成ICO並上線交易以來,漲幅已經高達282倍,這樣的收益率遠遠將IPO新股中簽漲幅甩在了後面;而排名第二的上海量子鏈(QTUM)今年3月在雲幣網進行ICO,發行價2元,在發行當日開盤價為66.66元,一天漲幅33倍之多,其後價格一路回落到20多元,接下來又暴漲至57元左右。
這樣暴漲暴跌的ICO讓無數投資者變得興奮,不顧一切地往裡沖。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技術平台近期發布的《2017上半年國內ICO發展情況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已完成的ICO項目共計65個,累計融資規模26.16億元,累計參與人次達10.5萬。而有業內人士分析稱,目前參與ICO 的人數絕對不止10.5萬人,保守估計已經超過百萬之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