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會怎麼
A. 比特幣有什麼用
「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這是馬克思針對貨幣說過的一句話。
怎麼理解呢?其實很簡單,貨幣是人類生活發展的必然產物,在最早階段,金銀只是作為一種金屬或是一種普通商品,以物換物。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發現金銀的易分割、易保存、便於攜帶等優點,於是金銀作為貨幣的適宜性就體現了出來,自然而然的演變成為貨幣。
那麼比特幣呢?
B. 比特幣是怎麼會事怎樣產生的有什麼作用
下面的內容是來自:http://bitcoin.org/zh_CN/about
歷史背景
比特幣是第一批實現「加密貨幣」概念的貨幣之一。1998年,Wei Dai在cypherpunks郵件列表中首次闡述了「加密貨幣」這個概念。構建於貨幣的基本概念之上——在給定的國家或經濟體內通行的,用於支付商品、服務和償還債務的物品或任何形式的記錄,比特幣更是一種新的貨幣形態,其設計初衷融入了不依賴於中央權威機構,採用加密學原理控制貨幣發行和交易等思想。
2009年,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 化名)在cryptography郵件列表中發表了第一個比特幣規范及其概念證明。2010年年底,中本聰聲稱他已經轉到其他事務上去了,離開了這個項目。這位比特幣的締造者從未透露過他的真實身份,只是將他的發明留給了這個世界。時至今日,比特幣發明的源起和動機仍然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故事。
2010年以來,眾多開發者致力於這個項目,比特幣社區很快成長起來。2011年6月至7月之間,比特幣突然得到了媒體的關注,從而導致大規模的買入。由此產生的泡沫導致整個2011年下半年比特幣的價格持續下跌。之後,比特幣的價格又逐漸緩緩地回升到2011年的高度。
為了規范、保護和促進比特幣的發展,比特幣基金會於2012年9月27日創建。如今,伴隨著日漸增多的比特幣用戶,比特幣經濟正在快速發展。
技術特徵
任何像比特幣一樣的網路都具有以下幾點基本特徵:
比特幣可以在網路的任意節點之間轉移。
交易具有不可逆轉性。
塊鏈的使用,避免了雙重消費的發生。
交易在幾秒鍾內就會傳播出去, 並在10到60分鍾內通過驗證。
交易的處理和貨幣的發行都是通過挖礦來統一執行的。
無論是否在線都能隨時接收比特幣。
經濟規則
整個比特幣網路共同執行以下規則:
比特幣發行總量約為2100萬。
一個比特幣可以拆分到小數點後8位,總共約為 21×1014 個貨幣單位。
交易成本非常低,大多數都是免費的。
統計數據
比特幣網路已經連續無間斷運行超過48個月。在過去的一年裡,比特幣的安全特性引人注目,發展顯著。截止到2013年4月:
最長的塊鏈擁有超過 232,000 個塊。
世界上最大的分布式計算網路之一,擁有超過65萬億次散列每秒的運算能力。
每天有50,000筆交易成交,交易總額高達幾百萬美元。
流通中的比特幣總值超過13億美元。
在協議中僅有一次重大的安全事件,已於2010年8月解決。
其它資料可參考:
網路:http://ke..com/view/5784548.htm
比特幣官網:http://bitcoin.org/zh_CN/
C. 比特幣可以怎麼玩
新手首先要知道如何計算你的成本,充值,交易,提現,都有手續費的。起碼看得懂K線,這個K線基礎網上一大把,隨便看看,弄懂,要有風險意識,比特幣屬於高風險,高利潤投資,可能一夜翻倍,也可能一夜寶馬變單車。資金投入,剛開始建議小量玩玩。
但是現在個人挖礦很難挖到比特幣,所以基本都是規模化挖礦,需要和礦池合作,所以如果大家還想靠挖礦賺錢的話,就目前來看,最適合的挖礦方式是雲挖礦或礦機託管了,畢竟單人挖礦的時代已經過去。
D. 比特幣還會繼續暴漲下去嗎求指點
比特幣的特點巨幅波動,股神巴菲特說這玩意一文不值,漲跌都在博傻,最終接盤者是倒霉蛋。這是一家之言,信不信取決於你的判斷。
美國政府現已承認比特幣是一種貨幣,可以在美國境內合法使用。不少人猜測米國政府是讓世界各國富人購買比特幣把巨額財富轉移到米國,以逃避監管。
短期大漲大跌,都無法判斷比特幣走牛還是走熊,因為這就是這種虛擬貨幣的特點。只有極少數人可以憑借技術來判斷他的走勢,進而發大財。
如果你真的認為比特幣物有所值,擁有美好的明天,這是前提,不妨分批建倉,在3到6月個內買入,甚至更長的時間內分批買入,做到拉平成本,不因振動出局。
E. 新手怎麼玩比特幣
新手首先要知道如何計算你的成本,充值,交易,提現,都有手續費的。起碼看得懂K線,這個K線基礎網上一大把,隨便看看,弄懂,要有風險意識,比特幣屬於高風險,高利潤投資,可能一夜翻倍,也可能一夜寶馬變單車。資金投入,剛開始建議小量玩玩。
但是現在個人挖礦很難挖到比特幣,所以基本都是規模化挖礦,需要和礦池合作,所以如果大家還想靠挖礦賺錢的話,就目前來看,最適合的挖礦方式是雲挖礦或礦機託管了,畢竟單人挖礦的時代已經過去。
F. 比特幣是什麼,該如何獲得
比特幣[1]是一種由開源的P2P軟體產生的電子貨幣,是一種網路虛擬貨幣。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通過特定演算法的大量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
獲得方式
首先你的電腦應該安裝了最新版的比特幣客戶端,打開客戶端之後會自動將網路上的全部交易信息數據下載到本地,根據網速的不同這個過程可能要幾個小時。此時賬戶余額是0,用戶可以請朋友送一些幣,但更可行的辦法是去做礦工挖礦或去做商人收購。[5]
做礦工挖礦
做礦工就是用自己的電腦生產比特幣,在早期的客戶端中還有挖礦這一選項,但已經取消了,原因很簡單,隨著參與挖礦的人數越來越多,自己一個人挖礦可能要挖上幾年才有50個幣,所以礦工一般都組織成礦工行會,大家一起挖。具體的挖礦方法,大家可以自行去網上搜索。
做商人收購
做商人可以用錢去收購礦工挖到的幣,也可以搞一個網店賣東西收比特幣,更可以去交易所炒幣。提供比特幣兌換服務的網站很多,幾乎已經可以兌換成任何一種貨幣了。如果你實在不懂如何兌換,也可以來找老端幫忙。
比特幣開采難度與已經被開采出來的貨幣量成正比。越往後開采難度越大,到了2030年2000萬個比特幣被開采出來後,剩下100萬個比特幣很可能需要幾十年才能被開采出來。並且比特幣沒有中央發行機構,由網路節點通過復雜計算生成,任何人都可以在電腦上運行比特幣軟體製造它。流通時,在客戶端軟體上輸入數量1,再要來對方的比特幣地址,用給付者的密碼簽名。之後,這個比特幣就是對方的了。
G. 比特幣是怎樣產生的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並於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 。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虛擬的加密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比特幣網路通過「挖礦」來生成新的比特幣。所謂「挖礦」實質上是用計算機解決一項復雜的數學問題,來保證比特幣網路分布式記賬系統的一致性。比特幣網路會自動調整數學問題的難度,讓整個網路約每10分鍾得到一個合格答案。隨後比特幣網路會新生成一定量的比特幣作為區塊獎勵,獎勵獲得答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