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鋏比特幣
『壹』 比特幣的作者簡介
李鈞,壹比特數字科技首席執行官。
長鋏,著名科幻作家,巴比特社區創始人。
『貳』 比特幣到底是什麼用於公益捐贈合適嗎
【瘋狂的比特幣,它究竟是什麼?】
2009年1月3日,第一枚比特幣誕生。
比特幣是一種用開源的P2P技術軟體而產生的虛擬貨幣,這一概念最初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或為化名)在2009年提出。比特幣貨幣系統是獨立存在的,其運行不依賴於中央銀行、政府、大型企業的支持或者信用擔保。
在誕生之初,比特幣還只是極客的玩具,如今它是增速最快的虛擬貨幣。
曾經1美元=1300個比特幣,現在1個比特幣=200多美元,身價上漲近30萬倍。
本月10日比特幣兌美元匯率創下263的新高,隨後一天又急跌至63美元,目前又回到了120美元的水平。沒有一種過山車能比過去十天中比特幣對美元的匯率變化軌跡更刺激了。
比特幣貨幣總量按照設計預定的速率逐步增加,增加速度逐步放緩,並最終在2140年達到2100萬個的極限。比特幣去中心化的設計結構,確保了理論上任何機構都不可能操控比特幣的貨幣總量,或者製造通貨膨脹。也就是說,比特幣只有2100萬個。
根據比特幣的同時在線交易人數估計,美國、德國和俄羅斯是比特幣應用最廣泛的國家,這一情況與三國在貨幣政策上的選擇不無關系。
例如2000年到2013年間,由於俄羅斯央行搖擺不定的貨幣政策,俄羅斯的通脹率每隔幾年就會出現一次反彈,至今仍處在7%的高位。美聯儲持續的量化寬松以及德國長期存在的反對歐洲央行的聲音都與比特幣在這些國家的流行有關。此外,這三個國家都擁有相對先進的計算機科學水平,在接受和應用比特幣上也更有優勢。
比特幣英文社區中文版版主Horserider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他並不認為比特幣是一種完美的貨幣,但是卻可以通過嚴密的數學邏輯掃除貨幣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比特幣的出現一方面可以豐富貨幣的種類,另一方面對於貨幣政策不夠嚴肅的國家而言,也可能是一種沖擊。
【獲得比特幣的方式有哪些?】
首先,用戶可以在像Mt.Gox這樣的比特幣交易市場購買,目前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都有可以用其主權貨幣購買到比特幣的線上或線下市場。
其次,用戶還可以通過解決交易信息打包數據塊中的數學問題獲得比特幣,此舉類似現實世界中尋找金礦的過程,因此被稱為挖礦(mining),而用戶獲得的比特幣是作為處理交易信息的「工資」付出的。
【誰在持有比特幣?】
雖然比特幣的核心開發人員一再明確強調比特幣只是一個「實驗性」的項目,並反復提示投資比特幣的風險,但這顯然沒有澆滅比特幣愛好者的熱情。
長鋏(筆名)是中國新生代科幻作家中很有影響力的一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他把和比特幣的這次親密接觸形容為一場「科幻照進現實」的旅行。
2010年到2012年間,長鋏陸續購進了2000個比特幣。最近他還以0.07BTC(大約35元人民幣)的價格在比特幣市場賣出了十本他的科幻小說集,這本書在京東商城上的售價為23.3元人民幣。他還計劃向其他科幻作家推廣這一做法,因為他認為這種交易方式方便、快捷且非常安全。
看上去長鋏只是把比特幣當作另一種普通的電子貨幣(例如,Q幣)來使用,但事實上,和他的夥伴Horserider一樣,熱情都來源於對數學邏輯能構建更為公平的貨幣世界理念的推崇,而比特幣恰好正在踐行這一理念,雖然這場「實驗」的結果誰都暫時無法預料。
2011年6月,Horserider偶然在Google Reader的訂閱中看到了一篇關於比特幣的文章,「當時我就對比特幣『一見鍾情』了,晚上我就開始購入比特幣,並且建議我的朋友也開始購買。」Horserider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如此描述,當時他已經是一名有兩年從業經驗的PE基金經理了。
可能是職業的關系,與長鋏不一樣的是,Horserider現在並沒有多少比特幣現金,而是更多的持有以比特幣計價的股權。「我投資的公司主要從事挖礦(比特幣)和伺服器的推廣等業務,目前的市盈率只有1倍或2倍左右,每周每月都會收到一定的分紅,但金額並不多。」雖然如此,他對這些股票未來的收益還是非常有信心。
此外,溫克萊沃斯兄弟曾經也是比特幣的「大玩家」之一,他們聲稱自己擁有的比特幣數量已經佔到被挖掘出來的比特幣總量的1%。
這對兄弟曾創立了一個名叫ConnectU的社交網站,並把馬克·扎克伯格招募進來。在扎克伯格離開創建Facebook後,這對兄弟起訴了他,控告扎克伯格偷竊了他們的創意,這個案子最後以溫克萊沃斯兄弟獲得了2000萬美元的現金賠償和Facebook的股票而告終。
【是否是一場「龐氏騙局」?】
雖然比特幣的開發和使用者都非常認真地在對待它,但從一開始比特幣的周圍就一直圍繞著其是否是一場「龐氏騙局」的爭議,不過理論上這一「指控」並不成立。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龐氏騙局」的定義是「用新進入的投資者的資金,為早期的投資者支付收益」。在很多龐氏騙局中,發起者通常會向新投資者承諾高收益、低風險的投資,但實際上發起者誘導新人進入只是為了向早期的投資者支付收益並且用於自身消費,卻很少進行真實的投資。
歐洲央行2012年10月發布的一份名為《虛擬貨幣方案》(Virtual Currency Schemes)的報告指出,至少在理論上比特幣與SEC關於「龐氏騙局」的定義挨不上邊。
雖然「比特幣的持有者如果想要將其變現需要出現新的用戶願意購買比特幣」這一說法聽上去很像一個「龐氏騙局」,但在比特幣社區並不存在著一個組織可以掌握用戶的錢然後攜款消失。
實際上,比特幣的用戶在社區內自發地進行交易,幾乎完全沒有中介機構的存在,也沒有任何人可以直接從不斷壯大的比特幣持有人群中獲利。
但是近期比特幣與美元之間劇烈的匯率波動似乎又預示著一場新的價值盛宴的開始,沒有任何投機者願意缺席是否又意味著比特幣的投機價值遠超過其使用價值呢?
Horserider對本報記者表示,雖然很多投資者試圖通過比特幣的匯率波動實施套利,但這並不是比特幣設計的目的,比特幣本身只是一種支付系統。「直到現在,投機仍只是比特幣英文社區中的第三級主題。更多社區成員關心的是支付協議的完善、應用軟體的開發以及貿易的普及。」
不過,Horserider並沒有完全否認投機者的存在的意義,他認為,投機者是經濟活動中的潤滑劑,美國鐵路網路的繁榮和互聯網技術的快速滲透都和投機者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比特幣用於捐款,合適不適宜?】
壹基金合作發展部總監霍慶川透露,壹基金已獲得共計65比特幣的捐助,市價約5萬元人民幣。這是比特幣第一次在中國成為捐贈物。
比特幣捐款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我國法律規定,在沒有專門執照的情況下,任何人都禁止操作人民幣與虛擬貨幣之間的交易。但對於那些勤懇挖幣的「農民」來說,他們願意捐款,就已經足夠。
歡迎討論~
『叄』 有沒有關於分析比特幣的書
《比特幣 :一個虛幻而真實的世界 》作者: 李鈞 / 長鋏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14-1-1
『肆』 比特幣的圖書信息
作者: 李鈞 / 長鋏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副標題: 一個虛幻而真實的金融世界出版年: 2014-1-1頁數: 272ISBN: 9787508643007
『伍』 量子計算機會不會從根本上擊垮比特幣
其實量子計算機對比特幣的威脅不在於挖礦,而在於對交易的攻擊。我們知道,比特幣的交易是由去中心化的密碼學認證完成的,而這個認證方式的核心是散列演算法。如果有量子計算機的話,可以製造碰撞(Grover演算法,多項式加速),用以偽造交易從而獲利。而因為比特幣的核心演算法已經固定,如果不改變演算法的話,無法增加密鑰長度,也就無法抵禦這種攻擊。不過,有實用的量子計算機的話,幹啥不比搞這種攻擊強……
滿意請採納
『陸』 巴比特是什麼品牌
巴比特是一款專注於做區塊鏈資訊的APP,不是品牌,他致力於為用戶提供內容資訊閱讀和數據服務。主要包括行情、資訊、快訊以及社區這四種服務。
巴比特的創始人兼CEO劉志鵬,同時也是區塊鏈理論研究者,區塊鏈「不可能三角」理念提出者。長鋏是比特幣的早期佈道者,也是國內知名區塊鏈媒體—巴比特和國內知名公鏈—比原鏈的創始人。
巴比特中的區塊鏈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區塊鏈(Blockchain)作為一個去中心化的資料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它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批次比特幣網路交易的信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6)長鋏比特幣擴展閱讀:
巴比特創建於2011年,作為國內成立最早的區塊鏈公司之一,以普及區塊鏈技術、傳播區塊鏈理念為宗旨,已經形成巴比特、Chainnode、Matpool等多條產品線,發展為集資訊、社區、數據、創業孵化和區塊鏈技術落地於一體的區塊鏈綜合服務平台。2019年,巴比特入選第三屆萬物生長大會發布的《杭州獨角獸&准獨角獸企業榜單》。
巴比特運行在比原區塊鏈上不同形態的、異構的數字資產和原子資產(有傳統物理世界對應物的權證、權益、股息、債券、情報資訊、預測信息等)可以通過該協議進行登記、交換、對賭、和基於合約的更具復雜性的交互合作。
巴比特的使命連通比特世界與原子世界,建造起一個多元化資產的登記、流通的去中心化網路。比原鏈的目標是成為全球最大的專用型公鏈平台,探索不同類型資產與區塊鏈的結合。
『柒』 能介紹幾本關於比特幣和區塊鏈的書嗎
我以看了近十本書的經驗簡單推薦一下:區塊鏈從數字貨幣到信用社會,作者:長鋏、韓鋒;區塊鏈技術指南,作者:鄒均等;區塊鏈技術驅動金融:由林華和王勇翻譯。其他的就算了,看的我想見作者/(ㄒoㄒ)/~~。
『捌』 那些靠虛擬幣發財的人現在都在幹嘛
虛擬貨幣是這幾年很熱門的一個話題,很多人確實也因為這個賺了不少錢,但是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這些人的現狀可謂是眾生百態,令人唏噓。
有的人功成名就,實現了財富自由,有些人有如賭徒般繼續炒幣,虧得一干二凈。
說了三面三種之外,我還知道另一種更有意思的。
這種人都是聽說別人靠這個賺錢了,然後心裡非常後悔,自己當年為什麼沒買幾個比特幣?
然後為了彌補這種後悔,這些人就發瘋似的,每天都在找這個幣那個幣買,花光了積蓄,到頭來漲價的卻沒幾個。
要知道物以稀為貴,現在各種虛擬貨幣早就飽和了,你再去投身與此,又有什麼用呢?別的不說,就光是比特幣,很多人都出不了手好不好!
『玖』 比特幣的介紹
《比特幣》是2014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鈞 、長鋏 。
『拾』 比特幣怎麼樣
作為一本書,因為是類似「眾籌」的集體創作,章節之間的邏輯關系和條理並不十分融洽,部分內容重復甚至意見相左,也從側面表明即便在比特幣圈內部大家的認識也並不完全一致。 但是,並不能抹殺比特幣作為一個社會實驗的巨大價值。關於比特幣本身,這本書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如果你和我一樣不是一個商業投機者,而對比特幣技術及其背後的社會影響感興趣,大概記住兩句話也就夠了:計算即權力;貨幣即信息。 比特幣本身能否成長為一個成熟的虛擬貨幣我並不十分關心,我也不贊同大家一窩蜂像搶小米一樣去搶比特幣,一項新技術的產生到成熟有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即便比特幣這個實驗會失敗,但是在我看來未來類似或者優於比特幣的虛擬貨幣將會重復出現。比特幣(或者將來可能取代比特幣的虛擬貨幣)的經濟作用及其帶來的一系列網路變革,將真正開啟互聯網經濟的新時代,並將帶動社會變革。以前我也有點不理解長鋏不寫科幻卻一直到處賣比特幣的安利,但是當你真正了解比特幣的時候,大概每個極客都會感覺參與比特幣的確在創造未來。(這些重要性書中都有,可能寫的還不夠。順帶一提,第一篇關於比特幣的科幻發表在《新科幻》2013.11上,陳格《乾坤一擲》,作為小說仍有改進之處,但比較精準了描述了作者自己對比特幣的認識,一種科幻的未來將在等著我們) 當然支持比特幣的人認為這是拋棄了骯臟的政治而將人類託付給純凈的數字,某種程度上是對的,某種程度上也過於樂觀,即便不考慮技術自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