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比特幣問答 » 日本比特幣破滅

日本比特幣破滅

發布時間: 2021-10-17 15:02:25

1. 比特幣跌破47000美元關口,它的神話破滅了嗎

多家機構認為比特幣後市風險大


加密貨幣礦工Riot區塊鏈上周五上漲14%,創下10年來最高周漲幅110%,這是自2017年以來的最大周漲幅。數字資產技術公司馬拉松專利集團(Marathon Patent Group)的周漲幅超過70%。

OKEx Research首席研究員William認為,從目前的市場情況而言,比特幣定位正在轉變,上輪比特幣價格暴漲的直接原因,是高凈值和機構投資者的入場。傳統機構大量買入比特幣,其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是全球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一方面,受疫情的影響,全球經濟復甦減緩,另一方面,多國央行推出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推高金融市場的通脹預期。

對於比特幣後市走向,William表示,機構投資者在乎的是利潤。在疫情得到逐漸緩解後,隨著經濟的逐漸復甦,貨幣政策也將逐漸由寬松轉為適度緊縮。屆時,機構投資者可能會拋售比特幣。在這之前,比特幣總體上仍會保持上漲趨勢,當然隨著比特幣價格越來越高,市場的波動也會逐漸放大,不建議投資者加過高的杠桿。

2. 比特幣日本為什麼合法

日本金融服務局(FSA)在早前宣布,最新的《日本支付服務法案》修訂版本已通過並在2017年4月1日正式生效。服務法案中承認比特幣為支付方式,並加以嚴格監管。
在這項法案中,立法會把比特幣定位成類似資產一樣的價值,而不是一種貨幣。人們可把它作為一種支付方式,用來進行交易。
有關單位也提出要求,規定以比特幣營運的服務商或交易所必須向日本首相進行注冊登記,資本規模也不能低於1000萬日元,必須擁有能防止盜竊和損失的信息技術系統,以及必須建立多種系統和流程,涉及到工培訓,內部規定,治理,以及外包指導等。
該修正法案還對《犯罪收益轉移預防法案》進行了修訂。監管機構要求日本比特幣交易所實施比目前更加嚴格的「了解你的客戶」 流程。交易所必須核查開戶用戶的身份,保管交易記錄,並且向監管機構報告提交可疑交易的記錄。

3. 外媒:為什麼說比特幣泡沫終將破滅

本人也持有比特幣,但總的來說並不十分悲觀,但可以預想的是其終究會有一個頂點,至於這個點在哪裡,可以說從目前來看這一兩年還沒能顯現出來。
關於比特幣的技術發展實際上我並不清楚,但是其金融邏輯還是能有章可循,即現代紙幣的歷史。
從現代紙幣的發展歷史來看,其最先起源於歐洲金融錢庄或者早期銀行的銀行券,其發行以用戶的儲蓄為准備金,持有人可以憑該行銀行券隨時兌現(以銀行券換回金銀等貴金屬貨幣)。但是真正掌握了真正准備金量的信息的只有銀行方面,因此在信息不對稱的條件下銀行往往在資金周轉良好的情況下超准備金發行銀行券用以對外借貸、投資,債務到期則收回本息,可謂是典型的「空手套白狼」。在這個過程中銀行券的維系就依靠兩方面,一是銀行准備金的物質基礎,二是公眾對銀行的信任,而兩者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試想一下一家信用不好的銀行就不可能吸引存款,能吸引存款的一定是信用良好的銀行,而能吸引的存款越多,其准備金就越多,能發行的銀行券也越多,其金融影響力也就越大,反過來也就越能保證其良好的信用。但是隨著銀行券的對社會經濟控制的深化,以信用為部分基礎的銀行券泡沫化程度和風險提高,因此對宏觀社會經濟的風險日益提高,同時也對政權當局構成的潛在風險也逐步提高,加之不同銀行發行的銀行券名目、數量、價值等不統一阻礙更大范圍的國內統一市場的經濟活動,因此政權當局有必要成立一家以政權為信用基礎的機構負責統一控制社會紙幣的發行,英格蘭銀行作為歷史上第一家中央銀行就此誕生,其意義也正在於此,法幣(現行紙幣)通過中央銀行得以發行流通。當然,與銀行券時代一樣,法幣發行一方面一央行准備金作為基礎,但同樣屢屢出現有超准備金發行的情況以達到政府的某種目的(如刺激社會經濟發展、彌補政府赤字等)。因此以長遠的目光考慮法幣制度,通貨膨脹無論如何都一個是穩定發展的正常社會所無法避免的一個經濟趨勢。應該注意的是,隨著法幣制度的發展,國家以立法的形式停止了法定紙幣的兌現,金銀等貴金屬從原來的兼具貨幣(金銀貨幣)和商品(金銀工藝品)職能,在現代社會最終變成只剩下作為用於投資和保值的商品職能,央行發行的法定紙幣成了完全以政權當局的信用為基礎發行的價值符號。
由此我們來考察以比特幣為首的數字貨幣的金融邏輯。
比特幣的發行不依賴某一明確的所屬機構而是依靠礦工的挖礦行為,也就就是說其發行不被某一個體機構所控制,這決定了比特幣的發行的公眾屬性。而同樣的,正因為其公眾屬性,沒有也不可能有任何一家機構或個人為其發行提供准備金,從這個角度來說比特幣是沒有價值基礎的符號。但由於廣泛的社會參與,公眾對比特幣的信任形成了其符號的價值基礎,當社會參與度越高,參與的空間范圍越廣,這個基礎也就越牢固,甚至超越了一國或者一個地區乃至全球范圍內成為價值符號,其完全的信用屬性決定其完全的泡沫屬性,從這一點來說其風險是遠遠大於數百年前的銀行券。考察期信用來源,在於兩個方面,一個是公眾的投資參與,也就是所謂的「炒幣」,這部分顯現出極不穩定性;另一個是技術界和部分幣圈人士對數字貨幣背後技術的強大信念,這部分信用則比較穩定。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前者構成了當前比特幣信用的主體,因此隨著各國政府政策和投資市場的相關活動變化,比特幣價格呈現十分大的波動性。據此將其定義為投資品而非貨幣是正確的。
但這個泡沫是不是必然會被戳破呢?這個也不盡其然。正如前者所述,其信用基礎來源於兩個方面,從當前而言則是以第一方面為主體。從短期看,比特幣話題不斷被炒作以及背後區塊鏈技術的話題熱度,將更加刺激公眾的參與度和對技術的信念,從而刺激比特幣的信用度提高,比特幣的信用基礎也就越為牢固。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比特幣價格不斷膨脹,入場門檻也隨著提高,將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比特幣的公眾參與,最終將比特幣的參與限制在小范圍內進行,也就是其發展本身的趨勢就是會損害自己的第一方面的信用基礎,因此很有可能在未來的某個價位比特幣價格達到頂峰,形成極高的投資門檻,價格就在某個高位徘徊,其作為投資手段的盈利空間減小。當然,而若考慮法幣的通貨膨脹,則可認為比特幣價格在某個高位後將不斷緩慢上漲。但是在第一方面信用膨脹的同時,影響第二方面信用的技術也在不斷地發展,由此很可能將導致其信用構成的變化,其價格將可能逐步趨於穩定,其泡沫屬性也將逐步降低但是不是絕對地消失,也不是泡沫被戳破,其始終保持著投資品的職能。
但如同銀行券的歷史一樣,比特幣逐漸深化對社會經濟的影響力必然會引起當局的重視,從而倒逼當局採取措施進行管控。而這些措施的大方向則依賴於數字貨幣概念及其技術的發展程度而定,即其概念和技術發展被接受程度越高,當局越有可能採取順應措施,從而以此並通過各種手段(經濟手段、金融手段乃至立法手段)推行法定數字貨幣與當前數字貨幣競爭,這就如同數百年前法定紙幣與銀行券的競爭一樣。可以預見的是,假如數字貨幣的價值形式被當局認可並付諸實踐,很可能一定程度上會刺激數字貨幣的價格在短期內整體上升;而法定數字貨幣(有人將其稱為數字法幣)的推行有當局背書,其吸引更多資金和信用進入數字法幣領域將成為大概率事件。由於這些變化導致的數字貨幣信用度格局的變化以及必然性的數字法幣進入流通領域,極有可能除了幾個信用強勢而牢固的數字貨幣轉變為「數字貨幣時代的貴金屬作用」以外,其他數字貨幣特別是ICO性質的所謂的數字貨幣,如同數百年前的各家銀行發行的良莠不齊的銀行券一般,將極有可能基本退出市場,最終形成「數字法幣—數字貴金屬幣」的數字貨幣格局,這一過程將最終完成人類史上貨幣發展的又一次轉型。

4. 日本為什麼很多商家接受比特幣的支付

對於比特幣網路硬分叉的事件,國外市場卻表現的極為淡定。日本作為比特幣目前最大的交易市場,比特幣在日本的發展也經歷波折坎坷,2014年日本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台破產後,比特幣市場曾一度跌至谷底。但近期,日本比特幣交易量卻再度大幅增長,比特幣的應用范圍也在不斷擴大。

coincheck是日本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台之一,目前,這家平台每月的交易總金額已經從去年年初的30億日元左右,增長到現在的360億日元,擴大了12倍。對於平台的發展情況,日本比特幣交易平台coincheck社長稱近期1比特幣最高時可兌換14萬到15萬日元(約合人民幣8700元到9300元),較去年同期漲了2.5倍,在日本各大比特幣平台上注冊的用戶總數也超過了60萬人.

在日本東京銀座的繁華商鋪之間,還能看到可以將無形的比特幣和日元紙幣互相兌換的比特幣交易機。人們在交易機界面選擇買進、賣出等操作,通過掃描自己手機上比特幣錢包的二維碼,就可以輕松完成交易了。目前在東京設有6台這樣的比特幣交易機,在日本全國已有14台。

在日本,目前接受比特幣付款的商家已超過4200個。在這家壽司店,顧客結賬的時候,就可以選擇通過掃描比特幣賬單的二維碼來付款。這家壽司店自導入比特幣支付系統後,1個月中由比特幣支付產生的營業額就有50萬到100萬日元,摺合人民幣3萬到6萬元。日本某壽司店店長稱對於商家來說使用比特幣結賬的手續費只有1%,十分劃算,結算後也能很快到賬, 很方便。

5. 比特幣是否是個大騙局

比特幣就是一個騙局,所以投資理財一定要謹慎。

即便是被稱為「硬通貨」的黃金,金價也不會只漲不跌。黃金本身沒有泡沫,但價格過高,就有泡沫了,而泡沫最終都會破滅,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同樣如此。通用虛擬貨幣越多,比特幣的價值越接近於0。

這種純粹運算出來的數字元號的貨幣,沒有任何資產支持,沒有財務收支,沒有現金儲備,沒有使用價值,本身只是一個流通符號而已,一旦失去了信用保證,就是一堆印刷漂亮的廢紙。投資者應該警惕,這個世界沒有所謂安全的投資,所有的投資都是有風險的。

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發文嚴厲整治上述行為,明確代幣交易不受法律保護,隨著一些虛擬幣交易平台轉向境外,投機炒幣行為也轉為「地下」。面對不斷翻新的行為,政府部門在繼續嚴監管的基礎上,更應不斷升級監管手段和能力,持續加大宣傳科普和打擊力度,避免群眾上當受騙。

(5)日本比特幣破滅擴展閱讀:

投資虛擬貨幣更多的是一種投機行為,投資者應強化風險防範意識和識別能力,在未確認對方身份的情況下,不要涉及金錢往來,不要輕信低風險、高回報的投資產品,尤其不要隨意加入未經核實的投資理財群,這些往往是電信網路詐騙分子精心設計好的圈套。

投資理財最好在子女的陪同下進行購買,並且要從官方的、權威的渠道去了解,當發現被騙時及時向警方反映。妥善保護好各類賬號密碼、身份信息等,不要輕易告知他人。凡是提到需要轉賬匯款,都應引起高度警惕,多找信得過的熟人商議。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揭秘瘋狂的比特幣:每個800元 新的龐氏騙局?

人民網-三男子設比特幣騙局獲利15萬余元被判刑

人民網-人民網評「解析區塊鏈」之三:如何避免脫實向虛

6. 比特幣遭遇拋售跌破5萬美元,幣圈神話真的破滅了嗎

比特幣在暴跌的那一刻起,已經使幣圈神話破滅,人們看到了比特幣炒作的風險,不再相信比特幣永遠漲的神話。

比特幣自從誕生以來,價格一路高漲,從幾美分漲到了六萬多美元,甚至有的投資者相信,比特幣會一直漲下去,一直到數十萬美元。但是比特幣雖然漲幅很大,但是也集聚了風險,越來越多的人在炒作比特幣過程中爆倉,最後導致血本無歸。

一、比特幣價格暴跌,炒作風險增加。

比特幣價格出現了暴跌,從六萬多美元一下子到了五萬美元以下,讓很多炒作比特幣的人爆倉,這些人不僅沒有通過炒作比特幣賺錢,反而失去了不少錢。

比特幣價格出現暴跌,其實證明了比特幣背後炒作風險加劇,很多投資者想要落袋為安,不看好後市價格,才拋售比特幣,導致市場上比特幣價格下跌。

比特幣的神話在暴跌中破滅,人們認清背後的風險。大家對此有什麼其他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7. 日本比特幣到底合不合法

日本合法化了 在我國作為投資品也是合法的

8. 日本官方承認比特幣了嗎

承認了早就

熱點內容
用電腦怎麼挖eth 發布:2025-10-08 16:27:10 瀏覽:778
搶劫買比特幣出來成千萬富翁 發布:2025-10-08 16:27:05 瀏覽:114
惠普8300usdt安系統 發布:2025-10-08 15:53:24 瀏覽:51
doge演算法 發布:2025-10-08 14:41:19 瀏覽:456
水之美是比特幣嗎 發布:2025-10-08 14:25:07 瀏覽:861
幣圈0擼快訊 發布:2025-10-08 13:25:25 瀏覽:683
2010年到2020年比特幣 發布:2025-10-08 13:05:49 瀏覽:1000
usdt是哪個國家的虛擬幣 發布:2025-10-08 13:05:47 瀏覽:368
泰坦幣今日行情幣圈 發布:2025-10-08 12:23:25 瀏覽:393
btc礦機種類 發布:2025-10-08 11:42:57 瀏覽: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