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C臨床
⑴ 我丈夫患強直性脊柱炎已有五年,現在我們的女兒已經1歲多了,我想知道,孩子將來
女孩得病的比較少見,男女比例是9:1.而且強直性脊柱炎雖然有一定的遺傳性,但不是遺傳病,所以即使化驗HLB-27是陽性,只要平時注意觀察她是否有症狀就可以了,強直性脊柱炎關鍵是早發現早治療,三分治療七分保養,一般是不影響生活的.
⑵ 任偉的學術簡介
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情況論文題目 刊物名稱 刊物國家 收錄情況 卷期 排名ITT試驗的診斷價值及安全性觀察。 解放軍醫學雜志 國內 2012,37(4):346-349 2 抑制血漿TSH水平的葯物及其臨床意義 中華內分泌外科雜志 國內 2012,6(1):59-61 2 慢病毒介導TCF7L2基因RNAi對胰島BTC6細胞GPR40表達的影響。 廣東醫學 國內 2012,33(4):449-452 2 AGHD患者血清妊娠相關蛋白A水平變化及影響因素 重慶醫科大學學報 國內 2011,36(6):734-737 2 MALDI-TOF-MS法檢測RBP4基因多態性與2型糖尿病的相關性 中國糖尿病雜志 國內 2011,19(7):493-496 2 視黃醇結合蛋白4基因多態性與2型糖尿病 中華內分泌外科雜志 國內 2010,4(2):130-137 2 TCF7L2基因rs7903146和rs11198218單核苷酸多態性和新診2型糖尿病患者早相胰島素分泌的相關性分析。 解放軍醫學雜志 國內 2011;36(3):269-272。 2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內臟脂肪素水平的變化。 山東大學學報醫學版 國內 2011,49(1):19-22 2 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飛行時間質譜法檢測2型糖尿病患者visfatin基因多態性。 廣東醫學 國內 2011,32(2):188-190 2 出版專著教材情況(註:在書名後註明教材或專著)名稱 類別 出版單位 日期 排名衣食住行與糖尿病防治 專著 人民軍醫出版社 2012-06-01 3 男科手術技巧與並發症防治 專著 人民軍醫出版社 2011-07-13 5 成果獲獎情況成果名稱 頒獎部門 等級 完成日期 證書號 排名2型糖尿病家系的幾個候選基因篩查 校廳 二等獎 科技進步獎 1 重慶市糖尿病及相關疾病的流行病學調查 校廳 二等獎 科技進步獎 2 胰島素降解抑制劑的基礎和臨床研究 省部 三等獎 科技進步獎 3 糖尿病家系調查及遺傳標志研究 省部 二等獎 科技進步獎 5 家系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相關因素的基礎和臨床研究 國家 三等獎 科技進步獎 3 2型糖尿病家系的幾個候選基因篩查 校廳 二等獎 科技進步獎 1 鉗夾術的建立及胰島素抵抗機制研究 省部 三等獎 科技進步獎 6 主持重大科研項目情況項目名稱 任務來源 完成形式 完成日期 鑒定驗收單位 主要結論 排名2型糖尿病家系調查和遺傳標志研究 國際合作研究項目 書面、電子 國家科技部 通過 1 2型糖尿病家系血清蛋白組學研究 書面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通過 1 2型糖尿病家系AMPK基因功能SNPs研究 書面 重慶市科委 通過 1 基因重組MafA腺病毒對肝細胞胰島素生成的影響 書面 重慶市科委 通過 1 家族性2型糖尿病家系的幾個候選基因篩查 現場鑒定 重慶市衛生局 通過 1 2型糖尿病家系神經肽Y基因表達研究 書面 重慶市科委 通過 1 TCF7L2基因多態性對糖尿病患者前胰島素水平的影響研究 書面 重慶市衛生局 正在驗收 1 TCF7L2的siRNA干擾對胰島細胞的影響及機制 書面 重慶醫科大學附一院 正在驗收 1 目前承擔的主要項目項目名稱及下達編號 項目類別 項目來源 起訖時間 科研經費(萬元) 本人承擔任務AGHD患者血清妊娠相關蛋白水平的變化及影響因素 地級市、廳、局級 2011.1-2013.12 1.50 負責人 轉錄因子TCF7L2通過調控IDE表達改善胰島素抵抗的機制研究 省部級 2012.7-2014.12 2.50 負責人
⑶ [胎盤植入]是什麼意思
胎盤植入為胎盤絨毛穿入宮壁肌層,發生於孕早期胎盤植入時而非妊娠後期。胎盤植入是產科嚴重的並發症之一。人工流產、引產、剖宮產、產褥感染、前置胎盤、高齡被認為是導致胎盤植入的高危因素。對有高危因素的產婦,產前彩超篩查胎盤植入是必要的。胎盤植入是妊娠的嚴重並發症之一,診斷有一定難度,對具有高危因素者可以藉助B超,AFP等檢查提高診斷率。 胎盤植入是指絨毛侵入子宮肌層。由於原發性蛻膜發育不全或創傷性內膜缺陷,如子宮疤痕、子宮畸形、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症、宮角妊娠、多次人工流產或子宮內膜感染後等原因,使底蛻膜部分或完全性缺失所致。正常胎盤娩出時自子宮內膜海綿層剝離,而種植異常時,胎盤與子宮壁粘連緊密,部分或全部胎盤不能自行剝離。正常胎盤絨毛侵蝕並植入予宮內膜,但不植入子宮肌層。如果各種原岡如刮宮、剖宮產、宮腔操作等造成子宮內膜受損時,絨毛可侵蝕植入到子宮肌層,形成植入性胎盤。臨床上表現為產前無明顯症狀,產後胎盤滯留、產後出血等。點擊查看
⑷ 在網上可以找什麼工作
套包望賣東西
⑸ 強直性脊椎炎
一種結締組織病,主要累及脊椎及骶髂關節,引起骨性強直及畸形。累及髖關節者佔1/4,偶可累及膝、踝及手足小關節。有遺傳因素。寒冷及潮濕地區多見。男性青壯年多見。人類白細胞抗原HL-B1280% 陽性。X射線可見椎體骨質疏鬆,邊緣相連成骨橋,但是仍呈方形及保留椎間隙。治療重點是緩解 疼痛,防治畸形。截骨術可矯正脊椎駝背畸形、關節屈曲攣縮或融合畸形。還可做人工關節置換術。
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是一種慢性全身性炎性疾病,它的病因不明,主要侵犯脊柱,尤以骶髂關節病變最為常見。它的最為顯著的變化為關節的纖維化和骨性強直。
強直性脊柱炎以往稱為類風濕性脊柱炎,目前該名稱已廢用了達20年之久,理由是強直性脊柱炎與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強直性脊柱炎亦絕對不是一種特殊部位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因缺乏類風濕因子而又曾被命名為"血清陰性脊柱骨關節病",現在看來亦不確切,因為並不存在有"血清陽性脊柱骨關節病",同樣屬於此類病的很多,包括Reiter病、牛皮癬關節炎、腸源性關節炎、兒童期慢性關節炎等。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古老的疾病,從公元前2、3千年的古埃及人骨骼標本中曾發現從第4頸椎至尾椎的所有椎體全部融合連接成一塊骨骼。在古希臘與阿拉伯文著作中,都曾發現有類似的記載。在19世紀末時Strumpell和Marie對本病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但直到本世紀30年代才有了詳細的放射學檢查的記錄。至70年代初,Brewerton等發現本病具有強力的HLA-B27抗原。
1893年首次由俄國人Btchterev對此病做了比較詳細的描述。1897年和1898年Strumpell及Marie又分別詳細報道了此病,故曾以別捷列夫病和馬一施二氏病命名。我國在2000多年前的皇帝內經《素問·痹論篇》中記載言:「腎痹者,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描述了本病的病機及症狀。我國自50年代曾稱此病為類風濕性脊柱炎或中樞型類風濕性關節炎,近年來隨著醫學的發展,對本病的認識不斷深入,發現本病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無論在好發年齡、性別、好發部位、病變特點以及各項化驗檢查均不相同,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血清中不存在類風濕因子,而組織相容抗原HLA—B27的陽性率甚高,說明本病完全不同於類風濕性關節炎。故於1963年國際抗風濕聯盟將此病定名為強直性脊柱炎。
1982年我國第一次風濕病專題學術會議肯定了強直性脊柱炎這一國際統一的命名。類風濕脊柱炎和中樞型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診斷名稱均已停止使用。在風濕病最新分類中,已將其歸類於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之中。但目前國內也有些專家認為:此命名也並非十分確切,因為本病受累的組織器官並非僅僅限於脊柱,髖、膝、踝、腕、肩等四肢關節均可受累,且眼睛、心臟、肺臟、腎臟等多臟器也常被累及,應是一種全身性疾病,但目前國內外仍通用此診斷名稱。
在發病率方面,白種人的發病率為0.05%,多見於男性,男女的比例大致為10∶1。但最近的研究發現女性病例,無論在臨床表現與X線表現,都進展較慢。由於症狀不夠嚴重,診斷往往遲延,造成女性病例稀少的現象。女性病例往往為輕型或亞型,估計男女之間的比例約為7:3。
根據正常人HLA-B27普查的結果,B27陽性的人有20~25%的X線表示出骶髂關節和脊柱炎表現。假使將這種亞臨床型和輕型的都統計在內,本病的發病率可高達1.5%。但也有報告HLA-B27陽性的人中,有5%患有強直性脊柱炎。產生發生率高低不一致的原因是對骶髂關節炎的診斷標准不一,使發生率有顯著差別。必須指出,不是凡發現有骶髂關節炎且伴有症狀者都可以診斷為強直性脊柱炎。
編輯本段【病因】
強直性脊柱炎至今病因未明,可能與遺傳性易感因素有關。HLA-B27影響本病發病機理的方式至今不清楚,但必須看到B-27與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病有著密切的關系。並非所有具有B-27抗原的病人都會使疾病發展,B27的存在還不足以使每個人都發病。看來B27本身並不重要,主要是它與其他基因間的不平衡聯系,改變了免疫反應,使機體易於發病,很可能B27抗原作為病毒或其它外來因素的受體,在本病的發病過程中起作用;也可能B27抗原與外來因素有些相似,使這些因素起著異常免疫反應而致病。外來因素種類很多,長期以來懷疑感染是主要的因素,但未能被證實。目前發現革蘭氏陰性腸道桿菌,如肺炎桿菌對本病的發病可能起著作用。
至於致病因子是B27本身,還是與B27有著密切關系的基因,目前還不了解,B27基因可以影響疾病嚴重程度,但不能肯定它可以影響疾病的發展。
感染因素:近年來的研究發現本病的發生可能與感染有關。
內分泌失調或代謝障礙:由於類風濕多見於女性,而強直性脊柱炎多見於男性,故被認為內分泌失調與本病有關。但利用激素治療類風濕並未取得明顯效果,激素失調與本症的關系也沒有肯定。腎上腺皮質機能亢進的病人患類風濕或強直性脊柱炎的比率無明顯增加或減少。
其他因素:年齡、體質、營養不良、氣候、水土、潮濕和寒冷。其它包括外傷、甲狀旁腺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局部化膿感染等,可能與本病有一定關系,但證據不足。
⑹ 軟體《簡明心理測評》有沒有注冊機啊
有,你到網路上搜"簡明心理測評 注冊"會有一堆的
我看過了
注意中間有個空格
⑺ 什麼叫POC ,有什麼作用
POC,是Proof of Concept的縮寫,意思是為觀點提供證據,它是一套建議的電子模型,它可用於論證團隊和客戶的設計,允許評估和確認概念設計方案,POC的評價可能引起規格和設計的調整。
作用:
POC流程所產生的關於設計的承諾、大家都認可的意見都將記錄在設計的調整文檔中,以備查。這樣下去,POC不斷發展。如果在完成這些任務時需要幫助,可以在Queensland大學找到協助資源。
(7)BTC臨床擴展閱讀:
POC的評價和驗證
評價和驗證過程就是尋求風險承擔者通過POC和備案設計文檔的反饋。通過POC評價,風險承擔者可能提出調整規格和設計的要求。
有時,由於設計存在的缺陷或不適當的地方,設計團隊就可能只好回到繪圖板。客戶可能決定停止設計或尋找其他團隊,這是因為設計沒有足夠地關注客戶和使用者的需求,或者是因為客戶需求的不穩定性。
有時這種改變是由客戶組織或者項目決策者所引起的。通常,在評價和驗證過程結束時,有關設計的承諾、大家都認可的意見都將記錄在備案的設計文檔中。
這往往是產品開發的生命周期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在結束評價和驗證之後,POC就可繼續發展。
⑻ 我得病了不想找對象
不要灰心,每個人都有最求幸福的權利,如果碰到真心愛你的人,她是不會在乎你的這個病,只要你要真心關懷愛護她,她會陪你到天荒地老的。所以,加油,祝你幸福!
⑼ 求助!!膝關節疼痛,知道的請進!!!
你最好還是去正規的醫院拍一個x光片子,確診一下,
看看半月板有沒有損傷啥的。
⑽ 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ridylitis;AS;)是一種主要侵犯脊柱,並可不同程度的累及骶髂關節和周圍關節的慢性進行性炎性疾病。本病又名Marie-strümpell病、Von
Bechterew病、類風濕性脊柱炎、畸形性脊柱炎、類風濕中心型等,現都稱AS。AS的特點為腰、頸、胸段脊柱關節和韌帶以及骶髂關節的炎症和骨化,髖關節常常受累,其它周圍關節也可出現炎症。本病一般類風濕因子呈陰性,故與Reiter綜合征、牛皮癬關節炎、腸病性關節炎等統屬血清陰性脊柱病。
強直性脊柱炎實際是一種很古老的疾病,早在幾千年前從古埃及人的骨骼就發現有強直性脊柱炎的證據。距今2000年以前,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描述了一種疾病,患病者有骶骨、脊椎、頸椎部的疼痛。
1893年首次由俄國人Btchterev對此病做了比較詳細的描述。1897年和1898年Strumpell及Marie又分別詳細報道了此病,故曾以別捷列夫病和馬一施二氏病命名。我國在2000多年前的黃帝內經《素問·痹論篇》中記載言:「腎痹者,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描述了本病的病機及症狀。我國自50年代曾稱此病為類風濕性脊柱炎或中樞型類風濕性關節炎,近年來隨著醫學的發展,對本病的認識不斷深入,發現本病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無論在好發年齡、性別、好發部位、病變特點以及各項化驗檢查均不相同,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血清中不存在類風濕因子,而組織相容抗原HLA—B27的陽性率甚高,說明本病完全不同於類風濕性關節炎。故於1963年國際抗風濕聯盟將此病定名為強直性脊柱炎。
1982年我國第一次風濕病專題學術會議肯定了強直性脊柱炎這一國際統一的命名。類風濕脊柱炎和中樞型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診斷名稱均已停止使用。在風濕病最新分類中,已將其歸類於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之中。但目前國內也有些專家認為:此命名也並非十分確切,因為本病受累的組織器官並非僅僅限於脊柱,髖、膝、踝、腕、肩等四肢關節均可受累,且眼睛、心臟、肺臟、腎臟等多臟器也常被累及,應是一種全身性疾病,但目前國內外仍通用此診斷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