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骨灰級玩家失蹤
Ⅰ 最早持有比特幣的那些人,現在過得怎麼樣
那些人現在日子過得很滋潤,早期把玩比特幣的這些“風口的豬”掙了很多錢。
現在很多遍論壇對比特幣的討論不再局限於“比特幣是不是一個騙局”,而是拓展到“比特幣能不能成為全球性貨幣”。在筆者認為比特幣就是一個十足的數字泡沫,一個由演算法構建出來的虛擬貨幣,背後沒有國力支撐,而且比特幣的稀缺性必然導致其升值很快,尤其是在市場經濟的引導下。各國日常使用的貨幣背後是有國家威望的背書,就像美元之所以全世界流通,還不是因為美國強大的國力確保了美元的流通能力。中本聰當初單純的設想,讓比特幣代替各國貨幣,成為全球流通對象,在國與國之間的力量角斗看來,簡直是笑話。
Ⅱ 為什麼比特幣在中國命運多舛
自中國大陸宣布將於10月底關閉比特幣交易以來,比特幣的價格經歷了一輪「過山車」行情。9月一度跌至25000元左右,10月又沖高至接近40000元,似乎顯示出了頑強的生命力?
不過,這種高價卻是很脆弱的。
中國大陸關閉場內交易之後,大陸比特幣玩家大量轉移至香港,由於部分交易所可以做期貨,大約有10-20倍的杠桿。再結合場外交易即使在「爆發」之後,交易額也僅有前期場內交易量的1/100,可以看出,參與比特幣交易的玩家數量已經大大減少,而少數炒家在藉助杠桿的放大作用,勉強維持住了比特幣的價格。
不過很難想像這些炒家完全是用自由資金在支撐的。考慮到資金的借用成本,和全球已經進入貨幣緊縮周期的事實,再加上越來越多國家對炒作數字資產風險重視度的上升,監管政策也會越來越密集,這種缺乏基礎的高價恐怕難以持續太長時間。難道是少數早期囤幣者為了尋找接盤俠而故意作的局?不是沒有可能。
另一方面,官方發行的數字貨幣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當中。實際上,從2016年下半年起,中國對官方法定數字貨幣的討論就越來越多。2017年9月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還設立區塊鏈研究院,跟蹤研究數字貨幣技術,這被外界普遍視為中國政府正加速研究推出數字貨幣的前兆。中國有可能成為首個發行官方法定數字貨幣的國家。
當然,這個過程不會是一蹴而就的,而且最終成品也會和比特幣之類的數字資產有較大差異,更像是一種基於密碼學的數字法幣。現在的懸念是這種新的法定數字貨幣,其結算方式是類似於現在的網上銀行模式的實時集中清算,還是可以離線的點對點結算。如果是後者的話,應用前景還會更廣闊一些,使用可能也會更方面。
貨幣歸根結底是交易的媒介和儲藏財富的手段,本質是信用的體現。所以要在一個長時段里發揮貨幣的作用,這種媒介必須具備相當的信用。而現階段和可預見的未來,最強的信用仍然來自政府的強力手段。假如現在有人拿出民國時期的金圓券,那隻能叫古董。
所以從長期來看,我個人並不看好私人發行的貨幣。尤其是比特幣在底層設計中就存在難以持久的邏輯缺陷,所以現在我們才看到不斷有「擴容」現象的出現,而每一次這種「修正」,都是對其信用的傷害。
不過,即使比特幣等私人數字貨幣成不了主流,但區塊鏈技術卻大有可為。比如數字產權認證。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在租房市場,如果法律強制房東或中介,在出租房屋前必須出示房屋的擁有官方或第三方認證的、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所有權證明,那麼假房源的問題想必會少很多。
在此基礎之上,還能使遠程在線抵押、交易成為可能。資產的數字化將使交易更便捷,可以進行更深多領域的應用探索,甚至能進行國際間的直接交易,如大宗商品、期貨,貴重品(房產、珠寶、古玩、藝術平等)的遠距離抵押、交易等等。
當然,這一切也需要配套的法律。只有出現了明確的判例,才能對未來建立在區塊鏈基礎上的產權保護起作用,才能樹立公眾對此的信心。「從零到一」會很慢,但一旦突破了臨界值,有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之後的「從一到一萬」會飛快完成。
此外,國家之間的合作對應用范圍的拓展也不可或缺。數字技術先天具有易於跨地域、跨國際傳播的特點。當新的技術積累拼湊齊了所需的拼圖之時,實現從量到質的突破就只差最後一層窗戶紙了。突破是必然的,偶然性只是在於由誰來完成,大家都在拚命狂奔,但歷史只會記住第一個沖過終點線的。
區塊鏈作為新生事物,其應用范圍和深度還有待探索,就像電力在誕生之初,人們也不知道它有什麼用處。不過,隨著人類行為與互聯網及數字技術的融合越來越深入,類似區塊鏈的密碼學技術的前景一定是不可限量的。
Ⅲ 不是說比特幣是一個騙局嗎,為什麼又火起來了
2020年以來,比特幣已經成為了所有市場當中表現最好的風險資產,沒有之一,目前已經短暫突破了2.4萬美元一枚的歷史最高點。很多投資者都在問我關於比特幣的問題,那麼比特幣真的值得入場投資嗎?
首先,需要澄清的一點是,我這里所說的比特幣投資是全資買入比特幣資產,而並不是杠桿投資。
那麼比特幣到底能夠投資嗎?普通人是不是應該買一點比特幣呢?
實際上我是不建議,一般投資者進行比特幣投資的,但是不建議不代表絕對不行。
正如我剛才所說,全資購買比特幣資產實際上是能夠在風險和收益上進行平衡的。如果一般投資者手中有幾萬閑置資產,在心理上又能夠接受高風險投資,也就是說這幾萬塊錢就算完全虧損掉自己心裡都能接受的話,那麼投資比特幣收取高收益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比特幣現在的價格是歷史最高水平,但這並不是說比特幣沒有投資空間,按照一般的估算比特幣會在未來一段時間達到。30萬美元到50萬美元之間的價值,也就是說即便比特幣在未來短期內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跌,長期來看投資的價值潛力也是可以的。
從短期來說,雖然一般認為比特幣的公允價格會在這一次全球央行放水之後達到1萬至12,000美元左右,那麼現在的價格也是高估的,這意味著比特幣在一段時間之後會出現明顯的下跌,但是在回歸到公寓價格之前,會由於市場的情緒推動繼續上漲,很可能會挑戰3萬美元。
畢竟在2020年以前,比特幣的公允價格大約是在6000美元左右,但在2017年也是挑戰過接近2萬美元的水準。
總結一下,如果你能夠接受高風險投資並且有閑置虧損掉也不心疼的錢,那麼全資投資比特幣是一種資產配置的選擇。
Ⅳ 比特幣之父中本聰為什麼會神秘消失
也許他很久以前就計劃消失,或者是一些事故迫使他消失。目前,有許多猜測:中本聰是一個秩序井然、一絲不苟的人。我們可以從他的作品中證實這一點。他不是那種在醒來時突然做出沖動決定的人。他知道一旦他決定離開,他就不會回來了。他可能提前幾個月甚至幾年就安排好了他的離開,並努力工作以達到最後期限。
比特幣已經成熟。2011年4月23日,他給邁克·赫恩發了最後一封電子郵件。他說他要做其他事情。比特幣讓加文和其他人安心。「在比特幣形成的幾年裡,中本聰很好地保護了它。現在比特幣可以生存,而無需他挖礦、修復關鍵漏洞和引入新的核心版本。也許中本聰離開是因為他已經做了他應該做的一切。當世界開始對他的創作產生濃厚興趣時,留下只會玷污他的遺產,增加他毀滅的風險。
Ⅳ 「比特幣之父」中本聰為何會神秘消失
中本聰到哪裡去了?在我看來,中本聰可能一直都不存在。或許他只是一個代號,又或許他只是一個比特幣團隊捏造出來的名字,這么多年過去,外界一直在推測中本聰的身份,但是沒有人見過他真人。
從一開始推出到現在,比特幣經歷了高峰也經歷過低谷,現在比特幣的價值已經趨於穩定,普通人想要依靠挖礦獲得比特幣,基本上很難做到,在成本上也很難控制。所以基本可以確定,普通人想要依靠努力靠比特幣發財,基本已經沒有可能了。而現在加要加入炒幣圈,我個人也認為不太理智。一是因為大家都知道比特幣的價值,沒有便宜可以隨便撿。二是比特幣是否會在未來大有作用,目前還沒有人可以給出百分百的保證。所以,炒幣需謹慎,如果你一定要炒,那就看看自己的錢包是否有足夠的錢吧。
Ⅵ 當初稀里糊塗買了20000枚比特幣的人,現在過得怎樣
有兩種情況,要麼在比特幣價值最高的時候拋售了賺了一大筆錢,要麼現在還在持有著觀望。
Ⅶ 英國一程序員把7500個比特幣當成垃圾扔掉,造成的損失該誰承擔
就很後悔。
英國一程序員一不小心把藏有 7500 枚比特幣私鑰的硬碟當垃圾扔掉了,估值約 2.6 億美元,相當於 17 億人民幣(按照現在的比特幣市值計算)。
這一下就扔掉了十幾個小目標啊,換誰都會心疼。
但更讓人心疼的是,這些被丟掉的比特幣可能再也無法找回了,因為當地政府不允許,表示這是違法的。
後來,為了找回 7500 枚比特幣,他眾籌 740 萬英鎊,請求政府讓他挖開垃圾填埋場,但得到的結果依舊是不允許。
並且據外媒報道,那個垃圾場每年幾乎會傾倒 5 噸垃圾。
也就是說,即便當地政府允許他去找很可能也找不到了。這是什麼人間慘案啊。
「真手誤」,當事人很後悔,非常後悔
丟幣年年有,但這么慘的估計沒幾個。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 James Howells ,事情還要從 2009 年說起。
比如,2016 年 ,Blockchain Future Lab 的首席研究員馬克以 3000 美元的單價屯了 7.4 個比特幣,又在他人的建議下,將比特幣放入了 Trezor 硬體錢包。
為了保護錢包,馬克用英文助記詞將密碼記在了一張紙條上,後來被清潔阿姨當做扔掉了。
於是他找到了 Trezor 硬體錢包幫忙解決這個問題,對方給出的回應是系統有 bug 。
實在沒辦法,馬克請了一個黑客來修補漏洞,成功找回了比特幣。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方法費用很高昂,一般在 500 美元到 2,500 美元,但成功率在 95% 以上。
二是暴力破解。
有需求就有市場。如果你丟了比特幣找不到可以尋求錢包找回服務公司幫忙,他們可以恢復密碼和修復損壞的加密貨幣錢包。即將專業軟體生成數百萬個潛在密碼,通過挨個進試,以求「暴力破解」用戶的錢包賬戶。
或者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將已經被刪除或者損毀的關鍵文件恢復。盡管該方法盡管成功率較高,但也要看用戶提交的硬碟損毀程度。
暴力破解的成功率在 30% 左右,而且價格不菲,大概占總找回資產的 20% 。
第三個方法就比較「玄」——催眠。
簡言之就是催眠師通過催眠喚起你潛藏的記憶。
報道稱,來自 S. C. Greenville 的催眠師傑森•米勒就通過給用戶催眠來幫助用戶回想起正確的密碼。
據米勒介紹,他的服務可用比特幣支付,基本收費是 1 個比特幣,若能成功幫助治療者找回密碼和錢包里的數字資產時,額外收費是錢包里數字資產總額的 5%。
但與此同時,據米勒統計,通過催眠找回比特幣的概率一般只在 50% 左右。
當然,並不是丟掉的比特幣都能找回來,找不回比特幣的是大多數。
所以,如果有持有比特幣的朋友,一定要做好存儲工作,否則下一個與千萬富翁擦肩而過的可能就是你了。
Ⅷ 比特帀運行中出現這種問題怎麼辦
帥哥靚妹,我也碰到類似情況。那是因為GPU的貢獻太小了,根本插足不了;另外,那就是網速問題,和國外的伺服器連接不上。這兩點原因讓我也失去了開礦的信心了。挖比特幣不容易,非骨灰級玩家想有收益在理論上幾乎是不可能的。試試倒可以,但不可當真。試試的時間也不要太久,否則結果毫無所獲,倒賠上了不少電費。畢竟這東西比黃金鑽石都還稀少。還有,比特幣產生是逐年減少,這更讓人覺得「錢途」無望。
Ⅸ 巴西比特幣大王被捕,被捕的原因是什麼
有媒體報道,巴西警方逮捕了加密貨幣洗錢團伙Bitcoin Banco Group的成員及其領導人、號稱“比特幣大王”的克勞迪奧·奧利維拉,因涉嫌欺詐和侵吞客戶資金,涉案金額約合3億美元。2019年,該集團報告其為客戶保管的7000多枚比特幣神秘消失。警方調查發現,這些比特幣大多流入了奧利維拉自己的錢包。
Ⅹ 世界比特幣最大玩家CEO被捕
世界上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商MtGox去年宣布破產,日本警方近日逮捕了其CEO馬克·科爾佩勒斯,MtGox在倒閉之前,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商。
比特幣一度爆紅,成為許多人的投資工具,迫使包括中國在內的金融官員出面警告投資這種虛擬貨幣,不但非法而且風險極高。現年30歲的馬克·科爾佩勒斯涉及比特幣投資損失3.87億美元,他在2011年收購的MtGox也在去年2月突然宣告破產。
科爾佩勒斯被質疑利用比特幣交易電腦系統輸入偽造的數據,造成假賬。他說,這是電腦系統有問題,但是不久之後就將公司宣告倒閉破產。來自日本的報道稱,科爾佩勒斯被控從公司破產的程序中獲利100萬美元,但是科爾佩勒斯的辯護律師否認他涉及任何不法行為。
幣圈主流媒體比特幣之家有更多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