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沖突影響比特幣
Ⅰ 為什麼伊朗拋棄美元專用比特幣
在伊朗政府眼裡,比特幣逆市生長的特質是最為看重的點。
形容比特幣是一隻「打不死的小強」一點都不為過,在諸國打擊的背景下,當前比特幣的市值到達了空前的1021.4億美元,比投資公司高盛還要多,其股價也頑強地突破了6300美元。市值過千億意味著什麼,蘋果為了這個目的努力了31年,亞馬遜努力了20年,比特幣只用了不到10年。在今年年初,比特幣價格還不到1000美元,也就是說,在10個月的時間里,比特幣漲幅已經超過了550%。
盡管比特幣並不受監管部門和金融大鱷的青睞,但是在普通投資者的眼中,它依然是極具投資潛力的數字貨幣類型。比特幣在遭遇政府監管和金融機構冷眼的背景下依然能夠逆市上漲,普通投資者對於數字貨幣投資的熱衷已經達到了空前的高度。
其次,比特幣已經在伊朗有了良好的生長土壤。
美國這幾十年來對伊朗採取了一系列經濟制裁,從禁止對伊朗的貿易和投資,到對伊朗能源領域的制裁,招招致命,其中美國對伊朗的金融制裁可謂是所有制裁里的典範,美國利用美元在世界的霸主地位,禁止本國和一切使用美元交易的外國銀行給伊朗提供服務,要知道全世界70%的貿易以美元來展開。
在輪番的制裁中,伊朗找到了救命稻草——比特幣,如果和其他國家交易避開美元,通過虛擬貨幣比特幣,就能完美化解美元的制裁。因此,第一個實時比特幣交易所BTXCapital 兩年前在伊朗成立,加上伊朗境內超過5000萬的互聯網用戶,在未來幾年內,非常有潛力成為世界下一個主要比特幣市場。
Ⅱ 美伊沖突升級,為何大部分德國人視其為最大的威脅
美伊沖突升級,為何大部分德國人視其為最大的威脅?這裡面有很深刻的原因,下面我們給大傢具體的講述一下,看完之後大家就明白,希望朋友們能夠參考:
三、美國和伊朗沖突,很可能導致美俄之間沖突:
現在中東地區,不僅僅是伊朗一個國家,要知道俄羅斯就在敘利亞駐軍。同時伊朗和俄羅斯的關系十分密切,一旦伊朗和美國的沖突升級的話,那麼很可能導致俄羅斯參與進去,因此德國人擔心會出現第三次世界大戰!
Ⅲ 美伊軍事沖突影響股市什麼板塊
美伊軍事沖突,會影響股市中的石油板塊,軍工板塊和黃金板塊。
Ⅳ 金融犯罪,離我們有多遠
我們經常會在各大媒體上看到針對金融犯罪的報道,特別是每當有人或企業因此而遭受巨大經濟損失時。在不少人看來,金融犯罪似乎是「投資者的游戲」,和自己沒有什麼關系,更不需要自己了解相關的知識。實則不然,近些年來,金融犯罪開始越來越多地波及到普通人群,而犯罪分子的手法也變得越發隱秘和難以發覺。這篇文章將會結合多個在國內外有較高知名度的案例,簡要介紹常見的金融犯罪手段。
比特幣相關犯罪
當幾年前比特幣(Bitcoin)剛剛出現之時,大多數人只是把它看做一個新興的玩具。不料幾年之後,比特幣已經成為最具人氣的網路虛擬貨幣之一,關於它的投資也開始火熱起來。不過,越是火熱的投資手段,往往越會隱藏著風險,比特幣虛擬化、高度加密的特點,使得其成為不少犯罪行為的「保護傘」,更有人利用比特幣投資來進行詐騙,從而造成經濟損失。
案例:2013年10月,美國警方查封了著名的比特幣交易平台「絲綢之路」,將平台站長羅斯·威廉姆斯·烏布利希(Ross William Ulbricht)逮捕。根據執法部門的資料,該平台中70%左右的交易都是利用比特幣來進行的販毒活動,其餘30%也和個人信息販賣、非法槍支交易、清洗黑錢等犯罪行為有關。無獨有偶,比特幣基金會的前副主席、資深比特幣玩家查理·施蘭(Charlie Shrem)也因洗錢等罪名,被判入獄2年。
建議:
比特幣本身便具有很大投機性和風險,其價值也不固定。由於不是實際流通發行的貨幣,它的相關活動也不受金融監管部門的監管,相關投資一定要三思而後行;
如若計劃投資比特幣,注意交易的安全性和可靠程度,更應該給交易相關的電腦安裝殺毒軟體等程序,以避免軟體漏洞帶來損失;
盡管比特幣不受國家監管,但若發現當前進行的交易與洗黑錢等不法活動有關,或是因詐騙而蒙受損失,仍可以報警。
倫敦金詐騙與傭金騙案
倫敦金是一種特殊的貴金屬交易方式,因最初起源於倫敦而得名,近幾年在國內部分城市開始火熱起來。倫敦金投資的特點是,各種交易並不涉及實際上的貴金屬買入/買出。由於不少投資者對這種交易模式並不熟悉,便很可能將交易委託給第三方的代理機構。
然而,代理機構的交易傭金是按交易次數,而非實際獲利計算,有些代理機構會藉此利用客戶的賬戶進行重復但不合理的買賣以賺取傭金,但卻令客戶蒙受巨大損失。有時他們也會通過網路、街頭宣傳等方式接觸不懂相關知識但卻想投資的人士,再通過密集宣傳,誘騙他們簽訂投資合約並授權其進行代理,然後用上述步驟來斂財。無獨有偶,保險投資中也會出現代理人利用投資得利和客戶的授權反復購買新保單,自己賺取高額提成的詐騙事件。
案例:2012年,一家名為「金寶庫投資」的公司被媒體曝光。根據媒體對該公司前投資顧問的采訪,公司利用豪華裝潢的辦公室和「忙碌」的工作人員來吸引投資者參與倫敦金投資,並會在投資者開立賬戶後,以各種理由勸說投資者將賬戶交予他們代理。在此之後,他們利用代理身份頻繁買賣以賺取傭金,其中一個賬戶在3個月內進行了170多筆交易,僅傭金就高達10萬元。
建議:
在購買自己並不了解的金融產品前,應徵求專業人士的意見,以免自己的不了解被人利用;
如准備投資,最好選擇聲譽較好的大型銀行或金融機構,不要聽信廣告宣傳而盲目決定投資;
如准備就投資簽訂任何協議、授權書或條約,應詳細閱讀其內容,尤其要清楚了解涉及金錢的細節,以及是否有不合理條款等;
留意相關投資的月結算單,仔細確認自己是否清楚其中每一筆交易的內容。如有可疑的交易出現,應盡快咨詢有關銀行或金融機構。
新型傳銷
傳銷在國內可謂是最具知名度的金融犯罪(沒有之一)了,每年各地警方都要反復叮囑人們切勿因一時貪念而墮入傳銷陷阱,當然盡管如此,每年警方還是能破獲不少大型傳銷案件,解救不少被傳銷組織所困的人。而在最近,傳銷組織已經不再滿足於傳統的開班「授課/培訓」的模式,轉而通過網路手段來招攬下線,並完成全部或大部分傳銷活動。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網路傳銷盡管會擁有種種手段以掩藏性質,但卻依然具有傳銷類詐騙最基本的特徵。其一,正如傳銷的另一個名字「層壓式騙案」一樣,所有傳銷均是通過由新加入者極力發展下線,下線再繼續發展,一級壓一級的傳播方式來獲得全部或大部分利潤的。其二,相較於直銷式營銷以產品銷售情況來計算收益的方式,傳銷的收入不會太多依賴產品的銷售(乃至於商品都是虛假的幌子),其高昂到離譜的加入費用有時也能夠和前者相區分。
案例:在香港,一個宣稱提供「競購計劃」的網站鼓勵用戶支付逾萬元的費用以充值「競購點數」,並聲稱用戶可通過這一點數在其網站競購市場價值很高的商品。與此同時,用戶也可通過介紹他人來充值以獲取紅利,且介紹的「下線」越多,紅利也越多。由於大量的用戶發現其並未能成功競購任何商品,也得不到任何紅利,便決定前往公司查看,卻發現公司早已倒閉,負責人也已捲款潛逃。
建議:
如要參加需購買商品/服務的直銷式營銷計劃,尤其是該商品/服務價格高昂之時,應小心衡量自己是否有能力購買,以及發展營銷網路的模式是否合法;
不要聽信宣傳,以借貸或透支款項參與投資,或是直銷式營銷計劃;
當計劃的舉辦者游說你不要聽取家人或朋友的意見時,應果斷拒絕,這樣的計劃往往存在著很大問題;
留意親友是否有參與可疑的投資計劃,尤其是該計劃是在國外進行宣傳的。值得一提的是,傳銷本身即為非法行為,在某些國家/地區,參與傳銷活動並發展下線更屬刑事罪行。
【參考資料】
[1] 香港警務處網站(http://www.police.gov.hk)
[2] 香港金融管理局網站(http://www.hkma.gov.hk)
[3] 中國人民銀行官網(http://www.pbc.gov.cn)
Ⅳ 最近的美伊沖突是如何形成的
美伊沖突其實是積累到了一定程度自動爆發的。美伊關系一直就很差,這次是一個導火索
Ⅵ 美伊兩國沖突持續升級,到底會對股市與貨幣全球資本市場產生怎樣的影響
在伊朗向美國發射導彈,誤傷到一架客機之後。美國和伊朗這幾天之間的關系好似是緩和了許多。雙方目前都按兵不動,伊朗也與之前十分激烈的叫囂著暴富美國的態度發生了變化。美國的總統特朗普,也沒有繼續作妖了,只是表達了美國將會對伊朗進行經濟制裁。之前沖突激烈的時候,導致了原油、黃金的價格暴漲;而沖突平緩之後,原油、黃金的價格有所回落。所以美國與伊朗沖突如果持續升級,將會對股市與貨幣全球資本市場產生巨大的沖擊。
並且伊朗和美國一旦打起來,中東地區肯定會都會被波及,中東地區本來就是很大的原油儲備國,那麼原油市場就會受到影響,原油的價格就會飛快的上漲,原油市場也會出現混亂。
所以,伊朗與美國交戰對股市和全球資本的沖擊不小。
Ⅶ 中東地區形式緊張,美伊沖突升級的話,伊朗會不會成為第二個伊拉克
伊朗不會成為第二個伊拉克,因為伊朗人民非常團結,軍事力量也是中東各國最強大的,美國如果想對伊朗動武,也是要傷筋動骨的,而國際上也未必就願意幫助美國。
伊朗是一個伊斯蘭教國家,國內有98.8%的居民都信奉伊斯蘭教,而且伊朗實行政教合一制度,神權高於一切,雖然這個制度非常落後,但是這也讓伊朗上下一心,非常團結,美國對伊朗實施制裁,不但沒有瓦解伊朗人民的鬥志,相反,伊朗上下都視美國為仇敵,這與伊拉克有很大的區別。
而且美國的政治也不允許再隨便發動戰爭了,當年的老布希打贏了海灣戰爭卻失去了總統連任的機會,想一想,哪任總統還願意犧牲自己的政治生涯去和伊朗拚命,所以伊朗不會成為第二個伊拉克。
Ⅷ 美伊沖突不改A股強勢行情
盤面觀察
周一兩市股指沖高回落、深強滬弱,滬指收跌、深圳收漲,兩市成交額8041億元。盤面觀察,貴金屬、轉基因、特斯拉等板塊漲幅居前,民航機場、保險銀行、超級品牌等板塊跌幅居前。兩市漲停93家,跌停3家,北向資金凈流入43.55億。截止收盤,滬指報3083.41點,跌0.01%,深成指報10698.27點,漲0.39%,創指報1859.92點,漲1.30%。
後市展望
12月初以來,股指走出一波單邊上漲行情,2019年歲末政策連續出台 《現金管理類理財新規》、《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新證券法》三項重大改革和元旦降准,助推滬指突破8個月箱體頸線3050壓制,2020年春季行情提前已到來。頭兩個政策都和銀行相關,分別在銀行資產端和負債端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第一個政策在負債端,要求現金理財可每日贖回,並要求投資范圍局限於1年內現金產品和397天內債券,短期降低銀行同業借款和中長期債券的現金類理財收益率,並將抹平與貨幣基金的差異;第二個政策在資產端,要求存量房貸利率今年掛鉤LPR並1年1變,今年利率將出現下行,利好頭部企業,銀行短期雖有息差壓力,但中期取決於經濟預期。新版證券法確立全面推行注冊制催化券商板塊,但隨著股票供給增加,大部分個股將喪失流動性,資金會進一步向頭部公司集中。而元旦降准,主要對沖「年初萬億地方債下放的流動性需求+季度初繳稅高峰的客觀壓力+通脹壓力邊際回落」等因素。技術上,2019年牛熊過渡一年後,2020年有望在經濟企穩預期下走出新一輪春季上漲行情,並可能開啟三浪3周期。盡管周邊市場因近日美伊沖突大跌,A股今日低開高走卻成避風港,雖然午後受「中國推遲中美第一階段協議簽署」不實傳聞影響一度跳水,但股指最終頑強收高、表現強勢,這可能是趨勢的力量。
操作策略
策略上,因某超級品牌業績預告低於預期,價值藍籌板塊整體承壓,各種題材股則爭相鬥艷,建議短線重點關注轉基因、特斯拉題材和黃金石油避險板塊,中線繼續關注消費電子為代表的成長股。【投資顧問 羅利民,執業證書編號:S0260611010126】
Ⅸ 美伊沖突中國表態的原因
中國是一個大國,當然在世界舞台上有自己的責任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