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對比比特幣的態度
⑴ 大漲之際市場對比特幣的態度依舊兩極分化,你對該股有何看法
我對相關的股票的看法是比較悲觀的,比特幣相關股票在市場當中只是依靠著情緒在炒作的,在未來上漲的幅度依然是十分有限的,目前我並不看好相關股票的上漲機會。
比特幣在最近一段時間在市場當中所受到的關注是非常大的,比特幣的價格一直在持續不斷地刷新的記錄,而且很多購買比特幣的人已經賺得盆滿缽滿了,而且在市場當中的不在助推之下,比特幣在未來一直是被很多人看好的,但是普遍看好的都是一些散戶,對於機構投資者來說已經給出了一些悲觀的預測。
一、市場當中的情緒是非常高漲的市場當中的比特幣之所以能夠持續不斷的上漲,其實和比特幣在市場當中所受到情緒的沖擊是有很大的關系的,在持續不斷的獲得巨額的回報之後。比特幣相關的話題一度上了熱搜在熱搜的討論之下其實是有更多的人進行關注的,再關注之後也看到了賺錢的希望,從而助長了市場當中的情緒。
通過以上三個方面的分析,所以我現在是非常不建議各位進入市場進行操作的,目前市場當中的比特幣已經存在著嚴重高估的狀態,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每一個人都必須要注意風險控制市場當中的投資者,已經給予了一定的風險關注。這一波的上漲其實是在情緒不斷推動的作用之下才會持續不斷的上漲的,在情緒過後必然會一地雞毛的。
⑵ 比特幣在我國究竟合不合法
比特幣是否合法,取決於各國的貨幣主管部門的態度。
比特幣進一步發展,可能會威脅傳統貨幣的利益,貨幣發行者不會把權利讓給一個p2p的開源演算法。因此各國政府很有可能宣布比特幣非法。
一旦各國政府宣布其非法,可能短期內對其價格產生巨大波動。可能是崩盤,也可能是暴漲。因為各國底層民眾明顯對他們的政府有抵觸情緒。
同時,政府的禁令會導致比特幣交易平台的關閉。交易平台關閉後,比特幣只能私下流通變現,對它的兌現能力會有較大的打擊。
但由於比特幣本身的特性,為各國官員提供了一個受賄、洗錢、向境外轉移資產的絕佳渠道。尤其在各國官員公開財產的大趨勢下,比特幣為其提供了一種很好的匿名持有巨額財產的方式。
⑶ 為什麼中國和日本對待比特幣態度截然相反
你懂得 。。。
⑷ 比特幣 發現比特幣在中國的走勢和在美國的走勢基本都一樣,這是怎麼回事。 是誰對誰的影響更大
這是全球統一的,肯定在哪都一樣,現在主要取決於中美央行對比特幣的態度
⑸ 論述我國政府限制比特幣交易流通的原因
中國人民銀行禁止金融機構從事比特幣交易,並稱比特幣並不是「真正意義」的貨幣。就比特幣的投資風險而言,政府的看法也許的確有道理。
媒體對比特幣波瀾起伏的炒作讓不止一家報紙出言嘲諷:「目前,記者們比投資者更認可比特幣是一種可靠的財富存儲方式。」世界各國的政府部門也在關注比特幣,中國和美國政府雖未對它發布禁令,但並不鼓勵人們參與其中。在這里我們關注的兩個問題是:為什麼比特幣的重要性居高不下?為什麼政府不喜歡比特幣?
比特幣是一個虛擬支付系統,不受任何中央政府或私人機構控制或管轄。與支付寶或貝寶(Paypal)不同的是,這個系統擁有自己的貨幣單位(即比特幣),而不使用人民幣、美元或者其他法定貨幣。嚴格來說,比特幣沒有實體形式。相反,它通過網路進行交易,用戶把他們的比特幣存在電子錢包當中。銀行賬簿上記錄的是儲戶的存款和支取情況,公眾無法看到這些記錄,但政府要求審閱這些記錄是合法行為。比特幣的賬簿被稱為「區塊鏈(block chain)」,理論上講是一份公開文件(任何人都可以下載一份副本),但比特幣系統的參與者可以輕而易舉地隱藏自己的身份,因為比特幣都發送給了電子錢包隨機產生的地址,這些地址由字母和數字構成。換句話說,我可以為每一筆交易提供一個新地址。因此,就算人們能夠計算出可以獲取多少比特幣,他們也沒辦法知道我是否持有比特幣。
從哪兒能得到比特幣呢?一種途徑是通過「采礦」。這種方法絕不容易,而且目前「采礦」所需的電腦計算能力已經超過多數人所能負擔的開支(按照比特幣系統的設計,找到比特幣的難度會與日俱增)。我知道這樣說過於簡單,實際情況是,比特幣收支賬本由全世界的「礦工」共同維護,大多數「礦工」參與的「采礦」群體(大約多於6萬名用戶)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電力,其中一些能藉此獲得比特幣。對大半非專業人來說,用常規貨幣在比特幣「交易所」在線購買比特幣要容易得多。直到最近,日本的Mt. Gox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比特幣「交易所」。在中國,比特幣「交易所」比特幣中國(BTC China)的歷史最為悠久。
由於比特幣在充當私人交易渠道方面表現得如此完美,中國迅速成為一個主要的比特幣市場,對此我並不感到意外。據估算,2013年中國(包括香港)的比特幣交易量佔全球交易量的一半以上,每天經「比特幣中國交易」的比特幣超過10萬枚。人們對比特幣的興趣大增,特別是在中國,這造成比特幣的價值大幅上升,從2010年6月的0.08美元左右增至2013年11月的1124.76美元。由此出現了這樣的報道,挪威一名男子在2009年用26.60美元購買了5000枚比特幣,2013年出售時的價格為88.6萬美元。
可惜的是,在最高點時買入的人已發現,自己的比特幣幾乎貶值了一半——目前比特幣的價格低於600美元。出了什麼問題呢?
對一些投資者來說,比特幣沒有實體形式是個問題。舉例來說,上文提到的挪威男子忘記了自己的電子錢包密碼,只好煞費苦心地刪除再重建。Mt. Gox的規模要大得多,2014年2月25日它停止交易,隨後在日本和美國申請破產保護,原因是它丟失了約55萬枚比特幣,當時價值4.73億美元,占所有流通中比特幣的7%。Mt. Gox的代表律師在法庭上表示,這些比特幣丟失的原因可能是「比特幣軟體存在演算法缺陷,有人利用這個缺陷入侵了比特幣網路」。投資者通常遠離此種自己無法理解的風險。
不過,比特幣更大的問題是中國和美國政府對比特幣並不友好。2013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禁止金融機構從事比特幣交易,並稱比特幣並不是「真正意義」的貨幣。該行明確表示,投資者可以自由參與比特幣交易,但要自行承擔風險。分析師指出,中國政府擔心金融機構進行比特幣交易將威脅到政府對金融行業的控制力,特別是在貨幣供給和跨境貨幣流動方面。在過多經濟組成部分變得「隱形」和無法追蹤前,中國政府必需採取行動。
幾乎與此同時,美國國土安全部(U.S.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特工扣留了Mt. Gox賬戶中逾510萬美元比特幣。他們表示,這筆資金來自一個名為「Silk Road」的犯罪網路。2014年1月,Mt Gox一位董事被指控涉嫌洗錢。不過,美國政府並未宣布比特幣為非法貨幣,而是在解釋了稅法之後以一種非常規手段對比特幣用戶施以懲罰。舉例來說,2014年3月,美國國稅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發布公告,將比特幣列為資產,而非貨幣。此舉影響重大。比如說,一位美國納稅人買了500美元的比特幣,隨後由於這些比特幣的市價上升,這位納稅人用它們購買了1000美元的商品,那他就必須為自己的收益交稅。如果這位納稅人購買的是外幣,在外幣兌美元升值時他則不需要納稅。此外,比特幣「礦工」必須按發現比特幣的日期申報這些比特幣的價值,而不是按把它們花出去的時間申報。也就是說,比特幣相關稅負需要立即繳納,哪怕這位「礦工」打算把這些比特幣保留到幾年之後再用。最近,美國政府宣布將轉讓從「Silk Road」那裡扣留的比特幣,但要求買家表明身份,這必然會削弱人們的購買慾望並降低這些比特幣的轉讓價格。
2013年12月以來,中國官方對比特幣的態度一直沒有發生變化。不過,中國政府不準國內銀行跟比特幣「交易所」發生業務往來,特別是將人民幣存款從個人賬戶轉移到「比特幣中國」等方面。2014年4月28日,比特幣中國在其微博上稱,它的用戶賬戶已經主動停止接受人民幣存款。從那時起,中方一直不鼓勵比特幣「交易所」允許用戶從賬戶上支取人民幣。比特幣在中國前景不妙,只有香港可能是個例外——香港企業界人士繼續在進行比特幣交易並在商業領域接受比特幣;同時,香港還設有比特幣ATM機。
但就比特幣的投資風險而言,政府的看法也許的確有道理。最近,有報道稱一個「采礦」群體已經控制了超過一半的比特幣計算能力,這或許會讓該群體有能力否決經其他「礦工」驗證的比特幣交易,或者重復使用同一批比特幣而無需擔心受到質疑。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些問題可能過於復雜難解。但6月中旬,比特幣主要開發者和倡導者彼得•托德(Peter Todd)將自己的比特幣拋售了一半,他說:「我了解到,讓比特幣變得有激勵性的因素存在缺陷,原因有很多。退一步講,即使僅考慮其中幾條主要原因,在某個『采礦』群體控制了50%的計算能力後,也會讓人感到擔心。」
⑹ 中國中央銀行對比特幣的政策法規有哪些
⑺ 網上查找相關"比特幣"資料,討論我國對待比特幣的態度,為什麼
在2013年12月份,中國人民銀行、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日前聯合印發了《中國人民銀行 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銀發〔2013〕289號),這就是網上俗稱的中國政府關於比特幣的五部委聯合公告。公告明確寫清楚了「比特幣交易作為一種互聯網上的商品買賣行為,普通民眾在自擔風險的前提下擁有參與的自由。」這是中國官方文件從政策上明確規定了民眾有持有和買賣比特幣的自由,也是官方給比特幣的定性文件,將比特定義為「商品」。人民日報也從2013年起,一共發了13篇關於比特幣的評論文章,近期的文章都呼籲政府參與監管,也從側面肯定了比特幣的合法地位。
如何賺取比特幣?
⑻ 評價比特幣中國暫停ICO幣提幣業務點評
本文摘自葛朗台App《理財》
比特幣價格飆升,投資者勿跟風
最近,比特幣再編神話故事,價格一路高漲。據相關機構披露,
截至 6 月 30 日下午 3 時,比特幣價格報 11818 美元,對比今年 1
月初 3500 美元的價格,上半年比特幣價格累計漲幅達 230%,一
舉超過全球所有股票市場、大宗商品等風險資產。
而且,這個價格還不是最高的,最高時的 6 月 26 日,更是短
時突破 13000 美元關口,創 2018 年 1 月以來新高,24 小時漲幅
達到 14%,總市值高達 2247 億美元,相當於英特爾公司的市值。
正是比特幣飛一樣的價格,已激起巨大的市場投資誘惑力,
更吹得不少投資者眼花繚亂,心裡對投資比特幣蠢蠢欲動,甚至有
大幹一把的沖動。筆者還是要提醒投資者,對於比特幣投資應采
取「多點遠觀、少點近摸」的投資策略,千萬不能在比特幣投資的
陰溝里翻了船。
此外,還有一個現象需提醒投資者,比特幣價格漲跌也是具有一定周期性的,大漲之後必然伴隨著大跌,而這一波價格周期到底有多長,誰也無法知道,假如現在高價買入比特幣,過兩天價格大跌,要漲到現在買入的價格,是需要幾天、幾個月還是幾年,更是無人知曉。如果投資者缺乏足夠的風險承受能力,進入之後就
有可能被套,甚至裸身而出。有史為證,據深鏈財經數據顯示,對
比 2017 年的牛市,這一次比特幣漲幅則更為迅速。2017 年,比
特幣從 4000 美元漲到 13000 美元,花了 114 天;2019 年,比特
幣從4000美元漲到13000美元,花了85天。根據一般的價格規律,
比特幣漲幅周期縮短,價值持續周期也必然縮短,就是說從價格高
位跌落到低位的時間也相應縮短,比特幣投資價值穩定性也大大減弱。
由此,雖然比特幣今天價格大漲,但後市走勢到底如何,尚不
明晰,誰都不敢肯定;比特幣本身也是一個風險性較高的投資產品,風險到底有多大誰都很難准確預料。很明顯,數字資產依然是
風險較高的投資資產,資產價格的漲跌幅度和速度都與傳統資產有顯著差異,對其投資策略也應區別於傳統金融產品。所以,筆者建議,「沒有金剛鑽,就別攬瓷器活」,要對比特幣投資「敬而遠之」,千萬不能眼紅別人投資獲利而盲目跟風,尤其在當前這種價格態勢下,投資者更不宜輕易追高,而且做空也要特別謹慎;唯有如此,才會以不變應萬變,使自己在比特幣投資上既不會上當也不
會虧損。
⑼ 為什麼中國打擊比特幣
第一、比特幣不是由貨幣當局發行,不具有法償性與強制性等貨幣屬性,並不是真正意義的貨幣。談到這里,我們必須將比特幣與貨幣的屬性進行比較。以比特幣為例,它屬於一種網路的虛擬資產,並沒有特定的發行機構,而比特幣卻是由網路節點計算而成的。相比之下,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因此,比特幣無法取代傳統的貨幣。如今,管理層明確比特幣不是真正意義的貨幣,即否認了比特幣的貨幣地位。 第二、比特幣網站切實履行客戶身份識別、可疑交易報告等法定反洗錢義務,切實防範與比特幣相關的洗錢風險。比特幣作為一種網路的虛擬資產,它具有一種不可猜測的監管風險。因比特幣的所有權以及流通交易具有匿名性,且具備著去中心化等特點,所以比特幣對應的監管風險難以得到猜測。隨著比特幣的全球影響度的大幅度提升,逐漸成為部分不法分子進行洗錢等違規行為的場所。不可否認,此舉也為比特幣的監管漏洞提供了有效的應對方式。 第三、各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不得開展與比特幣相關的業務,不得以比特幣為產品或服務定價,不得買賣或作為中央對手買賣比特幣等。實質上,管理層通過封殺金融機構的比特幣相關業務來防止一系列不可預知的問題出現。當然,此舉更大程度上是站在國家戰略性的層面進行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