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在日本的虧損
1. 幣圈大佬為什麼紛紛選擇日本
2月24日,薛蠻子又在「三點鍾火星財經學習成長社群」提及將發行蠻子幣,表示要把其蠻子民宿做成寶貴的分布式AirBnb。
這個蠻子民宿地點就在日本京都,據說四個月已經購置100套民宿,新目標是200套,要進軍大阪和東京。這架勢,看起來是要常駐日本了。
段子手說三亞被邊控的大佬搞到高潮我不信;但要說日本被幣圈搞的高潮我信了,畢竟他們是行家。但高潮之後,又會如何?
也許終極答案,只能在精通歷史和哲學的三點鍾區塊鏈群里找到。
2. 比特幣會不會在日本成為法定支付方式
不會的,比特幣就像股市,無中生有的東西大家炒就有,不炒就沒有,只有價格,沒有價值。
正常國家都不會作為法定貨幣的。
3. 中國比特幣怎麼在日本交易
日本正式接管美國和中國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市場。日本也有比特幣交易市場
4. 經歷三次暴跌,比特幣為什麼很難賺錢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9年提出,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與大多數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基於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這同樣確保了貨幣所有權與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極強的稀缺性。該貨幣系統曾在4年內只有不超過1050萬個,之後的總數量將被永久限制在2100萬個。
比特幣可以用來兌現,可以兌換成大多數國家的貨幣。使用者可以用比特幣購買一些虛擬物品,比如網路游戲當中的衣服、帽子、裝備等,只要有人接受,也可以使用比特幣購買現實生活當中的物品。[1-2]
西維吉尼亞州民主黨參議員喬·曼欽(Joe Manchin)2014年2月26日向美國聯邦政府多個監管部門發出公開信,希望有關機構能夠就比特幣鼓勵非法活動和擾亂金融秩序的現狀予以重視,並要求能盡快採取行動,以全面封殺該電子貨幣。[3]
2017年1月24日中午12:00起,中國三大比特幣平台正式開始收取交易費。[4]

300萬用戶,而且仍在成長
近期由劍橋創新金融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人們對加密貨幣的認知程度比想像的更廣泛。據估計,超過300萬人正在積極挖掘、積累和儲存加密貨幣。這與此前的估計出入較大,當時的預估數據為100萬人左右。
為得出這一結論,劍橋創新金融中心分析的數據來自38個國家的上百家公司,涵蓋大約75%的加密貨幣。
這項研究規模龐大,凸顯了加密貨幣的空前增長。比特幣始於2009年,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享有完全的市場支配地位。但最近由於其他加密貨幣的進入,其市場份額降至72%。
盡管行業內出現跟風現象,但這是好事,因為它將成為比特幣長期生存的關鍵。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將比特幣視為一種支付方式,圍繞貨幣本身的態度也會改變。人們不把它看作一種類似股票的投資,更把它當做真正的貨幣。
對於非營利組織而言,商業市場的接受度增加也是一個積極跡象,他們更傾向於接受比特幣捐贈。盡管這種情況僅僅始於2014年,但現在許多非營利機構認為比特幣優於現金,是一種額外的收入來源。
一方面,手續費比信用卡交易要低得多。此外,一些第三方交易機構甚至為非營利組織提供無償兌換服務,也大大簡化了海外捐贈的流程。
也許最令人驚訝的是,加密貨幣收入無需申報繳稅,因為美國國稅局將比特幣列為可用於繳稅的財產。因此,在非營利世界,比特幣是非現金性禮物,不附帶任何價值。
加密貨幣的未來
作為加密貨幣用戶數量的增長,系統必須改變以適應這種現狀。2017年急需徹底改革的主題是隱私權問題。
目前,只要有正確的信息,很容易把比特幣地址與其所有者聯系起來,為私人信息泄露開辟了一條可能的途徑。
我們也看到一些聚焦加密貨幣的課程正在大量興起,由俄亥俄大學開發的一門課程甚至開始接受用比特幣支付學費。
總的來說,加密貨幣的未來似乎是光明的。憑借300萬活躍用戶,美國各地企業可能很快將支持這種付款方式。非營利組織的捐款形式將更為靈活,學生在支付大學學費時將有更多選擇。至於美國貨幣的未來,只有時間可以給出答案。
5. 比特幣在日本怎麼變錢
因為區塊鏈虛擬貨幣是全球通用的,你在任何一個有網路的國家都可以上交易平台賣出變現。
6. 日本為什麼很多商家接受比特幣的支付
對於比特幣網路硬分叉的事件,國外市場卻表現的極為淡定。日本作為比特幣目前最大的交易市場,比特幣在日本的發展也經歷波折坎坷,2014年日本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台破產後,比特幣市場曾一度跌至谷底。但近期,日本比特幣交易量卻再度大幅增長,比特幣的應用范圍也在不斷擴大。
coincheck是日本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台之一,目前,這家平台每月的交易總金額已經從去年年初的30億日元左右,增長到現在的360億日元,擴大了12倍。對於平台的發展情況,日本比特幣交易平台coincheck社長稱近期1比特幣最高時可兌換14萬到15萬日元(約合人民幣8700元到9300元),較去年同期漲了2.5倍,在日本各大比特幣平台上注冊的用戶總數也超過了60萬人.
在日本東京銀座的繁華商鋪之間,還能看到可以將無形的比特幣和日元紙幣互相兌換的比特幣交易機。人們在交易機界面選擇買進、賣出等操作,通過掃描自己手機上比特幣錢包的二維碼,就可以輕松完成交易了。目前在東京設有6台這樣的比特幣交易機,在日本全國已有14台。
在日本,目前接受比特幣付款的商家已超過4200個。在這家壽司店,顧客結賬的時候,就可以選擇通過掃描比特幣賬單的二維碼來付款。這家壽司店自導入比特幣支付系統後,1個月中由比特幣支付產生的營業額就有50萬到100萬日元,摺合人民幣3萬到6萬元。日本某壽司店店長稱對於商家來說使用比特幣結賬的手續費只有1%,十分劃算,結算後也能很快到賬, 很方便。
7. 比特幣日本為什麼合法
日本金融服務局(FSA)在早前宣布,最新的《日本支付服務法案》修訂版本已通過並在2017年4月1日正式生效。服務法案中承認比特幣為支付方式,並加以嚴格監管。
在這項法案中,立法會把比特幣定位成類似資產一樣的價值,而不是一種貨幣。人們可把它作為一種支付方式,用來進行交易。
有關單位也提出要求,規定以比特幣營運的服務商或交易所必須向日本首相進行注冊登記,資本規模也不能低於1000萬日元,必須擁有能防止盜竊和損失的信息技術系統,以及必須建立多種系統和流程,涉及到工培訓,內部規定,治理,以及外包指導等。
該修正法案還對《犯罪收益轉移預防法案》進行了修訂。監管機構要求日本比特幣交易所實施比目前更加嚴格的「了解你的客戶」 流程。交易所必須核查開戶用戶的身份,保管交易記錄,並且向監管機構報告提交可疑交易的記錄。
8. 比特幣在美國上市了嗎
目前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態度看來,短時間內是不太可能批准上市的。畢竟這種加密貨幣在全球的接受度總體並不高。當然也不乏瑞典、瑞士、日本、義大利這樣已經開始接受公開交易加密貨幣的國家。而歐洲主要還是比特幣交易所交易票據,這種與ETF風險類型不同的交易產品。不過隨著加密貨幣
美國監管者對比特幣的分類和地位還沒有確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也還沒有評價比特幣如何分類的問題,似乎不會很快有結果。
SEC已經拒絕兩家向潛在投資者提供比特幣ETF的機構,它在法律方面似乎遇到障礙。
Radloff說,SEC兩次解決申請之後,似乎短期內比特幣不會被認可,不過如果將來SEC相信這個加密貨幣的優勢,還是可能有突破的。規模上漲,這大概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市場相對較新,已經獲得投資者的極大關注。然而唯一的問題就是政府監管和許可。劍橋大學另類金融研究中心(Center for Alternative Finance)稱46%的交易所沒有受到政府監管。就是說另外54%沒有獲得運營許可。
盡管說服美國監管機構接受比特幣很難,但是還是有可能的,因為他們在尋求透明性和穩定性。之所以目前還沒有通過審批,是因為涉及了大量資金,因此風險相當高。似乎美國不會是下一批接受加密貨幣的國家,但那隻是時間問題。當美國看到大量國家這樣做,很可能也會加入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