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泡沫破裂的影響
⑴ 外媒:為什麼說比特幣泡沫終將破滅
本人也持有比特幣,但總的來說並不十分悲觀,但可以預想的是其終究會有一個頂點,至於這個點在哪裡,可以說從目前來看這一兩年還沒能顯現出來。
關於比特幣的技術發展實際上我並不清楚,但是其金融邏輯還是能有章可循,即現代紙幣的歷史。
從現代紙幣的發展歷史來看,其最先起源於歐洲金融錢庄或者早期銀行的銀行券,其發行以用戶的儲蓄為准備金,持有人可以憑該行銀行券隨時兌現(以銀行券換回金銀等貴金屬貨幣)。但是真正掌握了真正准備金量的信息的只有銀行方面,因此在信息不對稱的條件下銀行往往在資金周轉良好的情況下超准備金發行銀行券用以對外借貸、投資,債務到期則收回本息,可謂是典型的「空手套白狼」。在這個過程中銀行券的維系就依靠兩方面,一是銀行准備金的物質基礎,二是公眾對銀行的信任,而兩者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試想一下一家信用不好的銀行就不可能吸引存款,能吸引存款的一定是信用良好的銀行,而能吸引的存款越多,其准備金就越多,能發行的銀行券也越多,其金融影響力也就越大,反過來也就越能保證其良好的信用。但是隨著銀行券的對社會經濟控制的深化,以信用為部分基礎的銀行券泡沫化程度和風險提高,因此對宏觀社會經濟的風險日益提高,同時也對政權當局構成的潛在風險也逐步提高,加之不同銀行發行的銀行券名目、數量、價值等不統一阻礙更大范圍的國內統一市場的經濟活動,因此政權當局有必要成立一家以政權為信用基礎的機構負責統一控制社會紙幣的發行,英格蘭銀行作為歷史上第一家中央銀行就此誕生,其意義也正在於此,法幣(現行紙幣)通過中央銀行得以發行流通。當然,與銀行券時代一樣,法幣發行一方面一央行准備金作為基礎,但同樣屢屢出現有超准備金發行的情況以達到政府的某種目的(如刺激社會經濟發展、彌補政府赤字等)。因此以長遠的目光考慮法幣制度,通貨膨脹無論如何都一個是穩定發展的正常社會所無法避免的一個經濟趨勢。應該注意的是,隨著法幣制度的發展,國家以立法的形式停止了法定紙幣的兌現,金銀等貴金屬從原來的兼具貨幣(金銀貨幣)和商品(金銀工藝品)職能,在現代社會最終變成只剩下作為用於投資和保值的商品職能,央行發行的法定紙幣成了完全以政權當局的信用為基礎發行的價值符號。
由此我們來考察以比特幣為首的數字貨幣的金融邏輯。
比特幣的發行不依賴某一明確的所屬機構而是依靠礦工的挖礦行為,也就就是說其發行不被某一個體機構所控制,這決定了比特幣的發行的公眾屬性。而同樣的,正因為其公眾屬性,沒有也不可能有任何一家機構或個人為其發行提供准備金,從這個角度來說比特幣是沒有價值基礎的符號。但由於廣泛的社會參與,公眾對比特幣的信任形成了其符號的價值基礎,當社會參與度越高,參與的空間范圍越廣,這個基礎也就越牢固,甚至超越了一國或者一個地區乃至全球范圍內成為價值符號,其完全的信用屬性決定其完全的泡沫屬性,從這一點來說其風險是遠遠大於數百年前的銀行券。考察期信用來源,在於兩個方面,一個是公眾的投資參與,也就是所謂的「炒幣」,這部分顯現出極不穩定性;另一個是技術界和部分幣圈人士對數字貨幣背後技術的強大信念,這部分信用則比較穩定。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前者構成了當前比特幣信用的主體,因此隨著各國政府政策和投資市場的相關活動變化,比特幣價格呈現十分大的波動性。據此將其定義為投資品而非貨幣是正確的。
但這個泡沫是不是必然會被戳破呢?這個也不盡其然。正如前者所述,其信用基礎來源於兩個方面,從當前而言則是以第一方面為主體。從短期看,比特幣話題不斷被炒作以及背後區塊鏈技術的話題熱度,將更加刺激公眾的參與度和對技術的信念,從而刺激比特幣的信用度提高,比特幣的信用基礎也就越為牢固。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比特幣價格不斷膨脹,入場門檻也隨著提高,將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比特幣的公眾參與,最終將比特幣的參與限制在小范圍內進行,也就是其發展本身的趨勢就是會損害自己的第一方面的信用基礎,因此很有可能在未來的某個價位比特幣價格達到頂峰,形成極高的投資門檻,價格就在某個高位徘徊,其作為投資手段的盈利空間減小。當然,而若考慮法幣的通貨膨脹,則可認為比特幣價格在某個高位後將不斷緩慢上漲。但是在第一方面信用膨脹的同時,影響第二方面信用的技術也在不斷地發展,由此很可能將導致其信用構成的變化,其價格將可能逐步趨於穩定,其泡沫屬性也將逐步降低但是不是絕對地消失,也不是泡沫被戳破,其始終保持著投資品的職能。
但如同銀行券的歷史一樣,比特幣逐漸深化對社會經濟的影響力必然會引起當局的重視,從而倒逼當局採取措施進行管控。而這些措施的大方向則依賴於數字貨幣概念及其技術的發展程度而定,即其概念和技術發展被接受程度越高,當局越有可能採取順應措施,從而以此並通過各種手段(經濟手段、金融手段乃至立法手段)推行法定數字貨幣與當前數字貨幣競爭,這就如同數百年前法定紙幣與銀行券的競爭一樣。可以預見的是,假如數字貨幣的價值形式被當局認可並付諸實踐,很可能一定程度上會刺激數字貨幣的價格在短期內整體上升;而法定數字貨幣(有人將其稱為數字法幣)的推行有當局背書,其吸引更多資金和信用進入數字法幣領域將成為大概率事件。由於這些變化導致的數字貨幣信用度格局的變化以及必然性的數字法幣進入流通領域,極有可能除了幾個信用強勢而牢固的數字貨幣轉變為「數字貨幣時代的貴金屬作用」以外,其他數字貨幣特別是ICO性質的所謂的數字貨幣,如同數百年前的各家銀行發行的良莠不齊的銀行券一般,將極有可能基本退出市場,最終形成「數字法幣—數字貴金屬幣」的數字貨幣格局,這一過程將最終完成人類史上貨幣發展的又一次轉型。
⑵ 為什麼說比特幣期貨捅破了比特幣泡沫
因為比特幣價格上升飛快,但是比特幣期貨卻讓飛速生長的價格變得不實際,所以說是比特期貨捅破了比特幣泡沫。
上線首日的火爆場面似乎驗證了人們此前的預期。由於上漲速度遠超預期且波動較大,當天三次觸發熔斷,收盤18545美元,大漲近20%,首日合約成交逾4100張,過大的訪問量甚至導致CBOE網頁崩潰。與此同時,比特幣現貨價格逼近18000美元,12月上旬累漲近79%,創下四年來最大漲幅。
比特幣泡沫被捅破未免不是一件好事,因為為了這個東西瘋狂的人太多了,付出的代價也都太大,早點戳破這個美夢對大家都好。
⑶ 比特幣深夜暴跌19%,爆倉280億,大泡沫要破了嗎
比特幣深夜暴跌19%,這種下跌還遠遠不至於達到泡沫破裂的程度,因為你要知道之前比特幣價格比較高的時候,一度下降到什麼樣的程度?原來5萬塊錢這是美元不是人民幣之後逐漸下降到2萬美元,人們覺得這就是泡沫的低谷了就應該破了,它實際上沒有。
只能說未來比特幣的價格會逐漸回調,然後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把價格會回歸到正常的時候,要說它完全消失,不太可能。現在那麼多新興的貨幣,這些虛擬貨幣它都存在在市場上,它不會說完全消失,只會說曾經的價格高峰期逐漸消失了那些資本集團本身把這個價格炒上來,他本身該拿的利潤已經拿了。在各國政府嚴厲管控的情況下,基本就在逐漸撤場,撤出去的資金越多價格虧的自然就越多,最終受損的自然就是沒有信息的散戶了。
⑷ 比特幣跌了,而且還會繼續跌,泡沫會破裂嗎
比特幣跌了前幾天的時候價格漲到57,000美元,但最近這兩天就跌回了5萬美元,出點頭零幾百塊錢當然了,這些單位都是美元,為什麼它快速上漲又快速下跌呢?因為虛擬貨幣它本身價值就是不穩定的,市場上的交易量很大程度決定了它的價格。
會不會出現泡沫的破裂,這個是確定不了的,因為之前價格跌破4萬美元的時候,最高漲到41,000美元多一點,人們就覺得漲到頭了之後突然出現了大的市場利好消息,導致短短不到一個月之內的時間比特別的價格快速沖破5萬,最高漲到57,000美元,誰能保證不會出現下一個這樣的消息呢?這都是不確定的事情。
⑸ 比特幣行情受什麼影響
作為金融科技的愛好者,寬客在線小編,個人認為,有幾大因素推動。
1,決定價格的短期因素:供求關系和市場情緒。
供求關系,就是買比特幣的資金,多於賣比特幣的資金,那麼,比特幣價格就會上漲。買比特幣的人多,那麼比特幣就會上漲。
市場情緒,就是當時市場和媒體對比特幣價格走勢的看法,當很多人強烈看好比特幣的時候,市場情緒是有信心的,比特幣價格就會快速上漲。如果,媒體對比特幣價格進行悲觀的報道,就會影響人們的信心,從而導致人們賣出比特幣,比特幣價格就會下跌。
2,決定價格的中期因素:政策面、消息面、挖礦成本。
政策面,就是各國政府對比特幣的政策態度,比如近期韓國政府在打壓和監管比特幣,導致比特幣價格在近期又出現大幅的下跌。如果越來越多的國家,支持和鼓勵比特幣的發展,比特幣價格就會越來越高,反之,如果很多國家開始打壓比特幣,比特幣價格就會持續下跌。
消息面,就是比特幣行業的一些重要事情,比如:12月份左右,美國的兩大證券交易所推出比特幣期貨,對比特幣是利好,直接推動比特幣價格上漲到20000美金左右。
挖礦成本,就是比特幣礦工們利用機器挖出比特幣的成本費用,目前挖出一個比特幣的成本是12000美金左右,所以比特幣價格很難跌破12000美金,挖礦成本是比特幣價格的最底線。隨著挖礦成本的不斷提高,原因是更多競爭者進入挖礦領域,特別是很多大機構、大公司、大國家。
3,決定價格的長期因素:美元走勢、全球泡沫、官方數字貨幣、區塊鏈技術。
美元走勢,根據個人掌握的分析數據,美元在未來幾年將會走弱,意味著過去以美元為世界貨幣的全球貨幣體系將要重新構築,比特幣的崛起和未來,就是承擔世界貨幣的身份和使命。
全球泡沫,從70年代美國廢除黃金本位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之後,以美國為首的世界各個國家,都在不斷開動印鈔機,貨幣超發的泡沫導致全球經濟泡沫和資產泡沫。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爆的全球經濟危機,就是貨幣泡沫引爆的危機,目前全球經濟泡沫和資產泡沫,已經到了破裂的臨界點。比特幣的誕生,就是因為貨幣泡沫的原因,讓人們不再相信國家信用的貨幣,開始相信和認可比特幣。
官方數字貨幣,全球各國已經開始准備發行官方數字貨幣,也就是國家發行的數字貨幣。委內瑞拉已經發行國家級的數字貨幣---石油幣,以色列准備發行,俄羅斯也准備發行,日本政府正在發行,2018年必將成為全球官方數字貨幣的元年。官方數字貨幣的加速推出,越來越普及,說明比特幣作為互聯網貨幣的價值是無限。
⑹ 為什麼說比特幣是一場泡沫
不久前,全世界比特幣總值首次突破了十億美元。對於一種沒有中央銀行或其他權威機構支持的純虛擬貨幣來說,這是項了不起的成就。但這也是暫時的:我們正經歷著一場比特幣泡沫,而泡沫的破裂只是時間問題。
說泡沫註定破裂有幾個原因。頭一條就是:因為它是泡沫,不管什麼圖表,要是長成了上圖這樣,必將在某一刻迎來以淚洗面的結局。但還有更深層的原因——比特幣是由商品和貨幣形成的詭異混合體。比特幣的商品價值是由其貨幣價值產生的,但隨著它的商品屬性愈發顯著,它作為貨幣的用途也就越小。
包括中本聰在內的這些人對現有金融機構的不信任絕非特例。而使中本聰與眾不同的是,他把這種不信任化為哲學理念,而這正是比特幣項目背後最重要的驅力。當他於2009年2月將比特幣介紹給世人時,中本聰誇口說他的新貨幣實現了「完全分權化,不存在任何可信賴方」。並且,他非常詳細地說明了在他看來亟待解決的問題:
「傳統貨幣的根本問題是使其運轉所需要的信任。我們必須信任央行不會使貨幣貶值,可是法定貨幣的歷史充斥著對這種信任的背棄。我們必須信任銀行會保存好我們的錢並以電子方式轉移,可是他們在日漸高漲的信貸泡沫中仍毫無保留的把錢貸出。我們不得不把我們的隱私託付給他們,並信任他們不會讓冒名頂替者從我們的賬戶把錢捲走。」
中本聰可不是偏執妄想狂:他在這里所說的與沃倫•巴菲特在2012年寫給股東的信中所講的並沒很大區別。
「在現有貨幣體系下,已知投資類型包括貨幣市場基金、債券、抵押貸款、銀行儲蓄,以及其他方式。這些基於貨幣的投資方式中的大多數都被看作『安全的』。實際上它們屬於最危險的資產形態。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這些投資方式已經摧毀了許多國家的投資者的購買力,哪怕這些投資者還是能持續適時地收獲本金與利息。此外,這一可怕的後果還會一再重現。政府決定了貨幣的最終價值,而體系因素偶爾會使他們偏向引發通貨膨脹的政策。這樣的政策時不時便會失控。
「即使是在美國這個強烈呼籲貨幣穩定的國家,美元自1965年我接手伯克希爾公司的管理工作以來貶值的幅度也高達驚人的86%。那時1美元能夠購買的東西今天要花多達7美元才能買到。」
如果你持有美元,你就要信任美國政府不會摧毀你的財富。對比之下,比特幣建立在不信任的基礎上——它被特意設計成一種「人人為己」的貨幣。全枉然因為他的愚蠢受到了比特幣界很多人的指責:把電子錢包存在一台聯網的Windows機上,他是怎麼想的?
但即便是在使用比特幣時,人們最終還是免不了要信任別人——而他們所信任的對象結果往往並不可靠。MyBitcoin事後被發現是個騙局;Mt Gox遭遇黑客毒手。目前人氣較高的新興比特幣公司是Coinlab,但是考慮到黑掉這些公司所能帶來的收益,而且執法機關對這類犯罪分子毫無興趣,他們始終要面臨損失客戶財產的風險。
零信任
比特幣所具有的如此程度的不信任既是特色也是漏洞——其實我們大多願意把囤積財富的任務外包給一家信得過的大型機構,而不是把1千美元藏在老橡樹根兒石牆里黑色的火山岩下頭,或者是把一共9萬美元的百元大鈔用鋁箔紙裹起來藏進冰箱。自己管理比特幣的風險很大,而且需要較高的電腦技能。可是把自己的比特幣託付給別人保管所需要的信任正是比特幣旨在規避的。
比特幣對財務機構與生俱來的懷疑不僅使其與法定貨幣涇渭分明,也使其與其它虛擬貨幣迥然不同,例如美國的Facebook幣、中國的Q幣以及全球最大的虛擬游戲《第二人生》(second life)里的林登幣。所有這些虛擬貨幣都在發明該貨幣的公司的嚴格監控之下,並且在這些特定的經濟體系外幾乎毫無價值。
這些虛擬貨幣中,一部分在規模上和比特幣大致處於同一個數量級,盡管很難對其進行同等意義上的比較。舉例來說,Facebook幣的年收入大約十億美元,而2007年Q幣的市場大到了讓中國人民銀行出面干預,號召各公司停止用Q幣進行交易。在最近這場泡沫中,比特幣一天的交易額曾超過3000萬美元,而多數時間每日交易額也有500萬美元以上。這樣可得每年的交易額約為20億美元,只要泡沫不破裂。
⑺ 每一次比特幣的暴漲暴跌,都有什麼影響
短短十日內,比特幣已現兩次崩盤式行情。每一次比特幣的暴漲暴跌,都加劇了投機客的風險。4月23日,比特幣第二次暴跌下,單日內就有超50萬人爆倉,超200億元資金灰飛煙滅。
「比特幣開啟的是連環殺。」一位業內人士談道,按照比特幣的波動,除非完全無杠桿,基本上加杠桿的人資產都會被打爆,不管是空頭還是多頭,抵押物不足一律會被強平。
熱度高漲的比特幣,近期也引發多方發聲。4月25日,國是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長劉勝軍便在星火數科十二周年盛典暨理財師峰會上直言道,比特幣是烏托邦,目前已進入「自娛自樂」的泡沫最後階段。
「比特幣是否進入最後階段,尚不得而知,但比特幣確實在自娛自樂,未來投資比特幣起碼面臨兩大風險,一是足夠強勢的數字貨幣出現,將顛覆比特幣的游戲規則;二是監管口徑的規則變化,將深度影響其市場發展。」李全評價道。
國家相關部門加強對比特幣的監管
比特幣暴跌的同時,一場關於虛擬貨幣的強監管風暴也正襲來。
近幾日,銀保監會、央行密集發聲,分別對虛擬貨幣加強風險提示,其中,銀保監會強調將密切關注打著區塊鏈、虛擬貨幣以及解債服務等旗號的新型風險,央行也稱將針對利用虛擬貨幣、區塊鏈技術逃避溯源等新手法、新問題,針對性加強風險防範處置。
以上內容參考 中國青年報—十日大跌26% 比特幣泡沫要破?
⑻ 比特幣暴跌是泡沫破滅前兆還是節前慣性拋售
比特幣再次暴跌12%!近期比特幣市場極其混亂。
比特幣的特徵中,第一,去中心化,沒有中央銀行。容易被用來洗黑錢。另外比特幣的得來就是用電腦去挖,他沒有黃金做擔保,也國家信譽做擔保。
看趨勢,紙幣遲早會被取代,那是國家發行的電子貨幣。
比特幣也就炒炒,說不定就是當年的荷蘭鬱金香。
我們國家已經關閉比特幣交易網站,就是最明顯的表態。其他的區塊鏈貨幣也不斷的被查處。
如果不說其他的,就作為投資人,我們應該清楚的知道,所有投資品種都是有漲有跌的,現在真的很高了。而且沒有價值的東西,或者虛高的東西都不長久。
希望你注意風險。理性投資。
⑼ 十日大跌26%,比特幣泡沫要破
有這樣的趨勢。自比特幣2021年4月14日漲至64354美元大關刷新歷史新高後,很快價格便出現逐步回調。第一次大跌出現在4月18日,比特幣跌破60000美元,一度跌至54009美元;第二次大跌則在4月23日,比特幣價格再次從55000美元跳水至47600美元。兩次價格崩盤後,十日內,比特幣價格已大跌26%,市值蒸發數千億美元。
當前,比特幣價格仍處於劇烈波動中,截至4月25日18時,比特幣價格報49531美元,24小時漲幅0.53%,近7日跌幅10.61%。此外,跟比特幣保持一致,其他主流虛擬貨幣也出現下跌。截至4月25日18時,以太坊、瑞波幣、萊特幣等幣種,價格均較前段時間的高位下跌逾10%-20%不等。
比特幣暴跌原因
從暴跌原因來看,零壹智庫區塊鏈研究總監、數字資產研究院研究員蔣照生告訴記者,比特幣近期大跌主要是受外部因素影響,首先,以美中韓為代表的主權國家正加強對加密貨幣產業的稅收和監管力度,一定程度上引起投資者情緒恐慌;
其次,全球經濟正在逐步回暖,傳統資本市場的避險資金量減少,比特幣市場的增量資金減少,且早前由機構投資者帶動的上漲行情正在消退。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青年報—十日大跌26% 比特幣泡沫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