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賬本越來越多的問題
⑴ 如果比特幣被挖完了怎麼辦豈不是沒有人願意記賬了嗎
是這樣的,大家計算過,按照每四年減半的速度,比特幣大約會在2140年被挖完,在那之後礦工就沒法再獲得系統的比特幣獎勵了。但是礦工仍然會願意記賬,因為礦工可以通過打包交易獲得交易費。
⑵ Gate.io芝麻開門如何保證全球比特幣賬本的一致與同步
為了實現去中心化的目的,比特幣網路中人人都可記賬。但全世界那麼多人同時記了帳,該聽誰的?
這就是比特幣的共識問題。 即如何在實現去中心化的同時,讓全網節點達成共識,保持所有賬本的一致? 這是在過去,去中心化系統長久無法解決的問題。
中本聰提出了POW工作證明機制( Proof Of Work )這個解決方案。 它規定,誰付出最多計算工作量,誰越有機會獲得最終記賬權。他的記賬結果將被全網認可。 如何衡量計算工作量? 記賬員們需要耗費計算機算力,解決一個叫哈希函數的難題。這個難題只能通過計算機枚舉數字一個一個地猜,算力越強,越容易猜中答案。 一旦有幸運記賬員找到了答案,他將獲得記賬權。並獲得比特幣獎勵。 所有人都要聽他的記賬結果,並在他的基礎上開始新的記錄。
簡單來說就是多勞多得。越努力,越幸運。 POW 解決了互不信任的節點達成共識的問題,被認為是當今所有共識機 制的始祖。 它讓比特幣能真正成為去中心化的自治系統。
⑶ 關於比特幣的幾個問題的研究
018年,區塊鏈技術井噴式的發展,同1997年那會兒的互聯網何其相像。筆者相信,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肯定會快過互聯網。如果再不攝入點區塊鏈方面的知識,也許你將落後一個時代。本文將回答關於比特幣的幾個問題。
問題一:比特幣怎麼誕生的?
2008年11月1日,一個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在一個隱秘的密碼學評論組(密碼朋克)上貼出了一篇研討微V-BQ爾無吧疤Y陳述,陳述了他對電子貨幣的新設想——比特幣就此面世。
問題二:比特幣如何生產?
比特幣網路通過「挖礦」來生成新的比特幣。所謂「挖礦」實質上是用計算機解決一項復雜的數學問題,來保證比特幣網路分布式記賬系統的微V-BQ爾無吧疤Y一致性。比特幣每10分鍾產生一個區塊,包含過去十分鍾所有的交易信息。誰能算出數字,誰就獲得記賬權。獲得記賬權後,將向全網廣播、存儲。由誰獲得記賬權是不確定的,當然,你運算能力越強,獲得記賬權的幾率越高。隨後比特幣網路會新生成一定量的比特幣作為賞金,獎勵獲得記賬權的人。
問題三:比特幣的特點?
完全去處中心化,沒有發行機構,也就不可能操縱發行數量。比特幣不需要第三方機構,彼此信任的點對點交易。信任的建立不再基於大型機構,而是基於密碼技術和代碼。比特幣可以在任意一台接入互聯網的電腦上管理。不管身處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購買、出售或收取比特幣。操控比特幣需要私鑰,它可以被隔離保存在任何存儲介質,除了用戶自己之外無人可以獲取。作為由A到B的支付手段,比特幣沒有繁瑣的額度與手續限制,知道對方比特幣地址就可以進行支付。
問題四:比特幣能被仿造嗎?
山寨者難以生存。由於比特幣演算法是完全開源的,誰都可以下載到源碼,修改些參數,重新編譯下,就能創造一種新的p2p貨幣。但這些山寨貨幣微V-BQ爾無吧疤Y很脆弱,極易遭到51%攻擊。任何個人或組織,只要控制一種p2p貨幣網路51%的運算能力,就可以隨意操縱交易、幣值,這會對p2p貨幣構成毀滅性打擊。很多山寨幣,就是死在了這一環節上。而比特幣網路已經足夠健壯,想要控制比特幣網路51%的運算力,所需要的cpu/gpu數量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問題五:為什麼比特幣總量為2100萬?
2009年比特幣誕生的時候,每筆賞金是50個比特幣。誕生10分鍾後,第一批50個比特幣生成了,而此時的貨幣總量就是50。隨後比特幣就以約每10分鍾50個的速度增長。當總量達到1050萬時(2100萬的50%),賞金減半為25個。當總量達到1575萬(新產出525萬,即1050的50%)時,賞金再減半為12.5個。依此類推。根據其設計原理,比特幣的總量會持續增長,直至100多年後達到2100萬的那一天。但比特幣貨幣微V-BQ爾無吧疤Y總量後期增長的速度會非常緩慢。簡單來說,比特幣產量每4年減半,目前每10分鍾產生12.5個比特幣。事實上,87.5%的比特幣都將在頭12年內被「挖」出來。而且,2100萬也只是理論數據,現實中,由於初期比特幣不受重視,不少比特幣遺失。
問題六:比特幣礦工有哪些收益?
首先是通過運算,獲得記賬權後,直接獎勵比特幣。但按照比特幣規則,隨著時間增長,獎勵會越來越少。將來的收益,主要通過收取比特幣交易產生的手續費。
問題七:為什麼比特幣不可修改?
舉個例子,假如A和B進行交易,A需要付給B一百個比特幣。但如果A想要賴賬,只想付給B一個比特幣。按照比特幣的規則,他就必須要獲得下一個10分鍾微V-BQ爾無吧疤Y的記賬權,才能修改;同樣,他也必須要再獲得下下個10分鍾的記賬權,以此類推。所以,修改是幾乎不可能的。
問題八:比特幣交易速率?
理論上講,比特幣交易速率是每秒7筆。實際上,比特幣目前交易速度只有每秒一筆。
問題九:比特幣為什麼有如此強的生命力?
把比特幣比作一個公司,那麼他沒有股東會、董事會、管理層,沒有嚴厲的領導,沒有HR,沒有部門經理,沒有員工,沒有經營場地,沒有收入。但比特幣公司成功運行了9年時間,從沒有出現任何問題,並且市值數千億,網路的運行時依靠一套數學演算法、激勵機制和社區來進行管理和治理。
問題十:比特幣面臨的問題?
一是交易確認時間長。比特幣錢包初次安裝微V-BQ爾無吧疤Y時,會消耗大量時間下載歷史交易數據塊。而比特幣交易時,為了確認數據准確性,會消耗一些時間,與p2p網路進行交互,得到全網確認後,交易才算完成。
二是大眾對原理不理解,以及傳統金融從業人員的抵制。懂原理的人,知道比特幣無法人為操縱和控制。但大眾並不理解,很多人甚至無法分清比特幣和Q幣的區別。「沒有發行者」是比特幣的優點,但在傳統金融從業人員看來,「沒有發行者」的貨幣毫無價值。
⑷ 比特幣的持續大漲,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比特幣的持續大漲的原因,我認為有三個方面構成的。
一、供需失衡
從需求而言,比特幣產出設計僅有2100萬枚總量,每4年產量減半,想擁有比特幣的人越來越多,供求失衡導致幣價飛漲。另外礦機四年換一遍,在年電費不變情況下,比特幣挖礦成本提高一倍,比特幣價格要長期高於挖礦成本!
2020年,美國、中國、歐洲、日本等八個發達經濟體今年貨幣總供應量達到14萬億美元。此外全球12個最大經濟體的貨幣總量已經爆發至94.8萬億美元。要知道,這是一個天文數字,在2016年,全球貨幣供應總量僅僅才60萬億美元。
2020年可以說是全球放水年,但是有一個更壞的消息,2021年全球新一輪的大放水已經在路上了。最近歐洲一行二次爆發,為了穩定金融市場,歐美再次巨量放水,歐洲央行再放水5000億歐元加碼,美國900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也正式簽署實施。根據世界知名投行蒙根士丹利的預測,未來兩年美聯儲、歐洲央行、日本央行、英格蘭銀行,這全球四大行的印鈔規模將高達5萬億美元,5萬億美元換成人民幣就是32萬億,而過去幾十年這4家央行放水的總規模也就25萬億,大家想想這波放水是多大的體量。
⑸ 比特幣總量問題
不會,這些比特幣只是無法流通了而已,總量還是不變的
⑹ 如何解決比特幣區塊鏈不斷膨脹的問題
解決比特幣區塊鏈不斷膨脹的問題的主要方法還是擴容,這也是最近比特幣出現分歧的主要原因。比特幣網路傳輸的數量有了很大的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比特幣網路的傳輸擁堵。為解決此問題,比特幣核心開發者加文·安德烈森提出將區塊擴容到最大上限20M。目前全球比特幣行業對此存在較大的爭議。中國礦池生產區塊佔全球約43%。部分國際討論者支持加文·安德烈森的觀點,但這勢必會對中國礦場造成一定傷害。在社區討論中,部分激進的外國討論者認為不用考慮中國的寬頻情況,如果中國礦工無法完成挖礦任務,在沒有中國人的情況下也可以繼續比特幣事業。但就目前實際情況來看,比特幣生產環節幾乎一半分布在中國地區,因此中國對比特幣基礎設施的相關事宜尤其是挖礦領域有著重要的發言權。目前,中國的幾大礦池均明確表示反對比特幣擴容計劃。
⑺ 比特幣是如何記賬的
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虛擬的加密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與所有的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基於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這同樣確保了貨幣所有權與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極強的稀缺性。
比特幣用分布式賬本擺脫了第三方機構的制約,中本聰稱之為「區塊鏈」。用戶樂於奉獻出CPU的運算能力,運轉一個特別的軟體來做一名「挖礦工」,這會構成一個網路共同來保持「區域鏈」。這個過程中,他們也會生成新貨幣。買賣也在這個網路上延伸,運轉這個軟體的電腦爭相破解不可逆暗碼難題,這些難題包含好幾個買賣數據。第一個處理難題的「礦工」會得到50比特幣獎賞,相關買賣區域加入鏈條。跟著「礦工」數量的添加,每個迷題的艱難程度也隨之進步,這使每個買賣區的比特幣生產率保持約在10分鍾一枚。
⑻ 比特幣面臨的問題有哪些
最大的障礙就是大家都持有比特幣,像人民幣一樣,大家都有才能交易,我有你沒有,那是交易不成的,不過現在有了OKEx,比特幣之間的交易變得簡單了,相信也會越來越多的人嘗試擁有。只是時間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