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比特幣
1. 自媒體做股市領域寫作你覺得怎麼樣呢
如果你有相關的知識,不失為自媒體發展的一個好方向。要想吸引粉絲,必須要有敏銳的洞察力,能對股市走向做一些預測。也可以向大眾普及與股票等有關的知識,引導大眾走上投資理財的道路。祝你成功!
2. 2018年有什麼比特幣公眾號值得關注
現階段OTC場外配效率低、維權追責難,而幣幣交易門檻高,操作繁瑣。
3. 是什麼因素影響著比特幣的價格變化
作為數字資產的鼻祖,我感覺很難從實物的發展變化中總結出規律來預測比特幣價格,注意一定要在歐易客戶端這樣的大平台進行購買,安全系數會更高些。
4. 比特幣是哪個公司推廣的
比特幣是一種電子賬本,沒有推廣機構,是有一個化名為「中本聰」的個人或組織提出來的,比特幣行業有很多類:交易所、比特銀行、比特幣挖礦、比特幣社區等,每一類都有不同的公司在推動其發展
5. 比特幣創始人中本聰被捉是什麼時候的事
你好
那是假的,現在都不知道中本聰是誰呢,別瞎看網上亂傳
望採納謝謝
6. 比特幣突破44000美元,為何比特幣一直在增值
截至目前比特幣突破44000美元一塊,摺合人民幣約30萬一塊。然而比特幣的價值是存疑的,比特幣沒有政府信用作為背書,也沒有具有價值的黃金作為准備金。所以在我看來比特幣是沒有價值的,可是比特幣為什麼能不斷增值,甚至價格高達44000美元一塊,許多人都很疑惑。在我看來比特幣一直增值離不開以下原因:1.比特幣的價值是被炒作出來的,不斷增值是因為不斷有人被忽悠進來接盤,導致價格增加。2.比特幣增值是的背後,是不斷有黑錢湧入。3.比特幣增值是因為國際形勢動盪,美政府信譽受到打擊。
3.比特幣增值是因為國際形勢動盪,美政府信譽受到打擊。
由於美儲聯邦不斷採取貨幣增發政策,導致美元貨幣貶值迅速,美政府信譽受到打擊,這是一些美國資本家就會將一些錢放入到實業能吸納之外的部分,所以比特幣也成為了投資的選擇之一。
7. 瘋漲的比特幣突破15萬元人民幣,9個月上漲超4倍,為何這么火
一、物以稀為貴,數量並不多的比特幣其實是被玩家炒起來的。比特幣的數量並不是根據市場的行情進行增減,而是有固定的的數目,一開始定下的數量是2100萬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點兒東西簡直是太少了,人都會犯這種毛病,那就是越少的東西就覺得越是好的,然後就會想要挖空心思的得到,甚至為了得到不惜花高價錢,一來二去比特幣的價格自然也就被這些兜里有錢又不在乎錢的人給炒起來了。
我是不太敢玩兒比特幣,總覺得這個東西漲得猛但是賠的也快,像我們這樣兜里沒啥錢的人,還是老實地把錢放銀行為好。
8. 價值5萬的比特幣,用普通台式電腦需要挖多久有錢賺嗎
1. 比特幣的財富神話。
互聯網世界,最讓人神往的一定是比特幣。它的財富效應,實在太過恐怖!2007年誕生的比特幣,從一開始的一文不值,攀升到到現在的價值連城,不過短短10來年的時間而已。比特幣最高峰的時候,14萬人民幣一枚,讓人可望不可即。盡管現在下跌了,也高達5萬人民幣一枚,超過很多人一年的年薪。比特幣巨大的財富效應,讓不少人計劃用普通台式電腦來挖取比特幣,發家致富。

6. 比特幣的錢,不是普通人可以賺的。
作為普通人的我們,沒必要有用普通台式電腦挖比特幣發家致富的想法!對於普通人而已,這條路走不通。只有專業的“礦工”使用專業的“礦機”,才勉強可以混口飯吃吃。真正賺到錢是那些比特幣的大炒家。例如宣稱“幣圈韭菜太多,不割白不割”的某人。如果真的想每天多賺39.93元,不如考慮其它途徑,例如寫自媒體什麼的。賺錢的路子很多,沒必要挑比特幣這條艱難苦逼的路。
9. 一個朋友弄了比特幣讓我注冊了一個賬號,用我的支付寶收錢然後轉錢給他,有什麼壞處犯法嗎
比特幣是非法的,涉嫌非法集資。投資虛擬貨幣更多的是一種投機行為,投資者應強化風險防範意識和識別能力,在未確認對方身份的情況下,不要涉及金錢往來,不要輕信低風險、高回報的投資產品,尤其不要隨意加入未經核實的投資理財群,這些往往是電信網路詐騙分子精心設計好的圈套。
投資比特幣,聽起來是不是很高大上。殊不知,背後很可能是詐騙團伙精心設計的一個圈套。日前,經寧波寧海檢察機關提起公訴,寧海法院對一起電信網路詐騙案宣判,3名男子設比特幣騙局獲利15萬余元被判刑。
2018年4月初,劉某和陳某、毛某一起謀劃比特幣交易生意。劉某先通過網路購買網站源碼,再請人製作了「Btc Club」平台,搭建了伺服器。同時製作廣告在微信公眾號等自媒體上發布,招攬被害人。
10. 出獄後自稱手握萬枚比特幣的男子,他是不是在吹牛
五年前,一名幣圈礦工因為偷電34萬度被判了四年十個月的有期徒刑,並且退換電費29萬元,並處罰金5萬元。
而就在今年他出獄了,他對外宣稱自己有一萬枚比特幣,如果是真的話他的身價將會超過八個億,這到底是真還是假呢?
那麼如果這個新聞是真的,這一萬比特幣是否屬於非法所得呢?畢竟進去坐一趟牢,出來就身價過億,很多人肯定會對此不滿。
首先,這應該不屬於非法所得,畢竟該男子已經繳納了偷竊電費的所有費用,並且還被罰了一筆罰金,從法律上來說這件事應該已經算是結案了。
並且,筆者對這條新聞的實際性依舊存疑。
在對五年前的設備算力以及電費進行一番分析後,可以直接給吃瓜觀眾一個結果:這條新聞是假的,無良媒體炒作的結果。
根據目前媒體的報道來看,這個新聞中的男子擁有的礦機為60台,算力大約為300TH/S,每天需要電費接近一萬的電費(商用電進行計算)。
而為了再嚴謹一些,筆者也去搜了13年至15年的新聞,按理來說偷電接近三十萬的新聞也不算小事,總會有媒體報道的吧?
但很抱歉,筆者沒有找到這部分時間線中任何官媒的報道!
好了,謠言到此為止!讓剩下炒作的自媒體自己玩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