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的區塊產生時間是大概多久
Ⅰ 比特幣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2009年1月4日,中本聰在芬蘭一個伺服器上創建了第一個比特幣區塊,並獲得了50個比特幣的獎勵。你對比特幣感興趣的話建議可以去鏈虎財經了解一下呢。
Ⅱ 比特幣成立於哪一年
比特幣成立於2009 年 1 月 3 日。
Ⅲ 比特幣什麼時候開始的
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
進入2015年以來,比特幣的前景愈發撲朔迷離。一方面,比特幣兌人民幣跌幅去年高達55.55%;進入2015年,僅1月中上旬,比特幣兌人民幣的跌幅就超過30%。
比特幣幣值「跌跌不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狂熱」過後價值的「自我修復」。據統計,2013年比特幣兌美元從1∶13.59漲到1∶731,全年漲幅達5300%。這種投機驅動下的暴漲,已經影響到比特幣賴以「安身立命」的虛擬貨幣屬性。
一方面,沒有哪個國家將其明確為合法貨幣,另一方面,2014年美元上漲明顯,石油和大宗商品價格相應進入下跌期,而比特幣價格走勢與後者相同,成為部分投機者資產配置的一部分,這凸顯出其資產屬性遠大於貨幣屬性的特點。
(3)比特幣的區塊產生時間是大概多久擴展閱讀
安全性、信用風險等也成為投資者信心下降的原因。曾為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所戈克斯山(Mt.Gox)去年3月自稱因黑客攻擊損失了全部資產,近期被曝其丟失的比特幣很可能源於內部系統操縱。
比特幣的監管環境也不容樂觀,俄羅斯、泰國等國家則開始對其實施嚴厲管制,加上去年全球股市表現不錯,比特幣投資資金出現分流,而瘋狂的「挖礦」活動也迅速增加了比特幣供給,使其短期內可能出現供大於求的趨勢,導致比特幣的價格猛烈下跌。
Ⅳ 比特幣出現時間 比特幣怎麼出現的
有一個叫中本聰的傢伙發明了區塊鏈技術,比特幣就是基於區塊鏈技術下的產物。大概是09年出現的。
Ⅳ 比特幣是什麼時候誕生的它的創始人是誰
提起比特幣我相信大多數人並不陌生,比特幣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並於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比特幣在最開始發行的時候價值並不高,可是到現在其價值已經上漲了許多倍,2021年3月13日,比特幣突破60000美元,其中已經有部分國家將比特幣當成國家法定貨幣,但是大多數國家並不認可其存在。
由於比特幣價值迅速上漲,讓之前沒有買比特幣的人非常後悔,其實我認為大可不必比特幣由於沒有大國家來進行背書,這種貨幣具有極大的危險性,一旦各國政府聯合一起來抵制,那麼比特幣的價值將會一落千丈,而投資比特幣的人並不在少數,其中虧的家破人亡的也比比皆是,所以在投資比特幣的時候,一定要理性對待,千萬不要隨意的去炒幣,不僅不會賺錢,可能會血本無歸。
Ⅵ 比特幣哪年誕生
2009 年元旦剛過,北京時間 1 月 4 日凌晨 2 點 15 分,在位於芬蘭赫爾辛基的一個小型伺服器上,中本聰挖出了比特幣的第一個區塊——創世區塊,並獲得了 50 個比特幣的獎勵。他在區塊上寫下了這樣一句話:「The Times 03 Jan 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lout for banks。」中文譯為:2009 年 1 月 3 日,英國財政大臣在第二次拯救銀行的邊緣。這是當天《泰晤士報》頭版的標題。彼時,迫於金融危機的壓力,英國財政大臣達林不得不考慮第二次出手紓解銀行危機。金融危機的影響還在繼續,美國、歐盟、俄羅斯等國的經濟並沒有在新的一年中出現轉機。彼時,迫於金融危機的壓力,英國財政大臣達林不得不考慮第二次出手紓解銀行危機。金融危機的影響還在繼續,美國、歐盟、俄羅斯等國的經濟並沒有在新的一年中出現轉機。
當天下午 6 點 15 分,創始區塊計入公開賬簿。區塊鏈 1.0 時代——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數字貨幣時期,正式拉開序幕。只不過,這個時候,比特幣還默默無聞地待在一個小圈子裡,即沒被稱作「數字黃金」,人們也沒有進入瘋狂的炒作之中。7 天後的 1 月 11 日,中本聰開發了一個客戶端, 其名稱也是非常樸素——比特幣客戶端 0.1 版,這是比特幣歷史上的第一個客戶端,意味著任何計算機都可以加入比特幣網路,挖掘和使用比特幣。中本聰將這個消息告訴了Hal Finney(哈爾-芬尼)。
Hal Finney馬上用自己的 IBM 電腦下載了比特幣客戶端,這也使他成為了除中本聰以外第一個比特幣礦工。Hal Finney也因此被稱為中本聰的沃森。當電話發明時,第一個電話是貝爾打給他的助手沃森:「沃森,快過來,我想見你。」當然,Hal Finney不是中本聰的助手,相反,按資歷來說他是中本聰的前輩,密碼學的大牛。在Hal Finney下載後的第二天,中本聰測試性地給他轉了 10個比特幣,這是比特幣歷史上的第一筆轉賬。在接下來的幾天中,Hal Finney和中本聰通過郵件多次溝通,主要是報告0.1 版客戶端的一些故障,然後中本聰把它們修復。
Ⅶ 挖礦獲取比特幣的時間點是什麼時候比如是一挖出就可得到,還是等接在該區塊後再出來5個區塊才能得到
首先你要理解挖取比特幣的時間點是怎麼一回事:
比特幣總共發行2100W個,每生成一個塊周期10分鍾,一個塊獎勵一定數目的比特幣。最開始挖礦每個塊獎勵50個比特幣,以後每21000個塊獎勵減半(約4年獎勵減半一次),現在每生成一個塊獎勵12.5個比特幣。每個塊的生成時間10分鍾,但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現在的挖礦算力在不斷升高,那麼生成一個塊的時間肯定小於10分鍾,這就需要一定的控制措施來保證這個時間。這個措施就是挖礦難度,如果每個塊產出時間小於10分鍾,則提高挖礦難度,大於10分鍾則降低挖礦難度,每次難度調整時間為2016塊,即2周。
挖礦難度會在每2016個塊後所有節點都會按照一定的公式自動進行調整,這個公式由最新的也就是這個周期內2016個區塊的花費時間和期望的時間(期望時間20160分鍾即兩周)比較得出的。
新難度 = 舊難度值 * (過去2016個區塊花費的時長 / 20160分鍾)
Ⅷ 正常情況下每一筆新比特幣產生需的時間是多久
10分鍾,算力越是穩定,這個時間就越准
Ⅸ 比特幣新區塊產生的過程
當挖礦節點要構造預備區塊,准備生成新區塊時,會按照優先順序排序,從交易池中取待確認交易。預備區塊通常會預留一定空間給高優先順序的交易,剩下的空間會按照交易費比例(Sat/B)由高到低順序一直把區塊加滿或者把交易池的交易用光。但比特幣區塊中不僅僅包含從交易池中取的待確認交易。按照比特幣協議規定,比特幣的區塊主要包括五個部分:魔數,區塊大小,區塊頭,交易計數器和交易信息。比特幣區塊的結構其中,「魔數」是一個值為0xD9B4BEF9的常數;「區塊體積」是本區塊所有數據的總體積;「區塊頭」是可以看作是整個區塊的縮略信息,挖礦用到的區塊信息就是區塊頭;「交易計數器」用來記錄區塊中交易的數量;「交易數據」是區塊所包含的所有交易信息,包括Coinbase獎勵部分,一般來說,這部分數據佔了整個區塊絕大部分空間。在比特幣區塊中,區塊頭是最為關鍵的一個信息。它包含整個區塊的所有特徵信息:區塊版本號。
Ⅹ 比特幣是哪年誕生的
比特幣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並於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虛擬的加密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與所有的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基於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這同樣確保了貨幣所有權與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極強的稀缺性。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代表任何建議;更多疑問可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應答時間:2021-01-2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