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比特幣泡沫
A. 外媒:為什麼說比特幣泡沫終將破滅
本人也持有比特幣,但總的來說並不十分悲觀,但可以預想的是其終究會有一個頂點,至於這個點在哪裡,可以說從目前來看這一兩年還沒能顯現出來。
關於比特幣的技術發展實際上我並不清楚,但是其金融邏輯還是能有章可循,即現代紙幣的歷史。
從現代紙幣的發展歷史來看,其最先起源於歐洲金融錢庄或者早期銀行的銀行券,其發行以用戶的儲蓄為准備金,持有人可以憑該行銀行券隨時兌現(以銀行券換回金銀等貴金屬貨幣)。但是真正掌握了真正准備金量的信息的只有銀行方面,因此在信息不對稱的條件下銀行往往在資金周轉良好的情況下超准備金發行銀行券用以對外借貸、投資,債務到期則收回本息,可謂是典型的「空手套白狼」。在這個過程中銀行券的維系就依靠兩方面,一是銀行准備金的物質基礎,二是公眾對銀行的信任,而兩者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試想一下一家信用不好的銀行就不可能吸引存款,能吸引存款的一定是信用良好的銀行,而能吸引的存款越多,其准備金就越多,能發行的銀行券也越多,其金融影響力也就越大,反過來也就越能保證其良好的信用。但是隨著銀行券的對社會經濟控制的深化,以信用為部分基礎的銀行券泡沫化程度和風險提高,因此對宏觀社會經濟的風險日益提高,同時也對政權當局構成的潛在風險也逐步提高,加之不同銀行發行的銀行券名目、數量、價值等不統一阻礙更大范圍的國內統一市場的經濟活動,因此政權當局有必要成立一家以政權為信用基礎的機構負責統一控制社會紙幣的發行,英格蘭銀行作為歷史上第一家中央銀行就此誕生,其意義也正在於此,法幣(現行紙幣)通過中央銀行得以發行流通。當然,與銀行券時代一樣,法幣發行一方面一央行准備金作為基礎,但同樣屢屢出現有超准備金發行的情況以達到政府的某種目的(如刺激社會經濟發展、彌補政府赤字等)。因此以長遠的目光考慮法幣制度,通貨膨脹無論如何都一個是穩定發展的正常社會所無法避免的一個經濟趨勢。應該注意的是,隨著法幣制度的發展,國家以立法的形式停止了法定紙幣的兌現,金銀等貴金屬從原來的兼具貨幣(金銀貨幣)和商品(金銀工藝品)職能,在現代社會最終變成只剩下作為用於投資和保值的商品職能,央行發行的法定紙幣成了完全以政權當局的信用為基礎發行的價值符號。
由此我們來考察以比特幣為首的數字貨幣的金融邏輯。
比特幣的發行不依賴某一明確的所屬機構而是依靠礦工的挖礦行為,也就就是說其發行不被某一個體機構所控制,這決定了比特幣的發行的公眾屬性。而同樣的,正因為其公眾屬性,沒有也不可能有任何一家機構或個人為其發行提供准備金,從這個角度來說比特幣是沒有價值基礎的符號。但由於廣泛的社會參與,公眾對比特幣的信任形成了其符號的價值基礎,當社會參與度越高,參與的空間范圍越廣,這個基礎也就越牢固,甚至超越了一國或者一個地區乃至全球范圍內成為價值符號,其完全的信用屬性決定其完全的泡沫屬性,從這一點來說其風險是遠遠大於數百年前的銀行券。考察期信用來源,在於兩個方面,一個是公眾的投資參與,也就是所謂的「炒幣」,這部分顯現出極不穩定性;另一個是技術界和部分幣圈人士對數字貨幣背後技術的強大信念,這部分信用則比較穩定。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前者構成了當前比特幣信用的主體,因此隨著各國政府政策和投資市場的相關活動變化,比特幣價格呈現十分大的波動性。據此將其定義為投資品而非貨幣是正確的。
但這個泡沫是不是必然會被戳破呢?這個也不盡其然。正如前者所述,其信用基礎來源於兩個方面,從當前而言則是以第一方面為主體。從短期看,比特幣話題不斷被炒作以及背後區塊鏈技術的話題熱度,將更加刺激公眾的參與度和對技術的信念,從而刺激比特幣的信用度提高,比特幣的信用基礎也就越為牢固。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比特幣價格不斷膨脹,入場門檻也隨著提高,將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比特幣的公眾參與,最終將比特幣的參與限制在小范圍內進行,也就是其發展本身的趨勢就是會損害自己的第一方面的信用基礎,因此很有可能在未來的某個價位比特幣價格達到頂峰,形成極高的投資門檻,價格就在某個高位徘徊,其作為投資手段的盈利空間減小。當然,而若考慮法幣的通貨膨脹,則可認為比特幣價格在某個高位後將不斷緩慢上漲。但是在第一方面信用膨脹的同時,影響第二方面信用的技術也在不斷地發展,由此很可能將導致其信用構成的變化,其價格將可能逐步趨於穩定,其泡沫屬性也將逐步降低但是不是絕對地消失,也不是泡沫被戳破,其始終保持著投資品的職能。
但如同銀行券的歷史一樣,比特幣逐漸深化對社會經濟的影響力必然會引起當局的重視,從而倒逼當局採取措施進行管控。而這些措施的大方向則依賴於數字貨幣概念及其技術的發展程度而定,即其概念和技術發展被接受程度越高,當局越有可能採取順應措施,從而以此並通過各種手段(經濟手段、金融手段乃至立法手段)推行法定數字貨幣與當前數字貨幣競爭,這就如同數百年前法定紙幣與銀行券的競爭一樣。可以預見的是,假如數字貨幣的價值形式被當局認可並付諸實踐,很可能一定程度上會刺激數字貨幣的價格在短期內整體上升;而法定數字貨幣(有人將其稱為數字法幣)的推行有當局背書,其吸引更多資金和信用進入數字法幣領域將成為大概率事件。由於這些變化導致的數字貨幣信用度格局的變化以及必然性的數字法幣進入流通領域,極有可能除了幾個信用強勢而牢固的數字貨幣轉變為「數字貨幣時代的貴金屬作用」以外,其他數字貨幣特別是ICO性質的所謂的數字貨幣,如同數百年前的各家銀行發行的良莠不齊的銀行券一般,將極有可能基本退出市場,最終形成「數字法幣—數字貴金屬幣」的數字貨幣格局,這一過程將最終完成人類史上貨幣發展的又一次轉型。
B. 股價暴走的特斯拉:下一個比特幣泡沫
一路開掛的特斯拉股價,越來越讓人看不懂了。
2月3日、4日兩天,在除了2019Q4財報之外沒有其他利好刺激的情況下,特斯拉股價累計暴漲36%,然後又在2月5日暴跌17%。
當股票分析師普遍認為特斯拉股價已經遠離業績基本面的時候,2月6日,這只神奇的汽車股又頑強拉升近2%。
截至2月6日收盤,特斯拉股價2020年已經累計上漲78.8%,最高逼近1000美元,市值接近1700億美元,一度超過大眾+通用市值總和。
這股瘋狂勁,直追2017年的比特幣。
盡管特斯拉2019年經營性現金流顯著增長,達到24.05億美元,也遠未達到支持現有市值的水平,這表明,特斯拉股價已經進入泡沫階段。
2018年比特幣泡沫破裂崩盤的情景仍歷歷在目,暴走中的特斯拉,會是下一個比特幣嗎?
「妖股」特斯拉的異動
過去幾天,特斯拉股票的受歡迎程度,幾乎可以比肩一葯難求的抗病毒葯物瑞德西韋。
光2月3號一天,漲幅就達到20%,4號再追加13.7%的漲幅,兩天時間讓空頭們損失了整整57億美金。
特斯拉2020年的交付目標定為50萬輛,其中,中國承擔了15萬輛的任務,中國市場是特斯拉尋求市場增長的一個突破口。
目前,國產Model3零部件本地化率為30%,到2020年年底將實現100%本地化率,這讓目前起步價已經降至30萬元以下的國產Model3仍有進一步降價的空間,但即使如此,國產Model3的起步價也不會低於25萬元,其所在的價格區間競爭對手主要是BBA等主流豪華品牌。
2019年,在中國汽車市場下滑8.2%的情況下,寶馬、賓士、奧迪依然分別增長13%、4%、4%,說明中國消費者對豪華車的需求仍然龐大,對BBA等主流豪華品牌的認可度也很高,品嘗到甜頭的BBA也一直在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力度,特斯拉對上BBA,絕對難言輕松。
在美國市場,特斯拉的銷量已經出現疲軟,2019年僅增長0.3%。在美國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加州,特斯拉2019Q4的新注冊量下降了近一半,說明失去政策補貼的特斯拉,銷量出現明顯疲態。
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對特斯拉上海工廠的產能也有一定影響,雖然影響不會很大,特斯拉在電動車領域依然會保持絕對的優勢,但難免遇到一些阻礙。
估值嚴重虛高的特斯拉,短期內都難以取得與其當前市值相匹配的優異業績,擠出來的泡沫終會破裂。
或許有一天,特斯拉會突破萬億市值,但絕對不是現在,而是在還比較遙遠的未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為什麼說比特幣是一場泡沫
不久前,全世界比特幣總值首次突破了十億美元。對於一種沒有中央銀行或其他權威機構支持的純虛擬貨幣來說,這是項了不起的成就。但這也是暫時的:我們正經歷著一場比特幣泡沫,而泡沫的破裂只是時間問題。
說泡沫註定破裂有幾個原因。頭一條就是:因為它是泡沫,不管什麼圖表,要是長成了上圖這樣,必將在某一刻迎來以淚洗面的結局。但還有更深層的原因——比特幣是由商品和貨幣形成的詭異混合體。比特幣的商品價值是由其貨幣價值產生的,但隨著它的商品屬性愈發顯著,它作為貨幣的用途也就越小。
包括中本聰在內的這些人對現有金融機構的不信任絕非特例。而使中本聰與眾不同的是,他把這種不信任化為哲學理念,而這正是比特幣項目背後最重要的驅力。當他於2009年2月將比特幣介紹給世人時,中本聰誇口說他的新貨幣實現了「完全分權化,不存在任何可信賴方」。並且,他非常詳細地說明了在他看來亟待解決的問題:
「傳統貨幣的根本問題是使其運轉所需要的信任。我們必須信任央行不會使貨幣貶值,可是法定貨幣的歷史充斥著對這種信任的背棄。我們必須信任銀行會保存好我們的錢並以電子方式轉移,可是他們在日漸高漲的信貸泡沫中仍毫無保留的把錢貸出。我們不得不把我們的隱私託付給他們,並信任他們不會讓冒名頂替者從我們的賬戶把錢捲走。」
中本聰可不是偏執妄想狂:他在這里所說的與沃倫•巴菲特在2012年寫給股東的信中所講的並沒很大區別。
「在現有貨幣體系下,已知投資類型包括貨幣市場基金、債券、抵押貸款、銀行儲蓄,以及其他方式。這些基於貨幣的投資方式中的大多數都被看作『安全的』。實際上它們屬於最危險的資產形態。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這些投資方式已經摧毀了許多國家的投資者的購買力,哪怕這些投資者還是能持續適時地收獲本金與利息。此外,這一可怕的後果還會一再重現。政府決定了貨幣的最終價值,而體系因素偶爾會使他們偏向引發通貨膨脹的政策。這樣的政策時不時便會失控。
「即使是在美國這個強烈呼籲貨幣穩定的國家,美元自1965年我接手伯克希爾公司的管理工作以來貶值的幅度也高達驚人的86%。那時1美元能夠購買的東西今天要花多達7美元才能買到。」
如果你持有美元,你就要信任美國政府不會摧毀你的財富。對比之下,比特幣建立在不信任的基礎上——它被特意設計成一種「人人為己」的貨幣。全枉然因為他的愚蠢受到了比特幣界很多人的指責:把電子錢包存在一台聯網的Windows機上,他是怎麼想的?
但即便是在使用比特幣時,人們最終還是免不了要信任別人——而他們所信任的對象結果往往並不可靠。MyBitcoin事後被發現是個騙局;Mt Gox遭遇黑客毒手。目前人氣較高的新興比特幣公司是Coinlab,但是考慮到黑掉這些公司所能帶來的收益,而且執法機關對這類犯罪分子毫無興趣,他們始終要面臨損失客戶財產的風險。
零信任
比特幣所具有的如此程度的不信任既是特色也是漏洞——其實我們大多願意把囤積財富的任務外包給一家信得過的大型機構,而不是把1千美元藏在老橡樹根兒石牆里黑色的火山岩下頭,或者是把一共9萬美元的百元大鈔用鋁箔紙裹起來藏進冰箱。自己管理比特幣的風險很大,而且需要較高的電腦技能。可是把自己的比特幣託付給別人保管所需要的信任正是比特幣旨在規避的。
比特幣對財務機構與生俱來的懷疑不僅使其與法定貨幣涇渭分明,也使其與其它虛擬貨幣迥然不同,例如美國的Facebook幣、中國的Q幣以及全球最大的虛擬游戲《第二人生》(second life)里的林登幣。所有這些虛擬貨幣都在發明該貨幣的公司的嚴格監控之下,並且在這些特定的經濟體系外幾乎毫無價值。
這些虛擬貨幣中,一部分在規模上和比特幣大致處於同一個數量級,盡管很難對其進行同等意義上的比較。舉例來說,Facebook幣的年收入大約十億美元,而2007年Q幣的市場大到了讓中國人民銀行出面干預,號召各公司停止用Q幣進行交易。在最近這場泡沫中,比特幣一天的交易額曾超過3000萬美元,而多數時間每日交易額也有500萬美元以上。這樣可得每年的交易額約為20億美元,只要泡沫不破裂。
D. 為什麼說比特幣期貨捅破了比特幣泡沫
因為比特幣價格上升飛快,但是比特幣期貨卻讓飛速生長的價格變得不實際,所以說是比特期貨捅破了比特幣泡沫。
上線首日的火爆場面似乎驗證了人們此前的預期。由於上漲速度遠超預期且波動較大,當天三次觸發熔斷,收盤18545美元,大漲近20%,首日合約成交逾4100張,過大的訪問量甚至導致CBOE網頁崩潰。與此同時,比特幣現貨價格逼近18000美元,12月上旬累漲近79%,創下四年來最大漲幅。
比特幣泡沫被捅破未免不是一件好事,因為為了這個東西瘋狂的人太多了,付出的代價也都太大,早點戳破這個美夢對大家都好。
E. 比特幣一小時暴跌8000美元,比特幣是否存在泡沫,為何
比特幣存在泡沫,它的價格過高,充滿了炒作,並且沒有什麼應用場景,崩盤的風險有所加劇。
比特幣自從誕生開始,就受到了很多國際上的投資者青睞,對於他們來講,比特幣這種數字貨幣,非常好操作。比特幣的價格也在眾人的炒作當中,從幾美分漲到六萬多美元,吸引了無數人的加入,比特幣現在充滿了泡沫,一有風吹草動,比特幣的價格就會出現巨幅震盪。
一、比特幣價格虛高,炒作痕跡明顯。比特幣的價格和價值沒有任何關系,比特幣的價格取決於炒作人數的多少,在眾多國際知名投資者進來之後,比特幣的價格出現了大幅上漲,很多人甚至認為比特幣的價格會漲到幾十萬美元,但是這些都毫無根據。
比特幣的炒作痕跡非常明顯,對於這種實用性不強的數字貨幣,價格明顯虛高,存在大量的泡沫。
比特幣從實用性、價格和發展來看,存在很多泡沫。大家對此有什麼其他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F. 瘋狂的比特幣泡沫究竟有多大
比特幣的泡沫風險,尚不足以構成系統性風險,這是因為,一者參與者以個體為主,規范性的金融機構幾乎均沒有參與,二者比特幣不具備正規金融的抵押屬性,也就是說,即便比特幣價格暴跌,對金融市場也不會構成沖擊性的風險傳導
G. 巴菲特為什麼說比特幣是泡沫
區塊鏈技術自從出現後,除了一句「區塊鏈是繼互聯網之後最偉大的發明」,讓人們真正感到興奮的不是技術的革命性,而是價格的劇烈波動,比特幣已經從一項未來的技術變成了一個能一夜暴富的幻想。「股神」巴菲特也在最近表達了自己對比特幣的看法:「你無法確定比特幣的價格,因為這種資產不能創造價值??從這個角度來說,它就是個不折不扣的泡沫。」
比特幣是一種全新的技術,是一種虛擬貨幣,它不像黃金一樣具有存儲價值,因為黃金是實際存在的,也無法被憑空捏造,所以黃金的稀缺性是確定的。但是比特幣作為一種虛擬的貨幣而言,人們是有能力創造更多比特幣的。比如之前瘋狂的ICO。這就是一個對人性貪婪的考驗,尤其是因為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特性,讓它處在一個不受監管的環境,難以像我們常規認知中的資產一樣會受到法律或者某個權威監管。
虛擬貨幣是無形的,其背後的運作也是不透明的,但似乎投資者並不關心。盡管在幾年前比特幣還一文不值,但在今年12月初比特幣的單價竟然突破過1.9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2萬余元。而推動比特幣不斷上漲的最大原因就是越來越多接觸過比特幣的投資者害怕錯過投資機會。
以太坊的聯合創始人Joe Lubin曾經表示過「如果能夠吸引足夠多的人相信虛擬貨幣的價值,那麼虛擬貨幣就能夠快速讓社會認可其價值。就像美元一樣,美元的價值是基於人們對美國政府的信任。」但實際上美元作為貨幣是受法律、社會等監管的,換言之美元等傳統貨幣是具有公信力的。而且數字貨幣的現金流最終來源還是貨幣持有者所付出的傳統貨幣,所以Joe Lubin的看法是片面的。
人性的貪婪將比特幣與區塊鏈從一項革命性的技術,變成了一種單純的投資手段,大家的身份也從「關注者」變成了「炒幣者」。沒有人再關心區塊鏈技術的發展,這實際上是偏離了中本聰對比特幣最初的願景,即「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其設計目的用於「支付」而非保值的「儲備貨幣」。
狗狗幣的聯合創始人Jackson Palmer也表示過:「當你看到虛擬貨幣價格瘋漲,最終這就是泡沫的體現,人們將會損失很多錢。」
比特幣社區經過了激烈探討,因意見分歧便誕生了為數眾多的分叉,也就是IFO。其中最為著名的有比特幣現金(BCH),比特幣黃金(BTG)以及比特無限(BCX)。
比特幣現金是比特幣的首個分叉,被稱為「比特幣耶穌」的Roger Ver在過去幾年中讓比特幣社區感到憤怒,因為其一直在支持受到爭議的硬分叉。而另外一個合作人名為Calvin Ayre是一位億萬富翁,創立了一個互聯網賭博和娛樂帝國。因為這二人的身份,讓比特幣現金出現的動機備受質疑。
另外,與比特幣由一支比特幣核心團隊運營不同,比特幣現金由多達7支的團隊通過競爭來運營,而且其官方宣稱BCH在發展過程中任何對其發展有利的人員和團隊都可以加入到開發者序列中。BCH在未來有可能會遇到比比特幣更大的分歧與動盪。
另外BCH為了解決交易速度問題,不惜犧牲中心化,萊特幣創始人也抨擊BCH僅僅是PayPal 2.0而已。而在BCH分叉後,Roger Ver也開始瘋狂抨擊比特幣,無止境的為BCH背書。
而比特幣黃金(BTG)分叉則是由香港挖礦公司LightningASIC主導,BTG完全沒有解決比特幣最為核心的擴容問題,區塊大小維持在1M,僅僅是改變了挖礦演算法,支持GPU挖礦,缺乏重放保護,並且採用了極不穩定的EDA緊急難度調整機制。BTG希望解決挖礦算力過於集中的問題,但是實質上其核心目的或許僅僅是為了用戶能夠更容易的挖礦。
而BCX則是與至今為止出現過的所有分叉都不同,首先其團隊至今為止是完全匿名的,與上文其他兩種分叉幣亮明身份與其背後明顯的動機不同,這支匿名的團隊出現僅僅是希望"無妥協的實現中本聰的願景"。
從官方給出的BCX特性來看,BCX是擁有目前最成熟,最全面的解決方案,並沒有像BCH一樣將區塊直接擴大至8M,而是選擇了更為成熟的2M大小來解決「區塊過大導致出現孤塊」的問題。難度調整直接選擇DAA,避免了BCH所走的彎路。用戶隱私保護也選擇了目前更安全更完善的零知識證明。而閃電網路、唯一地址格式、重放保護等功能也都一並支持。
另外最關鍵的是BCX支持智能合約,並且在其官網專門講解了智能合約的作用,可為數字資產的流通建立一個高效成熟的系統,並且可以在其鏈上支持各類應用,應用領域也極為廣泛,例如版權、票據、支付、游戲、供應鏈、物聯網等都可以在BCX鏈上實現。可見BCX的目的是為了真正的應用區塊鏈技術幫助其他傳統行業實現去中心化,實現中本聰願景中的去中心化社會。
在理想與利益之間,可能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利益,這在比特幣社區里也毫不例外,不過這並不影響像BCX這樣的極少數為理想而奮斗的項目。BCX到底能夠有何作為,一起期待2018年1月15日BCX主網的正式上線。
原文來自steemit論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侵權,請聯系刪除。
H. 十日大跌26% !比特幣「泡沫」危機來臨了嗎
是的,因為比特幣大跌,造成了經濟的嚴重下滑,而且和一些商人的利益也掛鉤,我也肯定是危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