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禮輝比特幣
數字貨幣
數字貨幣有別於虛擬貨幣,不是比特幣也不是Q幣!也就是說區別於比特幣,以太幣這類的虛擬貨幣。
虛擬貨幣只能在網路中封閉流通,就好比騰訊的Q幣和匯新雲軟體協同產業生態鏈平台上的幣,它們只能用於自身產品的一種使用。而數字貨幣是可以被用於真實的商品和服務交易,但只有國家發行的數字貨幣才是法定數字貨幣,比特幣是非法定數字貨幣。而對於法定數字貨幣,目前國際尚無統一定義。央行科技司副司長兼數字貨幣研究所籌備組組長姚前認為,央行研究發行的數字貨幣是指數字化人民幣,從各國方案看屬於法定加密數字貨幣,其本身是貨幣而不僅僅是支付工具。而與之對應,虛擬貨幣也稱為非法定數字貨幣。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區塊鏈工作組組長李禮輝就曾表示過,數字貨幣必須具備法定地位、國家主權背書,明確發行責任主體。以比特幣和以太幣等為代表的虛擬貨幣沒有國別,沒有主權背書,沒有合格發行主體,沒有國家信用支撐,這些都不是數字貨幣。
數字貨幣不等同於虛擬貨幣
既然數字貨幣是可以用來進行商品交易的那麼支付寶和微信的支付算是一種數字貨幣的模式嗎?
支付寶、微信支付和手機銀行等其實都是電子貨幣,並不是數字貨幣。這些都是基於電子賬戶實現的支付方式,本質上只是一種現有法定貨幣的信息化過程,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數字貨幣。比如,支付寶或微信交易的金額,本質上還是銀行賬戶上的紙幣,不過是電子形態,手機上顯示的「100元」也必然對應著銀行里真實的100元。
(匯新雲徐生整理)
② 區塊鏈的前景在哪裡
如果說區塊鏈應用的1.0階段是以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2.0是應用在金融行業的話,那麼3.0階段將是為實體經濟服務。
4月11日,在博鰲亞洲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表示,正在研究如何發揮數字貨幣的正能量,讓它更好的服務於實體經濟。「整體來講,我們對虛擬貨幣的監管是非常嚴格的。」易綱說。
一天前,中國人民銀行參事、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盛松成也表示,為實體經濟服務才是區塊鏈的前途。「如果區塊鏈和虛擬貨幣相結合,區塊鏈主要放在虛擬貨幣方面,我覺得區塊鏈是不會有前途的。」盛松成如是說。
中國互金協會區塊鏈研究工作組組長、中國銀行前行長李禮輝則認為,區塊鏈未來的發展方向是規模化應用。在他看來,如何實現規模化應用取決於四個要是:效率、成本、可靠性和安全性、制度。
曾任中國銀行和央行副行長和IMF的副總裁,現任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的朱民在博鰲論壇上表示:「講區塊鏈的時候首先要把區塊鏈和比特幣分開,這不是一個概念。區塊鏈作為一個技術,在未來我覺得是革命性和無限的,區塊鏈技術在將來會有很大的應用前景,未來是很好的。」
「區塊鏈和虛擬貨幣結合沒前途」
早在2014年,盛松成便在權威期刊上發表了文章,從貨幣的起源和本質來說明虛擬貨幣本質上不是貨幣。
在他看來,如果虛擬貨幣泛濫,貨幣政策便沒有辦法執行,而貨幣政策是世界各國進行宏觀經濟調控的主要手段之一。
據他介紹,虛擬貨幣剛出來的時候,各國央行對待它的態度並不統一。「但是發展到現在,基本上統一觀點了,至少不承認它是貨幣,因為它會妨礙整個貨幣政策的執行。」盛松成說。
早在2013年11月20日,當時還擔任人民銀行副行長的易綱在某論壇上首談比特幣。當時他表示,從央行角度,近期不可能承認比特幣的合法性。不過,他同時也認為,比特幣交易作為一種互聯網上的買賣行為,普通民眾擁有參與的自由。
當時,易綱的表態被部分比特幣投資者解讀為利好消息,他們認為監管部門雖不承認比特幣的合法性,但也沒有將其定性為非法,不會直接干涉比特幣的交易。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比特幣價格一度跌至4150元,幾近腰斬。
③ 區塊鏈將會應用到哪些場景中
據報道,2017年區塊鏈金融在這兩個方面都有了較大的進展,第一個突破就是能夠建立一個多維度立體互動式架構,第二個突破就是能夠建立一個開源的公開的可信數據的登記和存證平台。
但是單一的區塊鏈應用的價值是有限制的,區塊鏈技術必須跟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還有5G、6G的技術融合起來運用,才會更有效率,能夠給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
文章來源:比特110網
④ 區塊鏈系統應具備的性質是什麼
在區塊鏈系統中,需要描述所有權、保護所有權、儲存交易數據、將賬本分發到不可信的環境中,向賬本添加交易記錄、決定哪些賬本上決定了真相。
比特幣是一個很典型的區塊鏈系統,可以仔細研究了解一下
⑤ 區塊鏈有哪些特點
區塊鏈特點:1.安全:不受任何人或實體攻擊;2.任何信息不可篡改;3.可溯源,網路中的所有節點均可訪問;4.去中心化,無第三方。關於區塊鏈消息,可以在 密碼財經了解。
⑥ 區塊鏈的特徵是什麼
區塊鏈的特徵
區塊鏈的四大特徵之一:不可篡改
區塊鏈最容易被理解的特性是不可篡改的特性。
不可篡改是基於「區塊+鏈」(block+chain)的獨特賬本而形成的:存有交易的區塊按照時間順序持續加到鏈的尾部。要修改一個區塊中的數據,就需要重新生成它之後的所有區塊。
共識機制的重要作用之一是使得修改大量區塊的成本極高,從而幾乎是不可能的。以採用工作量證明的區塊鏈網路(比如比特幣、以太坊)為例,只有擁有 51% 的算力才可能重新生成所有區塊以篡改數據。但是,破壞數據並不符合擁有大算力的玩家的自身利益,這種實用設計增強了區塊鏈上的數據可靠性。
通常,在區塊鏈賬本中的交易數據可以視為不能被「修改」,它只能通過被認可的新交易來「修正」。修正的過程會留下痕跡,這也是為什麼說區塊鏈是不可篡改的,篡改是指用作偽的手段改動或曲解。
在現在常用的文件和關系型數據中,除非採用特別的設計,否則系統本身是不記錄修改痕跡的。區塊鏈賬本採用的是與文件、資料庫不同的設計,它借鑒的是現實中的賬本設計——留存記錄痕跡。因此,我們不能不留痕跡地「修改」賬本,而只能「修正」賬本(見圖2)。
圖6:比特幣在組織上去中心化,在邏輯上集中
在設想未來的組織時,我們心中的理想原型常是比特幣的組織:完全去中心化的自治組織。但在實踐過程中,為了效率和能夠推進,我們又會略微往中心化組織靠攏,最終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
現在,在通過以太坊的智能合約創建和發放通證,並以社區或生態方式運行的區塊鏈項目中,不少項目的理想狀態是類似於比特幣的組織,但實際情況是介於完全的去中心化組織和傳統的公司之間。
在討論區塊鏈的第四個特徵去中心自組織時,其實我們已經在從代碼的世界往外走,涉及人的組織與協同了。現在,各種討論和實際探索也揭示了區塊鏈在技術之外的意義:它可能作為基礎設施支持人類的生產組織和協同的變革。這正是區塊鏈與互聯網是完全同構的又一例證,互聯網也不僅僅是一項技術,它改變了人們的組織和協同。
總的來說,以太坊把區塊鏈帶入了新的階段。在討論以太坊時,如果要總結兩個關鍵詞的話,那麼這兩個關鍵詞分別是智能合約和通證;而如果只能說一個的話,我會選擇「通證」。我會更願意從互聯網的歷史中找尋它的意義,重復之前的類比:作為價值表示物的通證,它的角色類似於 HTML。在有了 HTML 之後,建什麼樣的網站完全取決於我們的想像力。
⑦ 比特幣交易所重回中國是真的嗎
暫時還沒有重回
中國銀行前行長,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區塊鏈工作組組長李禮輝發表了有關區塊鏈應用、虛擬貨幣監管的演講,演講中提到了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集團(CME,下稱芝商所)即將上線比特幣期貨與美國監管態度變化的情況,引發了「比特幣能否重回中國」 的討論。站長覺得,從世界角度來看,各國監管政策的變化,正在悄然發生,諸多跡象表明,世界各國對比特幣的接受程度正逐步提高
⑧ 虛擬貨幣、數字貨幣、加密貨幣、代幣、通證有什麼區別
一、定義不同:
1.虛擬貨幣:
虛擬貨幣為指非真實的貨幣。
2.數字貨幣:
數字貨幣為電子貨幣形式的替代貨幣。數字金幣和密碼貨幣都屬於數字貨幣(DIGICCY)。
3.加密貨幣:
加密貨幣為一種使用密碼學原理來確保交易安全及控制交易單位創造的交易媒介。
4.代幣(通證):
一種形狀及尺寸類似貨幣,但限制使用范圍、不具通貨效力的物品,其通證則為代幣英文Token的諧音。
二、特點不同:
1.虛擬貨幣:
虛擬貨幣不是一般等價物,而是價值相對性的表現形式,或者說是表現符號;也可以說,虛擬貨幣是個性化貨幣。在另一種說法中,也可稱為信息貨幣。
2.數字貨幣:
是一種不受管制的、數字化的貨幣,通常由開發者發行和管理,被特定虛擬社區的成員所接受和使用。
3.加密貨幣:
加密貨幣基於去中心化的共識機制 ,與依賴中心化監管體系的銀行金融系統相對。
4.代幣(通證):
通常需要以金錢換取,用在商店、游樂場、大眾運輸工具等地方,做為憑證以使用服務、換取物品等。
(8)李禮輝比特幣擴展閱讀
現階段數字貨幣更像一種投資產品,因為缺乏強有力的擔保機構維護其價格的穩定,其作為價值尺度的作用還未顯現,無法充當支付手段。數字貨幣作為投資產品,其發展離不開交易平台、運營公司和投資。
數字貨幣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其所依託的區塊鏈技術實現了去中心化,可以用於數字貨幣以外的其他領域,這也是比特幣受到熱捧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如果數字貨幣被作為一種貨幣受到公眾的廣泛使用,則會對貨幣政策有效性、金融基礎設施、金融市場、金融穩定等方面產生巨大影響。
⑨ 請問區塊鏈技術主要具備哪些特點
以下幾點就是金窩窩集團總結的區塊鏈應具備的幾個特點:
1-去中心化:由於區塊鏈是靠各個節點共同實現系統的維護和保證信息傳遞的真實性,基於分布式存儲數據,而沒有某個中心進行集中管理,因此某一個節點受到攻擊和篡改不會影響整個網路的健康運作;
2-去信任化:任意兩個節點之間建立連接不需要信任彼此的身份,雙方之間進行數據交換無需互相信任的基礎。由於網路中的所有節點都可以扮演「監督者」的身份,因此不用擔心欺詐的問題;
3-可擴展:區塊鏈是一種底層開源技術,在此基礎上可以實現各類擴展和去中心化、去信任化的應用;
4-匿名化:數據交換的雙方可以是匿名的,網路中的節點無需知道彼此的身份和個人信息即可進行數據交換
5-安全可靠:由於任意節點之間的活動均受到全網的監督,並且資料庫採用分布式存儲,對於黑客來說,第一無法偽裝和進行欺詐活動,第二無法僅靠攻克某個節點而控制網路。
⑩ 區塊鏈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特徵:
去中心化。區塊鏈技術不依賴額外的第三方管理機構或硬體設施,沒有中心管制,除了自成一體的區塊鏈本身,通過分布式核算和存儲,各個節點實現了信息自我驗證、傳遞和管理。去中心化是區塊鏈最突出最本質的特徵 。
開放性。區塊鏈技術基礎是開源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區塊鏈的數據對所有人開放,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公開的介面查詢區塊鏈數據和開發相關應用,因此整個系統信息高度透明 。
獨立性。基於協商一致的規范和協議(類似比特幣採用的哈希演算法等各種數學演算法),整個區塊鏈系統不依賴其他第三方,所有節點能夠在系統內自動安全地驗證、交換數據,不需要任何人為的干預 。
安全性。只要不能掌控全部數據節點的51%,就無法肆意操控修改網路數據,這使區塊鏈本身變得相對安全,避免了主觀人為的數據變更。
匿名性。除非有法律規范要求,單從技術上來講,各區塊節點的身份信息不需要公開或驗證,信息傳遞可以匿名進行。
(10)李禮輝比特幣擴展閱讀:
例子
目前區塊鏈技術最大的應用是數字貨幣,例如比特幣的發明。因為支付的本質是「將賬戶A中減少的金額增加到賬戶B中」。
如果人們有一本公共賬簿,記錄了所有的賬戶至今為止的所有交易,那麼對於任何一個賬戶,人們都可以計算出它當前擁有的金額數量。而區塊鏈恰恰是用於實現這個目的的公共賬簿,其保存了全部交易記錄。在比特幣體系中,比特幣地址相當於賬戶,比特幣數量相當於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