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胖談比特幣
Ⅰ 得到APP上獲得3200萬知識付費收入的李笑來到底是靠什麼獲得如此大的成就
剛好2010年近距離聽過李笑來在線下做得一次分享(當時他還沒開始玩比特幣,羅胖也沒有出名,「得到」APP還得幾年才能出來),並和他有過一些交流,所以對這個問題的回復還是有把握的。哦,對了,李笑來還是羅永浩的同鄉和高中校友(就是錘子手機的那個老羅),當年李笑來進新東方就是老羅推薦的。
首先,計算兩個數字來看看李笑來到底有多牛吧。
關於李笑來到底擁有多少比特幣,網上已經有很多文章進行了猜測,李笑來也在一些場合做過澄清。現在比較可信的說法是他大概擁有10-12萬枚比特幣,按照目前2500美金一枚的價格標准來計算(參考2017年6月29日的比特幣最新行情),他大概擁有至少100,000*2500=250,000,000美金的財富,也就是2.5億美金。
此外,李笑來在羅胖辦的知識付費分享APP「得到」上《通往財務自由之路》的課程擁有164,291名訂閱者(截止2017年6月29日的數據),每個訂閱者需要支付199元/年的費用,那麼他一年課程收入就是164291*199=32,693,909元,也就是3,269萬人民幣。相比於比特幣財富只是在江湖上流傳不同,「得到」上的課程收入則是實打實在APP上有顯示的。
下面的文字內容,就是來自於多年前那次分享會上李笑來本人自己口述的自己早期發跡史,由中我們就能發現李笑來後續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成長要比成功更重要。
李笑來在北京做了多年的銷售一直都做得不咋地,由於父親病重需要照顧而返回家鄉海林(林海雪原座山雕的地界,據李笑來說這里自古盛產土匪,包括他自己)。李笑來在家待了一段時間,自己的積蓄也花得差不多了,但父親的病還需要花更多的錢來治療,所以不得不開始尋找工作機會。這時,李笑來接到了正在新東方工作的中學校友羅永浩(對,就是錘子手機的那個老羅,他和李笑來是一個中學的,比李笑來高一個年級)的建議,說可以到新東方來工作,薪水還不錯。於是,李笑來下定決定重返北京希望能進入新東方去講課工作。但,問題是李笑來對英語根本就不擅長,大學考四級也是考了幾次勉勉強強過掉的,可以稱得上優勢的地方可能就算是在銷售工作時鍛煉出來的演講能力與百折不饒的毅力。
於是,李笑來決定考GRE和TOEFL,考出高分數來作為進入新東方的敲門磚。之後4個月的時間里,李笑來把自己關在北京一處民宅裡面開始准備這兩項考試。那段時間里,李笑來每周下樓一次購買接下來一周的食品和個人用品,據他說每次下樓後就會發現大街上的人好像都大了一圈。呵呵,這種體驗相信很多人都有過,也包括我。最終,李笑來的GRE考了2400的滿分,TOEFL也考了很高分數(590?),於是他開始申請新東方的教職了。
很快,新東方就給李笑來安排了試講的機會,但第一試講聽力卻以失敗而告終,幾位試聽的新東方老師認為李笑來缺乏幽默感(這個理由的確是很滑稽)。李笑來沒有氣餒,第二次申請試講機會,新東方再次給他安排了。這一次是講語法,但最終還是沒有成功,原因還是覺得他沒有幽默感。李笑來開始了第三次申請,新東方又一次進行了安排,李笑來決定這次試講閱讀。於是,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李笑來准備幾十頁閱讀方面的講義,信心滿滿的期待第三次試講。但是好事多磨,當李笑來准備前往新東方進行第三次試講的時候,北京下了一場幾十年未遇的特大暴雨,大街上積水有一人多深了,無法前往新東方試講了,李笑來當時都差點哭了出來。就在李笑來郁悶至極的時候,新東方一位管理層老師給他打來了電話,詢問他是否願意過來教閱讀方面的課程。原來新東方那位教閱讀課的老師前不久買了一部車,但在這場暴雨中發生了車禍,導致其受傷需要住院幾個月,而過幾天新東方閱讀班就要上課了,所以需要找一個老師補缺。李笑來面對這個意外之喜當然是欣然接受了,之後也順利通過了新東方老師的課程審評,最終成為了一名新東方老師。
後來憑借著過人的毅力與扎實的演講能力,李笑來在新東方逐步站穩了腳跟,在學生中的名氣也越來越大。在此期間,李笑來寫出了《TOEFL核心詞彙21天突破》這本神書,立即在TOEFL考生當中被奉為紅寶書來看待。隨後幾年功夫,李笑來在這本書上的稿酬就達到了一百萬,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李笑來後來多次強調,《TOEFL核心詞彙21天突破》的寫作是在為自己打工,為自己做積累。李笑來寫這本書的時候,其實根本都沒想到以後能拿多少稿費,只是希望將自己積累下來的知識都寫下來讓更多人能夠收益,而且這個過程也是提升自己的一個過程。
在李笑來剛進新東方的那幾年時間里,他曾經多次想離開新東方,因為他覺得那裡很多事情都不合理,例如自己的工資待遇。由於李笑來多次獲得學生評選出來的第一名授課老師,所以他覺得自己當時在新東方很牛逼了,但工資方面卻與自己知名度的提升不成正比。要不是他父親住院還需要支付巨額醫葯費,李笑來可能在進入新東方一年後就會選擇離開的。
新東方上市之後,很多新東方老師都把自己手中的股票都拋掉了變現,因為他們覺得自己要比外面買新東方股票的人更了解新東方內部的情況與問題,他們覺得這樣一家滿是問題的公司的股價是不會再繼續漲下去的,於是選擇退場。其實,最初李笑來的想法和他們是一樣的。但後續新東方股票的持續上漲好幾倍,讓他們的腸子都悔青了。
之後幾年,李笑來每年都會想著要離開新東方,直到第四年他才想清楚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不合理的事情存在即是合理的,因為沒有更好的辦法來替代它,所以在能找到更好的方法之前需要選擇接受與忍耐。你自己其實並不比別人強到哪裡去、高明到哪裡去,所以不要過分神話自己的力量,無論是對他人還是對自己,因為盲目的個人崇拜旺旺會帶來毀滅性的打擊,或早或晚。
有時候,如果一個人在一個較好平台上做事情的話,其個人所表現出來的力量會被放大,而離開這個平台了可能就會產生較大的落差,例如在新東方平台上做事情的李笑來,其號召力可以獲得成倍的擴大。隨後,李笑來又在新東方待了三年時間,他開始用另外一種角度來觀察身邊的人和事情,而不再是那種舍我其誰的心態。經過在新東方7年的積累與歷練,李笑來離開新東方之後就開創了屬於自己的事業,之前吃過的苦、受過的累在這個時候變成了一筆筆寶貴的財富,可以讓他少走很多彎路。
現在,李笑來在比特幣和得到app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在很多人眼裡感覺就是傳奇,但如果你看完上述他早期的發跡史就不會感覺到奇怪了。人生就是如此的神奇,成長往往要比成功更重要。
Ⅱ 羅振宇/羅胖的羅輯思維為什麼那麼火
因為他傳達了大部分人都認同但不太敢表達的價值觀——掙錢光榮。羅胖是個商人,他說你因掙錢而偉大。中國人一向內斂,儒家中庸嘛,嘴上是不好意思談錢的。但經濟學的本質就是自私啊,人性逐利,別和慾望較勁。在這一點上他是個啟蒙者。受他影響比較大,我開始投資沃普惠和陸金所嘗試理財,收益比以前光上班好太多。我感謝羅胖子,希望他越來越火。
Ⅲ 比特時代如何加速學習
比特時代,其實簡單的說就是數據的信息和數字化時代,因為有了互聯網,生活中信息的傳遞方式產生了巨大的變革。
一方面信息的數量在不斷增加,而且信息傳播的速度也不斷變快,那隨之給我們帶來學習的困擾也就增大,所以要想快速學習就要迅速的適應這個加速的時代。
既然比特幣時代是由電腦和互聯網帶來的,那麼我們就可以是從這個方面下手,學會用互聯網的方式和思維去學習新的事物,當然這需要一個過程。這就引出了第二點,學習的時候一定不要心急,就像是種地,有耕耘了,才會收獲。
學習獨特的互聯網思維也是一樣的,在學習的同時,態度要認真,心要沉澱下來。同時,還有明白我們為什麼要焦慮,是自身學習能力的問題,還是我們接收信息的能力不是特別強。
如果是知識的「儲存」不夠,那一定就是要擴充我們的容量,把互聯網當做學習工具。如果是接收信息的能力比較差,那就每天通過互聯網多接受一些信息的「刺激」,來提高學習能力。
Ⅳ 老羅,羅永浩可愛多,為什麼在電影里扇自己耳光呢扇的那麼彪悍那麼硬朗,羅胖子想表達什麼啊
1、作為一名內心具有極大反抗慾望的人來說,老羅選擇扇自己的耳光,是在表明對自己的憤恨:我為什麼就不能反抗這被設計好的一切呢?如同明明是小中大,卻要被強制形容為中大特大。
2、羅永浩或許是想表達一種,在現實生活中,對於當權者制定的種種莫名其妙的規定的無奈,這種無奈又是如此強烈,我們卻無法反抗。
(4)羅胖談比特幣擴展閱讀:
羅永浩自己打臉的情形出自電影《幸福59厘米》。羅永浩是此次《幸福59厘米》網路電影拍攝中跨界最徹底的導演,「想做導演是一直的夢想,與亞東的合作,是圓夢。」
羅永浩稱此次跨界執導影片只是因為圈中好友張亞東的邀請,但是他依然不改犀利風格,「亞東比較識貨,說我一定行。」面對現場大家都談論影片都與幸福有關,羅永浩坦言,幸福的故事本身其實都是跟不幸福有關的。
其實老羅這部電影裡面被附加了太多的信息,他表明的東西是種種社會問題,其表明的深層次的東西都是值得犬儒主義者們看清楚的。而這個扇耳光的細節,對於電影並沒有什麼遞進作用,他表達的東西或許很簡單。如同當年黃健翔的激情解說120秒一樣,你若拿著放大鏡去看,怎麼都會覺得有問題。
Ⅳ 你認為家境重要嗎
重要!當然重要!但顯然有比這個更重要的東西,來說說我的故事吧,相信看完一定對你有所啟發。
俗話說: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人生越是早期越覺得家境真的太TMD重要了,特別是上學的時候,總是情不自禁的拿自己的家境跟別人的家境比,家境好的和家境差的學生,在學校里就是兩階層的人。
相信大家都有看過一部電影,叫做《少年的你》吧?
裡面所展現的校園欺凌,本質上就是家境好跟家境不好的差距,我們絕大多數人都出生於貧寒家庭,包括我自己,以至於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家境不好一定是有原因的,因此某一個人生階段,多多少少對父母心存抱怨。
本質上來講,這種抱怨就是赤裸裸現實,我們的父母就是沒能在社會上立足的,直白的說就是沒有構建高價值得人脈關系,你是窮人家的孩子,那麼你大概率就是跟著一群窮人家孩子長大,你是有錢人家得孩子,那麼你的孩子也會和同樣有錢人家得孩子長大,享受得資源不同是必然的,最重要是人脈網路關系就不同,以至於格局和眼界就不同。
不過,誰不想生來就含著金鑰匙出生呢?可出生這件事,是一個不可改變的因素,所以比有家境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面對所處境遇的心態。
我從小山溝農村出生的,最重要的是,山溝農村裡的相對窮的一戶,在村裡壓根沒什麼地位,父母沒本事被村裡人看不起,自己也在同齡同學之間不夠自信,7歲才開始上學,初中沒畢業就被父親勸畢業後不要上學了,說家裡有弟弟妹妹,出去打工供弟弟妹妹上學吧。我當然不同意,可沒辦法爸媽就一句話:沒錢呀。
我只能自己默默流眼淚,那時候心想,家境真的太重要,憑什麼人家的孩子有錢送不願意讀,我渴望求學,卻生在這樣的家庭里?
後來,畢業後假期幾個月,原定不再上學了,先跟著我媽在家干農活,有時候跟我爸去擺地攤賣水果,想等年齡滿18了再出去打工,幾個月折騰下來,又瘦又黑,那段時間實在很苦,但卻讓我在擺攤過程,領略到了低買高賣的商業套路並對數字產生了一定的敏感度,也讓我提早品嘗到了作為社會底層人的不易,因此堅定了我要繼續求學的決心。
好在我有一個疼愛我的奶奶,我把自己想上學的決心跟她說,她支持我,偷偷塞給我500塊,讓我自己去找學校,當時的500塊是奶奶一整年的養老金,我攥著這500塊去找學校。
聽說上高中每年的補課費和學費課本費,前前後後會開銷非常大,我開始望而生畏。於是被推薦去讀中專技校,一方面國家政策非常支持,很多民營的中專技校興起,招生力度非常大,還免學雜費每年還有3500的生活補助,屁顛屁顛就去了。
中專兩年,相比高中,顯然在這里沒有學習壓力,畢竟培養的方向不同,學校搞校企合作,一放假我就報名做暑假工,到學校隊接的一些餐飲店打工,做過銷售、端過盤子,再加上學習成績年年第一,又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獎學金年年拿,所以中專沒滿18,已經經濟獨立了,每個月還能給奶奶500塊,這是我當時覺得自己做得最「爺們」的事了。
兩年多過去面臨畢業的時候,大家忙著就業找工作,我卻厭倦了低學歷的底層工作,覺得那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當然,那時候的我也並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後來決定第三年升入補習班參加高考,想去大學里看看,當然家裡依然經濟條件不允許,可我想……這幾年一開始也沒錢,自己也走過來了,只要我想改變,勇敢去追求,結果都不會太差。
就這樣,毅然決然加入了備戰高考的隊伍,可基礎知識實在太差了,學起來特別吃力,但心理不甘心,所以只能比別人努力,每天基本上五年點半起床開始朗讀英語或者背古詩,經過將近一年的努力,考上了省重點大學。
晨起學習圖
後來學費靠國家助學貸款,大學有很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可能過往那段勤工助學、擺地攤的經歷,後面自力更生能力很強,喜歡研究關於金融、經濟的學科,甚至投資相關的知識,在校園里擺過攤,淘寶批發零食在宿舍兜售,一賺錢,我就網上買課買書,跟各種牛人學習,並在不知不覺進入了投資領域,成為了比特幣和以太坊的早期投資者,一路深耕和成長,投資成了我沉迷和熱愛的事情。
批發零食圖片
後來,大學幾年裡,我通過投資,畢業後,22歲獨立買房買車,每月被動收入5位數,現在已經幫助300+人建立正確的財商思維,刻意練習練習錢生錢技能,實現從0到擁有被動收入,很多人見證了我一路的成長,我也見證了很多和我一樣的普通人的快速成長,這個時代給普通人跨越階層的機會太多了,你可以輕而易舉的學習到你想學習的領域,擴大你的影響力,用你的技能賺錢,成為你想成為的人,追求你想追求的活法,只要你願意……
現在的我,有勇氣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和活法,想去高出就去高出,不再埋怨自己出生貧寒家庭,埋怨父母平庸,勇敢的去改變自己能改變的,勇敢嘗試不一樣的生命體驗。
正如邏輯思維的羅胖在一次演講中說到的:如果讓我跟上帝許個願的話,我希望上帝賜予我祥和,讓我接受不能改變的,賜予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賜予我智慧,讓我能區分二者的區別。
我沒有優越的家境,但上帝賜予了我祥和、勇氣、和智慧。
所以,家境真的很重要,但出生於什麼樣的家境,誰都無法改變,可以改變的是,今天的我們,應該怎麼努力讓未來孩子擁有好的家境,不埋怨我們?
為了將來的孩子,現在的我們,拚命努力積累吧。
你的每一個點贊都是對我是莫大的支持哦~
我是幣幣,一個熱愛投資,正在野蠻成長的女孩。想獲得更多投資和成長干貨,歡
Ⅵ 被人指著鼻子罵全家還不能還嘴後,怎麼調節心情
很多的時候,被別人罵雖然我們很想去罵回來,可是礙於多方面的原因,不得已只能選擇默不吭聲,可是被罵後心裡的怨氣委屈,會讓自己的心情很糟糕,這時候可以從四個方面來調節自己的心情:自我催眠、轉移注意力、找個可以訴苦的人、大哭一場。
4.大哭一場。當別人傷心地時候,我們也經常去勸別人哭出來就舒服了。有了委屈,找個無人的地方大哭一場。這種方式是最簡單也最能排除心中郁悶的方法,不用憋在心裡,把自己心裡的委屈不痛快統統哭出來。
無論是用哪種方法調節自己的心情,永遠要記得愛惜自己,疼愛自己。
Ⅶ 你怎樣評價邏輯思維這個節目
邏輯思維這檔節目,點擊率的確不可能有其它與娛樂性關聯度較大且比較成功的互聯網節目相比,的確其觀眾是小眾的,但是以羅振宇的真誠且精彩的演講為依託,各大商界大佬助陣,基於對互聯網以及演講所討論的主題無不深刻,對於那些關注創業熱愛創業,崇尚和喜愛思考的人來說,這檔節目處處皆是精彩,觀此節目,眼界與之開闊,思維有之大變,所其主題討論之深刻,基於羅振宇親自到處學習和交流,其誠意之至,也許此檔節目腳踏實地,意味深長,視野開闊,思想先進是真正吸引力的地方吧。志同道合之人,觀之有益啊!
Ⅷ 現實社會對人真的是全方面的折磨啊,你光勤勞奮斗是沒有用的,還要有定力有情商有耐心等等等等
書山有路勤為徑,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只要勤奮上進,就會成功。
但你的勤奮真的用對了地方嗎?其實勤奮也是分層級的,最低級的勤奮不但很累,還沒有回報。
最好的勤奮是在用力前進行自我評估,看看自己處於人生的哪個階段,適合怎樣的勤奮方法,有策略有套路的勤奮,才能事半功倍。
如果說講戰略的勤奮是最高層次的勤奮,講方法論的勤奮是第二層次的勤奮,那拼體力的勤奮就是最低層次的勤奮。
絕大多數人的勤奮往往是廉價的,付出的汗水和回報往往不成正比。
- 01 -單純拼體力的勤奮
很多人的勤奮都是低層次的勤奮,他們的勤奮有個顯著的特徵:不動腦子,只甩膀子。
我年初參加新榜大會,聽到樊登老師講了一個例子:有本書叫《反脆弱》,告訴我們要想致富,飯店這種業務千萬不能碰。
飯店盈利的上限是可以看到的,一般的飯店一天也就中午和晚上兩個流量高峰,加上飯店的接待能力是固定的,收入天花板是很明顯的。
但是飯店盈利的下限卻摸不到底,如果一家飯店不好吃或者不被用戶接受,那真是投多少錢賠多少錢,而且還是一開門就賠的那種。
一個收入有上限,賠錢沒下限的業務,你願意幹麼?
我們往往對此一無所知,更不會考慮這些問題,我們只會覺得有的飯店很賺錢,我也能幹,只要我努力,那也能掙錢。
那些做事之前不動腦子的人,往往是被行業的隱性門檻擋在門外的。他們既不研究規律,也不思考方法,更不知道人生戰略,更喜歡埋頭苦幹。
勞力者治於人,說的就是這種人。
在浴缸里練了十年狗刨,連真正的泳池都沒摸到邊,更不知道什麼叫自由泳。這種勤奮流了很多汗水,九成都是沒價值的。
- 02 -講方法論的勤奮。但不要為了努力而努力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在講方法論了,總體上是件好事兒。
你會發現講方法論的人落地能力特別強,整體工作效率也很高,工作交到他們手上你可以很放心。
這些人更願意思考自己的不足之處,更願意想辦法向別人學習,來獲得成長。
就像古典老師說的,你一定要相信,你今天遇到的問題,早就有人經歷過,並且找到了更好的方式。你所要做的,只是學習。
但是也有很多人中了方法論的毒,貪多嚼不爛。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還要更高水平的勤奮。
- 03 -最高層次的勤奮是戰略勤奮,不同階段的戰略是不一樣的
戰略並不是大而空的,包含了長期願景、中期目標和短期發展路徑的綜合方案,讓你始終堅持正確的方向。
願意花時間規劃戰略的人往往目標性更明確,他們做的無用功更少,效率更高,在自己位置上作出的成績要比一般人大得多。
但現在常見的情況是:
年輕人願意談戰略,但實際上對戰略一無所知,既提不出真正有效的戰略,也不會規劃戰略;
上了年紀的人不願意談戰略,因為既定的思維框架太多,而且產生了惰性,大腦里很少有時間思考戰略。
不同的階段戰略的意義是不一樣的,年輕人應該談戰略,要充分了解自身的資源、條件,以及外部環境比如企業戰略、崗位對自己的要求,要把戰略建立在充分認知上。
這些年輕人很多是被雷布斯那句「不要用戰術的勤奮掩蓋戰略的懶惰」打了雞血。但雷軍說出這句話是在經歷了在金山十六年天天到凌晨的加班,卻發現金山上市後市值還不到七億才有感而發的。
後來雷軍痛定思痛,帶領小米在短短幾年躋身中國一線智能機製造商,直至最近上市估值千億美元。
所以年輕人思考戰略不要大而無當,更不要白口空談,還是要踏下心來,多學多看。
而年紀大點的員工則不會這么干,他們往往不願意談,或者腦子里在自動迴避戰略這個詞。
因為絕大多數老員工,每天處理的都是日常工作,繁重的重復勞動和瑣碎的家庭生活,讓他們不願意思考什麼是最重要的。
做好手上的活兒當然非常重要,但是然後呢?
絕大多數老員工只是做好手上的活,但是未來是什麼樣子的,他們只是有模糊的概念,並不知道自己具體想要什麼,也不能預期未來是什麼樣子,那就更別說改變世界了。
不同階段的人應該怎麼規劃戰略呢,我們可以舉個簡單的例子:
剛入行的年輕人,最應該關注崗位需要你做什麼;
入行五到十年的部門負責人,最應該關注公司需要你做什麼,比如做出更好的產品,提升用戶體驗,協調不同部門的資源等等。
公司負責人,更應該關注市場需要你做什麼,比如為公司選擇賽道,構建高效的商業模式以及人才隊伍等等。
當然這只是一個例子,生活中需要思考戰略的地方遠遠不止工作這一個部分。
- 04 -怎麼才能做到戰略層次的勤奮?
真正的戰略勤奮,並不是大而空的高談闊論,而是要建立在充分認知現狀的基礎上,既要甩開膀子,又要策略勤奮,既要有長期的戰略定力,又要有短期的高效執行力。
那麼到底應該怎麼做到戰略勤奮呢?
1)不斷擴展認知邊界,跟更牛的人學習
戰略層次上的勤奮,首先是認知上的勤奮。
你必須搞清楚現階段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麼、機會和短板是什麼,以及哪些是戰略問題,哪些只是戰術層面的問題。
但很多時候只靠你一個人,以來現有的經驗和知識,以及你的思維定勢,你是很難看清楚問題全貌的,也很容易掉進坑裡。
這個時候就要不斷的跨領域學習,同時要向更牛的人取經。
1997年,任正非帶領的華為走到了發展瓶頸,在戰略層次一片迷茫。於是他親赴美國向把IBM帶出泥潭的郭士納請教。
彼時任正非53歲,郭士納55歲;華為銷售額40億人民幣,6000名員工,而IBM則是銷售額600多億美元,27萬員工的龐然大物。
跟郭士納的閉門交流結束後,任正非深受觸動,回國就召開了全體動員大會:我們只學最好的,那就是IBM。
1998年,任正非斥資上千萬美元請IBM作為企業顧問,改造企業流程、發展新興業務、砍掉沒有前途的業務。
相比每年30億的銷售額,每年上億人民幣的咨詢費可謂是誇張了。但是結果大家也看到了,短短二十年,華為的銷售額增長到了6000億人民幣。
不斷突破認知邊界,向更優秀的高手學習,就是戰略勤奮的重要基礎。
2)時刻保持戰略定力: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
所謂的戰略勤奮,就是抱定長遠目標,所有的工作都為這個終極的戰略目標而努力,時刻提醒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永遠只有一件,任何與之無關的事情都必須放棄。
在戰略上勤奮的人一定是焦慮的,因為他很可能不知道自己堅持的這件事情是不是正確的,加上戰略的行為往往是長期的。如果長期做一件前途未卜的事情,那麼問題就來了:你到底能堅持多久?
這個時候就要通過上一條,盡可能的確定自己的這條賽道是正確的,然後聚焦,all in。
據說,羅輯思維CEO脫不花三歲的小女兒都能說得出來媽媽的工作:媽媽要加班,媽媽要賣專欄。
聚焦到這種程度,加上羅胖和脫不花超強的能力、勤奮,羅輯思維想不成功也難。
當然他們並不是沒走過彎路,有一段時間他們什麼都賣,月餅、柳桃、會員,賣得都不錯,但後來毅然決然的全砍了。
他們還原價賣掉了很多投資項目。因為靠非核心能力賺錢,會損害企業的核心能力。
找到你最擅長的那件事情,反復的做到最好,時刻保持定力,你離成功就很近了。
3)不要頑固的捍衛過去:別用已知判斷未知
IBMCEO羅睿蘭有一句很牛的話:「不要嘗試捍衛過去。」
我總結了很多經驗,發現這句話太對了,我就是一直被過去的經驗和知識死死地束縛著,做了很多錯誤判斷。
戰略層面的勤奮,需要你結合時代發展的潮流做深入思考,不要用成見來束縛自己,本能性的追逐或者拒絕新生事物。
2004年,有人向我介紹阿里剛推出的支付寶,我嗤之以鼻:這項業務肯定發展不起來,用戶怎麼會放心把錢交到你的手上呢?
2011年微信推出來的時候,我覺得微信不會成功,畢竟已經有了QQ了,幹嘛還需要一個替代性的產品呢,多此一舉。
2013年,我當時的老闆大開腦洞,說要用比特幣給我們發工資。當時比特幣也就幾百塊,我們一個月能拿十個比特幣。當時我們無情的拒絕了老闆,覺得老闆把我們當傻逼。現在比特幣六萬多一個了,我們覺得自己確實是傻逼。
絕大多數人可能也跟我一樣,要麼對潮流熟視無睹,要麼認為潮流根本就是騙人的,但是普通人的想法,往往被證明是錯的。
所以我現在的心態越來越開放,面對新事物,第一反應不是給它定性,更不是腦子一熱就去跟潮流,而是放平心態,持支持的態度,看它怎麼發展,考慮怎麼把新生事物融合到自己的戰略發展當中來。
4)真正的戰略勤奮:抬頭望大事,埋頭干小事
真正戰略上勤奮的人,就是那種抬頭望大事,努力思考戰略,學習策略的人,同時又能夠踏下心來,專心把小事做好。
這也要求你在現階段分清對自己來說,什麼是戰略,什麼是戰術,什麼是單純的體力付出。
千千萬萬不要讓這三者錯位,特別是戰略和戰術的錯位。
比如很多人會把買房、買車、結婚生子認為是戰略層面的目標,但實際上這只是你人生中的一個小節點,解決的也都是你人生中的幾個小問題。
畢竟有沒有房子和車,有沒有女朋友,遠遠到不了決定人生勝負的層面。
而能夠決定人生長遠勝負的才算是戰略問題。
好了,最後在提醒大家一句,真正聰明的人,往往會聚焦長遠價值,因為這才是決定人生勝負的核心,畢竟人生不止短短兩三年。
Ⅸ 羅胖談區塊鏈和ICO,2017下半年會怎樣
挑戰一,區塊鏈的初始規則是如何確立的?是依靠大多數投票的相對民主機制,還是一定程度上依靠線下的公共權威與信用的參與和支持?這是很重要的層面和命題。雖然區塊鏈的這套規則具有巨大的發展前景,但是與此同時,不能夠在初始規則確立的時候被少數人所利用,並由此謀利。這是一個很重大的挑戰。挑戰二,區塊鏈新規則與既有規則的沖突和銜接問題,這就有一個如何適應和改良的問題。挑戰三,未來區塊鏈這套規則是由網路節點來維護的,但每個網路節點背後都有人的行為,因此,新規則離不開人,如何適應現代金融理論的發展,把人的非理性行為考慮進去,即結合行為經濟學和金融學的視角,考慮非正式的規則對一些已有的正式規則的影響,至關重要。如果突破了以上三大方面的挑戰,區塊鏈這套全新的規則對傳統金融市場規則而言,就是很重要的補充,甚至於發揮主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