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區塊生成
1. 比特幣 新區塊必須在舊區塊滿之後才能產生么
今天(1月3日)是比特幣的「生日」;正是在九年前的2009年1月3日,比特幣區塊鏈網路中誕生出了「創世區塊」 (genesis block),也就是開天闢地的block #0,「0號區塊」。
2. 比特幣誕生時期,系統每生成一個區塊,獎勵礦工多少個比特幣
最開始的時候,比特幣一個區塊獎勵礦工50個比特幣,之後每四年減半。再過兩天,比特幣將進行第三次減半,每個區塊獎勵由現在的12.5個比特幣變為6.25個比特幣。
3. 比特幣新區塊產生的過程
當挖礦節點要構造預備區塊,准備生成新區塊時,會按照優先順序排序,從交易池中取待確認交易。預備區塊通常會預留一定空間給高優先順序的交易,剩下的空間會按照交易費比例(Sat/B)由高到低順序一直把區塊加滿或者把交易池的交易用光。但比特幣區塊中不僅僅包含從交易池中取的待確認交易。按照比特幣協議規定,比特幣的區塊主要包括五個部分:魔數,區塊大小,區塊頭,交易計數器和交易信息。比特幣區塊的結構其中,「魔數」是一個值為0xD9B4BEF9的常數;「區塊體積」是本區塊所有數據的總體積;「區塊頭」是可以看作是整個區塊的縮略信息,挖礦用到的區塊信息就是區塊頭;「交易計數器」用來記錄區塊中交易的數量;「交易數據」是區塊所包含的所有交易信息,包括Coinbase獎勵部分,一般來說,這部分數據佔了整個區塊絕大部分空間。在比特幣區塊中,區塊頭是最為關鍵的一個信息。它包含整個區塊的所有特徵信息:區塊版本號。
4. 現在所謂的比特幣是怎樣產生的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並於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 。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虛擬的加密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比特幣網路通過「挖礦」來生成新的比特幣。所謂「挖礦」實質上是用計算機解決一項復雜的數學問題,來保證比特幣網路分布式記賬系統的一致性。比特幣網路會自動調整數學問題的難度,讓整個網路約每10分鍾得到一個合格答案。隨後比特幣網路會新生成一定量的比特幣作為區塊獎勵,獎勵獲得答案的人。
5. 比特幣是怎樣產生的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並於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 。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虛擬的加密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比特幣網路通過「挖礦」來生成新的比特幣。所謂「挖礦」實質上是用計算機解決一項復雜的數學問題,來保證比特幣網路分布式記賬系統的一致性。比特幣網路會自動調整數學問題的難度,讓整個網路約每10分鍾得到一個合格答案。隨後比特幣網路會新生成一定量的比特幣作為區塊獎勵,獎勵獲得答案的人。
6. 比特幣產生原理
什麼是貨幣呢?貨幣就是商品(包括服務)交換的媒介。現在我們通行的貨幣是由有信譽的銀行發行的,基本上是由其信譽來擔保的。只要用的人都認可,那麼我 們就可以用它來交易。貨幣有一定的保值特性,我把我的勞動/服務/所有的商品換成貨幣後,銀行擔保我在日後的某一天,我還可以用它交換會差不多等值的東 西。這個保證的前提是,銀行不會濫發新的貨幣以及大家都信任這一點。
以前,我們用貴金屬做貨幣。因為貴金屬產量不高,貨幣新增加的速度有限,而經濟體在不斷增大,市場需要更多的貨幣來讓商品盡量的流通。有需求就有價 值,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貴金屬本身製造別的東西具備的價值是次要的,經濟體需要貨幣來流通商品這個需求才是主要的。而貴金屬產量有限,且曾經流通著的貴金 屬貨幣由於各種原因會退出市場,那麼即使是新造的貴金屬貨幣也有同樣甚至更高的價值。
Bitcoin 為什麼保值,BTC (Bitcoin 的貨幣簡稱)存在於一個龐大的 p2p 網路中。使用 Bitcoin 的群體公認了一種演算法,這種演算法在現今的條件下,每小時只會新產生大約 6 組新的 BTC ,目前一組是 50 個。也就是說,這個世界上,每個小時大約只會產生 300 個 BTC 。這個產量還會由網路自動調整難度來限制產量。你沒辦法通過修改所有人的 Client 的演算法及參數(client 是開源的)來加快貨幣產量。偽造的貨幣會被網路丟棄(除非你可以控制大部分網路節點)。
BTC 本身有什麼價值?
BTC 的價值就是交易渠道本身。一組新製造出來的 BTC 提供了把舊的 BTC 從一個帳戶轉移到另一個帳戶的數學保證。這個安全保證背後的代價是大量的計算力。生產這么一個安全通道是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所以整個 BTC 用戶群體,獎勵那個造幣者(目前是 50 BTC),,2012年12月份後會變成25BTC,並且每4年減半一次。
簡單說,我的理解就是,現在世界上所有的 BTC 背後都是用運行計算機的能量產生出來的,它們的總價值,(到現在一共有大約 12w 組 BTC 被生產出來,每組 50 個,市場價格大約 7.3 美金一個),應該是少於消耗掉的能源的總市場價值的。不過我想,用於生產 BTC 的能源大都原本就是不用也被浪費掉的資源。
4
7. 比特幣是怎麼來的憑空產生的
2008年11月1日,一個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在一個隱秘的密碼學評論組上貼出了一篇研討陳述,陳述論述了他對電子貨幣的新設想——比特幣就此面世。
比特幣用揭露散布總賬擺脫了第三方機構的制約,中本聰稱之為「區域鏈」。用戶樂於奉獻出CPU的運算能力,運轉一個特別的軟體來做一名「挖礦工」,這會構成一個網路共同來保持「區域鏈」。
這個過程中,他們也會生成新貨幣。買賣也在這個網路上延伸,運轉這個軟體的電腦爭相破解不可逆暗碼難題,這些難題包含好幾個買賣數據。第一個處理難題的「礦工」會得到50比特幣獎賞,相關買賣區域加入鏈條。
跟著「礦工」數量的添加,每個迷題的艱難程度也隨之進步,這使每個買賣區的比特幣生產率保持約在10分鍾一枚。
8. 比特幣到底怎樣產生的挖礦是什麼意思
點對點支付系統比特幣於2009年1月3日推出。它的創建者鮮為人知,因為有關貨幣和協議的所有原始討論都是由偽裝成中本聰的人出版的。在其存在的早期,比特幣的存在僅使人們對未來的金融交易有了新的想法。但是現在,它的規模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