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比特幣問答 » 雷軍和比特幣

雷軍和比特幣

發布時間: 2022-04-24 05:46:02

『壹』 比特幣讓18萬人爆倉,馬斯克為何狂賺70億

比特幣18萬人爆倉,但是馬斯克卻賺得盆滿缽滿,賺了70億,為什麼呢?因為同樣是投資投資的時點是不一樣的,你想一想為什麼之前比特幣的熱度明明已經下降了,甚至說已經跌到4萬美元以下了,但是它突然又漲上來了呢。

說這么多,就是說你不能預測未來發生什麼,你要有勇敢的心才可以做投資馬斯克,在沒有投資比特幣之前,這個東西熱度有限,但是他投了之後,導致很多大宗機構投資者都跟著做買入,量一下上升供不應求,自然就導致比特幣的價格上升,所以現在漲到現在這樣一個程度,但是你買了它,未來能不能繼續漲這個就不一定了。

『貳』 雷軍是怎麼當上ceo的說說他的人生故事和性格特點!

求學經歷

雷軍,1969年12月16日出生於湖北仙桃。1987年,畢業於原沔陽中學(現湖北省仙桃中學),同年,雷軍考上了武漢大學計算機系[1]。武漢大學是當時國內最早一批實施學分制的大學,按照學校要求,只要修完一定的學分就可以畢業。剛上大學,對自己要求比較嚴的雷軍就開始選修了不少高年級的課程。僅用了兩年時間,雷軍修完了所有學分,甚至完成了大學的畢業設計[2]。
讀完大學的雷軍便開始闖盪計算機市場了。1992年,雷軍與同事合著了《深入DOS編程》一書。接下來的兩年裡,雷軍涉獵廣泛,寫過加密軟體、殺毒軟體、財務軟體、CAD軟體、中文系統以及各種實用小工具等,並和王全國一起做過電路板設計、焊過電路板,甚至還干過一段時間的黑客,解密各種各樣的軟體。兩年混下來,雷軍和各家電腦公司老闆之間都成了熟人,成了武漢電子一條街的小有名氣的人物[3]。
第一次創業
受《矽谷之火》中蘋果公司創業故事影響,在大學四年級的時候,雷軍開始和同學王全國、李儒雄等人創辦三色公司[4]。當時的產品是一種仿製金山漢卡,可是隨後出現一家規模比

人在金山

前金山公司總裁兼前CEO(雷軍)
1992年初,雷軍加盟金山公司。先後出任金山公司北京開發部經理、珠海公司副總經理、北京金山軟體公司總經理等職。1998年8月,開始擔任金山公司總經理;2000年底,金山公司股份制改組後,出任北京金山軟體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雷軍從22歲進入金山,一直工作到38歲,在金山工作了整整16個年頭,期間完成了金山的IPO上市工作。
2007年12月20日下午,雷軍辭去了金山CEO職務。
2011年7月11日,金山軟體董事會提名委員會提名雷軍出任董事長一職[10],這一提議獲得了董事會一致通過,雷軍正式接掌金山軟體。
天使投資人
雷軍作為天使投資人,投資的企業不在少數[13],投資的項目包括卓越網和逍遙網[4]、尚品網、樂訊社區(移動互聯社區)、UC優視 [14]、多玩游戲網 [15]、拉卡拉[16]、凡客誠品[17]、樂淘、可牛、好大夫、長城會等20多家創新型企業[18]。
創辦小米科技
2010年4月,雷軍與原Google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林斌(曾參與微

軟亞洲工程院創建並任工程總監)、原摩托羅拉北京研發中心高級總監周光平(主持設計「明」系列手機)、原北京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劉德、原金山詞霸總經理黎萬強、原微軟中國工程院開發總監黃江吉和原Google中國高級產品經理洪峰六人聯合創辦小米科技並於2011年8月公布其自有品牌手機小米手機[19]。如今小米手機已有產品一代小米手機、小米1S、小米2、小米2S、小米2A、紅米手機、小米盒子、小米3、小米電視等多款數碼產品及配件產品。截止2013年8月最新一輪融資,小米估值超過了100億美元。照此計算,小米科技將成為位列阿里集團、騰訊、網路之後的中國第四大互聯網公司。在中國的硬體公司中,僅次於聯想集團[20]。

『叄』 現實社會對人真的是全方面的折磨啊,你光勤勞奮斗是沒有用的,還要有定力有情商有耐心等等等等

書山有路勤為徑,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只要勤奮上進,就會成功。
但你的勤奮真的用對了地方嗎?其實勤奮也是分層級的,最低級的勤奮不但很累,還沒有回報。
最好的勤奮是在用力前進行自我評估,看看自己處於人生的哪個階段,適合怎樣的勤奮方法,有策略有套路的勤奮,才能事半功倍。
如果說講戰略的勤奮是最高層次的勤奮,講方法論的勤奮是第二層次的勤奮,那拼體力的勤奮就是最低層次的勤奮。
絕大多數人的勤奮往往是廉價的,付出的汗水和回報往往不成正比。
- 01 -單純拼體力的勤奮
很多人的勤奮都是低層次的勤奮,他們的勤奮有個顯著的特徵:不動腦子,只甩膀子。
我年初參加新榜大會,聽到樊登老師講了一個例子:有本書叫《反脆弱》,告訴我們要想致富,飯店這種業務千萬不能碰。
飯店盈利的上限是可以看到的,一般的飯店一天也就中午和晚上兩個流量高峰,加上飯店的接待能力是固定的,收入天花板是很明顯的。
但是飯店盈利的下限卻摸不到底,如果一家飯店不好吃或者不被用戶接受,那真是投多少錢賠多少錢,而且還是一開門就賠的那種。
一個收入有上限,賠錢沒下限的業務,你願意幹麼?
我們往往對此一無所知,更不會考慮這些問題,我們只會覺得有的飯店很賺錢,我也能幹,只要我努力,那也能掙錢。
那些做事之前不動腦子的人,往往是被行業的隱性門檻擋在門外的。他們既不研究規律,也不思考方法,更不知道人生戰略,更喜歡埋頭苦幹。
勞力者治於人,說的就是這種人。
在浴缸里練了十年狗刨,連真正的泳池都沒摸到邊,更不知道什麼叫自由泳。這種勤奮流了很多汗水,九成都是沒價值的。
- 02 -講方法論的勤奮。但不要為了努力而努力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在講方法論了,總體上是件好事兒。
你會發現講方法論的人落地能力特別強,整體工作效率也很高,工作交到他們手上你可以很放心。
這些人更願意思考自己的不足之處,更願意想辦法向別人學習,來獲得成長。
就像古典老師說的,你一定要相信,你今天遇到的問題,早就有人經歷過,並且找到了更好的方式。你所要做的,只是學習。
但是也有很多人中了方法論的毒,貪多嚼不爛。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還要更高水平的勤奮。
- 03 -最高層次的勤奮是戰略勤奮,不同階段的戰略是不一樣的
戰略並不是大而空的,包含了長期願景、中期目標和短期發展路徑的綜合方案,讓你始終堅持正確的方向。
願意花時間規劃戰略的人往往目標性更明確,他們做的無用功更少,效率更高,在自己位置上作出的成績要比一般人大得多。
但現在常見的情況是:
年輕人願意談戰略,但實際上對戰略一無所知,既提不出真正有效的戰略,也不會規劃戰略;
上了年紀的人不願意談戰略,因為既定的思維框架太多,而且產生了惰性,大腦里很少有時間思考戰略。
不同的階段戰略的意義是不一樣的,年輕人應該談戰略,要充分了解自身的資源、條件,以及外部環境比如企業戰略、崗位對自己的要求,要把戰略建立在充分認知上。
這些年輕人很多是被雷布斯那句「不要用戰術的勤奮掩蓋戰略的懶惰」打了雞血。但雷軍說出這句話是在經歷了在金山十六年天天到凌晨的加班,卻發現金山上市後市值還不到七億才有感而發的。
後來雷軍痛定思痛,帶領小米在短短幾年躋身中國一線智能機製造商,直至最近上市估值千億美元。
所以年輕人思考戰略不要大而無當,更不要白口空談,還是要踏下心來,多學多看。
而年紀大點的員工則不會這么干,他們往往不願意談,或者腦子里在自動迴避戰略這個詞。
因為絕大多數老員工,每天處理的都是日常工作,繁重的重復勞動和瑣碎的家庭生活,讓他們不願意思考什麼是最重要的。
做好手上的活兒當然非常重要,但是然後呢?
絕大多數老員工只是做好手上的活,但是未來是什麼樣子的,他們只是有模糊的概念,並不知道自己具體想要什麼,也不能預期未來是什麼樣子,那就更別說改變世界了。
不同階段的人應該怎麼規劃戰略呢,我們可以舉個簡單的例子:
剛入行的年輕人,最應該關注崗位需要你做什麼;
入行五到十年的部門負責人,最應該關注公司需要你做什麼,比如做出更好的產品,提升用戶體驗,協調不同部門的資源等等。
公司負責人,更應該關注市場需要你做什麼,比如為公司選擇賽道,構建高效的商業模式以及人才隊伍等等。
當然這只是一個例子,生活中需要思考戰略的地方遠遠不止工作這一個部分。
- 04 -怎麼才能做到戰略層次的勤奮?
真正的戰略勤奮,並不是大而空的高談闊論,而是要建立在充分認知現狀的基礎上,既要甩開膀子,又要策略勤奮,既要有長期的戰略定力,又要有短期的高效執行力。
那麼到底應該怎麼做到戰略勤奮呢?
1)不斷擴展認知邊界,跟更牛的人學習
戰略層次上的勤奮,首先是認知上的勤奮。
你必須搞清楚現階段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麼、機會和短板是什麼,以及哪些是戰略問題,哪些只是戰術層面的問題。
但很多時候只靠你一個人,以來現有的經驗和知識,以及你的思維定勢,你是很難看清楚問題全貌的,也很容易掉進坑裡。
這個時候就要不斷的跨領域學習,同時要向更牛的人取經。
1997年,任正非帶領的華為走到了發展瓶頸,在戰略層次一片迷茫。於是他親赴美國向把IBM帶出泥潭的郭士納請教。
彼時任正非53歲,郭士納55歲;華為銷售額40億人民幣,6000名員工,而IBM則是銷售額600多億美元,27萬員工的龐然大物。
跟郭士納的閉門交流結束後,任正非深受觸動,回國就召開了全體動員大會:我們只學最好的,那就是IBM。
1998年,任正非斥資上千萬美元請IBM作為企業顧問,改造企業流程、發展新興業務、砍掉沒有前途的業務。
相比每年30億的銷售額,每年上億人民幣的咨詢費可謂是誇張了。但是結果大家也看到了,短短二十年,華為的銷售額增長到了6000億人民幣。
不斷突破認知邊界,向更優秀的高手學習,就是戰略勤奮的重要基礎。
2)時刻保持戰略定力: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
所謂的戰略勤奮,就是抱定長遠目標,所有的工作都為這個終極的戰略目標而努力,時刻提醒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永遠只有一件,任何與之無關的事情都必須放棄。
在戰略上勤奮的人一定是焦慮的,因為他很可能不知道自己堅持的這件事情是不是正確的,加上戰略的行為往往是長期的。如果長期做一件前途未卜的事情,那麼問題就來了:你到底能堅持多久?
這個時候就要通過上一條,盡可能的確定自己的這條賽道是正確的,然後聚焦,all in。
據說,羅輯思維CEO脫不花三歲的小女兒都能說得出來媽媽的工作:媽媽要加班,媽媽要賣專欄。
聚焦到這種程度,加上羅胖和脫不花超強的能力、勤奮,羅輯思維想不成功也難。
當然他們並不是沒走過彎路,有一段時間他們什麼都賣,月餅、柳桃、會員,賣得都不錯,但後來毅然決然的全砍了。
他們還原價賣掉了很多投資項目。因為靠非核心能力賺錢,會損害企業的核心能力。
找到你最擅長的那件事情,反復的做到最好,時刻保持定力,你離成功就很近了。
3)不要頑固的捍衛過去:別用已知判斷未知
IBMCEO羅睿蘭有一句很牛的話:「不要嘗試捍衛過去。」
我總結了很多經驗,發現這句話太對了,我就是一直被過去的經驗和知識死死地束縛著,做了很多錯誤判斷。
戰略層面的勤奮,需要你結合時代發展的潮流做深入思考,不要用成見來束縛自己,本能性的追逐或者拒絕新生事物。
2004年,有人向我介紹阿里剛推出的支付寶,我嗤之以鼻:這項業務肯定發展不起來,用戶怎麼會放心把錢交到你的手上呢?
2011年微信推出來的時候,我覺得微信不會成功,畢竟已經有了QQ了,幹嘛還需要一個替代性的產品呢,多此一舉。
2013年,我當時的老闆大開腦洞,說要用比特幣給我們發工資。當時比特幣也就幾百塊,我們一個月能拿十個比特幣。當時我們無情的拒絕了老闆,覺得老闆把我們當傻逼。現在比特幣六萬多一個了,我們覺得自己確實是傻逼。
絕大多數人可能也跟我一樣,要麼對潮流熟視無睹,要麼認為潮流根本就是騙人的,但是普通人的想法,往往被證明是錯的。
所以我現在的心態越來越開放,面對新事物,第一反應不是給它定性,更不是腦子一熱就去跟潮流,而是放平心態,持支持的態度,看它怎麼發展,考慮怎麼把新生事物融合到自己的戰略發展當中來。
4)真正的戰略勤奮:抬頭望大事,埋頭干小事
真正戰略上勤奮的人,就是那種抬頭望大事,努力思考戰略,學習策略的人,同時又能夠踏下心來,專心把小事做好。
這也要求你在現階段分清對自己來說,什麼是戰略,什麼是戰術,什麼是單純的體力付出。
千千萬萬不要讓這三者錯位,特別是戰略和戰術的錯位。
比如很多人會把買房、買車、結婚生子認為是戰略層面的目標,但實際上這只是你人生中的一個小節點,解決的也都是你人生中的幾個小問題。
畢竟有沒有房子和車,有沒有女朋友,遠遠到不了決定人生勝負的層面。
而能夠決定人生長遠勝負的才算是戰略問題。
好了,最後在提醒大家一句,真正聰明的人,往往會聚焦長遠價值,因為這才是決定人生勝負的核心,畢竟人生不止短短兩三年。

『肆』 什麼是數字經濟

數字經濟的核心是計算,是用區塊鏈重組經濟發展的產業鏈和價值鏈,是價值計算和利潤共享。數字化和業務數據化有本質上的區別,不是簡單地把業務放到伺服器資料庫里就行了,而是數據決策機器執行,就像互聯網+和+互聯網之間的區別。那麼什麼是數字經濟呢?

一、數字經濟的本質

文章圖片2
數字經濟的本質是價值計算和利潤共享

1、數字經濟的本質是計算,計算不是產品價格而是人的價值。數字化時代的產品價格和利潤越來越低,但互聯網無限放大產品和人的價值,鏈接生產和消費建立新的生產關系,而數字化計算人的價值,根據人的貢獻值把創造出來的利潤合理分配!

2、數字經濟的本質是共享,是利益共享而不是資本壟斷。傳統經濟和互聯網經濟時代,是資本壟斷利潤分配權。而數字化時代,新的生產關系和生產力是去資本化和去商業化的,讓生產者和消費者共享產品利潤,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二、數字經濟的三大特徵

文章圖片3
結果導向、流程保障、數值修正和利潤共享

1、數字經濟的特徵是消費定製生產、供需精準匹配、利潤演算法分配,產品智能製造。完全不同於傳統經濟的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模式,是逆推式生產方式,馬斯克的特斯拉,雷軍的小米都屬於數字型企業。馬斯克說:生產一大堆東西等著人來買是最愚蠢的經濟行為。

2、數字經濟不是研究怎麼生產出更多的產品賣出更多的東西,這個市場經濟和互聯網電商都已經做到了,數字經濟是價值計算演算法分配!數字經濟產生數字文明,是人類社會從農業文明-工業文明-數字文明,開始擺脫自私貪婪進入互惠互利的新社會!

3、數字經濟是數據決策智能製造,是結果導向、流程保障、數值修正和利潤共享,是根據結果配置生產、銷售、流通、消費、資本等條件,演算法成為數字經濟的關鍵生產要素,也就是數據決策。如果不是結果導向數據決策,只是簡單把業務放到雲端資料庫,這是業務數據化不是數字化,就像遍地攝像頭,這是建立在雲端資料庫的數據分析上,不是簡單發生事故後的視頻回放。

三、數字經濟的基礎技術是區塊鏈

互聯網是數字經濟的載體,區塊鏈技術是數字經濟的基礎。區塊鏈不是數字貨幣更不是什麼比特幣空氣幣,數字貨幣只是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一個應用。

區塊鏈分三部分:最底層是的分布式記賬功能,就是把社會經濟的各個區塊(消費、分配、流通、生產)用演算法鏈接起來;中層是共識機制和通證工具,共識機制就是大家都認可的規則,通證工具就是滿足多層次高頻次交易的交換貨幣。最上層的就是社會應用,例如快遞查詢等就是區塊鏈技術在快遞領域的簡單應用,也就是行業鏈。

『伍』 過去24小時狗狗幣上漲47.06%,狗狗幣有可能超越比特幣嗎

從價格上來講我認為狗狗幣是不可能超過比特幣的,個股比目前的價格還不到一美元,但是比特幣的價格目前已經達到了64,000美元左右,所以根本沒有辦法相比。

比特幣在短時間之內能夠上漲47%左右,完全是因為目前的市場上的炒作行為而已,比特幣目前的價位太高了,很多人已經不敢炒作了,所以只能夠轉變到另外一種資產之上。

一、狗狗幣的價格不能和比特幣的價格相比。

比特幣的價格已經達到了狗狗幣價格的64萬倍,即使狗狗病,每天的價格波動幅度都達到了50%左右,在短時間之內根本沒有辦法超越比特幣的比特幣價格雖然已經達到了高位,但是在未來依然是有一定的炒作空間的,價格還會進一步的上漲。

我認為在投資者打算進入虛擬貨幣領域的時候,最好是考慮一下狗狗幣。目前的狗狗幣和比特幣一樣受到了市場的關注,但是比特幣的價格太高,狗狗幣目前的價格還算是比較便宜的,所以能夠重點的考慮一下。

『陸』 「非主流」投資人麥剛:我為什麼投資黃太吉

當然,他有一個身份——「非主流」的天使投資人。「創業工場鄭重承認我們就是投資黃太吉的『某知名投資人』。由於本人一向懶散,未及時公告,抱歉。」這是日前麥剛在微博上針對虎嗅網質疑黃太吉的文章所做的表態。不過「某知名」是加引號的,因為與網路營銷做得如火如荼的黃太吉相比,投資人麥剛可謂非常低調。甚至一度有人將麥剛旗下的創業工場與李開復的創新工場分不清楚,雖然作為創業孵化器來說,前者要比後者早上了4年多。麥剛而翻開麥剛的簡歷,一定會映入你腦海一個詞「華麗」:1997年便入行VC;參與籌建深圳創新投資公司;參與創辦上海浦東科創投資公司任副總裁;擔任德豐傑投資基金董事;創辦SNS網站億友;創辦文檔分享網站豆丁;創辦通卡並任公司董事長;擔任中國青年天使會常務理事、天津天使投資協會會長……「我本人是中國最早的VC從業人士,後來自己又創業,之後又開始做天使投資,也給基金出資做LP,這些經歷讓我把行業里所有角度都看遍了,每個角色環節的利益、想法和糾結所在都打通了。」麥剛這樣向i黑馬總結了自己的「GP—LP—創業者—天使投資人」軌跡。而當黑馬哥問及麥剛現在最喜歡的身份標簽時,他的答案是天使投資人,目前他已經累計投資了近60家創業公司。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做過GP、LP和多次創過業的天使投資人,麥剛為什麼投資備受爭議的黃太吉?他為什麼投資做傳統行業的IT男?他又持有什麼樣的投理念和原則?以下為麥剛口述。「水泥+滑鼠」我現在做投資比較關注「水泥+滑鼠」領域,這個概念是我在2009年就提出來的,但那時候並沒有真正實施。2011年開始,我就發現大多數互聯網創業者難以為繼了,而「水泥+滑鼠」卻是一個可以突破的方向。應該說我的思維是超前的,通過近年投資的這些案子的實際操作也驗證了我的看法。為什麼我會去投黃太吉?因為其創始人赫暢用互聯網思路進入餐飲業的方向讓我很認同;另一方面赫確實是個人才,他曾在網路、谷歌待過,對互聯網營銷和用戶體驗的理解都很深刻。這兩方面都具備了,我就毫不猶豫地投了。黃太吉充分利用了互聯網對傳統餐飲的營銷和用戶體驗進行了改進。後來有人說要跟風做個肉夾饃,但這真的就是發微博、發微信和製造話題這么簡單嗎?不是的!一個公司的成功,一定有不為人知的東西,比如黃太吉的互聯網下單流程、顧客體驗機制和排隊系統等都是通過互聯網進行內部運營的。說實話,讓全部消費者都喜歡黃太吉是不太可能的。它能通過互聯網低成本地迅速獲取用戶,這已經很厲害了,因為消費市場只要足夠大,賣狗屎都會賺錢。互聯網對傳統餐飲行業的改變是在體驗和品牌內涵上,吃黃太吉和在大街上買煎餅果子的感覺肯定是不一樣的,後者會讓人覺得很屌絲,而前者對許多人來說就意味著小資。這和小米手機一樣,都在給自己貼一個標簽。此外,我投資的潮品店泡泡瑪特也是個類似的例子,你從中能感受到互聯網對傳統零售行業供應鏈的變革。泡泡瑪特的創始人王寧以前在新浪工作,更早前做過零售業,將互聯網和傳統行業結合起來他很有經驗。比如,過去商家自己去采購產品,然後再賣給消費者,消費者是被動接受。但泡泡瑪特在采購環節會引入一些互聯網因素,舉例說采購數據來自淘寶網,並讓用戶參與到采購的過程,用戶認為哪個好他們就采購哪個。供應鏈管理正應用互聯網的模式進入消費者主導的C2B時代,這將是零售業的根本革命。我投資的果酷網體也體現了IT手段及互聯網對傳統服務行業的改變。果酷網創始人賈冉既沒有像赫暢那樣用互聯網營銷,也沒有像王寧一樣做很傳統的零售業,他選擇比較好入手的水果切,運用IT技術去開發系統、控制訂單流程和建立采購體系。一個普通的水果商販或許能服務十幾家企業,但是要服務好成千上萬的企業就必須有強大的管理運營體系,這個時候就盡顯IT人的優勢了。上面三個都是IT男轉型傳統行業的典型案例。什麼樣的IT男適合做傳統行業?首先必須特別喜歡干臟活累活,很多IT男都過不了這一關,太多人喜歡追逐熱點。同時你還要明白互聯網也不是萬金油,不是抹到哪個行業都可以。你必須找到一些合適的領域,例如同樣做零售業,做標准化零售業就沒戲了,而體驗型的和非標準的零售業就有很大發展空間。所以,創業者要明白這個趨勢,並且聰明地跟上這個趨勢,很多創業者人雲亦雲,別人搞App,他就搞App,但不知道天已經變了。很多人認為,我投資的這些都是沒有門檻的小生意,但在我看來,消費行業從來沒有小生意,低門檻的生意往往表明市場需求量越大。而規模永遠是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只要運用互聯網你就能不斷的擴張用戶,並通過IT技術進行大規模運營管理。為什麼投資「水泥+滑鼠」?互聯網再怎麼玩兒都出不了流量這個圈,因為它的本質就是倒騰流量,如果一個創業公司過多依賴外部買流量就意味著永遠為別人打工,購買流量之後,還要建立自己的商業模式。為何大部分電商公司不賺錢?因為電商的本質核心不在線上,而在於你的品牌、品類、產品推廣和繁瑣的供應鏈管理。所以,你的外部流量越大,就意味著你靠別人的東西越多,也表明你越弱勢。一個人的黃金創業年齡是從25歲到45歲,滿打滿算也就二十年,所以人的一生是有限的,在傳統消費服務行業干幾年至少還能掙點錢,比如賣個煎餅一年也能賣好幾千萬元。你在互聯網行業即使有人給你投資,你最多燒5年,最後也不過是做個夢,而在傳統行業做五年就可以獲得財務自由,這是我給創業者的一個忠告。這個世界上「人中龍鳳」寥寥無幾,很多創業者註定要失敗的,絕大部分生意註定是小生意,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微軟和谷歌。最大的創新一定是有周期的,互聯網發展歷史上較大的創新無非就是門戶、搜索和社區,別的全是小風小浪。微創新有什麼用? 第二天就被人復制了,過去總有創業者講微創新,我認為這頂多是個起步的訣竅,絕對不是成功的充分條件。大部分創業者把創業都當成一種實現自我的努力,但他們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和決心,在還沒看透行業本質的情況下就說,自己一定會堅持下去直到找到方向。有決心很好,但是成敗卻不是由決心來衡量的,在行業趨勢面前人的力量是很渺小的。所以回到那句老話「男怕入錯行」,堅持和維持是不一樣的,維持的後果會很嚴重,就是浪費青春,浪費時間浪費錢,不如早死早超生。為什麼有這樣的想法,首先我是一個愛思考的人。此外,我也創過業,很清楚一個企業是怎麼運作的。創業能成功首先是因為你抓住了強需求,這不外乎用新的手段去滿足過去的需求,或者因為時代的變化而產生新的強需求,但強需求不是天天都有的。抓住強需求後,你就需要用好的產品去滿足這種需求。所以,我從來不講概念,只想著有哪些需求沒有被滿足。「很多投資人就是博傻」現在的創投圈都是怎麼玩的?首先創業者要和媒體搞好關系,爭取報道經常有,就算憑空炒作也要炒作出來,而後一堆投資人看哪個項目曝光率高就選擇投資。其實很多投資人就是博傻,許多創業者拿著他們的錢到處亂砸。現在的投資人很浮躁,缺乏獨自思考的意願和能力,基本上以跟風為主,哪個領域熱就往哪裡跑,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過去這幾年,投資圈追求的都是熱點,以很高的價格投進去,三五年後回頭看這些瘋狂的案例,你會發現大多數都會以失敗告終。如果你投機對了,不貪心盡早退出就會賺很多錢,投機錯了,基本上就是血本無歸。整個天使投資圈的成功率肯定不到20%,我的投資成功率撐死也就是30%。投資圈和娛樂圈是一樣的,都是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示給大家,回家吃白米飯和鹹菜,偷著哭。天使還好,虧了也是自己的錢,哭過就算了。機構化的管理人還得要用各種方法把自己的業績描述得非常漂亮,畢竟他們還要向LP負責。我們不能把薛蠻子,雷軍和徐小平這些超級天使的成功當成普遍的概率,因為他們本身就是比較成功的企業家,所擁有的資歷和人脈也是絕大部分天使投資人所不具備的。那麼如何定義成功的天使投資人?在麥剛眼裡,一直不願用回報率來定義成功,天使絕對不是一個單純的投資行為,只以回報為目的很難獲得長期幸福感,支持創新,成就他人,培育中國新力量都是天使投資背後的意義。「我已經算很幸運了」我一共投了近六十家公司,死了三分之一,不死不活的三分之一,活地比較好的有三分之一。回想我當年自己做的幾個企業,從結果上來看不是大成,但是從趨勢上來看是非常准確的。沒有大成的原因當然根本上只能是自己的問題,創業就是成王敗寇的世界。也有一個客觀原因是因為沒有獲得大規模融資,因為中國投資人都是什麼熱投什麼,而我的項目卻都是在趨勢的前沿過早。融不到資就意味著你沒有錢進行大規模地擴張,這樣勢頭也就慢慢弱了。不過,連續創業者做到我這樣,已經算很幸運了。2005年,我成立了中國最早的公司孵化器創業工場,但是這幾年我不做孵化器了,只做投資,因為在中國做不了孵化器。孵化器為什麼在中國成不了?第一,創業者能力不夠,美國矽谷培養出來的是標新立異的人才,創業者的素質、思維方式和境界都是很不一樣的,相比較之下我們的創業者只能算是「鄉村選手」。第二,美國的早期資本很成熟,他們明白投資是歷險,於是一個人投幾萬美金,好幾十號人抱團,中國早期投資人本來就很少,大部分人也不太願意分享,因為風險過高很多早期投資人最後都虧錢,最後做早期投資的就更少了。第三,中國的創業團隊都在搞互聯網,講微創新,其實互聯網大勢已去了,大小公司同時競爭,一片紅海。所以,創業工場頭幾年就是我個人的實驗室,我喜歡做什麼就做什麼,而這幾年我投資就比較理性。過去我是投資我的夢想,現在我是投資別人的夢想。「人永遠是第一位」我在投資的時候,還是看一個企業長期的價值,看它長期演變路徑、趨勢及商業模式能否產生合理利潤。我個人不喜歡看不到盈利地大規模地積累用戶,因為這種幻象最後成功是小概率事件,我投資的公司的風格是踏踏實實的。對於投資人來說,人永遠是第一位的。創業者要特別聰明,同時也要有堅毅卓越的執行力。比如說聚美優品的創始人陳歐就很聰明,他在美國上學時曾尋求過我的投資,但是當時他做的是游戲廣告,我覺得不靠譜,就沒有投資,但是我也很欣賞陳歐,希望他有別的創業想法。之後陳歐回國拿了徐小平的投資做了游戲廣告,這個業務失敗後很幸運地轉型做了聚美優品,我再看見他時,他的照片已經出現在路邊的廣告牌。後來陳歐和我開玩笑說,「Mark, 你懂得太多就沒有投資我,而徐小平什麼也不懂所以投資了我。」如果時間倒流,我依然不會投資他的游戲廣告公司,但我會投資給他一些種子期的資金(seed money)以保持一種緣分。此外,創業者一定得是很好的領導者,當一個公司從幾個人發展到幾百個人時,沒有領導能力是不可能帶領團隊的。而用英文單詞來講,你要有hire、inspire和fire的本領,首先你要快速地找到好員工,然後有效地激勵他,不行的時候要立刻解僱他。最後,創業者一定要是一個有彈性的人——要會認錯。這體現在很多方面,比如說公司的方向、產品、和營銷等等決策,要知錯就改。創業者作為股東,董事,管理層的不同角色,其利益和著眼點是不一樣的。最難的時候是否定自己,選一個合適的人當CEO。點評創業領域標准化O2O沒戲了互聯網創業公司做什麼項目,大公司一下子就可以做一個類似的。微信收購通卡可以作為O2O(online to offline)行業的分水嶺,從此以後,標准化,淺層次的O2O營銷(優惠券,LBS,預存,返利等等)這個行業基本上終結了,因為微信鎖定用戶,通卡鎖定商戶,一批創業公司和投資人都要失望了,我對O2O的理解從來都是」商家」到」用戶」,而不是」線上」到」線下」。穿戴設備也沒戲對於小創企業來說,只要巨頭進入某個領域,這就意味著你在這個領域基本上沒戲了。新公司很難在短期內就撐起來。創業者不要總講什麼穿戴設備,量血壓就是量血壓的,跑步就是跑步的,消費者只知道需求,不會和你講概念。硬體公司不像網路企業的商業模式那樣具有網路效應。消費者的轉移成本很低,品牌忠誠度基本沒有。手游泡沫化互聯網從業人士掙錢的就兩波:SP和游戲。但我沒有投資一個手游項目,不是故意避開,是因為我從來不玩游戲,沒有判斷力。現在手游已經出現白熱化和泡沫化的現象,渠道的話語權越來越大,要求的分成比例越來越高。非常不容易投中好的手游公司。與其投資十幾個創業游戲公司,還不如買幾個游戲公司的股票。互聯網金融不是賣理財產品許多創業者都是打著互聯網的概念做金融,後來就變成在網上賣理財產品,這種依賴流量的模式互聯網過去都已經玩爛了,他們並沒有利用互聯網模式的顛覆性力量(眾包,長尾,SNS等)。我投資的美市網MEIX.com是通過眾包來分析討論股票並展現實戰業績,我們的口號是」混小圈子,才能賺大錢」。SNS改變了很多行業,股票交易天生就是社會行為,和SNS結合一定會產生根本的變化。我還投資了OKcoin.com,現在是中國第二大的比特幣交易所,並且很快將進入國際市場。我認為比特幣是全世界人民的貨幣民主,是互聯網最偉大的創新。(實習生吳倩男、劉惜墨對本文亦有貢獻。

『柒』 我國數字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數字經濟是什麼

數字經濟的核心是計算,即利用區塊鏈重組經濟發展的產業鏈和價值鏈,即價值計算和利益共享。數字化和業務數字化之間有本質的區別。數字經濟的本質。數字經濟的本質是價值計算和利潤共享。數字經濟的本質是計算。計算不是產品的價格,而是人的價值。數字時代的產品價格和利潤越來越低,但是互聯網無限地擴大了產品和人員的價值,將生產和消費聯系起來以建立新的生產關系,並以數字方式計算人員的價值,並使基於利潤的收益合理化。對人們貢獻價值的分配!數字經濟的本質是共享,利益共享而不是資本壟斷。在傳統經濟和互聯網經濟時代,資本壟斷了分配利潤的權利。在數字時代,新的生產關系和生產力去資本化和去商業化,使生產者和消費者可以分享產品利潤,而任何中間商都不會有所作為。

數字經濟的基本技術是區塊鏈。互聯網是數字經濟的載體,而區塊鏈技術是數字經濟的基礎。區塊鏈不是數字貨幣,更不用說比特幣航空貨幣了。數字貨幣只是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一種應用。

『捌』 十三年前錯過電商,兩年前錯過直播,下一個風口是什麼

每個時代都有各種機遇,很多人羨慕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認為他們在八九十年代創業很簡單,只要膽子大一點下海經商幾乎都能賺到錢,能力強一些的人都能成為一方商業大佬,賺到一輩子都用不完的財富。很多八九十年代出生的人,都認為自己現在這個時代機會太少,競爭太大。

其實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機遇,只是你沒發現而已。就像13年前剛剛崛起的電商。國內電商的發展主要是由馬雲牽頭發起的淘寶網,在2003年就已經成立了,但是真正開始發展起來是在2007年以後,只要是2007年到2010年這段時間從事電商事業,又能堅持到現在的人,身家最少幾百萬,高的可能幾億幾十億都有可能。

可能很多人會說,短視頻我不會拍,不會剪輯啊。這時候我就會想起蔡康永曾經寫過的一段話

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綜上所述,每個時期都有自己的風口和機遇,如果你剛好站在這個風口上,那麼就是豬也能飛起來,這是雷軍說的,豬都能飛起來了,何況你還是一個有自己思想的人,飛不起來你也要想辦法蹭口湯喝。

『玖』 看看名人都是怎麼評說互聯網的

談到智能互聯,我們要看一看產業演進過程了。最初是 PC 作為唯一的計算工具,完成了從學習、生活、教育以及應用的方方面面,然後有了互聯網,再就是手機、平板,現在最多的就是移動互聯,物聯網、穿戴設備也會聯到網路上,這真的是一個智能時代,會有更多新的應用和服務不斷推向市場。
—— 英特爾全球副總裁楊敘
假的,我認為愚人節是一個很無聊的節日。我喜歡原研哉。
—— 羅永浩
最初我們向互聯網轉型,都做線上線下兩個渠道,同時進行消費者的攔截。但是,隨著我們線上線下同力度的推廣,我們發現,把消費者分成兩種渠道的概念不靠譜。光是左右手互博不行,把中間的大腦搞得很痛苦。
—— 蘇寧雲商副董事長孫為民
中國移動是全球電信運營商第三位,中國移動市值比騰訊略高一點,中國移動銷售收入是騰訊的 10 倍。中國電信銷售收入是阿里 8 倍,可是中國電信市值是阿里的一半都不到。中國聯通收入是網路的 9 倍,市值也不到網路。
—— 鄔賀銓院士
為什麼你們思想都那麼復雜知識都那麼淵博以至於想得亂七八糟?為什麼突然大家都開始吃茶葉蛋?為什麼大家都喜歡出櫃?奶茶與我何干?今天這天氣能去朝陽公園么?
—— 周鴻禕
就怕文件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
—— 王健林
產品經理為了產品的易用性,會收集各種數據來改進產品體驗。
—— 攜程漏洞當事黑客豬豬俠
我們是來「討罵」的!
—— 騰訊
馬航 370 航班失聯十來天,每天上午是造謠時間,下午是辟謠時間,晚上是競猜時間。
—— 網友
從司機、侍者到護士,這些工種被機器人取代的進程正在進行時。科技發展最終扼殺就業,對於那些低級技能工作來說,更加如是......20 年後的今日,大多數行業的勞動力需求將大大減少。但我認為大多數人並未意識到這個問題。
—— 比爾·蓋茨
有個成語叫『點頭之交』,互聯網上的我們,更像是『點贊之交』。
—— 陳章魚(知乎專欄作者)
沒問題,能消化!
—— 楊元慶答俞正聲問
為什麼特斯拉會成功?我覺得主要有三點:原因之一,它確定了自己的核心定位,即電動車本身不是定位,很酷的跑車才是定位。這一點非常重要。
—— 金山網路 CEO 傅盛
小米活塞耳機自全球 55 個國家 4600 余件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 2014 設計界奧斯卡——德國 IF 設計大獎,成為中國首款獲此殊榮入耳式耳機!
—— 小米手機官微
目前 4G 資費的確較高,督促電信運營商考慮民聲期盼。最終還是要靠鼓勵競爭,讓運營商把資費降下來。
—— 工信部部長苗圩
萬達的電商,將會是全新的商業模式。
—— 王健林
余額寶是貨幣基金,每天隨存隨取,基金公司獲得的收益很有限,余額寶沒大家想像中的賺錢。
—— 天弘基金副總周曉明
Not The Samesung.
—— 諾基亞
對於汽車工業來說,互聯網不應被看做是門口的野蠻人,而應看成是知己。
—— 李書福
(三星和蘋果)不僅僅是幾乎拿到了行業 100% 的利潤。他們的對手正在失血......他們就像利潤的壟斷者,但以我的理解看來,這種利潤上的壟斷完全超出目前法律的定義——因為反壟斷法律的世界中,市場份額和利潤總是相輔相成的。
—— John Gruber
他說他只想要一件最好的白襯衫,2013 年 6 月的那個夜晚。於是,我不停的問,我不停的找,不停的想。300 支,今天夢想成真。@雷軍
—— 陳年
叫我大學輟學生可能會比較奇怪,我在那裡讀了三年課程,足以畢業……所以我不算是一個合格的輟學生,只是沒有學位而已。
—— 比爾·蓋茨
本人期待錘子手機的盡快面世,更期待羅永浩和黃章的結盟,你解決了他的營銷問題,他解決了你的產品問題,何樂而不為?至於資金和渠道問題,本人可以找找董明珠女士,她沒理由拒絕這個局。好吧,你和他,不如就在一起吧?
—— 李易
微信朋友圈已經快成一個小號的微博了。名利場。越是職位高,越是在應酬。老闆一應酬,打工的就不自在,開始裝了。這是國人的脾性,工作和生活不分開。也成了微信的短板。
—— 程苓峰
金錢 1.0 是現金,金錢 2.0 是信用卡,移動支付就是金錢 3.0。
—— PayPal 總裁 David Marcus
用嘀嘀叫車。上車後司機問你裝快的了沒,我說有。司機說你用這個再下一個假單我來接,我們一起賺這兩個冤大頭的錢。
—— 花總丟了金箍棒
「互聯網思維」總有一種「不用很麻煩人人都可以成佛」的即視感……
—— 庄雅婷
「自主研發」四個字已經從民族自豪感變成民族恥辱感了,每次看到都覺得丟臉。
—— Terryoy
如果你的創業產品短期內不能把「1」做到極致,或者還不能完全立住的時候,我建議在渠道產品上也要進行一定程度的爭搶,它能使你綜合實力更強。
—— 何小鵬
在 11 月 30 日之前,沒有到 100 個用戶的同學將不會有紅包。任何人都可以有一堆理由,但規定是規定。
—— 馬雲
我見過不只一家銀行的」安全插件「安裝後把 IE 的安全級別改為最低,然後隨便哪個網站都能無聲無息地隨便給你裝隨便什麼插件。
—— tombkeeper
在當前情境下(穿帽兜的不一定來自矽谷,穿西裝的不一定來自華爾街,IT 與金融業間的邊界在模糊),假設銀監會/央行准備統一、改革一下金融業的「工裝」,你覺得應該是怎樣的?西裝還是牛仔褲?
—— 《快公司》中文版執行主編柯志雄
明年我希望 360 的獎金不是千萬級別,而是上億,360 對那些敢想敢幹,堅韌不拔,能帶領團隊做產品追求極致的牛人,是從來不吝於重金獎勵的。
—— 周鴻禕
Welcome home.
—— Tony Fadell
告訴我,這里出了什麼問題。問題就出在產品上,產品糟透了!它們不再有吸引力了。
—— Jobs
我們並不想成為單一操作系統的硬體製造商,我認為長遠來看這並不可行。
—— 索尼歐洲移動部門主管皮埃爾·佩隆
鐵道部得出 F 碼。
—— 朱蕭木
(一件產品)要取得成功,科技需要激起使用者情感反饋,在日本文化中,我們稱它為 『kando』——感動。
—— 平井一夫
我讓自己在 CES 台上失態了......我想,現場秀可能並不適合我。
—— Michael Bay(邁克爾·貝)
對於照片的需求,我們已進入一個傳播大於像素的年代。
—— Craig Mod
消費已經成為技術發展的源動力和歸宿。
—— 阮一峰
我在 Google 犯的最大錯誤,就是沒有(讓 Google)在網路社交興起的時候參加進來。
—— 施密特
Big is the killer of cool.(規模大就是「酷」的殺手。)
—— Gela Nash-Taylor
優先普及互聯網?這簡直是開玩笑。
—— 比爾·蓋茨
用戶是悶騷的,他們不會向你訴說自己的慾望。
—— 馬化騰
互聯網正在顛覆每一個媒體行業,如你所知,人們可以抱怨,但是抱怨有用嗎?顛覆圖書銷售的不是亞馬遜,而是未來。
—— Jeff Bezos
旗艦機的體驗,千元機的價格,低功耗不發燙,為退燒而在!
—— 余承東
第三方支付機構不得為比特幣交易網站提供託管、交易等業務。
—— 央行
當你步入 80 歲高齡,靜靜地回味過往的記憶時,裡面記錄著你充滿個性的一生,你當初所做出的的一系列抉擇是如此縝密且意義重大。最終,是自我抉擇成就了自我。
—— Jeff Bezos
可預見的是,未來越來越多人將擁抱移動視頻業務,無論視訊通話或在線視頻,(相對於聲音、圖片和文字來說)移動視頻將是人類社會溝通方式上一個全新的維度。
—— 羅布·沙多克
搶到小米 3,就是人品。
—— 雷軍
不要將自己限制為玩家,你就是游戲設計師。不要僅在應用上點點劃劃,你也能成為程序開發者。你的手機不僅是玩具,其實它可因你變得更加智能.....最重要是,沒有人能跟你說:你不能。
—— 奧巴馬
這就是一個泡沫,比特幣必須有內在價值,而你一定要真正發揮你的想像力才能推斷比特幣有什麼內在價值,我一直想到不到這一點,或許有的人可以。
—— 格林斯潘
想像一下,iPhone 還沒有誕生,扎克伯格沒有從哈佛輟學,奧巴馬只是伊利諾伊州的參議員候選人,《老友記》最後一集剛剛播出,5200 萬名觀眾拭目以待,沒有人在 Twitter 上發布推文。
—— Fast Company
90% 的網路社群參與者只觀賞內容,9% 會進一步加入討論,而只有 1% 會積極創作新內容。
—— 林之晨
現在的銀行必將消亡,工業化形成的大城市或將消失,3D 列印可以不斷復制,產能不再是瓶頸,購物甚至物流都會消失,我非常確信這點。
—— Kevin Kelly
起初,她通過對初創公司一系列的狂熱收購來強調雅虎對創新的承諾;現在,梅耶爾又將精力關注在復興公司的強大內容上。
—— AllThingsD
普通人既然能在拉斯維加斯豪賭,他們當然也可以成為天使投資人。
—— 賈森·卡拉坎尼斯
新技術在真正到來之前,被放在更高的標准來看待。不管怎樣,這個標準的高度應當有合理的限度,我們相信在最近的媒體報道,已經大大超過這個標准了。
—— 伊隆·馬斯克(Elon Musk)
平板電腦不會取代筆記本。
—— 廣達主席林百里
其實後面是幾個幫派,我們最怕是這樣的,一抓就死;所以有時候捏在手上不是說我們不開放,是開放了之後亂套了,外面無法無天。
—— 馬化騰
蘋果費盡心機開發一款極品手機,但三星呢,他們就一個接一個地往外扔。哐哐哐!人們不喜歡這個特性?我們再開發另外一個,哐哐哐!
—— 韓國建築師徐乙昊
我和我的團隊已經努力很久了,得到消息,手機終於完成了!
—— 韓庚
攜帶型計算機的實質,平板電腦的外觀。專為無法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的精力無窮的用戶設計。
—— Surface Pro 2 中文廣告詞
除了尋找牧羊人,(營銷者)還要尋找一群容易被帶的羊。
—— Nicholas Christakis
我列出了 140 個理由為什麼 Square 會失敗,也列出了 10 個成功的理由,你要麼信我們去做這件事情,要麼就別(投資)了。
—— 傑克·多西
智能手錶給我的感覺越來越像 BP 機的升級版,可以顯示時間、日期,也有短訊或來電提醒。
—— 愛范兒讀者「蒙著左臉」
Tuhao, Let』s be friends.
—— BBC
Proct is easy to . The culture that proced the proct is hard to .(產品易抄,培育產品的文化難抄襲。)
—— Alex Y
這個行業的最大特點(也正是其樂趣)所在,就是瞬息萬變:即便強大如阿里巴巴,其創始人馬雲也似乎仍被不安甚至恐懼所驅使。
—— 尹生
你沉默的刷屏,浩瀚信息一樣的銷魂,用你那囧囧的眼神,淹沒在洪流中無盡的傷痕。
—— 《低頭族之歌》
在『新公關時代』,我們解決的不再是產品功能質量問題,而是大眾情緒問題。
—— 李菲
如果你真的想做一個公司,歷史一定要干凈。
—— 周鴻禕
我希望能把每一集《生活大爆炸》都塞到我的 iPad 里。於是我給我妻子發了封郵件說『算了,我還是不要(iPad Air)了。
—— 沃茲
我們(與對手之間)的競爭不可同日而語:他們很迷惑(我們很專注)。他們之前用上網本來追趕。現在他們正忙著把 PC 和平板做在一起,以及把平板和 PC 做在一起。誰知道他們接下來要做什麼?
—— Tim Cook

『拾』 比特幣和龐氏騙局的本質區別在哪裡

我寫這點,既不想忽悠誰接盤,也不想抨擊政策——我對於政策是相當支持的。

所要發聲目的只有一個,以比特幣為視角,觀察這個多維度的世界。

先說觀點,比特幣既不是鬱金香也不是龐氏騙局。當然,比特幣絕不能成為未來貨幣,也絕對會消亡——如果以時間為維度去看,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沒有什麼不朽。

把比特幣比作鬱金香和龐氏騙局的說法由來已久,其中不乏所謂知名「 專家學者」 。歷史上到底有沒有過「 鬱金香泡沫」 以及是否如記載那樣誇張,其實很難講。如果非要比方,倒不如說「 君子蘭」 。之所以把三者相提並論,無非是三者有相似之處。但是武斷地評價三者相同,缺乏思辨精神,也少了一種維度。二十年前,你如果見到馬雲,很難不懷疑他是一個騙子。好的商業模式和傳銷、天才和瘋子,在某些方面的行為是如此的相似。

如果非要給比特幣下一個定義,我的答案是:一個新物種,互聯網時代的美麗貝殼。

想要搞清楚比特幣到底是什麼,需要把這個世界分成兩個群體。一個是強有力政權下的貨幣,一個是無強權或者躲避強權下的自由市場。以這個視角看下去,比特幣就一清二楚。

一個穩定的政權下,想要一個可以掌控的平穩的金融體系和貨幣政策。比特幣當然不符合定義,在這個層面上看下去,說比特幣是鬱金香都算寬容,它就是赤裸裸的龐氏騙局。

可是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人,生活在政權不穩當或者要躲避政權下的人們,比特幣便形成了一種下賦權的貨幣,猶如多年前的貝殼。在這個層面上比特幣已經是「 貨幣」 了。

我們有央媽的保護,有互聯網的便利,而比特幣是生活在不穩定環境下自發信任的央媽和互聯網支付。打個比方,他們就是科索沃辛巴威人民的央媽加「支付寶」。

那些比特幣的真正擁簇者,不管生活在哪個地區,本質上,他們的想法與「 貨幣地區」 的人們想法無異。

所以成為今日,無非是兩個原本不相乾的圈子發生了碰撞——「非貨幣地區」 的人炒作比特幣,變相地對「 貨幣地區」 的人民財產進行打劫。

比特幣本身的承擔系統,被更高的科技攻破,就是比特幣消亡的那一天。

如果無法攻破,這個世界仍未和平,仍未達成共識,比特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周星馳有一部片子叫《武狀元蘇乞兒》,皇帝對丐幫幫主蘇乞兒講「你丐幫弟子甚重,朕心難安啊。」蘇乞兒回,「假如皇上治理有方,百姓安居樂業,又有誰想去當乞丐呢?」

熱點內容
螞蟻礦池還有些幣該怎麼取出來 發布:2025-08-06 17:14:02 瀏覽:940
星火礦池顯卡不運行 發布:2025-08-06 17:11:41 瀏覽:998
LTC流程商機挖掘痛苦 發布:2025-08-06 16:54:48 瀏覽:417
比特幣2020元月2號行情分析 發布:2025-08-06 16:53:02 瀏覽:88
比特幣合約比現貨高看漲嗎 發布:2025-08-06 16:52:14 瀏覽:872
104usdt等於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5-08-06 16:52:04 瀏覽:970
btc自己挖 發布:2025-08-06 16:50:33 瀏覽:403
trx普拉提訓練方法 發布:2025-08-06 16:29:53 瀏覽:706
usdt誤轉eos 發布:2025-08-06 16:20:35 瀏覽:454
trx4電壓檢測線 發布:2025-08-06 16:20:21 瀏覽: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