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里ATX與BTC板區別
❶ 主板ATX和M-ATX的型號有什麼區別
ATX主板和M-ATX主板的區別:
1、尺寸
ATX是最大的格式,尺寸為305×244
mm。緊隨其後的是Micro
ATX,它在244×244
mm處稍微短一些。
當涉及尺寸本身時,如果您的計算機外殼小於某種格式所需的尺寸,則應該只關注。相反,沒有必要擔心這種情況對於主板而言「太大」,因為每個外殼都有一個標准化的布局,旨在容納任何可以貼合內部的主板。
2、RAM容量
其中一個最大的區別是主板設計中包含的RAM插槽數量。雖然ATX和Micro
ATX主板最多可以支持四個RAM模塊。也就是說,如果安裝了2×16
GB套件,ATX和Micro
ATX可以支持兩倍的內存。
然而,對於游戲玩家而言,這並不是一個很大的破壞性因素,因為即便是16
GB的RAM也足以滿足當今的游戲PC需求。但是,使用內存較多的軟體的專業人士可能會喜歡使用不僅支持更高總容量而且還可以安裝四模塊套件的主板。
3、PCIe插槽
所有兩個主板之間的更大差異在於其各自設計中包含的PCIe插槽數量。ATX主板在該部門處於領先地位,因為它們最多可以有7個PCIe插槽。另外一個有限,Micro
ATX主板最多4個。顯然,PCIe插槽被顯卡使用,但也可以被各種其他擴展卡使用:音效卡,內部數據機等。也就是說,在做出選擇時應該考慮這一點。
Micro
ATX主板可能出現的問題尤其源於PCIe插槽位於電路板邊緣的位置。因此,如果主板本身非常適合某種情況,任何嚴重的顯卡都無法在沒有額外空間的情況下使用。
❷ ATX主板和BTX主板的區別
一、主體不同
1、ATX主板:是Baby AT 和LPX 兩種架構的綜合,在Baby AT 的基礎上逆時針旋轉了90 度。
2、BTX主板:是英特爾提出的新型主板架構,是ATX結構的替代者。
二、特點不同
1、ATX主板:提供COM 口、LPT 口、PS/2 滑鼠介面和PS/2 鍵盤介面。
2、BTX主板:支持Low-profile,也即窄板設計,系統結構將更加緊湊;針對散熱和氣流的運動,對主板的線路布局進行了優化設計。
三、優勢不同
1、ATX主板:全面降低了系統整體造價,改善了系統通風設計,降低了電磁干擾。
2、BTX主板:將通過預裝的SRM(支持及保持模塊)優化散熱系統,特別是對CPU而言。
❸ 主板結構ATX、M-ATX、ITX、UATX、EATX之間各有什麼區別
主板大小分類
大板:ATX、Mini ATX、XL-ATX、非標准E-ATX
小板:MATX、μATX、FlexATX
迷你板:ITX(包括Thin-ITX)
超大板:標准E-ATX、EE-ATX、HPTX、WTX
1、尺寸面積不同。
ATX版型尺寸為30.5cm×24.4cm,形狀為長方形板子。
MATX小板湊型主板,尺寸為24.5cm×24.5cm,形狀為正方形。
UATX版型主板尺寸為24.5cm×18.5cm,板子同樣為長方形,比MATX面積還要小。
下圖為ATX主板,可以看到有4條內存卡槽,2條顯卡卡槽,板件體積較大。
4、其他方面的因素。
比如BIOS優化情況,板載配件和配套軟體的功能。另外還需要考慮可支持內存超頻的頻率。
❹ ATX , UATX , MATX這三個板型有什麼區別,ATX大板,MATX小板,UATX是什麼板子。
1、尺寸面積不同。
ATX版型尺寸為30.5cm×24.4cm,形狀為長方形板子。
MATX小板湊型主板,尺寸為24.5cm×24.5cm,形狀為正方形。
UATX版型主板尺寸為24.5cm×18.5cm,板子同樣為長方形,比MATX面積還要小。
下圖為ATX主板,可以看到有4條內存卡槽,2條顯卡卡槽,板件體積較大。
4、其他方面的因素。
比如BIOS優化情況,板載配件和配套軟體的功能。另外還需要考慮可支持內存超頻的頻率。
參考資料來源:中關村在線——新手訓練營 裝機技巧之主板如何選擇
❺ 想問一下ATX和matx的主板區別大嗎
ATX和matx的主板區別為:規格大小不同、最大擴展插槽不同、晶元組不同。
一、規格大小不同
1、ATX主板:ATX主板的規格大小比matx主板要大很多。
2、matx主板:matx主板也叫微型 ATX 主板,規格大小比標準的ATX 主板要小許多。
二、最大擴展插槽不同
1、ATX主板:ATX主板的最大擴展插槽為7個。
2、matx主板:matx主板的最大擴展插槽為4個。
三、晶元組不同
1、ATX主板:ATX主板的晶元組偏高端,發生干涉現象的情況少。
2、matx主板:matx主板的晶元組偏低端,發生干涉現象的情況多。
❻ atx主板和matx區別
ATX主板和M-ATX主板主要在標准發表時間、大小、插槽數量方面存在區別。
1、標准發表時間的區別
ATX主板的規格標准由Intel公司在一九九五年制定,即ATX(Advanced Technology Extended)主板標准。ATX取代了AT主板規格,成為較新計算機系統默認的主板規格。
M-ATX主板的標准在一九九七年十二月發表。
2、大小的區別
標準的ATX主板長為三百零五毫米,寬為二百四十四毫米。
標準的M-ATX主板長為二百四十四毫米,寬為二百四十四毫米,長和寬相等。
3、插槽數量的區別
ATX主板擁有一共七個插槽,CPU與I/O插槽、內存插槽位置較上一代BAT主板更加合理。
M-ATX主板因為長度大小的降低,插槽從七條減少到了四條,但是插槽的寬度和背板I/O大小均和ATX相同。
同型號的matx主板性能沒什麼大的縮水。最大的優勢是:可以裝在小機箱里,比較小巧、美觀。最大的不足就是散熱差,因為空間小了散熱自然就差了。還有就是拓展升級時不太方便,因為主板上的插槽就限制了。
❼ 如何區分是ATX還是BTX的主板
區別主要這個幾個地方,
cpu/內存的布局;
擴展槽的布局;
背板io的布局;
下圖是一塊btx主板,你可以看到,最顯著的特徵,
cpu前置,atx主板這個位置是內存,內存則是在atx主板擴展槽的位置;
擴展槽位於主板左側;
io位於主板右側,你能看到2,3和atx主板是顛倒的。
btx是intel推出的,好處就是風道設計好,cpu位於風道的上游,吸進去的就是外界的風,但是這個設計實際就算現在還活著也不行了,因為現在的顯卡都是巨無霸,btx的顯卡就是緊貼cpu這個槽,不要說超過2個槽的卡,雙卡槽的卡如果長度稍長btx都不能用。
❽ mATX和ATX有什麼區別啊
1、結構標准不同
mATX於1997年12月發表,大小是9.6吋×9.6吋。
ATX結構標准,由英特爾公司在1995年制定,這是多年來第一次計算機機殼與主板設計的重大改變。
2、槽數量不同
mATX由於長度減少,擴充槽由ATX最多7條減少到4條。
ATX主板採用7個I/O插槽,CPU與I/O插槽、內存插槽位置更加合理。
(8)主板里ATX與BTC板區別擴展閱讀:
ATX主板針對Baby-AT主板的缺點做了以下改進:
首先,ATX主板外形在Baby-AT的基礎上旋轉了90度,調整幾何尺寸為30.5cm×24.4cm;
其次,ATX主板採用7個I/O插槽,CPU與I/O插槽、內存插槽位置更加合理;
最後,ATX主板優化了軟硬碟驅動器介面位置;提高了主板的兼容性與可擴充性;並且採用了增強的電源管理,真正實現電腦的軟體開/關機和綠色節能功能。
❾ 分別對比ATX/MATX/MINI-ITX電腦主板不同和優缺點
1、ATX主板:ATX結構、ATX主板標准(Advanced Technology Extended ),尺寸為305 x 244 mm,是目前最常見的主板,標准型主板,也是通常所說的「大板」。
2、M-ATX主板:緊湊型Micro-ATX主板,尺寸為244 x 244 mm,也就是常說的「小板」主要用以一些小機箱。
3、ITX主板:ITX板型主板尺寸為170mm*170mm,迷你裝機不二之選。
就主板的大小來比較如下:ATX>MATX>mini-ITX, 裝機也需要根據主板的大小來選擇機箱的大小。盡管主板大小不同,但I/O介面基本是完全一樣的,所以單就I/O擴展性這一塊的話,基本沒有什麼區別。
在主板長度方面明顯不一樣。
標准ATX板型,目前最常見的主板,在擴展性、散熱等方面都比較好。一般都會配置三條PCI-E插槽,支持雙通道4條內存,支持兩組M.2插槽。
MATX(Micro ATX)小板型主板。MATX板型主板就是我們常說的「小板」。一般都會有兩條PCI-E插槽,CPU供電組也會有縮水。相對於ATX主板來說,擴展性會少一些,在SATA介面、M.2介面、PCI-E介面等方面都會少一些。
Mini ITX主板,目前最小的一類主板,迷你裝機的首選。但由於面積所限,ITX板型只配備1條擴展插槽,而內存插槽方面,ITX板型只提供了2條內存插槽,擴展性也是最少的。
綜上所述,組裝電腦時選擇主板類型,可以從下面兩點來考慮:
1、
考慮體積因素,如果想要小的電腦,那就優先考慮ITX迷你主板。其次是MATX小板,最後是ATX大板。
2、
考慮電腦的擴展性、性能等因數,可以優先考慮ATX標准大板,不僅可以支持雙卡交火,而且在散熱、硬碟擴展等方面都更有優勢,其次考慮MATX小板,最後是ITX迷你主板。
❿ BTX主板和ATX主板有何區別
傳統的atx主板的介面在主板的左方;而btx的介面在主板中間偏右的位置。btx主板要專門配btx機箱,機箱前方有一個很大的進風入口,cpu散熱器也經過改良的,北橋和南橋的位置排列在一條直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