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黑客病毒
A. 黑客勒索比特幣是怎麼回事 中了比特幣勒索病毒怎麼辦
wanacry勒索病毒是由「影子經紀人」專業犯罪集團編寫的蠕蟲類帶有勒索性質的計算機病毒。
因wanacry勒索病毒利用Windows-445系列埠漏洞ms17-010進行攻擊,覆蓋了Windows所有版本,受眾數量特別龐大。wanacry攻擊計算機後會大量加密用戶的文檔/數據/文件/照片等並要求支付比特幣贖金才能解鎖。
Windows用戶不幸遭受wanacry勒索病毒攻擊目前解決辦法如下:(無論如何切勿支付贖金,有大量證據表明即使支付贖金文件也無法解密。)
Windows用戶可以通過格式化所有硬碟從而徹底在設備上消除wanacry勒索病毒。
個人用戶可以聯系國內外安全廠商例如:奇虎360,金山毒霸,卡巴斯基,麥克菲爾,騰訊安全管家等安全中心尋求協助恢復重要數據。
利用「勒索病毒免疫工具」進行修復。用戶通過其他電腦下載騰訊電腦管家「勒索病毒免疫工具」離線版,並將文件拷貝至安全、無毒的U盤;再將指定電腦在關閉WiFi,拔掉網線,斷網狀態下開機,並盡快備份重要文件;然後通過U盤使用「勒索病毒免疫工具」離線版,進行一鍵修復漏洞;聯網即可正常使用電腦。
利用「文件恢復工具」進行恢復。已經中了病毒的用戶,可以使用電腦管家-文件恢復工具進行文件恢復,有一定概率恢復您的文檔。
注意:也可持續關注相關安全廠商的處理辦法,等待更加優越的完美解鎖。
B. 比特幣勒索病毒黑客是哪個國家
比特幣敲詐者」木馬家族的作者名叫艾維蓋尼耶·米哈伊洛維奇·波格契夫(Evgeniy Mikhailovich Bogachev),是一名俄羅斯黑客,波格契夫在FBI通緝十大黑客名單中排名第二。
C. 席捲全球的比特幣病毒到底是什麼
2017年5月12日20時左右,比特幣勒索計算機病毒在全球爆發,這是一起全球大規模勒索軟體感染事件。
5.360安全衛士已經提供「NSA武器庫免疫工具」,大家可下載安裝。
D. 勒索病毒全球爆發,黑客為什麼只要比特幣,真相原來在
手機感染病毒後,不要著急驚慌,及時查殺就好
打開騰訊手機管家——安全防護(或深度查殺,打開設置——頑固木馬專殺)
如果是還不行,你可以獲取ROOT後清除
打開騰訊手機管家(PC)——應用寶——工具箱——一鍵ROOT
或刷機
打開騰訊手機管家(PC)——應用寶——工具箱——刷機
或出廠
立刻點擊設置,在設置中找到恢復出廠,點擊後恢復出廠,手機重啟。病毒木馬基本都被清除。如果有內存卡,取出後格式化後再放回手機。
3、要保持良好的手機使用習慣。安裝知名安全軟體、不登陸黃賭毒網頁、不點擊未知鏈接、不點擊朋友發來的帶有鏈接的簡訊、經常掃描手機系統等。
4、發現問題一定要立刻解決,千萬不要拖沓時間。
E. 黑客勒索比特幣是怎麼回事
比特幣病毒(比特幣木馬)"比特幣敲詐者" 2014年在國外流行,15年初在國內陸續被發現。這類木馬會加密受感染電腦中的docx、pdf、xlsx、jpg等114種格式文件,使其無法正常打開,並彈窗"敲詐"受害者,要求受害者支付3比特幣作為"贖金",而按照記者從網上查詢到的最近比特幣的比價,3比特幣差不多人民幣也要五六千元。這種木馬一般通過全英文郵件傳播,木馬程序的名字通常為英文,意為"訂單""產品詳情"等,並使用傳真或表格圖標,極具迷惑性。收件人容易誤認為是工作文件而點擊運行木馬程序。
2017年5月,計算機網路病毒攻擊已經擴散到74個國家,包括美國、英國、中國、俄羅斯、西班牙、義大利等。
F. 為什麼勒索病毒要求支付比特幣作為贖金
在5月12日晚間,WannaCry(又稱Wanna Decryptor)蠕蟲病毒在全球超過74個國家爆發,已有至少4.5萬台機器受到感染,我國部分高校網路系統淪為重災區,中石油加油站網路支付系統也受到影響。
據悉,該病毒是利用windows系統445埠的漏洞,可在區域網內快速傳播,而學校等大型區域網沒有做類似防範,因此成為攻擊目標。
所以不建議受害者向黑客支付贖金,因為即便你付了款,黑客可能也不知道你的電腦是哪一台;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比特幣勒索病毒的爆發使得比特幣再被推上風口浪尖,「比特幣病毒」已成為熱搜關鍵詞,已有多位比特幣業內人士表達了他們對於比特幣「污名化」的擔憂。「優秀的工具因為被壞人利用,不應該指責工具。」一位比特幣業內人士表示,「比特幣是比特幣,病毒是病毒,冤有頭債有主,不必要因此對比特幣產生敵意。」
現在,最重要的是,受害者應該盡快安裝微軟發布的補丁,防範陌生郵件,重要文件應該備份到雲平台和本地離線硬碟上。
G. 為什麼黑客為啥偏要比特幣
眾所周知,「勒索病毒」肆虐全球,黑客要求中招的「受害者」支付比特幣。數據顯示,8年間,比特幣的價格暴漲了221萬倍。
對於比特幣價格的上漲,中國人肯定做出過自己的貢獻,畢竟,中國境內的比特幣交易一度占據超過全球80%的交易量。
但是據火幣區塊研究部最新的數據,上周全球各國比特幣交易成交量排名中,日本成交量佔比46.4%,其次是美國佔比26.4%,中國排第三,交易量則降至10.%。所以近期比特幣價格突破10000元,中國人的貢獻應該很小。
H. 比特幣勒索病毒:黑客到底是怎麼攻擊你的電腦的
數據傳輸系統破壞
如果中毒建議重啟電腦按F8進入安全模式下,使用騰訊電腦管家殺毒軟體,全面的查殺病毒程序,總計四大反病毒引擎:騰訊電腦管家雲引擎、金山雲查殺、小紅傘本地查殺引擎、趨勢本地引擎,也就是說騰訊電腦管家電腦管家除了自家的雲查殺引擎,還應用了國外兩大品牌的本地查殺引擎,有力的保障了對病毒的精準查殺!!可以徹底的清理干凈病毒木馬程序!
I. 五月份的那一個全球的比特幣勒索軟體現在怎麼樣了
5月12日開始,比特幣勒索計算機病毒在全球爆發。目前,全英國上下16家遭到大范圍攻擊,中國眾多高校也紛紛中招。黑客則通過鎖定電腦文件來勒索用戶交贖金,而且只收比特幣。
而在這次爆發的全球性電腦病毒事件中,手機中國也收到了一封勒索郵件,幸好收到郵件的這個機器是一台測試機,沒對我們造成什麼影響。不過,對於畢業季的高校生就不一樣了,論文被鎖那可是關乎到畢業的。那麼面對這次爆發的勒索病毒,大家該怎麼樣應對,做哪些防護措施呢?
首先來了解一下這次的病毒特性
黑客發起的這個電腦病毒會將系統上的大量文件加密成為.onion為後綴的文件,中毒後被要求支付比特幣贖金才能解密恢復文件,對個人資料造成嚴重損失,而殺毒軟體並不能解密這些加密後的文件。但大家也千萬不要聽信黑客所謂的「給錢就解密」的說法,因為黑客不一定會嚴守信用,另外比特幣價格不菲,對普通用戶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其次需要注意病毒爆發的背景
國內的專業人士表示,根據網路安全機構通報,這是不法分子利用NSA黑客武器庫泄漏的「永恆之藍」發起的病毒攻擊事件。「永恆之藍」會掃描開放445文件共享埠的Windows機器,無需用戶任何操作,只要開機上網,不法分子就能在電腦和伺服器中植入勒索軟體、遠程式控制制木馬、虛擬貨幣挖礦機等惡意程序。
由於以前國內多次爆發利用445埠傳播的蠕蟲,運營商對個人用戶已封掉445埠,但是教育網並沒有此限制,仍然存在大量暴露445埠的機器。據有關機構統計,目前國內平均每天有5000多台機器遭到NSA「永恆之藍」黑客武器的遠程攻擊,教育網是受攻擊的重災區。
應對方法有哪些?
1.關閉445埠,具體操作方法大家可以自行搜索查詢。
2.目前微軟已發布補丁MS17-010修復了「永恆之藍」攻擊的系統漏洞,可盡快為電腦安裝此補丁。
至於XP、2003等微軟已不再提供安全更新的機器,微博的專業人士推薦使用「NSA武器庫免疫工具」檢測系統是否存在漏洞,並關閉受到漏洞影響的埠,可以避免遭到勒索軟體等病毒的
J. 勒索病毒席捲而來 黑客為什麼只要比特幣
據了解,設計此次病毒的黑客要求,用戶在被感染後的三天內繳納相當於300美元的比特幣,逾期不繳,「贖金」翻倍。如果超過七天,仍不繳納「贖金」,那麼,攻擊者就不客氣了,直接把電腦上的數據和資料全部刪除。
但是短時間付不起300美元怎麼辦?沒關系,黑客還設了為期六個月的「人性化」特別還款通道。當然,如果你英語過關的話,可以發電子郵件和他們客服聯系,人家說不定還會免除你的受害哦,台灣地區已有先例。
5月12日晚間,一次黑客的行動,使全球近100個國家的微軟系統計算機同時遭到名為WannaCry(想哭嗎)或Wanna Decryptor(想解鎖嗎)的電腦病毒襲擊,至少4.5萬台機器受到感染,造成數十億網名的恐慌。在我國部分高校網路系統淪為重災區,中石油加油站網路支付系統也受到影響。
勒索界面
據了解,設計此次病毒的黑客要求,用戶在被感染後的三天內繳納相當於300美元的比特幣,逾期不繳,「贖金」翻倍。如果超過七天,仍不繳納「贖金」,那麼,攻擊者就不客氣了,直接把電腦上的數據和資料全部刪除。
但是短時間付不起300美元怎麼辦?沒關系,黑客還設了為期六個月的「人性化」特別還款通道。當然,如果你英語過關的話,可以發電子郵件和他們客服聯系,人家說不定還會免除你的受害哦,台灣地區已有先例。
那麼,問題來了,黑客為什麼要比特幣?比特幣又是什麼?小編帶大家來了解這個網路幣種。
比特幣
比特幣是一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貨幣」。央行曾於2013年明確比特幣作為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之所以此次成為黑客的「幫凶」,在於比特幣的特性:匿名性和難以監管。
相比其他方式,利用比特幣匯款要「隱秘」的多。正常的跨國匯款而會經過層層外匯管制機構審查,且交易記錄會被銀行在內多方記錄在案。交易超過一定額度需向有關部門上報,防止洗錢等違規行為。而比特幣具有全球化的特性,平時就被用作跨境支付、匯款的工具。作為一種網路加密虛擬貨幣,比特幣有去中心化、匿名性的特點, 資金流向不易追蹤,更便於隱藏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