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如何看待btc
『壹』 王健林的一個小目標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很困難嗎
其實這些錢對王健林來說也許不是大錢,可是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是窮極一生都無法達到的。
有時候習慣性頻別人裝x,愛顯擺。後來才發現這些對別人來說根本不算什麼,是因為自己得不到所以才說別愛裝。一夜之間,"國民公公"王健林霸氣刷屏,瞬間上熱搜。曾有人問王健林如何成為首富的,他說先是有錢。霸氣的人就是這么霸氣,給王思聰的零花錢隨便幾億。我們不能評價別人,只能默默承受。
其實對他來說這些錢的確是小目標,人層次不同,不能一概而論生活圈不同,他的確有錢。可是再有錢也不可能分你一點,看看就好。生活還要繼續,所以我們對待王健林的這種說發娛樂一下就好。小目標體也在個地方出現啦!畢竟我們不是王健林,也不是王思聰。我們還是切實制定一個小目標吧!
但是,作為普通人我們沒有「一個億的小目標」,也一樣能夠實現屬於個人的「小目標」。而自己是否有個清晰的目標以及如何自己目標是否可實施性才是你該去思考的問題。
『貳』 如何評論王健林的「先隨便賺它1個億」這句話
王健林說"先定個小目標,比如先賺它1個億.
"我覺得這不是吹牛逼的說法,因為站在他的高度,1個億顯然是個小目標.這也充分說明了"你的心有多大,你的舞台就有多大",他強大的夢想和"野心"鑄造了他非凡的成就.
也許多數普通人都不敢這么說,覺得那個1個億離自己太遙遠了,所以許多人只能平庸.這也不是錯,主要是目前我們的能力和內心還沒有那麼強大,所以即使勉強說出來也只能算個笑話.
『叄』 大佬歸來!3年還清6000億,王健林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王健林在很多人眼中真的就是一個傳奇,大佬歸來,僅僅用了三年的時間就把6,000億都給還清了,這樣一筆大數目確實是令人震驚的,其實自從疫情爆發之後,多個行業都受到了重創,哪怕是房地產業,那個時候的王健林面臨著巨額的債務,他只能將自己的酒店資產打包賣給了融創中國以及富力地產,他也開啟了自己的售賣模式。
大家都在嘲笑他的這種方式,因為他就失去了自己的首富之位,但他覺得負債的是萬達公司,也並不是他個人 畢竟這些房子一竣工之後,慢慢的公司就會有收入了,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他這樣釜底抽薪的方式雖然有些大膽,但他也用這種方式重新站了起來,也證明了自己的這一番操作是正確的。
『肆』 王健林的創業心法:冒險、創新和堅持
王健林是當代的風雲人物,但我認真地注意到他還是由於他的那句:先定個小目標,比如先掙一個億。說句實在話,當時我聽到這句話還是有些不舒服的。但後來一想,成功人士哪個不是言行出格的人呢?
由於對他感興趣,就搜集了他的一些不凡事跡,這對於那些正在創業路上的奮斗者們來說就像是暗夜中光芒耀眼的燈塔,指引著前進的方向,給予他們無窮的力量和鬥志。
作為創業者,王健林敢想、敢說、敢乾的形象深入人心,一路走來,他用「 冒險」「創新」和「堅持」 的「王氏三法」書寫出一段又一段商業傳奇。
冒險,讓他成為市場經濟下首批創業家中的幸運兒;創新,讓他不拘囿於已有和所得,以匪夷所思的方式實現飛躍式發展;堅持,則是他歷經艱險取得成功的必殺技之一。
下面是王健林對自己創業的一些總結和感悟,我想對於創業者是很有參考、借鑒意義的。
第一點叫「敢闖敢試」。就是不管你做什麼,一定要有夢想,有目標。敢去做,你去做起碼有一半的機會,你不去做機會是零,所以我最近這些年在各地演講,經常講一句話:「什麼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這個膽子大不是說讓你亂干,但是得有勇氣去闖,去試驗!
第二是創新求變。你要成功,要想不斷成功,或者還想獲得更大的成功,就一定要能夠求變、求新,不能走別人走過的路,不能做跟別人一樣的事情。凡是跟別人做一樣的事情,獲得的肯定是平均利潤率;只有做跟別人完全不一樣的事,才獲得超額利潤。
第三是堅持到底。創業一開始可能新點子會比較多,但是這點子一開始可能不成熟。新的模式可能在試行當中會遇到困難,也可能會遇到挫折,沒有實現你的預期目標。這時候怎麼辦呢?如果你經過分析認為自己路子是對的,就需要堅持。我經常講一句話: 過去講不到黃河心不死,不撞南牆不回頭,我不一樣,我到了黃河心也不死,我可能搭一個橋我就過去了;撞了南牆也不回頭,我找個梯子我就爬過去了。
創業成功的輝煌背後,是無數個不眠的夜和數不清的困難與挑戰,而支撐他們挺過來的是一個勇敢的夢想。所以說,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下面是在采訪中王健林談自己的創業故事
為何辭官下海?
我在經商前,15歲就當兵了,從軍17年,做到團職幹部,遇上中國百萬大裁軍,就轉業到地方政府,當了兩年辦公室主任。這兩段人生都還算成功:我做到團級職務時,不到30歲,很年輕,幾十萬部隊當中最年輕的幹部之一;到地方做官員,職務進步很快,很快做到辦公室主任,但我在1988年斷然辭官經商。
具體兩個原因:
一是趕上經商熱。1988年到1995年,很多人辭去原有職務「下海」了。如果沒有當時的經商熱潮,中國今天不會有這么一批優秀的企業家。
二是想改善個人的生活。我就覺得,別人能當萬元戶,我憑能力應該不止萬元戶。
第一個故事:第一桶金是這么來的
當時遇到的第一個創業難關,就是借錢。第二個難關是拿不到項目。
那時大陸還是「計劃經濟」,比較落後,拿項目也不僅要有錢,還得有「計劃指標」,得出現在當時「國家計劃委員會」指標名單上才行。
我只好找到大連一個老戰友「借」一點指標,同時付出一點費用。他同意給我幾萬平米指標。但是拿了指標,還得去找當時的市領導批地。跑了左一遍,右一遍,沒人理。市領導被我找煩了,出了一個題目:「你不是想開發嗎?把市政府的北側那塊地給你」。
市政府是一個老建築,很氣派。但它的北側居住區,房子差,設施差,一百多戶人共用一個水龍頭,一個廁所,被認為「有礙觀瞻」,所以把這片地給我去干。可這個項目改造完,要1200塊錢一平米的成本,我前面有三家國有公司都不肯干。因為大連市當時最好的房子只能賣到一千零幾十塊。
我堅持要干這個項目,公司里的很多同志反對。當時我們公司叫「西崗開發公司」,我就說:「開發公司,只有開才能發,你都不敢開怎麼能發呢?」為了賺錢,得把這個房子賣到1500元一平米,後來我們動腦筋, 推出來幾條創新:
第一,當時大陸的房子沒有明廳,一個小過道進去直接就是幾間房。那好,我們做一個明廳;
第二,當時房子沒衛生間,縣處級以上幹部才允許配一間衛生間。我們沒管那一套,每戶都配了衛生間,還把木頭窗換成了鋁合金窗,再加一扇防盜門。房子推出來均價1580元每平米。1000多套房子一個月一掃光。
就這樣,萬達就成為了大陸地區第一個闖入了「舊城改造」這一行業的公司;這一單使我們賺到了接近1000萬元。就這樣,我掘到第一桶金,找到了一個盈利的模式——舊城改造很有錢賺,別人不敢幹,我敢,於是在大連就搞開了。
第二個故事:9天9夜沒睡覺
再給大家講一個貸款的小故事。
初期創業,我接下了一個項目,這個工程當時政府幹了一半,覺得費勁不願意幹了,轉給我的。簽完以後突然遇到全國「治理整頓」,貸款就更困難了。為了啟動這個項目,我就要去找貸款,需要一筆2000萬元的貸款,有土地做抵押,所有的手續都健全,但找了幾十家銀行,沒有一家願意貸給我。
因為這個項目是政府轉給我的,他們覺得對不起我!所以政府開了一個會議,就指定當時某一家國有銀行貸2000萬給我做啟動資金。這家銀行答應了說「可以」,哎,我一聽好事,那我就去找銀行行長吧。前前後後找了50多次,每次都給我躲貓貓。我有時候一見到他了吧,他從後門就走了,我在走廊白站;有的時候在走廊里堵著他,他說「好好你這樣,你下周二來吧、下周二來吧」;等我下周二去,他出差去了!等等。哎呀!當時就為了拿到這筆貸款,有的時候一去在那個走廊上(因為進不去辦公室)一站就是一整天。我想銀行八點半上班,我就八點去吧,站著。甚至站到下班六點也不出來。究竟行長是來了沒來?還是不在?我也不知道,也沒人願意告訴我這個信息。當時站在走廊裡面這種感覺,這種恥辱,我覺得太卑賤了嘛。
除了這家銀行,我又去找了另外一家銀行,貸款的時候這個人態度倒是不錯,但也是不給我貸款。我為了堵到他,曾經跟一個哥們兩個人就開車到他家樓下。我想,你總得回家吧?那我就在你門口候著;你早上總得要出門去上班,總是能碰到你吧?我倆就去在那兒蹲了一個晚上,在車里候著。反正深秋不是太冷,稍微冷了就開動發動機暖和一會兒,為了省點油過會兒再把它關掉。一直等到早上七八點也沒見到人進去,也沒見著人出來。第二天晚上我說再去堵吧,我這個哥們覺得忍受不了,他說太丟臉!無論如何也不能去了。我自己又去待了一個晚上。就是候不著,找不著這個人。其實不是找不著,是他不願意見你,因為你是民營企業,那個時候民營企業不像今天這個地位。第二覺得你風險大,他不敢放貸給你。放給國有企業虧損了沒了,他不承擔什麼責任;如果放給民營企業可能就要承擔責任,我也理解他們。
在這種無論跑了多少趟都找不到辦法的情況下,就有人給我出了一個主意說「乾脆你就發一個債券」,但是你這得承諾回報,比如兩年按照1.4倍,每年20%,1.4倍收回。沒想到,推出來以後一搶而光,畢竟20%年回報還是很好的。這個方法真正解決了這個項目的難題,才把我們從瀕臨破產的邊緣給拯救回來。
這中間其實還有個小的故事。我接的這個項目,可以說追悔莫及。當然後來把這個問題解決了,把剩下的老百姓搬走了。但當時真是把我憋的夠嗆!在1993年初的一段時間,我九天九夜都沒有睡著覺,什麼安眠葯,什麼打針就是睡不著覺。到後期整個人都有點精神恍惚,失常了。第十天早上正開著會,「咣當」一頭就昏迷在地了。我被緊急送到北京,還找了比較好的一個醫院去治療。我至今還記得那個神經內科的主任姓李的女士,一見我面:「沒事,小夥子今晚就讓你睡著」。我說你這么大本事?「你放心吧,我們高得很」。其實還是給我吃那些葯,可能心理作用,也可能進到醫院里了,安靜了,我當天就睡著覺了。
第三個故事:3年打了222場官司
在90年代的時候我們做住宅房地產做得還是不錯了,但是有個問題刺激了我:我們公司有兩個員工得了重病,一個得了癌症,一個得了肝病,每個員工花了一百多萬治療費。當時民營企業是不可以報銷醫葯費的,你自己有錢你給他報銷,沒有錢你的員工可能就等死。那我們是花錢給他治療了,但是也給我一個提醒:如果大量的員工都有了病,再往後發展一二十年大家歲數大了,這公司怎麼辦呢?我們一定要找到一個安全的、有長期現金流的商業模式。所以我們2000年決定轉行去做商業地產,做不動產,做持有物業,不再搞單純的住宅開發了。
做商業地產的時候,最早因為不懂,造一座樓,把底層商鋪全部賣掉。在初期的三年當中,買了商鋪的人經營不好,就來告我們,我前三年當了222回被告,雖然只輸了兩場官司,還是讓整個公司疲於應付。成天在打官司,哪還有精力經營?客戶就是這樣,他的出租回報率沒拿到理想中的10%、20%就來告我。如果輸了,可能很多人就扯著橫幅上街上去鬧事。
所以我覺得這樣不行,得研究新模式。怎麼辦?在創新中研究了一個辦法:提出一個模式叫城市綜合體。即做一個商業中心,商業中心旁邊可能做寫字樓,再做城市的商業街,再做一些公寓。把這些公寓、寫字樓賣掉,現金流就有了。這樣,就不用賣大樓里的商業鋪位了,自己來經營,一下子生意就找到模式了。商業經營旺了,旁邊的樓也升值了,現金流問題也解決了,萬達從此走向了一條康莊大道。
『伍』 王健林背債6000億,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他又是如何用3年還完的
王健林背債6000億,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首先是萬達影院是虧錢的,其次就是萬達海外的產業虧損,再者就是萬達欠銀行的很多貸款,另外就是他是利用變賣資產來換完對應的欠款的。需要從以下四方面來闡述分析王健林背債6000億,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他又是如何用3年還完的。
一、萬達影院是虧錢的
首先是萬達影院是虧錢的 ,之所以是虧錢的就是萬達影院不是很受大眾的歡迎,這樣子對於萬達影院是不利的,所以主動拋售了萬達院線,做到了及時止損的目的。
萬達應該做到的注意事項:
應該堅持萬達商業的發展,並且加強萬達商業的長期發展,這是非常必要的一個手段,可以實現萬達商業長期發展並且提高萬達商業的一些影響力,有利於運營更加穩定,同時應該加強一些現代化業務的建設。
『陸』 幾毛一個的比特幣價值翻倍,那些擁有比特幣的人如今過得怎麼樣
如果回到七年前重新選擇一次投資機會的話,會選擇投資股票,然後坐等15年大牛市資產翻幾倍;也可能會投資房地產,然後坐等16年房地產爆發,資產翻番。但選擇七年前投資1萬元比特幣,到17年居然可以坐擁662億元,足足漲了6百多萬倍!
眾所周知,2018年的幣市是慘烈的一年。2018年初,比特幣的價格處於歷史最高位,區塊鏈的概念也開始大熱,很多原本屬於圈外的人紛紛湧入,參與創業、就業、買幣,幣市前景似乎一片大好。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幣價一跌再跌,剛創立的區塊鏈媒體們成片成片的倒下,那些跟風買幣的新人被套在了高位,討論“比特幣”、“區塊鏈”的聲音越來越少。幣圈讓這些新進場的人見識到了什麼叫殘酷。
9成以上的人都被套在這里,信仰是一個很奇特的東西;就像美劇最後的王國里那個王後,丹麥人集結准備進攻,她依舊說——上帝會懲罰這些這些異教徒,說的氣定神閑。
去年國內關閉了所有數字貨幣以及ico平台,世界各國都紛紛出手限制,普通持有者在這個時候,願意賣掉的人很少,基本還是以持有為主。這個需要大的決心,生活問題,炒幣問題,各種問題都可能會造成不再持有;這些問題造成的困擾很大,所以很多人過的並不好。時隔半年,世界各國紛紛進場的行業,就是“區塊鏈”和數字貨幣!在區塊鏈這場比賽中,不少國家都有所動作,持有者們也都在觀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