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屯一萬個比特幣
A. 你身邊有比特幣暴發戶嗎
有的,不止一個。
有土豪有一萬多枚比特幣,我身邊這些擁有一兩千枚的人也不算啥了。
網路搜索了一下「暴發戶」的定義, 解釋為新貴,也就是說一個人在短時間內取得了客觀的財富,多數時候被形容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質卻沒有跟上,區別於貴族和豪門。
這么說的話,我身邊還真的有一個比特幣暴發戶。
這位老兄對比特幣一點概念都沒有,甚至都不知道區塊鏈,他卻在比特幣市場上賺到了人生第一個五十萬,你說氣人不氣人。
在上一年讓我們大家學習區塊鏈的新聞一出,市場不是開始漲嘛,這 位老兄私聊我說:什麼是區塊鏈啊?當時我有點忙,也來得及回復,後來就不了了之。
之後,比特幣的價格開始漲,朋友圈很多人曬單, 這位老兄又來找我說比特幣是什麼?咱們可以投資嗎?
沒多想,給這位老兄普及了一下比特幣。他一聽,覺得是個好東西啊,漲跌幅沒有限制的話,完全可以實現財富自由。一聽他的想法,就知道他是一個坐等被割的新鮮韭菜。咱也不能看著朋友被割不是,所以就又向他介紹了一些交易的法則和倉位管理之類的,同時也告訴他不要亂操作,不然就是往人家手裡白送錢。
這位老兄也是逗,三十多歲的年紀,一畢業就進入國企,算是一個老油條,每天跟在領導身後乾乾活,小日子過得也是其樂融融。
工資不高也沒關系,家裡畢竟三四套房,都是父母那一輩拆遷給的。房子老點也沒關系,關鍵是不用還房貸,還能拿租金。
生活沒什麼憂愁的,孩子上學的錢已經存好了,日常吃穿不愁,當然了只是平民生活,貴族生活還是不能比。 所以他投資比特幣也沒什麼壓力,完全就是閑錢。
老兄先拿了5萬投資,啥也不懂,就全靠別人帶單,虧了。去玩了杠桿,還是梭哈,虧的只剩下8千。真是應了那句話, 新人一句話,入場全梭哈。
虧的有點心虛,也不敢和他老婆說,就想回本,問我有什麼建議沒。這個時候還問我建議,看來是把我當真朋友,人家誠心誠意的問了,咱也不能藏著掖著,自然是有啥說啥。
先讓他不要玩杠桿,也不要再盯著大盤,什麼時候讓他買再買,什麼時候讓他賣就再賣。又帶著他做做波段,是今年的1月份,賺了一兩萬左右,賺的不多,但老兄挺滿意的,我也挺滿意的,畢竟也沒辜負人家的信任。
之後,行情起起伏伏,三月份比特幣下跌的時候,讓他開始在5000多,和接近6000左右開始買。於此同時,開始入手HT。後續又帶著玩了一段時間杠桿,少說賺了十幾萬。五一之後,比特幣開始拉升,又出了手裡大部分的比特幣,又賺了十幾萬,還有HT,至少五十萬。
有點心理不平衡了,還沒有一年的時間,就賺了幾十萬,一個月工資才能掙多少啊。
但這位老兄也是有資本,畢竟人家家裡也不缺錢,他也算是在比特幣市場上小小的賺了一把,對於比特幣和數字貨幣市場也不了解,全靠別人帶單,也算是幣圈文化水平比較低。
再說一句,都能賺到錢了,誰還管什麼暴發戶不暴發戶啊。
不同意你把比特幣玩家稱為暴發戶。
暴發戶給人的第一感覺是煤老闆那種的油膩中年男。
事實上最早一批的比特幣玩家很多是 科技 宅。年紀不大,不善言辭,社交圈大多集中在網路。
他們買賣比特幣,很多也是被忽悠的,只是不知不覺被騙成了百萬富翁。
這就不得不說一個人,李笑來。
很多人會罵李笑來,說他割韭菜,也許是吧,但至少開始時不是的。
李笑來確確實實有一大批死忠粉,你知道為什麼會有這么一票人嗎?
因為這一批人,是比特幣崛起時,李笑來哭著、喊著、騙著、忽悠著他們上車的,結果呢,這一幫人賺到了錢,而且是大錢。
這第一批人吃到了大肉,成為了李笑來的死忠粉,李笑來讓他們賺到了錢。
而這批人,和現實意義上的暴發戶有非常大的差別。
首先,你要懂一點去中心化技術,懂一點區塊鏈原理。
其次,你要是一個願意接受新事物,並且有一定創新思維能力的人,這就要求參與者有一定的認知,有上過學。
最後,這是投資行為,不是投機行為,這與暴發戶那種純賭的心態不同。
回到問題上來說,即使回到當年,大多數人也要符合最基本的兩點才有機會:
一、有一定的本錢,並且捨得投入。假如工薪階層投個幾千或一兩萬,能賺到錢,但也賺不到什麼大錢,而且很可能中途下車。敢於ALL IN的人少之又少,像李笑來一樣的人畢竟少數。身價有個幾千萬,你才敢投個幾百萬吧。
二、要有一定的圈子,比特幣當年屬於新興投資品。我敢說,即使現在95%的人都不知道怎麼去買幣。
有一個,我一個在美國創業的老大哥和老婆離婚之後,他回到國內繼續創業現在成績斐然,他老婆把離婚得到的錢買了不少比特幣。17年的時候朋友去美國老大哥的老婆接待的,據說買了套1000萬美金的豪宅。賓利遊艇的標配也到位了,
比特幣還是60多塊錢的時候就開始接觸,做了一些比特幣的項目。可惜沒有持有,錯過了一個風口。
沒有
玩比特幣的不可能是爆發戶。
無論從開始的消息獲得,
到持續長期的挖礦,
到現在的正常買賣。
這中間的過程無論哪個都不是普通工薪階層能做的。
B. 囤幣真有那麼難嗎
如果你覺得現在幣圈經歷的,只是周期性的熊市,正如四季更替,牛市肯定會到來,時間問題而已,咱們來聊聊囤幣這個事。
這兩天微博上好些人都在發這個消息充值信仰:
如果僅僅告訴你這些信息,你是不是覺得,你怎麼就碰不上這么好的投資標的呢?
別光看賊吃肉,也得想想為了肉,賊忍受過的挨打。
囤幣真的有那麼難嗎?真的很難。
1、在你出手的時候,就得知道囤的是什麼玩意兒。這一點非常重要,這會決定你接下來的很多行為。比如,當比特幣在32美元的時候,那個在推特發文稱已經賣掉所有比特幣的老兄,他真的知道比特幣是什麼嗎?
清楚你的投資標的、目標價位在哪裡、什麼情況出現是你認為一定要清倉……把投資邏輯細細一遍一遍的過,直到確定懂了,再投。
挑選項目,就已經淘汰了絕大多數人。
2、既讓陵然叫囤幣,想必在熊市的時候,不會輕易賣出去,最多來個不理不睬。甚至會不斷定投,拉低持倉成本。
當市場走出熊市,迎來春天的時候,你能否忍住誘惑?當手上的物件,漲了10倍,心動了嗎?20倍?30倍?100倍?
這世界最讓人恐懼的不是失去,而是得到之後,又擔心失去。於是你腦中賣和不賣兩個小人不斷爭吵掰扯,到底要不要落袋為安?這是個問題。
在幣價還沒開始跑,更談不上飛的時候,又有一大撥人主動下車。
3、要有穩定持續的場外收入。在這個世界,最悲慘的是,辛辛苦苦熬過寒冬,已經感受到春天的暖意,卻因為急需用錢,只能把幣賣掉。之前的持倉計劃,全盤失敗。
全部押上,即使在牛市,一手好牌也會被這爛策略打臭。
4、把幣放好,最好能放在冷錢包里。別看。
許多人會忍不住想看看幣到底值多少錢,在路上,在吃肢滑攜飯,跟朋友泡茶聊天,睡覺前,時不時都得掏出手機瞅一眼。
這有點像,那個農夫,整天沒事做,就盯著田裡的苗,咋就沒長了,是不是不會長了,要不用人力幫幫它們?
於是開始折騰,到最後,幣越來越少,甚至被甩下車。
人都喜歡變化,一看到K線,就特別的亢奮。有人總結,玩著玩著,才發現,剛開始的時候,幣最多。
最後,說個故事。朋友家門前有顆橄欖樹,每到橄欖豐收的季節,除了摘下來送人,剩下的就是泡酒。
他說泡酒需要耐心。
細細的挑選每個橄欖,洗凈,風干,放進二鍋頭里,密封,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
三年後,開啟,一股橄欖清香,立刻四溢,每口酒都能喝到橄欖的味道。
囤幣就像橄欖泡酒。仔細挑選自己認可的項目,配置好資產,擇機建倉,保存歷伏好,別老盯著。
接下來,就是忘掉你有幣這個事,時間會醞釀出相應的價值。
C. 給你一百萬人民幣或一萬個比特幣,你會選擇哪個

(1)比特幣是什麼?
比特幣出現與2008年,是一種分散化、匿名、只能在數字世界使用的貨幣,它不屬於任何國家和金融機構,並且不受地域限制,可以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兌換它。
(2)比特幣的起源
2008年,有人用筆名「中田聰(Satoshi Nakamoto)」發表了一篇論文,論文中描述了比特幣的使用方法,1年後,比特幣的首筆交易完成。
(虎嗅註:據福布斯中文網這篇文章稱,這位採用日本名字的神秘人物已經消失在網路。沒有人知道他是否真的是日本人,還是一個龐大的機構。《連線》從他的行文措辭推測,他有可能出生於美國,甚至有可能是Google公司或美國國家安全局的一個神秘小組的代號。)
(3)比特幣從何而來?
用戶可以買到比特幣,同時還可以使用計算機依照演算法進行大量的運算來「開采」比特幣。在用戶「開采」比特幣時,需要用電腦搜尋64位的數字就行,然後通過反復解謎與其他淘金者相互競爭,為比特幣網路提供所需的數字,如果用戶的電腦成功地創造出一組數字,那麼就將會獲得25個比特幣。
由於比特幣系統採用了分散化編程,所以目前在每10分鍾內只能獲得25個比特幣,而到2140年,流通的比特幣上限將會達到2100萬。換句話說,比特幣系統是能夠實現自給自足的,通過編碼來抵禦通脹,並防止他人對這些代碼進行破壞。
(4)比特幣值多少錢?
在剛剛出現的時候,比特幣幾乎一文不值,1美元平均能夠買到1309.03個比特幣,但如今1比特幣的價值相當於135.3美元,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登陸Preev網站了解比特幣的實時報價。
(5)比特幣能否兌換現金?
答案是肯定的。你只需與比特幣交易機構取得聯系即可完成兌換,其中Mt. Gox是目前最為流行的比特幣交易平台,不過現在該平台僅通過一款應用程序接納新成員。除此之外還有幾家規模較大的交易所,能夠進行比特幣兌換和交易。
(6)比特幣為何要匿名?如何實現匿名?
比特幣之所以匿名是因為它們是建立在一個分散化的系統之上的,比特幣是完全獨立存在的,外界無法通過某種核心基礎設施來關閉它。
「匿名」對於那些不想讓自己的名字和所購置的商品或服務聯系在一起的人來說是非常受用的,外人所看到的無非是你的比特幣錢包地址和一串隨機的文字和數字等信息,除此之外沒有任何能夠辨認個人身份的信息。同時對於相對偏執的用戶來說,還可以免費創建多個新錢包。
(7)比特幣能做什麼?
此前曾報道稱不法分子利用匿名的比特幣來購買毒品和槍支等非法商品,但其實有很多合法的商家如今也接受比特幣交易,比如豪生連鎖酒店(Howard Johnson)就樂意接受比特幣付費,而BitElectronics更是一家只接受比特幣的消費電子產品商店。
(8)我們為何要關注比特幣?
比特幣代表了一種完全匿名而且無需成本的交易方式,比特幣不屬於任何國家,並且不受地域限制,是一種用戶能夠隨時隨地進行自由兌換的貨幣。對於這種新鮮且前景一片大好的貨幣形式,我們沒有理由不去關注它。
(9)比特幣合法嗎?
比特幣並不是真實貨幣,它不像紙幣和硬幣那樣代表一定的價值。目前美國政府並擔心比特幣可能會對金融市場造成的影響,因為只需通過制訂對應的法案就能對其進行管理和控制。相對於曾經出現的「自由美元」來說,後者是1998和2009年之間所出現的一種能夠替代實物的流通型貨幣,而其創造者伯納德·馮·諾特豪斯(Bernard von NotHaus)也在2011年因自行製造、佔有和銷售貨幣被判有罪。
D. 一萬塊能買幾個比特幣
10000人民幣可以購買325.732個比特幣。
比特幣是以聰為單位的,1個比特幣是1億聰。不過現在比特幣交易手續費都要0.01個比特幣,按照EXX現在的報價,轉賬手續費都要120元左右。
比特幣當然會漲到100萬人民幣一枚,因為比特幣總量是一定的,不可能像其它貨幣那樣無限印刷發行,但無限分割還是可以的。
E. 女大學生13年花7000多入比特幣,暴漲後不拋,到最後會不會賠錢
該女大學生在比特幣暴漲後不拋,到最後可能會賠錢。雖然如今比特幣的發展勢頭非常猛,但是比特幣也十分不穩定,如若未來出現一種更好的數字貨幣,或許比特幣就會被資本市場所拋棄,最終淪為棄子,而該大學生也會因此而損失慘重。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數字貨幣肯定是未來社會的一種交易方式,但是如今的數字貨幣卻得不到各國政府的支持,因此對於投資者而言,我們應該慎重理性的投資數字貨幣市場,從而避免自己的切身利益受到損害。
雖然炒比特幣以及炒股具有很高的回報,但是同樣也具備有很高的風險,對於普通的人民群眾而言,我們只需要腳踏實地的工作,未來的生活也一樣會變得非常美好。
F. 一萬個以上的BTC的人,圈內尊稱「大佬」
這是一個17年資產翻萬倍的神人。幣一代中典型技術咖。
張博士(化名)北京人。北京某學科研究所負責人,典型的高級****。不過張博士的薪資卻高不起來,2015年還是一個月5000左右的薪資,做項目研究的年終獎還沒有互聯網行業一個普通產品經理的月薪多。
機緣巧合下,張博士在技術網站論壇知道了以太坊,然後開始研究代碼繼而一發不可收拾。憑借著對技術的分辨能力,他用2015年的2萬塊年終獎,投資了一些自己看好的項目。和所有一開始進入幣圈的人一樣,他也就是想湊個熱鬧,賺點零花錢。
不過,張博士最後自己也沒想到幣圈對他的影響如此之大。2016年,他辭去了研究所的工作,轉而專職投資區塊鏈項目。和其他人投資者不同,張博士投資項目有自己的准則:不做短線,只做長線;不看站台人,只看技術代碼和團隊進展。
幾十年理工思維的自我養成,讓他的投資也格外理智、縝密。他不僅看白皮書,還要看技術代碼,見項目負責人。投資之後還會定期了解項目進展,還會審核團隊對外發布的進展是否屬實。是一個深入型的理性投資人。從學術界精英到投資人的身份,張博士轉換的非常完美。
而幣一代中,還有另外一群嗅覺敏銳、行動力極強的人群——互聯網老兵。
「墨跡天氣」創始人趙東,如今已是幣圈歐洲場外交易大佬。他在幣圈幾經起伏的投資經歷幾乎就是這個圈子投資者的縮影。2012年, 「墨跡天氣」上升最快的時候,賣掉自己的股份變現。隨後很短的時間內,他在「車庫咖啡」認識了中國最早玩幣的那一票風雲人物,並開始了自己的幣一代成長之路。
趙東第一次試水是一萬塊人民幣,買了10個比特幣。兩周後翻翻,他買了人生中第一部蘋果手機。那一年是2013年。
第一次真正投資是同年3月,100萬人民幣購入2000枚比特幣。到12月,他就已經是身價千萬了。那一年年底大家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一天的時間國內比特幣價格暴跌38%。趙東竟在最低點進入,當幣價很快回升至100美元的時候,瞬間身價過億。他也憑此在圈內一戰成名。
大起之後是大跌,他踹著一顆膨脹的心,讓自己全部身家在比特世界裡打了水漂。從身家過億到負債6千萬,不過兩三年時間。但很快,憑借著自己堅定的信念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力,他僅僅用了2年時間就又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並在歐洲場外交易市場做成了大佬級人物。
如今,他每每被問到投資經驗,都會說:你的精力可以all in,但你的資產不要all in。
幣一代們,在這個圈層里快速積累財富。同時,也有人迅速身無分文。只有少數人可以笑傲江湖。
幣一代們,碰上了風口,也造就了風口。
在互聯網圈,一個「故事」一個月內融資幾百萬,一個火爆的app一兩年時間融資一兩個億已經讓圈外人咋舌。而在幣圈,個人身份的投資者就動輒身價幾個億、幾十個億。幣一代們很輕松的就可以通過個人代幣資產幫助項目迅速建立、啟動、運營、起勢。EOS當年就在李笑來的幫助下,5天時間融資1.85億美元。
風口裡的世界風雲變幻,真正進入圈層才發現,憑借著對新興事物的好奇、對高收益的嚮往、對革新式技術項目看好,摸著石頭過河的「幣一代」,並不是是簡單的投機者。
他們有敏銳的洞察力、對項目的判斷力以及掌控金錢而不被金錢控制的能力。超高的利益吸引著各個領域的精英分子,迅速的壯大這這個圈層。短短幾年時間,由幣一代們投資的區塊鏈項目已經在大交易市場上線的就有2000多個。
新的圈層,新的階層。你手握百萬,卻可能是個貧民……
這就是幣圈的世界。法定傳統貨幣已經不是衡量一個人階層的唯一方法。也許你身價幾百萬,而在幣圈的世界裡,你卻還是個「貧民階層」。即便你曾是互聯網久經沙場的大佬,在幣圈也僅僅是個「新人」。
一千個比特幣以上的人才算真正入場;
一萬個以上比特幣的人,圈內人尊稱「大佬」;
那些手握幾個ETH喊著自己是投資人的,並不被這個圈子內的人認可。
美圖董事長蔡文勝,18年1月之後的一個月時間陸續購入1萬個比特幣,正式踏進了幣圈。在采訪時他還感嘆自己入場太晚。
這就是幣一代的世界。
#歐易OKEx# #比特幣[超話]# #數字貨幣#
G. 比特幣1900萬枚里程碑
前兩天,比特幣總供應量跨過了1900萬枚的里程碑。眾所周知,比特幣的總供應量被設計為約2100萬枚。這意味著,在過去13年裡(2009-2022),約90.5%以上的比特幣已經被開采出來,流入了市場。僅剩下9.5%的比特幣,將在未來約118年裡(2022-2140)被陸續開采。
去年的數據估算全球就已經有1億人持有比特幣。算下來平均一人還不到1枚。全球百萬美元富翁有多少位?超過2100萬。
百萬美元富翁,也叫高凈值個人,英文應該叫millionaires,定義是擁有100萬美元或以上流動資產的人士。瑞士信貸說,截至2019年中,全球一共有4680萬名百萬富翁。這個數字是2100萬的兩倍。
至於到底是中國多還是美國多,我看到了截然相反的兩種說法。一種說,2019年中國有440萬,首次超過美國。另一種[2]則說,中國有400萬,但美國有1900萬,遠遠超過中國。按照我們對冪律分布的直覺來說,後一種說法看起來更靠譜一些。
全球制裁背景下,以往以契約和中立而著稱的安全港都已經不復存在。這些有錢人們的錢,急需尋找更加安全、可靠、不顯山不露水、隨時提走不會被卡的價值存儲之所。
除了大餅,我實在想不出有更適合這一剛性需求的東西。
盡管在加密世界,大餅作為一種抵押資產,已經在各種借貸類DeFi工具里發揮了壓艙石的重要作用。但是在現實世界,對它作為抵押資產的接受還剛剛開始。
Microstrategy這位囤幣狂魔做出了積極的示範。它前段時間從一家叫做Silvergate的銀行借了2.05億美元的貸款[1]。而本次借貸所用的抵押物就是比特幣,價值約合8.2億美元。由此可以算出超額抵押率大約是400%。不過利息率和爆倉價是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我國商品住宅抵押貸款最高額度可以達到評估值的70%,也就是超額抵押率僅需143%,利息為基準利率,大概在5%左右。不知道LPR之後是不是會有浮動。
由於現階段大餅的高波動性,顯然不可能把抵押率降到房子這么低。比如對MakerDAO而言,wBTC觸發清算的抵押率就是150%。
通常而言,在牛市中做抵押借幣,要考慮到未預料的牛轉熊,按熊市最低跌去80%做壓力測試,超額抵押率應該放在500%以上才是相對安全的。
不過像Microstrategy這種場外借貸,即使到了觸發清算的價格,也不會立即沒收抵押品,而是會先打電話協商,補充保證金,或者罰沒抵押物。
不管怎麼說,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能夠接受大餅作為一種和房產等相當的抵押物,這說明大餅的資產屬性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大餅的共識也進一步增強。
H. 囤比特幣,顛覆舊體系
1、無論是創業、打工,還是囤比特幣,賺的錢都應該是副產品。
2、最重要的事情都應該是如何改變現實世界,哪怕只是改變那麼一點點。
3、只要我們能夠推動世界向美好的方向前進一點點,即做一點造福人類的事,就一定會有人為此付費。作為參與者的我們,就一定不可能缺錢。
4、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如果我們去觀察那些狀元有什麼共同點,他們心中一定都有一個願景,要改變點什麼。盡管他們可能也賺了很多錢,但賺錢一定不會是他們的主要目標。
5、囤比特幣也是一樣的,主要目的是培育一個更好的貨幣,徹底改變現有的金融體系,改變經濟 社會 運轉的底層邏輯。給世人提供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不被掠奪的貨幣。暴富只是個副產物,是在囤比特幣實現願景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結果。
6、按照傳統投資的思路,是無法理解囤比特幣的,怎麼會有永不退出的投資?因為囤比特幣根本就不是投資。囤比特幣是用真金白銀,改變世界的。
7、傳統投資者確實來了,但他們中的很多人並沒有真正理解這是一件什麼事情,因為他們是被征服的。他們 FOMO,他們害怕錯過了什麼。
8、但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會在這一輪牛市中,真正理解比特幣的價值,理解囤比特幣的目的,成為跟我們一樣的囤幣黨。
9、即便他們是舊體系的既得利益者,但是他們跟我們一樣是人,他們也一樣會期待更美好的世界。從這個角度看,國家接受比特幣也只是時間問題,因為組成國家的也是人。
10、囤比特幣,顛覆舊體系。
#數字貨幣# #比特幣[超話]# #歐易OKEx#
I. 長期囤幣者的忌諱
對於長期囤幣者來說,通常有兩個共性:一是沒有精力跟進瞬息萬變的幣市,所以操作上採取不操作、少操作的「懶人」策略,或長期定投攤低成本;二是長期看好這個行業的未來前景,願意拿時間換空間,所以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和行業共同成長。長期囤幣者想要守得雲開見月明,不能一味的「無為」,需要做好以下准備:
1、避免一步到位,高價囤幣
想要長期囤幣,必須要有良好的心態。如果不是定投,而是一次性高位建倉,再怎麼標榜長期投資,在帳面浮虧之前,焦躁的心情還是難以控制。
所以,拿出自己虧掉也不影響生活的錢進行投資,或者長期進行小額定投,是更適合普通用戶長期囤幣的策略,這樣才能夠拿得住。
2、保管不當,丟失密鑰
我們常常會聽到,有人因裝有數字錢包的舊手機意外丟失而造成損失。可見,區塊鏈資產的根本就在於私鑰,保管不當資產就灰飛煙滅了。
雖然很多人的私鑰和助記詞有過備份,但常常並未實際操作恢復過,往往到要賣的時候才去實際操作,很多時候幣就真的這樣離我們遠去了。
比特幣如今雖然值錢,但也已有數百萬的比特幣因各種原因再難找回,數字資產保管自己負有全責,既擔心放交易平台被盜幣、被跑路;也擔心自己保管出現什麼意外。
所以,不要等到意外狀況發生後再拍大腿,平時試下錢包恢復操作,教教家人、或信得過的朋友如何使用數字錢包,居安思危、防患於未然才是最大的保障。
3、毅力不夠,半途而廢
熊市來襲,進場的人都特別少,就算比特幣資產價值「腰斬」再「腰斬」,但願意在三千美金買比特幣的人遠少於願意在一萬美金買比特幣的人,定投也一樣面臨煎熬。
有自己觀點、按計劃執行、逆流而上永遠是少數,審時度勢、從善如流也得加入自己的理解來進行判斷,最終通過操作來驗證認知。而唯有堅定的毅力,才能真正地避免半途而廢。
↓↓↓12月24號主流幣盤面分析↓↓↓
BTC盤面解析-12.24
ETH盤面解析-12.24
XRP盤面解析-12.24
LTC盤面解析-12.24
BCH盤面解析-12.24
EOS盤面解析-12.24
ETC盤面解析-12.24
HT盤面解析-12.24
TRX盤面解析-12.24
1.風雨莫測的幣圈,雖然處處暗藏殺機,但是也處處透著機會,有能力的人從不以身犯險,在幣圈靠信息不是靠想像,靠實力不是靠猜測,會玩的叫投資,不會玩的叫消費,幣市不是賭場,如果你做不到,那你就選擇依託強者生存聰明的人懂得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先向別人學習。
2.大家都是拿著辛辛苦苦賺來的錢來炒幣的,希望各位能對自己的錢負責,如果你某次失誤的操作,只是損失了10%左右的本金,那麼後面謹慎選擇還是很快就能賺回來的,如果你一次操作就損失了5成甚至更多的本金,那麼想回本的概率太低太低,保護好自己的本金!
J. 當初稀里糊塗買了20000枚比特幣的人,現狀如何
比特幣對於許多網民來說基本是一個知名度較高的名詞,而對其有些了解的人們也知道比特幣放眼到現今的這個世界來說其價值並不便宜,一枚的價格已經是高的嚇人,其雖然也被稱為金幣,但是其和現如今世界上流通的貨真價實的貨幣不遺忘,其並不是真實在現今社會進行線下流通的一種貨幣,而是通過線上流通的方式進行流通的一種虛擬的貨幣,通常被用於各種網路交易,並且對於雙方交易人員的信息也可以進行保護。而其現如今的價值也在步步攀升,其在2008年首先被提出概念,後面在2009年被正式的發明出來進行流通,剛出來的時候其價值是非常的低,一枚的價格僅僅為0.1美元,實在是低的可憐,但是僅僅經過幾年的時間,比特幣的價值就進行了大幅攀升。
據悉,這名幸運兒是一名從事網路工程行業的工程師,由於比特幣是一種在互聯網上興起的虛擬貨幣,而其又是一名網路工程師,因此相較於其他領域和行業的人來說,其有著天然的接觸優勢,其在比特幣問世後的第一年從一名朋友那裡得知了比特幣,得益於其敏銳的頭腦,其花了3000美元,約合人民幣兩萬多元,囤了兩萬枚比特幣,而在之後也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樣,比特幣價值大增,在2013年漲到350美元的時候其賣掉了其中的2000枚,在之後不斷漲價的過程中其又陸陸續續賣掉了一些,現在其已經儼然成為了億萬富翁,辭掉了工作,周遊世界享受人生,而其現在還有1000枚比特幣,據他透露其打算在單價15萬美元的時候全部賣出,賺上最後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