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c和現貨黃金
A. 比特幣價
5月19日受多重因素影響,加密貨幣比特幣價格19日暴跌,跌幅一度達到約30%。
1.加密貨幣比特幣價格12日一度下跌逾20%。此前,特斯拉方面表示暫停接受比特幣購買特斯拉汽車。 市場信息機構「比特幣櫃台」網站提供的信息顯示,比特幣現貨價格12日一度跌至46294.72美元,與24小時內高點相比下跌20.23%。芝加哥商品交易所5月份交貨的比特幣期貨價格12日晚間在盤後交易時段最低跌至46395美元,與當天54445美元的收盤價相比下跌14.78%。
2.特斯拉在當地時間2月8日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最新文件中披露,預計在不久的將來開始接受比特幣作為支付產品的一種形式,將使其成為第一家接受比特幣付款的主要汽車製造商。此外,特斯拉宣布已經購買了15億美元的比特幣,未來可能會將部分現金投資於一些替代儲備資產,包括數字資產、黃金以及黃金ETF。
3.跟外界預期的一樣,比特幣創了階段性新高,昨天價格一度逼近63000美元/枚。截至發稿時,比特幣高位回落,跌至61330美元/枚下方,其盤中一度漲幅達到了超過8%,相當誇張。以目前的市場勢頭,大多數市場專家和分析師樂觀地認為,比特幣將在年底前達到10萬美元。
拓展資料:
比特幣當天暴跌前,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通過社交媒體宣布,特斯拉暫停接受比特幣購買特斯拉汽車。但他同時表示,特斯拉不會賣出比特幣。 今年2月初,特斯拉披露該公司已在比特幣上投資15億美元,並表示會接受比特幣作為對其產品的支付形式。這一消息一度導致比特幣價格短時大幅上漲。
B. 連破八個關口後大幅反彈!比特幣一度跌破4.8萬美元,半小時後重上5.4萬
在經歷周末大漲、突破5.8萬美元創 歷史 新高的一天後,北京時間周一下午時段,比特幣持續下跌,接連跌破55000至53000美元的三道整數關口,24小時跌幅擴大至8%。
周一美股開盤前10分鍾,主流加密數字貨幣加速跳水,比特幣5分鍾內跌超3000美元,跌穿5萬美元大關後迅速跌至4.8萬美元下方,24小時內跌幅擴大至超17%。以太坊日內跌幅擴大至20%,報1547.77美元。
稍早美國財長耶倫稱:「比特幣往往被用於非法融資,其應用效率偏低;比特幣具有極高的投機性,人們應當意識到這一點。」
耶倫還稱,數字貨幣可能是個更快、更便宜的支付方式,但有許多問題需要研究,包括消費者保護和反洗錢等;美聯儲研究數字美元貨幣很有意義。
不過,半小時後比特幣迅速反彈, 主流交易平台Coindesk的數據顯示,其價格已重新回升至5.4萬美元上方,日內跌幅收窄至不足6%,較稍早的低點大幅反彈逾6000美元。
今年以來比特幣漲勢迅猛。過去的六個月中,比特幣的價格上漲了大約350%。比特幣市值上周五超過1萬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加密貨幣價格突破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而在上周日,比特幣更是刷新 歷史 新高,價格一度飆升至58350美元/枚的 歷史 最高位。1個比特幣的價格有史以來首次超過了1公斤黃金的價格。
但摩根大通的策略師Nikolaos Panigirtzoglou警告稱,雖然比特幣過去三個月已上漲約兩倍,但目前市場的流動性已惡化,
Panigirtzoglou表示,比特幣現貨和期貨市場的日交易量合計約為100億美元,而黃金的日交易量為1000億美元,「目前,比特幣市場的流動性遠低於黃金或標普500指數,這意味著即使很小的資金流動也會對價格產生重大影響。」
這使得比特幣大漲大跌皆存在可能,具體走勢取決於市場對於數字貨幣的熱情。
比特幣近期迅猛的漲勢也使得大舉投資比特幣的特斯拉CEO馬斯克感到不安。
其在推特上回復加密貨幣懷疑論者和黃金擁躉Peter Schiff時公開表示,黃金好於比特幣和法定貨幣,「貨幣只是數據,讓我們免於物物交換的不便,「該數據與所有數據一樣,都存在延遲和錯誤。」,「這么說來,比特幣和以太坊確實似乎高了。」
特斯拉2月8日披露文件顯示,公司已購買15億美元的比特幣。如果公司持有比特幣的數量未變,按照57000美元/枚計算,特斯拉對於比特幣投資1個月的賬面利潤約為9.9億美元,這較公司去年全年7.21億美元的凈利潤高出37%。
點擊圖片了解詳情
C. 最差聖誕前夜!標普變熊市 油價跌6% 短端美債收益率倒掛
美股全線跌逾2%,道指跌超600點,跌破22000點;標普500指數跌破2400點,跌入熊市,銀行與能源股領跌;納指跌140點。「恐慌指數」VIX漲17%,突破35,創2月以來最高。國際油價跌逾6%。京東跌超6%、特斯拉跌超7%,FAANG全線下跌。一年與兩年期美債收益率十年首次倒掛。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一再度攻擊美聯儲,認為美聯儲「對市場沒有感知」,是美國經濟的唯一問題。周末多家媒體援引知情人士稱,在美股連崩數月與美聯儲上周三加息之後,特朗普曾私下討論了是否解僱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後遭財長否認消息的真實性。
美國財長姆努欽上周末急電美國前六大銀行的負責人詢問流動性,周一與五大金融市場監管機構——美聯儲、美國證監會(SEC)、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和財政部下屬貨幣監理署(OCC)的官員交談。這些機構簡要報告了在政府關門期間監控市場的計劃,並向姆努欽保證,雖然最近股市大跌,但他們沒有看到任何市場異常現象。
對特朗普邊境牆預算的談判仍存較大分歧,美國政府已於當地時間12月22日零點起正式部分關門,白宮高級官員表示,停擺或持續到2019年1月。美國政府內閣要員更換也突現意外,特朗普據稱被國防部長馬蒂斯的辭職信惹怒,上周末表示將提前兩個月撤換他。
市場擔心美聯儲加息引發利率上漲、美國經濟增速放慢,以及政府關門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因聖誕節假期,美股周一提前三小時收市;周二全天休市。
標普500指數收跌65.52點,跌幅2.71%,報2351.10點, 創2017年4月以來新低,並正式進入技術位熊市。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跌653.17點,跌幅2.91%,報21792.20點,創史上最差聖誕節前夜表現。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跌140.08點,跌幅2.21%,報6192.92點。
另據彭博社統計,從9月21日觸及的盤中52周新來看,標普500大盤跌了20%;但從9月20日的收盤新高來看,標普500跌了19.8%,距離這一指標衡量的熊市還差7個點。同時,道指比熊市只高出2.1%。
標普11大板塊周一悉數下跌 ,並在12月、第四季度和全年集體轉跌。標普500銀行業指數今日跌近1.2%,標普500能源指數跌近3.9%,均創逾兩年新低。追蹤美國最大型銀行股的KBW ETF跌1.4%,12月累跌近20%,或創2009年以來最大月度跌幅。
美股集體連跌第四個交易日 ,道指與標普500大盤齊創有史以來最差的聖誕節前夜表現;此前創紀錄的聖誕節前夜是1985年,當時兩大股指跌超0.6%。標普500指數從52周新高回落了20.06%,道指也從高位回落近18%,納指從年內高位回落近23%。
周一美股表現極為波動。 開盤股指齊跌,道指跳空低開逾160點,跌幅迅速擴大至逾400點,標普最深跌2%,納指跌1.8%或逾110點。午盤前美股跌幅收窄,納指率先轉漲。 臨近收盤,三大指數再度加速下跌 。恐慌指數VIX漲逾17%,至35.38,創2月9日以來新高,年初僅為11.04。
FAANG 科技 明星股全線下跌。 Facebook盤中一度漲3%,收跌0.82%;谷歌母公司Alphabet盤中漲近2%,收盤轉跌0.66%;亞馬遜盤中一度轉漲,抹去日內近5%的跌幅,帶動納指午盤前短暫轉漲,最終與蘋果一道跌超2%,奈飛跌超5%。特斯拉收跌7.6%,跌破300美元整數位,至295美元;微軟收跌超4%。
京東盤初跌幅迅速擴大至逾7%,跌破20美元,收跌6.31%,至19.75美元;盤中最低觸及19.26美元,距離52周新低僅差5美分。其他中概股漲跌互現,網路收跌0.2%,阿里巴巴收跌0.1%,網易收漲0.25%,嗶哩嗶哩收漲3%。
在美股表現慘淡之際,也有投資者援引數據趨勢,保持對明年美國經濟增速的信心。Payden&Rygel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董事經理Robin Creswell對《華爾街日報》表示,短線市場情緒主要受美聯儲加息決策推動,但長線投資者的基本面布局大體沒有改變。
不過老牌投行BBH的全球貨幣策略主管Win Thin表示,市場情緒已經惡化到以在假設發生最壞的場景,即聯儲主席鮑威爾被開除。美國財長也犯了一個「新人錯誤」,試圖向市場確保「流動性充裕」,但大家懷疑財長知道一些市場不了解的信息,上周末之前市場還不是很擔心流動性的問題。
歐洲方面, 富時泛歐績優300指數收跌0.40%,報1323.54點。泛歐STOXX 600指數跌0.42%,至335.24點,創兩年多新低。英國FTSE 100指數收跌0.52%,報6685.99點;法國CAC指數收跌1.45%,報4626.39點;西班牙IBEX 35指數收跌0.89%,報8480.60點。德國DAX與義大利富時MIB指數周一均休市;周二歐股將集體休市一天。
據CNBC統計,12月至今,全球股市跌接近9.5%,創2011年9月歐元區債務危機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追蹤全球47個國家股指的MSCI ACWI全球指數過去七天累跌近7%,創2016年1月以來最大的連跌幅度。
國際油價在美股收盤後加速下跌 。WTI與布倫特原油雙雙跌逾6%,日內均跌超3美元。
美油WTI最低觸及42.41美元/桶, 不斷刷新2017年6月以來的18個月最低, 美股盤中曾跌破45和44美元兩道整數關口,美股盤後跌破43美元。最終,WTI 2月原油期貨收跌3.06美元,跌幅6.71%,報42.53美元/桶,創2017年6月21日以來收盤最低。
布油最低觸及50.72美元/桶,跌6.2%或3.32美元,創16個月低位;美股盤中跌破53和52美元兩道關口,美股盤後一度跌破51美元。最終,布倫特2月原油期貨收跌3.35美元,跌幅6.22%,報50.47美元/桶,創2017年8月以來新低。
上期所原油期貨主力合約SC1903夜盤收跌5.29%,報362.20元人民幣;10月9日曾漲至597.00元,創上期所原油期貨首個交易日(3月26日)以來的主力合約夜盤收盤紀錄最高位。
現貨黃金漲逾1%,逼近1270美元/盎司的整數位,刷新今年6月下旬以來的半年最高。COMEX 2月黃金期貨收漲1.1%,報1271.80美元/盎司,創6月以來新高, 並 突破1270 美元整數關口 。
分析指出,全球政治和經濟不確定性加劇、股市大跌都令市場避險情緒高漲,美元指數走軟也有利於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黃金已從8月中旬的19個月最低1159.96美元/盎司反彈近9%。
LME期銅收跌0.6%,報5955.50美元/噸,盤中一度低至5941美元/噸,創9月中旬以來新低。LME期鋁收跌0.8%,報1893美元/噸,盤中一度跌至1890美元,創2017年7月中旬以來新低。
此外,LME期鋅收跌1.2%,報2474美元/噸。LME期鉛收漲1.0%,報1985美元/噸。LME期鎳收漲0.1%,報10890美元/噸。LME期錫收漲0.1%,報19375美元/噸。
焦炭夜盤收跌1.44%,焦煤收跌0.50%,動力煤收跌0.71%;鐵礦石收漲0.31%。橡膠夜盤收漲0.27%,瀝青收跌0.07%。
CBOT 3月玉米期貨收跌3/4美分,報3.77-3/4美元/蒲式耳。CBOT 3月小麥期貨收漲2-1/2美分,報5.16-1/2美元/蒲式耳。CBOT 1月大豆期貨收跌3/4美分,報8.84美元/蒲式耳。ICE 3月原糖期貨收漲0.5%,報12.40美分/磅。ICE 3月白糖期貨收漲不足0.1%,報337.10美元/噸。
美元指數跌0.5%,最低觸及96.37,接近一個月最低;12月14日曾觸及97.71的一年半新高。
歐元兌美元漲0.4%,至1.1423;英鎊兌美元漲0.2%,至1.2674的兩周新高; 美元兌日元跌 0.8%,至110.27,創15周新低; MSCI新興市場貨幣指數跌0.1%,至一周新低。
離岸人民幣(CNH)兌美元北京時間02:59報6.9034元,較上周五(12月21日)紐約尾盤漲160點,盤中整體交投於6.9229-6.8982元區間。
在岸人民幣兌美元(CNY)北京時間23:30收報6.8984元,較上周五(12月21日)夜盤收盤漲86點;全天成交量357.65億美元,較上周五減少11.65億美元。
比特幣期貨收漲至4000美元上方。CME比特幣期貨BTC 2月合約收漲295美元,漲約7.84%,報4060美元,12月14日以3145美元創即月合約收盤最低。CBOE比特幣期貨XBT 2月合約收漲275美元,漲7.28%,報4055美元,12月14日以3150美元創即月合約收盤最低。
美債收益率延續上周跌勢, 並在美股午盤後跌幅擴大。值得注意的是,一年期美債收益率跌3.71個基點,報2.5811%; 一年期美債與兩年期收益率出現倒掛,為2008年10月以來首次。
周一(12月24日)紐約尾盤,美國10年期基準國債收益率下跌5.19個基點,報2.7383%,創4月2日以來新低。10月9日曾漲至3.2594%,為2011年5月4日以來盤中最高。30年期美債收益率跌3.73個基點,報2.9934%,11月2日曾漲至3.4647%,創2014年7月7日以來最高位。
兩年期美債收益率跌7.96個基點,報2.5593%,創7月9日以來新低;11月8日曾漲至2.9732%,逼近2008年6月25日最高2.9966%。五年期美債收益率跌5.93個基點,報2.5793%,盤中跌至2.573%,創5月30日以來新低。
美國財政部周一拍賣400億美元兩年期國債,得標利率2.619%,創今年6月以來新低;投標倍數2.31,創2008年12月以來新低,前次為2.65。金融博客Zerohedge認為,美債價格大漲(引發收益率「閃崩」)大概率與空頭回補有關,否則2008年12月以來最低的投標倍數,代表市場配置需求不振,不至於如此拖累短債收益率。
D. 你認為比特幣真的會顛覆黃金地位嗎

比特幣是防篡改的
上周末,CNBC的Deirdre Bosa在拉斯維加斯的「Money 20/20」活動上接受采訪時,蘋果聯合創始人Steve Wozniak表示,他認為比特幣是一種比黃金和美元更好的價值標准。他解釋說,兩者的區別在於,比特幣的供應是有限的,因為據推測,只有2100萬個比特幣可以被開采。與美元或其他任何一種法定貨幣不同,比特幣不可能被影響到有影響力的銀行家的心血來潮。另一方面,沒有人知道世界上有多少黃金,任何時候都可以開采。Wozniak說,從這個意義上說,黃金是「有點假的」,而比特幣則更「真實而真實」。
在此之前,比特幣價格連續幾個月飆升,幾天前首次突破6,000美元大關。目前,比特幣的價格已經穩定在5,500美元左右,但我們可以預期,比特幣將繼續展示其真正的潛力。這就是為什麼像Wozniak這樣的專家預測,這種加密貨幣最終可能會取代黃金作為金融價值的標准——他認為這一觀點相當有吸引力。
比特幣的數量是有限的。黃金開采、開采和開采。也許世界上的黃金數量是有限的,但加密貨幣的數學和監管更加嚴格,沒有人能改變數學。」Wozniak解釋道。簡而言之,比特幣作為一種標准,很難改變全球價格。
比黃金更穩定?
但是,頭號加密貨幣真的更加穩定嗎?是,也不是。批評者會說,它很容易出現價值波動,讓它變得相當不穩定。不過,正如FundStrat全球顧問公司聯合創始人湯姆李此前對《商業內幕》所說的那樣,這種波動性是可以預料到的,而且它也不是這種加密貨幣所獨有的。「當人們談論比特幣今天的波動時,他們忘記了,當我們離開美元時——美元的黃金標准,4年來金價的波動與今天比特幣的波動差不多。」
關鍵是,Wozniak評論說,比特幣的監管比黃金更容易。他接著將比特幣的穩定性比作擁有一所房子。「你的房子有價值。」如果現在是一棟房子,40年後,即使價格上漲,政府也會從中收取更多的稅,它仍然是一幢有價值的房子,」這位前蘋果高級工程師說,他對加密貨幣的興趣開始只是為了好玩。
考慮到所有的波動性,政府和監管機構仍在繼續「試驗」日益增長的加密貨幣市場。一些人採取了更嚴厲的措施,完全禁止這種加密貨幣。不過,比特幣仍然存在,專家們預測,比特幣的價值在未來幾個月將大幅上升。
E. 比特幣可以取代黃金嗎哪個更穩定保值
「是選擇傳統式財產或是新式財產,是實體資產或是數字貨幣」大家在討論究竟金子或是BTC是更好的使用價值儲存方式的關注聚焦點。而現在,投資者的年紀可能促進投資建議的變化。年齡比較大的投資者覺得金子是安全的,由於黃金是經典的使用價值存儲手段和對沖交易通貨膨脹的工具,而年青的投資者則更看好比特幣。
充分考慮全世界很有可能再次核心量化寬松政策,BTC做為使用價值儲存工具的特點及其總產量比較有限等優點應該是黃金的一個很好的填補,假如未來比特幣的大家接受程度愈來愈廣,極有可能一些國家的中央銀行也會採用BTC做為儲備資產,那樣比特幣市值占金子總市值的比例會進一步提升。假定5年之後該佔有率做到5%-10%,那樣比特幣的定價做到30,000美金-60,000元上下,和現階段市場價也有3-6倍的上升空間。
F. 比特幣和黃金 真能相提並論嗎
黃金和比特幣之間不僅沒什麼關系,它們甚至還代表了不同的資產類別。不能把比特幣與黃金當做蘋果和桔子來比。
供職於Brevan Howard Asset Management 和 Roubini Global Economics的知名投資顧問和Shelley Goldberg認為,作為類比的話,就好比是大豆期貨和英特爾股票。許多人可能認為,黃金和比特幣都是貨幣,因為它們可以用於購買商品和服務。或者,兩者都是大宗商品,因為交易商品期貨需要滿足開戶資金的最低標准,以及遵守相關的期貨和期權合約規定。但黃金是一種商品,比特幣和區塊鏈是技術。
抽象的東西用什麼單位衡量?
全球金融服務和科技公司Goldmoney副總裁Stefan Weiler認為,黃金是真實存在的,具有可物理測量的天然優勢,而不是抽象的人造貨幣,包括法定貨幣。因此,黃金具有可測量的質量和重量以確定它的單位(克,troy盎司等)。但是比特幣沒有這個特性。 Weiler指出「抽象的東西只能以自己設定的單位來衡量」。所以「稱重」的比特幣價值和黃金的價值在字面上根本不能相比。
Stefan曾在全球頂級金融機構供職十餘年,曾任高盛高級商品策略總監、商品對沖基金BBL Commodities研究主管,2014年該對沖基金斬獲51.3%的回報,榮獲「年度新基金」之冠。
Weiler通過對比特幣和黃金之間的單位的嚴格比較來解釋這個問題:
當比較黃金單位和比特幣單位時,必須首先定義衡量哪個單位,是克...千克...還是噸?或者盎司?Weiler利用兩家公司的市值(蘋果(NASDAQ:AAPL)和Seaboard公司(NYSEMKT:SEB))做一個比喻來說明單位大小/金額是如何歪曲價格的:比較1個單位的比特幣和1盎司黃金的價格有點像比較Seaboard公司(每股4,179美元)的股份與蘋果公司的股份(每股116美元),並得出結論,Seaboard公司的市值約是蘋果公司市值的35倍。僅考慮兩家公司的股價,而不考慮發行的股票(即單位),顯然得不行。Weiler認為比較黃金和比特幣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
兩者都不是貨幣
根據定義,貨幣是作為交換媒介和被廣泛接受的流通支付手段。黃金被歸為商品貨幣很大程度上要追溯到資本主義早期,那個時候人們可以用黃金來換牛。但是這種模式並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因為黃金經常短缺。黃金是可交易的工具和有資產支持的貨幣,因為它可以兌換一定數量的美元,但是如果你拿金塊去雜貨店買東西,雜貨店卻不會賣給你。除非回到黃金兌美元是固定的匯率的布雷頓森林體系時期,否則黃金其實和任何貨幣都沒有直接掛鉤。
毫無疑問,比特幣正在成為一種無論在線下還是線上都可被接受的支付手段,比如線下的商店Home Depot,線上交易,比如Expedia.com,很多國家也接受了這樣的方式,比如愛沙尼亞和丹麥。但它仍然沒有被全世界廣泛接受。
貨幣是國家法定的,意味著各國會在貨幣政策中使用它。美聯儲可以印刷盡可能多的美元來刺激經濟。目前全球已經有超過50個銀行組織加入R3區塊鏈聯盟,但比特幣並不依賴於政府和銀行等第三方。
與貨幣不同,黃金和比特幣都是有限供應。地球的黃金供應取決去地下的儲藏量,比特幣的創造上限為2100萬。
Goldberg認為,比特幣價值雖然首超黃金,但是比特幣和黃金還是沒有可比性。
兩者並非不可替代
第一次使用黃金是在公元前700年左右,之後再也沒有任何擁有與黃金相同屬性的東西被發現或創造出來。冶金學家已經煉出外觀和感覺像黃金的合金,但是它們並不是黃金,因為它們不滿足物理交割標准。另一方面,比特幣有無數的替代品,因為無數的「altcoin」加密貨幣已經像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來挑戰它,例如遵循Casper規則的以太幣。
據cryptocoincharts,3694個加密電子貨幣市值就達到了278億美元。當然,這其中比特幣具有壓倒性的市場份額,但是誰知道未來會有什麼其它的加密電子貨幣普及或一些技術來挑戰和破壞當前的市場。這在不久前,Mt. Gox交易所就有很多的比特幣被盜。去年夏天,一個使用區塊鏈技術的項目被黑客攻擊也損失了幾百萬美元。所以還有改進的餘地。
黃金是商品,比特幣不是
「說白了,黃金是商品,比特幣不是。黃金是能在商業中使用的基本商品或硬資產,並且可以作為生產其它商品的材料。人們也可以利用黃金進行實物交付,然後可以將其製成某種其他形式以供使用。雖然比特幣是可存儲的,但它不是物理的,不能被持有,被感覺或者轉讓。」Goldberg說。
比特幣與黃金都具避險屬性?
幾個世紀以來,黃金一直被視為避險資產,或者用於對沖通脹,但是這一屬性並非是恆久不變的,因為有許多替代品出現,比如瑞郎,比如TIPS。而比特幣不一樣。事實上,中國最大的三個比特幣交易所最近在中國人民銀行的壓力之下停止了提款,因為擔心比特幣被用來將資金轉移出國。比特幣從誕生到現在全球都還沒有經歷過通脹,所以它抗通脹的屬性目前還沒有驗證。
但是,它們也還是有相似之處的。Shelley Goldberg認為,比特幣和黃金是罕見的,它們的價格可能是波動的,並且每個都作為對那些缺乏法定貨幣和貨幣政策的信心的替代投資。比特幣交易不像黃金那麼容易,因為人們必須通過在線交易平台購買比特幣,或者投資於場外交易的比特幣信託。不久可能會有一個比特幣ETF,因為美國證交會(SEC)正在考慮一項推出由比特幣支持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提議。將在本周六前做出最終決定。
2月14日,SEC官員會見了比特幣ETF的倡導者Tyler Winklevoss和Cameron Winklevoss兄弟,一起討論了上述提議。市場預計一旦比特幣ETF宣告上市,它將吸引大量的資金投入,至少能達到3億美元。隨著這一進展,比特幣將成為一個更容易的交易。
加密貨幣支持者認為比特幣是未來交換和存儲價值的媒介。然而,當僅測量下行偏差而不是標准偏差時,比特幣的波動性是個問題。"該方法更好的顯示比特幣成為廣泛採用的貨幣後具有的風險」,Weiler說道。
在他的分析中,Weiler認為「比特幣的波動率顯著超過了黃金和貨幣的波動率。
Weiler認為,比特幣的短期表現雖然令人印象深刻,但是與黃金和貴金屬相比,它在效用和儲蓄方面仍然有嚴重的局限性。同時,Shelley Goldberg也認為,比特幣的相對價值除了投機之外,其它基本沒有。近期比特幣價值走高部分原因除了預期特朗普會放鬆美國的金融監管環境之外,還有中國、印度、委內瑞拉等國收緊了對比特幣的監管。因此,隨著新興市場貨幣不穩定,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性,以及對股市調整的預期,還是有很好的理由去購買黃金的。
G. 比特幣挖礦為什麼耗電量那麼大
比特幣網路的計算機(礦機)需要不斷進行計算,平均每幾分鍾產生一個區塊,獲得新生成區塊的用戶,可以贏得一定數量的比特幣,這一過程被稱為「挖礦」。礦機的算力越強,挖礦速度越快,挖到比特幣的概率也就越高。投資者為了獲利,自然會購買更多的礦機,並讓其長時間運行,在此過程中消耗大量電力。
近日,劍橋研究人員公布的比特幣耗電指數顯示,如果把比特幣視作一個國家,它將位列全球耗電量最大的前30國之一,比特幣挖礦的年耗電量大約是121.36太瓦時(TWh,1太瓦時為10億度電)。
(7)btc和現貨黃金擴展閱讀
比特幣一周暴跌20%
2月15日-20日期間,比特幣飆升至創紀錄的58000美元以上,但自那以後一直在下跌。本周,比特幣又暴跌了21%,創下了自去年3月以來的最大周跌幅。追蹤比特幣、以太坊和其他三種加密貨幣的彭博銀河加密指數(Bloomberg Galaxy Crypto Index)本周也下跌了23%。
雖然比特幣經常被吹捧為新的「數字黃金」,但真正的黃金明顯表現更好。現貨黃金運行於每盎司1764美元附近,本周下跌約1.1%。與此同時,彭博美元即期指數上漲了0.4%,有望創下一個月以來的最大漲幅。
根據外媒匯編的綜合定價數據,比特幣價格在周五早些時候一度跌破45000美元的關鍵支撐位。
H. 戰爭中的比特幣:「避險工具」的泡沫正在破滅
文劉遠舉
在市場預期制裁或推動俄羅斯資金流向加密貨幣的影響下,比特幣在大跌之後此前一度站上45000美元,然而當有報道傳出烏克蘭核電站被攻擊後,比特幣重新回落至41000美元附近。事實上,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後,加密貨幣行情全線下跌,BTC跌破35000美元,日內跌幅10%左右,7天跌幅為20.4%。在過去24小時內,有15.1萬人爆倉損失5.1億美金。不僅比特幣的「崩盤」,其他加密貨幣也遭遇「血洗」,跌幅都多達10%-20%。其中,以太坊一度跌至2300美元,狗狗幣、柴犬幣等知名小眾幣種跌幅也達15%左右。
比特幣一向被視為避險工具,但戰爭來臨,卻表現低迷。相比「數字黃金」比特幣的低迷表現,真正的黃金,卻牛氣沖天,現貨黃金在資金避險行為推動下,24日一度站上1950美元/盎司,刷新去年1月以來新高。黃金相對比特幣,顯示了真正的避險功能。
俄烏戰爭對比特幣的技術性影響很小。
烏克蘭、俄羅斯境內的比特幣算力、交易量在全球總量中佔比都很小。算力方面,有傳言烏克蘭最大比特幣礦場被俄制導彈擊中,目前礦場離線,算力下降33%。但根據歐科雲鏈鏈上大師數據顯示,目前比特幣全網算力並無太大變化,為197.18EH/s,24小時內只下降了1.6%。從交易量看,根據Coinhills數據顯示,最近24小時全球比特幣交易總量達530561.39 BTC。俄羅斯盧布的比特幣交易量以526.89 BTC排名第九,烏克蘭貨幣格里夫納的比特幣交易量為170.29 BTC,位列第13。
中國最嚴監管令出台前,比特幣的挖礦活動,中國佔全網算力的65%以上;第二名美國佔7.24%,第三名俄羅斯佔6.90%;第四名哈薩克佔6.17%;第五名馬來西亞佔4.33%;第六名伊朗佔3.82%。其它國家佔全網算力均不超過1%。
所以,俄烏戰爭本身不足以從技術上,造成比特幣行情的巨大波動,更多的因素還是在於市場本身。
比特幣一向被幣圈人士看作「數字黃金」「避險資產」,比特幣的確具有黃金的一些屬性:它是基於共識形成的,這種共識跨越了國界;它是分散的去中心的,沒有一個發行機構。也正是因為這些特徵,很多人認為比特幣具有超越國家的避險特徵,將其視為一種可以作為對沖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和價格上漲的金融避險資產。在全球疫情期間比特幣的上漲,似乎也顯示了自己的這一特徵,從而進一步確認了這種觀點。
但真的如此嗎?
在疫情期間,各國為了對抗疫情,拯救本國經濟,大量注入流動性,導致全球資產牛市。2020年,美國機構資金大量進入加密貨幣,幣價走勢和美國金融市場、 科技 股出現了高度相關性。從這個角度,比特幣的疫情牛市,並不是因為市場對疫情的避險,恰好相反,是因為其投機性迎合了疫情期間流動性泛濫。
價格虛高,自然會回調,隨著世界經濟逐步從疫情走出,各國開始收縮流動性,比特幣也出現了頹勢。2022年開年,比特幣延續了上年末的頹勢,一片低迷。進入2022年2月後,比特幣緩慢回升至46000美元,隨後連續下行,月內震幅超過30%。所以,從這一段時期看,比特幣仍然處於回調階段。
就在比特幣回調的時間段上,烏克蘭危機越演愈烈,地緣政治的緊張狀態,戰爭的爆發,產生了恐慌情緒。這種恐慌情緒不但推動比特幣、股市等市場持續走跌,同時,也推動傳統避險資產的黃金一路飆升,突破2021年初以來的最高水平,原油、穀物等板塊同樣處於上漲中。可見,市場恐慌情緒並未將比特幣視為避險資產。
情緒雖然是主觀的,但自有其客觀事實邏輯基礎。
比特幣並不那麼適合風險中的交易。在區塊鏈中,區塊會對這段時間的交易數據進行打包並廣播。如果是每十分鍾產生一個 1MB 大小的區塊,每筆交易需要 250B 來存儲數據,那麼,1MB 只能存放 4194 個交易數據(Transaction),也就是說,10分鍾處理4194個交易,一秒鍾最多處理 7 筆交易。顯然,這個速度是無法滿足全球的正常交易需求。當整個比特幣網路交易數量過多,區塊容量接近上限,比特幣網路擁堵,比特幣的交易就會變慢。這種緩慢的交易,實際上推高了交易成本——時間。過長的交易時間,使得它無法進行小額交易——在逃命中,你無法為了加油等待1小時;也無法為了兌換貨幣等待一小時。但黃金的分割性更強,簡單的計量工具就可以支持從數百元到數萬元的交易,這一點古人都做得很好,已經被人類 歷史 所證明。
更重要的是,比特幣的避險性源於它的去中心化特性,能夠阻礙監管,使之更加強壯,所以,具有超越國家的性質,所以具有避險性。但是,某種程度上,比特幣仍然是中心化的。
社交媒體是免費的、具有高度移動性、非常便捷,速度快、幾乎可以在任何有屏幕和網路連接的設備上收取和閱讀。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是受眾與傳播者,其本質是一個去中心、去組織化的傳播途徑。這種方式也的確給全球政治帶來新情況。但是,社交媒體的去中心化、去組織化卻是建立互聯網硬體線路的基礎上的。由於互聯網基礎線路投資巨大,往往掌握在大公司或政府手裡,是以中心化、組織化的形態運行與管理的,是可控的硬體網路。所以,從這個意義上看,社交媒體,仍然是可控的。
比特幣同樣如此,雖然它看起來是去中心化的,但當監管影響中心化的互聯網時,比特幣必然受到影響。在真正風險到來時,這種特性降低了比特幣的魯棒性。所謂魯棒性,是健壯和強壯的意思,指在異常和危險情況下系統生存的能力。比如說,計算機系統在遭遇磁碟故障、撞擊、網路過載、攻擊情況下,能否運行,就是該系統的魯棒性。
相比之下,黃金是真正的去中心化,也具有更強的魯棒性。黃金的儲存、交易,不需要任何的電力、網路、也不需要交易平台。雖然黃金也有檢驗問題,但通過簡單易獲得的化學試劑與設備就能很好的完成這項工作。想像一個電力中斷、網路崩潰、沒有法律的末日,黃金具備抗末日風險能力,仍然可以用來交易,而比特幣會早在末日真正降臨之前就更早崩潰了。
即便沒有到這個程度,在戰爭中,通訊設施會受到攻擊、管制,這必然會影響到比特幣。或者,在強力監管能影響到金融、電力、通訊系統時,比特幣都是脆弱的。在這些情況下,黃金都更強。比如,政府在阻止毒販交易的時候,即便不確定位置,但只要關閉整個街區的網路,就能阻止交易的順利進行,但基於黃金的交易仍然可以偷偷的進行。所以,僅僅在低風險時,在地區金融系統、電力系統、通訊系統完備的情況下,且沒有強力監管的情況下,比特幣或許能成為一種「避險」工具。但這個時候所謂避險,不如說是投機。
經過此次沖擊,一些關於比特幣的認識誤區將逐漸呈現出來。被長期宣揚的「數字黃金」避險工具「「去中心化」等特性,將被重新認識。此消彼長之下,比特幣高投機、高波動、高風險的特性會凸顯出來,最終,成為一項高風險、高波動的投機標的。
不過,隨著新型技術的出現,去中心化的、完全不受控制、無法關閉的硬體網路已經不是科幻小說中的幻想。比如,手機不在僅僅是鏈接到路由器、運營商的一個終端,而是整個網路中的一個節點,這個時候,區塊鏈就真正從硬體上實現了去中心化。
當然,可以想像的是,交易速度仍然會很慢,但起碼是真正的去中心化了,這個時候,區塊鏈貨幣將重新定位。不過,這樣的完全去中心化的硬體通訊網路,不僅會改變加密幣,也會改變整個世界。
(作者繫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