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充當一般等價物
1. 比特幣價格突破62000美元關口,比特幣擁有啥功能呢
最新數據比特幣持續上漲已經突破62000美元。那麼比特幣到底是什麼, 比特幣簡稱BTC,它是一種總量恆定在2000多萬元的數字貨幣。它具有流通性和有限性,可以充當一般等價物,具有貨幣功能,只不過他不像實際的紙幣,或者是黃金一樣,有實體的價值,而是一種數字產品,就像數字紙幣一樣。
那比特幣是怎麼獲得呢?據了解,比特幣的專屬網路中會定時出現一些新的比特幣,這個時候就要看誰的速度更快了,速度越快就越可能撿到這些比特幣,而這些比特幣就會折算成現金供你使用。通過比特幣的專屬錢包,可以用它來充當真實的貨幣。
2. 漫談比特幣 價值與錨定
美國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保羅•克魯格曼曾在一篇文章中寫到:「法定貨幣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手裡有槍的人說它有價值」。
乍一聽,這句話不像是出自一位經濟學家之口,倒像是出自一位政治家之口。在評價這句話之前,我想先聊一些題外話。
大學期間,我學的是金融,每門課程都規定了相應的教材。
老師為了便於教學,也為了便於我們理解,往往指定一些國內的教材供我們學習參考,但在學習過程中,我漸漸產生了許多困惑。
比如說,國內教材在解釋某個知識點時,普遍用廣義和狹義來定義同一個問題,我常常混淆這些概念,現在看來,我當時可能陷入了語言的迷霧。
學金融,首先要學貨幣。教科書對貨幣的解釋是:「貨幣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
可價值從何而來?在整個學習階段,我一直都懷有疑問。
回到這個話題,克魯格曼對貨幣價值的看法可能有失專業水準。
可跳出狹隘的經濟學,他在某種程度上深刻揭示了問題的本質。
借著貨幣價值這一問題,我們聊聊比特幣現象。
最近,比特幣的浪潮席捲了整個金融市場,人們對比特幣的狂熱達到了史無前例的程度。最近,比特幣僅一夜之間就暴跌了30%。從驚呼到哀嘆,從挖礦到交易和融資,從創新到監管整治,比特幣為什麼既受到熱烈追捧,又面臨不斷的質疑呢?
一、比特幣是創新,它促進了技術進步?
雖然比特幣是虛擬貨幣,但獲取一枚比特幣耗時耗力,比特幣是根據演算法通過計算機持續不斷的運算創造出來的,俗稱「挖礦」。
也就是說,比特幣的產量與計算機的運算效率有關,計算機運算效率越高,比特幣產量越高。
市場上出現了專門用來挖比特幣的「礦機」,投資人對挖礦計算機的需求會在一定程度上對挖礦計算機的運算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這會激勵廠商通過技術創新不斷提高計算機的工作效率。
從狹隘的經濟學角度講:「比特幣創造是對技術創新的正向激勵。」
但隨著「礦場」的日益增多,挖礦帶來的耗電量正在爆炸式增長。長此以往,這類活動將對能源供給帶來巨大壓力。
長此以往,能源的發展也必將面臨不平衡的問題。我覺得,無論是什麼樣的創新,都不只是單純地為個人創造財富。創新需要協同,需要為全社會創造價值,這才是創新的應有之義。
二、無錨定的比特幣,難以經受市場檢驗
舉個例子來說,布雷頓森林體系為國際貨幣秩序建立了良好的開端。
在金本位制度下,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美元是以黃金作為錨進行發行的。
由於世界經濟的發展需要,各國對美元的需求急劇增加,美國通過增加黃金儲備發行美元,各國又把出口掙得的美元兌換成黃金。
這一系列操作造成了美元增加,黃金減少。由於黃金產量有限,美元和黃金的兌換比例越來越難以維持,最終造成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土崩瓦解。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越來越離不開石油。
石油是工業時代的血液,它迅速成為了美國貨幣發行的錨。美國進口石油,也是在向全世界發行自己的貨幣。
石油貿易的帶動下,美元迅速成為了國際主導貨幣。
作為比特幣,你很難找到它的錨,它的錨實際上不存在,它的價值完全取決於自我實現的預期,這種預期的實現是不確定的,一旦面臨市場質疑,它的價值體系會頃刻間土崩瓦解。
現代紙幣制度下,紙幣依託信用進行發行,信用是貨幣價值的最大依託。
就美元而言,美元的價值不取決於美元的製作工藝,實際上它的價值依託於美國強大的軍事和政治,依託於美國高度發達的經濟和高科技。
早期我國央行發行人民幣就是以美元為錨定的,隨著我國大國地位的不斷提升,我們在尋找另一個錨,這個錨能讓我們的貨幣政策更加獨立自主,能讓我們的經濟發展更加順暢無阻。
只有依託這個錨,依託經濟科技的助力,中國經濟才能真正發揮國際影響力,人民幣才能真正突出重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國際主導貨幣。
不負韶華,未來可期!
3. 比特幣為什麼可以作為一般等價物,是它的什麼性質賦予了它這個職能
去中心化,數量限制
4. 比特幣是貨幣嗎為什麼
比特幣是貨真價實的貨幣而非准貨幣現在有一種說法,認為比特幣不是貨幣,而是一種准貨幣。
准貨幣是一種以貨幣計值,雖不能直接用於流通但可以隨時轉換成通貨的資產,主要由銀行定期存款、儲蓄存款以及各種短期信用流通工具等構成。顯然,比特幣不符合上述定義。
目前比特幣在我國不能用來購物是行政命令禁止的結果,並不是由其本身的性質導致的,如果不考慮行政命令的限制,比特幣天然是可以用於流通的,因此比特幣是貨真價實的貨幣而不是准貨幣。
先放下通縮不利於經濟增長這一假設是否正確不說,在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各國貨幣雖然不再與黃金掛鉤,但黃金仍然作為重要的國際儲備貨幣被廣泛接受。因此,通縮性並不能否認比特幣作為貨幣的理由。況且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比特幣實際上仍處於一個通脹階段,目前每年的通脹率為4%左右。相信100年後的經濟學家和金融家們能想出更好的方法來解決比特幣的通縮問題。
5. 比特幣有回購機制嗎
1. 比特幣系統里沒有回購操作,它的產生機制是把鑄幣權讓渡給礦工作為記帳的獎勵,產生一次之後不會從系統中消失。
2.比特幣是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顯然,按照這個設定,比特幣在經濟系統當中屬於M0的角色,充當一般等價物,也作為記帳的體系和價值傳遞的中介。
6. 比特幣能充當一般等價物嗎
比特幣可能成為IT界和黑市的通行等價物,但是很難成為一般等價物,因為它沒有任何實際用途,甚至像金銀一樣閃閃發光當裝飾品都不行;更不可能成為通用貨幣,因為比特幣不能超發,隨著經濟增長必然產生通縮,通縮導致經濟危機,詳見大蕭條
7. 網路上的虛擬貨幣在本質上是一般等價物嗎
網路上的虛擬貨幣可以作為是一般等價物,但本質上不一定是。例如,比特幣、瑞泰幣、千金卡等數字貨幣都是可以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但是本質上就不一定是。
從商品中分離出來的充當其它一切商品的統一價值表現材料的商品,它的出現,是商品生產和交換發展的必然結果。歷史上,一般等價物曾由一些特殊的商品承擔,隨著社會的進步,黃金和白銀成了最適合執行一般等價物職能的貨幣。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
8. 比特幣是否在本質上和一般的貨幣是完全一樣的
答案是肯定不一樣;
原因
一、比特幣屬於數字黃金,有限度,就跟黃金一樣,都有儲量。
二、全球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官方承認支付屬性
三、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貨幣,比特幣從誕生那刻起『去中心』屬性,已經脫離國家屬性,可以定義為全球屬性。
9. 比特幣是否為一般等價物請說明原因,謝謝
不是,按照教材,紙幣不是實質的貨幣,只是法律規定的貨幣,它是一種價值符號。在本人理解中,商品交換媒介發展是貨幣→鑄幣(實質貨幣)→紙幣(國家規定的貨幣)。微信,支付寶等是基於紙幣之上的。比特幣作為一種所謂的「網路貨幣」,它的信用基礎是可能被攻破的數字演算法,缺乏明確的價值基礎,商品都不是,又沒有國家承認,不是商品,跟何談一般等價物
10. 比特幣是一般等價物嗎,為什麼
一般等價物
一般等價物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的充當其它一切商品的統一價值表現材料的商品,它的出現,是商品生產和交換發展的必然結果。歷史上,一般等價物曾由一些特殊的商品承擔,隨著社會的進步,黃金和白銀成了最適合執行一般等價物職能的貨幣。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
中文名
一般等價物
外文名
universal equivalent
定義
表示一切商品價值的商品
發展歷程
價值形式發展到第三階段的產物
提出者
卡爾·馬克思
定義
一般等價物(universal equivalent)是從商品界分離出來的表現其他一切商品價值的商品。
概述
一般等價物的出現,是因為擴大價值形式缺乏統一的等價物,而不能適應日益增加的交換的需要,於是等價物的職能就逐漸自發地穩定在某一種商品上,從而出現了一般等價物。一般等價物是社會公認的等價形態。它的自然形態,成為一切商品的共同的價值形態。它可以與其他一切商品直接相交換,其他一切商品把它當作抽象人類勞動的化身而同它發生關系。其他一切商品只有首先轉化為一般等價物,耗費在它們身上的私人勞動,才能得到社會的承認,成為直接的社會勞動,從而才實際上具有交換價值,才可以隨時換取別種商品。於是,一般等價物成了商品交換的媒介,起著貨幣的作用。但它還不是貨幣,只有一般等價物的職能穩定在貴金屬身上,它才發展成為貨幣。[1]
一般等價物
等價關系
貨幣與一般等價物的關系
聯系:
1. 都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的商品。
2. 都可直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換,表現其他商品的價值。
區別:
1. 一般等價物產生在社會第一次大分工後;貨幣產生 在社會第二次大分工後;
2. 一般等價物外延;較寬、范圍較廣;貨幣外延及范圍都較窄,特指金銀;
3. 一般等價物在時間、地域、材料的質地上都是不固定的;貨幣在這三個方面是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