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比特幣問答 » 王煜全說比特幣

王煜全說比特幣

發布時間: 2023-06-19 02:37:59

㈠ 為什麼要當第一

最近剛剛開完融創天津公司的誓師大會,每個季度一次,總結上個季度目標完成度,制定下一步的目標計劃和完成辦法,簡單直接明了,融創在業界有「夜總會」的稱號,就是因為每次大會都會開到凌晨一兩點中,而且第二天依然得正常上班,尤其到了半年報的時候,就開始實行997,休息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大會中有個故事讓我觸動很深,2011年的時候11月份,融創天津公司銷售額依然距離萬科有幾十個億的差距,對當時的融創幾乎是一個很神豎瞎難完成的挑戰,但是在最後的一段時間內,融創人眾志成城,在別人晚上六點已經下班回家的情況下,努力奮戰,最終實現了超越

雖然沒有經歷過那段時刻,但是依然能隱約感受到那種最後關頭沖到第一的成就感,自從那時開始,這個第一的位置一直保持到了今天。在融創這個目標感,執行力極強的公司,任務指標是一切的前提,其他免談。

他是《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的主筆,在做這個專欄之前,他就跟羅胖誇下海口,在上線之後,一定是所有專欄里邊的第一名(用戶訂閱量),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因為隔壁也都全部都是牛人。

經過幾個月的思考,確定了幾個方針

首先,要找一個受眾群體最廣的,最終他確定了從個人成長這個方面入手,而李笑來老是一直都有一個想法,做一個講堂,比如兩天收費那種課程,別人都在寫關於企業的管理運營之道的時候,他選擇了從個人的自我成長管理入手,因為個人管理成長之路的受眾群里基數非常龐大,尤其是在這個人游空人都焦慮的時代,每個人都渴望成長,最後用在得到開了專欄,超級低價做出了《通往財富自由之路》,而且只需要199元。

其次,要保證內容幫助讀者認知升級,而且可以持續更新下去,李笑來對一個人是否聰明的判斷有一個標准:在他的大腦里有多少清晰准確必要的概念,每周消化一個概念,通過留言,討論,思考,內化成自己的知識,在李笑來老師的本子上,已經記錄了很多長期打磨過的概念,而且這個概念清單可以無限的加長。

等這個專欄開放時候,在很短時間的時間內做到了第一,而且保證了這個專欄不僅僅實實在在改變了太多人,而且保證了專欄可以持續穩定的延續下去。

一直認為,第一有什麼好的,就像一個叛逆的小男孩,別人越讓你按照一個方向去做,你越要向反方向使勁。越對這件事情不屑一顧。

記得在小學的時候,班裡第一名總是能在開大會的時候上台領一個文具盒,拿一個三好學生的獎狀,當然,自己偶爾也上台,但是大部分時候都是坐在下邊小板凳上鼓掌的小朋友,那個時候就對這件事情嗤之以鼻,記得老媽問過我,你看人家都有獎品,你不想要嗎,我回答道,我才不想要呢。

雖然有一些酸葡萄的心理,但是也埋下了一個種子,對爭第一這事情我不屑一顧,而且有什麼好爭好搶的,在我的意識里,一直存在著一個概念,價值是創造出來的而不是是爭搶出來的,整個社會的經濟總量在過去這些年中翻了無數倍,每個人完全可以開辟一個新的領域。

雖然這句話聽起來沒錯,但是在特定場合就不一定有效了,比如你在特定的公司,干著特定的職業,領導就是要求你完成任務,把你當下的事情做到最好,你不能扔下當下的事情,去做別的。

當你相信一個觀點的時候,總是在潛意識里找到例證來佐證你的觀點,比如,之前又聽到另一個故事,如果一條街上開了一家鞋店,如果外國人去的話就會開一家餐廳,開一家理發店,共同經營這條街纖帶,而中國人就會一直開鞋店,而後形成惡性競爭,現在回頭看,這種作者為了表達自己狹隘的觀點刻意杜撰出來的故事竟然能在我的潛意識里呆這么長的時間,真的為自己過去這么多年形成的生銹,缺乏深入思考的大腦捏一把汗,以至於在很長的時間里,在我的潛意識里,拿第一等同於跟別人爭,跟別人搶。

另外一個抗拒拿第一的理由

我對打雞血這種事情深惡痛絕,根本原因是源於對成功學的厭惡,看過太多喊著口號,如同訓練士兵一樣的訓練員工的視頻,一直認為天天喊著要爭第一的人都是有點被洗腦的傾向,成功學主張沒有做到最好的一些原因是因為你不夠努力,至於如何努力,無非就是對自己更狠一點,更不要臉一點之類的話,而且宣稱在所有的行業都通用。成功學講究速成,但是往往做成一件事情,是需要「慢」功夫的。

直到我加入了融創這個公司 ,這是一個目標感極強的公司,結果導向,任務就是一切,而且是看起來很遙遠,甚至剛開始讓人覺著無望。直到任務一次次像奇跡般的被完成,給我造成巨大的沖擊,讓我明白,很多看起來無望的事情,真的是有希望的,但是前提是,這些任務的完成需要一個蛻變後的自己。

更自律,自律能帶給你更好的身體,更好的狀態,更合理的規劃,是做好一些事情的基礎,就像早起,控制體重這些事情,往往是成就大事的基礎。然後需要用更多的時間,這段時間為了完成半年的目標任務,每日無休,早九晚九,而且需要用更好的方法,打磨更多的細節,用更高的效率,不斷精進,要有更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並且不斷突破自己的心裡瓶頸,這所有的一些,是做到第一的基礎。知易行難,如今,我也一直在不斷的逼迫自己改變,每當遇到特別痛苦難受的時候,我就會想,上天又在給我上課,抓住不舒服的時刻,這是成長的時刻,在這個公司呆的這么長達時間里,我明白了做事情需要有「勁」,這是一種做事情的態度,同樣也是執行力強的表現。

直到我遇見李笑來 ,他的一個個讓我醍醐灌頂的概念,比如「七年就是一輩子」,通過七年你可以達到別人一輩子都做不成的一個高度,比如「財富自由」,你在也不需要為了生計出賣自己的時間了,從此我開始美股,區塊鏈投資,雖然本金不多,但是在這半年的時間里受益也超過了50%,並且很快嘗到了「知識變現」帶給我的樂趣,比如「元認知」審視決定你每一個認知背後起決定作用的認知是否是正確的認知的認知,打磨元認知,就是提高對大腦的掌控力,而不在被大腦所控制,所有的這些概念,逼著我把生銹的大腦一步步打磨,讓我開始審視自己的過往,審視自己做事情的策略,方法,態度。甚至改變了我的人生觀。李笑來打開了我一扇又一扇大門,讓我看到了這個世界的精彩,而且它是和你有關系的。

終於,我明白了,追求第一是一種把事情做到更好,然後最好,然後更好的過程,並不是與別人爭,與別人搶,並不是打雞血,之前的理解太過於片面了。

有些事情,盡管你怎麼努力都達不到第一,比如,在火車汽車出現的時候,就決定了人無論如何努力訓練,都不可能比這些交通工具跑的快,比如AlphaGo對陣柯傑,世界第一的圍棋選手,連輸兩局,已經證明了人類在所有需要理性分析的棋牌方面無法超越人工智慧,而且,結果不是通過努力就可以實現的。

但是,人擁有認知現實的能力,以及直覺,創造力,以及打造多為競爭力的能力,而機器只能基於過往的數據,這些數據在未來或許根本沒有意義,而且,人工智慧現階段還只能做到單一技能超越人類

但是當你做到了一個領域的萬分之一的時候,你就一定擁有了多維度的競爭能力,就可以掌握了先機,過去有二八法則,百分之八十的財富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人的手裡,未來這個,差距可能更大,會不會出現一九法則,甚至一九十九法則呢。

在我預見的未來里,這是非常可能出現的,就像以後一定會出現100億票房的電影一樣,一些當下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在未來都會變得司空見慣,不努力更新概念,提高方法,把一件事情做的更好,就不是簡簡單單不去爭第一這么簡單了,甚至是第二就要餓死。在未來,千分之一就是落後,甚至萬分之一,人和人的區別會變得越來越大,大到你無法想像

就像李笑來已經成為中國比特幣首富,擁有的區塊鏈資產已經超過幾十個億,而很多人還在猶豫這個東西是不是騙人的東西一樣。

首先是對事情有一個正確的判斷

有一個調研,問司機認為自己開車的技術處於哪個水平線,統計的結果是竟然大部分司機認為自己處於平均水平線之上,之前一直玩dota,一直都是朋友中間的玩的最好的,總是帶領自己的朋友們取得勝利,所以給了我一種錯覺,我是很不錯的,我可以很快成為高手,甚至覺著自己稍加訓練,稍稍努力下就可以成為頂尖高手,只是自己懶得去做。

但是一旦連上互聯網,看分數排名,我驚奇的發現,自己在業余選手中都稱不上是「高手」,勉強只能算一個中等偏上水平,更別說職業選手了,看到這些排名靠前的高手的分數,很難想像他們是如何做到這么高勝率,和這么高段位的,在一個領域的高手一定在某些你根本想不到的方面比你強太多。比你想的多,比你練的多,一定是經過重復的刻意聯系,10000小時在這里只是一個基礎,就像每次在電視上看運動員比賽,也都看到懂,只是隱約感覺她們很強,但是,在選手的眼裡,她們認為我們是看不懂她們的,只有親身去嘗試了,才會明白,差距是多麼的巨大。

行動中思考

最好是更好的敵人,不要等到萬事具備了在開始,摒棄完美情節,直接開始做,在行動中思考,不斷的迭代更新,就像手機上的APP一樣,在地洞互聯網時代,要的並不是你做到最好才放出來,而是在市場的反饋中不斷的迭代更新,在得到《通往財富自由之路》李笑來說了投資最好的方式就是馬上開始,並且給出了目前最穩定的投資產品,GAFATA,,給一筆錢判無期,這筆錢可以很小,小到一個記賬單位,比如一人民幣,但是只有開始做了才會體會到這么做的價值。之後才是不斷思考,不斷學習新的知識。

希望就是你想到這件事情做成之後的美好,比如學好英語我就可以看美劇不用看字幕了,這件事情都快成為了我的心病,這么多年一直沒有實現這個目標,我就可以無障礙閱讀所有的英文網站,書籍,資料了,看不懂直接影響了我對這個世界的鏈接熱情以及速度,可以跟外國人無障礙交流了,蹩腳的英語總是讓我覺著難受,而且直接失去了做這件事情的信心和興趣。我就可以去影響他人了,我可以去當一個老師,當擁有一門技能,去哪裡都不至於沒飯吃吧。

要努力去呵護自己的希望,需要結合自己的情況不斷的去尋找最合適自己的方法,比如,加入了天天用英語,但是我發現我的時間根本不夠用,我每天並沒有辦法抽出接近兩個小時我來學習英語,於是我找到了清晨朗讀會,每天半小時到一小時,也很適合自己現在的節奏。

這是一個終身學習的時代起,也是一個知識變現的時代,昨天前哨科技王煜全老師說,投資分為線性和非線性的,投資很多初創科技企業屬於一個非線性投資,因為,新的科技產品一旦上市,收益是可以過百倍的,另一個非線性的投資是投資自己,不斷的學習,當自己的認知提高到一個新的等級,就會像那些上市的科技企業產品一樣,帶來百倍的回報。需要做的很好,想要做到第一,需要終身的學習,對於這點,我深信不移。

㈡ 深入理解手裡的代幣——ZTH

ZTH是以太坊發行的代幣,以太坊是一個通用的虛擬貨幣平台,每個人都可以利用以太坊的工具開發出自己的虛擬貨幣體系或區塊鏈應用 。

以太坊2013年底由一個叫作 Vitalik Buterin 的90後小夥子提出來的技術。它強調自己是一個智能合約系統。它的本質和比特幣是一樣的,只不過可以在這個平台里自己生成任意多個不同的比特幣系統 。

2014年的7月至8月間,針對公眾銷售了以太坊系統上的貨幣——以太幣(Ether,簡稱ETH),共計銷售了1190萬枚以太幣(大約占以太幣總數的13%),當時1個以太幣不到3塊錢,如今這個價格是2100。以太幣,可以簡單理解成以太坊的股份 ,它把股份貨幣化 ,核心目的是通過發行自己的虛擬貨幣來融資 。以太坊是全球第一個用發行自己的虛擬貨幣的方式來融資的案例。這種方式現在被叫作首次貨幣發行(Initial Coin Offering,簡稱ICO),簡單說就是第一次對外發行自己的虛擬貨幣。

2015年7月30日,以太坊正式上線。為了讓以太坊生態能夠實現良性的發展,以太坊團隊專門成立了公益組織「以太坊基金會」,鼓勵別人尋找系統漏洞,這使得管理相比比特幣更加嚴密。以太坊通過成立聯盟,保證應用的開放和標准化,有很多大企業與大學參加,如微軟、英特爾、康奈爾大學等。另外,以太坊作為發行平台現在越來越熱,所以需要大量的以太幣。每個人都要買以太幣才能去買以太坊平台上發行的不同公司的虛擬貨幣,那麼,以太幣的需求就會隨著ICO熱度的劇增而迅速增加。

前哨王煜全判斷: 以太幣的價格有可能超過比特幣 。

㈢ 5分鍾閱讀:從機械論到自組織_《互聯網世界觀》05

《基業長青》這本書講的是工業時代的,而我們已經進入一個顛覆式生存的時代,工業時代的思維方式、商業邏輯模虛賣已然失效。

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如果把組織看做一個封閉系統,組織當然就有熵,由於熵會不可逆地增加,所以組織里邊的熵也會不斷增加,我們把這個現象叫做 組織熵增 。因此, 封閉的組織一定有自己的生命和界限 ,熵增定律從另一個角度解釋了大公司為什麼必然會死亡。

生命為什麼會從低級一點點進化成高級,而不是往死亡里走呢?因為生命是一個 開放系統 。生命也會有熵,但生命 可以跟外界系統進行交換,把自己不能做功的熵跟外界系統進行交換,然後從外界系統里獲取自我生長所必需的一切 ,這是本質的原因。

不要管外界是多麼封閉,你只要自己開放出去,你的生命就會比系統里的其他生命要長一點。

若想看這節 視頻 請猛擊這里 --> 熵增定律的解釋

普里戈金說:有序和組織可以通過自組織的過程從無序和混沌中自發地生譽判產出來。整個生命世界最基本的方式是自組織的,萬事萬物生來就擁有的一個屬性就是自組織。

馬化騰提出,生物型組織的灰度法則,一共有七個度:需求度、速度、靈活度、冗餘度、開發協作度、創新度和進化度。

若想看這節 視頻 請猛擊這里  -->  圖靈方程(計算機的創世者)  ,  自組織 PK 他組織

老李總結得出企業從機械論到自組織的轉變有以下四個法則:

通過曼德勃羅集圖(由分形圖方程 Z=Z的平方+C 生成的圖)說明,特別簡單的規則能夠生成極為復雜的現象。當我們在 處理復雜事情時,思考它的內在法則,只要找到復雜事情背後的那個簡單法則就可以了 。

精益創業特別重要的兩個原則:第一,開始要 極簡 ,先找到一個最重要的東西,從那個地方著手就行了。第二,一定要有 反饋 ,根據反饋去獲得認知,再走下一步。所以精益創業就是自組織。

把自組織、產品和社群做成一個公式就是: 自組織 = f(產品,社群)

老李堅定地認為, 如果你從產品著手,然後附以社群,用自組織的方式往下去運轉,你一定可以在未來大有作為 ,這就是老李對互聯網思維的理解。

若想看這節 視頻 請猛擊這里  -->  曼德勃羅是什麼  ,  老李的互聯網思維

把自己的熵去跟別人交換,換取一個新生力量的能源 —— 分析騰訊投資搜狗、京東有感

(1) 打破外部界限

「學而思的允許家長隨時退費對老師進行管理」 就是最聰明的 讓外部人來管理內部 ,打破組織內外邊界的案例。

「王煜全的積木式開放創新」 就是一種打破企業外部界限的方式, 只要做長一塊120分的板,將短板開放出去跟別人連接 。

「羅振宇的U盤理論」 就是講把自己插到別人身上去,你做強了之後別人插你,無論是你插別人還是別人插你,都是開放的, 想什麼都做的時代過去了 。

(2) 打破內部界限

超級扁平化的組織架構案例說明了什麼? 先組織起來的人 一定會贏過後組織起來的人, 組織先進的人 一定會贏過組織落後的人。

延伸閱讀: 瘋狂的組織架構

(3) 打破組織本身

組織是為了生存,但生存不是為了組織,可是有的時候我們卻把組織本身當成我們生存的目的。

機構必須耗費資源以管理機構,企業的管理成本一旦超過它所能降低的交易成本,公司的擴大越過那個點,將會導致自身崩潰。

互聯網的今天,新技術、社會化媒體、大規模業余化,使得群體的連接成本大幅下降。交易成本的巨幅下降,使得去組織化成為可能 —— 維基網路就旦逗是這方面的極致案例。

過去的組織像一個鍾,像機器,今天的組織像雲。雲並不結構化,它的外形可以隨時發生變化,雲的任何一部分對雲本身來講既重要又不重要,而且雲的每一塊都是平等的,你把雲倒過來還是一片雲,所以我們的組織越來越像雲。 組織不是我們的目的,生存才是,隨性變化,就是雲的邏輯。

若想看這節 視頻 請猛擊這里  -->  如何去掉組織熵增

普里戈金說: 不平衡是系統成長的必要條件。只有遠離平衡,開放系統才能變化和成長。

整個系統的穩定性是通過一個自行矛盾的過程實現的:若干局部的變化和不穩定性,反而確保了整個體系的穩定性和完整性。換而言之,整個系統通過支持在其內部發生的變化而獲得了整體穩定性。

惠特利說: 領導人不要做控制者,而要做平衡的破壞者。

員工滿意率絕對不等於產出率,如果員工全都滿意了,當然平衡了,但局部的平衡反而帶來了整體死亡的狀態。

韓都衣舍的競爭制度 —— 各個品類的小組進行競爭排名,前三會得到獎勵,後三會被打散重組。

若想看這節 視頻 請猛擊這里  -->   平衡等於死亡

(1) 管理 = 控制 = 僵化

《創新者的窘境》中提到機構能力,由資源、流程、價值觀三個方面組成。如果某個流程定義了完成某項特定任務的能力,那幾乎等於它也定義了不能完成另外一項任務的能力。

創業公司的游戲本質是 尋找正確的事 ,這就需要 不停的犯錯 ,創新往往意味著缺乏秩序、混亂和不確定。而大公司的游戲本質是 做正確的事 ,重在 執行 ,一旦確立了商業模式,就圍繞它制定KPI,並努力 建立有效的流程來實現這個目標 。

布蘭克提出:小公司、創業公司千萬不要像大公司那樣去 做 ,大公司一定要像小公司那樣去 活 。

組織僵化的致命影響 —— 在傳統機械型組織里,一個 「異端」 的創新,很難獲得足夠的資源和支持,甚至會因為與組織過去的戰略、優勢相沖突而被排斥,因為企業追求精準、控制和可預期,很多創新難以找到生存空間。

(2) 失控 = 自組織 = 創新

混沌不是沒有秩序,而是有深層秩序的。如果用機械論來看,一出現混沌,就會理解為混亂,就會去扼殺它, 你扼殺了混沌,也就扼殺了混度背後的秩序,以及它能帶來的創新。 混沌背後的秩序是失控的。

自組織其實就是失控,失控就能夠帶來創新, 控制是不能帶來創新的,只有自組織和失控才能帶來創新。

若想看這節 視頻 請猛擊這里  -->  計算機模擬進化

創立裂變式內部創業機制的原因 —— 如果企業內優秀員工想出去創業,他一定會出去,攔不住,與其讓他出去創業成為自己的競爭對手, 莫不如建一個內部創業的機制出來,讓員工在內部創業,成為自己的合作夥伴。

對員工內部創業的感悟 —— 不要相信乾股, 如果自己不出錢就不是真正的創業,創業成功的關鍵看是不是自己掏錢出來創業。

開展公司內部創業大賽的目的 —— 世界上沒有很有能力,但是就是沒有錢投資的人。 你想做的事,必須拿錢去做,別人想參與,也拿錢去參與。 用投人民幣的方式選出來的人是德才兼備的人,一是你覺得他靠譜,因為你不希望他拿著錢就跑路;而是你認為他有經營能力,還因為你希望掙錢。這個做法還有一個好處是解決了老臣子的提拔順序問題。

總經理5年一換 —— 移動互聯網時代,傳統企業 要任用年輕人成為唯一的選擇 ,把年輕人變成企業的主人成為最大的挑戰。

每個合夥人獨立運作,互不幹涉。

這個世界最重要的資源是什麼?是人才。為什麼移動互聯網時代連接這么重要? 假如你能跟頂尖人物建立連接的話,你跟著起來的勢能就會非常大。你要麼成為頂尖人物,要麼去跟頂尖人物建立連接。

【 「毀三觀」 的管理文化 】

(1) 沒有KPI、沒有銷售傭金、沒有績效評估,只有兩個本質目標:用戶是否為新產品尖叫?用戶是否願意推薦給朋友?

(2) 沒有管理層、超級扁平化,每個合夥人都是 「項目組負責人」,只有三個級別,多大碗都是工程師,小型化團隊

(3) 沒有組織架構、不開會,只開產品會,產品會是工作,不是會議,沒有組織架構,米聊群是基本組織形式,幾乎不用郵件

【 管理三化 】

(1) 管理廣義化-速度:讓快節奏的工作氛圍來影響員工行為,讓業務管理來驅動員工管理

(2) 管理外部化-透明:用用戶管理來激勵員工管理,挾用戶以令員工。不是沒有管理,是更狠的一個管理,讓用戶直接管理員工。

(3) 管理游戲化-fun:讓員工成為自己產品的粉絲-入職即送工程機、讓員工的朋友成為粉絲-F碼、讓員工成為代言人-微博小V

若想看這節 視頻 請猛擊這里  -->  喬布斯認為什麼才算人才  ,  去管理化 - 產品才是核心

【教授演講視頻:建議先看書後視頻,視頻里細節更豐富】

看視頻需猛戳這里 -->  總結:你的對手是時代

【相關文章推薦】

5分鍾閱讀:什麼支撐著互聯網思維 _《互聯網世界觀》01

5分鍾閱讀:從原子論到比特論 _《互聯網世界觀》02

5分鍾閱讀:從物質論到關系論 _《互聯網世界觀》03

5分鍾閱讀:從決定論到概率論_《互聯網世界觀》04

熱點內容
2018上海區塊鏈創新大賽 發布:2025-07-13 11:20:19 瀏覽:417
礦池的常見術語解釋 發布:2025-07-13 10:46:22 瀏覽:853
顯卡礦機超頻後噪音 發布:2025-07-13 10:46:21 瀏覽:352
gta5合約專家怎麼接 發布:2025-07-13 10:46:15 瀏覽:368
以太坊2018預算漲多少 發布:2025-07-13 10:44:48 瀏覽:449
幣圈k線運用 發布:2025-07-13 10:44:09 瀏覽:581
幣圈一二三法則 發布:2025-07-13 10:38:13 瀏覽:752
關閉比特幣礦池 發布:2025-07-13 10:38:10 瀏覽:906
區塊鏈系統化管理 發布:2025-07-13 10:27:36 瀏覽:363
usdt切換erc20 發布:2025-07-13 10:22:29 瀏覽:384